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学基础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1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什么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职业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目前,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达600所以上,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西传媒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为代表的院校每年培养数千名播音主持人才。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什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习包括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口语表达、模拟主持四大板块,也有人把播音创作拆分成文学稿件朗读和新闻稿件播读两部分,即五大板块。其中,语音发声是指普通话语音和气息发声,也就是普通话标准不标准,气息够不够用;播音创作包括文学稿件朗读和新闻稿件播读两部分;口语表达主要包括即兴评述、演讲、辩论、回答考官提问等形式;模拟主持主要是模拟新闻评论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现场报道以及春晚等文艺类节目的主持。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有声语言传播、音视频节目采制、艺术学科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语言表达和采、写、编、评—“一专多能”的基本能力,培养三观正、作风硬、讲人文、敢批判、善合作、视野宽的综合素质。该专业着眼于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备音视频节目有声语言传播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能承担“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且具有一定语言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考研、就业

(一)能力及素质

该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新闻播音与主持、体育比赛解说或有声语言艺术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播音主持的发展历史、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行业需求;掌握广播电视类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能够运用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播音、主持创作;掌握不同类别音视频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巧;胜任新闻节目主持、体育解说或文艺作品演播、综艺主持其中之一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3.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社会职业认同感,以及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

(二)考研方向

新闻与传播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广播电视方向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戏剧与影视学方向基于戏剧影视美学与批评、影像研究、电子媒介交织的文化艺术属性研究以及各类语言传播现象的研究,探索戏剧与影视的创作规律。通过对当代影视戏剧理论与实践发生、发展的考量,将艺术理论和美学原则融入戏剧与影视的研究和创作中。

(三)就业方向

就业单位主要为报社、电台、电视台,就业岗位为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导、导演等。该专业毕业生还可以进入新媒体行业工作。传统电台、电视台等都有自己的网络播出平台,如芒果TV、中国蓝;新兴视频播出平台也有自己的自制节目,如爱奇艺的《奇葩说》,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等。另外,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平台也需要大量的主持人。除媒体以外,有些大型企事业单位也会有自己的活动主持人,企业开展公司推介、产品、文化宣传等活动也需要主持人。

三、报考指南

(一)报考建议每所学校的培养方向各有差异,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以培养新闻播音和综艺节目主持人为主;天津师范大学以培养电台主持人为主。综合类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多建立在各自的强势学科之上,如新闻学院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外国语学校开设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学院开设体育解说专业、财经大学开设财经节目主持专业等。建议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方向和侧重点,综合考虑后再做出选择。

(二)专业考试内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有的学校也将初试和复试合并为一次考试,还有的学校专业考试为初试、复试和三试。各学校的考试内容基本为指定稿件、自备稿件、新闻稿件、模拟主持、命题评述等。有的学校因教学需要还会加试才艺展示,如南京艺术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南广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英语播音等双语播音的考试内容为:英文自我介绍、朗读单词和文章段落、2~3分钟的英语日常话题评述、看图说话等。

(三)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设计的必要性与作用

纵观我国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的重点都放在学生德育和智育的教育上,即学生的艺术品德和艺术知识的培养上,却忽视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保护和培养不够。最后学生可能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却贫于创造,使艺术教育显得乏味枯燥。同时,长期形成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容易使教学限于统一化,限制了学生艺术个性的保留和创造力的发挥。加之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评估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往往以学生的艺术技能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是十分片面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需要开发出全新的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系统,通过远程艺术教育,学生可以获得艺术技能、学习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获得全面的教学评价,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能力。在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学设计体会到艺术带来的愉悦,通过让学生广泛的接触艺术资源和艺术信息,并辅以相应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作、感知和反思。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下思考,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感知艺术领域内的事物,通过辨别不同艺术形式,来感知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的艺术风格。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课程采用两种艺术教育手段——领域专题和过程文档。(一)领域专题。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应根据具体艺术学科如音乐、舞蹈、视觉传达、媒体艺术、信息设计、绘画等设计开发本领域的教学专题。各专题都涉及该形式艺术领域的核心概念与技能,要求学生在掌握该艺术形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艺术的感知和反思,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专题的设置可按单元划分,各单元的教育目标应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学习逐渐提高。(二)过程文档。过程文档是目前过程性评价教学体系的资料层面,即学生艺术学习及创作过程中的作品和手稿作业等,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详细证明性材料。过程文档既体现了学生艺术学习及创作的整个历程,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课程还应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课程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鉴别艺术作品的能力;能评价他人的艺术作品,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进行艺术创作时体现出来的技巧、创新能力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数字化远程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估系统始终贯穿于课程之中。以上设计方案包含了学生学习和评价的各个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较全面的提高,是推行基础艺术教育的良好形式。

