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

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有机化学是四大化学基础学科之一,是理学、农学、医学、环境与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必修课。它的概念繁多,反应条件多变、机制复杂,立体空间抽象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兴趣。本文针对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问题;改革措施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不仅是化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而且也是理学、农学、医学、环境与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各大高校都在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将《有机化学》作为必修课,以作者所在单位—烟台大学为例,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学院就有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以及建筑学院。按照目前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各专业都十分注重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但实际上,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乐观。本文针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不同专业教学目标大同小异,课程类型设置不明确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是一门习得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课程,达到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但并非所有开设此门课程的专业要求都如此。根据各高校目前《有机化学》的开设情况来看,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大同小异,少有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特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方向。

1.2教学内容枯燥,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繁多、反应机制复杂、立体构型抽象,且通常由化学专业教师进行授课。限于任课老师的专业领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所学专业结合。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有机化学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更何况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呢。正因如此,学生们普遍反应有机化学枯燥、难学,不清楚学它的意义[1]。

1.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不够生动

在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公共必修课的课内课时被压缩,造成了教学内容和课时数不成正比,致使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不得不“满堂灌”,与学生互动甚少[2]。即使有教师使用多媒体,也只是将知识点罗列到ppt上进行复述,课堂不够生动,学生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1.4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不科学

每学期的教学评价以学生卷面成绩和平时表现为主,除去化学专业学生,其余专业的考核试题都是统一的,没有体现专业特色,而且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死板,许多学生考前突击,硬性识记,只为及格万岁。

2改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2.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改革

2.1.1研读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所任教专业的教学目标

任课教师要仔细研读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前了解所授专业对有机化学课程的需求,以便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避免所有专业目标一致,没有专业特色[3]。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合理的把握教学内容和进度,更好的规划课程安排,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食品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要求就认识化合物的结构,清楚它的性质,没必要弄懂发生反应的机理和过程。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化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和性质,其它更深的内容只需要认识、了解即可。

2.1.2根据专业特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建立教学体系,不断更新

当前,许多院校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专业都使用统一的教材,没有突出专业特色。有机化学虽然内容枯燥、理论抽象,但其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与其他学科交叉点多、渗透性强,任课教师应结合所教专业特征,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形成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例如针对食品专业学生,我们在授课时要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以包装材料(聚丙烯、聚氯乙烯)、催熟剂(乙烯利)、增白剂增塑剂(羰基化合物)等为切入点,从实际应用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的诠释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给学生普及有机化学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或者教师将自身的科研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应用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

2.2.1提升教师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理念大多只注重知识的单向输送,而忽视了学生的逆向反馈,使教学效率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教师要及时提升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定位,由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新教学模式下的“引导者”,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彼此分享见解看法,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2.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新兴的教学方法呈百家争鸣之势,很多教师生搬硬套、盲目跟风,致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学习傅克烷基化与傅克酰基化时,可以通过对比式教学,让学生在两种反应的对比中加深对反应条件、适用范围的理解;讲授甲烷时可通过实例式教学法,引入学生熟知的沼气,引发学习兴趣[5]。

2.2.3结合专业特色,布置主题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特色,布置主题研讨任务。例如,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丙烯与溴的反应之后,组织学生探讨“丙烯与溴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的差异”,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整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两个反应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可以布置类似于“塑料餐盒的使用注意事项”,这样的主题任务既贴近于环境专业的特征又贴近于学生生活,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建设网络精品资源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被高校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不能仅限于幻灯片的放映和简单的动画演示,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有机化学课堂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和理论,巧妙的运用图形、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的呈现出来,使有机分子的结构和空间形状形象化和直观化,创建良好而有趣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辅助教学是课上教学的重要补充,使线下教师引导的课堂学习与线上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各高校争相建设网络精品资源课,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3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探讨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期末成绩评定的考核方法,按照各专业特色进行考核,有侧重的制定考核计划,试卷考察内容也应体现专业特色,而不是单纯的有机化学的书面知识测试。同时引入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将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在线教学平台反馈、作业等成绩构成,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

3结语

有机化学作为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后续的课程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进行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作为一线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教与时俱进的书,育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旭珍,王新葵,陈冰冰,等.基于MOOC的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5):38-42.

[2]何静.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新西部,2015,(26):126.

[3]余晓皎,张健,赵洁,等.基于学分制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5,42(17):172-173.

[4]侯鹏,夏春辉,孙革,等.互动式教学在有机化学课中的探究[J].卫生教育,2018,15(6):112-113.

[5]彭莘媚,王江河,戴学新,等.浅谈青年教师如何上好有机化学课[J].广州化工,2019,47(12):169-172.

[6]赵薏茹,杨禛,焦景超,唐林.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9,47(6):126-127.

作者:徐鑫明 单位:烟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