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多媒体教学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多媒体教学理论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1

目前多媒体教学正逐渐进入高校课堂,高校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也逐渐从不熟悉到逐步深入。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在文学理论课程中的运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进,并促进多方面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促进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创作的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文学作品的检验。文学理论既是对文学活动现象的一般本质规律的理论概况,又肩负着指导读者阅读、欣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责任。因此,“学好文学理论,不仅需要掌握它本身的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方法,而且还要尽可能地熟悉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多媒体教学利用其丰富的图文资料和作品内容,使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得到很好的结合,既体现了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品质特征,又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讲到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中的“小说”这一知识点,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现许多的文学作品,甚至节选其中的一些章节来举例、说明问题,阐释理论观点。

(二)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的方向是教学授课时数的减少而教学目标不变,文学理论课程一学年64个课时,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受制于主观和客观原因,能够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不多,能讲的知识量也有限。有些新建的教学楼的教室里甚至没有粉笔字写的黑板,只有白板笔写的白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信息量增多,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观点和材料都可以展现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多媒体创建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扩大知识面,又有利于学生选择重点的知识点和内容来学习,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选择、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了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效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配角的传授式教学,教师通常满堂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和记录,这样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文学理论课程偏重于文学理论知识,情况更是典型和突出。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和变换PPT课件的效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比如笔者在上“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这一节内容时,列举了一些古典诗词,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无题诗、王维的禅宗诗等,来阐释文学话语意义的丰富性。通过多媒体的文本和图片展示,避免了不少板书的麻烦,将节省下来的宝贵时间用来分析文学作品和阐释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形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学生普遍感觉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加上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文学理论课程过于抽象,常常是教师讲得很多而学生理解的少。究其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导致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而运用多媒体上课,则能使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产生期待,满足了青年学生的直观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打破了教材单一文字和文本之间的界限,让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魅力无限,使不同体裁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对文学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师根据文学理论课程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课堂教学,既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增强了学生对学好文学理论课程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在上“文学作品的理想形态”这一章,不管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还是文学的高级审美形态“典型”、“意境”、“意象”等内容,我们都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之相对应的生动画面和视频实例,利用电子文档、PPT、投影仪、录像机、互联网等为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当教师要举例分析一首诗歌的意境时,可以直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讲解文学作品的语音、形象、意蕴三个文本层次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形象地展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的变化的动态过程,再加上适当讲解、引申,就可以把枯燥的文学概念、艺术特征、艺术体现等讲得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这种多媒体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二、文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在给文学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避免的矛盾,毕竟先进的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不能代替教学者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文学理论课程课堂多媒体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学理论的抽象性形成难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特点,在运用到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它又具有把概念、原理、命题等图解化、表浅化的倾向,从而削弱和淡化了理论特色和品质,不能揭示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话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多媒体通过图、音、像将文学直观化,却无法呈现出文学由言、象、意所组合而构成的能指与所指、言不尽意的关系,甚至导致学生重图轻文,以直观感受代替对深层意蕴和文学精神的深层把握。因此,如何更准确、更合适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如何从理论到图像再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文学理论多媒体教学应解决的难点和问题。文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必须处理好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学理论的抽象性之间的关系,并搭建起桥梁以便顺利展开教学。

(二)多媒体的简单化构成难以表现文学理论的系统性

多媒体将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框架模式做图表化的处理,具有整体直观、方便把握的优势,但是这种方式也容易造成图表的简单化倾向,割裂了理论知识的整体感和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淡化了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产生了零散化、片段化的情况,从而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文学理论课程自身知识的系统性特点,结合多媒体图表格式与图像音文的特点,发挥自身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中介作用,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的功能优势,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多媒体的间接性造成文学理论实践性的弱化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品格和个案研究的特色,对文学理论的实践教学和实践环节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是这种实践具有虚拟性、示范性、间接性的特征,和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别。“多媒体教学所呈现的实践并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实践,或将多媒体教学简单视为实践教学和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文学理论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教学课件的设计也必须使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今后的知识运用服务。

三、文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改进的措施

要解决文学理论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文学理论的理论型课程性质和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利用好多媒体这个师生交流的工具和平台,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一)多媒体使用要与教学理念同步更新

