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研究(5篇)

高校德育教育研究(5篇)

第一篇:茶文化高校魅力德育研究

摘要: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其内涵丰富,在当今时代特征下具有特殊的魅力德育功能,本文在对茶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德育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校魅力德育中茶文化的引入和应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在高校魅力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茶文化,高校,魅力德育

茶及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延伸,茶文化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茶文化养育和滋润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魅力与心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茶文化引入和应用到高校魅力德育工作领域中,不但可以促进高校魅力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开创新的魅力德育工作新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充实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1茶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德育价值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茶叶发展历程中所累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在内涵上则只包括茶叶发展中所积累的精神层面的财富,是在茶叶生产、加工、消费等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茶文化是一种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具有立体内涵的概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

1.2茶文化特征

茶文化作为中国典型传统文化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融合的产物;其次它具有雅俗共赏、高雅与世俗兼容并包的特征,一方面茶文化与琴棋书画一并作为高雅之物,另一方面茶文化与柴米油盐一样为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再次茶和茶文化既具有保健、营养等实用功能,同时茶叶、茶具、茶汤还具有明显的审美功能。

1.3茶文化的德育价值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尤其是在德育方面。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增强其自觉接受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其传统美德,将茶文化中所隐含的宁静、朴素、淡泊、廉洁等文化内涵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之中;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从而有助于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情怀,增强其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实施的状况

2.1茶文化魅力德育的整体情况

目前不少高校在学生魅力德育建设中引入和应用了茶文化,对于茶文化与魅力德育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等有所掌握,以茶文化为媒介的学生魅力德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整体来看高校在茶文化魅力德育建设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探索出一个卓有成效的模式,对于茶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还处于一个比较肤浅的层次,对于精神层面的茶文化过于依赖,而对于物质层面的茶文化在学生魅力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缺乏认识,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学生缺乏从对物质层面茶文化的具体感知而向精神层面茶文化升华的媒介,这种问题在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比较普遍。

2.2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目前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以茶文化为媒介,让学生明白茶与健康、茶与知识、茶与美学、茶与探究、茶与交流等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茶的历史、知识、文化等而进行的,诸如:传统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以及国际影响,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茶文化自信;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茶的茶性、品种分类等知识,具备初步的红茶、绿茶、花茶等茶叶的鉴赏、选择、泡制等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对茶水、茶具、茶礼、茶艺等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几种常见的茶艺方法,初步具备冲泡、赏茶、茶具清洁、奉茶等基本茶艺知识;学习和欣赏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参与茶文化普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茶文化专项讲座和主题探讨,并通过设置茶艺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传统茶人的风范,感悟和领会传统茶人的美德和茶的真谛。

2.3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实施途径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主要包括茶文化教材、学科渗透、班级社团活动、师资培训、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组织编写茶文化魅力德育的相关教材、教案,通过选修课、拓展课等方式向学生开设茶艺课;综合梳理各学科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各学科教材讲授中渗透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定期举办茶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定期开展茶艺活动;组织茶文化专题教师或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为茶文化魅力德育活动的开展准备过硬的师资队伍;从校园、社区、家庭三个方面进行茶文化课程建设,图书馆提供相应的茶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围绕茶文化进行校园环境设计,引导茶文化与学生家庭茶艺相结合。

3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对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在魅力德育领域引入了茶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但很多高校对于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误区,一部分院校虽然十分认同茶文化对于魅力德育的价值和积极作用,但却不能将茶文化放在魅力德育的战略地位去认识和看待,造成了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发展和推动缺乏长效持久机制,使得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作用不能够持久地深入下去,更多的时候甚至流于形式,从而损害和降低了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3.1.2缺乏有效科学的茶文化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很多高校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扩展课,而没有成为学生的专业课程,这一方面与茶文化课程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高校对于茶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这些都导致了相应的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很多高校的茶文化课程没有相应的校本教材,所使用的课程教材主要是有任课老师或主题教师临时选择的课件,因而相应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考核机制也就无从谈起,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于茶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不够认真的问题,这势必对茶文化魅力德育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3.1.3对茶文化的挖掘和应用有待进一步加深

