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例6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

1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的出现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统一整合企业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从而有效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计划部分:企业设定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之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选择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的流程,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本企业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在这一部分,企业还要制定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对之实行监控,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制造部分:这一部分是指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在这部分中,企业要测量供应链中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内容。

配送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部分,这一部分要做的工作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部分:指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也就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如下的效益:

(1)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使供应商随时掌握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需求及时组织生产,由此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

(3)方便供应商及时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减少采购管理的人员,降低采购成本;

(4)便于企业准确及时地预测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减少生产时间。

2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出口商选择的国际结算为依托、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可以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影响企业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对公有制经济对外贸经营权的垄断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生力军。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较为灵活,但是受经营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所限,在发展中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2)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普遍缺乏,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如果银行参照针对大企业的财务指标标准,那么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达不到要求,企业也就无法得到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则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有利于动态把握风险,规避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具备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的优势:

(1)在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的是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银行通过封闭式运作资金,通过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风险。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来获得贷款,进而通过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困难。

(2)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模型下,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较为紧张,因此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模式下,银行可以整合简化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在调查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和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

(3)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很容易挪用流动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加大。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银行注重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审查企业的信用历史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此确定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融资额度,将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一般说来,资金不会被挪用,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4)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国际结算作为一项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此外,银行可以从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中直接收取手续费,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生产总量的增长。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额贸易占比超过60%。但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具备较强实力的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谈判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贸易条件,导致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困难,加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较低,无法提供银行传统贸易融资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担保,因此往往遭遇到现金流的困扰。根据UPS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而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企业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这里的金饭碗就是让企业苦恼的大量原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单笔贸易额降低、赊销贸易增多,账期延长等,市场竞争也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相互依存,供应链的整体运转与管理成本受到供应链中包括核心企业和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资金的运作能力和效率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应运而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从大企业转到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市场具备很大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对核心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供应链融资实际上可以说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银行的“融易达”为例,“融易达”是一种供应链融资,它是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银行在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而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融易达”充分利用了作为核心企业的买方的额度资源,为周边的中小企业卖方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从而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

与传统贸易融资相比,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在银行授信审查中,不再是单纯强调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经营较稳定,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成为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客户群体。

通过提供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同需求。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其整个供应链,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企业只需付少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助于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这种杠杆经营效应,企业得以迅速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的竞争实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方案,可以通过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来改善企业现金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另外供应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在不同供应链环节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通过针对企业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降低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增值工具,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提供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是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通过管理和控制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贸易环节中资金、商品、信息,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围绕供应链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结算支持,协助企业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管理,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质量和稳固程度,也培养出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改变银行一味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掌握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更深入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

4结语

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企业具体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其实际表现尚存在差距,供应链的控制不完整,企业以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存在很大的难度。

企业应该针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改进措施,使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增强供应链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学军.创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势在必行[N].中国证券报,2007-12-25.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2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往往具有投入资金量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国际环境动荡性则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带来承包项目的亏损。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成熟企业竞争,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和规避措施,并将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有力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二、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因素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因素

1.投资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2.融资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工程项目中的相关因素

1.投标报价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2.资金链断裂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3.分包商违约风险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五)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机制

1.建立企业风险预测机制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三)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 属地化管理; 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96-07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10

一 引言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须应激调整;东道国劳动政策等制度约束客观存在,制度选择与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关性明显[2];全球化市场推送现实文化差异,当前,基于各国文化差异性所建立起来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3]。

实践呼唤新的管理模式,属地化管理应运而生,但理论探索相对薄弱。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经营机遇凸显,属地化管理对相应理论需求更显迫切。国内有学者对属地化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如杜建韶认为劳动力成本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因素[4];陈凌宇突出属地化管理是减少文化冲突的选择[5];李萍则更多地从人力资源属地化的视角对动因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了员工管理长期化的专项性人力资本的集约性[6]。也有学者从企业实践经验出发,尝试提炼分析属地化管理的内涵,如周磊就从理念属地化、身份属地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把人员属地化作为内涵之一,解释为企业针对不同级次员工采用的当地化雇佣策略[7]。也有学者指出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满足跨国企业国际经营的需求,企业要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8]。不容忽视的是,来自管理一线的实践者也进行了部分经验交流式的归纳总结[913]。总体上看,更为发散和碎片化。

