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教育论文(3篇)

高校安全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安全教育问题与建议浅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随着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和国家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已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安全教育的课程,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北京市教委于2006年9月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上海市教委2008年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各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南开大学2008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采取讲座方式授课,内容包括社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个人修养等方面;重庆市2009年召开“五个校园”建设推进会,会上明确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各高校要配备安全教育教师,并在全国首创校警安保机制;山东省2010年出台高校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四川文理学院2011年率先在大二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使安全教育进课堂,并落实学分。高校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讲,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多数高校在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有的高校还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很多都流于形式,而且仅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面向所有学生开展一次集体的安全讲座,平时则逢安全月、消防日做一些宣传海报和宣传卡片等。一些高等学校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甚至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有的高校即使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也没有系统教材建设。

(二)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缺乏系统性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越发突出,然而目前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还是以防火、防盗、防诈骗等为主,很少涉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心理安全等。目前安全教育内容还不够系统全面,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安全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有的安全教育课还是采取讲座形式,往往是保卫、后勤部门的同志对成百上千名同学进行宣讲,多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而且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仍停留在理论的宣讲上,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教育,大部分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仍是一知半解。这种单一的纯理论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反感。

(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所以,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只有23%是通过教师传授的,其余则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虽然学习的目的很好,但是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效果却难以保证。这主要还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所造成的。高校安全涉及到化学品安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建筑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及心理安全等各个领域,需要相关专业的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来完成这一课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发展的建议

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仅推动了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向前迈进,也给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增多,安全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安全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大幅扩充。而对于安全教育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概念的范围之内,缺乏对现代意义上的安全概念与教育方式的探讨。尽管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受其浓厚的地域色彩的局限,很难在我国推广,因此,我们还应加强对国外经验移植到国内的本土化研究。此外,国内研究对于安全教育模式的探讨不多,对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的教师、培训主体、受众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培训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研究还不足,在理论上仅仅停留在大力提倡安全教育,论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层面。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安全教育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也是做好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一)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健全考核和评估体系

部分高校出台了安全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将安全教育纳入到了教学计划当中,比如,有的高校是作为一般的选修课,有的高校是必修课,但其中共同的问题是学时不多。因此,应将安全教育严格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且设为必修,并确保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做到学时有保障。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开展的安全教育状况进行评比打分,这可以按省或者市为单位,组织非本地区的安全教育专家对各高校间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打分,将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一方面,可以促使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高校进行整改,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国家层面,也可以参照本科教育评估的模式对高校的安全教育进行评估,建立考核和评估体系,并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对于评估较差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可以考虑限制该校招生规模等,直到完成整改和复查,从而做到PDCA管理,最后达到促进安全教育不断提高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要充实,教育方式多样化

安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某个方面,也不能只定位在某个阶段,应进行全面教育和全程教育。学生不但掌握一般的国家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及防盗安全等方面的常识,也要遵纪守法、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美全面教育之中。同时,要求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全过程。安全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应将课堂安全教育与课外安全宣传和训练统一起来,大力开展包括学生校园行为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中的案件、事故进行教育。要积极创建公共安全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开展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意识。新生入学教育是第一课,对学生印象深刻,相关部门要结合学校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讲解,这样容易取得显著效果。平时,则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经常采用召开现场会、举办讲座、张贴宣传画、播放音像制品、树立宣传牌、开设模拟法庭等方式,以案说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可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经常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演练等活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危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更加了解自己的分工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

(三)提高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

高校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学生人数较多,如果要一个人掌握各个领域的安全知识,特别是实际演练技能,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很多老师协同配合,将各自领域的安全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这部分教师也需要时刻关注高校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时俱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作者:李勤华 邓吉平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第二篇:高校安全教育现状研究

1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1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需要

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是“90后”青年,他们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不仅缺少安全知识,而且也缺乏安全意识。近年来,高校频频发生失窃、诈骗、意外伤害等安全事件,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如有些学生随意将贵重物品放在自习室、操场等公共场所,一些大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种种事实表明,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2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是应对复杂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社会体制调整、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我国高校治安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内部人员结构更加复杂。随着高校逐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进入高校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不仅有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而且还有大量的社会人员。二是所处地理位置的社会环境复杂。为了满足高校快速扩张的需要,不少高校从城市中心搬迁到城乡结合部,高校周边有城乡居民和外来打工人员,社会成员复杂,容易发生社会治安事件。三是开放式管理,校外人员可以自由地出入学校,提高了高校管理的难度,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以适应高校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

1.3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是减少学生人身伤害的

迫切需要近年来,在高校发生了一系列的抢劫、绑架、诈骗等案件,甚至发生诸如复旦投毒案、南航腐尸案等重大恶性案件,对高校师生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校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大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和侵害他人。

2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对安全教育认识模糊

高校对安全教育还存在模糊认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错误性认识。一些高校缺乏安全教育总体规划、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安全教育资源,安全教育方法陈旧、单一,只注重安全教育形式,不注重安全教育内容和效果。二是轻视性认识,大部分高校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只是一种偶然事件,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强,高校没有必要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一些高校还认为安全教育已经融入到其他课程之中,如体育课程中包含了身体健康与安全防护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包含了国家安全教育,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三是肤浅性认识。近年来,由于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作为考核高校领导的重要指标,高校也非常重视管理工作,但是管理方式却值得深思。高校只是加强安全保卫力量,约束学生行为,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是从根本上改善校内外环境,提高学生的防卫意识和防卫能力。

