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范例6篇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1

1.1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3结语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2

我们以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高中教育改革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来说明“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的样态和性质。透视这次改革,可以发现它具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视野,能从全球的眼光来审视和勾勒中国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愿景与思路。首先从改革文本来看,改革方案的设计整体上体现了借鉴世界实质来说主要是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模式的倾向,例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分制、课程选修制和模块课程等。其次从学术话语上来说,伴随着课程改革,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话语空前繁荣和多元化,尽管各种学术论述流品很杂,但整体来说是与世界教育理论的学术话语声音更趋一致,更多吸收和借鉴(有些怀有忧虑的人称之为“移植”)了西方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任何教育改革都蕴含着某些教育价值观以及思想逻辑的转型,是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较之于以往的改革,更为根本性地触动了我国现实运作的高中教育文化肌理,并且在思想层面指向批判我国的传统高中教育实践模式及与其高度结盟的传统主流教育教学理论。因此改革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引出了较大的反弹。在理论层面的反弹表现为有的学者所归纳的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实践层面的反弹则常被人们归结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张力,实际上这两种对立的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的是“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所谓“理想主义”的指控其潜台词就是过于移植西方经验而忽视本国教育国情之意。在此我们暂不涉及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理论上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说明,树立这种对立是沿袭了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垂之久远的中西之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所谓“国情派”一方总是以警惕或贬抑外来思想与文化以及论证自身思想与文化的的优越性与合理性为特点,并伴随着一种历史的情愫,即对所谓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担忧。从历史上来看,尽管有中西之争的传统,中国社会的进步总体上来说是沿着向西方学习的脚步迈进,尤其在走进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脚步不但没有减缓,相反还有加速之意。回到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上来谈,在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我国高中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它会持续地面对“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逻辑张力。处在这种张力中,如果我们足够自信、开放、宽容和智慧,就应该超越传统的中西之争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保持向世界和未来开放的积极心态,用更为理性的思想姿态和更为精致化的学术方式看待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中西教育学术话语和教育实践的张力,并在改革过程中确立这样一个思想前提,即西方教育学术视角和框架的多元化、丰富性和深刻性可以为推动我们反诸自我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更为良好的理智启示,我国的高中教育改革,必须在国际视野内发现一切有助于我们持续地深化改革的理智资源。

二、国际视野下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

对国际视域下的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特点的把握,可从两个纬度展开,其一是分析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发展的构想,其二是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特点。

(一)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的见解

许多国际组织都有对教育议题的关注,不过在这里我们集中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这两个相对更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有关高中教育的论述。

1.基本的教育发展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视为优先事项,并为其设置了总的活动目标,即“实现高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1]“高质量”、“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三个关键词共相辅佐,构架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教育哲学。其中,“全民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终身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核心概念,它运用这个概念来构想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素质形象并规范教育的目的。“高质量”概念体现着其发展优质全民教育的诉求,不过要清楚的是,该组织的教育质量观在价值取向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它超越以认知能力为主的质量认定取向,把生活技能的开发作为重点。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价值观念上有基本一致性,尤其是终身学习概念在其教育论述中更占主导地位。

2.理想的高中教育形象

两个国际组织对高中教育的诠释,体现在它们对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理解上面。需要结合“全民教育”概念来谈高中教育的性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际上是根据全民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界定何谓基础教育的,质而言之,从内涵上来说,是把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理解为基础教育,从外延上来说,则把全民普及化教育称为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后,全民教育的外延已经从初等教育前推到初级中等教育,相应地“基础教育的概念已经演变到包括了初级中等教育”。[3]换言之,就此而言,高中教育尚不属于基础教育。但是,从内涵上来说,例如在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4]中,是把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在整体上进行思考的,要而言之是认为高中教育实质上是在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和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教育。不过,在高中阶段,对基本学习需要的界定不能仅限于读、写、算等基础能力,而是需要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下,针对高中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性质加以重新界定。质而言之,它是一种面向升学和就业需要的认知能力和进入生活的能力的统一,具体来说,它包括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理智学习需要的思维与认知能力、适应就业世界需要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适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等。综合地具备上述能力,是两个国际组织所构想的理想的高中生素质形象。但是,许多国家的高中教育设计通常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它们各自领走了一种专属性的自然任务,前者聚焦升学,后者聚焦就业,由于专守自己的任务领域,两者往往相互区隔,从而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落空。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则性建议是:扩大对普通教育的理解,认为“普通教育的概念必须显著地加以扩大,使它明确地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和实践方面的知识”;[5]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认为“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应该确保学习者在普通和职业两个分轨之间自由运动”。[6]经合组织也认为应“平衡普通和职业高中教育……强调终身学习使得职业和普通教育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应把职业元素引入传统的学术性普通教育课程(例如法国、芬兰、英格兰和威尔士)”。[7]

