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功能范例6篇

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范文1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击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十应十忌”条例,我们常组织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也注意树立我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德育队伍荣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118人次。

2.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新时期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德育的新动态,接收管理的新知识,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德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假期,邀请校领导、校内外的德育专家或先进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今年暑期,还专门举办了“德育工作培训班”,我们请了我市“十佳德育工作者”等作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3.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

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娶优秀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4.加强考核评比

我们根据已制定的《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年段长、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班主任职责》和《年段长工作职责》要求并考核年段长和班主任的工作,并实行三级负责制,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奖勤罚赖,使德育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我们除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还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不少老师注意寻找“切入点”的“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在高三毕业班,我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2.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求各班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甚至以年段为单位集体备课,集体创作,各班又可以因班而异,各创特色,使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本学期拟每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以时政教育为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①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开壁时事走廊;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报、收听新闻;③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比赛”,并推出优秀选手参加仓山区预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一个、三等一个的好成绩。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4.以德育内容整体化为原则

认真实施“福州市中小学德育内容整体化纲要”,就必须按德育的总体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按不同年段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出各年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并进行长期追踪。形成我校德育教育整体化安排策划分层次实施的特色。我们努力做到基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要求设定班级“目标”和“十有建设”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常规教育与差生转化工作相结合,班级、年段教育与党团教育相结合。

5.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高一开始,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政教处经常下班检查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等)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严格寄宿区管理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身传言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我校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督导岗和门口执勤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3年内有10位在校生获得省级表彰(其中优干、三好生4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三好生奖1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技能奖5名),获得服务员、公关、计算机、厨师、珠算、影视、导游等技能等级证书达2102人次。近三年来有三位毕业生获全国表彰(吴巧凌全国十佳导游、省三八红旗手;董燕青''''97全国旅游行业岗位技术能手;孙砾''''98全国校园歌手三等奖),有97年捡到23万元人民币不动心的省优秀共青团员彭露乐,有98年因救火荣立三等功的海军某部班长张君伟等模范英雄人物。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教委的教育方针,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设施的投入,我校花了大笔经费安装了校园有线电视网,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加大的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很长的德育专栏,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还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拥有绿地、假山、喷水池、古树参天、花草争艳、环境优美,我校是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的学校。这般美丽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学校教学设备专业化、现代化、配套化,达到一流水准。学校拥有2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藏7万多册,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全国各大图书馆图文资料。有语音室2间,多媒体教室、电子计算机室和网络系统、有专门的形体练功厅、烹饪操作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等,形成了完善的专业设备设施,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间地带,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我校根据专业的特点,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江总书记在宣传工作中指出,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鼓舞人。我们认为学生中自己展示的优秀艺术,有更大的自我教育力。为此我们成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舞蹈、合唱、礼仪、演讲、技能、烹饪雕花、餐厅折花、摆台和美工等艺术队。四年多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的舞蹈队曾代表中国福建赴澳门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舞蹈节的演出,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喝采和澳门总督的称赞。艺术团的孙砾同学(现师大艺术系学生)曾获市电视大赛一等奖,市“双十佳”歌手一等奖,全国电视大赛三等奖。97年在省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舞蹈《海乡情韵》与《圣洁的哈达》分获一、二等奖。98年舞蹈《土风舞》获市首届舞蹈节一等奖。99年男声小组唱和舞蹈获市“百花奖”中的银奖和铜奖。高磊同学(现师大音乐学院学习)获市“十佳歌手”赛一等奖、舞蹈还获省赛三等奖,我校合唱团连续两届(三年一届,96年、99年)参加市中学生合唱节比赛均获一等奖。此外,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迎回归”、“迎千禧”等大型演出或礼仪任务,接待省市乃至中央领导人的慰问演出等均获成功,不少学生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剧剧组的拍摄及电视台组织的活动。学生们的素质经过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

