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高职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围绕教育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基础文化课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德育教育课程少之极少,致使学生专业技能突出,但自身品德发展情况不佳。教育的目在并不仅仅在于培养知识技能,更重要是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育人的原则,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注意课程设置的优化,优选德育教育内容,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要将德育教育与各专业学科教学紧密融通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教学环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实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比如,在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当讲解“秘书与领导关系”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秘书与领导权力错位或职责模糊不清等社会现象或通过秘书腐败案例,让学生正确认识秘书和领导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在专业技能实习实训过程中,结合专业职业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例如,在上岗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训练学生职业纪律性、职业责任感,自觉按照行业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良好习惯。最后,在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通过“知行合一”的评价标准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约束学生行为,引导学生重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多样活动,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探究生活、展示的大课堂。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有效拓宽德育教育渠道,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巧妙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校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达到在生活中育人,在活动中育德的目的。首先,高职院校要注意创设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营造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情操的陶冶,形成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比如开展“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公德在我心中”、“美德在身边”的读书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营造德育教育活动浓厚氛围,规范学生自身言行举止。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深化知识理解。譬如,创设模拟公司招聘、模拟商务谈判、模拟上岗活动等模拟情景活动,再现社会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技能。最后,要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生活,参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从而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增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比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馆等合作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社区、农村、福利院、养老院为依托建立社会服务基地,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关注心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据有关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呈下降趋势,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令人堪忧。如职业规划茫然,学习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错位,挫败感强;心理敏感,情感脆弱,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等。因此,要加强德育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及现状,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德育教育的成效性。首先,要增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概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学校心理辅导》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借助相关案例分析,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心理座谈会、讨论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理解误区,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和教育能力。其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直接咨询、电话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疏导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或行为,适时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心理冲突和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后,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困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引导、干预、矫治措施,避免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障碍的产生与发展,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必须加以重视,要围绕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作者:周娟 单位: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