3.对高中教育模式变革的呼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我们从现有的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模式中看到的“都是一种被肢解成众多学科(语言、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的知识王国”,[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人类代代相替速度的情况。然而,此时的中等教育,仍像它创建时一样,继续我行我素,仿佛它是永恒的”。[9]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都认为,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应该在整体上改变高中教育的模式,包括改革课程和其它学习材料,改变结构、学校环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如此就无法真正适应面向21世纪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需要。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趋势是我们主要的参照分析对象,这些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改革的方向和创造性对其它国家来说还是具有磁吸效应的。

1.西方国家高中教育的文化特点

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各有差异,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有共同或相似的高中教育文化,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由它们的社会和教育价值观、教育文化遗产和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塑造和支撑。可以把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的精神内核根本地概括为在教育目的上对学生个人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并相应在制度上体现对多元化的尊重。这种文化精神已经内化为西方人的教育信念,不会随着改革被轻易动摇和摒弃。它会在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等学校的各个方面体现和烘托出来,在此我们不一一展开说明,而是切入到大学自主招生制度以及高中课程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略作铺排。就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而言,美国是西方国家实施这种制度的典范。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类似高考的SAT测试每年举行7次,学生任选一次或多次参加,从中选取最好成绩提交给所申请的大学;其次是高中期间的课程选修情况及平时成绩;最后是有实质重要性的综合素质考察。在这种招生制度和招生标准下,美国的高中并没有发展出类似我国的高考主义。例如SAT测试对学生升学意义重大,但据在美国某私立高中任教的某位来自中国的老师说,美国高中普遍不开设SAT课程,最多不过是学生自愿报名,课后辅导,在美国的多年教学经验使他深刻体验了美国教育的理念,即“反对任何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教育价值”。[10]就课程设计和管理而言,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等西方国家的高中普遍实行学分制和课程选修制。这种制度体现了西方高中教育重视“选择性”的课程文化,这种课程文化的基本旨趣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是兴趣取向的,学生在这类课程上的选择自由自不待言,就是在必修课上学生也有较大的弹性选修空间,它采取分层设置,一般都分为基础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这种分层设置尊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创新和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为世界各国津津乐道。其从1994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致力于丰富课程的类别和增加学生的课程选修空间,为达此目的,其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上多有创新和突破,包括实行弹性学制、短学期制、无年级授课制度和模块课程等。

2.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基本态势

要客观地把握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趋势并不轻松,如果仅凭一些不完整的零散信息很可能导致轻率的判断。例如有的学者就仅仅根据一些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片断性信息就得出了美国教育是在向中国学习的论断并同时为“应试教育”做合理性辩护。[11]可以把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历史总体概括为知识中心取向、兴趣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相互交锋和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哪种取向始终占据主流或被彻底摒弃。例如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被时常误解的杜威教育哲学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走向式微,但是其持守的兴趣中心取向或社会中心取向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作为教育文化遗产和教育精神被传承下来,并影响着美国及西方现今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文化。不过,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有一条较为清晰的主线,则这条主线就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并且它总体上是知识中心取向的。这条主线的形成在宏观上是由于在全球化时代“竞争”这一元素的推动及基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而对人才规格的定位,在微观上则是由于一些国际教育测量与评估结果推动的对本国高中教育质量的担忧与反思,尤其是一些东方国家在这些国际测试结果上的相对优势更加强化了这种担忧。作为对策,西方国家普遍在国家层面强化了对高中教育的改革,主要的策略包括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强化核心课程,提高学术标准,运用考试手段,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取向并没有根本上脱离他们的高中教育文化,譬如注重“选择性”的课程文化并没有被根本动摇,再譬如即使强化了考试手段的运用,考试也主要还是停留在作为手段的功能上面,并没有完全异变为高中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展望

