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感悟范例6篇

多媒体教学感悟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原则;教学优势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指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主动求知、探索和实践。因此,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主要谈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感悟。

一、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原则

1.遵循科学。这项原则需要教师能熟练了解教学内容、合理分析教学目标、清晰表达教学知识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对学生的视听产生良性刺激,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按照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并充分应用现代课堂教学成果进行教学。

2.以学生为主。小学生英语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在多媒体教学中,遵循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与协作学习,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频、图片、语音等素材并合理应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语言。

3.注重学习环境。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入学习中,其目的主要是交流,因此英语的使用总是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的。多媒体教学的加入,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视频、语音、图片等素材中,感受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更加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中。

二、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优势

1.先进的技术和生动的课堂。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仅限于教师单方面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课前的教案准备与课堂中的板书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减轻了英语教师的备课与板书的时间和精力。当传统的板书被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代替,不仅更方便教师向小学生传授知识,更能形象直观地为学生突出重点,以达到让学生加深理解的目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视觉与听觉的良好结合。研究表明,在引起记忆和保持记忆方面,视觉与听觉的良好结合,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更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课堂上,多媒体充分发挥声、光、形、影等多重功能,使枯燥的单词、短语、语法转换成更加生动形象的图像、视频,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视野开阔,交际能力的提升。小学英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生动的声音和画面等形式充分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另外,由于互联网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通过多媒体学习英语的同时开阔视野,除了学习必备的英语知识,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增强英语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和当地风土

人情。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教学可有效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弊端,通过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传统教学;辅助教学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自然而然成了现代教学课堂的主力辅助。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其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灵动的境界,让从事教学的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轻松了一把。然而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暴露出诸多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为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能作初步的研究,在人教版初二数学笔者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非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一对比实验。

一、实验过程

1.问题设计

例 如图所示,两个五角星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图略),指出哪一点是对称中心,并指出图中点A、B、C、D的对称点。

解答:点A是对称中心。A、B、C、D关于点A的对称点分别是A、G、H、E。

2. 实验对象

笔者任教的两个平行班,每班52人

3.实验方法

甲班用非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本题是有关对称问题,故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作适当启发、引导.于是先让同学自己动手探索一番.教师巡视看到:部分同学边思考边画图,部分同学用剪刀做图形做实验,部分同学讨论相互合作,3分钟后,少部分同学得出结论,再过会儿,约有一半多的同学都得出最后结果。

乙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法,考虑到要讲解好这个图形单凭纸上画画或脑中想想是很难理解的,所以采用课件上课.教师预先做好一个几何画板的课件,把图形应用几何画板画出后,应用图像进行旋转演示,同学们一目了然,纷纷点头。

4.教学后记

a.教学用时:从题目展示到讲解完毕,甲班用时10分钟;乙班用时不到7分钟。

b.教师感觉:甲班自我探索多,讨论较多;乙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频频点头,学生气氛热烈,感觉良好。

c.同学反映:甲班探究出的同学喜形于色,部分同学是通过合作、争辩理解本题,直到下课时间他们还在回味、讨论;乙班讲解完后,同学一脸轻松,看情形全都理解了,下课也很少有人讨论.整道题目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感觉同学们要好理解多了。

5.迁移测试

为了检查学生对本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非多媒体方式的比较,特地设计一题作为迁移能力检测。

6. 测试结果(略)

二、讨论

1.不能因为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是人所共知的,它主要的优点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的长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能力。同时这也是判断多媒体辅助教学用的好与不好、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本次实验可能受到某些因素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节课在乙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教时,虽然教师自我感觉已经把教学内容讲解得很清楚、很透彻,学生也自我感觉良好,但从实际反映的情况看,乙班学生的这种感觉良好可能只是局限于已讲题目的理解、掌握,最终学生的迁移能力却比甲班用常规教学手段提升得要慢,可见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但若使用不当反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能就低。