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十分丰富的,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哲学、美学、科学到艺术、历史、文化等等,而目前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无论对于茶文化的挖掘还是应用,都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中,并且由于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同质化程度的相对较高,一方面抹杀和掩盖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于茶文化审美的疲劳和思维的禁锢,从而抑制了学生对于茶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精神,进而对茶文化对学生魅力德育的效果形成了折扣。

3.2对策

3.2.1充分认识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战略地位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对于高校魅力德育的推行和实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茶文化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魅力德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高校在推进茶文化魅力德育的过程中,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对魅力德育的重要性,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魅力德育工作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绝不能将之视为权宜之计或者表面工作,特别是在新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有效的挖掘像茶文化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应用到魅力德育工作中去,将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全局。

3.2.2建立健全科学的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为了不断地提高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的教育质量,推进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稳定积极发展,高校在魅力德育工程中必须根据魅力德育的目标、茶文化教育的内容等建立、制定一套科学的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评价考核机制,并在实践中予以不断地健全完善,用以测评和发展学生茶文化学习的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推进整个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良性循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评价考核机制的制定建立健全中要对学生茶文化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即注重对学生茶文化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对等起来,这是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自身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

3.2.3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多样化应用

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多样化的应用,目前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对于茶文化的解读和挖掘多停留在茶艺知识和差异技能等层次中,对于茶文化的情感态度以及静、和、真、美的内在情操和行为模式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在对茶艺知识和茶艺技能了解的同时缺乏对茶艺内在性情的情感的把握,而后者被认为是更高更深层次的茶文化,并且这后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人格健全、待人接物等更为重要,因此高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向深层次的茶文化拓展,挖掘茶文化的人性并以此作为核心来制定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具体教育形式和方案。

作者:刘林 单位: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敏.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2):43-46.

[2]陈莉.文化育人:“茶艺”课程的舒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1(3):25-26.

[3]李春明,蒋仙英.阿婆茶香———上海市青浦区商榻小学“阿婆茶”文化教育纪实[J].辅导员,2010(31):32-33.

[4]吴欣怡,张昭妍.以茶育人春风化雨———访上海梅陇中心小学校长吴敏[J].大众心理学,2009(7):13-14.

[5]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6]涂乃天.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138-139.

第二篇:高校校史馆德育教育功能思考

高校校史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信息载体,以有限的展示空间浓缩了高校各个时期最为显著的办学成果和历史流变过程。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校史馆的特点,和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的作用,来进一步探究高校校史馆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以助推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德育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来都是常抓不懈。2004年,中发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时隔十年,中办发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再次重申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在谈及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及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时,两份重磅级文件中均提到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创新,促进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校史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学校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缩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最为辉煌的成果,是大学办学理念形成和积淀最为直接的见证。利用校史馆这个载体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取得的育人效果更为显著。

一、高校校史馆的特点

1、客观真实性。高校校史馆布展所使用的文字、图表、照片等内容,或来自于档案史料,或来自于师生校友的捐献,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馈赠。无论何种来源,都是对学校办学历程的客观真实记载。

2、生动可读性。从外观上看,许多高校的校史馆设计具有美感,造型独特富有寓意,有的可谓校园中具有地标性质的独栋建筑。从内容上看,校史馆通常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一目了然的图表和特色鲜明的照片进行布展,有的设计还使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手段,模拟还原历史场景,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3、知识普及性。一所高校的校史馆,其展出对于参观者来说,不仅是对该校校史校情,而且是对人文、历史、科技等各种知识的一种学习和普及。在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校史馆中,可以看到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名人和蜚声中外的事件,可以了解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前沿。参观校史展览成为另外一种有别于课堂教育的学习方式。

二、高校校史馆的德育教育功能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高校校史馆德育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挥。客观真实的展示内容,便于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生动可读的展示手段,便于增强学生的参观欲望;展览集知识性与互动性为一体,参观过后给人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比较明显。具体来说,高校校史馆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增强大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动力。高校校史馆是这所大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积弱至强的历史发展之浓缩,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校早期办学举步之维艰。陕西师范大学前身陕西省立师专创办之初条件极为简陋,据1945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概况调查表》记载,当时师专仅有教室10间,宿舍25间,其他用房10余间,校园占地面积30亩,图书仪器经费严重不足,断炊现象时有发生。在如此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开设专业五科,学制三年,历时五年,培养学生958人,为陕西中等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忆往昔峥嵘岁月,感念前辈先贤的呕心沥血,看如今沧桑巨变,欣喜学校取得的瞩目成绩,学生必然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清醒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进而增强他们不断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动力。有位同学曾在参观完校史馆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今天我以师大为荣,明天师大以我为荣”的感受,校史展览无形中为同学们发扬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注入了新活力。

