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范例

多媒体

多媒体范文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迅速,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使舞台表现中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在舞美领域的应用,也为舞台的视觉和人们的审美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舞美技术不断的突破了手工时代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实现舞台的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不仅具有音乐与文学的听觉性和文学性,还有建筑与绘画的视觉性和空间性。另外,多媒体技术在舞美领域中运用的作用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不仅能够将人们的视觉范围得到扩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图形设计和舞美创作上,计算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帮助我们开发新的思路,将计算机语言转换成舞台语言,从而激发出创意的火花。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美中的运用

1、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具有非常神奇的表现力,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理想形态。计算机的三维技术,在仿真和创造上具有非常强的能力,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出极其逼真的世界,还能够在想象力下创造出大自然的视野,在三维动画所表现的空间画面中,以超现实的表现力设计出动态的理想世界,而这些功能对于传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说是很难实现和企及的。在传统的舞美设计中,首先要进行构思,做出初步的草图,在导演和相关部门协商之后,形成具体化的构思,然后做出效果图。而手绘图只能通过二维空间来表现三维空间,不能直观的显示出真实的场景。还有舞美中的灯光效果也不能仅仅通过手绘来显示,由于灯光变化很多,不能手绘出每一种灯光变化的效果图。另外在舞台上,所有的灯光、布景在安排设定完毕,一旦产生灯光和布景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来进行弥补。通过计算机灯光设计的相关软件,对于灯光的颜色、材质和影子以及相关的附加效果进行编辑和图像生成,从而真实地展现现场灯光效果。

2、新型影像设备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舞台演出中也不断的应用种类更多、更加先进的影像设备,不仅提升了舞台效果,对于舞台演出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LED电子显示屏作为一个先进的科技产品,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在现代舞台中的应用也在日益的广泛。LED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能够模拟实景,将自然再现出来,还可以作为显示器显示一些效果图像和资料等。而传统布景与LED相比,灵活性和虚拟性远远不如LED,在灯光系统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LED屏幕除了能够模拟出现实的空间造型,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灯光效果。而LED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舞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演出过程中,大屏幕能够代替传统的布景,显示出搭配节目的画面,这种虚拟画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真是的气氛。相对于实体布景来说,LED的制作成本更低,表现的效果更好。

3、视听特技

在视听技术中,应用于舞美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舞台照明和舞台音响。舞台照明主要是在演出要求和整体构思下,通过灯光技术设备和相关手段与舞台人物和景物进行配合,使舞台表现出理想的视觉形象。传统的舞台灯光的工作是人工更换涤纶色纸,而这种手动操作的方式不仅程序繁琐,缺乏安全性,在演出过程中同一盏灯也不可以换色,不利于灯光设计的发展。在进行灯光设计时,必须紧扣舞台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节目进行灯光艺术创作,实现灯光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的高度统一。近年来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对舞台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逐步的实现舞台灯光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舞台音响技术在舞台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传媒技术的影响下,音响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设计理念,使舞台表现更加完整。当前多维数字音响技术已经开始为人们所了解,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创新和普及,这对于舞美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

