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下企业国际分工定位问题分析

国际贸易下企业国际分工定位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定位,产品内分工框架中我国企业处于的产业链底端的位置,研究了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尤其是制度创新的提高,从而从整体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

国际分工;产业链;制度创新

一、我国企业国际市场分工定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并且国家关系在这一问题当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在其中充当着不尽相同的地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分工全球化。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打破了以往国家垂直分工的格局,形成了以部门内的水平分工,在这一方面,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二,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国家在当今产业水平分工的情况下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国家在企业当中的作用也已经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一国的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当中越小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面临的是更多的非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中小企业必须面临与拥有雄厚实力企业相对抗的局面。大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的方式获得最低成本优势,但中小企业公司只有依靠产品的差异化。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依靠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明确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位,并且为之努力才是关键。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定位方面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完善的制度与政策,并且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我国的企业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政府对此认识也较为缺乏,客观性对待不强,只是单纯的以为,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就是提高水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其大都采取多元化经营,自身失去专业优势,大而不强。我国加入WTO已十年之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找准定位,正式客观现实,使企业做大做强。

二、产品内分工框架下中国贸易研究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地位是“世界加工厂”,目前这一局势很难改变。虽然目前来看,我国的中级与高级技术密集型制造产品所占出口比重较大,且持续上升,但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这些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主要是加工组装环节),此环节利润较低。这一特征在苹果公司于中国的制造厂表现尤为明显。苹果公司在中国开设加工厂-富士康,以此提供组装,制造服务,为全球消费者生产产品。它为苹果整个产业链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形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国公司虽在苹果产业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我国企业能够获得高额利润,我国企业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在苹果供应链主要获利结构中中国工人只获得1.8%的利润,大部分的利益都被产品研发设计部门掌控。根据成本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如苹果此类的企业,它们的产品零部件中手机设计和制造与芯片占据产业链利润制高点,储存器、触控面板和面板虽属于关键配件,但是其盈利能力很低,产品附加值低,作为为苹果公司服务的中国富士康虽是整个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但也只能获取利润最为薄弱的代工费。2010年,iPhone产业链所创造的利润中,苹果公司获利585%,

三、企业的创新机制

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等方面,其中,制度创新尤为重要,它是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制度保障。这不仅能使企业生产出差异化产品,也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贸易理论当中的各种要素禀赋优势都是需要通过国家层面上的优势转化,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最终才可以形成企业层面上的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形成自身优势有效生产,降低成本,形成成本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不全由技术创新本身组成,也由于企业制度的创新,组织的创新,企业是否有先进综合的组织制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促使企业的活动形成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可以带来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制度创新可以使企业更快地适应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研究表明,在资源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往往比没有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经济更不发达,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先进的制度。为此,企业必须作出相应的措施:(1)企业需要首先形成对于自身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2)企业需要掌握大量丰富并且有足够能力的人力资本,这两者来说,人力资本尤为重要。(3)企业的制度创新可以为企业降低费用与风险。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制度的创新可以为企业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分工。现代国际专业化分工主要体现在产品内分工和部门内分工。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并非一致,专业化分工并非意味着企业产业规模扩大,而是决定企业市场分工定位。大多数公司竞争的核心也就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制度创新另一优势是可以使公司在确定其专业化方向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后,公司自身可以以它的制度约束从而确定各种要素的生产比例,以此排除以往的制度障碍,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形成或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拉大与同类产品的差异程度,由量变到质变,以便顺利的进入专业化分工的更高层次。此外,制度创新还有利于使企业形成自己的规模经济。面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实力一部分体现为企业势力,形成自己的企业集团,从而获得一部分垄断利润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的趋势。结合国际分工的发展态势,我国企业在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应从分工定位的角度中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在国际分工中找不准自己的分工定位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方向不明确,之前的包袱卸不下,新的环境又不能够顺利适应,因此缺乏发展的动力。企业必须在分工定位中充分认识自己。第二,企业要想实现走出去,就必须更加注重国际分工与产业链的定位。从事国际贸易,企业必须有明确的产业链定位。尽管企业的产品创造、研发能力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定位产业链是前提,再逐渐向价值链的上游转移。第三,制度创新要有明确的目的。降低成本是企业一贯采用的提高竞争力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必须通过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丰富产品品种,品牌效应,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等方式在同类企业中形成产品差异,并且努力获得规模经济,将有限的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昕彤.我国企业国际分工定位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税务与经济,2014,(03):39-42.

[2]黄晶.垂直专业化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6).

[3]沈莉莉.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1,(29).

[4]赫克歇尔,俄林.域际和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33.

[5]林海斌.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王亚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赵文娟.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1999,(4):39-41.

[8]蒋媛媛.企业经营多元化利弊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1,(11).

作者:朱晨曦 王文芳 任婷玉 单位: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