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学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学知识

艺术学知识范文1

现状简析

关于艺术学门类下相关一级学科的设置,最初国务院学位办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提出最好设置3个一级学科的意见。应该说,从传统的学术文化循序渐进发展的角度,此意见无疑有着深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为了解决多种因素而形成的各种矛盾,经不同层面的多番研讨和论争,最终突破了这一限制,通过了艺术学科评议组提出的艺术学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艺术学、美术设计艺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的议案。之后,为了兼顾相关学科的需求和要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又将美术设计艺术学一分为二,成为美术学和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共计五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确定后,我们亟待解决的是艺术学理论相关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由于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设,属于史无前例、无从参照的新事物,这就只有依靠艺术学理论界集体的智慧,一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审时度势,迈好关键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是要遵循和秉承传统学科发展完善的理论理念及其长期实践的经验,兼容并蓄、提炼升华,客观科学、扎实有序地实现传统与现代接轨这一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命题。在此用“史无前例”一词,可能会遭到质疑,因为百年前西方国家就有了艺术学的学科概念,中国的艺术学也是得益于西方艺术学理论理念的影响而出现的一个新学科。但若进行系统地分析即可看到,处在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中西方艺术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定义、对象、范围及其精神实质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如贡布里希所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艺术这个名称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3]

比如说西方人口中的“艺术”惯性指向于美术,中国的“艺术”则包含所有的艺术门类;西方的艺术学仅仅作为造型艺术的一般性理论,中国的艺术学则包含着多个艺术门类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实体运作系统。故此“艺术学”与彼“艺术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属于世界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仅要尊重二者之间永恒的共性特征,又要尊重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起步之脚才能踏向实处。在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设置的酝酿过程中,如凌继尧先生所强调,大约遵循了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个是传统的原则,第二个是现实的原则。所谓传统的原则,即根据传统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学术名称、研究对象、范畴、命题、概念、术语和问题域等设置相关二级学科。现实的原则,即拟设置的二级学科,一是能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能够为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并且确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研究;二是在现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已经存在,并且取得一定的业绩,我们应该给予它合法的地位,从而促进它更好地发展;三是这个学科涉及多种艺术门类,而不仅仅涉及某一种艺术门类。根据以上关系准则,提出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设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学两个传统意义的基础理论二级学科,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创意和艺术管理”应用理论二级学科的主张。[4]目前统一的学科设置标准尚未出台,不过据了解,在各高校自主设置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中,已经涉及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创意、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

些许思虑

负责任地说,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既是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艺术学科确立自身价值的大好机遇,又是对中国艺术学人的智力、魄力与理智的严峻挑战。因为学科建设是百年大计,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最要紧的是要选准方向、定好目标,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仲呈祥先生在2011年5月于杭州举行的“2011艺术学学科发展的新向度暨对策研究高端国际论坛”主题发言中也再次强调:“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学应该为民族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体现中国社会、时代的文明水准,改变当下令人堪忧的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的现实情状。”[1]8并谆谆告诫老师们“千万不要去抢地盘”,不要“为了整合资源,把人家人文学院的、历史学院的、哲学院的等其他学院的老师全部拉过来申报。本来就是独立门户了,要以我为主了,结果又反客为主,这不行”。“有的时候,本校校内的资源的共用也是可行的,这得有个度,不要搞成了拼凑。”[1]14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等多种矛盾的存在,在截至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已经出现了如仲呈祥等学者担忧的一些抢地盘、拼资源等现象。比如相关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由于在现行的普通高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中,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故各高校无不希望借此机会扩大自己学科点的数量,以致在学科设置过程中出现“化整为零”、东拼西凑现象。更加值得深刻思考和检讨的是,艺术学理论本是旨在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以此贯通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内容与本质特征,探索体现各门类艺术共同性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学问。这一学科的突出特征是综合性。

