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例6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德育; 高校德育; 艺术教育; 相互融合; 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94-04

古今中外,关于德育与艺术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表述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虽然二者在内容、形式方面不同,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追求向善向美,追求美好人生,追求人类精神世界的富足,追求人的知、情、信、意的统一,以最终实现人类真善美为理想目标。

一、关于德育、高校德育及艺术教育概念的表述

德育通俗讲是指道德教育,属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范畴。与西方关于德育的称谓“moral education”是相通的,主要指伦理道德教育及与此相关的价值观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观念变迁以及学科发展细化,德育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德育的具体定义更加宽泛和具体,即德育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它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品德素质为核心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涵盖政治、人文、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着力提升个人品德素质的一种综合教育”[1]。

由于德育外延的扩展,高校德育的概念也随之更明确,高校德育是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高校德育是规范性质的教育,是以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促使其在意识、理性层面形成道德良知,进而产生自觉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的教育;高校德育的内容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2]。高校德育的性质和内容决定高校的课程设置的形式以以下几种课程为主:“高校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等理论形式的个人品德教育,同时高校日常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高校显性课程的教育形式之一,而潜隐性的高校德育形式包括高校业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及校园环境”[3]。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既是感性学科,又是人文学科,它着眼于情,关乎着美,直抵人的五官感觉;它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在生动形象、鲜明直观的艺术呈现中展现善良美好的情感。因而,它是真善美联结的纽带,也是真善美统一的桥梁。艺术教育与着眼于知、关乎着真的科学教育,并与着眼于意、关乎着善的伦理教育共同成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又是以发展人的知、情、意,最终实现人类真善美为理想目标。

高校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基本目标,依托文学、音乐、绘画、建筑、雕塑、戏剧、舞蹈、影视、曲艺等艺术载体,在普及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赏析优秀艺术作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把自然人发展为审美的人,最终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为了进一步探讨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让我们通过对这两种极端观点进行分析和辨证之后,再梳理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就会更为深刻明了。

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本身是绝对独立的,艺术教育也是绝对独立的,与德育毫无关联。近些年来,受西方文化艺术思潮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艺术家们认为艺术与道德、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艺术就是艺术,是绝对独立的。如今这种观点和看法也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特别是高校的艺术教育。他们否认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强调艺术教育的独立性,割裂了艺术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认为艺术教育和德育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学科,这种观点和看法导致了艺术教育中所特有的道德教化功能被大大削弱。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只是德育的工具和手段,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这种观点使得艺术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出其所特有的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以上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从片面的角度看待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因而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将通过以下论证来详细阐述德育与艺术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1.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包容

苏联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在《更新艺术观念》一文中曾指出,“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原则上的区别,就在于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都兼有道德伦理因素和美育的因素。”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了用于心性修养的“礼乐”活动,礼乐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礼”是指道德伦理教育活动,即德育,“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礼法、技艺相结合的教育实际上是融德育和美育于一体的教育。在我国的早期音乐专著《礼记・乐记》中也明确指出:“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作为古代艺术教育的乐教,就是一种宣扬社会道德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德育与艺术教育在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方面也具有相同性,如在描写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中的欣赏过程中,既会对英雄人物的行为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感,也会对英雄形象产生喜爱之感。当学生在学习《诗经》、《离骚》、《苏武传》、《满江红》等诗歌时,之所以会为作品的艺术境界和优美的诗句所陶醉,不仅是因为其词句运用的绝美,而是因为其作品所表现的是爱国的激情和先天下的博怀。因此,岳飞、屈原等英雄人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成为美的化身。所以说人的审美心理和品德心理是相融的,对于美的事物和善的事物的判断也是相同的。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和德育是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2.艺术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

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 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从而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卢梭所说的“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4]。正确的艺术教育使人有了正确的审美能力,就能接受各种正确的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从而促进道德发展。而也只有具有了正确的审美能力,才能辨别事非对错,也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关于这一点,席勒就曾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5]这说明具有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艺术教育是促进德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2)德育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德育同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任何艺术如果没有了道德的支撑和底线,艺术很可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相声艺术家姜昆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支撑,艺术就像瘸着一条腿”。如在身上烙印、放血、裸奔等所谓的现代行为艺术,这样的艺术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因而也没有美可言,这样的艺术无疑只会起到消极和不健康的作用。

