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规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素养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素养规划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1

一、高校舞蹈教学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1、发展学生情感。舞蹈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感知美,且舞蹈蕴含着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舞蹈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还能使其更好的了解世界各地的舞蹈种类。为此,舞蹈教学的开展能熏陶高校大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身心,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修养与道德素质。另外,舞蹈教学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舞蹈知识,感受舞蹈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学习舞蹈内容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还可将舞蹈蕴含的人文精神力量充分传达出来,真正体现出美学价值,以舞蹈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1]。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学生就业压力随之增加,身心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而通过适当开展舞蹈教学,引导学生在舞蹈中抒发自身情感,既能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也能无形之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学习现代舞蹈与民族舞蹈时,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这能使学生在强健自身体魄的同时,真正释放内心压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和主题内容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的,因而学生在欣赏舞蹈和学习时,能保持心情愉悦,进一步提高自身心理感知力[2]。

二、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舞蹈教学。就目前舞蹈教学情况而言,许多非艺术类的高校都缺少对舞蹈教学的重视,部分教师未将舞蹈作为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这使得舞蹈教学质量始终不尽人意。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就业压力与学习压力都较大,因而与专业课程相比较,舞蹈学科并不受学生的关注,甚至存在学生认为舞蹈学习过于浪费时间,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故而缺少对舞蹈学习兴趣的现象,导致舞蹈教学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难以达到有效落实。

2、师资力量薄弱。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当前高校的多数学生都缺少舞蹈基础,在学习期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合理引导,若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便很难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和非舞蹈专业中,较少有将舞蹈纳入整体教育规划的设计中,导致舞蹈教学缺少相应的专业教师钻研舞蹈教学,学生未得到教师的积极、正向引导,自身舞蹈动作规范性差,且舞蹈理论基础不足,无法真正理解舞蹈的艺术语言,不利于提升舞蹈教学质量[3]。

3、教学缺少科学性。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的问题。首先,当前多数高校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舞蹈教学的整体体系并不健全,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落后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越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存在教师不了解新课改内容,采取灌输法进行教学的现象,这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持续下降,严重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策略

1、重视舞蹈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学校需加强对舞蹈教学的重视,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思想,不断优化舞蹈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艺术素质得到较好培养。首先,高校需明确舞蹈教学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以合理科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优化舞蹈课程的整体效果。在此期间,高校既要重视培养与组建专业的舞蹈团队,也应给非舞蹈专业的院系开设相应的舞蹈课程,并安排高素养的舞蹈教师进行教学。同时,高校应提升对不同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视,避免出现舞蹈教学流于表面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舞蹈内容时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和舞蹈表现能力。其次,部分高校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往往认为舞蹈教学是娱乐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只需在学习期间了解舞蹈知识和舞蹈技巧,便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从本质上而言,舞蹈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若教师未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则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艺术素养。作为一项多彩丰富的艺术形式,舞蹈能够提高学生的形体美,培养其良好的艺术内涵与艺术素养。为此,高校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明确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作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教学理念,充分了解舞蹈教育的价值和舞蹈的魅力,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还要适当引导学生自主领悟舞蹈的意义和真正含义,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与兴趣。此外,高校还需针对艺术素质的培养与舞蹈教学的作用进行合理宣传,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认识到舞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课程,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及舞蹈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完善的目的[4]。

2、建设师资队伍。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对舞蹈教学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加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此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奠定基础。首先,舞蹈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舞蹈教学效果。目前,多数高校都严重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导致舞蹈课堂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较好保证。对此,为转变该现象,高校需及时加强舞蹈课程的投入力度,以丰厚的薪资待遇及良好的福利吸引更多专业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组建师资队伍,进而有效提升舞蹈教学效率与质量。在引进高素养舞蹈教师的过程中,高校还需根据现有教师的舞蹈水平、艺术审美、舞蹈专业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个人水平。其次,学校应加大舞蹈教师的个人福利保障,将与舞蹈教学有关的内容纳入教师考评环节,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参与舞蹈教学,从而达到优化舞蹈课程整体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可积极参与社会中的舞蹈演讲等,不断丰富自身舞蹈内涵,充实自己,巩固自身舞蹈体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创新舞蹈教学模式,使舞蹈教学更具针对性。此外,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掌握和学习都与舞蹈训练有着紧密联系,而舞蹈训练则需要良好地训练环境与训练场地。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与建设舞蹈训练场地,让学生在更加宽敞地舞蹈训练场地中进行舞蹈学习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舞蹈课程的积极性,有效升华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其审美素养,以此为高校大学生今后就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科学规划教学。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期间,为更好的开展艺术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需注重舞蹈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弥补传统舞蹈教学的不足,促进舞蹈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首先,无论是任何技能或任何知识的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构成部分。只有对这些部分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艺术内涵,从而实现舞蹈教学效率得以提升的目标。例如,依托多媒体技术播放舞蹈教学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内的舞蹈创作大赛、舞蹈比赛和舞蹈教学讲座等等,增强大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和兴趣,使其能主动参与舞蹈比赛和舞蹈学习,逐步强化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其次,在舞蹈教学方法上,舞蹈教师也需积极优化教学手段,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舞蹈能力得到较好培养。另外,在舞蹈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争取为每个学生提供深入学习舞蹈内容的机会。通过该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能力和艺术素养,也能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5]。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具备的能够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是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总体表现在人文底蕴方面、科学精神方面、学会学习方面、健康生活方面、责任担当方面、实践创新方面;具体可分为十八个基本观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没有细分,还需要通过更深入的探索,以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1.个人的需求