三、教学模式设计的具体要求

教学模式设计的环节比较多,为了保证质量。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进行研讨,并对教学模式设计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学生学习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采用观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为主;学生的页面学习采用融媒体环境进行。可以跨平台使用,支持众多的图像、声音文件。另外,为避免学生在融媒体学习中迷失方向,应提供导航工具。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体现出了远程艺术教育的交互优势。交互讨论包括在线讨论和主题讨论,在线讨论可由老师或学生提问,在每一个用户的讨论面板上都会显示每条发言的发言者及其发言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别人的发言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发言帮助解决别人的问题;二是主题讨论,就某个主题设讨论区,学生根据专题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理解问题。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练习鉴别不同作家的作品,对艺术作品提出自己的评价等。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实现。学生可以点击页面中的练习按钮,系统自动从题库中调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习题,供学生鉴别欣赏和评价。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见解之后,系统会自动给出教师的观点,供学生参考对比之用。系统此时并不会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关于学习评价,之前我们提到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过程文件夹,学生把平时的练习作品等全部上传到文件夹中,供教师评价之用。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学模式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来引导他们,使他们的艺术素养得到广泛地提高。

四、全国专业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对应的教学模式分析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艺术教育的模式在不断的创新,艺术的价值也在教育体系中不断完善和体现,艺术教育更加具有现代化教育意义,其教学语言以及教学精神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从文化教学的范畴来看,对学生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引导。艺术教育从其本质来说,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实现有价值的艺术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随着陈旧的美术教育模式得到不断的改善,新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艺术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就成了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精神,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智力和身心发展上,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完整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开发智力,让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多元化的教学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而艺术教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正好完整地符合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观点,通过有效利用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更加有效,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美术艺术方面的提升有更多的帮助。传统美术教学中艺术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够完整的,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随着我国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就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小学美术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

一、学生的艺术培养基础比较差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不重视学生艺术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体系建设中更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这样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也是学生艺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根本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艺术能力培养方式,让学生对小学美术课程更加喜爱,从美术课程的内容到长远发展都有基础的认知,才能融入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建立良好的艺术培养基础。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培养基础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教学模式的原因,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的渗透不够深入,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建设和学习态度的建设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应处理策略:教师面对这类问题,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对美术教材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对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艺术教育模式更加多元化,符合当代美术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时,要注重不同的课程内容,构建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对小学美术课程有本质上的理解和认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基础能力。

二、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缺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建设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按照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应试教育教学要求来进行课堂建设,这样就会使美术教学课程成为小学阶段的副科,不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学生能参与的小学美术课堂比较少,实践机会也相对匮乏,对于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建设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教学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建设,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不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和实践发展能力。这样的教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实践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状况。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对应处理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频繁地参与课堂活动,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实践活动,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实践提升,这也是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方式之一。

三、学生的美术能力提升不足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在新课程教学发展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美术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教学课程的建设是非常不完善的,学生的美术能力提升方式非常少,就当前的美术课堂建设来说,还有着类似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教师应该就学生的美术能力提升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建设更多的教学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对应处理策略: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以及家长和教师都不再单纯地关注学习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速度和成长空间,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特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在我国的教育建设中,正确地运用美术教学艺术教育的特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艺术教育,通过对艺术教育的完善建设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艺术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纾纾.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14).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4