三、结束语

多媒体范文2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与母语相比需要更多的语言环境,然而课堂上仅靠教师和几名优秀学生的英语对白,毕竟单调。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解决好英语教学中的难题。计算机屏幕上的动画、录像、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来自计算机的语言和音乐吸引学生的听觉,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整体效果。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打破课堂的局限性,逐步加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感性认识,使理解更深刻,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对教师而言,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令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的途径之一。下面,本文就分别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创设语言操练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可见,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使学生视听觉并用的教学媒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育效果。而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实现了非常好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而作为工具与语言学科的英语课,多媒体技术更是在创设教学与语言操练的环境上有其独到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传统练习方法无法与之相比。其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化抽像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计算机集多种电教设备的功能于一体,教学时无需在多种设备中频频切换,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产生设备故障的机率,提高了课堂效率。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难题,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各方面得到提升,就能使教学意图得到很好的实现,同时充分展示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的风采。   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浓缩性,能提高教学效率。在过去的非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每一节课教师的板书和讲解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授课信息量受到限制。使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事先已编在课件中,免去了教师板书和学生埋头笔记的大量无谓劳动。通过文本和声音输入给学生,既生动形象,又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可加大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还可用来让学生亲自操练和实践以加深记忆。此外,以往英语教学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大家做大量的重复性练习,现在可由计算机与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辅导个别学生,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学相长。多媒体教学能培养教师,令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要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的各种设备,其中CAI课件设计需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英语教师还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口语,完善整个多媒体教学。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新的考验。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但凡事都有两面。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自有其弊端。例如,课件制作时间长,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量已经很重,搞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耗时费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选材、设计课件,把过多的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势必影响其他的教学活动。又如,师生交流的机会相对减少,情感沟通也相应下降。师生交流变成人机交互,多媒体变成新的灌输工具,由人“灌”变成机“灌”。虽然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却并不一定收到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帮助教师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使教学形式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参与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然,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对它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切忌过分依赖。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黑板。只有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使学生学英语时有新鲜感,觉得轻松愉悦,并因此获得自信与成就感,英语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继续努力使多媒体教室物尽其用,发挥其潜在的教学功能,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多媒体范文3

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如果面对的是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领悟接受能力和适应调节能力比较好,效果可能会好,但是技工院校的学生因为基础差,接受理解能力不如普通高中生,如果一直使用陈旧的上课方式,日复一日,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新颖性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其次,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形象性,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不乏《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这样描写优美景致的作品,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扩散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文字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接受美的熏陶。通过多媒体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描绘的意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宁静优美的荷塘、淡雅朦胧的月色、亭亭舞女裙般的荷叶、袅娜开着的和羞涩打着朵的荷花,并配以清幽的乐曲。学生边聆听,边遐想,眼随图,耳随音,心随情,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整个身心都被月色下的那种优雅的荷塘美景感染,对文中那寓情于景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即便是那些成绩比较差,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也能被吸引到课堂上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再次,借助多媒体课件,有助于突破内容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技工院校的学生,因为对文学的接受理解能力一般,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不用面面俱到,关键是抓住重点,集中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章的重点用特定的情景凸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例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文中的一个重点就是作者运用了较多的比较来体现江南冬景的特点,尤其将江南冬景和北方的冬景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图片、文字、声音将两者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一看就很直观,也容易理解,一方面了解了南北方各自不同的冬景,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作者是怎样运用比较这一手法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差别的,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众多的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弊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譬如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追求课件容量而轻视教学质量,过分强调人机对话,忽视师生沟通,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影响教学进度;课堂中多媒体的“机关”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课制宜”,不要求大求全

教师切忌为了表现自己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而不问教学内容,非到多媒体教室授课不可,甚至有时候,明明用现成的教学挂图可以上好一堂课,却非得在投影片、录音带、课件等技术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从教学成本来看,这是不可取的,有本末倒置之嫌。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说过“: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要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切忌求大求全。

2.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是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单纯追求动态效果、直观性、演示性等。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把人物、情节的展示过于形象直观,势必缩小学生想象的空间,束缚他们的思维,不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文学作品欣赏的规律。文学作品的欣赏虽然也有视觉活动,但文学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感觉知觉,它必须以文学语言为中介,欣赏者必须通过再造性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述的形象。所以我们在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时,要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接受审美情趣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感染。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入境,创设审美情景,渲染审美气氛,从而使学生体味作品的深邃意蕴和内在美,逐步提高文学素养。相反,如果单纯地把作品中的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就少了感悟和思维的余地。比如,在教《听潮》一课时,大可不必一下子就把大海潮涨潮落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感知,再指导学生观看三幅不同的书本插图,同时播放海潮涨落的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去想象此时海潮的景象,并再一次在海潮背景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细细体味海潮的美和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扣住了课题中的“听”,不让听觉被视觉冲淡。其他像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是什么样、孔乙己怎样在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一种怎样的战斗姿态,这些都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语言因素,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驱遣我们的想象”,把学生引入作品描述的境界中,充分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这样才符合语文教学和文学欣赏的规律。

