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念论文范例6篇

艺术观念论文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1

在21世纪中,美术课程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强调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实践方法中的几方面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是在于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在发掘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延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而在课程的设置上开始强调实用美术的重要性。以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成为美术和精神交流的纯粹艺术的融合。这样的课程在安排与排列中体现的素质教育的一方面,我们一次为基础淘汰了过去单一的以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在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学生学到一生受用的艺术能力,充分的体现美术在情感中的发挥同时加强的学生的自助创新的综合性与创造探索性。1)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也受到影响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的除艺术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它是将艺术思想和形象思维的方法,为其他学科,反之亦然。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美术课程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多样性,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传统的学科清晰的集成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综合的概念取代传统的主体概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使主体范畴达成全面。有机的将美术和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技能。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实用美术是区别于纯艺术美术的一门美术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用途和意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用美术尽管和纯艺术在创作、技巧、技法、精神方面功能有着很多不同,但都是出自大美术的范畴,有着本质的联系,他们的社会功能都是为了美化丰富人类生活,他们在艺术学科中承担的社会组织、认识、教育、审美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说加强实用美术与纯艺术美术的综合有助于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如我国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单进行优秀艺术作品的美术鉴赏,还结合所学美术技法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及实用性艺术工艺的创作。

2、对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后现代的理论在校园中执行起来会使教学观念发生一点的转变,从文本对话这两个后现代的课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互交活动,一种合作学习状态,再这个教育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语言性沟通与语言性活动,波依尔说“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后现代艺术的提出还影响了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改变。一方面促使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从前只是单一的口耳传教,到现在的多方式教学,多媒体、教具等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则丰富了教学方法,使课堂不再单一。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教师角色的定义和作用也在悄悄的发生着转变。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老师引导学生探求,老师也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亦师亦友。在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和多水平的倾向。这一点正也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核心理论多元化。

3、结论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2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对于当代艺术不重要,或者说当代艺术是去资本化的。相反,它实际上很重要。而且即便在西方,当代艺术的生存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撑。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作为手段,在这里是如何被运用的。在西方,当代艺术不仅有一套完善的基金会、画廊、博物馆制度做保障,更重要的是还有政府的支持,这些皆已成为艺术自由的保证。何况当代艺术所针对的生态、环境、身份、种族、性别、社会平等等问题亦是政府所关切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所身处的日常现实,所以当代艺术特别是观念艺术在西方常常被称为“社会治疗学”。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情境与西方恰好相反。尽管我们也有政府的支持,比如历史重大题材的创作,但此项内容只是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尽管有时也不乏对当代艺术的支持(如成立当代艺术研究院),但更多不是为了宣传意识形态,就是以市场和资本为目的。在易英看来,这事实上已经背离了当代艺术的价值依凭,而且即便试图以创作范式本土化的名义有意与西方拉开距离,也与艺术本身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所谓的观念艺术在这里事实上是一种伪观念艺术。而这也使得很多人现在反而更怀念1980年代对西方的憧憬与模仿,至少那个时代还保持着对艺术的纯粹执著。且不论作为艺术的观念是真是伪,当对艺术本身缺乏纯粹时,任何观念都无所谓真伪,它本就是虚假的。这是观念艺术作为“社会治疗学”的基本条件。

对于艺术观念本身的自觉和检省是反思观念艺术及其观念的前提。唯其如此,我们方可回到观念艺术本身的反省。借用余英时先生的话语,观念艺术在西方的兴起一方面取决于艺术自身的“内在理路”,另方面则端赖于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等“外缘影响”。

从其“内在理路”看,在格林伯格将形式主义推至极端的同时,极少主义的兴起及其对“物性”的强调,加之“达达主义”的推波助澜,开启了观念艺术的视野。此后,“大地艺术”、“偶发艺术”、“波普艺术”、“身体艺术”及“贫穷艺术”、“激浪派”等观念艺术此起彼伏、纷纷兴起。与格林伯格主张艺术的连续性不同,观念艺术主张断裂。如果说前观念艺术强调的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观念艺术则意在“表现什么”,它意在“看的内容”,而非“看的方式”。因而,它不再建基于一种历时性关联中,而是转向了一种共时性的存在,诉诸结构与关系。这一方面意味着格林伯格所谓的精英前卫的终结,另一方面则标志着新的前卫的开始,即后前卫的滥觞,后前卫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艺术与生活之间边界的消失。如果说抽象表现主义与世俗生活相对立或背离的话,那么观念艺术则恰恰根植于日常社会生活。在观念艺术看来,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艺术背后的思想、主张和立场。在这里,“艺术服务于思想”,是“对思想的再造”,而不是个体“一时冲动的偶然所致”。

从其“外缘影响”来看,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观念艺术与当时的学生民权运动,包括反战、反种族歧视、女权主义等意识形态斗争不乏内在的关联。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帮艺术左翼分子在跟着“起哄”而已。殊不知正是这些“起哄”,颠覆了延续数千年的艺术本体论。艺术的价值判断维度从此由好坏转向了对错,政治正确还是不正确成为艺术的标准,其可能的结果是只要政治正确,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这告诉我们,尽管艺术本体论的转向有其自身内在的一个理路,但其还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的现实和历史中。对于格林伯格及其精英前卫主义而言,本质上这还是一种前卫,是一种后前卫的前卫。

再看中国。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栗宪庭所谓的“重要的不是艺术”是观念艺术在中国的滥觞的话,那么1990年代中期由易英《力求明确的意义》一文引发的“意义大讨论”则标志着“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和理论上的成立。尽管此文后来引起了邱志杰、朱冥、沈语冰等批评家的强烈质疑,但事实是观念主义几乎主导了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直至今日。只不过1990年代以来的观念指向与1980年代已然不同。如果说1980年代更多诉诸于历史检讨和文化启蒙的话,那么1990年代则逐渐转向了政治反思和社会批判,这其中不管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还是“近距离”叙事、“青春残酷物语”及“卡通一代”的宣言等无不在这个范畴之内。如杜尚所说的:“观念艺术本身就是以观念的意义存在的。”在这里,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如何表达,而在于表达了什么观念和立场。所以很大程度上,艺术家及其艺术的成熟还有赖于批评家的阐释和定位,比如“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与栗宪庭,“理性绘画”、“极多主义”与高名潞,“近距离”与尹吉男,等等。重要的不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其是否在以上某一观念范畴之内。