随着色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人们愈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所在,“知识改变命运”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开放,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进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触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局面并引发新的思考。教育使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领域,我国教育主要分为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不同阶段时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均有较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重新构建与革新已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技能。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与革新;革新方法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来,公共艺术课程成为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1]。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衔接不当

一直以来,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这写中小学的艺术课程由于种种原因被一直推迟与简化[2]。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艺术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被纳入中高考的考试项目中中,导致学校忽视了艺术教育,学生基本没有真正进行艺术学习或艺术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这对高等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首要事务便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扫盲”工作,即从本应中小学学习的最基础课程开始教起。

(二)课程标准制定不明确

完成艺术教育目标与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设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标准。有学者提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与中小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制定艺术课程标准时应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艺术的能力培养,体现学生创新思维与个体自我发展价值、社会交往认同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科学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3]。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年级与阶段,由易至难,既突出主科又兼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课程标准,使教学目标不偏离实际轨道,力求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

就目前而言,并没有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规定的相关文件,再加上学生中小学时受应试教育影响并没有对基础课程进行有效学习,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阶段性进行革新。

(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构建

(1)艺术基础类。艺术基础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素养、基础知识等,主要使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该阶段是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的关键时期,也是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形成的基础所在,主要通过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简谱视唱、基本乐理训练等方法进行[4]。(2)艺术实践类。艺术实践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唱歌、演奏以及其他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5]。该部分是艺术教育的核所在,虽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但若要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相关艺术技能是必须前提。一个五音不全的人虽然能够欣赏歌曲,但其只知道歌曲的美妙,却不知道美妙在何处,更遑论是对歌曲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了;绘画亦然,一个人的色彩判断力若较差,那么他如何体验到画卷的生动呢?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实践过程中开拓思维、磨练意志,学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达到的。(3)基础艺术史论。基础艺术史论课程主要通过艺术导论、艺术史、艺术评论以及美学等理论内容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艺术与人类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将人类社会与艺术进行结合,藉此把握技术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革新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革新已是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指将2门或2门以上互相有联系的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即技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的课程能够有效增加艺术知识信息量与文化含量,减少专业技术难度[6]。(1)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革新的关键偶在,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该模式并不是对单科课程的削弱或综合课程的取消进行强调,而是为了对传统单一课程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通过多方面地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使学生的艺术视野、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得到提升。(2)综合课程革新应重视学生层次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面对的学生主要为非艺术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开设课程之前应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的阶段性优化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神设计,以此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前应对学生的艺术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尤其是不用学科学生的艺术基础情况。通常情况下,文科生因知识结构包含了历史、文学,所以与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而理科生平时所接触的知识却与艺术并无联系,其艺术基础知识自然较为欠缺。因此,文科生与理科生在艺术上的基础知识或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艺术课程的设置应划分为多个教学阶段,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逐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另外,从学习时段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艺术知识相对较弱,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较强,较适宜开艺术基础知识课程;而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基础知识,也能够将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大四年级学生的艺术教学活动则可结合自身情况,将其视为自己走向职场与社会的一种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为入手,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工作的开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离不开艺术教育,我们应努力提升大学的艺术教育进而带动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多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还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作者:王亮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自圣.中、英四所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程征明.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朱新蕾.湖南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的人,自然能够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1]。”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往往以教授语文、数学等专业基础知识为主体,而忽略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诚然,艺术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涵养上,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教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内容形式,歌曲能表达情感、喜剧能陶冶情操、舞蹈能提升情趣,艺术修养的培育使我们在生活中具有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感谢身边的一点一滴,学会珍惜,充满激情和活力地过好每一天,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一、农村小学中艺术教育的现状

1.小学中素质教育力度不足,艺术课程不受重视,许多小学过于追求学生的成绩,甚至把艺术课的时间占用来弥补语数英等专业课的瘸腿,这使学生接触艺术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大多数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很小[2]。

