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研究

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研究

摘要: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一弱势群体,对该特殊群体开展诚信教育需要教育者具有科学的心理预设。这种科学心理预设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经验,而不是脱离实际情况的主观臆想。本文分析了心理预设的两种模式及主观性心理预设给贫困生诚信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对如何建立科学的心理预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科学性

高校贫困生包括了“经济贫困”,也包括“心理贫困”[1],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现象已受到我国高等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并且已出台了如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给予解决。但目前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关注还不足,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是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高校对贫困生心理上的关注不足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2],如助学贷款不按期还款或不还、申请助学金的相关材料弄虚作假、对资助的钱进行铺张浪费、所提供的各种资助工作消极应对、对资助的人或组织没有感恩之心等。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心理预设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所开展的诚信教育达到正向性的效果。

一、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两种取向

开展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对象,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是随着对其资助的进一步开展而产生的。换句话说,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并不是原生性问题,而是派生性问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预设应该是什么呢?通常个体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对即将采取的行为有一个主观上的定位和评价,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立场对其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即为心理预设。[3]因为,在面对问题时,无论个体在选择何种角度看待问题,在选择以何种方式处理问题之前,都会在头脑中预先假定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也是与自身价值观符合。由此可见,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是指,施教者在对贫困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对象特征,并针对教育对象的特定教育方法等产生隐形影响的潜在心理影响因素。而科学的心理预设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客观认识,对存在问题的正确看待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心理预设能够使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其成因客观的反映到施教者的认识中,这有助于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来强化诚信教育,并最终增强对贫困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常见心理预设一般来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主观认为。这主要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而言的,即教育主体主观认为高校贫困生在诚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观认为高校贫困生需要诚信教育。这种主观性的观点是否具有客观依据呢?在通常情况下,教育者会以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高校贫困毕业生占整个贷款毕业学生群体的百分比、申请助学金而弄虚作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没有感恩之心的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等统计来进行判断。[4]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有以下几个问题要提出:首先,对于我们教育主体所提出的这些统计数据自身的客观真实性的质疑。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出的,这些数据所能代表性是否能够说明我国高校全部贫困生的诚信问题的现状,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如果是通过对局部的地区或一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调查而得出的数据怎能具有全局性的说服性?其次,是否存在人为地夸大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高校贫困生出现诚信问题的现象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诚信问题与我们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整体诚信教育活动来说又具有怎样的影响?最后,我们认为个体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一些失信于人的事情,何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界定诚信缺失时是否真实了解过其诚信缺失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是单一地根据其不还款、不按时还款或弄虚作假等表面行为就进行判定呢?如果高校的教育者背弃了前者而选择了后者,那么,作为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教育主体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第二,客观判定。即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教育主体认为,高校贫困生需要接受诚信教育。而这一论断是建立在客观依据之上的,而这种客观性具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对高校贫困生真实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客观的考察与了解,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大多数的高校贫困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大多把贫困当成一种财富,通过自我砥砺,不断努力来改变现状;而只有少部分的贫困生中可能存在着自卑、攀比、孤僻等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不健康的道德观念如果没有被及时正确引导,就成为滋生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因素之一,这也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二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体对贫困生诚信缺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与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类,分析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除其道德观念问题之外还有哪些外界客观因素。三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体在对贫困生开展诚信教育之前,调查了解贫困生的教育需求,通过结合贫困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诚信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因为,受教主体发自内心主动地接受并参与到诚信教育相比,与被动接受或持逆反心理参与诚信教育活动的效果要好。[5]综上所述,实施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逻辑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教育者主观人为的。只有符合高校贫困生内心需要,使其接受并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和效能,才能更好地使高校贫困生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成长与成才。