德育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对于教育对象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先生曾说“从美的发展历程来看,审美教育不外创作和欣赏两大方面……实现这些任务的前提,又不能离开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因为没有正确的审美观,不仅谈不上欣赏,也不可能有正确的美的创造”[6]。而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除了与良好的艺术学习和艺术修养有关,还与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帮助人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观,而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和恶劣低下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帮助人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的。所以,德育是艺术教育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德育与艺术教育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和德育教学当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能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手段,将德育抽象的形式融于艺术形象的美感之中,使抽象的感性知识变得形象、活泼,避免了传统德育的被动灌输与空洞说教,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愉悦、理智的满足、心灵的净化。其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彰显德育内容的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与创造美,并使高校德育在内容结构、方法手段等方面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与道德情感的熏陶,体现德育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审美特点,超脱了功利主义与知性主义的束缚,依藉艺术形象,营造出美的意境,抒发美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学习与艺术审美体验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进而追求美的理想,生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人生”[7]。再次,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使审美感知、审美情感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奇妙地相互交融在一起,有利于现代德育冲破传统教条主义的樊篱,实现向现代主体性德育的转换。这一融合体现了当代高校德育的精髓,使德育与艺术教育相互浸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与可接受性,更使个人健康丰富的情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利于追求全面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人类社会富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利益追求的最大化使人们精神生活空虚、心灵焦虑困惑,而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不被重视,忽视“智”与“美”的涵养,这极易导致大学生善美隔离、心智分裂。人的发展是多维的,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相融为人的多维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使人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艺术美,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促进他们德性的生长,幸福感的累积。大学生在领略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与技术美的交融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使人品格完善、情感丰富、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实际上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过程,就是帮助人实现由自然人到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再到道德的人,最终达到审美境界的人的过程。而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催发了这一进程,个体在认识自我中开发德能,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最后通过自我扬弃超越自我,使自身趋近于审美境界的人。

3.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利于追求完美的人格

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要求将艺术审美精神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使教育教学达到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德育积极性,将道德的他律手段内化为自律功能,自觉地承担起培养道德人格的任务。在人格完善过程中道德情感培养与艺术审美两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使得学生在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陶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个涵养丰厚、人格高尚的人。艺术以声音、影像的形式感染人,以集中美的方式赞美美好情感,艺术通过表现和塑造情感使人的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享受愉悦,能将艺术升华道德感、完善道德人格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有利于大学生完美道德人格的塑造。

4.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和态势,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艺术恰恰是培养形象思维与审美想象力等重要创造力的源泉。综合能力素质要求人才拥有广博的知识体系与和谐的知识结构,而要达到这种知识能力的和谐的状态,也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艺术、审美的态度与素养。因而“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也就成为了必然。艺术能活跃与完善人的思维能力,艺术以它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启迪性,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力和想象力,开启了人的创造力。因此,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启智创新的功效,培养德、智、艺、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8]。

5.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利于提升生活品味

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能开启人固有的灵性,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生活中具有情趣、具有微妙情感的东西,让人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展示美,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并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与人生,追求品味人生。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则为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情感本体的审美视域,使人追求诗意的生存方式,提升生活品味,寻找人类精神的伊甸园和人生的归宿。

总而言之,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情操,完善道德人格,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发展的境界;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也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还能给人以自由、超越的审美快乐,在规范、节制与净化的基础上,提升生活品味,赋予人类以超脱精神,陶冶和塑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完美的人生境界”[9]。因此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深情呼唤。

四、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合德育

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我们探索二者关系的目的之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经济格局、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社会利益关系、利益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大学生群体在这种社会生态下存在着信仰迷失、缺乏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对于善与恶、美与丑的分辨能力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将艺术教育与德育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教育;艺术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更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按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科学规划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