2.从事艺术学科的教师严重匮乏,艺术修养有待提高。许多小学没有专门从事美术、音乐等艺术类教学的教师,往往是非专业的教师代课,但有些教师的课程任务过重,专业素质不健全,这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影响。3.学生家长思想封闭,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农村的家长过于注重孩子考试学科的分数,对从事音乐、美术、体育学习的学生有偏见,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艺术天赋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艺术教育。农村小学的管理人员应以新时代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引进合格的师资力量,合理均衡主要学科和艺术学科之间的关系,语文、数学、英语及音乐、体育、美术作为基础课程应相互促进、彼此融合,此类课程都应该按照规定课时由专业素质强的教师来授课,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强行占用或停课。为加强教师的课堂责任感,学校必须出台相关制度保障艺术学科的开设,并加强检测和不定时抽查,并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锤炼活动。另外,还可以将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与学生综合发展相挂钩,参加一项活动就可以给学生加相应的分数,在年度考核中,分数高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和活力,让艺术为学生创造纯洁美好的心灵,更好的成长成才。

2.引进师资力量,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先选举几位知识素养高、带头能力强的教师维持好班级秩序,帮助其他教师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在互帮互助与合作学习中充分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另外,培训结束后要专门选举一名教师担任艺术教师,管理学校日常艺术教学、宣传学校文化事业、培养艺术优秀人才,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歌咏大赛、多彩舞种舞林大会、听见你的声音诵读杯等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活动。这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价值。

3.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体验多彩文化。艺术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它需要让学生在看、听、感、知中体味生活本真,净化心灵,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师应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承认学生的缤纷思维和创造潜能,提供挖掘出孩子潜能的机会,比如带领孩子们一同欣赏国内外精彩的电影及舞蹈,定期带孩子们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名人故居纪念馆,积极打破沉闷的学习格局,塑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4.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培养优异人才。近年来,各学校都高度重视艺术教育,这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学校有义务与家长多交流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搞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事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应关心和支持这项事业,让这项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

参考文献:

[1]何述尧.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改革[J].贵州教育,2016(01):40-42.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测量;高师音乐

一、音乐教育质量测量现状

由于我国政府近两年来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儿童审美教育的培养,基础音乐教育质量测评机制愈发完善。我国第一轮国家义务教育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是从2016年开始建立的。于2019年5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二轮国家义务教育艺术学习质量监测工作。这次工作主要是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重点突出素质教育的导向,主要监测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关注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自觉参与艺术活动的意识。监测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学校艺术教学资源、艺术教师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反映各地艺术课程的实施状况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1]而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现状是音乐教育专业目前还没有开展针对高师音乐质量监测工作,因此高师在音乐教育质量测量工作上还有些薄弱。我国目前现有的音乐教育测量的研究方向上主要局限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大的忽视了对高等师范院校中对音乐教师培养上的教育测量。因此,我国还缺乏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与监测,跟其他学科教育专业甚至其他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开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测量工作原因

(一)音乐学科的特殊性

现如今国家越来越注重审美教育,而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培养音乐教师时要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测量方案。例如,在音乐教育师范生的测评中不仅仅要测量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知识,还要测量其演奏演唱、弹唱、讲演、说课、表演等各个方面的测量。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测量不能单一地去参考其他学科测量方式,要制定并实行自己的相关教育质量测量工作。

(二)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根据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不难看出,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了,因此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上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现如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以培养师范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是我们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开展音乐教育专业测量工作刻不容缓。这样一来在高师音乐专业中展开教育质量测量工作不仅有助于培养高师学生标准化均衡发展,而且还有效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发展,调节我国各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不平衡问题。

三、开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测量工作

(一)测量对象及测量内容

该测量工作测量主要对象与一般学科相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生和教师,第二类是知识技能。学生作为主要测量对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爱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等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量。教师是测量内容的主要传播者,通过对学生的综合测量从而检验其教学成果及教学质量。知识技能类则是测量的主要目标,通过测量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计算学生是否达到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从而判断学生学习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在测量中其主要测量内容是根据课程内容所归类的,主要分为学科基本技能、理论基础知识及学科教学方法使用三大类,其中属于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有音乐演唱(演奏)、合唱指挥、弹唱、视唱练耳等技能类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科师范专业区别最明显的一类;属于理论基础知识主要有民族民间音乐、史类、乐理、音乐分析等理论类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学习所有内容的根基;属于学科教学方法使用主要有维格等教学实践类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测量是评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测量标准,也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一个准则。