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观念思维的改革。只有明确了思路,改变了观念,才能对文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目前部分教师还存在漠视、轻视多媒体手段的现象,这可能是其自身对多媒体知识的欠缺所导致。有的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只是把多媒体当作电子黑板、图片展示器来使用;有的教师则是大量堆砌材料,片面追求课堂热闹,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这些都影响了文学理论课程中多媒体的使用效果,这种错误的观念和现象应该加以纠正。教师既要将传统的大纲式板书内容课件化,又要改变将文字内容和文学理论简单图解化、图像化的错误偏向。文学理论不仅具有理论性、抽象性、概括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文学的形象性、感性和个体化的一些特征。文学理论应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理性与感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理论性与形象性的融合。教师要努力寻求多媒体教学与文学理论课程的最佳结合点,注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二)灵活运用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的意义,而且具有延长教学主体功能的意义,还具有扩展教学内容和资源的意义。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形式和教学手段的作用,同时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彻底性、连贯性等,发挥教师个人的传统特长和闪光点,使教学更具有个性和魅力。此外,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适当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授业解惑”和沟通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青年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来授课,而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结果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上的陌生与隔阂,这种现象值得反思和引以为戒。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效果的手段来进行教学,使多媒体的运用成为整个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四、结语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现代教学理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多,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为了顺应时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化学教学要求,高职有机化学教学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应用现代教学理论转变。其中,现代教学理论指为了设计合理教学情境及满足教学任务需求所建立的系统教育理论,兼具实用性及概括性,特别是概括性,意味着教学理论不局限于某学科,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学科。有资料表明,现代教学理论以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布鲁姆掌握教学模式、加涅指导教学模式、克拉夫基范例教学模式及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模式为代表。鉴于此,本文针对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优势

(一)突破教学难点

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优势明显,不仅能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心态,提高教学质量,还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依托,制作教学方案,设立教学情境,真实反映教学难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教学成果,突破教学难点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枯燥的教学过程增添一丝趣味性,形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激发学习热情

有学者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不仅能保证教学质量,还能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同时,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优势明显,紧扣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广泛参与课堂讨论,特别是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兴趣引导作用更为明显。

二、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措施

(一)营造教学氛围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化学教师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以学生心理特点为切入点,紧扣教学任务,重视化学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制定教学方案,延伸教学课堂知识范畴,寻找学生情感共鸣点,最大限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摆脱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化学知识魅力。同时,高职有机化学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详实且趣味性强,教师鼓励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确保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难点。例如:以有机化学《酚的性质》为例,酚与脂肪烯醇结构相似,极易发生互变异构,并且酚类化合物种类复杂,囊括氯酚、萘酚、硝基酚、氨基酚、甲酚及苯酚等,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记忆力是一种考验。教师可课前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明确教学难点,展示含酚工业废水图片,以“爱丁堡医院李斯特医生与酚的故事”为引导,提出情境问题“对工业含酚废水进行脱酚运用了酚的哪些性质?”,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

(二)丰富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化学教师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立足点,紧扣教学任务,将现代教学理论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枯燥的教学过程增添一丝趣味性及挑战性,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巩固教学成果。同时,为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采取“阶梯式”提问法,设计符合各阶段问题,促使学习模式由“死记硬背”向“灵活运用”转变。例如:以有机化学《醇与酚》为例,醇是芳香烃、脂环烃及脂肪烃侧链中氢原子被羟基所替代的化合物,与酚均属于烃类含氧衍生物,极易互变异构为酮,无法以稳定状态存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醇与酚的化学实验操作视频,详细介绍醇与酚的化学性质,特别是苯酚的化学性质,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少说话”,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教学印象。此外,课堂提问“贵精不贵多”,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原理,得出实验经验及自身学习感悟。

(三)利用实践运用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化学教师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有机化学教材为突破口,紧扣教学任务,应用现代化教学理论开展实践教学,为教学资源分享、教学难点研讨及教学经验交流提供强有力支持,并且利用录制教学视频等手段规范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有助于形成教学资源长效利用平台。同时,逐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扩大现代教学理论的影响范围,促进有机化学教学科研沟通,弥补常规教学科研模式时间性及地域性的不足。例如:以有机化学《亲电试剂》为例,教师讲解亲电试剂概念及原理后,开展以水为代表的常见亲电试剂化学实验。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如何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做好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工作,是有机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综述现代教学理论的概念,分析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现代教学理论的优势,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文文.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现代教学理论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6,(30):48-50.