按照传统的一般性学理结构原则,人们常有“史、论、评不分家”的说法,因为三者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内在关联。而在这个学科尚未拧成一股绳的初级阶段,就简单化地将其拆解开来,或者更多地将一些本来的三级学科(专业方向)强化为所谓的“特色性”二级学科来建设,极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学界都以崇尚学理规范、学术规范等为基本标准的时代,在作为“百年大计”的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起跑线上,中国艺术学界需要清醒头脑,谨慎从事,不能够让暂时的利益冲破了理智的防线,因为这个天平一旦倾斜,矛盾和困难不但不会消减,而且会纷至沓来。目前值得思虑的核心问题约有以下几点:顾名思义,艺术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理论,也是学术文化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规律支配下,经我国许多代人共同努力而开创的一个新局面,二、三级学科的设置更应体现综合性原则。然而,倘若我们在做法上继续沿袭已经过时了的“科技文化为中心”模式进行切块分割,则恰恰是违背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和学科宗旨,形成了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走向。我们可以草草地算一笔账,比如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可设置六到八个,音乐舞蹈学等一级学科则可设置十四五个,那么,同一所学校如若同时建设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起码要建50余个二级学科,按每一个二级学科设一个三级学科(专业方向)需3位教授计,至少要有150余位教授,而在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建制的音乐、美术及至新建的设计院(系)中,能达此指标者恐怕寥寥无几,必然出现空巢现象,这就势必要做那些拉郎配、拼资源等不应该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战国策》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5]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据悉,在关于学科设置问题的酝酿过程中,艺术学差一点被取消了资格。除诸多客观原因以外,本学科在十余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较多地关注表象上的繁荣,缺乏学科内聚力的夯实打造应是内因所在。中国是个文明的国度,自古就有“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等美誉,西周时期就制定了国之礼仪“五礼”,截至如今,许多传统的伦理纲常,依然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的理念之中,成为约束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保持社会群体间井然有序的基本砝码。艺术学理论一、二、三级学科的设置,理应遵循一个基本的伦理关系准则,不能够成为无“礼”取闹,如若伦理关系错位亦将贻害无穷。#p#分页标题#e#

荐言要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了有关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开展基础性工作。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需要在面对质疑和自身检讨中推进学科的发展”,它“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6]23。仲呈祥先生反复强调“营造氛围说”,警示老师们千万不要盲目地去“抢地盘”,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均需要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坚实的学理基础和长远发展的科学性目标定位,应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综合吸纳、兼容并包的传统文化精髓为基本理念,以扎实稳妥、循序渐进、精益求精、质量第一为立学准则,必须恪守学术规律,讲究学术规范,遵循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路径,让其循序渐进、天工雕琢,不能陷于盲目和盲动。在这里需说明的是,“抢地盘”等行为一般并非普通老师们乐行与可行之事,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地方性行政指令让你被动地接受,别无选择。当然,学界同仁并不能因此而推脱或放弃应尽的责任。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专家组组长仲呈祥先生的信任和重托,笔者有幸曾参与起草《艺术学学科简介与博士硕士培养要求》的工作,在此仅将自己通过初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核心观点和参考性意见作简要汇报,敬希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百年前,蔡元培先生主张“尚自然,展个性”,倡导美育教育,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推行沟通文理的学科设置,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等举措。而今看来,以上举措仍可作为我们教学与治学的基本准则。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高阶性和理论性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包括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等,它体现了实践性品格、理论性思维和精神性价值等多重特征,旨在以各门类艺术的实践总结为基础,以各种艺术现象的宏观梳理与综合分析为铺垫,最终形成用以表征人类艺术文化发展之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概念范畴、价值论和方法论等知识系统。具体而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研究对象既包括各门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共通性的主体创作、造型设计、表演展示、鉴赏评论、教育传播等艺术文化实践活动,也包括古今中外人类对艺术现象、艺术史、艺术价值、艺术精神和艺术思想的认知经验。进而言之,各艺术门类之间必然存在着共通性的价值理念、思想坐标、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认知路径。艺术学理论属于综合性、交叉性人文艺术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三大维度:一是用以分析并完善那些能够涵盖各门艺术基本概念的艺术知识学方法,涉及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评论、审美范畴学、语义哲学等相关学科;二是用以解释人类表达与感知各门艺术的形态特征,实现与体验它们的审美价值等艺术实践规律的艺术现象学方法,涉及艺术学与相关学科交叉生成的艺术哲学、艺术美学、文艺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三是用以揭示并预见那些能够整合各门艺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用以建构人类艺术创新精神的理性范畴,用以阐释人类以艺术之道把握主客观世界的价值真理的艺术之学的理论方法,涉及心理学、精神科学、美学、意识认知科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