(二)教育测量工具的设计

教育测量工具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培养目标,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测量手段,将归纳的测量内容对学生、教师及知识技能进行测量,然后系统的收集测量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分析整理。在测量过程中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进行测量分析,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数据依据。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测量工作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试题类测量,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测量是最传统的学生学习测量方式,其测量结果简洁、明确并且便于分析,但是由于其测量方式过于片面只能测量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水平。因此,从测量目的出发可分为两种:选拔测试测量和水平测试测量。水平测试测量一般情况下试题难度不大,其主要目的是测量测试者是否达到测量的合格水平为标准。这类测量一般多用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类知识和文史类知识的测试。例如,音乐理论基础、中外音乐史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学习水平测试。而选拔测试测量相对复杂一些,其主要目的是从测试中选拔预期目标的人才,因此测试的内容除了基础知识类外,还要有综合素质类测试。这类测试一般多用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竞赛类测试以及考研等人才选拔性测试。第二,舞台表演测量,以舞台表演形式进行测量是艺术类学生独有的测量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测量学生的表演类技能技巧。根据功能以及目的也可分为选拔测试和水平测试。水平测试是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制定测量标准,主要根据测试者演唱(演奏)乐曲难易程度是否符合该阶段学习水平,演唱(演奏)技巧难易程度是否符合该阶段能力水平,对乐曲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到位等多方面测量。例如,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选拔测试是根据测试者演唱(演奏)的曲目难度水平、丰富的技巧展示以及对测试的乐曲情感表达是否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在测量中选拔出优秀的表演人才。例如,歌手大赛等竞赛。第三,写作能力测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写作能力是必备的技能。现如今在提高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越来越忽视写作能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和价值。因此,测量教师的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提高教师阅读的品质,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其次,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教材的解读,并且可以间接提高我们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后,写作能力可以扩大音乐教师的影响力,从而可以实现音乐教师的人生价值。写作能力测试可以根据写作体裁分类,体裁不同因此难度不同。测试者在测试中能否根据题目要求熟练的写作。测试的写作内容能够语句通顺,逻辑思维清晰,并且可以突出核心内容,良好的运用写作素材,文章结构主次分明。第四,说课技能的测量,这一技能是所有教师以及学科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说课技能测量就是由教师以及师范专业学生共同参加,其中活动内容主要是参与的教师及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提前备课讲阐述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所采用的理论依据,然后由专家们来点评,与专家们交流互动,这是一个教师之间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交流活动也是师资培训活动。简单地来说,说课测量活动就是教师以及师范专业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查缺补漏的一种活动。说课技能测量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关于说课技能的测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测试:(1)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测试,掌握不仅是对教材的掌握,也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或科学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掌握。(2)对于学情分析方面的测量,由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并且学生的学习状况制约着课程走向,影响着教学目标。因此,学情分析也是测量中必备并具有突出的一个重要方面。(3)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测量,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测试者不应只体现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重点是还要突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以及文化理解素养。(4)对于教学重难点掌握的测量,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关键,因此,被测量人员必须了解重点是不是该课程中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难点是不是该课程学生难于掌握的内容。(5)对教学过程展开的测量,就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导入课程、展开内容以及最后结束等。测试者则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成说课。(6)被测量者对自己的说课进行教学反思,就是音乐教师们反过来以评价者的视角,客观地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教师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错误;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就是说这一方面是测试者自我反省和反思的一个阶段,并在这一阶段针对自己的说课取其精华。第五,教育科技手段测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在课堂中能够采用高科技方法在课堂中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能否合理的运用科技手段,而不是让科技手段代替我们音乐教师的位置,从而变成一部分音乐教师们的“偷懒”工具。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教育科技手段也要成为我们测量中的一部分。