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学生在相应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自身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作为主导性质的基础素养,同时也是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本专业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怎样让学生能力与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匹配,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升就业质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效实现职业生存和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目标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2.企业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就业门槛较低,但就业领域广泛,大、中、小型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专业的室内外设计公司等均需要这类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饰设计类企业的需求同样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装饰设计类企业需求的转变,促使其需要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装饰设计类企业希望学校能够输送直接上岗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参与职业培训的人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有想法、有创意、踏实肯干、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能够良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性很强,这个专业的工作体现的是装饰设计类企业的外在形象,工作性质要求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学习此专业要具备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培养的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3.教学的需求

学校教学目的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关注、解决人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培养“双基”人才,这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仅有知识是无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于是慢慢有了关于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的要求也紧跟时展的步伐。怎样才能站在时代前沿,紧跟时展的脚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主要能力和素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教学,应该关注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培养。在一些文献中,常常能看到“素养”“核心”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态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会有一些共同点,但因为专业不同,所以在内容上也会有所差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两个核心素养必须重视:一是创新能力,这是该专业学生的短板;二是综合素质,这是该专业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起初是在欧洲的研究报告中出现的。1996年,雅克•德洛尔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总体规划。《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文献,这是一部在世界教育和学习思想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2003年出版的《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报告中,将关于学生能力素养问题的分析指向了“核心素养”。从该报告的总体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所需要的主要能力和所具备的素质。2005年,《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指出“核心素养”的选择和确定,不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而且由社会和个体的目标性质决定。200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议案中指出“核心素养”的定义: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总体来说,“核心素养”不仅关注现在,而且着眼未来。和欧洲相比,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稍晚。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对职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能够达到国家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相应规定,而且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职业的发展需求。总而言之,目前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了解核心素养提供了资料,而且为我们更进一步改进、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方面研究较多,主要是在核心素养的理论和课程改革层面的研究,而高职高专核心素养的研究多从高职高专的特点出发,研究高职高专人才的职场核心素养。对于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侧重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缺乏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怎样实施适合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策略,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

1.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拟定,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养成,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学生成长为根本”的原则,面向该行业的室内外设计师岗位群,培养该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比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等综合素养,使学生最终成长为能够胜任室内外设计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核心素养融入第一课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要通过分析该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把语言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作为标准,以适应室内外设计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载体,以一些课外的素质拓展类的各项活动为平台,融入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发展综合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体会、总结和评估三个阶段把面向职业化的训练转化为核心素养,最后转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

3.职业素养渗入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内学习之外的以各类活动和平台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以参加各类活动和多种项目的形式加强练习,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运用于实际的项目训练,增强核心素养的应用,以相互交错的形式塑造自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该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简单的职业和技能的综合,而是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实践运用后重新整合而成的综合素质。只有在通盘考虑和专业设计下,把核心素养的各种内容融入课堂的各类项目实践活动,将职业化情境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当前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琼.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4).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3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职业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音乐教学而言,音乐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整个音乐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而展开和推进的。而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而言,音乐审美教育更有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意义,其重要地位更是难以取替。

一、音乐审美教育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概述

就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而言,其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别。就狭义概念来看,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作品或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教育,从而提高其对音乐艺术的认知水平,强化其对音乐的理解及感悟能力。而从广义概念来看,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基础及路径,扩散出更加全面的艺术审美,让学习者通过音乐作品及形式充分理解艺术审美内涵和价值,并促使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及思维观念得到转变。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而音乐教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所谓的“鸡肋”课程。不过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音乐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基础部分,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二、音乐审美教育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巩固基础

音乐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因此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基于音乐审美而展开的。只有在学生具备良好音乐审美素养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用于情感体验,真正理解和体会音乐艺术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音乐教学是建立在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体验基础上的,但凡其中哪一部分有所欠缺,都很难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而职业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音乐审美素养偏低,很难深入体会音乐艺术的情感与内涵,从而会阻碍音乐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帮助下,职业学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巩固基础。

(二)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虽然职业学校在近年来对音乐教学更加重视,也投入了更多精力与资源在音乐教学之中,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没有达到预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偏低,无法充分理解音乐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也不能充分发现及体会音乐艺术的美。这样一来,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就显得较为“有形无神”,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难以进一步精进和深入,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过在音乐审美教育的辅助下,学生审美素养能够得到充分提高,进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并感受音乐内涵,这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效果的增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

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强化十分重要。广义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渲染、美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另外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思想不够成熟,价值观念还未形成,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情操加以陶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美好的事物,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可以说是促进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强化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否则在不良内容的影响下,反而容易导致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受到影响。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拓展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为音乐审美教育服务。例如在教学《欢乐颂》时,教师还可以准备大量相关或类似音乐作品,如《闲聊波尔卡》等。在找到相应的教学内容后,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并对其中的相似点进行总结。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这些点出发,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性审美,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充分理解音乐审美的要点并找寻到音乐美。

