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教育改革策略

艺术与文化教育改革策略

[摘要]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在2012年迈入深入推进时期。马克龙就任总统以来,法国更是将艺术与文化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融合的重要抓手,提出要让所有人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为此,法国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积极调整艺术与文化教育运行机制,加大对文化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强化音乐教育,发挥各类文化机构和历史遗迹的作用,并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推进工作。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逐步形成了“连续”“协同”“多学科”“公平”的显著特点,为提升法国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法国教育;艺术与文化教育;社会融合;教育公平

法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被视为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中心和全球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其在2017年和2019年全球软实力排名中均位列第一。法国之所以能保持绵延不绝的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马克龙就任总统后,更是将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工作,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积极开展行动,各大文化机构、协会、基金会和文化中心也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推进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发展,努力使“要让100%的青少年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的雄心变为现实。

一、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历史演进

法国历来重视艺术与文化教育,早在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就提出了需要通过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箴言镌刻在国民的内心。普法战争之后,朱尔•西蒙(JulesSimon)和他的追随者开始在德国崛起的模式中寻找法国复兴的良药。他们发现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人,不论来自哪个地区,都能聚集起来唱歌。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效仿德国模式让法国青年也能团结起来,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信心。于是法国按照德国模式编定音乐教材,在初等教育中开展有助于传播国家、文明和道德观念的音乐教育。[1]由此可见,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尤其是在于勒•费里(JulesFerry)担任教育部部长期间,艺术与文化教育就已经被纳入振兴法国的战略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艺术与文化教育成为筑造法国“大国梦”的重要基石,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调整时期(1945—1967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主要是由教育部①负责。1959年法国成立文化部,安德烈•马尔罗(AndréMalraux)为部长,要求将艺术与文化教育纳入文化部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中。然而,新成立的文化部“是由教育部分出来的三个司(艺术与文学、档案、建筑),加上来自工业部的国家电影中心所组成的”[2],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也并未设置专门机构来负责艺术与文化教育。虽然名义上艺术与文化教育是由文化部统一负责,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是由教育部发挥主导作用。

(二)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变革时期(1968—1991年)

1968年在法国亚眠召开了主题为“新型学校:艺术教育应从初等教育阶段着手”的研讨会,提出要将艺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要从小学开始推行艺术教育。[3]这也拉开了文化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进艺术与文化教育发展的序幕。1971年法国成立了文化参与基金会(Fondsd'InterventionCulturelle),推动了文化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进艺术与文化教育具体化工作;1975年《哈比法》(LoiHaby)确定了艺术教育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地位;1982年开始创建“遗产课堂”。尤其是1988年法国议会全票通过了《艺术教育法案》,确定将艺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三)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发展时期(1992—2011年)

1992年法国颁布第92-196号部际公告,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同时学校开始与文化机构建立“姊妹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学生艺术与文化活动。1993年,教育部、文化部、青年和体育部以及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学校艺术实践的协议。2000年教育部和文化部启动了发展学校艺术与文化教育的五年计划,其目的是普及艺术与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取艺术与文化教育。[4]2005年法国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成立了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级委员会。2006年3月法国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斯本召开的首届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共吸引全球97个国家的1200多名代表参加,使艺术与文化教育成为全球的主题。2008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颁布“促进艺术教育政府计划”。通过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法国逐步完善了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教育部和文化部合作主导、其他部委协作、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四)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Hollande)将艺术与文化教育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工作。时任文化部部长奥黛莉•菲莉佩蒂(AurélieFilippetti)在国家艺术与文化教育协商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赢得的战争是在全法国普及艺术与文化教育。”[5]2013年议会通过《重建共和国学校法》,将艺术与文化教育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中,明确规定艺术与文化教育有助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要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取文化。同时,获取文化遗产和现代创作知识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从而推动艺术实践的开展。2015年,法国出台《关于学生艺术与文化教育体系的决议》,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艺术与文化教育课程进行具体化。2016年出台了《艺术与文化教育宪章》。2017年8月,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EdouardPhilippe)公布了法国文化路线图,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赋予所有人获取文化的权利。2018年,法国政府增加3500万欧元预算用来支持学校的艺术与文化活动,总投入资金达到1.14亿欧元。[6]2019年,法国将“艺术与文化学校”的建设作为文化部和教育部的优先开展工作,目标是到2022年要让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孩子每周都能参加一次文化活动。

二、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发展理念

法国一直将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2013年通过的《重建共和国学校法》,用“艺术与文化教育”正式取代了“艺术教学”,这就意味着艺术与文化教育“除了提升艺术能力和文化感知力外,也日益被认为是推动创新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获得技能、取得进步、在其他学科获得成功以及增长才干的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与文化教育日益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不仅有助于实现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更能增强公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融合。因此,要让100%的青少年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就成为法国政府的伟大雄心。