四、总结

现如今由于音乐教师资源的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开展教育测量工作是迫在眉睫的。完善并开展音乐教育专业测量工作,可以在大量的音乐教师需求下,保证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为培养出合格音乐教师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目前,作者对于高等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测量工作只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简单的构建,本文只针对与作者个人的想法进行阐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参考文献: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7

一、高校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发脑部潜能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观点,理论科学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在社会中生存的前提就是拥有扎实的理论科学知识。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新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同事还注重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而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多样的艺术化教育手段,学生的大脑神经得到了有效刺激,从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就有可能拥有更大的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不管是儒家倡导的修身养性还是今天的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史上,艺术教育从来都没有淡出过中国教育的大舞台。与其它类型的教育所不同的是,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自由、乐观心态等等。必须要指出的是,艺术教育本身是独立于其它教育方式而存在的,它倡导用艺术化的方式去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愉悦学生的心情,从而让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形式多样,通过音乐、美术、影视、舞蹈、书法、建筑等多样化的形式,学生可以丰富情感、愉悦心情、获得审美、拓展想象、锻炼思维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因为一直以来,各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而在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很少或者干脆就没有公共艺术教育类的课程,即使是设置了公共艺术教育类的课程,课程也是可有可无的赏析类别,从而造成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境地,这就对于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中的艺术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规定:在高校教学中,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的师资应该达到学生总人数的0.15%。通过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与此同时,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公共艺术教育任课教师的职称、学历还存在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落后

从目前来看,高校工科专业的艺术教育硬件设施极为不佳,极其需要大力提升,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室,以及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教材和教学设备。另一方面,高校工科专业的艺术教育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切实面对,采取措施,保证必要的经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三.新时期强化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1.强化认识,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高校领导层面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塑造全方位、全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开展针对工科学生的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工科学生也应该改变对于艺术教育的认知,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采取积极地态度去对待艺术教育类课程。

2.提升能力,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艺术教育类课程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唯有如此,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才能顺利得以开展。第一,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公共艺术教学质量;第二,不断引进高水平、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不断改变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不平衡状态,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第三,定期或不定期选聘艺术界的知名专家进行讲座,不断提升工科类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胆创新,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高校还应该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工科类大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感染,用心灵感受艺术,真正去接触艺术;其次,积极组织开展一些艺术类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能力;再次,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艺术文化校园讲座,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真正推动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应该不断创新观念,积极推进艺术教育,逐步构建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体系,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唐红梅 单位: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第二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重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是改革中的关键一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突出各种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关联,看重的不在仅仅是对各种艺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相关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通过将不同的艺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与境界。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始终存在于高校教育体系之中,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处于一种放任与忽视状态。虽然采取了一些办法与措施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的实际经验使得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仍旧存在一些不足。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性

现有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更多的是以选修课程参与到高校教学实践中,这就造成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性。对各种艺术基础知识的轻视,造成了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的薄弱,加之现有的艺术教育课程以艺术赏析为重点,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构建起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同时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在进行公共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充分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缺少必要的引导,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们并没有获得真正需要的知识,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的提高。例如高校学生在进行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赏析时,我们教师除了对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的社会背景做出必要的介绍之外,还要从专业的音乐角度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构成与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教授《英雄交响曲》的精神内涵,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这种将基础知识与音乐表现手法的结合起来,一起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较为分散,关联性不强

现有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较为分散,关联性不强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长期以来由于公共艺术课程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率也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使得高校公共课程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没有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分散的课程设置、无序的教学安排使得进行相关教学的老师得不到较为稳定的编制,大大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观上加大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难度。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他们许多的教学实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国历史悠久,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但是就我国高校的教学实际来看,作为我国素质与能力最为卓越的高校学生,其在艺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令人堪忧,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艺术造诣,如何才能振兴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才能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如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因此,我们必须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给予极大的重视,加强艺术基础知识的教育与艺术实践的引导,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安排,形成一个高效、科学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艺术素质与能力。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一样都属于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各大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课程结构、教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学目标不明确使得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也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学生选修公共教育课程更多的是把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的学习作为自己获得学分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自身对于学习艺术知识并不重视,这就更加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检验标准,造成了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缺少方向。因此必须要提高老师与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课程设置做出必要的调整,根据教学的实际,将公共艺术教育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将公共艺术的基础知识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让大学生们在大一、大二时进行学习,夯实了学习基础,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三大四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公共艺术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继续深化自己对艺术的认识与审美水平,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宏观层面上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基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有必要对现有的模式进行调整,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与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作者:唐玲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第三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建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能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有并且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从而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完善,以及师资条件的缺乏等种种问题,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模式与体制缺陷

