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脱域化与境域化研讨

高校德育脱域化与境域化研讨

一、高校德育脱域化的价值迷失

(一)娱乐化

娱乐化是当前高校德育畸变的又一“景观”,且有蔓延之势。当下,高校德育的泛娱乐化暴露出教师主导功能和学生主体价值的双重迷失,主要表现为:(1)审美文化凝聚力的衰退,核心价值和主流意识资源的缺失,道德榜样被视为“可爱而不可信”的饭后余资。(2)审丑文化大行其道,芙蓉姐、犀利哥、郭美美、甘露露等网络红人像“酵母”释放了大量的负能量,严重地冲击了人们的道德底线。(3)新娱乐主义、火星文、活在当下的信条等解构了人们的正统道德和理想信念。(4)师生对既存德育体系的普遍排斥,而诉诸《一周立波秀》《非诚勿扰》《天天向上》等娱乐节目的“大饱眼福”。(5)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加速普及大大扩散了“眼球文化”和“手指文化”,把个人成败完全定格在功利化的尺度,道德标杆可信度的缺失、评价机制的难以量化最终抽掉了德育底蕴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以娱乐“表彰”的高校德育“粉墨登场”。

(二)异化

异化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人与其“类本质”的分裂和叛离。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对德育都是异口同声的“重视”,而不争的现状是:德育异化的顽症尚未清除,生命德育沦丧为“技术德育”,科学主义、功利主义与工具价值已经将原本饱满厚实的德育遮蔽、分化和肢解,德育从内容到方法、从地位到功能和行为都出现程度不一的“硬化”“退化”“异化”。德育生命性、主体性的“萎缩”“走样”,主要表征为:(1)教育主体方面,有的教师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口头言之凿凿但并不身体力行,没有把德育认知升华为信仰体系。有的教师以“新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名,其实更多的是出于“自我减负”的需要,以期实现自身工作量的“学生化”。有的教师甚至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打着红旗反红旗”,还为自己的行为矫饰。(2)受教育主体方面,有的学生政治考试分数高而政治表现差,口头政治表达积极而实际政治素质低,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扮演“双重人格”。知识与情意的背离,思想行为被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钳制”,德育内在生命资源流失,致使有些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甚至报复他人和社会,这从“校园命案”的频繁上演就可窥一斑。(3)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推行的德育优先论、德育价值论、德育精神论最终沦落为德育工具论、德育灌输论、德育技术论,导致德育务虚而难务实。(4)教育媒介方面,技术主义完全喧宾夺主,课堂充斥大量的视频、电影、讲座、采访等技术形式,教学过程被“技术化”,教师成为一种“点缀”,其教书育人的主导性功能丧失殆尽。

(三)低效化

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待定环境条件下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对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衡量德育的效能主要有几个维度:德育要素的主体内化程度、德育主体与环境适应的契合度、德育运行情况与德育目标的接近度和德育环体系统要素、结构的自洽性和改善度。当前,高校德育有效性弱化,理想与现实脱节,而问题的症结始终难以消弭。考量德育低效化的原因,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1)德育主体。基于德育双主体的视角,学生和教师的德育心境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过早地接触到复杂的海量信息,而自身又不具备足够的鉴别能力,因而价值观模糊、信念迷失。教师有“定位”但不到位,出于便利的考虑,惯常以灌输之“飞流直下”,辅助以传道授业解惑,缺乏“正身”的标杆能量。(2)德育教学。教育目标假大空,远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意结构,内容设计绝对化、严重滞后,缺乏前瞻性和亲和力,实施途径和机制单一化,难接“地气”,“共鸣度”差,因而教师常常无奈地唱“独角戏”。(3)德育环境。就全国而言,校风、学风、教风、研风都受到市场自由主义、社会功利主义和网络“眼球文化”渗透,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歪风邪气”,如浮躁盛行,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神,急功近利,学习“眼球化”、作业“拷贝化”、学术“权力化”等,严重地干扰高校德育的正常实行。

二、高校德育境域化的路径澄明

高校德育脱域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体性(教师和学生)的原因,也有体制性的、管理性的原因,还有文化性的原因。所谓高校德育境域化,是指教师教育情境和学生认知发展与德育的目的和功能相接榫、相融合。课堂和人格(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构成高校德育境域化的“双重内核”,管理和文化构成高校德育境域化的“外观环境”,“内核”与“外观”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共同构成高校德育的系统要素,并有序推动高校德育境域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铸造优质课堂