1990年代末以来,随着消费时代的降临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图像转向”及“视觉中心主义”尽管开启了当代艺术新的创作范式视野,但其非但没有制约反而前所未有地推进了当代艺术的观念化。艺术家崔岫闻在解说其代表作《洗手间》时这么说:“我选择在北京某一豪华夜总会的洗手间里那些从事夜间服务工作的女人们作为拍摄素材,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环境范围内,这种公共空间所包含的内容和在那里的女人们所呈现出的这一种状态已足以超出了人们想象中的这个空间本身所能承载的意义。表面看来,我拍摄的是女人的一种状态,而我更关注的是这种状态背后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如何从文化、历史、经济等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可见,即便是对于艺术家而言,创作归根结蒂还在于其背后的观念,而非艺术本身。事实上,看过这件作品后也不难发现,其在画面形式、拍摄技巧、手法等层面与普通的纪实作品没什么区别,区别只在于它是偷拍的,而且偷拍的是个人隐私和社会禁忌,所指的是伦理和政治。显然,崔岫闻在这里关注和表达的并非是一个艺术语言层面上的好坏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伦理层面上的对错问题。

如果除却市场和资本对于观念艺术之观念性的削弱和消解不言,单从普遍的所指而言,其并不乏社会政治内涵,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可赋予其“社会治疗学”这一身份。自“意义大讨论”之后,不管观念本身是不是伪观念,观念 艺术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普遍范式。且随着2005年“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的召开,2006年王南溟论著《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的出版,以及近年来他所主张的“批评性艺术”、“更前卫艺术”、“新闻即艺术”,无疑将观念艺术推向了一个极致。按王南溟所言,如果说我们通常所谓的现代主义至波洛克即抽象表现主义已臻终结的话,如果说所谓的杜尚意义上的当代艺术为前卫艺术的滥觞、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为后前卫艺术阶段的话,那么他所谓的当代艺术即“批评性艺术”既非现代主义,亦非前卫艺术,更非后前卫艺术或后现代主义(王南溟戏称为“无聊艺术”),而是“更前卫艺术”。其中,“中国问题情境”和“公民政治”(或“自由社会理论”)这两个关键词基本构成了他所谓的“批评性艺术”的主要观念和基本论域。之所以选择“中国问题情境”作为“批评性艺术”的本体论或方法论之一,也是他反思1990年代以来在“后殖民荣誉”背景下当代艺术之“中国符号”自觉的结果。因此,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既不是解构,也不是反讽,更不是调侃和无聊,而应积极地参与和介入中国现实问题。这决定了他将“公民政治”作为“批评性艺术”的价值支点之所在。在他看来,“公民政治”的建构才是中国现实的真问题,而当代艺术之为当代艺术的根本就在于如何将反思、批判及建设的视角建基于中国现实的真问题上。因此他认为“政治才是当代艺术中的前卫”,而对于艺术家而言,“公民身份才是第一位的,政治是他的艺术表达”。这意味着,判断艺术的标准不仅是观念本身,还在于这里的观念是否指向公民政治。在这里观念已转向观念主义,“公民政治”成为对错的标准,亦是判断艺术的唯一准绳。

由是,“当代艺术语言的自主性不再体现在现代主义或形式主义主张,而是在于艺术如何批判地介入社会和政治”,这一批判恰恰体现在语言的“否定性”。王南溟认为当代摄影艺术与纪实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完成了“否定性镜头”的转向,如金江波的作品《经济大撤退》正是由于用了“否定性镜头”而使其一开始拍摄的时候就不是现实反映论的,而是将这种社会现象转换为一种问题情境,提供给人们反思。尚且不论新闻成为艺术时当代艺术还将前卫到哪儿,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相对当下诸多资本主导的伪观念艺术而言,王南溟所谓的“批评性艺术”及其观念主义的确不乏“社会治疗学”意义。

随着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失,任何东西都被赋予成为艺术的可能,“非艺术”从此成了观念艺术的别称。但若是这样的话,那什么才是艺术呢?什么又不是艺术呢?无论是罗萨琳・克劳斯的后形式主义批评,还是阿瑟・丹托的“艺术界”理论,都曾对此作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一件物品是否是艺术不仅取决于物本身,更多取决于其所处的艺术语境、批评阐释及艺术界的合法性赋予等。其特别强调了批评的话语权。问题是,不管是赋予谁话语权,决定其是否艺术的并非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背后的观念。也就是说,话语权决定的并非是艺术,而是观念。在某一观念主导的前提下,方可确定谁是艺术,谁不是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要的不是话语权在谁手中,而是观念是否作为艺术的主导。

尽管王南溟并不认为其所倡导的内含批判性的“批评性艺术”并不在现实反映论框架之内,但实则其依然在其中,因为即便是批判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并没有脱离现实。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是不是反映论,而是如何反映。当然,王南溟赋予其批判性、否定性及反思性以区别于现实反映论,不过是作为一种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价值指向,在此并不能作为艺术本身的条件。由此可见,不管观念艺术多么前卫,其始终处在亚里士多德、康德所谓的“范畴论”层面上,处于追问“艺术是什么”的层面上。在这里,艺术本身是既定的,是不证自明的,我们所做的是只管按其准绳和条件寻找一种具体的对应,若符合这个观念,那就是艺术,反之则不然。按海德格尔所说的,当我们追问“艺术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错了,正确的应诉诸“什么是艺术”。唯其如此,方有超越“范畴论”层面而走向“后观念”的可能。