纵观已有研究,笔者发现,针对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属地化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属地化管理问题,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也缺乏相应的指导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单一,存在较大理论拓展空间。基于此,文章以中国企业属地化管理困境为着眼点,从嵌入性理论视角进行系统剖析,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关键因素,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属地化战略运行效果的管理脉络,借此给出策略建议,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和问题

1.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概念与含义。

目前,“属地化”作为企业的一项国际化战略,虽然已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标准词汇,但就概念界定来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已有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属地化”从生产过程角度将“属地化”定义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采取的当地经营策略,包括研发属地化、生产属地化、营销属地化、人事属地化等;狭义的“属地化”则特指人力资源属地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属地化”的狭义定义范畴,但又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层面的属地化。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公司的属地化战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取得经济效果的方法和路径。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从主体指向角度分析,是指近年来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即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目标指向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意在开发当地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资源,支持母公司战略;从实施手段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除提升本地雇员比例外,还涉及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再造,深层文化互动,以及当地市场资源深度开发,其核心是企业的环境融入能力。

因此,本文将属地化管理概念界定为: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为融入当地社会网络,获取最佳效益而实施的当地化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管理过程。那么,企业如何判断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又如何融入当地的社会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正确分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与问题。

为了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本文引用笔者博士论文中对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14],采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方式,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中国企业30年走出去的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按照总体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其排序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程度、与当地各类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程度、具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程度、熟悉属地化国别市场程度、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管理团队程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程度、具有较强的危机管理能力程度。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按统计结果排序分别为:复合型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属地化管理粗放、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企业文化不突出、管理方式行政化、属地管理人才使用较少、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其他。具体而言,问题如下。

(1)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国际项目的属地化战略落实乏力。与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相比,中国企业缺乏资深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精通国际工程法律的法务管理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者、国际工程融资管理者,以及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复合型人才形成管理短板,也成为有效实施属地化管理的障碍。

(2)属地化管理粗放导致融入性风险成本增加。在中国企业具体管理实践中,各项管理的标准、规范、流程还有待完善。在属地化用工方面,存在用工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因素增多。

(3)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致使融入性难度加大。中国企业在属地化用工问题上矛盾重重。一方面希望广泛融入当地文化,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当地员工的管理难题,沟通成本、政策成本均需纳入决策体系。

(4)企业文化不突出对企业的融入性带来负面影响。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往往较多关注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多采取制度“硬约束”的办法,忽略了实施文化管理对劳务人员“软管理”的作用,导致东道国劳务人员对中资企业认同度低,仅仅停留在“干活挣钱”简单思维模式中,工作效率较低。

(5)管理方式行政化致使融入性缺乏根基。中资境外企业由于均属于国内集团总部为开发属地化市场成立的子(分)公司,受国内集团总部行政化管理影响较大,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集团总部较多采用任务指派等行政化手段,没有较多按照属地化现状采取市场化、国际化管控手段,突出体现在决策机制的行政化,表现为“长官意志”,出现属地化管理水土不服。

(6)属地化管理人才不足致使融入性缺少传导效应。属地化管理人才比例结构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指标,受企业行业性质、公司战略以及东道国人才结构等因素影响,在属地化管理人才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连接企业与东道国文化的重要节点,这一问题需要创造性突破。

(7)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作为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从成本集约角度看,第三国劳务比例也影响着企业属地化管理策略。但中国企业在引入第三国劳务方面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经验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企业对东道国的融入程度,进而影响属地化运行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开发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足。

三、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构建

1.嵌入性理论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层次。

本质上说,属地化管理是企业的经济行为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的选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选择的内在机理。布莱尼(Polanyi)最早提出的嵌入性理论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它的基本假定是自利行动者处于社会网络中[15],后来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把网络分析作为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6]。其分析范式是以突破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经济人假设和社会学“过度社会化”为特征,引入经典分析框架“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和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后来的“结构洞”(Structure Hole)理论则更深入地体现了嵌入性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具体阐释了嵌入性网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奠定了其连接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引入嵌入性理论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的关键,尤其是在属地化的逻辑层次关系的分析上。根据嵌入性理论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性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制度环境的网络嵌入。这个层次的嵌入关系源于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约束的考量。如果将企业在东道国的属地化战略收益作为企业的产出,那么它应该是企业属地化管理能力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函数,关系属地化管理战略的成败。国家关系问题、劳动政策问题、民族个性与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和金融政策导向等,直接构成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网络,是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大背景。