3.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要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一味地追求形式,抛弃了优势方面,反而顾此失彼。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现在有好多老师甚至是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是必须有多媒体的,有的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艺术美感而在课件中使用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把课堂当影院进行影视欣赏。多媒体教学应该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的目的。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大可不必为追求形式而勉强为之,否则,多媒体只会成为“花拳绣腿”。

4.要认清多媒体的利弊,不要让多媒体取代教师的作用

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语文教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潜质和气息,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演绎着千变万化,潇洒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教师通过音响传递信息,学生则通过音响获取信息。朗读放录音,板书敲键盘,学生听不到教师的声音,看不到教师手写的字。这些教师认为,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很乏味,因此,他们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讲解,该多说的尽可能地少说,该少说的尽可能地不说。其实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所要传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教师身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亲其师,信其道”,此时表现得更为直接,这就更需要教师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接触、交流。课件只是课件,不能取代教师,它只不过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使用的手段、方法。虽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但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教学不再需要黑板和粉笔,不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所以,在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只有心相通,才能做到语相通。

二、结语

多媒体范文4

本文以新疆大学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学》为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大学班级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针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改正,激发新疆各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新疆;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成为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多媒体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育形式,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现代课堂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俗易懂,从厌学到爱学,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课堂压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的改进是从教学任务的实效性和上课时间消耗的合理性出发的,有科学地执行理想的教学形式在满足该条件下。鉴于此教学水平标准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时间的耗费。鉴于此标准,其课堂教育手段要达到最优化水平,我们就首先要遵守课堂教学的可接受性标准原则,以及将科学性与系统性互相优化的原则。随着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知识掌握形式的交互性与可控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方面,以其优良的教学技术,强大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极快的发展和利用,进而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有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将公式、图像、语言、动画、等多类数字信息集结于一体进行工作,声像图文并茂,具有很好的特点,能够立体的展现出一门课的精髓,基于以上优势的表现,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适合《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改进的需求。相对于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掌握理解的复杂电路构造和运作我们可以利用二维、三维动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很好的课堂教学,会获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并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课堂教学对《电工电子学》教学方法的直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直观性。根据理论信息的可接受性标准原则,提供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是最理想,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法,这样就很好的增强了其知识的可接受性,而不是被动性,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二是网络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鉴于多媒体网络,不仅仅是通过师生之间可以友好的交流,同时学生之间、院校之间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交互协作,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把课堂上没能理解的内容通过网络交流来解决,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三是交互性好,自学难度低。多媒体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它不仅具备媒体的多样化,而且又具有选择的随意性。四是数据信息量大、更新速度高。多媒体教学非常合适知识不断更新和教学中填补先进学术前沿内容。多媒体教材可以随意增删改动,并由教师自己完成,甚至也可以由学生也参与。五是多媒体具有数字信息集成化控制性。信息集成化高度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理论信息,并很好的简化知识信息的难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时紧张是其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鉴于一般的教学手段,有些内容因讲授费时又费力而很难展开,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电路图中单一的电路图,其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很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无法理解,甚至一知半解,或兴趣不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难以进行,教师就会产生很大的教学压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全方位现场演示、多通道分析,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教师利用应用软件在动态图像及处理信息化数据方面的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也提高了问题解决以及分析的能力,进而获得一些问题的解决手段。这样一来,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并善于动脑,对《电工电子学》这门课也会产生兴趣,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提高教师的课堂精神,更加完善这门课的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