(二)优化教学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不是简单地讲解音乐知识和让学生反复听音乐作品,而是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内涵和美,充分理解音乐艺术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此,教师一定要理解音乐教学的本质是结合理性的理论教学与感性的情感教学,只有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前提下,音乐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也只有在理论教学的帮助下,审美教育才有可能展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理论知识与情感体验的充分结合,引导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到自身体验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理性分析明确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并从感性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构体验。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理念

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需要正确的审美理念为基础。职业学校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可谓是一张白纸,甚至连音乐审美的概念都不甚了解,更遑论正确审美理念。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理念,防止学生形成偏差甚至错误的音乐审美理念,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学生必须充分明白音乐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音乐审美是对音乐艺术进行研究和感悟,但也是对生活进行探索,音乐审美与生活探索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同性。只有在明白这一点后,学生才有可能形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的基本理念,从而促进自身审美意识的提升。

(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造

音乐审美不只是理论层面的研究,更是情感层面的深刻体验,只有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深入实践,才有可能提高音乐审美素养,否则只能停留在音乐审美的浅显层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实践,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切身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此同时,创造力也是音乐审美素养的重要要素,音乐审美素养不但包括了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也一定程度上包含了音乐创作,而且,创造力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从而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同时,强化其创新创造意识。

(五)将音乐审美与综合素养相结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与综合素养直接挂钩。一方面,音乐教学是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音乐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增强音乐审美教育效果,就有必要将音乐审美与综合素养相结合,通过综合素养培养来强化审美教育,同时依靠审美教育来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增长。例如在教学《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歌曲时,教师就可以将歌曲主体提炼出来,着重强调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准备相应的爱国歌曲作为拓展教学内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欣赏这些爱国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这些爱国歌曲所呈现的爱国情感。在课后,教师更可以举办小型的爱国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近年来,音乐审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已经成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当充分理解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理念,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造,将音乐审美与综合素养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改善音乐审美教育效果,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促使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审美教育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20):116.

[2]欧阳红艺.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通俗歌曲,2013,(06):40-41.

[3]姜欣.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17,(14):21.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4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职业院校;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于职业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种精神观念。工匠精神能够推动职业素养的形成,当学生走向社会后,工匠精神能够助推学生在社会上发挥自身才能,帮助国家走上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复兴的道路。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促使职业人才体现出强大的人文内涵。同时通过工匠精神的时代气质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能够突破科学文化和人文人化之间的界限,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具有敬业、专注、创新等工匠品格;能够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内涵构建的现代化优秀职业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在我国的教育及文化中,其体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匠心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等工匠精神的代名词。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优质产品的打造,更代表的是勤劳和智慧、品质和绝活。工匠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有机触动,其帮助中华走向了精神文明发展的高效建设途径,促使国家建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并成为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核心体现。从其内涵来讲,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人文素养和产品为本两方面的内涵构造。工匠精神的人文素养,代表着从事职业时对自身的工作,更注重其原创性和卓越性,更注重自身生产的精细程度,对自己的工作具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工匠精神的人文素养是一种将工作做扎实、做精细的追求理念;是对自身职业素养的高度认知;是对自身工作的强烈认同。工匠精神的产品为本,是一种对自身职业的落实。无论是实体产品、服务产品还是劳动价值,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展现来说,都是其应当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职业劳动者,作为自身生产的参与者,其具备的工匠精神产品为本思想,应当是重视自身产品的品质,依靠自身的知识技术和智慧,提出更高素质的产品生产贡献率,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定位。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从国家层面和职业教育学校层面进行双方面的触动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而且,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只有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充分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够让学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涵养,立足于世界广博的文化海洋中。职业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要以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为基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追求、建立起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正面理想信念,并具有广博的家国情怀。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要让学生具有人生和职业的双重思想精神,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赋能作用

党和国家在现代教育的规划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国人内心的思想方式,对于中国人的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工匠精神,正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职业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存在赋能的作用。中华文化能够有效地支撑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作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原动力,提供丰富的培养教育资源。例如,《考工记》中记载的手工业,既传承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手工业发展历程和制作种类,同时传达了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制造案例,促使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精美的艺术品、熟练的手工技术,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影响。韩愈曾赞誉过,“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正是工匠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具象体现。这种工匠之间的不耻下问,更形成了一种工匠积极探索的行为影响,为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更加鲜明的创新和协作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代的职业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来说,蕴含丰富的指导意义。工匠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引导灵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工匠精神培养的赋能,能够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推动工匠精神的培养氛围、培育观念,引导更加高效的培养对策。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融合培养对策

