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依法治国法制教育探索

高校依法治国法制教育探索

摘要: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情况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依法治国方略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成为探索与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依法治国;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方法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于全面深化依法治国方略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对于新时期内高校法制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而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依法治国视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曾提出缘法而治:“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新时期来看,即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之一。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高度上,联系我国实际,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是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成为关键。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法情,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坚定社会主义思想。

二、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法律意识,贯彻党的方针策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有关思想政治法律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片面化、设置不合理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使得法律基础的相关知识过于片面化、不系统。教学时间偏短,教师无法做出系统性的讲解,只是一些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从而使法律基础课更加不受欢迎,学生也无法收获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今高校法律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为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相关教师任教,而法学专业为系统性、专业性非常突出的学科,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否则无法深入掌握法学的相关思维模式及准则,从而也就无法深入地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严重影响了法律基础教学效果。

(三)忽略实践教学,教育形式单一

法制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当今多数高校法律教育属于非专业性课程,逐渐流于形式化,多数高校局限于书本教学,侧重于法学理论的讲解,没有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与提倡理论教学模式,不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从而也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依法治国视角下如何改进高校法制教育

(一)提高高校法制教育重视程度

依法治国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法律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因此,高校作为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核心作用不应质疑。高校应积极重视法制教育,提升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自中国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亲、师”的说法。由此可见,教师在育人育才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笔者建议:第一,增加培训力度,提高任课老师的法律修养。第二,选用部分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任课,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设立专门的科研基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

(三)重视实践教学,丰富教育形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主要为课堂授课与法制宣传。依法治国背景下,改变单一的教育形式十分重要。笔者建议:第一,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思想,增加案例教学,与时事政治结合,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增加实践机会。高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法律活动,如:法庭模拟,法律辩论赛,法律讲座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第三,通过校园宣传,引导学生完善自身,为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第四,积极运用互联网,丰富法律教育。高校可以在官网上开设专栏,定期法律案例,也可以线上讨论,开设留言区,辅助法制教学。

作者:张亚林 宿娜 狄晶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参考文献]

[1]潘俊松.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感———商鞅“依法治国”理念的现实意义[J].赤子,2015(12):196.

[2]陈大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重点内容解析[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4(1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