二级学科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实体,一级学科的宗旨目的及其各项具体的指标能否顺利地实现,关键在于二级学科设置的规范性和实施运作过程中的合理性。审视任何一个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的构架体系,无不把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作为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故我国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应遵循继承性、科学性两个基本原则。继承性原则。注重广泛地继承与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学优秀学术理念、方法和成果,重点强调继承与弘扬中国艺术文化一以贯之的综合性、包容性民族精神特质,以期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进程中强力凸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坚定信念,在此基础上实现广采博纳、兼收并蓄的学科构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科学性原则。倡导和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和国家及学术界、艺术界、教育界历来秉持的发展观。科学性是一种极具世界包容性、人类本体性和时代进取性的现代学术理念,处在重大转型起始阶段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如何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原则,这是对艺术学理论界群体智慧的重大考验。具体来说,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首先需要基于人类据以内化—转化—外化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规律,其次是需要基于人类用以认知艺术文化和创造审美产物的心脑科学规律,再次是需要基于艺术家用以构制艺术造型的形式法则、感性之道与技术规范。

根据上述基本原则,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范围,可包含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下辖相关的若干研究方向(或三级学科)。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基础理论,主要涉及文化主体对艺术文化世界这个艺术本体系统的观察、分析、判断、评价等对象性的艺术认知基础理论。具体包括传统学科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评论等三个主干研究方向。(1)艺术史:含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以及艺术考古学、艺术图像学、艺术人类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方向。(2)艺术理论:含艺术原理,艺术美学,以及艺术文化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宗教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方向。(3)艺术评论:含艺术鉴赏学(传统艺术鉴赏、现当代艺术鉴赏),艺术批评学(传统艺术批评、现当代艺术批评)等。艺术应用理论。在当今时代,“全球审美化”“经济基础审美化”“物质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学术理念不断影响着艺术理论的更新。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再次产生巨大的变异,首先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与艺术创作的思维范式,倡导生活审美化的艺术理念,艺术已经渐渐地远离神圣的象牙塔,回归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本真的层面,也即实现了由人类的生活提炼升华成为以“美”为核心的艺术,再由艺术的“美”熏染提升人类生活的一个博大的理论命题,“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策略”。当然,上述艺术理论的流派及其理论,并非构成对传统的和现当代其他艺术理论流派的取代,而是形成了一种并存与互补的发展关系。从大局上看,上述变化有助于破除“艺术神圣”“至高无上”的象牙塔情结,让艺术回归现实,服务于社会生活,无疑是艺术理论研究造益人生的一大进步。我们再从人类艺术文化演进发展历史的视角来看,从艺术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同源头(源于生活),到艺术与生活的渐行渐离(高于生活),及至艺术再次回归到生活中来(创意生活),总体上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基本轮回及普遍性发展规律。因此,设置艺术应用理论二级学科既合乎规范又通于情理。艺术应用理论,主要包括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热兴的艺术管理研究和艺术创意研究两大主干研究方向。(1)艺术管理学:含艺术文化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市场与营销管理、艺术展演与策划管理、艺术产品与传播管理,艺术品抵押与信托管理(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股票”)等方面的研究。(2)艺术创意学:含艺术文化创意、艺术产业创意、艺术传播创意、艺术经济创意、艺术科技创意等方面的研究。#p#分页标题#e#

艺术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艺术学门类;艺术教育;路径;思考

从2011年5月开始,一级学科的大调整中,艺术学科最为调动最大的调整门类,一共下设了五个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可授艺术学、工学)。这表明艺术学开始在中国教育界中得到正名,表明了艺术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与取得的实际成果相矛盾的教学现状。足以证明研究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之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研究基础

(一)学科门类的涵义

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引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科门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制定,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工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二)我国的学科分类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13个学科门类。

二、我国艺术教育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不完备

艺术教学一般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需要掌握技能知识学习的一门教育,一般对艺术生的教学也需要注重技术层面知识的传授。但是实际在我国的艺术教学体系中,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对艺术教学的敏感越来越多的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创造性的表现,但是针对这类敏感、创新思维的体现,至今在对艺术学生的教育并没有找到一套比较完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艺术教学中,长期具体表现出一种招生比艺术教学的专业设置更为重要的局面,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艺术教学就是“没文化”的“烧钱”教学。