(一)创建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室

非物质文化是能够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思维方式和行为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自觉,同时能够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并且在非物质文化的学习中,能够形成正向的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匠心信仰。因此,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情况,创建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结合工作室的形式,优化教育途径,起到更好的工匠精神培养效果。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室,可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利用其中与我国工匠精神相一致的内容,在组织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可以完成工作室内的学习实践。例如,我国优秀的彩陶艺术、刺绣艺术、玉石文化等。通过工作室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艺术品的了解,能够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可以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专业内容,进行文化特色教育。这不仅能够突出文化的传承作用,同时在针对彩陶、刺绣、玉石等研究和打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促使学生了解到,工匠的人文素养和产品为本理念,进一步吸收这些非物质文化中追求的工匠精神内涵。不仅如此,工作室的教育形式能够突出学校的教育特色。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地域发展内容,进行地域文化精髓的抓取,结合当地民间艺术,追求更深刻的内在文化要求。例如,潍坊当地的风筝、北京当地的兔爷等。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中,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素养,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结合。设计专业类的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创意;文学专业类的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等。

(二)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正向的工匠精神培养,能够形成孜孜不倦、积极探索的精神影响。在职业院校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构成,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诠释,帮助学生获得工匠精神的培养。(1)利用学校宣传栏、橱窗、展板、灯箱、走廊、宿舍公告栏等,进行文化的宣传。尤其是在其中增加工匠大师的名言名句,体现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并形成周期性、常态化的宣传,让学生在浓厚的工匠精神人文氛围中获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2)通过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利用校园网络、微信群、校园微博、校园公众号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宣传。可以建立专项主题专栏,分享大师事迹、分享工匠艺术,展现多样的中华工匠精神、文化内涵和魅力。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专栏广播,通过故宫文物的维修案例和工匠修复的背景故事,展现多样的工匠精神主题,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利用校园内的多种组织形式,进行职业化的教育活动。例如,以学生会或学生社团为主要引导的演讲比赛、传统文化朗读比赛、征文比赛等。在比赛中,以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作为比赛的主题,将具体的职业精神作为歌颂内容。例如,弘扬白衣天使的精神主题、赞颂爱岗敬业先锋的实例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工匠精神的内涵,并交流成功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获得职业自豪感和相应的工匠精神。

(三)开展凸显工匠精神的教学改革

在职业院校中,原有的教学内容,在工匠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上,涉及的内容较少,部分人文素质课程,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要的文化输出窗口。而其中具体的工匠精神篇章和专题是十分缺乏的。因此,开展凸显工匠精神的教学改革就十分必要。(1)以语文、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概论等人文素养课程为文化输出途径,在其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梳理出相应的工匠精神内容,并筛选相应的教材主题、工匠精神篇章,进行专题的教学。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内核,展现出丰富的正能量,向学生传递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并激励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素养之上,建立更深刻的工匠精神。(2)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工匠精神的实质,要能够通过教学形式充分地体现。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头脑风暴、微课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工匠精神实质的灌输,并展开交流感悟的讨论,进一步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并在自身的职业规划、实践探索中,自主地完成工匠精神的研究和领悟。(3)除了已有的职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外,增加工匠精神的专项培养方案。从职业院校的人才教育培养规划中,实践工匠精神培养的制度层面保障。(4)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增加工匠技能的专业教学。在实践中突出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展现学生工匠精神的风采,通过校企实践窗口,让学生获得工匠精神的锻炼,并相互激励、开阔眼界、提升技能,进一步激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利用学校实训环境、实训设施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原有的实训基础上,提高实训标准、改善实训条件,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技能学习效果。同时,对实训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进行充分的培养,激发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对工匠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培养浓厚的职业兴趣,对未来的生活进行积极的规划;提升自身职业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在完成实训技能提升的同时,获得内在精神的提升。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发展必需的精神内涵之一,促使学生能够在职业规划中增强自身动力、开展文化传承、提升自身的软实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赋能,能够促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工匠精神的提升,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有活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东俭,张子兰,陈娴娴,等.职业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的对策路径研究:以秦皇岛市卫生学校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6).

[2]蔡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培育:职业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新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4-5.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5

一、台湾警察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及特点

(一)以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确定警察通识教育的内涵,服务警察的全面发展台湾警察大学作为该地区培养警察干部的最高学府,鉴于警察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细化、深化可能导致的专业能力过分狭窄的弊端,确定了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以此来辩证地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意义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人为主体。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变革之下,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等自我认同的思想与实践。因此,无论哪一领域的大学教育都应培养满足于该领域期望的专门人才,即所谓的“专才教育”。然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不相违背,反可以相得益彰。通才教育重在提高整体素养和明确方向,其作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专才教育则重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养成,其作用在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因此,通才教育是“道”,专才教育是“器”,“道”是“器”落实的基础与根据,“器”是“道”的具体实践过程。有了“通识”便可使得“专家”不只流于“专技”,更能“由技进道”,更能提升“专家”的创造能力。基于以上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台湾警察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专业教育与人格教养的双重效应,多措并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三项功能,即跨领域学习,整合所学,建立独特与创新的见解;提升人文艺术涵养,使“专才”与“通才”融合发展;加强执法伦理与人道信仰,引发自律向上的自觉意识。