在国际视野的关照下,我们需要持续地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反诸自我的进行根本反思,并通过具体的高中教育改革设计,给予素质教育以不断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一)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反思

我们吸收自西方的一些具体高中教育改革设计,实施起来往往困难重重。例如类似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被高度认同,并被其高中教育文化自然内化,但是在我国高中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这一课程却被高度边缘化。细细考究下来,这恐怕是由于我国3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高中文化基因对它产生了某种排异反应。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恐怕就是现实中高度功利化的应试主义或高考主义逻辑。运用高考手段有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基础,但是当它异变为教育实际目的的时候,我们一颗心念兹在兹的萦绕在其身上,所有高中教育的流弊几乎都由之相缘而生,并且陈陈相因。以高考主义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文化,其流弊非止一端,但万物一马,我们在此切入到知识至上主义问题上略作展开。需要说明的是,对知识至上主义的反思,并非是要轻视知识或走向反知主义,而是要分析知识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性质和实际处理方式。我国的知识至上主义的问题关键并非仅是过度重视知识,而是在于在应试主义的逻辑下,知识教学是由一种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知识观主导的。曾有一位美国高中生作为交换生在北京某重点高中就读,回国后于2009年在《波士顿环球报》撰文称在中国的课堂上“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12]在被教条化和功利化处理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探究、体验、行动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等认知元素多付之阙如,从而让知识沦为杜威所说的伪理智和半观念的危险,并极大限制了知识之启迪和培养个体智慧成长的功能。这种知识至上主义在我国获得了主流教学理论的加持。这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系统传授主要是在教科书中被以体系化、理论化和简约化的方式处理的所谓人类优秀知识遗产。获得了这种教学理论加持的我国高中教育,30多年来沿着知识至上主义的道路一往无前,并没有实质性地发展出兴趣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课程文化。

(二)明确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

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念,在笔者看来,这种转轨的提法也代表了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转变。但是有的学者却因把“素质教育”概念重新理解为就是加强教育和重视知识之意,从而否定了这种转轨提法的合理性并消解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这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已经离题万里了。实际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概念设计,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应试教育”概念对立的,而“应试教育”概念作为一个贬义词是对学校教育在价值选择上把教育的工具价值最大化和狭隘化从而实质上悬置了教育的本体价值这种现实的一种抽象。“素质教育”概念则根本上体现的是以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旨趣而做的教育想象,它的立足点是学生的个人化整体人格发展。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理论逻辑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过具体到高中教育的改革设计来说,因为在现实中作为手段的“应试”与变成实际教育目的的“应试教育”是无法像在理论上那样容易做区分和切割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不得不为应试教育的存在留出妥协空间,也正因为此,“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将持续存在着逻辑张力。但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是成立的,改革就是要从国际视野上理解这种转轨的意义、内涵和思路,从而真正触动我国传统高中教育文化的根基,逐步松动“高考主义”的逻辑高唱入云、唯我独尊的状态,多从教育的本体价值角度着手调整和改变传统高中教育的模式。

(三)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框架

参照国际高中教育观及西方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特点,以破解“应试主义”为核心的传统高中教育文化及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建议。

1.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涵上实质已把高中教育整体理解为基础教育。我国的高中教育被严格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两者各自在“高考主义”和“职业主义”的主导下,都不能真正体现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都不能体现整体人格的基础养成之意,甚至职业高中干脆不被认定为基础教育。本着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的目的,需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框架下打破普通性和职业性的区隔,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应扩大教育之“普通性”的内涵,把职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知识包括在内,就职业高中教育而言,也应摆脱“职业主义”的迷思,办学理念中应体现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性质。