事实上,针对观念艺术及其“范畴论”问题,当下亦不乏自觉和反省,且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进路。除了王南溟及其“批评性艺术”将观念艺术推至极端这一进路外,沈语冰则主张回到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或现代主义,彻底背弃观念艺术。还有一条进路就是基于消费及图像时代背景下的“表征危机”,选择以“图像理论”为依凭,沿着语言学转向的脉路,通过话语和表征的建构而展开对观念艺术的反省和检讨,从而走向“后观念”。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进路,其不仅没有背弃观念艺术,亦不是彻底回到形式主义,而是在强调艺术作为语言或话语、表征及其修辞性的基础上,更深地扎根于历史与现实。因为只有回到艺术语言即“如何表现”的层面,方可超越“范畴论”即“表现什么”的层面,方可开启出新的话语及意义视野。这意味着尽管艺术就是艺术本身,但我们不能否认艺术本身就是观念,而观念则不一定是艺术。关键在于,这里不是说观念带出艺术,而是艺术开启观念。当然艺术与观念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因此,即便这依然是观念艺术,但也不是“范畴论”意义上的观念艺术,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观念艺术。观念并非既定的或不证自明的,而是在根植于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由艺术所开启的或然和可能。

顾名思义,“后观念”并不否弃观念,更不拒绝作为“社会治疗学”。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后观念”艺术而言,观念本身不是目的,艺术本身才是目的。之所以将其命名为“后观念”,不仅是为了超越艺术“范畴论”,更重要的是能够试图在此基础上开启出新的观念视野,从而使其更具历史和现实意义。强调话语及其表征性,并不是简单地从对错回到好坏(因为只有在艺术语言层面上,才能判断艺术的好坏),而是为对错重构一个(艺术的)好坏底色。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关于对错的判断也方可更为有效,艺术也才会更具历史观和现实感。因此,对于盛行当代中国的观念艺术而言,迫切需要的不仅是对观念艺术本身的自觉和质询,即如何超越艺术“范畴论”及其观念主义,从而走向“后观念”及其新的意义的重构,也须对观念本身有所反省。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3