(二)设立通识教育中心,构建优秀教师团队台湾警察大学为发挥通识教育的功效,加强通识教育的统筹规划与整体发展,专门设立了负责通识教育的机构——通识教育中心。该中心的设立宗旨是希望兼顾大学教育与警察教育的双重目的,统筹文、理学科的相关性与整体性,避免过分追求专业化或功能化导致片面看待个人发展或事业进步,以及不断滋生本位思考问题的弊端。同时,考虑到对警察干部应培养组织及逻辑能力的需要,以及面临警察科学不断充实发展的现实需要,应通过通识教育使警察干部具备领导才能及运用多领域警察科学的素养。总之,设立通识教育中心的目的是跟随社会环境迅速发展变化及人们思维观念转变的需要,服务于培养出更具前瞻眼光和心灵开放的警察人才。警察通识教育中心集中了校内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资源,同时采用专任与兼任相结合、相对固定与因需选用相衔接等多种形式、渠道组建了教学团队。现通识教育中心有专任教师8名、兼任教师11人(承担固定的教学任务)及聘用的退休教师2名。此外,警察大学各专业系及行政部门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学术特长承担一些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定期及不定期开设有关通识教育的学术讲座、专题研讨。通识教育中心还在台湾其他大学、学术机构及社会学者、专家中聘用人员参与通识教育的各项活动。

(三)设计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台湾警察大学对通识课程的规划原则是以支持未来实际从事警察工作的要求为主线,其立足点不在于扩大通识课程的数量,而是在于所开设课程的品质,力图通过对通识课程的归并整合,形成警察大学的特色通识课程体系。目前,除开设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通识性质必修课外,还设计规划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语文”四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文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应用科学等学科。每一类中又包括若干个子类课程组合,每个子类下含若干门课程,如人文艺术类包括哲学(含哲学概论、逻辑推理、孙子兵法、当代哲学理论共4门课程)、文学(含中国文学选读、台湾文学选读、台湾小说与电影、当代欧洲人文、日本生活与文化、推理小说选读共8门课程)、史学(含台湾史、台湾治安史、台湾政经发展史、历史人物评价、欧洲历史与文化共6门课程)、艺术(含世界艺术史、艺术欣赏、电影与文学、神话与艺术、戏剧与人生、文化创意产业共6门课程)四个子类,社会科学类包括政治与经济(经济学概论、警察与国家发展、台湾政经与两岸发展、经济与生活、个人财物规划、警察人际关系、警察未来学、执法与人权保障、执法伦理与领导共9门课程)、社会与生活(含公共关系与行销、警察与大众传播、口语传播技巧、社会流行病学、生涯规划、爱情心理学、公益组织与社会、新移民家庭、情绪与压力管理、恋爱与婚姻等11门课程)两个子类,自然科学类包括环境与生态(含自然科学概论、自然生态、全球环境变迁导论、生命科学新知、人生智慧与密码、大脑与情绪、食品安全与风险、芳香疗法乐活学共8门课程)、咨讯与科技(含现代科技概论、科技与生活、资讯与法律、资讯素养与伦理、数字资源检索与运用、网际网路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影音短片制作、资通科技发展、鉴识科技发展10门课程)两个子类,以上以警察大学第81期通识课程一览表为例。

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列入必修课的通识课程外,上述的近100门通识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但对选修的学分及选课的种类有明确的要求,如警察大学规定学生在大学毕业前,均至少需选修八学分以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且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类至少选修一门。此外,台湾警察大学还十分重视开设具有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通识课程,如开设有台湾文学选读、台湾小说与电影、新移民家庭等课程。除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外,台湾警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为丰富学生学习资料,还组织建设了系列性的网上通识教育资源库,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堪为其特色之一。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尽管其承担基层警察的培养任务,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派出所,学制(两年)也相对较短,但对开展通识教育的作用有很高的认识,这一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中予以充分体现。以刑事警察科(专业)为例,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共同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核心科目和校订选修科目四部分,其中课程共同科目主要为通识课程。除体育技能外开设了数理学群、艺术学群、艺术概论等通识必修课,学分达14分;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核心科目共有10门课程,两部分的合计学分为22分。此外,在校订选修科目的27门课程中,有一半左右的课程为通识课程,其中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警察伦理学、警察人际关系等,形成了必修与选修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衔接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四)课上与课下互动、多部门联手,推动通识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台湾警察大学在开展通识教育工作中,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上教育与课下活动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并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和规范。例如,通过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或科目的方式固定某些通识教育的内容,对某些不宜固定的课程或科目采用校外活动的方式进行,诸如领导能力训练、生活教育等。此类课外的活动由学校的学务处和学生总队负责,通识教育中心予以配合,双方形成通识教育的合力,确保取得实效。学务处和学生总队在通识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常组织系列的学生活动推进通识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序规范进行,如《学生生活教育座谈会实施须知》、《学生辩论赛实施规范》、《学生演讲实施规范》、《学生历史人物评价比赛实施须知》、《学生时事座谈会实施须知》等。(五)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学术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组织丰富多彩、师生互动及校内外结合的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是台湾警察大学通识教育的又一亮点。学术活动的主题内容广泛,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需要调整研讨的重点和方向,如2008年举办的警察通识与专业学术研讨会、2010年举办的第七届警察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11年举办的第八届现代警察应有之素养学术研讨会等。对每届研讨会征集到的学术论文均进行整理汇编,在网站上制作成系列的参考资料,供师生学习和交流使用。同时,警察通识教育中心为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及教学效果,每年举办一次教学观摩会,广泛进行教师间的教学相互交流和探讨,相关资料亦在网站上开放共享。此外,台湾警察专科学校编辑出版了《警察通识专刊》(每年发行一期)。该校在阐述办刊宗旨时强调,为发扬通识教育理念,暨实践全人教育的理想与提升警察的人文素养。通过《警察通识专刊》这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强化警察执法的伦理及人文素养,期望汇集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借助艺术陶冶、人文、史哲、生命科学等培养全人教育的警界人才,在培养警察专业知识外增进警察的公民素养、人文关怀、创新思辨、行政管理及宏观视野的能力。