我们根据各个非电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先在课堂上按照书本进行理论讲解,再到实验室参观实物并进行电路接线,学生在环节转换过程中都反映与课堂学的理论较难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具体的实物形体进行看得见的形象讲解。(2)把各种电路器件不单是搬进课堂让学生看其外形,更重要的是讲解并演示这些电路器件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各个电路图、电气设备工作,而且到了实验室也可以很好的结合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思路来完成在实验中的实践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同时到了实验室学生便会努力做好实验,以便得到与课堂教学一样的结论,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就会达到课堂与实验结为一体的氛围。

总之,在《电工电子学》教学中,牵涉的电路电气设备数量多,结构、原理、线路复杂,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种类多,操作要求各异。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提高其实践能力,提升其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电工电子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自如,减轻教学压力,从而更好的教授这门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将会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来取代。

作者:伊力哈木·亚尔买买提 单位: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薛阳.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科技与创新,2017,(03):140+142.

[2]鲁姝慧.浅谈多媒体课件在高校培训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181.

多媒体范文5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动力,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学到更多的本领,所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极为重要。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兴趣才是他们参与学习的直接动因。在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同时呈现文字、动画、声音等,做到视听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这样不仅能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语言活动《我是家庭小主人》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活动中,我展示与儿歌内容相符合的故事图片,让幼儿通过分段观看图片,了解儿歌的内容。整个画面色彩鲜艳,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孩子们都观看得十分认真和仔细,满足了学习欲望。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看着图片学念儿歌,孩子们通过图片与内容的结合,一下子就学会了儿歌,而且记忆力得到了增强。在此基础上,我再设置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图片并配上了好听的故事录音,鼓励孩子们能够看着快速移动的儿歌图片,快速念出儿歌,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孩子欢呼雀跃,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气氛非常热烈。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画面,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提高活动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二、改善认知结构,充分感知真谛

幼教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具有形象性特点。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幼儿对很多事物的观察只是随机的,他们所建立的知识只是初步的、零碎的,往往不具完整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更有利于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突破,强化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最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静态的物体和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形象,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科学活动《企鹅寄冰》中,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看到:一块冰块—遇到高温—慢慢融化—变成水—遇到冷气—慢慢冷冻—变成冰。冰变水、水结冰的整个过程的每个细节,都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幼儿对冰变水、水结冰过程有了系统、形象的了解,而且印象深刻、完整,这样就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其教学效果绝非几张图片可以比拟。

三、拓宽幼儿视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范文6

 