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不能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丢了传统教学手段,一定要注意考虑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2.不能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介入而忽略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不但要课听得懂、书看得懂,更需要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品尝思考的甘苦,探索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而逐步形成一定的能力。而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效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往往给同学实践探究的时间很少,甚至不留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进行启发式教学,时间一长,学生将越来越多地依赖多媒体、依赖教师,自身却懒于思考、懒于探索,体会不到思考想象的乐趣,思维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国外有过这样的教训:当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国开始流行的时候,美国一些大学的教师利用计算机出图快、逼真的优势,在讲解数学分析的有关概念和定理时,用多媒体电脑直观展示了微分、积分思想。结果接下来讲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时,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过低,无法理解有关概念、定理,后来只得给学生重新补数学分析的课,实际上是补抽象思维的课。

同样很多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经常通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一切的知识都形象化了,那样学生的概括能力就可能会下降。立体几何的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功能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立体感,但如果一味地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己去想象空间图形的机会就少,脑子里的空间立体思维得不到加强,那将对学生空间想象思维的打击是相当大的。

所以对于部分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不要以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代替学生思维,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一定要适当控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同时要考虑再与其他教学方法整合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否则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

3.不能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便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计算机是教具,更是学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不能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教学的优化等同起来,而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师除了考虑如何更好的教以外,更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要考虑用怎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扎实,又要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

部分数学教师把概念、性质、例题、过程等一股脑儿都做在课件里,上课就很少有板书,由“人机对话”代替了“人际对话”,结果学生只顾观看,无暇思考、理解、记忆.其实数学学科大部分的解题过程教师或学生可在黑板上板演,虽然时间慢了一些,但这段时间恰恰就是学生思考下一步的过程,是学生记忆的过程,也是学生模仿教师书写格式的过程,因此教师还是不要省去必要的板书而都改成投影。

另外对有些动手操作类的内容,可让学生边跟着多媒体演示边动手实践操作。如画正弦函数图像等,这类课件在网上是非常多,而且有些课件从取值到分划到点平移都做得非常形象、直观、到位。从教学的角度来讲,能做到学生对画法的过程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是一堂“好课”。但事实上学生仅能看懂,当自己来动手画函数图像时就无从下手,或者画了一步不知道再画哪一步,画出来的图像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犯了错误。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边多媒体讲解,边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遍,这样的讲练结合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进步,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关键是看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应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辅助,而不能替代,在应用时要努力挖掘多媒体辅助教学优点,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境有机结合,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曾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误区[J].现代教育技术,2003(3).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3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常规教学焕发青春、如虎添翼,告别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然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转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省时、省力、有效,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2.1扩展了大量阅读资料。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阅读教学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实现,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多媒体技术集中了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教学信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特别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储存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结合需要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

2.2创设了一个轻松、丰富的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多种感官的刺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开发,为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悦耳的音乐、生动形象的动画、多姿多彩的图片的演示,小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此的新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而带来的疲惫,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多媒体技术体现的艺术性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

2.3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学生通过视听形象把握教学内容。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教学难点的内容可以用感知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讲述《望庐山瀑布》时的一些词、描述的情景,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教师不用进行过多的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4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迅速地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彻底改变了以往先板书、而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演示方式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让小学生利用图片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扩大了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促进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

3.1思维想象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直观和生动手段,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都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通过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观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这能帮助学生理解吗?这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之中,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而已,可以肯定地说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人们常说: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氛围、唤醒情感、引发想象,绝不能用屏幕、画面虚拟的想象取代文字的意境。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4