(二)教学设备不健全

具体的艺术教学的设备不健全是指,由于艺术学科门类教学的特殊性以及专业设定的单一性。导致要想实现艺术教学,就需要对其进行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艺术教学往往需要专业的设备来进行实践,不能仅停留在课本和理论层面,不然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遏制学生的创造思维。但是由于很多不是专业类艺术院校的学校对艺术生的教学设备资金和师资力量投入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在实现艺术创作的基础上,缺乏了专业的实践平台和足够的教学设备,因而使艺术创作得不到完善的发挥和体现。

(三)艺术生的教学质量落后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艺术生的文化教学上,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了招生和顺应市场需求的专项型人才的培养上。一味的扩大招生就招致出现了学生的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的教育弊端;同时如果学校方面对于艺术生的培养仅将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中,就会导致出现学生的教学质量过于表面,顺应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固然重要,但是大量低劣艺术产品的市场充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于艺术追求的审美品味,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社会风气等,这种不重视培养高质量艺术人才的行为无疑是不利于建设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

三、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

(一)将艺术教育转化为理性教育

将将艺术教育转换为理性教育一方面,是指针对认为艺术教学就是“没文化的烧钱行为”的学生家长和学生而言得,引导学生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学,将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传授特殊技艺的理性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基本素质,进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将艺术教育转化为理性教育,是针对一些高校出现的不重视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的行为,倡导高校理性教育,在顺应时展的同时,提高对学生素质要求,在充分引进学生数量的基础上,普遍提升学生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二)对艺术教学做出适当调整

具体是指,在各有侧重的艺术教育中,既要将学生向更深、更高的专业领域进行纵向发展;又要打破现代艺术向传统艺术的明显界限。指导学生将单一的教学领域,不断扩充,向综合甚至混合的方向发展。充分在专业的师资力量引导和专业的教学硬件支持下,实现个人的专业突破。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市场文化冲击的“诱惑”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创造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出来。

(三)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就应该具备国家对于专业学科门类相应的文化修养。不断提升艺术学作为学科研究的水平和实力,在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的同时,既要重视艺术作品,还要重视对作品的诠释,即培养学生浓厚的学科意识,改变艺术学“没文化”的恶名,大力加强艺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四、结语

本文主要就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之思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此项课程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我国艺术教育学的现状展开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包括将艺术教育转化为理性教育、对艺术教学做出适当调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等一系列可实施的教育路径。最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研究学者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董成双.迎接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对艺术学门类发展之思考[J].艺术学理论,2012(1).

艺术学知识范文3

 