作文不仅需要语言文字基础,还要有情感基础。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把情趣作为写作的动力。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并存,能令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情趣横生。借助这种教学媒体,创造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激发表达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迈进写作的门槛。   鉴于此,笔者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优化作文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集画—建立“材料中心”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感到没东西写,而多媒体计算机创设的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提供写作内容,创造写作意境,诱发写作基因。为此,我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画,积累作文的“材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多媒体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集画方式。可以在Windows的画笔、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软件中画画,把学生中画得较好的图画存人“图片库”或“动画城”中;还可以把学生平时搜集到的感兴趣的图片和精彩的录像片段用扫描仪、视频捕捉卡剪辑进计算机内,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收集到的画面进行归类(如动植物类,生活物品类,童话故事类,生活、活动类)。   这不仅帮助每位学生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材料库”,也在计算机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材料中心”。运用这个“材料中心”,不但为初人作文门槛的学生写作文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解决了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提高审美情趣。   二、选画—向“中心”要材料   选画,就是让学生到自己建立的“材料库”和网络中心的“材料中心”选择与作文训练目标有关的画片,它与作文选材一样,是动笔写作的前奏。例如,要求学生写“一件物品”时,学生就可以到“材料中心”的“生活物品”分库中选材。这里储存了三十几种物品(有储蓄罐、笔筒、闹钟、风铃、水壶等),其中除了真实生动的图像,还有关于这些物品特点的简单介绍。学生通过简单操作,选出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   从“材料中心”调选出的图片,直观形象,因此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激起情感的浪花。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之中,人情人境,能促使学生进入作文的最佳心理状态,积极调动积累的经验。   例如,有位学生在选一件物品时,选出了“小鸭子”水壶的图片。由于这个水壶的造型新奇,引起他的兴趣,而且他自己有一个心爱的水壶,亲身体会到水壶的作用很大,从而有了介绍水壶的强烈欲望,要一吐为快。还有个学生选中了闹钟的图片,因为平时总是由小闹钟催促他起床,使他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所以他对小闹钟十分喜爱,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喜爱之情。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充分调动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主体意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与此同时,在选画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写画—把“材料”变成文字写画是集画、选画的归宿和结果,即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能力和语文能力、技能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   尽管在选画中学生选择的材料是自己最喜欢的,但由于他们阅历浅,观察能力不强,所以容易出现浮光掠影、熟视无睹的情况,写起文章来仍旧空空如也,很少有具体生动的描写。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画面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他们言之有物,描述具体。如在指导《野炊》这篇作文时,我用视频捕捉卡把野炊活动的几个精彩镜头剪辑进计算机内,利用网络将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先出示野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整体感知,确定观察的重点和顺序。再将画面分解、定格、放大或放慢进行演示,着重指导学生围绕“生火煮饭”、“布置餐桌”、“炒菜调味”、“愉快会餐”这些画面,有重点地反复仔细观察,使当时充满野趣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重新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以激起写作热情,激发表达欲望。然后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去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的想像,由画内延伸到画外。如在观察“生火煮饭”这个画面时,学生看到生火的这位同学皱着眉头,鼓着腮帮,对着灶口不断吹火,可是非但没有把火生起,反而弄得满脸都是灰的狼狈情景,都不由地笑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的想法。有的说:“这位同学在家里一定是位小皇帝,从不干家务事,生活能力太弱了。”有的说:“这位同学现在一定很懊恼,觉得自己太笨了,连一点小事也不会做。”……学生的讨论,既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书面表达的良好心理基础,还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像这样由浅人深地进行全面观察与细致观察、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比较观察与反复观察,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思维发展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写画思路的拓宽,因而能取得良好的写作效果。

多媒体范文7

关键词:地理;多媒体;优势;误区

人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的偏差,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地理教学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能有效解决地理教学中学生无法实地考察、感知、了解地理事物;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能充分拓展知识面,补充课外知识,方便学生理解,节省讲课时间;再次,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把课堂变成材料的展示课

有些地理课所用的多媒体,一味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没有考虑好它的适宜性和科学性,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中该说的、该板书的信息材料全部变成声、光、电教育技术媒体,全部放给学生听和看。把一节课变成了多媒体材料的展示课、堆砌课,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启发不足,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一节课在热热闹闹的看和听中结束,教学效果必定不好。过多的展示,有些甚至是对课堂教学无用的信息,不但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明确的目的性。

2.多媒体使用内容过多,信息量过大

多种电教形式轮流上阵,令人眼花缭乱,由于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多,当场消化困难。一节课过多使用多媒体,必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从导入开始,到新知识讲解,再到课堂提问,都是通过多媒体体现,有电影片断、图片资料,还有例题、课堂习题,这么大的信息量,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电脑屏幕上,来不及理解主要的知识,造成消化不良,影响整堂课的效果。电影媒体的使用也不宜过多,确实需要使用也应该精选一些对课堂知识理解有帮助,或者更利于学生理解的,长度以3~5分钟为宜。

3.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一切

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并不是说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很多教师现在教学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前只准备好课件和多媒体视频,没有任何板书和教案,一堂课下来学生以看多媒体视频为乐,但是课堂中心内容是什么却无从知晓。对于我们地理学科来说,写写画画是很有必要的,黑板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利用黑板粉笔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因此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才能最大化实现课题教学有效性。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辅助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地理课程使用语言描述、板书甚至比使用多媒体更易于理解,也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就不必使用多媒体教学了。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过分追求课件本身华美的外表,设置一些怪异的声音、眩目的视频,导致喧宾夺主,上课时学生开开心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一节课上完,到底上了些什么,很多学生讲不出来,这样上课没有多大效果。

4.电脑在多媒体课堂唱主角,教师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品

很多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将课堂的全部内容都设计进课件中,并将所有东西排成顺序,上课的时候只需要动动手操作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师生交流,就像是既定的电脑程序。课堂本身是一种双向教学,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互动形成,如果只是教师机械地教学,则课堂有效性可想而知。通过运用多媒体方式只是将传统的机械式教学转变成了电脑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没有意义可言。在教学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等,也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体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课件,使之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相适应,避免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把握好课件播放的速度和教学进程等。

参考文献:

[1]王海峰.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6).