一中国油画创作题材分类淡化的趋势 油画创作的题材指的是油画作品主题所用的素材,通常包括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等分类,其中某种分类又有着下一级更细化的分类,例如,油画人物下又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和宗教画等,其最初的题材分类是出于实际需要而对油画作品类型的概括。当前中国油画创作的题材分类意义逐渐被削弱,油画创作更加突出了艺术本体和艺术家个体价值,题材分类正日益被淡化。正如乔治•莫兰迪一生钟情静物题材,但却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静物画家,因为这些作品传达出的不再是静物本身,而在于那种宁静和隐秘的艺术情感,也就是说,这种审美追求已经超越了静物题材的本身。油画题材存在的意义被削弱,但题材的旧有分类依然还存在,原来那种“术业专攻”的性质和实际价值业已经荡然无存,油画题材的选取只是为了更有效地表达个人的创作观念,作为承载画家观念的载体而已。虽然时展产生诸如“红色题材”和“当代艺术”等新的说法,但这称谓并不存在任何题材分类的意义,亦非出于艺术创作专业细化的实际意义。这种对题材的弱化倾向不单缘于画面取材和内容,更多的是因为画家的创作观念性凸显超过了题材本身,而使欣赏者也无意再去刻意区分。从这种油画题材分类日渐淡化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国绘画已经开始进入了油画创作观念变革的崭新时代。 从我们发现艺术终结论并不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以来,中国油画无论从创作观念上还是技法上,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目前,油画题材的淡化消除了美术史上那种题材和画家的尊卑,使艺术家和其作品都有着与他者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在价值,纵使有画面素材和内容的不同,区别也只是表达艺术家自我观念的手段区别,因此,题材概念和作品内容仅作为一种是载体,区别性日渐见弱,油画艺术的文化媒介性质开始向着更利于画家创作空间的有效拓展方向发展。创作观念不再囿于旧有的题材分类意义,而是更深刻的理解为当代艺术表达观念手段的现实意义,题材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达到艺术表达目的,手段的选择开始多元化和综合化。也就是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拔高,各绘画题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乏更新和替换,在现阶段油画创作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之后,题材的存在也正逐渐失去实质意义,这也使各种题材类型的画家身份开始隐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传统意义上某题材方面的大师已经不再会出现了,就传统题材分类在现代艺术发展中一样,都只是艺术家彰显自我的媒介。尽管传统的题材分类并没有消失,但那些所谓的传统分类绘画作品日益成为受市场支配的大众文化,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旁落于创造性艺术的主体价值。”当代艺术家可以把任何素材作为表达自我观念的一个手段,而且手段上也逐渐失去了选择的界限,各个绘画题材在观念上强调的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寄予的艺术观念,更加侧重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问题针对性和文化的影响力,但是一旦没有理解题材本质上的变化,就会引起艺术家在创作上做一些重复的徘徊。 二当前中国油画创作观念的变革 油画创作的题材更多的是具有人文之意,各种题材的油画创作中对于客观自然、绘画材质和绘画语言符号等元素的选择,都要根据艺术家的审美和创作观念的不同而按需所取,它们的目的是要表达出艺术家对自身关照和思考问题的针对性、睿智性,是对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理解。油画创作题材的弱化,也使当前中国油画创作手法更加具有灵活性,无论是具象与抽象,还是传统与现代,原本对立的元素都允许融合在同一幅作品之中,最终都会是艺术家创作观念的物化。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这种情形,无疑受到西方艺术题材的消解、相互融合和出现综合性等特点的影响,受到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多元化特点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使当前中国油画的创作观念开始变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油画在中国属于舶来品,中国油画百年发展总是无法彻底摆脱西方油画的影子,无论是从题材分类、创作材料与技法,还是创作观念上。而且,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又使中国这种对西方油画的学习显得富有“中国特色”。19世纪末的西方现代主义的突变,使油画艺术抛开题材的局限和再现客观自然的创作观念,走向艺术形式的创造发展,在油画创作上更加凸显变革的性格。现代主义艺术不是一种具体的流派和风格,而是一种不断追求独立和革新的艺术体系的统称,现代主义油画艺术把绘画语言形式的创新作为最高价值。中国文化中缺乏长期以来以科学主义和写实主义为基础的创作观念,所以现代主义这种晦涩的转变使中国油画家显得无所适从,对那些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非常陌生,即使部分表现社会现实的现代主义油画作品也要加以语言的诠释,致使中国在一定阶段出现了对西方现代油画一味模仿,一味排斥的两个极端立场。西方这种形式与内容剥离的现代主义风格,使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欣赏者体会出的观念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画家常把油画称为“视觉艺术”,从而侧重于视觉的特点而非艺术表达内容本身,但是中国油画艺术家这种对于艺术观念的理解,在“形式服务和服从于内容”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之下,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难度,这让中国油画艺术家很多年才明白过来,而对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误读也开始逐渐得到澄清和纠正,并逐步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当前的一部分油画艺术家在现代主义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下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也构成当前以前卫性著称的当代艺术的面貌之一。 在中国油画艺术家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现代主义艺术的同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已经开始被逐步解构,并步入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时期,艺术创作观念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这种艺术观念的变革,使中国油画艺术家面临着多重选择,这无疑使中国油画艺术家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的创作观念选择和更新的时期。后现代主义艺术同现代主义艺术一样,并非是一个艺术流派,也不是一个特定和具体的绘画风格,它指的是一种兼容并蓄、多元并存的新时代的艺术现象,同时它也不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英文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词中的前缀“Post-”其实很好的表现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Post-”前缀通常是表示“在……之后”,直译“PostmodernismArt”为“后现代主义”艺术非常容易造成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误解,但在西方美术流派的称谓中,“Post-”通常暗含“反对”之意,这同印象派“Impressionism”与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概念一样,“Post-”不仅仅表现出时间上的先后,更重于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艺术主张和观念上的区别。后印象派正是在反对印象主义过于客观再现的局限性这个基础上揭竿而起,主张主观性在油画创作观念上的主导性。同样,后现代主义也正是反对现代主义的一元化发展而主张艺术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后现代主义抛开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膜拜的“进步论”和“一元论”,不认为艺术史是单一的进化路线发展,更多的是具有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它承认文化差异和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甚至承认艺术的评价体系也具有多元性,因此艺术评价标准也开始模糊不清,更不消说题材的分类了,所以说当前油画题材分类被逐渐解构的背后与目前油画艺术创作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都不无关系。#p#分页标题#e# 后现代主义对“主体”和“中心”的消解,对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强调,无疑使绘画题材分类的边缘更加模糊,绘画观念和绘画意义上也出现了更多的纠结,使绘画表达的观念和意义出现虚无缥缈、晦涩难懂的状况,但这与现代主义艺术中注重形式创新的艺术观念导致的那种难以琢磨的情形还是有着根本的不同的,因为这种晦涩难懂并不一定是现代主义艺术创作本身注重形式创造的问题,而是因为存在着对艺术创作观念、价值意义和评价体系存在着根本的不同。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我们又不能完全排除二者之间的藕断丝连,因为后现代艺术中在反对现代主义单向、一元立场的同时,又把其油画创作模式和思路作为多维中的一个因素,对现代主义油画艺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所以后现代艺术中又存在很多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创作形式,也就是说后现代艺术对于现代主义整体上的批判性,并不排斥继续留存某些现代主义因素,只是这时候的创作观念允许存在现代主义那种否定的立场和创作思路,但这种不可能再上升为主流意识和创作标尺了,所以我们只能说它们具有现代性,而不是之前所指的那种现代主义。 如果说当今时代东西方国家同处于后现代主义时期,那么中国油画的后现代艺术特点,其综合性和复杂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对于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存在状况,曾有人形象的比喻,把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比作一架迟到的班机,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像一架早到的班机,但它们现在一起拥挤在中国这个大航空港里。这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的状况,使中国油画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心态。是坚持民族立场还是选择国际接轨,这种立场问题一再困扰当前很多的油画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也带来中国油画艺术创作观念纷纭复杂与艺术创作观念模式不同。油画创作观念呈现多元性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对于中国油画艺术创作中评价尺度不一和虚无主义理念的泛滥,很难产生出满足众多口味的大师之作,其实也不单是在中国,纵使在西方画坛,与现代主义时期相比,当前也显得比较平庸,那些形式独特的惊世之作也难以产生,更鲜有独领的力量。 中国油画艺术创作观念上显示出后现代性,在重新认识到一直信奉的“进步论”荒谬性的同时,也开始考虑传统和新传统之间、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努力实现掌握本国文化和艺术上的话语权,肯定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针对“与世界接轨”的号召,也正是这种肯定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意识觉醒和自省的表现,同时这也是对于西方文化艺术的“拿”与“不拿”以及怎样“拿”的问题思考。其实,在油画创作观念中对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抱着一种不卑不亢的“开放”心态而视之。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文艺复兴和繁荣,都是以“百花齐放”为前提的。成功的艺术作品都会沾染浓烈的时代气息,而各种创新思维和观念的艺术形式也只有在包容和被尊重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吸收新时代的基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当下油画题材的淡化倾向显现出的油画创作观念的革新,要求我们在吸收异域民族艺术营养时,不能绝对西化,作为寻求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把民族艺术看作是墨守成规的代表,同时在立足民族主体性时,又不能绝对地国粹化,把西方文艺解读为“文化阴谋论”,因此,中国艺术家既要坚持自由创作,也要尊重多元文化艺术形态的时代特点,这才是具有时代观念的艺术家应有的态度。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4

1.全球背景下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

后现代背景下,摄影更专注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传统摄影既注重宏大叙事,也关心微观表达,但仍以相对客观的纪实摄影为主体。伴随中国进入后现代社会,传统摄影师不再满足于纪录,以相机为工具,进行纯主观的“观念”表达。从后现代社会特征看,后现代主义是源于西方波及全球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思潮,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批判,颠覆、怀疑、否定、反叛一切。主要体现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视觉艺术,摄影更强调视觉化交流,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而纪实摄影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从创作主体看,观念摄影创作者致力于消融与解构一切,否定艺术之间的鸿沟,消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别,导致摄影艺术的大众性与随意性,使摄影趋于平面化与游戏化,从而达到一种轻松、享受的目的,使摄影艺术向世俗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从摄影本质看,突出摄影艺术的复制特性,多元化改变了摄影的创作与观看关系,摄影师摒弃一元状态的客观记录,观念摄影使观看者领略了多元氛围的重要性、边缘立场的可理解性,以及个体选择的合法性,求同存异,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性。从摄影独立性的消失看,摄影已不再以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主动参与到现实干涉现实,并且主动地“导演”个体所理解的现实,观念摄影很快就成为其他艺术门类的一种表现工具,而摄影由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一种综合特质的艺术,相对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

