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结合探究

高校食品安全与思政教育结合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安全是食品的最低要求,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不仅严重迫害消费者权益,危害消费者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比如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劣质大米、福寿螺、瘦肉精、假牛肉、染色馒头、毒豆芽等等,一起起怵目惊心,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的恶劣食品安全事件。我国各级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让群众时刻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对此,提高食品安全系数,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迫在眉睫。《食品安全治理探究》一书由朱明春所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15年12月出版,此书逻辑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作者通过从历史-现实、内部-外部、科学-大众三条主线进行阐述,通过描述国内外的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历史和治理对策的演变,探寻中国食品安全的内外部现象,分析我国在实施食品安全治理时所存在的问题及认知差异。并根据研究发现了经济发达国家政策的变化趋势和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基于风险治理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食品安全未来的治理政策,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治理的窘境提供合理建议。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基础教学,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断创新和改革的背景下,将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保障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相关复合型人才。但目前高校食品安全教育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有效推进高校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应不断创新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学路径,也可以弥补食品安全教学过程中忽视的思政教育育人功能和德育缺失的现象。

一、两者充分结合,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将大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重视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的社会背景,在食品安全教育课程中插入价值观和伦理观,提炼和升华社会问题和启发部分,使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具体的教学资源可以从国内外食品行业的时事新闻中获取,从电影、书籍和相关纪录片中追溯食品安全的发展历史;在国务院的《国家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布局,其蕴含的内容是用于启发学生的有效材料;还可以从相关食品安全官方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平台获取实时的食品安全信息。

二、两者充分结合,增添合理内容

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浅,高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增添科学合理且具体的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将食品安全教育内容融入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去,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比如,在谈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侧重于食品安全的发展史;在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过程中,要整合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中,增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文明建设如何发展”的专题;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提供以往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组织开展辩论赛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知识,充分体现出课程的教学价值和主导作用。

三、两者充分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把育人作为课程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既学习专业知识,又通过时事、政治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大学生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目标。目前,高校普遍采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传统面对面线下教学模式可以与新兴的线上教学模式可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时间不受地点限制的特点,通过互联网+、金课、MOOC、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注入新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安全的整合符合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一方面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认识,另一方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食品安全的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安全教育相结合,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食品安全治理探究》一书,不仅立足于当下的食品安全研究现状,也展望未来的发展并提供现实指导,具备良好的理论实践价值,既可作为从事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师阅读参考。

作者:孔蓓蓓 张怡帆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