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些知识领域对它进行研究。但是,专门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学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产生。而艺术学在我国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则是近几年的事。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中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与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电影电视学、艺术设计学等并列)。在此前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继建立了艺术学系。由于学科初创,我国的艺术学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怎样从事自己的研究?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艺术研究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保持纯正的品位,并从自发走向自觉。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依然困扰着艺术学研究者、或者在实际操作上令人含混不清的这些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由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美学家、现年94岁高龄的马采先生作了确切而明晰的回答。我国最早关注艺术学独立运动的学者是宗白华。1925年他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旋即更名为中央大学),1926~1928年他作过艺术学系列讲座,并写有两份相当完备的艺术学讲稿。不过,这些讲稿在他生前未能发表,90年代才收进《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马采于40年代初期写了6篇艺术学散论,其中带有纲领性的第1篇于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第2卷第9期。这6篇论文都收入马采的《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6篇论文迄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们表明马采不愧为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先驱者。   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过程直接制约着它在相关学科中的定位、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及艺术学的产生,人们都会提到德国学者德苏瓦尔于1906年出版的名著《美学与一般艺术学》。这本著作中译本收入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译本和它所依据的英译本都很不妥当地把书名译成《美学与艺术理论》。殊不知对于德苏瓦尔来说,“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不仅是一个书名,而且是他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他开展了艺术学对美学的独立运动。在他的这部著作出版的同一年,他创办了与他的著作同名的刊物《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该刊现更名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年刊》。作为国际上权威的美学刊物,它反映了德国20世纪美学发展的历程。1913年,他又在柏林主持召开了题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第一届国际美学会议。翌年,出版了《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会议报告》。德苏瓦尔认为,传统美学研究两组问题:审美价值和艺术活动。由于这两者的区别,现有必要把艺术活动单独归入艺术学的门下。尽管对德苏瓦尔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尽管美学仍然继续研究艺术活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艺术学是作为美学的一部分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而最初主张艺术学独立并从事艺术学研究的,正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批美学家。马采艺术学散论之一的标题《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就表明他洞察国际上这股学术潮流的发展,并极力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过去以为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一切美的对象,并不限于艺术,即凡是能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的自然物以至人类的行为,无一不在研究之列。”“因此,就是美学者自己,也不得不提出限制研究对象范围的要求,主张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应该获得独立。”(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第1页。下文凡引述该书的,只注页码)。在这方面,马采的观点和宗白华的观点相吻合。宗白华在20年到:“艺术学本为美学之一,不过,其方法和内容,美学有时不能代表之,故近年乃有艺术学独立之运动,代表之者为德之MaxDessoir(马克斯•德苏瓦尔———引者注),著有专书,名Aesthetikandallgemeinekunstinseeschaft(《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引者注),颇为著名。”(《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511页)。   一门学科只有确定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它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才不会被其他学科所代替。顾名思义,艺术学就是研究艺术的科学。那么,凡是对艺术的研究,是不是都可以称作为艺术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理解德苏瓦尔的一般艺术学的概念。   一般艺术学是相对于特殊艺术学而言的。“特殊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个别的本质、创作、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第8页)。它们是音乐学、戏剧学、诗学、美术学等,其中有些已具悠久的历史。关于一般艺术学的对象,马采作了一个相当精到的说明:“一般艺术学就是研究那些关于艺术一般的本质、创作、鉴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创作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决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等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作理论的考察”(第9页)。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学就是这里的一般艺术学。显然,远非对艺术的一切研究都可以称作艺术学,只有对整个艺术现象的综合研究才配的上艺术学这个名称。马采具体研究了艺术、艺术家、艺术活动(创作与观照)、艺术美的类型、艺术源流(发生与发展)等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他提出“创作与鉴赏正是艺术理论不可分割的两面。没有不被创作的艺术,也没有不被鉴赏的艺术。鉴赏便是创作,创作便是鉴赏”的见解(第695页),曾得到冯友兰、贺麟、金岳霖等人的赞赏。   艺术学和美学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除艺术学外,美学对艺术最为关注。美学和艺术学都研究艺术,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不同。马采缓引了格罗塞在《艺术学研究》中的有关论述:“艺术学为了最后认识艺术的特质,必须采取和旧的艺术哲学完全不同的方法。”“艺术的真正科学的认识,只是从对艺术的实际感情产生出来。因此不论是创作者或鉴赏者,只有能够认识艺术的人,才能真正感受艺术”(第17页)。艺术学研究既要反对“集满堆庞杂的资料”,又要反对“设计其冒险的空中楼阁”(第7页)。马采强调指出“还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这在当时是美学,同时也是艺术学———之所以能永葆其不朽的青春,而布瓦洛之所以不堪莱辛之一击,就是因为前者是以艺术的事实为基础的归纳的理论,而后者却只不过是演绎的空中楼阁而已”(第18页)。这些使我们想起德苏瓦尔的观点,他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既不满意哲学美学“自上而下的”方法,又不满意心理学美学“自下而上的”方法。他主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所谓“自外向内的美学”,“即以相同的分量去艺术地感觉和科学地思考”(德苏瓦尔《美学与艺术理论》第6页),从分析具体艺术出发,走向艺术哲学的高度。例如,被日本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事典》称为“艺术学之祖”的德国艺术学家费德勒在分析同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理论。他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为一种实践美学,他的理论首先面向艺术家,对20世纪初期西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产生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美学研究各种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的普通规律,艺术学研究作为审美价值的艺术价值的特殊规律。这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美学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艺术,其研究带有哲学意味,美学研究比较思辨、抽象。#p#分页标题#e#   而艺术学研究艺术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涉及美学范围,具有不自觉的美学性质,艺术学研究比较实证、具体,它比美学更加关注艺术实践。马采为艺术学作了准确的定位: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第2页),“艺术学到了艺术哲学,便最后进入到本来的美学的领域了。艺术哲学在艺术学中是最接近美学的,即受美学影响最深的科学”(第18页)。   半个多世纪以前,马采就对艺术学的独立坚信不移:“目下正在发展过程中的这门新兴科学,难免不受一些眼光短浅、思想保守的人的非议和反对。但只就方法论方面说,这门科学独立的必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第1页)在大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兄弟院校已经建立了艺术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逼人形势下,在艺术学研究中曾着先鞭的中山大学是否有新的举措和动作,我们且拭目以待。