课堂是高校德育的“第一阵地”,阵地稳则德育兴、阵地失则德育亡。审视当前高校德育课堂,德育早已走下“神坛”,沦为叫好不叫座的“边缘课”,学生厌上、教师厌教、同行厌听、领导厌评、学校厌管,且隐性逃课现象较为普遍,即学生人在心不在,看手机视频、发短信、打游戏、睡觉、说话聊天、做其他课程作业等。德育课堂如何走出窘境?关键在于对德育课堂实行从内容到形式的优质改造:(1)拓展课堂空间。传统的课堂拘泥于“预设化的物理空间”,而对此外的场域缺乏有机的耦合。高校德育教学应打通并构建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创新课堂与创业课堂的联系,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2)加强学科渗透。德育不仅指思想品德教育,还应该包括心理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审美教育、情意教育等,并有意识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过程之中。(3)创设多姿多彩的学习情境。情境认知是一种指号过程,即“符号的持续不断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活动”。情境主义教学和学习能有效地激活知识和交流的效能感,促进信息能量的正迁移,完成新的知识链接,如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素质拓展、技能竞赛、学习共同体组织等。

(二)内铄主体人格

人格教育是高等德育的核心要素,被视为“天职的核心”。赫尔巴特强调:“人格教育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人格是“以性格为核心,还包括先天素质、禀赋、气质、智力和适应社会的方式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从德育视角上审视大学生主体和谐人格,其主要表征为自信、独立、理性、诚实、自强、勇敢、乐观、善良、激情、敏感、韧性、正直、智慧、勤奋、担当、情绪性格稳定、善于运用方法等。在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德育人格出现了理性迷失、信念飘忽、网络成瘾、手机依赖、学习动力不强、批判能力尚浅、意志毅力薄弱、社会责任感不足、感恩意识不够、自我中心主义、攀比享乐心态偏重、刻苦实干精神缺乏等问题,这些人格障碍须通过德育教育矫治和引导:(1)德育主体价值澄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真善美的和谐德育观,纠正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把主体性建构在“情境化的自我”之中。(2)确立主体德育原则,即在尊重大学生个体品德和人格特点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使之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独立的道德主体。(3)自尊训练教育。学校和大学生应当通过课程开发、心理测试、情境对话、社团文化、素质拓展、主题实践等项目提升大学生的自爱、自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人格气质。(4)回归生活。“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征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成功地展示出这种存在的关系,那么,你就不可能把生活嵌入到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德育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高校德育人格孕育和茁壮成长的源头活水。

(三)提升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泰勒的科层制刚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发轫于现代企业管理,后逐渐运用到高校德育中,“采用教育、激励、引导、暗示等非硬性的工作方式,在大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柔性管理的主要特性有人本性、亲和性、情感性、渗透性、激励性、互动性、协同性、绩效性等。用柔性管理思想推进高校德育发展机制创新,应把握“五个合一”:(1)班级制与专职队伍建设的整合,即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与辅导员、专职书记的协同与合作。(2)网上德育与生活德育的统合,即注重虚拟德育的规制与实体德育的引导相衔接。(3)校园德育与社会德育的融合,即生活德育是主旨和皈依,校园德育是生活德育的特殊表现。(4)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配合,即主学习(primarylearn-ing)与副学习(accociatelearning)和附学习(concomitantlearning)的有机配合。(5)有效激励与监控考评的结合,即长效激励机制与过程监控、科学考评的统一。

(四)融合校园文化

德育课堂与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一体双翼。课堂侧重的是显性文化的传播和引导,而校园文化更关注隐性资源的渗透和型塑。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底蕴长期的接续和创新,融景观设计、人文符号、理想信念、思想真理、学术气质、情感价值、校园教风学风等于一身的文化统一体,主要表征为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组织制度形态,彰显情境性、愉悦性、思想性和激励性。文化作为“化人”的载体,最具有软价值和牵引力。校园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选修课、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设计、读书月、学术论坛、名人讲堂、道德讲堂、社团文化、暑期实践、素质拓展、法制安全月、心理健康月等,学校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文艺节目、借助新鲜活泼的网络资源,营造积极乐观、风清气正的精神风貌,凝聚人文关怀和温馨氛围,用校园文化的内驱力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格。高校德育只有与校园文化深度衔接和融合,才能找到自身的精神支点和成长沃土,共同推动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三、总结

在高校德育“被边缘化”的当下,唤醒和激发高校大学生心中的德育认同正能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其根本途径在于在脱域化的情境中正本清源,凝聚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家庭、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力量,创设更多的“情境参与”,融合“内核”与“外观”,真正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境域化和良态发展。

作者:司开林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