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管理不是存在管理责任主体混乱、权责不清的问题,就是存在无人管理,权责不到位的问题。虽然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艺术管理的关注度,但是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表面工作多,实际深入工作开展少,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但是这种机构往往是应付政策而成立的,缺乏思想上真正的重视,也就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所以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上仍带有随意性和间歇性的色彩。课堂教育和文艺活动是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存在问题,并且在课时安排上往往无法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很多活动都存在敷衍了事、程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平台的构建,大学生艺术实践的思维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论是理论教育还是活动实践都缺乏的实际使得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难以内化,大学生的总体艺术修养偏低。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缺陷

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被作为选修课程存在,这是因为与高数课程、英语课程相比,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以经济功利为发展推动的综合性大学往往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只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的精神层面需求较为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精神素养、情感道德和价值导向就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和指导,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阻碍人的个性的发挥,束缚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教育发展方面的理念不尽相同,但是从经济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看,高校不应当将就业作为考量学生成功与否指标的指标,应当将就业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来指导人才培养的质量,促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由于各个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同,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目前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科学标准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缺失。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评价机制,很多高校的教师甚至是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和学习热不高。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不论是在教育评级人员选择方面,还是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指标确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些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公共艺术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导向,并且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良好心智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要在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要从高校发展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符合当前高校教育特点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和创新,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高校的办学精神、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的体现高校的发展特色和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的方式将与公共艺术教学有关的文艺主题讲座、座谈会和讨论会等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举办文化沙龙、学术论坛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全校师生学习公共艺术教学的积极性,活跃校园教学氛围。以本校经过改良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为例,在经过对学校实际师资情况和学生艺术需求的考虑之后,本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学期开设四门艺术方面的必修课,分别涉及了美术、音乐、电影和书法四个方面,学生每学期学习一种艺术课程,两年就能把这些全部修完,拿到应有的学分,这种课程体系是基于对学生艺术感兴趣的方向和艺术对学生的影响而考虑的,根据实际情况,每一门选修课还都有适合学生自身的分类,如音乐可以分为乐理类、鉴赏类和乐器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对艺术的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促进艺术课程的开展与普及。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就是较为综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同时在课下我们还注重为学生提供接触名师的机会,每周开办一次艺术论坛,邀请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艺术家为学生开展艺术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和大家的接触中陶冶自身的情操,获取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一些关于艺术的经验和宝贵的艺术体验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艺术课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教学对象是普通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将专业的艺术知识转变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教学方式不仅要通俗易懂,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刺激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和交流方式等提高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养。其次,教师也要通过网上自学、经验交流总结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另外,高校也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学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刺激教师加强学习、强化竞争机制,推动教师不断对公共艺术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强化培训,建立掌握扎实理论知识、高素质科研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完善硬件设施的配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可以和本校的艺术学院设施进行一定的互通有无,但是一定要有独立的部分,由于艺术学院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比课程更为繁重,所需要的也更为专业,所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配备应该以不影响艺术学院授课方面为基础,从而开展对艺术设施和设备的考察和配置,但是在基础设施的使用方面,如学校的琴房和画室等,也可以在不影响艺术学院教学的情况下让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同学对艺术进行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所重视,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拨款和处理操作,从而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负责方面有足够的资金对艺术教育需要的硬件进行采购和配备,如乐器、绘画用具、艺术表演用服装等等一系列物品和参加艺术展览等活动的经费。这样才能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更加完善。