2.观念影像的几种观念的混乱表达

观念摄影的“反传统性”,将传统摄影体现国家、民族、社会、民众和集体利益诉求的思想言论及其言论,皆归为“体制内”,讥讽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应声虫、文化专制主义的卫道士以及僵化的保守主义、虚伪的道德主义等。反之,则把自我搁到“体制外”,异口同声地指责“文以载道”“社会责任”“道德规范”“艺术标准”。观念摄影的“反文化性”,以“身体化”“行为化”“视觉化”“材料化”“工具化”大力张扬人的动物性和人文生活的物质性,把夸显兽性、野性、痞性、劣根性的“去蔽”“自虐”“反常”“涂鸦”阐释为“人性解放”“人权尊重”,阐释为诉诸“艺术创新”的“文化重建”。观念摄影的“唯西方性”,把西方艺术理论中所体现的价值尊奉为适用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普遍真理,不加选择地套用西方概念或理论框架,将西方艺术经验普遍化、人类化、中心化,却将中国艺术特殊化、民族化、边缘化。

3.作为艺术语言的数字影像

被数字与高科技融合的当代摄影,观念摄影同传统摄影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摄影教育也无法再停留于纯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使摄影由客观“纪录”向主观“表达”转化,传统摄影的经典叙事语言成为观念摄影首要的改造对象,数字技术、高科技的运用,使影像的创作、传播和观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胶片时代,摄影还是本分地“纪录”,数字化后,表达摄影者个体“观念”的摄影,为艺术家的想象与表达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图片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字、词或句子”,进入大数据“云时代”,电脑及其存储的图片与影像显示了无所不能的威力,任何一个人可以从海量的图片库里找到其想要表达思想的图片,既有纪实图片,也有观念图片或艺术图片。摄影不但能够复制、揭示和记录,而且还可以展示人类梦想中的另类世界,想象力是观念摄影创作的核心,改变了观赏者的视觉标准与视觉习惯。数字技术使观念摄影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摄影重在表达,并且强大的后期支撑,使摄影的表达无所不能。但数字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为影像带来变革时,也为摄影美学、摄影创作和摄影理论带来冲击。一些摄影师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停留在胶片时代纯记录模式里。

4.艺术影像的产业化制作

读图时代的观念影像消费,需要大批量的照片提供给消费者,流水作业“制造”观念影像的产业应势而生。相机作为工具,宣泄苦乐哀愁,传达深刻或浅薄的理念,展示个性化的“小我”,总而言之,观念摄影仍只是一种类似文学或音乐的表达手法而已。观念摄影的“导演”特性降低了摄影门槛,观念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师不必自己动手,完全可以用专业手段,可应现实与商品的需求而作,或迎合商人的要求定制,用产业化方式去导演制作。当下产业化的流程已成定势,不会摄影甚至不会用相机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观念摄影的全民创作特性,后现代语境下,观念摄影的繁荣成为一种趋势,融合了高雅与世俗、草根与精英创作群体,都在用相机表达。以“后现代”的方式、自身对于社会的理解、个性化的艺术观念,用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

5.艺术影像的新传播格局

摄影与艺术的轮回之中,艺术摄影的传播格局悄然改变。170年前摄影开始替代绘画的工作,逼得绘画无路可逃;又过了许多年,电影和录像开始替代摄影的工作;当下则是新媒体替代了摄影的工作,改变了摄影的传播格局。后现代语境下,摄影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传播,无论是私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必须融入新媒体的传播环节,在传播中消费。摄影的传播格局经历三大转变:即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摄影作为一门产业,这三大转变让摄影有艺术的更多物质。作为产业的影像,给摄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伴随科技进步,视觉媒介越来越呈现出机械复制性和数字复制性,大众生活愈加被视觉化的图像所充斥。摄影本身具有媒介特性,观念摄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裹挟摄影消解了传统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数字媒体形态。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从生理与心理角度,融合视听触觉的互动无边界媒体。新媒体中的摄影具有“LOVE”特点,即Life生命力、Originality原创性、Value价值、Effect效应。彰显摄影的“HINDV”特征,即:Hypertextual(超文本性)、Interactive(交互性)、Networked(网络性)、Digital(数字性)、Virtual(虚拟性)。摄影完全具备了新媒体传播特征,体现在摄影的制作、展示与观看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因此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的摄影,称之为读图时代的摄影。

二、后现代观念摄影的迷局和症结

1.分类评价之后,观念摄影的标准之争

目前,观念摄影尚未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摄影一直采用分类评价的标准,但对于观念、先锋、后现代摄影却无法适用。当下观念摄影作品一味地强调思想与形式上的新奇,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作品让观众无法看懂、无从理解,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家让观众一头雾水。观念摄影强调观念先行,重心是观念,而非摄影本身,借用摄影的图像形式结合语言文字把抽象的观念展示出来,摄影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之一。“观念”的混乱表达,摄影本身的图像被淡化,开始强调图像后面所展现的文字,人们无度地用这一方式进行表达,寻找合适的形象象征,用照片打比方,说事讲道理。但由于对摄影的工具特性的把握不准,或者技术性差,因为照片的多义性,只好附加以文字说明,一旦离开文字注释,观众就看不明白读不懂,观念摄影不自觉地变成低级的看图说话,将原本直接从图像本身获取的审美感受变成读文识图。观念摄影仍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观念必须以摄影为基础,在后现代迷雾的遮蔽下,很多观念摄影只用摄影作为表达工具,并非纯正意义上的摄影。

2.观念摄影的伦理沦陷与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

后现代社会艺术家将消解僵化之物作为其表达的基本内容,具体施加在文化的解构策略上,观念摄影又有扩大化之嫌,将观念影像的价值虚无主义置于整个文化精神上,使得一些文化游戏主义、文化游击主义、文化冒险主义风行一时,尤其是一些粗俗、暴力、虚无的文化观颇为流行。观念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在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其实是对“行为”的单纯记录,艺术家通过身体摧残等方式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感受,并加以另类言说,不免出现一些以丑恶、肮脏、恶心来展示身体或色情的极端方式。不少摄影师围着色情和政治打转,手法单调、思想肤浅、道德沦丧。