2、凝练大学精神,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情感意识的形成。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宗旨和理念,以及内化于心的大学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具有一个长期积淀和凝练的过程,其展示手段便需要校史馆来呈现。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史展览中真实地记载着从陕西省立师专到西安师范学院,从陕西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到陕西师范学院,继而两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所谓“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师生员工不辞辛劳艰苦创业,才换取师大今日发展之成就。长期的积淀和凝练,逐渐形成了“崇真务实、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和“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通过参观校史馆,深入了解学人先贤取得的丰硕成果,领悟和体会学校办学理念和校风学风蕴含的深刻意义,从而由身为师大人的自豪感,上升为对师大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激发学生热爱师大、建设师大、报效祖国的情怀和意识。有位同学曾在观展后留言:“看过校史展,给人的是一种震撼,希望师大的辉煌不只在昨天,希望师大的今天、明天会更加绚丽夺目。”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意识通过校史馆这个载体,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境中得到渗透和培育。

3、传承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感恩与回报情怀的形成。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时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通过育人来实现。高校校史馆承载着学校历史发展变迁的浓缩,可以说是校园文化展示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校史文化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促进大学生感恩与回报情怀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理科基础教学部就曾举办过题为“感恩师大,缅怀校史”的感恩活动。通过参观校史馆,同学们深切感受和了解学校历史与发展成就,发出了将来为母校校史书写崭新篇章的洪亮声音。师大杰出校友、众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政教系78级聂新勇先生为感恩母校培育,捐资4000余万元兴建的新勇大学生活动中心,目前已成为学校集文化、办公、服务、休闲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师大杰出校友、国际知名华人学者、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博士多次回访母校,与师生欢聚一堂畅聊学习和人生,他曾在一场报告的开场白中这样说道:“在这些年里,如果我还有一点点进步,那都是陕西师大给我的,在师大学到的东西,我永生不忘!”这些杰出校友以他们自身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母校一往情深的感恩和回馈,激励着在校大学生为了理想和目标不懈奋进,筑梦师大,圆梦师大。

三、拓展高校校史馆德育教育功能的路径选择

1、丰富展品内涵。展品为校史展览之核心要素。一个校史馆,如果仅有乏善可陈的展品,可以说是没有生命力的校史馆。只有内容丰富,能够全面反映学校办学历程的展览,才能真正使参观者受到启发和教育。要充实展示内容,挖掘展品内涵,需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做好当下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为后续校史展览的补充完善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大对校史资料的征集力度,通过购买、转让、代管等多种手段,将一些具有特色和亮点的重要校史资料收归囊中,从而提高校史展览的含金量,使学生在参观过后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提高展示手段。丰富的展品需要具有美感的设计,方能让展览锦上添花,取得显著参观效果。传统校史馆都是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大型展板作为布展主体,以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和突出成就的珍贵史料和实物作为辅助展出。布展设计若太过平实死板,易引起参观者的审美疲劳。因此,首先在校史馆的外观设计上下点功夫,设计与学校整体风格相谐然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建筑,便于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在布展设计上下点功夫,避免文字和图片平铺直叙和简单堆砌,根据设计主题和理念,合理安排空间布局,讲究色彩和线条的搭配等各种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以形式上的美感增强参观者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进一步引发他们对布展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3、创新展览形式。很多高校的校史馆由于缺乏宣传力度,常常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因此必须倚助于一定的宣传与推广活动,揭开校史展览的神秘面纱,让校史校情真正深入同学们的头脑和内心。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展览,建立网上校史馆,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和浏览就在一指之间,校史文化传播的快捷性得以极大增强。其次,开辟校史校情教育课,将校史展览的精华部分引入课堂,让学生对学校历史发展具有宏观了解和感性认识,之后再去参观实体展览,便会增强对校史校情的记忆。此外,还可利用传统节庆、名人纪念日等特殊节日,举办校史专题展览、知识竞赛、论文征集等活动,增强学生了解和学习校史校情的主观愿望,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总之,人才培养为高等学校四大功能之首,育人乃高等教育之根本,德育教育则为育人之先。以校史馆为载体开展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对课堂说教式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对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品格与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认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个人修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问宪莉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第三篇:高校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探究