二是产业集群的双边嵌入。企业实施属地化管理的直接目标是节约运营成本,终极目标是扩大属地市场收益。马尼拉(Mainela)和普哈卡(Puhakka)研究指出,企业的国际经营是一个嵌入网络中的过程,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的结构资本、位置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与战略收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7]。海泽德尔(Hagedoorn)的研究认为嵌入性特征直接影响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为企业属地化管理的融入路径提供了产业集群层面的理论依据[18]。一方面,产业集群嵌入在信息搜寻方面获得收益,在融入东道国社会网络过程中,特别是着眼于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企业无法单兵作战,嵌入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识别更多的国际化收益和信息,为国际化行为提供必要准备。企业在本地集群中的嵌入性有助于建立国际性的企业联盟,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国际联盟,并且能积极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行动,因此嵌入性能促进形成一系列可用于识别国际化行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嵌入性帮助企业在互信合作方面获得市场收益。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倾向与已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选择成本。企业间不断重复的合作关系直接带来了相互信任,“关系基础模块”和“经济交换的关键要素”被认为是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基本要求。成功实施属地化管理并能够嵌入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声誉,利于国际化扩张。企业的嵌入程度,特别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嵌入性程度高,表明企业可更多地利用东道国属地化人力资源来完成项目经营并实施复杂任务。

三是属地化员工的组织嵌入。员工的属地化管理是最基础的嵌入层次,也是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通过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短板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是属地化管理人才问题、属地化用工问题、属地化文化差异问题、属地化管理方式问题,这些都是组织嵌入程度不高的表现。根据李(Lee)和米歇尔(Mitchell)的工作嵌入理论,企业里的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的主要因素是这名员工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19]。契合程度高,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之亦然。那么属地化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都与其工作嵌入程度密切相关。有效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就应该着眼于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匹配、黏合,费德曼(Feldman)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嵌入性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的薪酬福利,有效处理属地化雇员的选拔、激励、培训、考核、人员流动和人文关怀等问题,是属地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核心问题[20]。

2.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嵌入性层次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是以人力资源属地化为基础的网络关系。

该网络以属地化员工的嵌入性管理为基点,通过符合当地文化价值特点和劳动政策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功能的实施和完善,能够增强组织稳定性,减少风险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和品牌识别度,提高属地化市场的辐射带动力,实现深挖市场效益的战略目的。企业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网络嵌入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宏观判定条件;对当地产业集群的嵌入是网络嵌入中观层面的内容;而对提升自身属地化用工管理能力的组织嵌入则是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的基本功。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1:企业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最为关注的外部资源环境由东道国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网络构成,环境条件越好,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属地化用工特征越明显,体系越完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3:企业在东道国的产业集群中位置资本越显著,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难度越小。

3.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

实际上,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判定、选择、实施和调整的过程。如果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判定为适合实施属地化管理,则以“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为导向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度,并实施属地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根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反馈调整属地化管理策略。如果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判定是不适合属地化,则返回母公司的属地化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属地化环境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判定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前提。

为进一步验证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系模型的实践贴合性,笔者在博士论文中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设计中国“走出去”企业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访谈对象为38名从事国际工程业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共向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联酋、白俄罗斯10个国家的70家中资境外企业发出问卷700份,回收656,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642,有效问卷比例为91.7%[14]59-72,93-95。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东道国环境嵌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为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差异、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规模、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第三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其次是文化距离因素,包括国别之间文化差异、企业的文化包容性、外派员工的适应性和属地用工的文化融合性;再次是国家间制度距离因素,包括国家关系、民族价值取向、工会组织强度三个方面。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按照均值排序,影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因素主要是配置与使用、招聘与选拔、培训工作、薪资管理、雇佣关系、人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推演,以嵌入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属地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约束,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逻辑关系模型,并利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归纳了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首先应正确判定实施属地化的环境条件,准确判断实施属地化的外部资源环境约束;其次应将企业置身于东道国的社会环境网络中,突破自我搞建设、封闭性属地化的思维局限,努力提高企业在东道国产业集群中的嵌入程度,提高属地化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再次,应在人力资源属地化用工相关功能模块完善各项工作。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资源环境判定能力。做好人力资源属地化整体规划工作,做好市场调研,对东道国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和自身管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提前制定属地化用工方案,并细化整体方案保证措施。