二、借鉴与启示

(一)大陆警察学校对警察通识教育的作用认识有待提高,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度不强台湾警察学校在警察培养中确立并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其以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为导向,将通识教育提升到“通识可使得专家不只流于专技,更能由技进乎道”的认识高度,充分地发挥了通识教育在培养全面能力和社会广泛适应性中的独特作用。相对于此,大陆警察学校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行警察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且存在管理及决策层面对其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教学应用范围小及推广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大陆警察学校均由在职培训转为高等学历教育且开展学历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在原有在职培训模式下强化专业教育的思想比较根深蒂固;二是近几年大陆警察学校的教育改革以警察职业需要为主要导向,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下,使原本在警察教育已有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应用轻理论、重眼前轻长远倾向更加强化。特别是随着学科专业体系的进一步分化,专业划分更加细化,从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并兼顾扩大社会适应面考虑,专业之间的融合和交叉越来越强,冲击和弱化通识教育的现象愈加明显。

(二)大陆警察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基本上处于“零、散、乱、弱”的状态台湾警察学校“以支持未来从事警察工作之要求为主轴”,构建了统一规划与分散实施相衔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补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特别是根据警察培养的需要和警务工作的社会要求,并突出台湾地区的地域特点和警察大学的自身特色,设计了涵盖文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台湾警察大学的优势教学资源。相对于此,大陆警察学校在注重和突出专业教育课程系统化的理念下,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比较滞后,甚至对课程的覆盖范围也不够清晰,更谈不上提升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层面,普遍体现出零、散、乱、弱的状态。从目前大陆警察学校的课程结构上看,尽管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立了政治理论、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及其他文化素养等可视为通识教育课程(警察学校开设的法律类课程主要是服务专业教育需要,在此不宜列入通识教育课程范畴),但这些课程设立的指导思想要么是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要么是基于为专业教育做铺垫和基础,缺乏从促进警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整体宏观规划。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不强,堆积课程数量现象严重,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合理,课程内容的目标任务不明确,优质和高水平的基础类、理论性和综合性课程明显不足。此外,大陆警察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考核要求也比较宽松,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致使其成为一些学生获取学分避重就轻的便捷途径。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6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

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

“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

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美育仍是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识到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甚至是学生辅导员对美育工作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美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最好的载体和最好的方式,更没有将美育放在应有的位臵上来开展工作。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轻素养、重特殊轻全面、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对美育活动常常是应付了之的现象,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美育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3.1教育理念——美育地位有待加强

学校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单调。(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育的笑话:偏远山区小学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座断臂维纳斯的石膏像,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有个来视察的教育局长走进了教室问一个学生:“它怎么没有胳膊?”学生委屈的回答:“不是我弄的。”任课老师赶紧解释:“雕像买回来就没有胳膊,是个残品。”校长不好意思的打圆场说:“学校节约经费就买了个次品。”局长生气地对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下次一定要买好的,有胳膊的。”)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美育的整体情况。高校在审美素养培育中也表现为重技能轻素养、重少数轻多数、重比赛轻普及、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细节的特点。面对美育工作,美育的实施者经常会出现开一个会、办一场演出、做一次展览应付了事。对待大学生美育的重视力度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根本无法与体育相媲美,大学生体育是必修课程,一般大学都要开设至少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而美育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各种校级体育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类活动却是凤毛麟角。一场篮球赛、一次运动会获得重视远远高于一次画展、一次文艺演出。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何谈相“爱”?

3.2教学内容——偏重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内容上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礼仪基本功的训练,这一基本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自身都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吃饭的本事来对待。一般航空公司的招聘需要经过5关的考验:形象面试、英语口语、笔试、综合面试、答疑、体检,由此可以看到面试环节就有两次,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教师及学生都认为礼仪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加大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如为了保持长期微笑,平时会用嘴含着筷子的方式强化训练;为了保持最佳的站姿,平时会头上顶书、双腿夹纸的方式训练站姿。而现实中的美育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美育的真实写照。基本功是能够在教学中被量化,而美育不容易被量化,短期内也看不到它的成效,因此在一些艺术课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加大对基本功的训练,积极训练空乘专业所需的职业标准。空乘专业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而加大对基本功的练习,而将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审美培育内容束之高阁,极少问津或不愿问津。