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精心研究、建设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开设了中外音乐作品赏析、中外经典电影音乐博览、乐理基础、声乐作品分析及处理、中外美术作品鉴赏等课程。如在中外音乐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肖邦的《第一叙事曲》的赏析,和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来感受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既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美,又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从而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有人说,高校艺术教育,“正如同森林‘鸟语花香’之美,美就美在每一只鸟都歌唱,而不只是百灵才歌唱;每一朵花都开放,而不只是牡丹才开放。”如何才能让鸟儿们都歌唱,花儿们都开放?那就是要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在课堂教学外,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则是艺术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艺术教学实践的机会。为此,我们不仅要构筑校内实践平台,还要构建校外实践平台。

在校内实践平台构建上,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围绕“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组织开展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大型歌咏比赛和艺术展演活动,开展红色影视评论等。通过这些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复兴民族、强大祖国的神圣使命感。这种校内实践活动也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艺术教育应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校外实践平台构建上,把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通过校外的艺术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发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而应首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审美,获得与美的观念相同的道德观念。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育德的过程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直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说教。只有通过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艺术教育的育德功能得以正确、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颜世华.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8.

[2] 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9.

[3][4] [法]卢 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57,557.

[5] [德]席 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8

[6]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382.

[7] 钟以俊.论审美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7):1-5.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情操;和谐德育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学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在新的教育大纲中已经不仅仅是辅助课程,他的作用力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构建和谐德育的今天,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举措。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围绕着和谐德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推进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的,系统的工程,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具备了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如果说,艺术教育是高校的“水”,那么必须肯定地说: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水”中的“鱼”,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地发展的。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艺术教育除了它原有的特征以外,历史性的社会环境和德育教育的内因赋予了它更高的一个杠杆作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似乎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和课堂上生硬的书本知识来完成了,如果一味地把建设校园文化套上一个什么样的架子,那么势必违背建设校园文化的和谐初衷,激化引发一个潜在的矛盾。然而艺术教育的外延就是有效地通过先进的精神文明,通过有机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核的。下面就高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发掘艺术教育的创造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

艺术的潜在生命力就是无限地创造,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融合并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十分有利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质同样是为了保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展开,为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在传统的意义上加以合理的吸收和整合,针对艺术教育的功用性,作用力,创造性地把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从而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

继承和拓展艺术教育的创造性,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加之以合理的科学的观念,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最终是校园文化不仅要具备实用性,更要具有创新性。

2弘扬艺术教育的和谐性,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艺术教育有着它独特的和谐性,它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上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显然这种和谐性和我们当前正在建设的和谐德育是相互吻合的。艺术教育的和谐性是当前高校和谐德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拓展和创新。这里所指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他们之间的各个因素具备了相互的和谐性,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逐渐地健康起来,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谐德育都具备相当的张力。

3汲取艺术教育的多面性,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艺术教育是多面性的,他不仅代表人们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而且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来说,高校艺术教育通过自身的诱发作用和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艺术教育通过音美内力的合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交流,从而成为四有新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a.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b.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c.可以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d.加深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为他们提供智力保障;e.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主要的元素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构架,对于高校的和谐德育建设是一个丰富和拓展,对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提炼艺术教育的先进性,打造校园先进文化的平台

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有重要、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压抑,为此,健全的心理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来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使人从艺术作品中得到情感的抒发。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人,能够较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使自己能够从容面对外界的各种困难。艺术教育又具有他鲜明的时代特点,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发祥地,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领头军,高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是既先进,又和谐,不失活力,同样具备文化的统领性和全面性,只有在此基础上,高校文化和艺术教育本身的魅力才能得以有效的融合和利用。

5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相互协调的关系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3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教学 艺术高职生 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

