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3篇)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3篇)

第一篇: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在现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型经济能够带动新产业的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最具有创新性和活力的群体,大学生的未来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寻求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对策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1967年设置创业教育的百森商学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已日臻成熟。Drucke(r1985)指出,创业本身与个体基因无关,是一门可以教授的学科。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创新力、冒险精神以及计划、管理一个项目使其达成目标的能力。已有研究显示,创业教育可以改善和提高个体创业质量,对于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即使个体不选择自主创业而是选择就业,他们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习得的一系列创业知识和创业基本技能,也可以帮助其在工作中做出独特的、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贡献。已有调查显示,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0%的创业者接受过创业教育[1]。创业教育有助于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发展和强化创业文化,提高社会经济中创新的层次,从而推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因此,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孵化器,对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家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上海复旦大学开始尝试将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中,华东师大尝试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为本科生开设了“科技创业”的课程等。此后,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形成了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的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为重点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尽管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诸多方面仍需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课程设置弹性有限

国内全日制高校学制一般为3—5年,实行年级管理,一学年修不到一定学分,就面临着降级或退学(虽实行弹性学制,但没有取消修业年限的规定,使得弹性局限在两年之内,非常有限),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开设时间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选择的弹性时间。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比重较低

近年来为扶持大学生创业,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新课程的设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数量较少,所占总体的比重较低,并且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由于设立了学习人数、学习学生的专业以及授课期数等限制因素,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业理论的学习和创业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据不完全调查,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创业教育,大学生如此高的学习需求要求高校建立拥有高学历和经验资深的教师队伍。但实际上,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多由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教师及辅导员(教师和辅导员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职,缺乏实践经验)担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创业技巧的传授和培训,忽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2],并且存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

(四)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普通高校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以笔试考试和盖章表格为主,笔试考试记忆性知识所占比较较高,且偏重于教材;盖章表格流于形式,未能对大学生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在此类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下,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以及创业课程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效果等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存在较大难度。

(五)高校创业扶持经费有限

国家将有限的高校创业扶持经费大部分投向了“985”和“211”院校,许多高校促进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经费多来自于自筹经费(学费等),有限的经费仅能设立有限的基金和建设有限的创业园区,部分高校甚至无法为本校学生提供创业场地。

三、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参考发达国家高校日臻成熟的完全学分制,明确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教育教学,学校不对学生在休学或保留学籍期间发生的行为负责,从而减轻高校教育改革的负担;将高校考核人才的标准从总学分制向人才培养方案倾斜,按照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标准,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将其比重控制在一比一,及时剔除没有实际意义的必修课程,在保证高校教育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给予大学生充足的弹性空间。

(二)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提升授课教师的创业能力,从而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高校通过聘请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建立以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提升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建立创业所需的社会人脉圈。

(三)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级、专业级和支撑级三种[3],基础级课程作为必修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书写商业计划书等基础能力,专业级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如企业运营、财务管理和融资等内容),支撑级课程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等形式旨在提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三个层级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强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专设机构的运营维护,使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呈现在网络上,降低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自己喜欢或需要的课程进行无限次的学习,使创业教育课程实现覆盖人群的最大化,以及利用的最大化。

(四)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

创业比赛中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以及多种模拟流程有利于大学生对于创业项目的全面思考,因此,高校应鼓励多种形式的创业社团组织和创业比赛活动,丰富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同时,高校应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家、创业专家和社会投资资金等在内的多主体参与的创业比赛和创业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创业项目,丰富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并且帮助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包括场地、资金等在内的优惠措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作者:李更鑫 沈占波 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辉.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张文娣.河北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

[3]陈培杰.中外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比较[J].科教导刊,2015(3)

基金项目:

2015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大学生创业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课题号:201505009。

第二篇:高校创业教育创业类学生组织研究

摘要:

本文以作者的创业服务实践为基础,首先对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对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的组织、职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此分析了浙大创业联盟在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最后对创业类学生组织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业;学生组织;创业教育

一、研究背景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我国大学生创业迎来了新的时机,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高校应该继续加强创业与创新教育。经过本次从中央到地方的推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将迈向新的阶段,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学生组织是由学生自主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作为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组织涉及面广、有影响力,拥有一支能力素质好、紧密围绕学生、敬业精神强的学生骨干队伍。这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这项系统工作中能够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二、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简介

浙江大学创业联盟成立于2012年10月,是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直属的学生组织,是浙江大学最大的创业团队共生平台和创业大学生共同体,同时也扮演着浙江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角色。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紧密围绕学校推进创业教育的工作方针,顺应政策指向与时代趋势,其主要职能有二:一为创业启蒙,二是创业孵化。创业启蒙面向所有大学生群体,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论坛、比赛、峰会等大型活动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风采展示等形式,普及创新创业概念,传播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企业家精神等;创业孵化则是面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从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及痛点出发,紧密围绕浙江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专业化的创业咨询、培训、交流等形式助力创业团队成长,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初步孵化。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的组织架构由主席团、秘书处、创业团队三部分组成。主席团职能为战略制定,成员由在校优秀创业学生担任,为创业联盟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起到凝聚团队的作用。秘书处的职能为落地执行,负责整个联盟的日常运营。秘书处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人资平台:负责人力资源、资料留存管理、财务报销、组织内建、各平台交流等工作;资源平台:紧密围绕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凝聚创业团队,不断丰富各类资源,为创业团队服务;活动平台:通过开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增强整个创业联盟在全校提升影响力;媒体平台:打造校内最有影响力的创业类媒体,并对各平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工具,选取了创业联盟秘书处成员、被服务的创业团队、指导老师等人群进行访谈,探索创业联盟在高校中创业教育功能的实现方式及该范式的广泛借鉴意义。