二、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观性心理预设的影响

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日常实践活动的观察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预设都具有主观性。具体来说,这种主观性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教育主体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施教主体自身缺乏一定的客观性。通常在对高校贫困生实施诚信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自身内在主观性的增强会对诚信教育效果有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性认为高校贫困生这一整体存在缺失的问题,所以需要对这一群体进行整体性的诚信教育。这一主观性认识不仅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进行人格上的整体蔑视与不尊重。这往往会导致与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心发生强烈的对立,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反对或不配合教育者所开展的诚信教育。第二,主观性的认为高校贫困生是具有诚信缺失的表现行为,皆是由于其内在思想品德的出现了问题。尽管事情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高校贫困生出现的诚信缺失的问题上不要急着下结论,不一定就是贫困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出了问题,有可能是他们不能控制与处理的外部因素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非常坚定地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就会存在着强人所难的情形。第三,主观性认为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理问题进一步导致其思想道德出现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诚信缺失等。在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不是只要被戴上“贫困生”这个帽子的大学生心理就不健全?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事实上,在高校贫困生群体内也存在着大量的志向高远与态度积极乐观向上的学生,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并积极和别人进行交流来展示自己,甚至比一般群体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与阳光。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贫困生”的时候,告诉他们我要对你们进行诚信教育,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的不认同。第四,主观性认为自己是诚信教育的权威,对高校贫困生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心态。尽管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与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自身成为学生群体内一优秀份子。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是开展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6]另一方面,在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载体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具体来说,这种主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者在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对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具有主观性。即一种教育方法或方式科学与否、合适与否的判断标准是教育者自身相关的认识水平,而不是受教育者自身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认识水准等,只要是教育者认为一种方式方法合适,这种方法就是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采用的普遍方法。第二,教育者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方式方法的使用较为主观。高校贫困生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内一种特殊群体,导致该群体所出现问题的原因要比其他群体来说相对复杂得多。因此,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相关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经过对客观事实的了解,使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与方法更加适合高校贫困生的实际,进而能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很好地参与到诚信教育过程中来。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主观性是阻碍这一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想法,以及由这些想法指导的实践活动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极大地削弱了这一教育活动的效能。因此,如何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应怎样避免心理预设的主观性,是这一活动开展者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三、建立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科学性

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科学性,是促进诚信教育活动开展的根本性途径。怎样才能使对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中心理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第一,科学的开展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认知分析,这是对高校贫困生实施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科学性确立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名称科学的心理认识。“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群体内一具有特殊性的群体而已,贫困生也应该是高校学生中平等享有大学生活权利的一类人。而“贫困生”这一称号是否能使这一群体从正常的学生队伍中分离出来,成为有问题的学生群体呢?这一特殊的称谓是否存在对这一群体的歧视等。其次,需要考虑“高校贫困生”与问题学生的关系。不能把“贫困生”视为就是问题学生,因为,“贫困学生”是由于经济所致,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问题。但使人遗憾的是,现阶段在高校环境中只要一提“贫困生”就与部分贫困生出现的问题泛化为整个贫困生群体的问题。在大学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被称为所谓的“贫困生”乐观、自信、自强,有理想,有目标,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不息。这些积极向上的“贫困生”也是我们所说的高校贫困生群体内的一部分。这部分贫困生不但不会成为问题学生,而更应该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与行为示范者。第二,建立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意识与行动。这是我们在高校开展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达到科学性的关键性因素,这也是教育者在对高校贫困生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科学态度。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者在开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要通过对受教育者即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的考察与了解,清楚知道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处于什么状态,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发现其易于接受与乐于接受的方法与方式。[7]通过客观调查对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基础上,才能使教育者把主观见之于客观,也才能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效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校研究,2007(8):68.

[2]岳华.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124.

[3]石岭.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作用及其心理预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7):14-15.

[4]姜旭萍,姚娟.高校经济贫困生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70.

[5]许韶平.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91.

[6]孟蕴华.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解困[J].教育探索,2009(9):122.

[7]陈春霞.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探讨[J].高教论坛,2012(5):89.

作者:胡龙宇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