多媒体范文8

 

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Haeckel于1866年提出“生态学”概念,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克雷明,在他的代表作《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教育生态学所研究的是: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因素组成的系统。此外,教育生态学还必须考虑教育对象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当前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利弊兼有,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充分考虑学生与辅助工具及教师之间的和谐,使语文多媒体教学“到位”而不“越位”呢?本文从构建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的各相关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出发,以课堂生态理念为指导,提出创设生态化课堂的观点,以求解决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的僵化因素   (一)学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个人因素往往导致了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的僵化现象。部分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因为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加之课件知识内容的丰富,学生的思维速度、书写速度未必跟得上,往往不习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中多样化的富有冲击性的展示,只能引起学生暂时的关注,并不能使这部分学生很好地接受吸收相关的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师因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定位应当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当今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中,不少教师被多媒体牵制了教学。第一,目前看到的多数多媒体教学,老师基本是先设计好课堂流程,然后由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所谓的自主探究,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被动的应答上,并没有自主地去思维,学生的任务只不过是对教师设计好的流程按部就班而已;第二,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大量运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交流。优秀的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为了保持教学过程的连贯,甚至整节课都在电脑前操作,忽略了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学相长的交流大大减少。   (三)课堂环境因素   优良的课堂环境应当是空气流通、色彩宜人、宽敞明亮,然而由于目前硬件的局限,导致多媒体教室是“封闭”和“阴暗”的,否则投影就会模糊不清。而在光线不是太好的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视力必将受到影响,并且整个群体的听课效率也会有所影响。学生是在上课,需要接受知识,需要看课文,动手动笔。师生双方的不对称,注定了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这一环境的客观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多媒体自身因素   多媒体的直观化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散。文学语言具有主观性夸张性,而相关的图片、影像却是客观实在的。语言文字有模糊性、多重性、不确定性,对于语言文字所传导的美与信息,学生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在脑中形成他自己的认知与感悟,但多媒体却扼杀了这一可能。用具体影像代替想象的结果必然是不利于语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也使得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大大降低,语言文字自身的功能和魅力,也势必随之减弱,这显然不是我们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初衷。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教师、多媒体运用、课堂物质条件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化系统。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我们应当以生态化的视野,为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更好地创设适宜的条件,实现更加高效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   二、以教育生态学视野改进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   要解决目前中学语文多媒体面临的问题,就应当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物质环境,营造和谐、自然、自由、宽容、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多维互动,形成独立自主的、自由开放的、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课堂生态环境,进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铸就课堂生态观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对教学结构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化,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结构,真正实现“学教”并重。这一框架下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要求将多媒体作为一个有机部分整合于语文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建构或获取新知识。   其次,教师要自觉担当起课堂教学设计者的角色,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分析其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为目的,预设不同的情景,精心安排设计课程的每个环节。   再次,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讲解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获取解决问题的资源方法。在资讯发达的当下,特别要利用好课堂中的多媒体资源,将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去,通过学生间的同伴互助,有效探究,深化所学知识。   最后,改进多媒体课堂的物理环境,生态观下物理环境包括确保教学实施的所有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对教学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学环境中适宜的光线、合理的布局、舒适的温度及悦目的色彩等,可以让师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高效。因此在对整个多媒体教室环境的设置上,应便于学生学习探究的开展,尤其是在光线的设备配置上应该加以科学调控。#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