我校结合“班班有歌声”活动开展“红五月”歌咏大赛及“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其间,倾注我校德育处、团委、年段长、班主任和音乐老师的许多心血,他们进行着精心的策划。这使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从普及型向更高层次发展。连续六年来,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均获优胜奖。与此同期,我们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今年是第三届,我校连续三届获优胜奖。

健康向上的艺术魄力和感召力是很大的。我校的艺术节安排在年底,连续十年来,在元旦之前我们都组织一场深受师生欢迎的“烟山杯”文艺汇演。这场演出,是在各年段演出基础上筛选出来的,但无论是参赛班级的人数,节目数及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这既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让学生得到宣传教育和熏陶感染。

我校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如篮、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篮排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均获前三名。多年来,我校承担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鲜花队及引导员的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并受上级领导的表扬和称赞。我校还经常结合各专业,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地开展各种技能训练、竞赛和表演,如餐厅的折花、摆台、斟酒、客房服务、现场导游等。

为发挥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针对同年龄段和专业的特点,在语文老师及年段长的指导下,学生中办了一个文学社和刊物《芳草地》。我们还为学生提供讲台,让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刊物和自己的讲台,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演讲水平,还能交流思想,抒怀。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创业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专生毕业后除少数参加升学之外,大多数面临择业、就业问题。那么,在学习期间进行理想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从完善德育的途径来说,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当然不容忽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等也十分重要,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校除组织学生在联办单位的三个月毕业实习和在教育宾馆的实习外,平时还组织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伊贝思化妆品、

卡尔比、绿得饮料的促销,闽候县茉莉花节的导游活动,福州首届民族风情节和罗源招商月的导游活动,第三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的导游接待,省市旅游的促销活动,大型节庆的礼仪服务工作,以及军训、长途拉练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把学校灌输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磨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了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抗挫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宾馆实习中,出现了拾金不昧、任劳任怨地微笑服务等的先进典型,在教育宾馆的两期实习中,80多人中有25人被评上“优秀员工”,导游礼仪活动中也涌现出许多吃苦耐劳、优质服务的典型。先后都受到领导和用人单位及主管局的好评和夸奖。

在毕业班我们还请已毕业的在社会工作表现突出、岗位成才的校友回校做创业报告,谈他们自己艰苦创业,努力成才的经验,使学生深受教育,深受感动。

五、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应该社会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积极构建校园──社会教育网络。

1.建立“家长学校”,并发挥其功能。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以期提高教育的成效。

2.开展“心理咨询”的试点,我们成立心理咨询站,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教育系毕业的专业教师担任,协助年段长、班主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们设立德育工作的校园网,并且最早地与社会公众网联网,并建立了大型的影像资料库供师生点播,拓宽了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使学生有更美的机会查询德育的信息。

4.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和共建单位的有利条件,推进“三结合”教育的社区化。每年我们都安排学生到省人武学校、省军区教导大队等参加军训,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还利用春秋游机会到德育基地开展参观等活动。前二年的暑期,我们组织了以爱国、爱乡为主题的大型德育活动,今年暑期我们组织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些社区活动,同学们学习了革命优良传统,努力发扬革命的精神,磨炼了坚强的意志,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政治素质。

5.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末进行“假日社区服务”,制定社区服务有关制度和反馈卡,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学习雷锋精神,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体验道德教育的要求。我们常常与仓山区敬老院、盲聋哑学校、交警大队等挂钩,让学生轮流去做好事,开展“献爱心”活动,今年“六一”节全校学生开展为残疾儿童捐款献爱心活动,我们口号是“省下一点零用钱,献上一片热诚心”,共得捐款5979.2元。在“六一”节的前一天分别送往市盲校、聋哑校、仓山区培智学校、台江区孤儿院,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社会的温暖。培养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培养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的思想品格。