[2]熊汝琴,罗余红.类比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昭通学院学报,2016,(05):47-51.

[3]朱涛,曾碧涛.高职涉农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10):188-189.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3

 

法学专业教学方法体系是在师生互动型模式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法学学科中的运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性组合。因体系适用条件不尽相同,教学目的也不尽相同,教师与学生也存在差别,所以其在不同的法学专业课程的适用也应存在着差异。   一、法学教学方法体系   随着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被采纳。目前法学教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有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指让教师在课堂内能系统地阐述法的历史、法的基础理论、法律的运用等问题,以教师讲为主,通过讲授实现知识的传递。有观点认为,讲授教学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造成满堂灌的情况,学生被动学习,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观点认为,我国传统法学是以介绍法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和对现行法条的理解等为主,注重法学体系化、逻辑化的学习,讲授教学法是最适当的教学方法。   本文认为,讲授教学法可以较为系统地传递知识,但不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会减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就某一课程内容为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辩驳,然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性陈述,使学生获得正确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引导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课程教授主要采用该种教学方法,那需要大量的课时,这与现有院校课程课时安排存有一定的冲突,要适度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此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兰德尔教授最先在法学教育中系统运用,是指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利用案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索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与培养能力的综合性教学方法。①   案例教学法可以推动法学院学生形成思辨的思考习惯,提高思辨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法学的教学活动中来。但是,案例教学法被认为不能教授法律的历史进程,不能教授律师执业的道德基础,也不能教授如何对立法在法律制度和程序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学生们被训练得只是为了求得逻辑上的一致而接受法律的规则和假设。②   4.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由西德教育学家M•瓦•根舍因率先提出,是指从教材中选择范例,即对进一步了解事物本质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启发性的内容,通过对典型性事例或内容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教材结构,理解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知识的教学理论方式。③   范例教学法可以对某一内容做到具体透彻的分析理解,防止学生仅作文字表面的理解。   5.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法学教学利用多媒体完成课堂教学、课后的问题解答、师生交流。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掌握程度有限,软件使用单一,使得部分多媒体课件成为讲授方式的电子化,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学校相配套的基础硬件设施缺乏。也有观点批评多媒体教学法是取代了教师,教师变成了单纯的放映员。本文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放映,需要由教师完成对课件的讲解。课件只是能让学生提高注意力并感性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已。同时作为多媒体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课外资料的提供、课后的问题解答、讨论等却被人忽视了。   6.情趣教学法。情趣教学法是教师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式的情绪,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④   情趣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活泼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参加、愿意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效果。   7.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可以说是一种角色代入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原告、被告和法官/仲裁员在处理案件所应遵守的程序和法律,处理案件过程中对法律的适用和对法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吸收。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学性模拟法庭,是指由教师设计与实务有密切关系并含有复杂疑难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第二类是展示性模拟法庭,是指主要精选法院实际工作中已经宣判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来进行法院审理过程的再现;第三类是实践模拟法庭,是指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在校内真实受理学生与校方、学生间的民事、行政纠纷,进行开庭审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⑤   8.比较教学法。各国法学理论、法律体系和法律教育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比较进行法学知识的学习非常有益处,所以有学者认为,在法学教育中应当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并且认为可以采取三种比较教学的方法:第一是纵向比较法;第二是横向比较法;第三是综合比较法。⑥   9.诊所式教学法。广义来讲,诊所式教育包括了作为法律角色的学生在某种受到指导的环境之中的表现,在法学院的诊所或校外实习时,学生可能真实的当事人;他们也可以参加模拟的诊所工作。⑦   总而言之,目前上述某一教学法单独使用的情况已不多了,大多数时候需要多种教学法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法学教学目的。   