2.变革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

可能松动“高考主义”的高中教育文化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落实到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的改革上。实施大学自主招生是我国教育界多年的呼吁,大学招生的多元化标准会推动高中教育的素质教育方向。不过,大学自主招生必须和高考改革联系起来。我们的文化智慧在可见的将来还是无法摆脱高考手段的运用,但是我们可以对高考本身做出诸多改良设计,例如可以借鉴美国SAT测试的方式,突破一考定终身的窠臼,尝试一年举行多次高考,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一次或多次考试,并从中选取最好成绩作为大学录取成绩,这样做或可收松动高考主义之效。

3.突出课程设计和管理上的“选择性”原则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3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创作了很多的民族音乐,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广义上说只要是中国人创造的、符合我国的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包含面非常广泛。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按照传统音乐模式创作出的音乐。传统音乐有氛围民族民间、宫廷、宗教、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又可以分为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曲艺、歌舞音乐。按传统模式创作的音乐则是按传统音乐模式进行创作、改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后的音乐。

二、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介绍

(一)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现状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系统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基础课程,出现了重西轻中的现状,学生也形成了接受符合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一切音乐,其它的则不接受。这造成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排斥、不重视。不仅如此,现在的视唱练耳教材也大都根据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理论来进行学习,并不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古琴、打击乐等的技术及演奏技巧的教学。即使出现民族化的设想,也只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的曲调作为“调味品”,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风格,使得他们缺乏对民族音乐相关知识、技能的认知,无法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热情也就无从谈起,更别提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但近几年,中国音乐界意识到了这种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单声部的视唱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民族音乐,但在多声部的视唱教材中80%的曲例仍选自西方音乐,整本教材到处可见欧洲作曲家的名字。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如民歌等却很少。事实上,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民族音乐的占比,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实现传授专业音乐知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必须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的现状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高等师范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重视听觉的训练,这是可取的,但却局限于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不仅如此,让汉族同学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使用同样的教材,对于多声部的视唱练耳教学则统一采取西方音乐训练模式,这其实会让学生无法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且在我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没有因地制宜,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不能适应民族音乐体系的教学。举例来说,在唱名的选择问题上,高师一般采取“固定调唱名法”,但这种教学有利有弊,而且对于学习民乐民歌的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因为他们的大脑里是“首调”,这就要求他们在脑海里不断地转变,就导致他们经常混淆音名。而且我国高师忽略了对首调的教学,我国民族音乐恰好又是民族调式非常丰富,首调唱名是符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我国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所以教学模式如果无法适应民族音乐的特点,就会出现我们被西方化的耳朵扭曲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发扬民族文化,我们必须让高师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适应中华民族音乐,对唱名的选择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音乐特色进行训练,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音乐教育。所以视唱练耳教育必须改革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三、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高师视唱练耳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向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源于生活,平淡且真挚,西方音乐则是激情澎湃的感情流露,二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艺术的发展是植根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上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能够与舞蹈、戏剧、绘画等相联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塑造人格。我们在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艺术要立足于国内,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育改革,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

(二)完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西方音乐为主的现状,可以引入中国音乐概论、音乐历史、中国记谱法;在乐器演奏技术方面,引入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等演奏技法的介绍;在音乐风格的分析方面,各个地域的民族音乐在唱法、乐器演奏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增加多声部视唱教材中民歌比例

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来源,民歌作为在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民族音乐,在多声部教材中加大民歌比例,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中国化音乐耳朵”。而且民族音乐对首调的运用很频繁,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你、朗朗上口,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要加大民族音乐比例,并寻找适合多声部民族音乐视唱的有效训练途径,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得到提升。

(四)提高高师音乐老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学理念

高师的音乐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民族文化知识水平。提升自身水平的方法包括与其他学校的互动交流,以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进行研修,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相关课题活动,深入研究热点、难点,用学到的科学理论知道自己,并付之实践。然后在教学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知识传授,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将课堂的单纯技能培训设计为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新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语

在视唱练耳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它作为基础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任务耗时长而繁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共同努力,进行改革,将这门课程变为弘扬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场所。

作者:阮中秋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冯凯欣.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音乐时空,2016,05:145-146.

[2]廖小芒.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J].音乐时空,2014,18:169-170.

[3]张艺峰.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J].音乐探索,2014,01:134-137.