德育功能范文2

关键词:高校社团;德育功能;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保证学生学业为前提,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将志趣相同的大学生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聚集起来,发挥自身特长、交流兴趣爱好、相互启迪思想、丰富课余生活,按照自定章程自主开展活动而结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高校构建德育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旨在促进大学生塑造良好品格,提升素质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社团是高校拓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下承担着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格的功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能力素养等都能通过社团文化和活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校社团德育工作重要性及德育功能对于完善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引导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髙校社团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载体

有效的社团德育工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融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将大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学术研究、专业技能和文体娱乐等多个方面,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相一致。大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全局的观念,促使社团成员自觉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逐步成长为政治进步、思想成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二)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素质拓展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途径

面临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基础牢、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才能经受住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社团是通过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实践,加强课外知识的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情意结合的综合教育。在强调合作与共赢的当今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1]。人的分享行为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培养分享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基础与保证[2]。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社团向提升大学生交往、沟通、分享能力的方向发展,给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带来了深刻启发,使大学生通过在学生社团中的锻炼提升心理品质、修炼道德素养、塑造高尚人格、规范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美德。

(三)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提供广阔平台

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是校园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能够更有利于明确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促使高校引导、建立和管理一批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高质量社团,将大学生社团打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集中展示和突显校园文化的特质和追求。

二、高校社团德育功能探析

(一)精神化育功能

精神化育是一个塑造品格、健全人格的长期过程,高校社团活动是基于自由、自主的情境下,通过渗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成长成才。高校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大力提升社团价值导向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充分起到了双向服务功能。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包含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的树立、自由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比如政治理论类社团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和政策指导;职业指导类社团引导学生清晰职业学涯规划;社会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带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和领悟。2.价值导向功能在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一方面求新意识强烈,追求差异化、突出化,另一方面又在价值理念方面存在盲点。高校社团类别丰富,涵盖广泛,学生能够在众多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社团成员共同话题多,成员间接触频率高,同时易受同化影响,因此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社团内部影响中被重塑,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德育环境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二)知识教育功能

高校社团德育主体内容包含政治、道德、观念、制度等方面,旨在通过大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在正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提升大学生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3]。在开展高校社团德育工作时,教育导向和思想引导都至关重要,其中知识教育功能包含教育导向功能和教育承载功能。高校社团在对学生的知、行教育上有其导向功能,高校社团本身具有的自由平等的属性,能够使社团成员在日常活动中自主选择兴趣面,在与其他社员的交流沟通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以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教育承载功能取决于其有效性和主体性。高校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非正式学生组织,其数量、范围、覆盖面远高于其他学生组织,影响面广,涉及面大。学校可以借助学生社团学生的组织性、民主性、创新性,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通过增强德育实效性,做好高校隐性德育工作。

(三)行为习育功能

行为习育是大学生德行规范教育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调控和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内在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还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引导。高校社团是高校道德规范实践的第二课堂,高校社团的运行和发展以社团章程为基础,社团活动开展是否凝聚、组织是否得当主要取决社团成员的自觉自律意识,高校社团的自教自律功能有利于促进社团道德目标的规范和社团规章制度的完善。高校社团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团活动极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一次成功的社团活动是社团成员高效互动的结果,学生通过在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提升了集体荣誉感、个人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培育功能

《辞海》中对素质的定义包含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4]。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具有全面性、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学术社团的实践培育成效一方面需要高校对学生的学术科技、文明道德、文化艺术、社会实践、个性发展、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素质发展充分重视并提供条件;同时高校需要在教学理念方法、课程计划设置、学术科研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内容和方式因材施教,对学校传统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五)心理自育功能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状况和人格特质都处在形成和完善时期,面临日益严峻的学业、就业压力,大学生一旦遭遇突发事件、环境变化等外界影响,就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甚至心理疾病。近年来,高校因情绪障碍、心理疾病导致的校园恶性事件、极端事件频频出现,扩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面成为亟待完善的德育工作内容。高校社团的学生参与面、覆盖面广,每个学生都可能加入一个或多个社团进行课余活动,社团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形式,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身风采的平台,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进而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以此来促进学生外部抗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培养和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响.情绪表达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9):12-14.

