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摘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有利于地方民族院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充分推进“融入”教育,培养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应用型人才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地方民族院校作为兼具地方性、民族性的应用型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应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力争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项目;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积累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教育是高校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制定专业目标,设计课程教学,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目前,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形成了“两条线”的教育状态。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依托专业教育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专业教育需要推进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必须依靠专业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它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人才。

(二)推进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3]教育要在生产劳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地方民族学院专业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致学生与生产实践脱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懂知识、会创新、能应用、敢创业的人才需求脱节,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基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专业知识与实际创新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促进地方民族院校内涵发展,培养民族地区应用型发展人才

20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亨利•埃兹科维茨(Etzkowitz)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罗伊特•劳德斯多夫(Leydesdorff)教授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模型(TripleHelix),认为“大学开始由社会次要机构转变为社会主要机构,成为创新系统建设的主要力量”[4]。大学必将由过去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使学生掌握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三螺旋结构已经写入联合国千年计划“科学、技术和创新”报告中,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导向性意见。西方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创办了4000多家公司,雇佣了110多万人,创造了2.3万亿的销售额,形成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24位[5]。我国地方民族院校大学生主要在民族地区就业,就业岗位有限,同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国地方民族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升民族院校就业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定位融入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

地方民族院校对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比较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目前,许多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没有配备专业教师,没有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不同专业特点形成多层次、高标准的“融入”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利用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创业。专业教育只是单纯的专业知识讲授,实践教学环节缺失或形同虚设,没有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融入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影响了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融入不足,应用型课程欠缺

首先,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不充分,专业知识融入不足。一是课程总量不足,很多地方民族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二是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先修课程与进阶课程的逻辑顺序;三是地方民族院校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同专业特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四是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普遍缺失。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在专业理论教学环节,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意识,不能激发学生探索前沿思想和理论;在专业实践环节,没有突出创新创业理念和技能,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业项目。

(三)教学方法融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长期以来,专业教育更多的是理论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实践教学更多的是实验室的封闭模拟操作,理论与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采用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创业机会,构思商业模式,制订创业计划,实施创业活动。现实中,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两种独立的体系。因此,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专业知识,形成更多更好的创业项目;在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和技能,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四)评价体系融入不足,应用能力评价权重偏低

目前,地方民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考勤,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没有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民族性和地方性。地方民族院校专业教育不注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来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应用能力评价权重偏低。

(五)保障体系融入不足,实践应用设施保障不够

一是师资融入保障不足。教师很少接受过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教学随意性大,难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专业特性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二是实训设备场地融入保障不足。地方民族院校缺乏实践设备和场地,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共享平台。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融入保障不足。目前地方民族院校科研定位不明,研究特色模糊,突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充分。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融入保障不足。地方民族院校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评体系,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融入”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前提

地方民族院校应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下、靠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下得去”就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意愿到民族地区创业就业;“干得好”就是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创业成功,在就业岗位较快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工作做好,创造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留得下”就是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相对艰苦的民族地区创业有为,在具体岗位事业有成;“靠得住”就是要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能自觉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完善“融入”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核心

地方民族院校应建立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体系,教授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教材,拓展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思路。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中,增加大学生SYB、KAB创业培训,积极开展、参与校内外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成高质量的创业计划书。开设拓展型专业课程,将专业实践内容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通过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融合课程、创新创业与专业实践融合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等,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融入”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是关键

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小班制教学,把传统的讲授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物演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ERP沙盘模拟、工作室教学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推动课堂革命,将突出应用性、灵活性的创新创业教学方法运用到专业教育中,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同时,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教育,突出创新、体验、互动、模拟、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塑造学生创新创业人格,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大力推进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参与校内外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微创业培育平台,开设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讲堂等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推进实施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把脉、实务指导、融资指导,切实推进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落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四)健全“融入”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保证

地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性评价中,考查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比重要过半,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情况,并进行量化;终结性评价中,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考题,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当然,也可采用项目设计、方案设计等综合评价方法。地方民族院校专业教育过程性评价要偏重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知识的考查,并进行量化;终结性评价要突出创新性、应用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项目设计、规划方案等进行大学生毕业考核。

(五)完备“融入”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是支撑

一是推进教育理念融入保障。地方民族院校要切实认识到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发展的大趋势,必须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全课程、全过程教育中。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就业、团委、创业园等部门组织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俱乐部,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进“国创计划”,实施系列“卓越计划”,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生要了解国家人才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标准,主动与时代接轨,学好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转变教育理念,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成为管理者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全人员、全课程、全过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推进师资融入保障。地方民族院校要有计划地选拔一些教师到各级师资培训中心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获得授课资格再授课;专业教师可在校内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的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积极聘请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家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授课或指导教师,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教育专家、科研创新人才、风险投资人才等到校举办创新创业知识讲座,担任创新创业大赛导师。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趋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聘请专家制定并创业项目指南,引导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三是推进设备场地机构融入保障。推进校内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整合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软硬件支持,通过融合共享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孵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项目,创造经济效益;积极与企业和科研基地协同构建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发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形成可行性强的研究项目、创业项目、规划方案、工艺设计等。四是推进科研融入保障。地方民族院校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科研项目团队,着力研究“融入”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学校教学与科研组织和企业等生产单位、地方研究所,甚至与地方政府进行有机融合,让科研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技术运用、创业项目落地、生产发展等相结合,推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积极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将研究成果融入专业教育中,实现理论研究与理论教学、实践探索成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应用性。五是推进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融入保障。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授课单位是否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规范的教学运作方式,是否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等进行考查。从教师的素质、行为、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细化评价指标,突出实践教学效果考查。采取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以获得相对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通过考评进行等级排序,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积极弥补完善。合理、完善的地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民族地区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杜明义 余忠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