3.3理论研究——专门研究空乘专业学生美育的成果较少

目前关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论文大约有15篇,这些文献都认为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需要加强,并且对相关教学和实践环节加以了阐释和说明,但对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研究的尚未发现。这些文献资料中能够查到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美育相关的文章仅有常静的《本科空乘方向学生艺术教学的必要性与课程实践》和陈丽梅的《空乘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乘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两者都是从课程实践方面论述了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艺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没有从高校全方位美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在季正茂的《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曾提到:“《美育基础》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编写的一门关于„美学基础知识、审美、评美、创造美‟的适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讲解了艺术审美的内容,使空乘学生学习后,避免今后受一些所谓„印象派艺术‟、„野兽派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学‟观念,使空乘学生心中对„美‟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论文在研究中认识到了美育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编写了相关的美育教材,但在论述中明显对现代艺术有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偏见源于我们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写实”的手法和作品,缺乏对现代派的认识和接触,从内心深处就对现代派带有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3.4美育课外活动——种类多效果不理想

当前美育活动在组织中存在重视活动的数量,轻视活动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冠以“文化艺术节”名号,如:助学的叫“大学生助学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艺术节”等等,但活动内容上缺乏周密安排和规划。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大赛成了精英们的舞台,普通学生参与面小,对活动参与不感兴趣,认为反正参加也不会得奖。另外活动的经费不足,而学校对于学生外出拉赞助搞活动又比较敏感,致使很多课外活动常常是走走过场。本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类课外活动,要么成了美育与活动脱节的鸡肋,要么成了以成绩至上而不择手段的变质。这一过程中美育的缺失导致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单调乏味大学生活淡淡的失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美育类课外活动很难起到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

4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与方式

根据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当前大学生美育缺失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和搭建美育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4.1加快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从思想和行动上要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审美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关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避免把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技能的提高,使美育片面化,也不能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美育表面化。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应围绕空中乘务人员必备的审美心理需求、理想人格养成为根本宗旨,避免陷入过分的灌输知识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美丽心灵的教化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应避免功利性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将来能否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而忽视审美素养的提升,只会带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丧失超功利性品质,出现人格上的危机和精神匮乏,凡事追逐功利。这也同时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修养,帮助学生正确认同空中乘务人员的审美修养标准,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标准。

4.2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

建设一个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创设良好的美育研究环境,注重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共同体中应含有高校各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如: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因为美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任务,美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美育教材、课程、实践、活动、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只有共同体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单一。要调动教学各领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学会将美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者”转变,将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梳理和创新。

4.3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高校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美育类课程应该形成一个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的立体课程体系。当前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臵中,有的高校只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及形体训练》专业课,将其他艺术课程或实践放到了选修或创新实践课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美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培育课程中应根据需要开设《美育基础》通识课,通过艺术知识类传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并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相联系,与日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元素的系列内容,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另外应将美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内容中,发挥美育的功能促进教书并且育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审美,为何要审美,怎样去审美等。

4.4搭建美育载体

美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载体的建设,通过美的事物和无形的文化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不自觉和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首先是加强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空中乘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以审美提升为目标,创造性和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的计划、思路和方法,让整个教学和活动过程充满诗情画意。其次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围绕航空文化在建筑、设施、场所、景观等方面加大投入和规划,随时随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是搭建复合式美育网络平台,优化网络美育课程、网络美育氛围营造、网络美育互动,如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栏目,设计这一栏目应坚持精要的原则,选择最具典型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作为鉴赏内容定期向学生推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在保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数量的同时,加强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如果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并在工作中创新审美素养的培育方式和方法,就能给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健全她们的心理结构,增强她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是今.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81-83

[2]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7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德育教育

我国在近几年积极开展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改要求,旨在加强具体教育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在不断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德艺双修,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也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一批高修养的专业素质人才。

一.将德育教育融入将职舞蹈教学的基础概念

舞蹈教学是针对学生的艺术天赋、艺术兴趣来进行具体化的专业指导,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会对学生在心理上、在艺术表现上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现阶段对舞蹈教学进行德育的教学实践中,一般都是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价值观念引导等方面,去教育在最终的表现方面也会产生因人而异的表现结果[1]。

二.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舞蹈教学是区别于传统型知识学科,其是身体肢体动作的艺术表现学科,在培养的效果上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特殊性。舞蹈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那在这两部分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会直接对学生在舞蹈专业素养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最终直观的表现在教学效果上,表现在学生的舞蹈表现上。教师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文化、人格意识等方面的积极建设工作,让学生在接受严格舞蹈训练的同时,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职业责任心等具体的精神品质。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接受舞蹈训练的时候树立专精意识,自主性的强化自身的舞蹈专业素养,还能够在专业能力加强的同时及时拓展自身的精神文化修养,做到德艺双修,从而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能够积极去面对和处理[2]。

三.如何具体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引导式的教学模式

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做到的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进入精心设定的德育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学会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面,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并充分结合当前社会所存在的现状,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协调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比例关系