(一)让艺术与文化教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法国教育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8年的调查显示:在法国,来自弱势家庭背景的学生与来自经济状况良好家庭的学生之间的学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以阅读理解成绩为例,来自弱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比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学生的成绩要低107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差距为89分。[7]而艺术和文化教育与学生学业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很多研究都表明:艺术和文化学习对学校各类学习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开设了艺术课程的学校中,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明显比没有开设艺术课程的更好。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来自弱势家庭背景的学生中,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获得学位的机会比未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增加了三倍。[8]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法国前文化部部长菲莉佩蒂深刻地指出:艺术教育就是创新,就是卓越,就是公平。

(二)让艺术与文化教育成为社会融合的黏合剂

法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多种宗教相互影响、多种族裔共同生存且移民人口较多的国家。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法国移民人口610万,占人口总数的9.2%,在法国出生的移民后代有720万,占人口总数的10.9%。[10]在这样的社会中,如何增强民众归属感,实现社会融合就成为法国长期以来要攻克的社会难题。根据欧洲晴雨表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的调查显示,法国人对法国非常依恋的程度基本维持在60%。然而希腊人和丹麦人对其国家非常依恋的比例都超过80%。[11]更让人震惊的是,2015年当举国为在巴黎恐怖袭击中遇难国民举行哀悼活动时,部分学校的学生拒绝向死难者默哀。2017年马克龙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联席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的归属感没有以前强烈”。针对这一情况,法国政府对此作出的有效回应就是通过艺术与文化教育实现国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增强其对国家的归属感,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融合。

(三)让艺术与文化教育惠及所有青少年

获取文化应该是每个人的权利。2016年出台的《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宪章》第一条明确提出:让每个人都获得艺术与文化教育,尤其是要在幼儿园到大学阶段都应该开展艺术与文化教育。然而现实与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根据法国家庭和儿童高级委员会儿童理事会、社会融合总局和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开展的调查显示,在11~17岁群体中,能经常性参加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艺术与文化教育实践的比例约为40%,从未参加任何艺术实践的比例为25%。[12]在2011年,只有22%的儿童从国家资助的艺术文化行动中获益。[13]针对这一情况,法国从2012年开始,积极增加对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资助力度,目标是到2017年让50%的儿童能够获益。马克龙政府更是作出“要让100%的青少年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一雄心,法国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从普及音乐教育开始,积极推进“星期三计划”,逐步落实“文化在身边”政策,启动“人人都是乐队音乐家”计划……让艺术与文化教育惠及所有人。

三、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改革创新

艺术与文化教育一直是法国重点关注的领域,尤其是2012年以后,法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投入,不断拓宽发展路径,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17年8月,让每个人都能获取文化成为法国文化路线图的首要方向;同年9月召开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级委员会会议,文化部和教育部部长共同承诺要将法国学校建设成为“艺术与文化的学校”,宣布“要让100%的青少年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的伟大雄心。围绕这一雄心,法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和举措。

(一)调整运行机制,实现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最大效能

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运行机制最初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由文化部和教育部及其在大区的代表机构大区文化事务管理局和学区办公处(Rectorat)共同开展行动。随着法国地方分权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在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法国前文化部部长菲莉佩蒂认为:地方政府制定的文化教育政策是艺术与文化教育得以普及的核心要素,能将教育雄心和文化发展与地区融合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4]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法国政府对原有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组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级委员会。它是2005年11月成立的一个跨部委的组织机构,委员会主席由文化部和教育部的部长共同担任。设立之初只有19名成员组成,2013年成员增加至24人。马克龙就任总统后,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级委员会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即让100%的青少年都能接受艺术与文化教育,并将成员增至30人。这些成员除了包括来自文化部、教育部、农业部、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国土融合部以及团结和健康部等六大政府部门的代表外,还包括来自地方政府、协会以及教育界、文化界和传媒界的专家,真正形成协同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地方委员会的职能。根据2013年5月3日颁布的第2013-073号公告,大区文化事务管理局建立地方委员会,使国家机构与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联系,并将推进“艺术与文化教育体系”的实施作为其首要任务。这些地方委员会可以分为地区指导委员会(ComitéTerritorialdePilotage)和技术委员会(ComitéTechnique),前者主要职能是制定战略决策;后者负责具体实施并对艺术与文化教育体系进行跟踪。这些地方委员会将政府部门、地方相关机构、各类文化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联系在一起,协同开展工作。三是积极推动“地方艺术教育合同”的签署。这是文化部要推进的首要工作。要着力确保地方政府、大区文化事务管理局和教育部通过协商,共同签署一个为期三年的合同,以保证年轻人都能获得艺术与文化教育,并促进地方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发展。[15]马克龙政府推进的“星期三计划”就是依托地方艺术教育合同、地方艺术教育计划和地方阅读合同等开展的项目。[16]此外,法国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积极加强艺术与文化教育参与方的沟通和联系。2019年3月开始推进“大区艺术与文化教育数字平台”计划的实施,其核心目标是促进不同参与者、合作者之间的交流,推进文化计划的实施,满足国家、大区、省和市镇等各个层面的交流,提升艺术与文化教育运行机制的效能。