[4]苏世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10:245-246.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4

1、流行音乐的积极影响。流行音乐俨然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同时还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自我。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中,流行音乐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学生们纷纷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展示出来,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社会中各种音乐节目、音乐大赛的产生也为高校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即使不能走上大型舞台,KTV也成了大多数高校学生最喜欢的娱乐场所之一,甚至有学生在寝室上演“个人演唱会”。

2、流行音乐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流行音乐过于伤感、消沉,不符合高校学生的生活态度,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些流行音乐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学生们容易混淆是非丑恶,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有部分流行音乐商业化性质过于严重,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道德观念的树立。

二、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措施

1、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类型的选择。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因此,教育界不能阻止某类音乐类型进入高校音乐教育范围,更不能放任任何一种音乐类型的泛滥,在这个基础上,教育改革要首先要尊重高校学生们对于不同音乐类型的热爱和选择,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亦或是其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不同的教育,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音乐类型,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们要用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流行音乐以及其他的音乐类型,通过了解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2、抓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要通过课程设置、课程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改革强化整个高校界的音乐教育改革:转变课程目标定位。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注重以人文本,强调从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创造新的音乐作品,弘扬音乐文化,加强各种音乐实践。严格音乐教育标准。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需要不断强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要能很好的体现人文思想,同时,要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要让学生真正从音乐教育中受益;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最擅长的学习方法;要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优化教学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在于重新确立教学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的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要涉及专业门类课程学习,也不能忽视综合学科的教育;要将必修课与选修课良好结合,同时还要针对地方性、部级以及国际化课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要通过不同的科目的教学达到理论的完整性,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调整教学课程设置。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要适当增加公共类课程和综合型课程的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要将音乐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适当增加基础类课程的教学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要强化与音乐相关的实用性课程,例如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学生要在学习好音乐技能课程的基础上,重视相关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同时,要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形势下加强民族音乐、外国音乐等课程的教育。改革教学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人本化,在教学过程中重情感、重育人,要通过音乐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丰富他们的情感追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将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示出来,发挥他们的个性、创造性,追求独特的审美感知;同时,教师还必须转变教学模式,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此之外,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要学会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重塑教学课程评价。在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进行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等方式,多渠道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支持,这些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3、利用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其他类型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或其他音乐类型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看到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的区别,感受其他类型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学习各种不同类型音乐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把好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关卡,让学生欣赏到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的流行音乐,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三、小结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5

现在,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艺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人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使其在改革中发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确立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师范类艺术教育就应体现其师范性,课程设置以艺术史、艺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为主,缩小技法课的比例,中央美术学院在进行大规模的二级院校调整中,依然保留教育学院是具有前瞻性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提倡普通艺术教育,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应开设艺术课,而不是只开几个附中、培训班,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加强职业技术类艺术制作人才的培养,着重体现其制作技术,体现短周期、快速培养的特点,职业技术类学校不必要向高等专业院校看齐,但可以考虑为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术型训练,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双赢”的目标。二是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内涵,各种技术(诸如声、光、电、多媒体),各种材料媒介,各种观念,使艺术越来越紧密的与现代生活相接合,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而不仅仅体验物质生活带来的虚幻的幸福,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将艺术教育最终扩展为文化的教育。三是提倡社会化艺术教育。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现在,许多美术馆定期开办艺术讲座,请名家、教授讲解艺术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批文化学者、专家长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服务。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改革的设想和建议,无论怎样发展,将来的中国艺术教育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聂振斌.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阿瑟·艾夫兰.西文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实战教学;社会实践;指导思想;组织形式;管理条例

学校教学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还包括课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做好正常的课堂教学外,鼓励学生更多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各门课都有自己的实践基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学活动由教研室组织实施,由任课教师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调研或旁听,然后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师生共建、馆校共育、多方受益、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宗旨在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的角度看,必须改革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工农,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为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还可培养学生的博学、开放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透过地方看中国,通过地方的实践经验论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普遍性,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通过讨论、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3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一个学者成功的奥秘往往就在于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而且也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理论创新和革命精神,在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自觉实现由“学”到“好学”到“乐学”的转变。

4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可预先设计好一些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参观,结合问题去询问、去记录,去知道其所以然,去采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料,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动口动手能力。亲历创造过程,可以开拓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事业心。