有的学者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⑧、“五位一体”教学法⑨、“阶梯型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法等综合性教学法,仅对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存在着分歧性认识。本文认为,将上述教学法结合起来共同实现法学教学目的是可行的,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叠加,而应当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之相互之间产生张力,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适用在合适的学科内容中,以更高的效能完成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   二、法学教学方法体系在法学不同课程中的差异性适用#p#分页标题#e#   法学专业教学方法体系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征,是运动变化着的系统,在法学课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组合。法学专业教学方法体系需要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特色、知识结构以及教师、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法学专业课程从其内容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法学理论基础课程、部门实体法课程、部门程序法课程三大类。法学教学方法体系在三大类课程中应做主要的区别适用,每一类的课程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总之,对于理论性内容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但对于制度性内容较强的专业课程,实体法与诉讼法类课程,讲授方法的应用可以适当减少,甚至在诉讼法类课程中可以将讲授方法作为辅助作用结合在教学方式体系中,以实现国家对法学教育既定的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   1.法学理论基础课程的适用。法学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法学导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外法律制度史学、中外法律思想史学。这些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联系比较松散的特点。这时,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成为不太采用的教学方式;而讲授法、辩论或讨论法、范例教学法、情趣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成为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对法学理论的兴趣方向,结合自身授课的特点,采用其中某一两种方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较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形成自我的主动思维。其中,特别是法理学,作为法学理论基础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思维的课程,需要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开启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同时,不同教学类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我情况有偏重地选择主要的教学方法,如激情型的教师可以侧重对讨论教学法和情趣教学法的使用。   2.部门实体法课程的适用。部门实体法课程包括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较为完整严谨,与我国现行法律关系紧密。一般情况下,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围绕现行法律展开的,教师可以选择围绕法律文本或者从学科自身理论体系进行教学。教师教授这些课程的时候,除了讲授教学法以外,应当结合案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以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技能。   3.部门程序法课程的适用。部门程序法课程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证据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知识体系以我国现行程序法律规范为基础建构的,内容一般较其他课程简单准确明了。教师讲授的时候必须围绕现行法律文本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发生偏颇,法学专业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所有教学方法都可以被适用。但是,教师应当更多地采用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方式,以避免教学过程的枯燥。   讲授教学法不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辩论法、多媒体教学是比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课程安排时灵活地穿插适用上述教学方法,以谋求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实体部门法内容,让学生熟悉目前我国司法实务。   三、结论   法学教学方法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或几个教学方法的适用,也不是构造一个固定的教学模板就可以解决所有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法学教学方法应当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结合法学专业不同课程进行系统有效地安排,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针对性的“学术思想指导”,启发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与研究悟出“法的理念”和“法的精神”,这才是大学教师应该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⑩教学方法体系应当有助于教师完成这一使命。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职课堂;应用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教育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革,中职学校各学科的课堂也逐渐开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新式的教学。中职教师凭借新颖的课堂模式,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依托新技术的各项优点,在教育中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在如今,剖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方法已经成为中职课堂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了提高中职教师的授课质量,让中职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中职教师还应深入探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有效措施。