(二)将文化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重点

法国文化供给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据统计,每年用于法国大区的文化经费是其他地区的十倍。法国大区公民每年可获得的平均费用为139欧元,而其他地区公民的平均水平仅为15欧元。[18]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法国政府给予文化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专门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从2005年开始实施“走向遗迹”计划,目标群体是6~18岁儿童,已经有42万儿童受益。2018年,为近6万名来自教育优先区的儿童和成人提供参观国家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具有考古意义的场所的机会。[19]2009—2010年启动的“助推社会发展的音乐和管弦乐教育计划”将为边远地区7~12岁儿童提供音乐教育机会。2016年国家投入150万欧元在重点地区建立10个交响乐团,从2018年开始每年将投入350万欧元。[20]2011年9月,蓬皮杜艺术中心启动了流动博物馆项目,挑选博物馆中的精华展品,通过“大篷车”走进他们“精选”的6个文化资源最贫瘠地区,并在每个地区举行为期3个月的免费参观活动。2018年4月启动“文化在身边”计划,半年时间就在边远地区启动了100余项地方项目,开展了200场巡回行动,建立57个“微型乐园”,31个国家机构的480件艺术作品外借给60个大区博物馆。[21]2018年9月开展了第二届“音乐迎新”活动,在“教育优先区”和“强化教育优先区”的学校可以获得艺术家的专业指导……推出“创作进行时”计划,支持年轻艺术家在文化资源贫瘠地区(优先区、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海外省等)的学校机构中开展艺术研究和创作项目。

(三)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教育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自1974年起,法国小学和初中选择开设“时间调整班”以加强音乐教育。2000年就制定了声乐和合唱发展计划。在2010—2011年间,共有14,022所学校组建合唱团;2011—2012年间,共有18,879所学校组建合唱团,增长比例达到34.6%。[22]马克龙就任总统后,法国更注重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文化部部长弗朗索瓦斯•尼森(FrançoiseNyssen)认为,艺术与文化教育普及行动应该从音乐开始,并将推进集体音乐教育实践确立为文化部2018年四个优先开展的行动方向之一。为此,法国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机制。例如,2017年推出了“音乐迎新”活动,目的是创设和谐舒适的校园氛围,全力打造“信任学校”;2017年12月启动了“合唱团计划”,要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积极推进合唱活动,目标是到2019年让所有的小学都设立一支合唱团;从2018年起,要在7000所中学中每周开设两小时的合唱选修课,所有的小学和艺术学校将在每年的6月21日举办校园音乐节;2018年5月启动“所有人都是乐队音乐家计划”,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演奏一样乐器。这一计划主要依托“Démos”和“学校乐队计划”的深化推进,目标是将受益学生的数量增加到4.4万人。

(四)将文化机构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延伸空间

法国注重文化机构在艺术与文化教育中的作用。首先,继续推进“姊妹合作单位”机制的实施,目标是到2022年让100%的学校都与文化机构进行合作,以便于学生外出参观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次,发挥图书馆和多媒体中心的作用。据统计,2016年15岁以上人群中有40%的人去过图书馆(1997年,这一比例为25%)。[23]近些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和多媒体中心的艺术与文化教育作用,法国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让图书馆和多媒体中心“开放得更长,开放得更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之家”。最后,利用文化场馆和历史遗迹积极推进艺术与文化教育。法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博物馆就有1200多所,档案机构有800多所,被保护的历史遗迹达4.5万个。今后,将继续依托“欧洲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活动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同时,也将继续推进各类开放机制的有效落实。2009年法国开始启动“教育通行证”计划。目前参与这一计划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有160所,它们免费向教师开放,为教师提供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资源,在这一计划框架下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的教师人数增加了30%。[24]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博物馆之夜”活动框架下推出的“课堂,作品!”行动,将课堂带到博物馆,让学生对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有了更生动和全面的了解。