近些年,央视举办的“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与“青年歌手大奖赛”无疑已成为国人提升艺术鉴赏力的文化大餐。作为各专业部级、权威性的赛事之一,在各界大赛成功举办、专业水准“芝麻开花”的同时,参赛选手在“综合素养”考核中的表现也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不敢恭维。如有选手将《虞美人》的作者李煜李后主选择为李自成李闯王;再如艺术史范畴的题目“知音”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基本常识问答题目――《战争与和平》、《复活》的作者是谁,又如《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小提琴曲《梁祝》的作者是谁,对于以上问题,选手们要么支支吾吾、抓耳挠腮,要么是答非所问,种种解答令人啼笑皆非。用余秋雨的话说:我们青歌赛的知识考核,有的知识不妨知道,有的知识必须知道,还有极少数的知识,如果选手答错了,会使评委与观众都很痛苦!而对于已坐在评委席上的一些当前国内资深艺人为代表的音乐、舞蹈、演艺界领军人物、“大家大腕”们――对于选手们回答的综合素质题目,同样也会考倒很多评委,评委们不用回答问题,笑看选手百态尽出,但明者自明。行文至此,必须说明一句,笔者无意讥讽艺术选手们在综合素养考核中的表现,只是希望这种现象能得到全社会尤其是艺术教育者的深刻反思。

一、提高艺术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作为艺术人,如果只是知识上的欠缺,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以弥补,要是人生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那么这样的人生道路注定是失败的。另外,艺术高职生大多将成为艺术从业者,他们追求的是从受众最直观的感觉中获取对他们的价值肯定,这种感觉虽然真实却往往缺乏理性。当受众在缺乏理性思考而以直觉作为判断价值的主要方式时,就会很轻易简单而盲目地推捧和崇拜。而艺术从业者正是因为乐于沉浸在这种推捧中,在并未清楚认识到自身内涵修养的前提下而盲目自大。另外,总体上说,艺术行业始终存在认识上感性大于理性、盲目大于自觉的问题,这一特性也决定了艺术从业者在最直观面对受众时,他们的言行带给公众的影响很容易就超过了学校课本,其教化意义不言而喻。

二、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的功能

首先,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学科。历史知识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公民观、民主观、法制观、主体观、竞争观、合作观、科技观、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知识。

其次,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唐代刘知几说:“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扬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其恶可以诚,其善可以示后。”司马光则把“善可以法,恶可以为教”作为撰写《资治通鉴》的目的之一。到了近代,历史学变为宣传改革和革命以救亡图强的舆论之一。梁启超曾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些话无一不道破了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再次,历史教育实质上就是人生教育,也就是人文素养的灵魂之所在。历史是时空的载体,承载着已逝社会的知识,而历史教育正是为了认识、承袭和揭示这一“人类知识之记录”,让不断传续着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历史的文明进程。

最后,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即人文精神。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这种情感的激发和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长期教育的结果。

历史给予了受教者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财富,这是形成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的最佳途径。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涌现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像屈原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对国家和民族持有的高度责任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俊才。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致提升艺术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艺术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石中英 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14。

[2]赵磊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9,(2),156―158。

[3]陈鉴 王晓辉 高校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1),92。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设计艺术 教育 层次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艺术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由于认识上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深思。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设计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结构层次,有利于促进设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关系

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关系是指设计艺术教育所包含的教育、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是设计艺术的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首先体现的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在教育的前提下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设计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教育就是通过传承人类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育人功能。设计艺术教育就本质而言,包含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根据一定社会要求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承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设计艺术教育仅有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远远不够,还需通过教育,使人具备社会创新性的发展能力,设计艺术教育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

(二)设计艺术教育的设计共性

设计是系统工程,它涉及人、社会等诸多方面,在当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设计不仅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机关系,及舒适、安全、美观的生存环境与便利工具,同时,也是方便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设计不是设计师简单的个人行为,而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是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设计的商业价值。因此,设计具有手段性、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和商业性等特性,其特性决定了设计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正如王受之所言,设计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模式,即便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

(三)设计艺术教育的艺术个性

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遵循美的规律,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人们审美需求的实现。但是设计艺术又不等同于纯艺术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内在矛盾。因此,设计艺术教育不仅要实现培养目标,更需注重艺术个性的培养,因为优秀的设计无不是时代性、民族性与个性的综合体现。在维持各种内在矛盾关系相对平衡的同时,设计既要体现共同的规律与法则,还需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艺术个性。

二、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对设计艺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设计的商业性和艺术的体验,淡化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设计艺术教育功利化