第二,增强企业在属地化行业集群结构中的影响力。“走出去”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密切与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积累信誉资本;加强与东道国工会等组织的沟通联系,减少政策摩擦成本;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自身品牌的宣传,建立在东道国市场的品牌识别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属地化用工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巩固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力;开拓国际联盟的合作渠道,增强行业相关信息收益,增强当地市场的项目辐射力和带动力。

第三,完善属地化人力资源组织功能管理。打造人力资源“国际化、多元化、本土化、复合型”管理团队,注重团队组建、人员选配、团队考核评价整个管理链条工作,吸纳当地人才,合理配置属地化员工在管理人才梯队中的比例;加强属地一般用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外籍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并与东道国特殊价值观有机衔接,尊重属地员工的和重要社会习俗;完善人力资源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举;科学设置薪酬考核体系;注重对属地化雇员的人本关怀。

参考文献:

[1]黄海嵩.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13)[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64.

[2] 石鸟云.基于制度理论的跨国公司东道国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8):110114.

[3]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10.

[4] 杜建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管理观察,2008(24):203-204.

[5] 陈凌宇.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5):58-63.

[6] 李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 2004 (6): 67.

[7] 周磊.关于属地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12):14-15.

[8] 薛求知,廖勇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7.

[9] 任超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应对国家风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3 :165-166.

[10] 卓瑞,王明皓.中国国际工程公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J].国际经济合作,2012(9):61-64.

[11] 赵晨曦,邓亚军.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J].江苏建材,2009(3):65-68.

[12] 周永红.海外项目员工属地化管理探索及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3(26):32.

[13] 崔阳,王明皓.国际工程企业属地化员工培训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2):77-80.

[14] 崔杰.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87-92.

[15]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M]. Boston MA:Beacon Press, 2001:3.

[16]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11): 481-510.

[17] MAINELA T,PUHAKKA V.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4, 16(1): 105C129.

[18] HAGEDOORN J. 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3):670-680.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4

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必然选择

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反映,也是国家发展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集中提升和必然结果。改革开放30年间,国有企业走过了艰难的改革发展创新之路,也正是因为解放思想,观念引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才使国有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骄人业绩,呈现出企业发展质量、发展潜力、发展空间更大更好的发展态势。在美国《财富》杂志2012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央企业占43家,国有企业的发展来之不易,离不开国有企业拥有的体制优势、政治优势、发展优势,这些是国有企业共性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央企业特有的文化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中央企业的直接体现。进一步树立国家形象、体现制度优势、传播央企品牌,需要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价值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把国有企业所具备的体制优势、制度优势、政治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发展优势,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巩固国有经济发展成果,把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打造成最坚实、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优越性、管理优越性、文化优越性,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实体。通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开拓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化。

加强和改善中央企业外部舆论环境的治本之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有好的形象和舆论环境。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近年来,由于中央企业发展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声。社会管理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垄断问题、分配问题、腐败问题、管理成本与效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在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被放大,甚至被别有用心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滋生出“不承认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资本主义”、“中国”、“中国责任论”、“资源掠夺论”、“新殖民主义论”等,借机丑化和妖魔化中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想彻底否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达到否认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言论,使中央企业的外部舆论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阻碍和影响着中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企业形象的好坏,社会和公众的认同度,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度,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需要中央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品质上要讲究政治智慧、政治艺术和战略意识,进一步加强企业价值观建设,避免政治高调,强化文化元素,充分利用文化的弱政治性、强市场化、高传播性、高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培育能与国际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并通过生产效率、经营行为、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员工行为等要素进行价值传播,传递中央企业的价值追求,和平理念、互利共赢思想,用文化的力量、文化的艺术,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有企业的误解和恶意攻击,取得与社会公众的价值沟通与互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改善和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彰显文化个性,顺利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需要