(五)将数字技术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新生力量

2017年文化部和教育部给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级委员会下达的任务书中,明确提出将数字化应用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普及的四大支柱之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法国采取有效措施将数字化和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普及进行有效结合。如2017年推出的“微型乐园”项目就是将博物馆中的重要作品数字化,凡尔赛宫、蓬皮杜中心、卢浮宫、毕加索国家博物馆等都是这一项目的合作伙伴。2018年全法共建立了200个“微型乐园”,从2020年开始每年投入300万欧元,到2022年要在全法范围内建立1000个“微型乐园”。[25]此外,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如为配合“合唱计划”的实施,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与法国广播公司(RadioFrance)合作推出了“我的互动合唱”免费数字工具,专门为教师和3~18岁人群提供声乐与合唱培训,增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普及性。

四、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的显著特点

法国历来将艺术与文化教育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中,在坚持中谋求发展。总结起来,可以用“连续”“协同”“多学科”“公平”四个关键词进行概括。

(一)讲求“连续”的艺术与文化教育

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时间上的连续性。马克龙就任总统后积极推动幼儿阶段的艺术与文化教育。2018年法国政府划拨12.4亿欧元用于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设,计划在未来培养60万名幼儿教师,创新家长支持政策,在“教育优先区”建立300个社会中心[26],积极推动幼儿阶段法语教学的发展。同时,对18岁以上人群的艺术与文化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文化通行证”政策的实施。二是过程的连续性。2013年法国开始进行“学生艺术与文化教育体系”的试点,其核心理念是实现艺术与文化教育的连续性。2015年7月法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学生艺术与文化教育体系的决议》,对课内、课外和校外三个不同教育时段开展的文化与艺术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要保证课内、课外和校外开展的艺术与文化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挖掘课后艺术与文化教育资源。

(二)讲求“协同”的艺术与文化教育

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协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杠杆。尤其是1992年第92-196号部际公告以后,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在政府机构中,除了文化部和教育部以外,外交部、国防部、高等教育与科研部等多个政府部门也参与到艺术与文化教育中。部际合作模式日益成熟,在文化部和教育部携手前行的同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也在逐步拓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地方和社会力量都积极支持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发展。以“Démos”支持的一支乐队为例,每年其所获得的经费总额为26万欧元,其中国家投入7.5万欧元,地方政府投入10万欧元,艺术资助为8.5万欧元。[27]此外,艺术家也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骨干力量。2018年,文化部组织30多名知名艺术家和专业人士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推广大使,鼓励他们走进学校开展艺术与文化教育。

(三)讲求“多学科”的艺术与文化教育

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涉及多个艺术门类,包括音乐、造型艺术、戏剧以及图像教育等。在新近推出的改革措施中,音乐教育更是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除了为原有音乐教育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外,法国更是适应时展推出了类似“合唱团计划”“音乐迎新”等多项创新机制。值得关注的是,法国艺术与文化教育更强调多学科的渗透,将语言教学和艺术史的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法国政府积极推动“教育优先区”和“强化教育优先区”的法语教学,通过缩小班级规模、增加教师数量和合理评估等手段提高法语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生法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从2019年开始,中学四年级学生要增加30分钟的口才训练课,所有初中生每周都要上4.5个小时的法语课。此外,法国也强调为其他族裔的学生提供关于出身语言的教育。为此,法国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开设“出身语言和文化课程”,在中学阶段推行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教育,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出身国家的历史和文化。2018年秋季学期,共有456,164名中学生和81,257名高中生接受了古代语言与文化的教育。[28]此外,法国将艺术史作为艺术与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让•饶勒斯(JeanJaurès)曾说过:“孩子们不应该只会写信、看信,只会识别街头广告,只会做加法或者除法。他们是法国人,应当了解法国,了解法国的地理和历史。总之,应了解她的身体和灵魂。”[29]法国从2008年开始将艺术史作为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2009年拓展到初中和高中领域,希望通过历史的教育让学生对文化有更深的体悟。

(四)讲求“公平”的艺术与文化教育

法国尤其关注文化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艺术与文化教育,要让所有人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艺术文化的魅力,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法国不断增加经济投入,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积极推动文化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文化获取问题的解决。法国总理下达的任务书中,明确指出:要动员文化机构为优先地区提供文化供给,创造更多艺术文化实践机会;推出一系列创新政策及其配套改革措施,如2018年推出的“文化在身边”计划,让生活在文化落后地区的人们通过馆际之间的文物借展,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国家瑰宝的魅力;将残疾群体的艺术与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开展。2003年,法国组织召开了“文化机构推进文化获取大会”,其核心要义是解决残疾人群体如何能在文化机构中更加有效地获取文化,并于2018年10月举办了首届文化获取论坛,重点研讨残疾人文化获取问题。

作者:卢丽珠 王玉珏 单位: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