2.2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

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高校认为,安全教育属于安全保障的范畴,应该由保卫部门负责。而高校保卫部门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学校的安全保卫,安全教育应该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管理和教务管理部门又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课程大纲为依据,安全教育课程不属于课程大纲的范畴,安全教育不属于他们的职责。因此,不少高校安全教育的职责归属不明确,安全教育缺乏管理。二是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除了在大学生入学时开展了专门的安全教育之外,也开展了一些零星的安全教育,但不能形成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2.3高校安全教育内容与手段不符合发展形势

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都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步伐。首先,安全教育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多年来高校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人身伤害等,安全教育内容一成不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的外延和内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安全形势、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危机处理、挫折教育、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等。其次,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手段落后,方法过于单一,形式简单,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3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效果的对策

3.1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构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首先,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把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从源头预防安全事件,这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学生把安全知识内化于心,这有助于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其次,完善安全教育领导机构,提高安全教育工作效率。明确高校保卫部、学工处、团委、后勤处等部门的安全教育职责,完善安全教育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提高安全教育效率。最后,完善学生安全教育组织。不少高校建立了以学生治保会、自律会、安全协会等学生安全管理组织,但大多数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普遍没有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活动。对这些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指导,架起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拓宽学校与学生交流的渠道。

3.2创新方法,优化内容,探索高校安全教育教学模式

首先,优化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师资力量。突破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深入剖析典型的安全案例,使大学生对安全知识加深理解;组织部分学生参加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安全保卫工作。培养一批既熟悉教学规律又精通安全业务的专职教师,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构建高校安全教育体系。把安全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制定安全教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育考核方法,形成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使大学安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最后,探索教学模式,突破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施合作式教学,与消防器材企业、部队、消防、公安局、监狱、文化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把安全教育与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安全教育的时空限制;建立科学的考评方法,从而保证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

3.3搭建安全教育平台,丰富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手段

首先,占领传统安全教育阵地,提高宣传效果。继续坚持安全教育和宣传“进课堂、进宿舍”的教育方针,继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海报、校园网络宣传、保卫部官方微博、安全教育周等多种安全教育活动。其次,搭建宣传平台,创新安全教育宣传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包括班级群、社团群、共青团群、党员群等)等平台,利用现代媒体的视频和影像优势,提高安全教育的便捷性和生动性。二是把安全教育与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在文体活动中融入防火、防地震等内容,模拟逃生过程;把安全教育元素融入小电影、话剧、摄影、文学等作品中,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作者:林梅玉 单位:福州大学

第三篇: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探究

一、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拥有创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高校中科学实验室的使用和生产实习活动日渐频繁起来。实验课程也由原来简单的验证实验趋向于越来越复杂的综合性实验。在所有的实验室或是实习场地上,都会放有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以及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其中有很多属于易燃易爆品和含有毒素的物质。这只是正常环境下的实验,有很多实验需要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实验,比如需要在高温,高压、强电流,强微波或者强辐射、高速旋转等条件下进行。这些高危条件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一不小心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电击、火灾、化学灼伤、中毒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现如今各大高校中学生由于实验造成的大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和健康,破坏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

1.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众多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提醒着我们,针对高校安全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认真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经过严密的教育计划,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的范围,二是要考虑不同时段、年级所要完成的教育内容量。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和倾向性问题,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可以从政治、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道德治安等知识制定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选择授课题材,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将大学生安全教育驶向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上,将安全教育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2.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

(1)在学生必修课的选择上,把安全教育课程加入到必修课程中,使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收到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尤为关键的,课程中讲授的各种安全知识需要铭记在心,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如化学系,就需要开设关于化学危险品知识、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对待高温高压设备出现问题时的防范措施,放射性实验基础与应用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等能做到危险评估,在实验室中常见问题、事故的排查,自救及救援等一系列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救和救援,减少事故的发生。

(3)在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如配合多媒体教学,让安全教育形象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让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在安全教育的形式上,除了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利用广播、电视、橱窗以及案件事故分析会、模拟法庭、组织旁听法院审判过程、学生讨论研究编写安全教育教材等方式进行极具针对性的教育,也可以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以案说教的。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紧靠地震的重灾区,虽然在地震中,学校被重创,但是全校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这神话般的故事主要归功于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学校经常组织逃生演习,从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撤离的速度、到达操场上的位置等都事先已经仔细的研究过,并且要求速度快的同时还要保持井然有序。在地震过程中的逃生模式和结果有这样的奇迹发生完全是因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实施的很成功。

4.构建系统性的安全教育。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并不完善的今天,对于教学的系统性的构建非常重要。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指对大学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的安全健康教育,而是包含很多的方面,如治安、交通、消防、保密、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事业有成是需要有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的,而安全教育就是打下这结实的基础的根基,只有拥有了根基,才会有更大的成功,所以安全教育是一个受益终生的财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拥有好的安全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教育的好坏及效果。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既没有完善的教育教材,又没有专业、稳定的教学队伍,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的突出性问题,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与实际完全脱节等。只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并通过校方的教育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实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保证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作者:冯伟 单位: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