[2]沈贵鹏,孙静.大学生分享行为及其养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339-341.

[3]张智昱.高校学生社团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社会科学家,2010(10):65.

德育功能范文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学就是研究国家的根本法、国家的性质、国家形式、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标志的一门学科,是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德育功能非常强,对于培养法律服务专业的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祖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只有发挥宪法学的德育功能,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就需要在校期间进行培养,在法律服务专业的各科中,宪法学的德育功能最强,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宪法学的德育功能。

其次,发挥宪法学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基本路线是宪法的灵魂和指针,宪法是基本路线的具体化和法律保证,学习宪法可以使我们透过对我国的根本制度的深人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基本路线的理解,同时,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机关的社会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这对于我们的干部包括司法干部加强廉政建设观念非常重要,基本路线要求深化改革,廉政也是国家机关包括司法机关改革的内容之一,学习宪法,发挥宪法的德育功能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加强廉政建设。

再次,学习宪法学发挥其德育功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内容和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觉性。四项基本原则是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贯穿宪法全部内容的一根红线,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在宪法中都有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更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所以学习了宪法的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的认识,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觉性。

最后,学习宪法学发挥其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总之,宪法学的德育功能非常重要,是学生法律素质全面提高的保证,是培养法律服务专业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保证,必须予以重视。如何发挥宪法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成为法律服务专业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要对学生讲清宪法学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宪法学课的德育功能。讲清四项基本原则这条宪法主线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学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莫定基础。讲清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人民民主制度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两个方面,而对人民实行民主是主要的,是前提,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就构成了人民民主制度的核心,而对敌人实行是关键,是保证。讲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长期斗争实践的选择,是一种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和三权分立制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讲清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性和一致性,让学生更好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总之,通过宪法学内容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形成高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掌握过硬的本领,为将来走上社会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功能范文4

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的挑战。无休止应付考试的办法,是 不能提高国民素质的。用这种办法可博得某些家长的赞誉和某些领导人的首肯于一时,却可能在迎接挑战时要 打败仗。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 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 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②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 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近几年来,地理教学在大家知道的种种原因误导下,往往产生重前轻后或只前无后的教学。对跨世纪人才 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了!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 品质的需要。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 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 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 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 、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 育和邓小平开创的“一国两制”重大意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48年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改革开放、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颂扬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 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 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4.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齐全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 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 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5.通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还有较大差距。新中国成立 48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得到很大发展,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的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 题,需要做大量的趋利避害工作。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 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6.通过对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宣传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国情 是制定国策的依据,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 觉性。激励学生为创建一个清洁、优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7.通过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家庭访问,使学生 了解家乡,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感情,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崇高思想。

教育原则

1.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 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 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 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 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 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 过程的一致。只要教育者在品格方面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做到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便能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有意识 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决不能脱离教材 ,补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勉强说教,把地理课变成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课。

2.实事求是,正确导向。在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自然条件的优 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旧社会对比和中外对比中,充分发掘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 自信心。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那种一切不如外国好的民族自卑感和崇洋思想。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失误,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相反,应把困难讲清,问题说明 ,以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医治祖国 大地的各种“创伤”而努力奋斗,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 想和抱负。

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 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 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 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算账法进行教育。如讲我国人口问题时,单讲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已严重制约着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如采用算账法,效果会好得多。国家计生委主任彭pè i@②云1991年4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如果按1970年人口增长率推算,从1971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少生了约 2.4亿人口。”若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推算(抚养一个儿童到16岁,所需抚养费,农村为6600元,城市为18740 元),少生2亿多人口,最少也要节约8500亿元,比1986年国民收入(7790亿元)还多710亿元。拿这些钱用于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住宅条件,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等方面,其发挥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向学生介绍这段讲话之后,这时,再问对人口问题该怎么 办?学生自己也能正确得出结论: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有时,可运用数据、图表等手段,进行 定量分析,进行各国同类指标数字的比较,教育效果也很好。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 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 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