【摘要】

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在学校、教材、教师和学生等相互影响的四个层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需要积极应对。

【关键词】

德育教育;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渗透;困难

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因其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历来受到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德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面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德育渗透与我们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可以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在学校、教材、教师和学生等相互影响的四个层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作为高校的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卓有成效地实施德育渗透。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究,以求抛砖引玉。

一、在学校层面上,有些学校的领导对德育渗透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所有在校生必修的基础公共课,课堂学时多,教学层次复杂,学习时间跨度长,影响面相当广泛。无论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大学,还是学士考硕士、硕士考博士,以及出国留学,英语学科是唯一必考的科目,因而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无不重视英语学科的教学。然而,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中,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各个高校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学生“进”与“出”的两个竞争与考验:一是争夺生源进来,“自己”要看成绩;二是学生出去就业,“别人”也要看成绩。而这个成绩,最直观的、最主要的就是考试分数,因而考试就成了教学的“指挥棒”。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学校层面上,自然就要按照这个“指挥棒”来指挥教学,而无暇顾及其中的德育渗透。一方面,学校对英语教学的硬性规定如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教法和统一考试等,使得教师疲于奔命,教学自然就失去了德育渗透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非常重视英语考试结果,但在评价体系中侧重的是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缺乏有关德育方面的考核要求与标准,教学自然也就失去了德育渗透的压力。所有这些,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难度。

二、在教材层面上,英语教材存在重语言的可读性而轻内容的思想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以教材为载体和媒介的,是依据教材课文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而进行的。英语教材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与技能训练、制约教学质量与教养成效的最基本的媒介。它不仅是英语语言规律和知识技能的主要载体,也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等人文因素的重要载体。学生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对教材的“教”和自身对教材的“学”中习得英语的知识与技能,悟得其中所含的人文素养而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的。如果离开了教材,或者说没有好的教材,有效的教学就难以开展,德育渗透也就无从谈起。在现行的高校英语教材中,无论是目前全国高校使用最多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或《新编大学英语》,还是很多学校所推广的自己的教材,应该说大部分都含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能较好地发挥其德育渗透的特定功能。如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主题为线索,涉及文化交流、道德情感、信息技术、科学教育、社会焦点等各个方面,选材注重信息性、趣味性、时代感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但是,有些教材在选材上主要是介绍英美国家的科技、地理、人文及生活奇闻异事,只注重英语语言的规律及其可读性,而轻视了语言教学的思想性及其教养性。甚至有的教材编写者以崇洋媚外的心态看待西方文化,只注重选材的“原汁原味”,而轻视了编写的“去粗取精”,原封不动地照搬外国文章,使得教材充斥着不少西方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这些教材德育内涵的缺失,客观上就大大地增加了德育渗透的难度。

三、在教师层面上,英语教师对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和主导者。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在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高校英语教师也不能例外。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高校英语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其中,产生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成功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然而,在我国高校里,由于开设了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配套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有专业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指导员),使得不少英语教师产生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毫不相关”、“实施德育渗透不是英语教师的分内事”等错误的思想和认识,加上来自学校方面的考核、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的水平和英语教材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这些教师的教学中,他们只注重英语语言的规律、知识、技巧等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国际交流的需要,而不善于挖掘教材所含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政治信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这在实践上也增加了德育渗透的难度。

四、在学生层面上,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反感

英语教学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来完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如果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任何教育都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当代大学生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他们成长的优异环境和“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普遍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消极,对英语的学习只注重语言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价值取向也更倾向功利性,“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比较突出。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程度,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阐释,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选择,对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处理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功利性、务实性、情绪性和物质性的倾向较为突出。比如说,他们中不少人的政治追求或参加学校的一些诸如学生会、团委和社团等社会工作,其动机带有浓厚的为自己将来就业积累“资本”的色彩。同时,学校考试的“指挥棒”和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缺失,更加强化了学生的这种功利性,因而使得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失去了积极主动的“受众”。这也是增加德育渗透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英语教学实施德育渗透,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学校及其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将来发展。虽然在教学中存在许多影响德育渗透的因素,但是只有我们客观分析,积极应对,就能克服这些困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卢火艳 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14

[2]邵华:论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3):67-69.