一、中职课堂教学中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计算机多媒体相关设施的完善程度不足,从而无法在中职课堂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1]。有很多中职学校虽然有意识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但在数量方面严重不足,应用于教学中只是杯水车薪。在很多中职课堂里只有教师有电脑的使用资格,学生由于没有电脑无法完全参与进多媒体的课程中,导致学习气氛不浓。所以,多媒体设备的缺乏、设施的不足均为中职课堂中无法广泛推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

(二)对多媒体的使用定位有误

中职教师对于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方法过于单一,讲课方式多以大屏幕的课件讲解为主,比起从前的黑板粉笔教学,只是换了一种显示方式,无法凸显多媒体的教学优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应在教学中成为黑板的替代物,而是要作为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钥匙,连接知识和学习兴趣的纽带。中职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鼓励学生对计算机多媒体大胆的搜索应用,让学生不受框架的束缚,从而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内容仍旧限制于课件

中职课堂的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有效拓展教学的范围。而在大多数中职课堂中,中职教师将辅导书中的内容经过细化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使教学的内容仍旧限制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由此,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接触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对课外知识点的了解也不够充足。中职教师需要拓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搜索应用,将课内的知识与网络信息中的新颖知识有效的结合,启发学生的联想记忆,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中职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在中职课堂中改善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中职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果想要广泛应用于中职课堂中,完善多媒体设备是先决条件[2]。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多媒体教室的创建,保证每名中职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和课堂中使用到计算机多媒体的资源。另外,充足的多媒体设备可以让教学更具有多元化的性质。中职教师可以选择课件展示、视听结合、网站搜索等多种多媒体的方式与教学相结合,丰富中职课堂的授课内容,加强课堂的生动性,保证中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顺利施行。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应当定期保证对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检修,防止课堂中因多媒体故障而影响教学的质量。中职学校也要定期更新多媒体的系统和相关配件,保证电脑、投影机等多媒体工具的性能在最佳状态,从而可以帮助中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可以更高效的结合运用。

(二)重视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培训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师不应固步自封,坚持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和多媒体运用技术,贯彻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的高效率结合。中职学校要加强中职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定期对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进行培训,让中职教师可以熟练的编写课件、使用电脑,培养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视听结合的运用能力。中职学校也要改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旧观念,让中职教师跟紧教育的变革,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多媒体教学模式服务于中职课堂,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中接受更好的教育。

(三)参考国外成熟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果要在中职教学中高效应用,可以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3],比如代表人本主义理论的罗杰斯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并非以讲解知识为主,教学的环境在于生动和自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创造的精神。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创造者加德纳也提出从多种角度培养智能的意见,如今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中,加德纳曾将智能划分为八种,传统的课堂只能培养学生其中的一种到两种智能,比如语言智力、自然智力。而其余的智能需要更加自由开放的多媒体教育环境才能进行培养,比如人际关系智力需要网上的学习交流、逻辑数学智力需要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培养等等。所以,参考国外的信息教学理论可以改善中职学校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弊端,让中职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接受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从而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结语

在21世纪,无论任何一种领域都不能忽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职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多种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投入学习的热情,加强学习的动力,突破传统课本里的知识限制,进入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此外,中职教师也不能舍本逐末,完全依赖多媒体的教学。而是要坚实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跟紧信息时展的同时,可以良好的驾驭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温高菲.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6):188.

[2]胡斌.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措施浅析[J].电脑迷,2018(01):115.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5

1.1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用性差,不能紧扣教学内容

课件是多媒体运用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主要的载体。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的课件中,要么就是将板书照搬到课件上,其纯粹就是通篇的文字;要么就是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容易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中看不中用,在课堂上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教师感觉多媒体就是要扩大信息量,于是使用大量的图片,缺少文字搭配,课程完全依靠老师讲解。不少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一堂课只记得看了很多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图片。结果课后,学生反应印象不深,不知道哪是重点。

1.2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多媒体与板书的相互配合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应该被我们定义为一种教学辅助设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自从运用了多媒体之后,把提高讲课效率的“宝”全都压在多媒体课件上了,一堂课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实际上,很多学校为了让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特意将多媒体幕布挂在黑板的一侧,留出板书的空间。但大部分教师一堂课过后,黑板上却是干干净净。固然,多媒体的优点我们也不能掩盖,但是板书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一些过程性的知识,还是需要用板书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推算过程,如果再能配合多媒体对推算结果进行展示,效果或许更佳。

1.3多媒体利用效率不高,媒体使用过于单一

“多媒体”就是文字、图象、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而这种组合恰恰就是课堂教学最离不开的。但是在多媒体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仅仅运用了多媒体的一小部分功能。目前最常见的是将文字和一些相关的静态图片输入电脑,然后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控制这些媒体的播放顺序。而实际上,多媒体的作用,远不止加几张图片,写几个文字。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说是增加了信息量,减少了教师课堂工作量,最多算作一种更为高级的幻灯片。实际上,包括Flash、文件加工、剪辑、检索等很多功能都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高职教师都没有使用。