设计艺术教育的设立与发展必须坚持以“教育”为重心,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近年来,盲目扩招使设计艺术教育出现了数量、规模的虚假繁荣,市场需求混淆了设计艺术教育的宗旨,取而代之的是设计的办学效益,导致部分院校的办学目的停留在市场的风向标上,而没有系统地研究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得“教育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

(二)设计艺术教育技能化

设计艺术不等同于纯艺术。然而,在传统教育思维模式下,设计艺术被看作纯艺术的主观创作。一方面,设计艺术的“传统认识”忽视了设计的本质,只注重表现技法的提高,导致教学停留在“师徒”模式上;另一方面,设计艺术的“艺术观”淡化了设计的目的性,盲目扩大了艺术的视觉感受与个性发挥。

三、设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实现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设计教育观念,立足于综合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真正走上个人、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遵循教育规律,促进设计艺术教育有序发展

教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设计艺术教育脱离了本质核心,偏离了设计艺术专业的培养规律。潘懋元曾提出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即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因此,设计艺术教育应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自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特殊性,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协调各种教育内部关系,促进设计艺术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把握艺术内涵,促进设计艺术教育和谐发展

李政道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作为一门学科,设计艺术教育应巧妙地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生活,这是设计艺术的本质所在,也是设计师必须肩负的使命。因此,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坚持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美学素养,加强设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和正确处理人与物、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针对设计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出具有科学的设计理念、审美意识,富有民族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造型设计人才。

(注:本文为武汉理工大学校教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装饰,2003(3):44―45.

[4]盖尔哈特・马蒂亚斯.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J].中国设计在线,2005(8):52―55.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6