[3]邓卉:简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89-90.

[4]董星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207-208.

[5]李宜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2).

[7]韩莉:谈大学基础课程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J].中外教育研究.2010(3):13-14.

[8]杨晓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04).

第四篇: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挑战与对策

【摘要】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这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的长短,立足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加强研究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优化德育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德育;大学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习惯。而高校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群体,形形色色的信息传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给高校德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环境变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立足大学生身心特点,优化德育内容,改革德育传播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环境

(一)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观点的碰撞,更能全面的了解事件的缘由。然而由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尚未完全成熟、理性辨别力尚不稳定,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导致他们陷入价值观混乱、道德责任弱化、理想追求迷茫的困境;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造就了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社会道德标准被游戏化、边缘化,致使高校德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教育客体的个性化

新媒体传播的数字化、无屏障性、互动性、传播语境的“碎片化”等特点,滋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信息产品,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诱导性,进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化,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倾向日益强烈。一方面,大学生从自我需要的角度对德育提出种种要求,当这种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落差时就会对德育工作产生的质疑和对抗;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悬浮在虚拟空间中,摆脱了肉体的束缚,沉浸在充满数字情感的虚拟世界里。[1]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中频繁地转换,会造成网络成瘾和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方式来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等问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视频公开课、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等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解答,提高了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信息检索加深了对热点问题理解,进而增强了受教育者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困惑。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削弱

保罗•莱文森指出:“技术革命最令人吃惊的后果是其对那些专家们的权威构成挑战,因为它能够冲破任何人为设置的束缚。”[2]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强势介入,教育者在理论和知识上的优势不断被打破,而教育对象可以凭借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检索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介绍,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了挑战。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和观点总是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尤其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极CENTURY大的削弱德育的实效,抵消德育努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正面认知。[3]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师者”的权威性也被降低了。

(二)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

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和快捷性,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了解各国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但海量的资讯、真假难辨的信息使人们陷入了选择的困境和信任的迷茫。这种多元思潮的存在使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减弱,极易对缺乏社会阅历和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德性的养成产生干扰,甚至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造成对道德规则的漠视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4]因此,面对多元思潮的冲击,高校德育如何保证其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地位不动摇,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多彩的网络生活削减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接受教育的手段日益增多。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生活更加丰富和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就可以买到心仪之物,就可以和亲友畅聊。“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时尚。“御宅族”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御宅族”沉迷于网络世界,对学习、户外活动等参与度降低,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变得孤僻、封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多彩生活,不再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这使得日常的德育质量下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凭借新媒体技术,巩固高校德育话语权

在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媒介的趋势下,大学生的心态更加复杂与多元。高校德育要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丰富德育渠道,增强德育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文化阵地。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红色网站”,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立足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坚持贴近社会、专业和生活,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等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力、公信力,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和辨别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介,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主题,打造健康、便捷的网络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展示校园文化,积极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激发正能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提升媒介素养,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德育工作队伍

尼葛洛庞帝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5](P.2)面对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如何研判和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提高媒介分析能力,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熟悉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并把握好分寸,遵循高校德育规律,优化德育内容,恰到其分的宣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要精通传播学和教育心理学,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加强学习研究,精心把控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最后,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心态,平等交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化解其心理矛盾,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高校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则是高校德育介入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场所。这就要求高校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意志。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专业和需求,精心组织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内容,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热情,让他们暂离虚拟世界,投入到现实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二是借助新媒体,设置主题新颖、内容时尚的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媒介的力量,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网络心理,对症下药,引导他们形成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体悟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作者:孟立永 单位:百色学院政管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张青.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变化及其社会学原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

[3]尹晓春.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EB/OL].