2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教学的改进策略

2.1兼顾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实用是第一位的。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要保证多媒体课件所承载的信息符合学生的需求。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控制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明确课堂容量的大小并非取决于内容的呈现速度,而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多媒体的观赏性。比如字体的大小、颜色,是不是有动画,图片安排在什么位置,安排多少图片等等。或者说,多媒体课件在设计风格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其中的图文搭配要科学、合理,整体色调要和谐,声像的使用要慎重。多媒体还要注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出,不能片面强调多媒体的快捷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配合色彩、下划线、字号、动画等形式,把课堂内容的重点突出,给学生一个加深印象和记忆的提醒。为此,各学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举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形成相应的氛围,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2充分理解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功能

板书一直被称为教师的“微型教案”。教师通过合理安排教案的布局,的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而多媒体课件,则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可能取代教师。为此,教师就要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采用的教法,将板书、教具展示、多媒体等相互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课程需要,让知识通过最恰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而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不能因为鼓励运用多媒体而采用多媒体,还是要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进行研究设计。如此,才能使多媒体真正展现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价值。

2.3充分挖掘多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时代产物的内涵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从多媒体本身的技术支持来看,其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多媒体课件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引人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中,交互地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一种应用软件;从多媒体的运用方面来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必须要充分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内涵,包括其组成和使用等很多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注意挖掘多媒体的价值。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除了传递信息以外,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模式的更新中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比如,在某一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放置一个处理装置,学生可以针对问题在触屏上进行选择,然后通过传输装置可以将答案传输到前面多媒体屏幕上。如果答案正确,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正确,加油(屏幕窗口显示一束花)!”若答错了,窗口就会显示“错误,继续努力(屏幕显示一个哭泣的动画)!

3结语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6

关键词:媒体;数学;小学;兴趣;引导

小学数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为了有效地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高效沟通,强化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应用和更好理解。所以,多媒体教学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一、借助媒体教学进行小学教学优化的原则

(一)注重全局性和引导性

借助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应用时,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应该从整体的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前后点联系来做出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安排。使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去接受数学知识,从而也就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作用,从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来确保更好的教学成效。

(二)注重教学的统筹协调性

无论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开展,老师要积极的去寻求在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衔接。所以,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不能要求其完全取代教学内容的讲解模式,也不能忽略多媒体技术对于数学知识点理解和表达的优势。要通过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传统传授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结合,让学生使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统筹,便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协调全面发展。

(三)及时进行教学成效的反馈原则

考虑到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小学都借助了多媒体教学进行模式推广。所以老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对于不可避免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并做好及时的纠正,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分析来更好的进行多媒体教学下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过程的改进。只有将实践与模式进行相结合,才能够使反馈的信息发挥实际的参考作用,才能够方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更好的过程和方式控制,这对于多媒体教学下小学任务的教学完成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二、利用媒体教学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音频效果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环节。同时,对教学内容以及活动的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具有较理想的视听效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音频、图像得到直观的展现,从而帮助教师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中,老师可以将十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集中他们对学习过程的注意力。另外,对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从生活环节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能够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都能够得到原型展现,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在生活实践方面的应用激发。

(二)以多媒体技术为引导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课标下,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点记忆和模仿。而是要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中,通过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切实的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探索点。老师要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探究起点确定,。使他们能够在合理的掌握有效数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参与师生讨论学生之间共同合作以及生活实践应用,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发挥了较强的应用价值。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丰富数学教学信息的整合,使数学的学习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借助多媒体技术老师可以将一些实践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借助多媒体技术,老师还可以通过较为前沿的计算机软件,使数学知识的讲解步骤更加详细,从而规范了整个数学过程的学习思路。

(三)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时,老师还应该更多的从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等方面来搭配整个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和视觉效果,使数学的重要知识得到准确的传达。虽然小学数学涵盖的知识点并不难,但是对于小学生思维角度来讲,很多知识还是非常抽象的。比如,平均数、周长、面积、占比等的基础性实施教学时,老师可以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类数学常识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动画形式的知识点展现,学生就能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从现实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使得重点、难点知识得到教学突破,也提升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学生的受教育主体地位,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去理解教育知识,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有效的课堂时间不能让教师充分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接受情况,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去补充自己需要的数学知识。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媒体去布置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去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从而能够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主体学习地位。使得教学更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共同提升新课标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它可以体现小学数学在数学素养上的重要引导作用。但在小学数学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老师从全局性和循序渐进的角度进行把控。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又要遵循基本的数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牟元庆.小学数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8):126-127.