3.“观念”影像的商品叙事策略

从创作者“观念”的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来看,影像作为“个性化观念产品”的宣传手段,为造成光怪陆离的“轰动效应”,冥思苦想制作“艺术影像产品”。随着中国当代影像市场的火爆,影像交易在国内几乎疯狂,国际艺术市场上也是“大放异彩”。在一些“天价”影像作品的感召下,原本门庭冷落的观念摄影,也摇身化作名利场的娇宠,俨然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心中的摇钱树。面对如此巨大的金元诱惑,“邪念”就好像产生得合情合理了。从“观念”到“照片”的直接转换。一些“艺术家”或“观念摄影师”萌发一个观念,总会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花费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关注和最丰厚的收益。故作深沉地把一己之念套上一种文化的外衣,说三道四,忽视社会理想和主流价值取向,把个别等同一般,把偶然视为必然,把瞬间当做恒常。

4.“艺术”名下影像艺术

摄影艺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并不能直接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对于摄影者将来成为艺术家提供了可能,营造艺术表达的训练与养成环境。当下的摄影艺术教育存在一种“误导”和“摄影病”,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里的映画廊,一群摄影批评家“解剖中国摄影之病”。研讨会没有诊断出病在何处,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摄影是艺术表达的工具。摄影教育仅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与方法,至于内容还在学生自己,摄影教育不能局限于技术的误区,要注重其工具性与系统性。第二,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摄影已不再是纯技术性的匠人手艺,对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想象力成为衡量观念影像品质的关键。第三,注重摄影传播的变革。传统胶片摄影在思维方式和美学含义上同数字摄影有本质的不同,胶片摄影重在记录,数字摄影重在创作,也就是说,数字摄影运用技术创造出当代生活中难以看到的视觉奇迹,既要有科学思维的修养,还须具备数字整合能力。第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艺术创作者的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等决定了影像艺术的品质,要树立主体意识与本土意识,不仅要从摄影的本质来看社会,更要学会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表达自己。

三、当下的探索与未来的发展

1.构建艺术摄影的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

观念摄影评论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以“绝对自由”为实质的“多元化”提倡,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去文化”的排他性。后现代语境下,摄影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的混乱,急需重新建构观念摄影的标准与价值体系、影像理论。

2.影像艺术教育的培养定位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在当代绘画中,人像表达的外在形式有二:具象传达或抽象表达。一个具象形式表现的人像可能包含抽象的观念.而抽象传达的外在形式可能是具象的人。当代绘画语境下,人像创作是现代造型艺术的表现途径之一,人像作为当代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对象,它承载了现代的艺术概念和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当代语境下人像作品在观念上日趋概念化和抽象化,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人像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具象形式,而是附带当代绘画抽象概念的载体。作为现代绘画题材之一,人像为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当今艺术和艺术思潮,展现出时代观念和特别的绘画形式意味。

在当代绘画中,人像表达的外在形式无外乎有二:具象传达或抽象表达,一个具象形式表现的人像可能包含抽象的观念,而抽象传达的外在形式可能是具象的人:它恰当地阐释了艺术家当下思想与观念的真诚。在观念系统里,绘画中的人像概念犹如埃德加·莫兰所阐明的那样:“一个观念系统由一群相互关联的概念组成”,一个观念的人像是群像关联的概念组成,人像创作的前提是画家思想行为的生态反应,是作为人的精神和世界的中介,人像是画家思想系统的客观观照。人像保持着与画家自身观念的统一,观众审美情感与人像的共鸣发生在“情感”一致性和客观实在性的链接基础上。因此不论何种形式的人像创作都必须以开放性时代观念获得生存空间,离开具体时代前提的人像概念是空洞的。

人像—作为现代绘画题材,直接承载了特别的形式意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艺术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产生了极简艺术和观念艺术,从而把视觉艺术的实验推到了一个极端。绘画艺术把抽象表现主义推向了历史高峰,当代绘画艺术是在现代观念和现代哲学思想指引下生成的,所以其产生必然被重新标注。绘画中现代人和现代“人像”概念在具象的绘画中开始生成,如:罗中立的《父亲》,在形式上有特别的意味,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个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我国处于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家的创作表现意识加深。在良好的“人文”客观的环境下,被画家反映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上:艺术对象从革命领袖向艺术家周围及身边的琐事、普通人转移。《父亲》中的人物刻画:皮肤黝黑细腻、感情复杂而含蓄,在具象的形式中包含抽象观念,其绘画主题思想突破了传统,显示出艺术家个人意志与风骨,开辟了艺术领域的新风貌,给当代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像《父亲》以现实具象人物塑造了新一代艺术观:人们开始思考历史—《父亲》在特定的年代反应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审美概念和艺术价值取向,蕴含着独特的“人像”创作价值和无限的社会价值。这种新生成的“人像”带着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把当代的绘画观念融人到艺术的灵魂之中。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10幅画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人像作品,抽象的人和具象的人在舞蹈、屠杀等特殊情境条件中存在。由此加深了人像创作在艺术形式中的独特意味和表现性。当代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得到充分肯定。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引领人们理解了绘画艺术现代进程中诸多难以归属的艺术现象:贝尔不仅提出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同时还强调“有意味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也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同时,他为塞尚、毕加索、马帝斯等现代派画家及其作品作了极力的辩护,由此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他们也逐渐认同现代艺术和艺术观念,这些观念现在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贝尔的现代观念就融合在了现代人像创作和现代艺术现象里,人像自然可以为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阐明当今艺术和艺术思潮,展现特别的形式意味。