5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作为实践教学,学生都要写出实践报告。他们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要用自己调查了解所占有的信息、资料,确定重点,概括观点,阐明论点,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组织形式

实施“05方案”以后,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相继压缩教学课时,课堂教学的任务相当繁重。根据这一实际,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比较合适。它可以避免期中或期末各科考试匆匆忙忙、学生草率了事的弊端。同时,把社会实践报告跟中段考试成绩挂起钩来。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们普遍认真准备,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质量较高。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

1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通常采用这一形式,先集中活动,组织参观,后分散交流,进行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们采用的方式是走出去接触社会,一是集中活动。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二是分散活动,指导学生回家乡进行调研、访问。通过参观,让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讲解员的优势,让学生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帮助学生了解本地丰富的革命斗争实践和改革开放成果,明白本地的革命实践和改革开放是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取得的,同时本地的革命经验和改革开放又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正所谓以小明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以点带面,由本地的基本情况而推知全国的巨大变化。社会实践的分散活动,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如参观家乡的革命遗址、调查家乡的革命事迹、访问家乡的老红军、老战士、了解家乡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调查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家乡的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等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灵活的形式。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变化,特别贴近生活,特别令人信服。特别感动人心。因此,在经过慎重思考写出的感想体会、实践报告中,我们欣慰地看到青年一代对党的认识提高了,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增强了。

2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知识咨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常采用这一形式,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主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较关注的问题,如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基层民主政治与法制问题、宗教问题、信仰与理想信念问题、人生价值和人格修养问题等。所有问题都不仅只是涉及到单一的理论或观点,而是通常需要有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和融会贯通,这对学生如何整合所学是一个考验。为避免学生的重复劳动,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一般不提倡个人独立完成,而是同时给出多题,采取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出题目,这样每个小组的课题都不同。每个小组内部的各成员之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并完成课题,一方面可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学生集体意识,促进交流和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学习组织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考虑。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可采取多种方式完成。各组可就抽签到的题目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讨论、交流,也可自主设计问题调查表,利用面对面访谈、发放调查表、电话或网络调查等方式,辅助以学生的网络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然后将分析得到的成果形成文字并制作成电子文档,教师组织各组之间进行交流、总结、修改并上交社会实践成果。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学生在知识掌握和知识扩展、资料收集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理论理解和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和运用、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这种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的实践课题有浓厚的积极性,完成课题的质量也普遍较高,对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3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参加模拟法庭,启发学生灵活掌握法律常识,处理各种案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常采用这一形式,主要在正常教学时间内采取统一组织的形式。旁听的案件可以是因交通肇事而转化成故意杀人案件,也可以是未成年人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案件等。虽然每次案件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案件审理的程序以及学生们的感受却是相同相通的。在旁听中,学生们了解到了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一系列程序。庭审中,学生们聚精会神,认真听取公诉人意见、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的民事赔偿意见、被告人陈述、律师辩护意见。义正严辞的书,人法融情的辩护词,法庭中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们的心,真切体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旁听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旁听课”意义非凡。目睹了这样一场真实的法庭审判,给自身以深刻的法制教育和心灵震动,而这些感受是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直接获得的。学生们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大学生。另外。参加模拟法庭,是学生们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步。通过实践,学生们增强了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思想上提高了创新意识。而且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学的灵活性及实践的空间都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学模式开放、灵活、实用,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虚拟接近生活。学生们也希望学校教师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无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都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果不能埋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报告展示。这对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互相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三、实践教学的管理条例

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正确结合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是使学生克服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病,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办法。实践教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但是要顺利地完成实践教学,我们还必须制订一些管理条例,亟待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实践活动必须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践的魅力和乐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真正学习到知识。

2每一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都由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动员,讲清实践目的、意义,提出学习、参观、纪律、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做好实践笔记,按时完成实践报告。

3事前教研室要把实践教学的时间、方式、经费预算报告社科部,与接受实践单位保持工作联系。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和教研室要在教学总结中报告实践教学情况。做到行动有方案,去向早联系,实践有指导,活动有成效,学生爱教育,教师有收获。

4教师对实践内容要精心安排,难易结合,并要布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加以合理组织。小组内要明确分工,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遇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