四、创业类学生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作用

1.营造创业氛围,建设良好环境。学生组织与学生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且多数学生组织以活动为导向,通过组织创业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激起创新创业的浪潮,打造创业的良好氛围。以浙江大学创业联盟为例,每年举办的活动超过20场,学生受众超过5000人,间接影响上万学生。

2.孵化创业项目,丰富大学第二课堂。创业类学生组织兼具一定的创业孵化能力,可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咨询、指导、对接投资、助力推广等全方位的服务。以浙江大学创业联盟为例,2015年孵化的项目数超过50个,其中有超过20个注册公司,超过10个项目获得社会投资。

3.创业人才培养。通过创业类学生组织,普通同学得以同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了解事迹、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在创业类学生组织中工作的同学,由于接触创业者的机会很多,创业意识与能力自然得到提升,之后踏上创业征途的可能性及成功率均有所提高。以浙江大学创业联盟为例,2015年离开组织的同学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开始自主创业。

五、该范式的广泛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创业类学生组织由于其贴近学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特征,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推而广之,创业类学生组织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范式具有以下广泛借鉴意义。

1.发挥学生组织桥梁作用,引领学生创新创业风潮。通过学生组织,创新创业的号召得以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高校的创业扶持政策得以落地执行。

2.以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创业人才并非仅靠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即可培养出来的,还要能通过实践,使创业大学生具备在实战中灵活运用知识储备的能动性。

3.借力学生组织打造创业实战平台。学生组织要走出校园,直接与校外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创业公司进行交流和合作,吸收新进的理念、信息和资金,为学生注入新的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能帮助大学生拓展知识结构,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作者:石锦澎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2]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04:67-72.

[3]杨宝忠.论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110-112.

[4]冯友梅.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5:25-27.

[5]罗凯,吴友拴.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8,06:184-185.

第三篇:发展型学生工作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现今,在我国普通高校加强展开创业教育是社会需求。以发展性学生工作为指导理念,以人为本、以爱为本、尊重为先、实践育人、创新工作为基本原则,服务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才兴国的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高校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和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发展型学生工作;高校创业;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当代大学生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也愈来愈瞬息万变。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的陡增促使高等院校必须改变原有单一的学习和管理模式,让大学生持续全面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已逐步被高等院校管理者和研究者认可。在发展型学生工作视域下,推进和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是每一个研究学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1.我国发展型学生工作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教育里存在功利性思想。

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导致对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通透,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功利化的影响。解决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动力,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导致我国在推进创新教育初期将其简化为解决我国就业率的快捷方法,有些高校甚至将创业教育定位为企业家速成教育。我国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首先要抛开功利性,要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认识、自主思维、自主选择、自主控制和自主完善,尊重和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不同层面的需求。

1.2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仅限于理论水平远远不够,只有理论而无经验作为支撑,只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而导致课程意义不大。虽然教育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加强对创业教师师资力量的培训,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00名教师得到了培训,并只限于我国的“985”和“211”高校,普通的高等院校依旧无法解决创业教育师资的匮乏。缺乏课程资源也是阻碍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讲授一般限于经济、管理等学院,其讲述的内容陈旧,缺乏实际性和操作性,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于创业教育的需求亦不能满足。

1.3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实质性的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并不高,很少有省市会出台一套专业保障大学生创业的资助体系。创业教育要求与社会互动来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专门的惠利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家层次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在高等院校中,创业教育主要依托科研或管理部门来实施,真正设立创业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推行缓慢且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民间专业化组织机构的推动,从我国社会的参与程度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2.我国发展型学生工作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1树立发展能力性的创业教育理念。

我国的教育在当今的作用主要定位在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我国教育走入了瓶颈期,改变教育理念是首要问题,由解决就业的功利性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的非功利性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应以学业基础、以就业为保障,以职业为铺垫、以创业为核心、以事业为目标层递进有机统一,塑造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高等院校毕业生需改变原有的就业思想观念,要有创业思想,同时高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注重培养技能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设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主张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系统、有效的课程设置,学生首先要了解我国的创业现状、创业政策等基本情况,这样才会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创业课程体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创造多样性教育环境,对创业意愿较强烈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课程,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创新理念完美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形成科学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2.3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下,创业教育教师需要时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够了解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全方位、多层面性的老师。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优秀创业教育老师不可或缺的品质,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和技术专家都可以作为充实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支持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的工作量认定制度,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

2.4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系统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以政府为主导,出台真正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并且落到实处。大学生创业需要的资金、相关的知识培训等问题都需要政府提供切实的政策指导,建立专业化高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设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改善融资环境,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结束语

推进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转型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煜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昌羽,钱珊.发展型学生工作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37-139.

[2]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樊鹏.高等院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