一、当代绘画中的人像和观念

当代绘画中的人像更多地揭示的是人的心理和人的精神状态及人类的审美观念,并且从有意味的表达开始,逐渐背离传统透视关系和视觉经验。其人物镜像日渐成为画家个人意志和私人世界的独语。对人绝对精神的服从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艺术从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转向具体的人和人的精神价值,其核心在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人文主义提倡将艺术奉献给人和人的心灵,当代东西方画家作品中的人像在揭示个体形式的同时,还代表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某一类人的思想,例如:在克莱蒙特的女人与兽的描绘中,并非常规理解的色情,他想表现的是被支配地位中的人的脆弱状态和人类渴望拥有改变所处世界危险性的力量。人像的非常态形式,不具备科学性,而更像在梦境中。由此,当代绘画并没有建立在视觉科学性上,而只是传达人类内心的观照和人类心理、思维真实的瞬时状态而已。可以说,艺术与科学联袂组成了人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的两大方面,艺术和科学共同促进人类文明与发展:前者模拟、建构人类精神家园;后者打开人类未知世界神秘面纱并实现梦想。造型艺术从透视科学开始发展至今,逐渐抛开了视科学,成为独立的人文艺术学科。

当代人像绘画接受历史荡涤,逐渐发展至如今的形式。它抛开古典的浪漫含蓄,从具象的形式发展到抽象形式,在它具象的符号系统里,蕴含着无限的抽象概念和联想空间。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人像抛开表面上的“科学性”走向观念的真实世界。绘画艺术在表现心理状态时所应有的状态是什么呢?《绘画与观念》的引文为我们这样描述传统古典精神视角下的艺术:“人站立在大地上,以自己为中心,观看面前的世界。同时,这种视觉方式又建立在被限定的假设的基础上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段话的语境:在古典主义永恒的前提条件下,人将眼前的世界绝对化并使之成为一种古典的艺术观念,把艺术变成秩序化和等级化的具象果实。社会制度控制下的艺术将一成不变,成为统一的社会关系,文化观念和知识形态的回音。

当代艺术世界中的人像完全违背了上述古典精神下的视角要求,从具象的传统中演变出抽象的时代概念,它在走向以个人视角为中心的同时拒绝一切可能的限定和假设。随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带来的整个西方文化艺术的转型,绘画的独立将绘画中的人像变成了上帝的模样,西方绘画中的人像接近现实中人们追求的理想,带着伟岸、永恒的“神性”,从历史的角度对照分析当代绘画中的人的时候,绘画中的人像打破了古典主义所建立的历史连续性,正如人们描述的:“艺术像一条松开的发辫,变得披头散发,村姑成了”,艺术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从精英迈向大众。当代绘画艺术显然已经终结了前一个以高技能为依托的时代,开创了新的以观念为创作源泉的新时期,在这一个时期,绘画中的人像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感觉、智慧、思想、概念的符号系统而已,这种人像的概念,以抽象的概念描绘出符合当代性的“人”的面貌。

二、绘画的综合性与人像的呼应

当代绘画中的人像在题材、介质和形式等方面呈现综合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当代艺术形态无疑是博大的,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的艺术形式呈现空前的多样化,包括艺术观念,创作题材,创作手法等等,画家可以随心随性地创作和组合画面。在同一画面中运用多种绘画媒介创作方法,在任何一个展览、拍卖会或沙龙里,艺术家们都会以自己独有的观念和概念阐述艺术:从张晓刚到安迪沃霍尔再到吉尔伯特和乔治,这些肖像画画家都是综合材料和多种介质的阐释者,乔纳森的人像算得上是手工制作但并未完全脱离绘画形式。人像仿佛是“张晓刚的作品:俊俏的,标致,木然而拘谨,具有特别神经质的氛围,不仅在装束和表情上和我们保持着历史距离,而且以其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永久、顽强的注视着我们,试图触动我们深藏于我们内心的集体记忆”。绘画的综合性与人的表达相呼应。

三、当代绘画中人像所隐含的艺术概念

当代人像绘画在一定的艺术概念中生存,人像形式因艺术概念的多元化而多样化。人像独特的形式意味以画家内心的真实性为前提,以油画材质及其它材料混合的真实性引领现代艺术趋向。不论是画家的主观表现还是观赏者的主观判断,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观念来判断人像的艺术价值。因此,不同的创作者和不同的欣赏者之间不需要达成统一。当代绘画不论是在德国、意大利、英国还是法国,人们在不同的艺术流派中找到了它自己的时代倾向性,人像带着“哥布阿画派”的表现主义风格,从欧洲一直席卷到第三世界国家。他们以全新的艺术语言复述着、演绎着现代主义风格,把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观念融合在自己的人像创作中。

从德国巴塞利兹的《乞丐》到意大利克莱蒙特的《利兹》,在综合材质的运用和人物表情的状态来看,他们的人像都在大胆地进行着内心表白。帕拉迪诺是意大利超前卫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其作品经常以头颅,骸骸等为人像依托,通过死亡表现神秘的被人遗忘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来自远古的图腾崇拜和失落的文化传统,也来自当前浮华世界背后的宿命力量,帕拉迪诺的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有固定的描写特征,并总是处在孤独无缘的精神状态,这是自我的象征,也是人类形象的象征。“在失去了和上帝的联系之后,人对于不可知的世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德国巴塞利兹的《田园曲一夜晚》在黑夜与白昼之间人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在自然环境下显露,既狰狞又纯洁,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人类的两个极端,人像混乱的形式似乎传达了人类对性的原始羞愧。

美国施纳贝尔的《肖像》画中人物惊惧,面部被刻写在了破碎的玻璃上,表达世界分离和隔绝的同时,有着墙画上的马赛克效果。在意大利基亚的《手的游戏》中舞蹈的美丽似乎与凶杀案交织在一起:一双女人的手像花儿一样在空中绽放,另一只男人的手握着匕首,在黑暗的通道里,看到男人和女人的纠缠。艺术以其多样性特征表现画家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这些迥异的人像和画面展示着各个地域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四、人像在艺术“游戏场”中的文化传达

在市场化的今天,绘画中的人像形式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作为艺术的媒介,人像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与艺术资本的媒介,它承载画家个人意志、国家艺术制度的双重依托。绘画作品逐渐在艺术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绘画中的人像艺术只能接受艺术市场本身的挑战。艺术人像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市场的选择。2008年6月20日,清华美术学院的一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把绘画作品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作为隐性主题,他们首先把今天的艺术放在时代的“游戏场”中,艺术在这场游戏中变身成文化传播的工具和国家机器中的软件工程,是国家文明优势所在。人在艺术“游戏场”中接受市场游戏规则,生活是世俗的,历史是理性的,两者之间做选择时拷问艺术家的精神境界,选择什么样的艺术的角度,取决于艺术家对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虽然艺术家选择的角度不一定与历史审判的角度合拍,但他们可能会极力迎合历史和公众:只有借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真实的历史角度来判断才是艺术家明智的选择,时代性的把握可能是画家艺术人像创作成功的唯一道路。