[2]张秀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7):110-111.

[3]王红玉.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7

物理化学是以实际的物理化学为原理,并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对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探索与归纳,并且对物理化学规律与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指现代化技术及手段在教育领域的扩展,现代化教学技术就是利用投影仪、摄像机及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网络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使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引起了各大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而且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课堂之上,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现象,并且利用动态形式将课本枯燥、规范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想象的空间,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多媒体教学虽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传统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更改教学计划,但是多媒体却具有高效率、高吸收的特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把学生对学习突发的灵感运用到教学中去,注意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物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够使教学程序向多样化及科学化发展,为教学事业带来质的变革。(一)多媒体教学更新了实验书本教学的理念。传统教学以巩固与掌握知识为出发点,对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书本教学学习气氛枯燥,让学生产生了逆反的心理。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视觉轻松的文字效果绘声绘色地在多媒体上勾画教学理念,把握教学重点,能够在教学的同时轻松愉快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了物理化学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二)多媒体动态教学也可以形象地表现物理反应过程及物理外压变化系统内部分子变化的规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事物反应产生内部空间变化的密切关系,建立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巩固研究结果奠定了理论基础。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书本知识抽象难懂的理论模式,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模式保障。(三)多媒体教学让物理化学理论数据更加准确,同时使数据处理层面更加简单化。多媒体教学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解释了物理化学的探索研究性。实验带有失败及危险的元素,而多媒体技术的模式实验工程,可以更加深刻地让学生正确理解实验操作的流程与重要性。

三、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解释了物理化学的探索研究性,分解并简化了物理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多样复杂性,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传统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更改教学计划,书本理论知识对于物理化学公式的推理要求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理论性,对教学的实际反映情况进行有效反馈,但是多媒体却具有高效率、高吸收的特点,让学生与知识沟通之间产生了沟壑,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二)多媒体教学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青年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教育知识的共享,但忽略了对传统科学技术知识的钻研与探讨。

四、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图形颜色及版面动画的渲染效果进行修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利用多媒体,做到因课制宜,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探讨与研究。(二)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学中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必须在符合教学下使用。

五、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理论范文8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过程,但是在实际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理论和实际也会具有一定的偏差,这就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和目的,都没有全面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不能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很多教师为了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就把课件做成和板书一样的内容,再简单穿插一些音乐或声音。但是,对于聋哑生来说声音没有什么作用。各科教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计算机培训,缺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再加上教学的评价制度也不完善,容易进入一些误区。以下就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聋哑班数学教学中应用时出现的一些误区:

(一)形式大于效率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优势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于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便在课件的设计上更加的注重外部的“包装”,加入一些漂亮的图片和悦耳的声音,或是再制作一些卡通动画,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这样对于聋哑学生而言,不但起不到太大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质量。

(二)数量重于质量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部分的时间,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能更充足地讲述教学内容。同时,学校规定在每个学期内,教师必须完成多少多媒体课件,导致教师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课件的质量。

二、聋哑班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的教学策略

既然在教学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进行改正和完善,确保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充分发挥高科技的教学优势,真正提高我们聋哑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优势,那么我们在具体实施中该如何做呢?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引用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聋哑班数学教学时也是如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阐述数学或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引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和关键。因此,教师的思想观念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思索和构建的过程,学生自己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实施、操作和交流之中,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为了让学生学习数学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教师就必须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及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事物,这些活动的营造和呈现,都需要靠教师的智慧和观念去完成,并且其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要及时地转变。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并摆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好坏,除了取决于教师设计的用心程度之外,还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只有熟练的操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为此,教师一定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拥有制作优秀课件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聋哑数学班的教学地位,掌握其优势和不足,为聋哑学生营造一种更加理想的学习数学知识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考虑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数量。

(四)精心设计优秀的教学课件,选择适宜学生的教学课题

实际数学教学中,并非是每一节数学知识都需要应用多媒体,或多媒体就一定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是否适宜和有效,需要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确定。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必须要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维的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数学教学课件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适宜的教学课件。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