舞蹈教育在中职方面的教学,其主旨是培养学生关于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会存在枯燥性,并且很辛苦,所以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积极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专业能力培养道路上的推助力,推动学生关于舞蹈专业能力的综合建设[3]。比如,老师可以搜集相关艺术家的表演片段、整理归纳一些知名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抽出专门的时间跟学生讲解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而锻炼其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老师还可以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社会的流行因素对舞蹈专业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感觉到兴趣,然后通过当下潮流文化,向学生延伸德育方面的培育,比如当红明星的成名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次次在失败中站起等等,充分将德育教育和当下的时代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协调好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德育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成为其成长的精神推动力,从而培育其良好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高素质艺术工作者。

(三)将德育教育具体结合到学生的心理方面

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舞者轻盈婀娜的舞姿、丰富的情感、和谐的律动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艺术专业,舞蹈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的坚守,这不仅需要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在心理方面,思想方面的具体认识。所以教师应该在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关于生活方面的点滴,教会他们怎么去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用心引导学生尊重职业、尊重社会、尊重艺术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有益建设。

参考文献

[1]曹蓓.中职舞蹈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J].艺术评鉴,2017(22):136-137.

[2]张丽丽.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卷宗,2017(20).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8

关键词:艺术设计;职业素质

前言

对于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而言,职业素养教学是为了促使学生在毕业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与行业的发展规范相吻合,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在艺术设计行业中,职业素质要求具备高度的专业精神、强劲的职业能力、专业的伦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21世纪以来,各个企业招收人才的标准已经不仅仅限于专业技能,对于个人品质的要求标准也在逐步提升。基于此,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艺术设计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随着毕业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必须提升高校自身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阵地,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就我所在的学院来讲,艺术设计专业的志愿填报情况很好,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设计是一门很有就业前景的专业。但是根据国家统计显示,设计专业几近红牌专业,也就是说实际就业现状并不容乐观。

二、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育,灌输知识的错误思维

中国的“填鸭式”教育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强调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中国学生总是畏惧对新事物的挑战,对未知有种莫名的恐惧。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也是根据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进行判断。然而对于设计类人才,重视态度、创造性思维、过程及实践才是能够应对当今及未来市场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还不完善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主题都是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课程基本包括:三大构成、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世界设计史、平面设计软件基础等。除了专业课程外,虽然也设立了许多其他课程,但是学科体系不够完善,能够提高学生艺术理论修养的课程却很少开设,即使有开设,在学生未有确切深入的了解和感受时就结束了。而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经验的实践类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院校对于设计类专业投入力量不足,实习交流平台极少。

(三)社会需求不明确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究竟应该培养出怎样的设计人才来满足当今社会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是当下高校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相对世界各国而言出现时间晚且基本都是吸收借鉴国外的已经成型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成果,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本身基础的薄弱性又加之不能够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适应社会节奏,满足不了市场对就业生的要求。比如市场明明需要3D人才,但是却由于不能跟上市场还是仅仅固守在平面设计人才的单一培养上,造成与市场脱节。

(四)“纸上谈兵”,没有实质性变化

对于现在的市场趋势,不少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已察觉到目前的大学对于设计类人才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但是各高校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也往往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少有利措施。部分教师的思想认识也还停留在基础设计专业知识教育的轨道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设计和研究,没有在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设计思维,扩大学生想象空间及对于设计行业的了解。诸此种种,都导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轨,跟不上时代对设计类人才的要求。

三、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

(一)创新现代化艺术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首先,设计类教学应该积极创新现有的现代化技术教育模式,丰富固有的教育形式,改革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的动手设计能力。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提升学生个人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诸如艺术欣赏、设计鉴赏等对于艺术设计涵养具有培养作用的教学活动,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其次,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性艺术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专业竞赛项目;邀请校外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在校内举办艺术展览,免费为其提供展览场地,把当下市场的动向及时向学生传播,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加与艺术设计提前接触的机会,积累艺术设计经验。

(二)注重职业指导教学,因才培养

在高等院校中,职业规划已经逐渐纳入正常的必修课,职业规划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是走专业就业还是非专业就业。如果是前者,就要加强专业老师的引导,对于后者,就要走“艺术+”方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根据我院在2017年做的市场调研来看,尊重市场的需求,“艺术+”人才是摒弃旧有的、单一的就业思维模式,有机会也有能力面对今后社会市场所产生的新的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新复合型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艺术+”复合型设计类人才要求就有以下特征:1)具备创意思维和高效的学习能力;2)在熟练运用软件的基础上最好有手绘基础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基础外语水平;3)“艺术+”设计类人才懂消费者心理,懂经济运行规律与发展态势,具备一定的预知市场需求的能力;4)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逻辑组织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客户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意;5)一定的策划、文案编写能力更是作为“艺术+”复合型人才的加分项。

(三)优化校企合作教学效果

2016年,我国推出了对于《教高16文件》的补充说明,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中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用以高度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技能高超、职业素质达标的综合性人才。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由于该项专业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注重对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实训教学为例:教学期间,由学术带头人引领,有效模拟实际的企业工作环境,增加实训代入感,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职业素养是学生毕业之前所必需具备的一种素质,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运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最终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盛洁.运用校本资源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6,29(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