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施教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施教现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扩招成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唯一途径。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以每年10%~30%的速度递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研究态势仍难好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进一步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以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创业能力四方面为主,并围绕大学生该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有序完成创业准备以及制定创业计划,如何在大学期间将所有萌发的梦想在稳步实践中变为现实等系列问题进行专门指导。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大学生创业比例和成功率相对较低,这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还不成熟,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施教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校创业教育施教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实践环节,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一厢情愿地将理论概念覆盖住学生多元的社会生活,仅将创业教育局限在理论灌输层面,缺乏实践环节的应用,不仅有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使得创业教育片面化、理论化,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虽然接受了创业教育,但因其教学效果不佳,非但无法解决创业实际问题,还导致学生对这一类型的教育产生排斥心理,难以发挥创业教育本质功用。甚至还有部分高校仍以就业率来作为考核教学成果的标尺,导致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高校办学理念的契合度还不够高。教学政策的执行或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难有全面到位,更别提创业教育的推行。创业教育整体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也造成了创业型人才的流失,创业教育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2.缺乏投入和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创业教育施教环节的关键点,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力军,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恰恰缺乏一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理论知识学习,它是实践性、创新性、学习性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要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育者才能胜任,而我国高校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兼职老师,未能投入较多的精力,对于学生的实践指导和创业需要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些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请一些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但授课方式多以讲座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3.缺乏创业教育环境,学生对自主创业热度不高。

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实现创业梦想的动力源泉,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促使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有力保障。在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创业,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保障体系健全,创业教育外部环境良好;而中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业大环境,政府出台和制定的政策、法规没有深入落实,创业教育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但在整个大学校园,创业文化并未成为一种主导,鼓励自主创业、崇尚创业的内部环境尚未形成。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策略

1.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新政策、调整新方案以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继而扭转当下严峻的就业现状,但实际情况仍反映出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究其原因,相当大程度上在于部分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就业价值取向偏差与观念扭曲,从而直接导致其无法顺利完成择业与就业实践。由此,开展与就业取向和观念等相关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贴合,还能够使之更为明确择业标准与目标,洞悉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就业前景与未来走势。基于这一背景下的创业实践指导,集多方合力,是实现大学生作出正确、明智的择业规划的有力支撑。此外,将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相结合的举措,还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实践运用中得以充分发挥,彰显出当代价值取向与观念的教育本质,使得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更为亲近,为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融合提供广阔平台。

2.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系统工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广泛性、创新性。因此,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沙龙等形式,对创业过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讲解,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开设多种多样的创业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帮助大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开展更多的创业实践,与此同时,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统一,构建一个强大创业教育体系。

3.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不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更应该是社会、政府、学校多方参与的共同行为。除了在社会环境中,广泛宣传创业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更应该在高校内部形成一股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讲座、论坛等,使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创业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启发其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通过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创业活动等,选拔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成果走向产业化,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同时,设立专项创业基金,使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梦想实现质的飞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多层面深层次的变革。只有通过政府、高校和全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宽阔和牢靠的平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作者:刘景毅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