“走出去”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战略选择。其战略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还在于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培育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主体,提升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直接关系到中央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是企业文化传播力的基础,也是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要素。文化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随着中央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央企业面向现代化、面向国际化、面向公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走出去”战略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更彰显了企业自身做强做优的需要。中央企业需要挖掘吸收5000年文化精髓和资源,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和企业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挖掘企业的个性文化基因,并将其转化为富有时代意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现文化个性,在市场走出去,人才走出去,技术走出去的同时,文化走出去,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价值观和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通过价值观的推广与传播,赢得了解、尊重与市场,实践国家“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5

本文旨在从要素角度出发,建立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文中探讨了国际竞争力的思想及理论基础,建立了评价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油田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论文写作逻辑上,以发展为核心,以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脉络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在材料的组织上,从理论、实践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各要素与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联系,并将理论研究与油田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通过对我国油田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国际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总结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对油田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能力问题。

在对国际竞争力评价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支持。

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运用现场数据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依据。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油田企业进行了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

论文最后从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科技运用、人才开发、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与国内外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点摘要

1.对国际竞争力理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油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描述,把国际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见第2、3章)

2.建立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并进行了指标的准确定义。将国际竞争力程度分解为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等二级子系统,以及19个三级指标,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率。(见第3章)

3.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实际评价了油田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按照效用函数归一成效益型指标,确定了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给网络赋予初始值,得到的网络评价输出值与实际评价值吻合,并对选取的国际公司进行了整体排序。(见第4章)

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油田企业进行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见第4章)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现代国际竞争力研究出现在二战后,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推波助澜,美国的GNP世界占有量下降趋势严重,美国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1984年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21世纪初,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已经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国际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该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11万2千多字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论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被描述为21世纪的“世纪特征”,它正使世界经济经历着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一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进程,以期立足于国际市场,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早在国际贸易刚出现时,国外就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外研究范畴才越来越大,研究越来越深。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北欧学者卡尔森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渐进演变过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罗宾逊教授认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国家市场所做出的反应。

英国国际商务学的著名教授蒂芬・扬提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

芬兰学者维尔斯和罗斯坦蒂恩在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活动。他们认为这是企业由内向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

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研究

有关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大理论体系,这两大体系在分析问题的视角、方法、目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对国家的研究,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则侧重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由于不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行为主体均是企业,两大理论体系都揭示出推动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内在动因,因此,若以动因变化作为主线,这两大理论体系又是连续、统一的。

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包括绝对优势说、比较优势说、要素禀赋说、产品生命周期论;以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几种理论。

3.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海默、弗农、邓宁等人的研究探讨了企业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也即只要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企业就会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在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就能够在国外市场获利。因此,传统的众多理论都认为国际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后来的许多学者也看到了国际化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国际化的风险、组织和环境的复杂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或监督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信息流程的需求等。

拉斯姆斯瓦米在回顾了国际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后总结认为国际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仍不明确。有的研究认为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有的认为是负相关,有的认为是曲线关系,也有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以肯特拉科特、昆杜和徐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试图整合各方面的观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国际化扩张的三阶段论,认为随着企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绩效会呈现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再下降的水平S型曲线关系。他们认为S型曲线包含负的斜率、正的斜率、U型曲线和倒U型曲线四种关系,可以合理解释过去研究中的不同结果。但这种S型曲线关系模型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4.关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逊和瓦尼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

约翰逊和瓦尼对瑞典四家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没有出口,第二阶段有偶然的非经常性出口,第三阶段是通过独立的代表处或者人系统地出口,第四阶段是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最后阶段是企业在海外拥有生产实体并从事海外生产。

米勒把国际化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即:①评估企业是否准备好进入国外市场;②企业分析;③对国内业务计划再评估;④评估国际市场和竞争;⑤制定国外市场进入计划;⑥识别和选择国外合作伙伴;⑦依从国外规则;⑧选择双方市场的服务支持提供者;⑨企业产品进入市场;⑩在国外市场设立机构。

乔治运用结构方程对美国68个近期开展国际化的企业进行了研究,把国际化步骤分为:①动机和战略规划;②市场调研;③市场选择;④进入模式选择;⑤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⑥补充的战略。

5.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企业国际化活动的主体,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主流也是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跨国界经营活动逐步发展起来,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和竞争优势的国际化理论应运而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鲁桐在《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一文中将企业国际化看作是一种空间层面的扩展,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分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它认为企业国际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走出去”,二是企业将资本、技术或管理方式等“引进来”。

梁能在《国际商务》一书中指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也就是一个原先土生土长的企业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