一、绪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艺术教学,既需要技艺的传授,也需要思想的交流以及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画家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授,学生不仅学习艺术上的知识和技巧,也受教师艺术思想和人格风范的影响。 对艺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来说,经由师生关系对技艺和思想进行传承是必须和直接的途径。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都对这种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是艺术技巧和思想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师承关系的理解和探索,是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传统师承关系的延续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对技艺与思想的继承。而在传统艺术发展观中,对传统技术和思想的继承本身意味着再创造的基础。但是,师承关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决定了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精神发展观和创造态度。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艺术传承理念带有深厚的技艺专属和文化血统观念,并具有很大的排它性,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其保守性日益与当代文化和教育精神相冲突。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师承关系是当代教育观念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美术教育中师承关系的特点 1.技艺专属 在古代社会,艺术职业具有浓厚的手工艺特点,艺术家或者艺人对一门技艺的专利通常是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重要前提。与现代社会的专利享有不同的是,技艺专属缺少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普遍依靠师徒传承关系维系。 2.技艺传承与学术精神传承 从形式上看,传统意义上的师承关系与当代教育体制下的师承关系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传统关系中的师承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也被赋予了精神特质上的延续性特点。与技艺传承不同的是,学术精神的内容在传承中经常被不加取舍地保留,因此也更容易将一种艺术观念本身奉为不可超越的艺术经典。 3.师生伦理观念 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观念本身还被注入了伦理观念的内容,师生关系被上升到了伦理关系的高度。 可见,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不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师徒关系,更在伦理上等同父子关系。基于这个前提,除了技术传承之外,艺术见解和精神的延袭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传统绘画艺术教育观念中,对于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可以不究其师承渊源,似乎失去了艺术上的师承关系,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根本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艺术师承关系理解为:“以伦理关系维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的传承关系。” 三、传统师承关系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弊端 1.由传统师承关系决定的文化血统观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师承关系不但表现出学习者对于教育者的技巧和教育精神的延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一种艺术风格体系本身的传承,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化和技艺的血统观念。这就是说,本着传统的艺术师承观念,师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延续文化血统和社会关系。 由文化血统派生出的正统观念与主流观念更是在历史上形成了艺术发展的无形障碍。带有文化血统观念的师承关系具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在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这种继承方式会不加选择地保留其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一些负面的东西和文化基因的缺陷也同时被继承下来,并且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2.门派观念与排他性 门派体系在作为传统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特征时是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的,而一旦形成了以体系风格作为唯一精神继承和追求的观念时,则会产生一定的排他性和一系列负面影响。 排他的观念在一些传统艺术流派中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门无派”即便是对于个性化创造的一种肯定,也很可能同时含有另类和贬低的意思。 在艺术界,师承关系也可以表现为个人对一个集体观念的传承。作为学生,继承的不仅是教师的技艺和精神特质,也无形中继承教师的名望和文化定位以及社会联系。因此,学生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也可以借教师的名望在行业中立足并取得相当的社会地位。更有甚者,如果学生的艺术不借助于教师的体系,很可能被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对于个性和创造力的藐视 传统师承关系决定了这样一种观念,学生的学习无论如何必须以对教师技艺的传承为基础,由此造成的学术基础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更容易造就迷信和僵化的艺术学习观念。四、当代美术教育形势对师承关系的新阐释和新需求 1.当代文化环境与传统师承关系的冲突 (1)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来源与传统来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直接来自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当代媒体以及各种更新的信息载体,这对于传统的以师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师从观念为主的学习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学生对于教师的思想依赖性相对于传统教学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多种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3)技艺专利的独有已经不再作为教师艺术品质和艺术地位的支柱,而学术思想的保守也很容易受到挑战,学生在学术上的反叛将获得更多的认可。 (4)教师的角色职能已经开始从教授者向学习组织者和影响者的位置转变,师徒伦理的思想被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5)由文化血统观念决定的艺术门派观念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判。 #p#分页标题#e# 2.当代师生观念对师承关系的影响 (1)艺术思想上的平等观念。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构成了传统师承关系的精神基础,但是传统师生关系的生存条件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传统师生伦理观念的淡化,在当代教育观念中,为师的观念和道德标准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艺术取向和发展需求已经被逐渐认可。在此,尊重个性价值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体现为艺术思想上的共同交流和平等观念。 (2)角色转换的观念。当代的教育者在视教育为责任和天职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除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变,在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师德观念上也应注入许多新的内容和全新的理解,当代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建立在当代人文文化的基础之上。 当代的教育理念本身意味着当代的艺术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与学习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被服务的对象。这种以当代人文文化观念为基础的新的师生角色定位并非意味着教学中师生关系角色的彻底转换,而是代表一种教育态度的转变,在艺术追求上的进取作风和表率作用将成为当代师生关系的新纽带。 (3)发展中的师德观念,在当前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教师,传统意义上的师德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艺术教学的要求,教师在理解和继承传统艺术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自身对于社会发展和艺术观念更新的敏感度也同样重要。深刻的自我超越意识,宽容大度的师生观念以及务真求实的品质都是当代教师必须的素养。 3.当代的教育观念对师承关系的新要求 (1)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单一的绘画艺术教学系统已经被多种文化元素、多种艺术流派交融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单一的教育学术观念已经被更多样化的多元文化观念所取代,没有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就谈不上教学思想和传承观念的当代性。 多元文化观念的渗透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也体现在对于传统艺术血统观念和体系观念的挑战,同样也作用于艺术教学和继承观念中。承认多元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在美术教学中主动介入多种艺术思想观念是避免艺术传承中学术思想僵化的重要手段。 (2)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艺术教育观念:在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的起点不是出自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而是来自于既定的艺术门派体系,以此为基础的个性价值必须建立在对师授体系的充分认可和掌握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美术教育观念中,以技艺继承为主体的艺术传承系统已经被极大地改变了,审美观念的嬗变以及对于艺术表达的观念的深度探索已经是当代艺术创作和探索的全新课题,因此,个性价值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可。 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教育观对于传统师承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承认个性价值,独立的创造能力是艺术教育思想当代性的重要特征,也是突破以单纯师授体系为艺术起点的重要因素。 (3)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的艺术传承观念:我们看到,不同的艺术师承观念是由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价值观所造就的。作为当代的美术教育,在深入研究符合当代特点的教学观念和手段的同时,必须从意识层次对传统艺术的师承观念进行分析,以期符合当代文化价值观的需求,实现思想意识上的质变。 艺术创作服务于人和社会,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是艺术观念在当代与时俱进的表现。不论对于教授者还是学习者,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应该成为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当代师承关系冲破传统意义上的传承观念的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