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情感管理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情感管理

摘要:随着城镇及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农村人员流动至城市,“城乡二元制”缝隙中产生一群农村留守儿童。学术界及社会越来越关注该类群体成长期间产生的情感问题等。本文对班主任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及情感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感管理;情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大部分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父母,最终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该类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农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部分偏远地区及农村依然存在温饱与贫困问题。同时,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影响到儿童的情感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

(一)物质生活与情感关怀需求不符

在维持生计与子女抚养难以兼容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正常生活,一般选择通过物质满足方式弥补无法陪伴子女的不足,致使儿童最宝贵、平凡的生活丢失,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要想使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需要满足其情感需求,而不是单一的物质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与父母分开后,儿童情感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予以留守儿童情感关怀尤为重要。

(二)留守儿童缺乏学校情感教育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员往往通过学业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生、教师及学校,使学校在教学期间并未重视情感融入,造成情感教育缺失。另外,由于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班额数量较大的问题,即使教师能够采取同一态度对待留守儿童及普通儿童,但是由于班级内部数量人员较多,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关顾。基于此,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容易忽视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问题,难以关注其心理健康。

(三)班级内部缺乏情感温度

班级是学校组成成分之一,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班主任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支持下对班级进行管理,对于未按照规章制度的学生予以批评或者惩罚。因为留守儿童相对较小,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及行为,容易违反学校规定。同时,一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期间并未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使其总是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教育。处于该环境中的留守儿童难以切身感受到源于班主任的关怀与温暖[1]。

二、农村留守儿童班级情感管理强化对策

(一)改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期间,应将学生人性化融入管理中。就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班主任需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感问题进行管理,例如,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班级情感管理并不是单一的竞争,利用情感有效协调班级与教师关系、生生关系。要进一步优化留守儿童情感,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则需要有效解决情感缺失问题,使其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与此同时,在管理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期间,应秉持关心、理解、尊重及感化他人的原则。

1.多表扬、鼓励留守儿童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与留守儿童长时间接触,在此期间,班主任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多关心、赞美儿童,使其在鼓励中获取成就感,在生活中保持积极态度。管理期间,班主任应多参考儿童建议。对留守儿童来讲,原本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年龄小,父母难以长时间陪伴在身边,情感交流不足。有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接受批评惩罚,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对于班主任来讲,管理期间应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尽管留守儿童存在各种问题,但是老师应该提供其改正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惩罚、批评,多关注其优点。日常教育期间,班主任应多赞美学生。对于留守儿童来讲,鼓励、赞美都可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其内在潜力被开发出来,同时语言鼓励有助于留守儿童更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沟通。班主任在鼓励、表扬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情感,促进儿童更好、全面地发展。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与赞美。因此,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应多关心留守儿童,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心活动,只有多关心,才可以缩短两者距离产生情感交流[2]。

2.站在留守儿童角度思考问题

班主任在处理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期间,需要更换位置,从留守儿童角度思考问题,对无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多关心、了解。设想若自己是留守儿童,如果没有完整的母爱及父爱,将面临怎样的班主任,又会如何帮助我呢?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与留守儿童接触,关心、体谅、信任儿童,使其展现自己的优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期间,应从留守儿童角度出发,更好地进行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各项职责,用爱感染每一位儿童,推动其全面、快速发展。

(二)改变自身的教育责任理念,将引领及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教育工作开展期间应摆脱以往的教育责任理念。由于现阶段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除了需要考虑留守儿童学习外,还要担负起父母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多关注留守儿童情感,而不是将重点集中在学习方面。具体内容如下:采取积极态度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心,使其从心里感受到班主任的爱护,推动留守儿童进一步发展。

(三)多与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交流,从多个方面了解留守儿童

日常工作期间,班主任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交流、沟通,引导儿童更好地发展。沟通内容如下:孩子家庭表现、生活需求、孩子内心情感等。沟通期间,及早制定档案,予以特殊的关爱[3]。

1.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实际状况

班主任开展工作期间,要彻底、全面了解、关爱农村留守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真实的状况,包括各种诉求、性格特征等。明确内心的真实想法,制定留守儿童成长手册,全面了解各种各样信息。与此同时,准确记录档案内容,协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而不是根据儿童动态分析。

2.告知监护人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

班主任应叮嘱监护人多关心留守儿童,并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由祖辈监督、管理,该类人群观念未更新,仅满足留守儿童物质需求,致使儿童能力较弱,在遇到失败及挫折后,内心渴望与他人交流、沟通,但是因为祖辈观念导致留守儿童情感需求无法被满足,祖辈与留守儿童关系不理想。班主任管理期间应多引导儿童监护人成立家委会。增强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为留守儿童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应予以足够的耐心、信心和爱心,多关爱、理解留守儿童。对于容易犯错的儿童,细心指导,使其树立良好的品德与人格。

三、结语

现阶段,一批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将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因为大部分监护人为祖辈,亲父母不在身边,致使留守儿童情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实施有效管理对策,有助于留守儿童的进一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路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研究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9):75-76.

[2]李积鹏.儿童忽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10):148-151.

[3]阳寒滔.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23):60.

作者:谭玉强 单位: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耿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