4.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 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 。”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清泉,乳水交融,哺育 着人们的成长,家乡的山水草木最能唤起爱乡之情。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 家庭调查、参观访问,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家乡壮丽的河山、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等 素材。使学生触景生情,爱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 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在教育力度 上,构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5.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评估就是以某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对计划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 衡量、测定的过程。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获得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然 而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能全面。而学 生思想意见的发表、行为的表现等终归要反映出来的。这些外部行为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的流露,最充分也最真 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情 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如向社会作国情宣传时态度是否积极;对周围的地 理事物和现象能否用科学的人地观去观察、分析和应用;写的国情、国策等小论文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 分等。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 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现实社会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 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 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 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让素质教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盛开!

字库未存字注释:

德育功能范文5

这些都是塑造教师良好的表层讲台形象的要素。教师良好的深层次讲台形象,则是通过教师表层的讲台形象及其课外的思想行为所体现的教师个人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教师一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其次,教师必须发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广义地讲,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都包含着德育的因素和德育的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以语文课为例,欣赏“景物记,教师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诵读“英烈传”,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感染和鼓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我中华、卫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信念;讲解“名言录”,教师要让学生在批判与继承中受到哲理的启迪;传授“道德篇”,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的熏陶;评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要启发学生认识封建社会腐朽没落、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学习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世界文学的窗口,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识破资产阶级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本质,等等。

第三,教师必须讲究德育方法。文化专业课教学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往往是更多地在对某些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讲授中,暗示某种结论,传递某种道理,寄寓某种思想,渗透某种观念。虽然施教者也有明确的德育动机,但这个动机一般是隐含的。施教者愈体现出教育的无意识性,那么教育的层次就愈高,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规律、学科特点及其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尽管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文化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下述一些基本原则却是共同的,不能违背的。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没有发掘尽,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不免牵强附会。二、是要使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自然结合,有机统一。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过重过轻都不恰当;机械切割更不可龋(山西韩士生)""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现在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的栋梁之材,爱默森曾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初中阶段是人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探索育人新途径,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材是学校工作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强适应新形势于所需人才的培养,应重点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和意识。

一、在学生中迫切需要竞争意识。

竞争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保证、促进了教育的高水平,也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机,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对学习成绩进行名次排列等等,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感,实践证明竞争世市场机制是经济现代化的共同经验,不论是课外竞赛还是班干部、课代表的选拔,成绩排名都是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强心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来能更好、更快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过硬的思想基础。

二、树立学生在科学上勇于向前人挑战的意识。

当今的科学日新月异,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一题多解,一问多思,培养他们敢于在科学上向前人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发前人所未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吝方面才智,以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的找最佳途径,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观察找到事物中的不足.设法加以改进,对所学知识中的疑点深入研究,敢于提出不妥之处。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正是有这种向前人挑战意识,科学才不断发展,社会才不断进步,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再是墨守陈规、毫不创新的“本本主义’,而是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跃的有用之材。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德育功能范文6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师;德育功能;素质;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45-02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对于确立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且还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的组织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等,这在事实上而不是主观上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消弱了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1.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相互统一。

3.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合作道德为内容的教育。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合作中进行的。从含义上来说,"合作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或群体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目的,彼此经过协调而形成的相互帮助、相互依存、相互提携和团结共进的联合行为。"思想品德课进行合作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这种"联合行为"的教育,这种教育有益于德育内容的完善,益于德育功能的强化,有益于德育对象的发展。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素质来说,主要来自于对他们的合作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合作教育比竞争教育更重要。有人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转向重点培养合作的教育"。 通过合作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本能。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他们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品德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构建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学机制。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合作、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上一篇对外传播

下一篇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