金润圭在《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书中提出: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以出口为导向,瞄准世界市场,实行跨国经营,国际性地配置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具有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2.国内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等相关研究

我国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要从我国对跨国公司的认识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翻译了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的第一个报告《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为我国认识跨国公司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之后陆续出现一些相关的著作:《世界经济百科全书》(钱俊瑞,1987)、《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叶刚,1989)、《上海企业跨国经营初探》(顾达,1991)、《跨国公司战略管理》(藤维藻,1992)、《企业跨国经营研究――兼论中国企业国际化》(赵曙明,1993)等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跨国公司。

近些年来,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在学习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做了一些评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提出了一些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某个企业国际化个案的研究。比如,龚振(2006)以TCL的国际化经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TCL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和利弊,姬金霞(2006)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系统介绍了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总结了其国际化成功的经验,陈静(2005)的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对两个企业国际化状况、特点进行了比较。

二是对某个产业类型(家电、制造业、石油、IT产业等)国际化状况的研究。比如,宋文佳(2007)选取了海尔、联想和华为这三家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国际化程度测量和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分析,通过对这三家既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企业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普遍问题。龙建辉(2006)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评估研究,选取宝钢、包钢、首钢等企业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进行了评估。刘松涛(2004)在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中,提出了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全球领先的成本控制、研发创新能力、品牌全球化、全球价值活动一体化等。此外还有,张广宝(2006)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及其风险研究,张孟村(2006)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胡耀国(2008)我国IT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李宁(2008)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柯义迪(2007)我国化学制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吴宇红(2009)我国中小粉末涂料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杜春娟(2004)战略资源国际化――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李俊(2006)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等文章针对企业所处产业的特点,分析我国某个产业国际化的现状,提出提高某个产业国际化程度必要性与政策建议。

三是对某个企业类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李凝(2007)提出,民营企业国际化既可以采用渐进的国际化模式也可以采用快速的国际化模式,民营企业受到企业管理层国际经验、知识密集程度、企业文化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应在国际化风险和收益下权衡,确定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与速度。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既有包括国际化某一方面的政策建议也包括国际化体系的对策研究。杨立强(2003)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与策略、彭少华(2006)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董春(2007)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面对大型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可以依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启动国际化战略,提出可以采取网络创建、营销创新、实施全球边角化策略等应对国际化浪潮。谢作渺(2006)主要分析了科技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人才缺失的问题。此外,张俊民(2006)对中国零售业、隋建华(2009)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关健鑫(2008)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问题进行分析。这些学者从行业特点出发,发掘了一类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四是对我国某个区域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比如,赵优珍(2003)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知误区、融资困境、信息闭塞和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蒋华(2007)以问卷调查方式,用5级评分法对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课题组(2006)对内蒙古羊绒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测量研究。这些学者详细分析了某个区域的企业国际化状况,评估其国际化程度,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五是对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某个因素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王国顺(2006)对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呈相关性并不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但技术密集型的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朱焱(2009)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管理者态度、海外经验、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和经验技能等)、企业能力(技术水平、质量控制与交流能力等)、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的内部因素;东道国市场特征与国内市场特征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分别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自身能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能力,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也是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王振铎(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供应链的风险问题与对策研究,于丽艳(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陈伍斌(2006)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刘春胜(2007)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风险及对策分析,李希志(2008)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部门业务支持转型等文献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综上,国外学者对国际化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了我国某些区域或某些产业国际化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l]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谢康、于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3(6).

[3]刘山屏.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D].武汉大学,2005.

[4]赵伟,古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谭斌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孙纲.政府在“走出去”战略中推进作用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7]王璐.中国企业国际化与战略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8]安徽.基于比较优势的“走出去”战略[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4).

[9]管益忻.国际化战略七种模式正在浮出水面[J].理论前沿,2005(16).

[10]于培伟,于鹏.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6(24).

[11]姚望、蔡小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研究与探索,2004(5).

[12] 鲁桐.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

[13]梁能.国际商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Dunning,J.H.Some Antecedents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J].

[15]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10(34)108-115.

Koehhar R.and M.A.Hitt.Towa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995,(1):33-72.

[16]Contractor,F.J.,S.K.Kundu and C-C.Hsu.A Three一Stag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The Link between Multina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1):5-1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