艺术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网络传播;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改革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变换过程。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教育目标、渠道改变了,对原有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产生了冲击,对相关的教学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教育领域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1]。具体而言,互联网在与传统的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相融合之后,既可在教育影响力范围上产生极大突破,又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做到个性化。这直接提升了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管理的效率,“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泛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跨组织边界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云计算技术能够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互联网+”思维下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

一、“互联网+”思维下教育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互联网的发展以瞬息万变之势革新了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对各行各业提出新的需求与目标。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互联网+”思维对我国经济形态的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维下教育也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以适应时展。首先,从横向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相较于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一流大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高校人才的输出不仅仅要进一步契合各个产业发展所需,更要与时俱进,立足民族,具有全球化视野以及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其次,从纵向的政策方针角度而言,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通过并由国务院印发;2017年9月,《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紧接着10月,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2018年,“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对中央两部委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因此,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在新趋势下需审时度势,顺应时展与政策要求。南京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状况,以实现一流大学为目标,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突破点,一方面致力于为新时代培养出创新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致力于探索出实现时代教育传播学的新路。

二、渠道变化下教育技术的迭代

“互联网+”首先建立在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因此教育传播学的变化体现为“数据驱动学校,技术变革教育”[2],即技术将与教育深度融合、与个体的人相配合,硬件条件的更新,直接推进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演变。对于传播过程终端的学生而言,新的传播技术让他们获取的信息量大大扩容。

(一)资源的开放互通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最直接可感的变化之一是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不同种类的信息很容易被搜集整合。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致力于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先后购买的世界美术与台北故宫数据库等,以及自建的江苏音乐特色数据库、八大山人全集等特色数据库,为的是通过整合消弭地理隔阂带来的信息孤立,打破艺术知识的分散性和垄断性,使之成为具有艺术体系性的架构。如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养层次和求知需求进行学习。正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艺术院校通识教育里知识的传授者不再局限于专业教师,而是扩展到全社会。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在某些相应的课程上,美术的一线从业者,包括画家、画廊以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展会策展人、拍卖师、收藏家,甚至是颜料厂的工人都可以提供非常丰富且直接的知识。这些非艺术院校人员可以使用网络进行知识传播,所提供的信息或许缺乏体系,但其所具有的专业性、新鲜度、实践性很难在课堂中获取。

(二)知识呈现的多样化

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的种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的融合,保证信息的接受变得更形象直接。新时期知识传播也不再局限于课堂面授,必须顺应现代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现拥有国家级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数字音频实验室、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心等资源,为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提供平台。且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正在发展的虚拟仿真技术,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学生在接收信息时调用了多种感官,极大地提升了认知体验,加强了记忆效果。这正是传统课堂传授中所缺少的参与感,其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性、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多感官接受的协同性,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重塑学习的过程,提高认知的效率。

(三)组织形式的互联网化

渠道的变化还体现为课堂地理空间限制的逐渐消失。如今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单个教师的授课内容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让更多人跟随学习。目前南京艺术学院已经将微课体系日常化,正在逐步建设大型在线开放课程,致力于将网络的存储性、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赋能于课程教学中,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学校之间的边界。例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运用远程授课的方式对大量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学资源得以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音视频以及相关资料被存储在云端,只要接通互联网,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上进行学习。音视频的记录方式还打破了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口传教学稍纵即逝的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成了全社会性的,并且是终身的活动。

三、主体、内容、效果转变下教学思路的更新

大学教育以人为本,技术的更新改变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从教育传播学视域考量,这是渠道促使主体、内容发生转变。此外,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旨在为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艺术门类的知识。因此,这种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一)主体转变:教学方式的引导性