[5][美]尼葛洛庞帝.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6]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7]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

第五篇:高校德育马克思人文思想应用

摘要:

在高校德育改革创新的新时期,还应以体现人文思想为着力点。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马克思人文思想展开了分析,并对人文思想在高校德育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在高校德育中进行人文思想的贯彻,继而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马克思人文思想;高校德育;应用

一、引言

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影响。在高等教育改革得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高校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给予了更多重视,高校德育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目前来看,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人文思想。加强该思想的运用,则能顺利实现高校德育转型,并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良好途径。因此,还应加强马克思人文思想在高校德育的应用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马克思人文思想的解读

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对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叙述,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高度赞扬,提出共产主义需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需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强调每个人都要进行自己全部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成为社会和自己的主人。[1]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时,将人的研究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放在一个位置上,将人看成是历史中行动人进行研究,从而使“抽象的人”得以被转变为“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以有人的存在为前提,所以人才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应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给予足够重视。而马克思人文思想不仅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了启示。

三、马克思人文思想在高校德育的应用

第一,德育和谐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马克思都将以人为本当成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也是当代的重要思想,应该在高校德育中得到坚持,从而使德育保持和谐。所谓的以人为本,其实就是将人当成一切事物的主体,需要以人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的开展,从而使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得到突显。在高校德育中,同样需要以人为工作中心和出发点,因为人既是德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指向者。[2]只有注重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都得到尊重,进而保持德育和谐。高校德育应以大学生为核心,对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并通过换位思考开展德育教育。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还应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和个体差异性进行充分认识,并在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则能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并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而使德育得以顺利开展。

第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高校德育中,还应注重体现人文关怀。马克思人文思想告诉人们,开展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以人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的人文关怀,其实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对人的命运和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在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目的就是使人性的层次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人的存在价值得到提高。在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应作为德育的主旨。在过去,大学生德育往往脱离本体,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交流,以至于德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轨。[3]这种现象起源于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丧失,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还应尽快转变过去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对话,并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从而通过相互影响取得进步。通过在德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则能使官本向民本发展,并使师本转变成生本。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还要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并在开展共性教育的同时,加强个性教育,进而使大学生能够得到终级关怀。

第三,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马克思曾经提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与其生命活动无差别,人则能将自己生活转变为意识对象,从而与动物区分开来。学习马克思人文思想可以发现,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展开的基本形态,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而德育为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德育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了融入。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也是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因此,在高校德育教学中,教师还应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德行的习得。[4]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还应利用具体实践进行道德德行的转化,从而使其成为道德德行。比如,可以通过德育为大学生学习和交往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完成日常文化生活的重建,进而使德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和生活情境等各个方面得到渗透。

第四,独立人格的培养。从马克思人文思想角度来看,高校德育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成为道德主体。所以,还应加强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立意志和价值取向。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德育教师还要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并通过双向沟通体现德育的民主性,进而使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得到唤醒。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自身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则会得到不断消除,其中积极因素则能得到增加。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能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并形成良好道德品性。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德育规律和马克思人文思想的深入分析,以便从中总结出独立人格培养的方法。而通过合理引导,则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第五,教育方法的转变。以马克思人文思想为指导转变现有德育方法,则能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在大学阶段,德育需要以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为最终目标,开展的是成人教育,需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果仅仅依靠知识传授开展德育工作,将无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足够多的德育知识。因为这一过程只是机械传授知识与道德的过程,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内在发展需求,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还应结合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发展情况进行各种教育方法的运用,而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灌输。[5]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还要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结合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疏导、引导、辅导和开导,做到因势利导、领导、督导和劝导,从而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只有在马克思人文思想指导下进行教育思路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现有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对课堂中的德育因素的充分挖掘,并进行网络载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进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用马克思人文思想,能够对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还应加强对马克思人文思想的学习,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祝大勇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杰,冯海成,郑建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大学生德育[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118-120.

[2]孙英华.浅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5(21):25.

[3]曾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建构[J].金田(励志),2012(10):176-177.

[4]竟辉,雷洁.论高校德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思想的发展维度[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5):123-126.

[5]关静云.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想探究[J].商,2015(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