语文教材的人文趋向,使语文学习走向对人类情感、思想的体验和关怀为主的终极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在于单纯的文字表象,而是深层次的内在文学蕴味。由此使得学语文走入了“赏’’语文的境界。领略到文章深厚、广博的意趣,自然不愁其对语文的热爱。佛学中对教义的通释讲究一个“悟”。不防说,我们对文章的欣赏也讲究一个“悟”。并且在上世纪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完形——顿悟说,就指出学习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的顿悟,强调观察、顿悟、理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是这种“悟”是对语言的敏感,对作品意境、情感、思想的关注与共鸣,瑞士心理学家皮 亚杰认为中学生此时已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尽管他们的人生经验还不丰富,但有了这个能力基础,教师便可借助一定的辅助方式来培养他们对文章的一种“悟性”。如果我们把欣赏文章中需要的“悟性”与学生欣赏中出现的对文章不知所云的“失语状态"比作天堑,那么不防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组成者之一的多媒体比作桥梁,使“天堑变通途”。 这个培养学生拥有“悟性”的过程,就是通过闻一知十的知识迁移,从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加以推广、补充、联结为一个整体,也就是由表及里,由构建意象到领略意境的过程。美国心理学著名教授加德纳认为人有七种智力:语言符号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挖掘学生于语文修养有利的语言符号智力,视觉空闻智力,音乐节奏能力。因为在文章欣赏中最需要调动的就是视察搜集、语言敏感、恩维跳跃等因素.这样多媒体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它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突破教学中单一呆板局面,直观、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些故事情节、情境,人物内心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书——人——书的欣赏过程,即把文章中“虚”的境界呈现为眼前的“实”,通过“实”获得的表层意象“刺激"深层的人的审美活动,逐步进入意境氛围,进入有此感悟的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则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完成:其一:培养学生“增加表象积累’’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幻灯、投影、CAI课件呈现背景材料,利用录音、录像等设备,播放标准课文朗读。如《天上的街市》一文先用标准配乐朗诵把学生思维引入宁静氛围中,然后结合诗意点拔相继展示作者肖像和有动感的天空星星闪烁,夜市街灯,通过这些“刺激"(表象积累过程)调动学生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语言符号三种综合智力;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一个意象:一个消瘦的背影(作者背影)伫立于窗前,眺望远闪烁的街灯和天幕闪烁的星空。随着这个意象的建立,伴随音乐,画面文字的再次出现,学生渐入诗作营造的安宁、平和、静谧的款款意境中。其二:培养学生表面观察,深入思考的方法。如要感悟《故乡》中作者对闰土深切的悲悯可充分借助画面提供的闰土外貌形象:阴沉老屋背影,身穿破旧灰暗薄夹袄的愁容满面,木讷的肖像;同时配之以低沉,哀婉的“我’’的独自。另外在训练学生由观察人的表象体察到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时,可利用重组性知识迁移,借助多媒体手段,调整各成分问的关系或建立所的联系,从而构成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感恬。比如用多媒体先展示:阳光照射林荫小道的背景,一个高大的身影从远处走来,接着展示此人物面部不同豪情(神态)的特写境头,使学生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或对社会不同的关注重点,产生不同的感悟:1、高大健壮的身体,丰华正茂充满自信的内心;2、高大瘦削的身体,饱经风霜,愁苦不堪的内心;高大壮实的身体,平淡呆滞,麻木的内心……,其三: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之时,教师更要借助多媒体设置情景进行“激感’’。“看图想像’’、“情节补充一、“自编童话"、“想象未来”的训练.如运用C砧课件授完《狼》一文后,可补充“夕阳下,屠户面对毙倒在地的狼凝神静思譬的画面,要学生补充屠户杀死狼之后的情节,是弃之不理,还是挑回村去,挑回去后,村民有何反应。这样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通过对文章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寻求不同的结局,烙上自己的欣赏观点的印记,让学生自然进入觉悟的境界。同时可展示几副相关连的画面,训练学生自编童话的能力,“赏”本身就带有吸收和摒弃的过程,在自编过程中不同的故事表现不同的欣赏的过程。

这三个环节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成功地实施,则能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悟性,一定的对文章境界的感悟。这样才能在有情趣的欣赏中提高对文章信息敏感力,产生思想共鸣,体味文章妙趣,提高文学素养,从而逐渐提高欣赏能力。如此在多媒体的媒介作用下,师生便易共入佳境,共享美趣。语文课堂也必将其乐陶陶、意融融。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看法 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

我们深知,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文学素材,通过具有震撼力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灵感,通过丰富的素材展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确实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会使语文学科教学显得华而不实,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点力不从心,有点招架不住的感觉。随着课堂信息量的增多,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原文、动画模拟教材情境等,有时会失去语文学科本身的内涵,体现不出文学特有的魅力,也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平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时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科学设计,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的使用要科学准确,不能华而不实