人像不再是单纯的人像,它在接受多重文化渲染的时候要也必须接受更广泛的审视与批评。一方面画家个体内心的激情、抑郁或是叛逆等潜意识丰富了创作主体思想的同时,也使当代部分人像作品走向极端,令人无从欣赏;另一方面,为迎合市场,平庸之辈抄袭、挪用“大脸”的现象层出不穷,遭到评论家的严厉批判,斥之为丑陋的艺术,它们从侧面反应风格雷同造成审美疲劳的同时扰乱艺术市场秩序,为现代艺术所不容。

艺术观念论文范文6

关键词:艺术美;康德;黑格尔

一、艺术美是什么?

“艺术美是什么?”与“什么是艺术美?”两种问题的回答,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前者致力于艺术美的本质含义,后者更多与概念内容的诠释。康德和黑格尔在他们的论述中并没有对其列出独立的论文和专著,因此,对于艺术美本质的探讨,必须返回到两者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围绕各自哲学核心思想,进行一一的梳理。

(一)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感性游戏

在康德《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中涉及到艺术美,他认为大部分艺术品和大部分自然美都依存于美,换句话说,艺术品和自然的价值来源于对美的承载或装载。关于艺术本质的论述,康德认为它是一种“自由的游戏说”。这种“游戏说”后来被欧洲多数学者广泛继承和发挥,如席勒“过剩精力”说、谷鲁斯“内模仿”说等等。首先,康德的“游戏说”并非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玩耍的游戏,而是艺术作为一种不受任何外在束缚的“自由的愉悦”,“艺术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的性,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1]由此,艺术游戏实际上是一种自由。在对象的形象中既存在主体的愉快有存在目的性的愉快,因而成为客体与主体,感性与理性,真善美之间的一种中介地带。还有他指出,“诗人说他只是用观念的游戏来使人消遣时光,而结局却于人们的悟性提供了那么多东西,好像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悟性的事情。感性和悟性虽然相互不能缺少,他们的结合却不能相互间的强制和损害,两种认识技能的结合与和谐必须好像是无意地,自由自在想回合,否则那就是不是美的艺术”[2]。从整个审美来说,作为包含着理性的艺术美起着替代或沟通作用,康德说“判断力一起自然的和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纯粹理论的过渡到纯粹实践的,从按照前者的规律性过渡到按照后者的最后目的成为可能”[3]这么说他将艺术确定为由真到善,由自然到人,由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的必经之路,否则不能通向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场域――“真善美统一”。

(二)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讲“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在这种现实关系中,黑格尔揭开了艺术的神秘面纱,拉回到现实生活之中。将艺术与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一般的世界观和宗教宗旨联系在一起,将艺术活动的创造注入人类实践的痕迹。按照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在黑格尔“绝对理念”哲学体系中,“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观观照,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艺术在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程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相互融合而形成统一体的程度”。[5]人要存在于客观世界,必将通过自己的实践,实践是一种理性的创造,艺术创造来源于人的活动,同样带有理性的观念,然而,人的创造是将存在的东西,经过内心化得观照,比如通过人的眼耳鼻等途径,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二、艺术美与其他美的区别

(一)康德:艺术美具有优越性、主动性、想象性

与自然美的比较,康德的逻辑目的是想通过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区别,进一步阐述艺术美包含着理性观念,他认为自然美只是事物本身美,而艺术美则是对事物所作的美的形象描绘,应该讲事物自身的形式与对事物的美的形象描绘区别开来,由此,艺术可以显现出他的优越性,可以把自然中本来是丑的或不愉快的事物描写的很美。比如看见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经过艺术家的观察和审视,在绘画中,石头可以变的丰富多彩。这就是所说的艺术美比自然美在自由表达上更具有优越性。然而,与手工美的比较,起初康德认为艺术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或自由的合目的的愉悦。因此,在内容上,艺术创作呼唤自由,手工制作是雇佣劳动。前者可以看做一种自由的游戏,而后者确实困苦受约束的劳动。从主体感受上,手工美的创造是主体为了获得某种劳动报酬,本身所收利益的驱使,带有了“异化”的实践目的。艺术美的完成,主体更多的是心情舒畅,意志自由,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束缚,在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处于自由状态。因此,艺术美对于手工美而言,创作主体更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黑格尔:艺术美具有创造性、精神性、自由性

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更富有创造性,而自然美是自然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没经过人的加工与改造。心灵要比自然高贵一些,那么心灵的产品(艺术美)也要比自然的产品(自然美)高一些。从内容上来看;艺术美能做为独立的东西来看,而自然美不是独立的,只能从它与其它事物的必然关系来看。如高山、大海的美,我们只能从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关系出发,发现它的美。然而一幅山水画,我们可以讨论它绘画的构思布景以及它的选色搭配等等。从审美创作主体而言,艺术美更具也有人类思维的痕迹,人的精神内涵要丰富很多。从形式上讲,艺术美的产生是自由的,能见出心灵的活动和自由。即一定程度上人类想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就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而自然美的产生却要受时间,空间,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他们是不自由的。在自由度这方面,艺术美要比自然美高,更具有自由性。

康德与黑格尔在论述艺术美过程中,存在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两者有相通之处,又有具体差异,并且黑格尔对康德艺术观做了继承和发展。在艺术观的哲学本质范畴中,康德与黑格尔都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把艺术看作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个别与普遍的辩证统一,这是两者者最为根本和主要的相通之处。不同点在于逻辑起点不同,康德在其哲学思想核心命题――论述真、善、关及其关系问题,力图以审美判断作为沟通调解的中介,将美以及艺术美纳入所谓核心范畴,即“美是理性的自由观照”,依托于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自由关系,不断发展起来。黑格尔的艺术观逻辑起点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继承和批判以前学者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建立起来的。在黑格尔看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一者的统一。”对此,他认为概念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统一,而是本身已包含各种差异在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