(四)健全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要和其它的教育形式一样,要对它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程度如何,这个评价体系也是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对自身的评价体系做出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部分改善,提高教育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的方式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在传统的调查问卷模式上针对每位老师的具体授课内容进行问卷编制,并以此问卷在教育后的统计数据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可量化的数据被体现出来,在教师互评的模式上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中主观评价的重要环节,这种主观评价虽然不能量化,但是和数据相比,这种评价更带有人情味,可以让我们在更为直观的角度看出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如何,以此来确定本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目前水平,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能力。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共艺术教育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建立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关制度成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作者:唐玲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第四篇: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投资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较大的区别外,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通过调研,在陕西的众多民办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中心,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规模不大只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但是都相继开展了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办学模式和经费开支模式,以及部分高校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偏见和轻视,使得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存在较大的问题,整体形势并不乐观。陕西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通过2013-2014年作者的调研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公共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陕西民办高校的教育体制是以“智育”为中心,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向。近年来,虽然在理论上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过程中的许多实质性问题达成了某些共识,但还存在“重学科专业教育,轻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人文思想的根基和浓厚氛围,其结果给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遗留了极大的弊端。尽管部分学校领导也采取了若干促成与推动的举措,但却缺乏切实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致使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西安众多民办高校中,受我国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以及注重就业率的大形势下,在实际的办学理念上依旧是偏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内容缺乏本土艺术特色现西安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和影视方面,且多以欣赏课为主,内容缺乏本土艺术特色。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共八门:《音乐鉴赏》、《艺术导论》、《美术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公开课带给学生的知识量甚至远超过公共艺术课程。比如,影片赏析,网络上的名人讲解影片赏析绝大多数都比在校教师讲的透彻生动。因此部分公共艺术课程逐渐呈现出陷入尴尬境地的趋势。实际上,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本土艺术特色,比如陕西省高校就可以把陕西皮影艺术、剪纸艺术、泥塑艺术融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中去,一方面传承了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地域性,唤起学生的熟悉感,认同感。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具有引导课外活动的作用,在民办高校中,学生的艺术思维相对公办高校更为活跃,他们期待能有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但很多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都有欠缺,仅仅依靠学校艺术社团和一些零散的文娱活动来点缀校园生活是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良好平台,很多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化为艺术素质修养。

(三)师资队伍力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根据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要求,在高校中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一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由公共艺术中心和文化与艺术学院的教师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共有专兼职教师共1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1%(低于0.15%一0.2%)。如果商贸学院所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都能为全校本科生上一门公选课的话,师资问题可有大为改观,但是多数艺术教师在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之后,其工作量己经满足或超额完成了,这样的结使得师资短缺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一部分师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民办高校固有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就业率的片面保障极易影响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导致了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隐患直接在多数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实就业压力下,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对学生人文和艺术潜能的挖掘。很多民办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被放在甚至还不如选修课的地位上,开课时间被放在晚上或周末进行。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8

一些特殊的冷门专业已经逐渐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艺术专业,如影视动画专业、舞台美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等,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备一定的高科技,又兼备一定的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带动着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延续或者对西方古典艺术的研究,其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缺乏教育方式的原创性和主动性,所以发展美术教育研究不同门类的美术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通过实施开展“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将艺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总结经验,在动画设计专业领域创造出一套新型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探索设立综合绘画工作室,在“大美术”观念指导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多学科交叉式综合教育模式,以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和实践,创造出一条中西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教学道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家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订与教学工作,从中探讨出一套广告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的设计人才。如今,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先锋的创新思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速学科的发展。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就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将动漫人才培养试验区办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先锋榜样,拓展教学科目,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毕业生成为各地动画领域的专家、高级导演、管理人才及参与国际竞赛获得奖项的行业领跑者,部分毕业生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启动动漫专业的骨干教师。

二、艺术教育在专业美术院校实践中的价值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完成团体的职分,才能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机运”。如果没有艺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不能够离开情感,情感是最能够打动和影响人情绪的方式,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去沟通,需要情感去建立感情的桥梁,艺术中同样需要倾注情感,才能变得丰富饱满,才能让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艺术专业知识,更应该在艺术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丰富学生对艺术专业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先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当今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