我们教师想要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素材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对教材的基本了解还不够,仅仅利用多媒体的展示不能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教材。如果我们教师这样使用多媒体只会有华而不实的感觉。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该让学生阅读、感悟的,必须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去思考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秋天里》的教学时,有的教师盲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呈现多片枫叶飘落的画面,但屏幕上却出现“一叶知秋”这个词。这显然是图文不相符,缺乏准确性,使学生不能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另外,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教学的形式而运用多媒体。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自主阅读。对此,我们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通过阅读理解秋的深刻含义,理解秋的真实美景,体会作者用笔之妙。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轻松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愿意接受新知,使语文教学有规可循。

二、使用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会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会使教师失去主导地位,会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会剥夺学生积极思考的权利。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合适的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从而科学解决教学难点。教师不能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人,教师成为展演者,学生成为听众,而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且,教师应适当穿插人机互动,使课堂氛围活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实现自主学习。

比如,在一节教学《形形的植物》的公开课上,我看到教师整节课一直使用多媒体展示课内外资源,一会儿展示高低不同的植物,一会儿展示生命长短不一的植物,一会儿展示用途不同的植物,一会儿展示生长环境不一的植物……整节课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基本记不住具体的知识点,更没有掌握本节课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描写的技巧,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出来。这节课学生基本没有自己搜集、阅读和整理的过程,只是当个观众。这样的教学,学生掌握不了多少知识,更不能培养自己的能力,不能落实自主地位。因此,教师应给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三、要摆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是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使用的。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知识点呈现方式等情况,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多媒体当用则用。因此,教师应摆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为提高教学效果而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从而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比如,在进行课外阅读《西游记》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原版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体会到文章中静态文字信息的魅力。尤其是通过视频中孙悟空的语言、动作、形象描写,学生客观理解了孙悟空的人物性格,深深感受到西游记之所以被列为我国“四大名著”的价值所在。学生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理解了作品的文学价值,感悟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但多媒体不能代替全部的语文教学手段。我们应恰当选择多媒体的切入时机,科学准确地展示语文信息,动静结合,体现学科特色,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感悟、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多媒体教学感悟范文6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阅历尚浅,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认知能力不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形象来掌握知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和特征。同时,利用多媒体,化文字为形象,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展现思维的过程。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化形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正确感知。例如,教学《海底世界》,若不借助电教媒体,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虽然对海底世界满怀好奇,然而,仅凭文字,只能停留在对字面内容的理解上,而无从深入理解课文,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而通过观看《海底世界》教学录像,学生可获得具体而丰富的表象,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文字的内涵,走进文本,倾听海底动物的声音,认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及深海鱼等海洋动物及它们奇妙而独特的活动方式。观看录像,一个个文字被活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同时,也从对画面的感知中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展现思维的过程。对于某些逻辑性强的文字,学生掌握它需要科学的判断和推理。教师可让学生读读议议,再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样,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构建合理的思维梯度,优化了认知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内化文字,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阅读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使之化为自己的一种认识,一种体会,一种情绪,一种感受,这便实现了对文本的内化。而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体味语言文字,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呢?现代教育技术凭借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以灵动的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发挥课文朗读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培养语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而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运用电教媒体,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中的内容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语言文字。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恰当地放映画面,可让学生依据画面的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引路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激发语言表达的欲望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感悟。借助多媒体,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有感而发,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便超越了文本,提高了能力。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将积聚的情感体验一吐为快,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如教学《麋鹿》一文时,课前要引导学生预习,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学习麋鹿的特点时,孩子们点击图片,图文对照进行介绍,如数家珍,凭借多媒体,使学生对麋鹿的认识更真实。更具体。学生一边将收集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出来,一边介绍,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劳动成功的喜悦。讲述麋鹿的坎坷经历,孩子的情感随麋鹿的颠沛而起伏跌宕。学生兴趣浓,畅所欲言。见到自己独特的见解受到他人的重视、认可,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新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