在教学思路上要求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来帮助他们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建构意义系统。目前南京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采用分层教学:通过课堂观察和数据分析,辅以学生的个体意愿,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最大能动性。并借助大量网络资源来建构课程的资料库,录制相关微课、引导视频等,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式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对主要问题展开探究。同样,对课程的认识的调整上,学院逐步从“知识的传授”向“素质的培养”转变,充分培养学生的认知建构能力。例如设计类课程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注重设计原理等学理性知识外,将德国、丹麦等最新的业界研究进展、应用案例等及时纳入教学范畴之中。另外,学院定期举办多媒体课件大赛,力争让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形象、可感。

(二)内容转变:教授过程的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具效率,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或建议。最新开发的教学系统,尝试着加入了弹幕功能,以一种年轻用户感兴趣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这些大量的反馈信息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通识教育中学生的专业不同,接受能力有异,更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需打破自身绝对权威的设定,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育。南京艺术学院“翻转课堂”的出现,就是对互动交流思路的践行。它颠覆了传统课堂“你讲我听”式的单向交流模式,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即完成全部课堂知识点的预习。正式上课时,教师则主要负责组织对自学效果进行评估。“翻转课堂”实施之后,教师反映任务加重,需要在课前布置自学任务,录制课程相关的视频并提供学习资料,但是学生反馈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对于通识教育意义重大,不失为“互联网+”时代南京艺术学院通识教育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三)效果转变: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渠道效果评定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为教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南京艺术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展大数据评价的艺术院校,利用大量采集的数据信息,评价不再是对某时间节点的考察,而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此举意义在于它不单纯应用于学生,而是适用于学习活动的全部参与者和过程,包括教师的从教过程、师生的互动交流等。通过信息采集技术,大量过程性的数据得以被记录,智能化的系统继而可以对其进行对比运算,得出一系列所需报表。教师所需要掌握的则是如何应用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熟悉报表之后对应的事实本质,并对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了然于胸;长时间的数据累计,也让学生能从较长远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求学过程,并结合自身需求做出更实际的规划。教师则能借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评价过程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经验主义,结合数据分析,更具科学性。“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势必会迎来一轮新的全面发展,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全面提升,也有教学思路、方法、模式的更新迭代。“只有当所有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资源、教学活动都汇聚到互联网之中以后,互联网教育时代才真正到来”。[3]在此背景下,南京艺术院校通识教育从追求考试成绩向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转变,从相对统一的教育目标向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从定时定点的课堂传授向随时随地的终生教育转变,从人为本,创新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技术应用、组织形式、思路发展,致力于探索出实现时代教育传播学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3,(12):3-9.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N].教育部,2017.09.21.

艺术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艺术;科研管理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艺术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需要大发展大繁荣。高校艺术科研管理是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工作。艺术学科的综合实力如何,与其自身的科研水平密切相关。有效的科研管理,对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科研管理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

(一)艺术科研管理的时代特点

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是这个时代赋予广大艺术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艺术学要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影响力,必须将科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艺术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学者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离不开合理规划、周密组织、综合协调和高效运行的艺术科研管理。只有正确认识艺术科研管理的时代特点,才有可能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艺术理论创造和学术繁荣。当前,艺术科研管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艺术科研管理范围的复杂性。学科是人类对知识体系或知识系统的归纳分类。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表明艺术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特性。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每个学科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并存。5个学科下共有33个专业,每个专业有不同的形式和载体,成果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第二,艺术科研管理对象的特殊性。艺术专业教师是高校从事艺术科研的主力军。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因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和观念,以及受艺术院校以往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影响,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知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业务和教学技能,但是科研的意识不是很强烈,科研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科研的能力和素养不是很强。第三,艺术科研管理制度的宽泛性。作为学科门类中的一颗新星,艺术学独立不过6年的时间。独立的学科门类并不意味着科研管理制度的独立。艺术科研管理整体上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整体思路和设计,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原则性的内容很多,但针对艺术学规律和特点的细化尚显不足,缺乏系统的、特性的构建,指导力和标准性有待加强。第四,艺术科研管理模式的模糊性。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和思路密切相关,是管理部门的具体实践,也是管理发展的内生力。艺术科研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之一,职能定位尚不清晰,对学校内部,是行政部门还是教辅单位,对学校外部,是单一沟通还是联合协作,这些都尚处于探索阶段。由此带来的管理模式上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到艺术科研资源的配置,影响到艺术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能力和素质。

(二)艺术科研管理的发展要求

“5•17”重要讲话精神,对艺术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在新时期推动艺术学科的创新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是艺术科研管理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在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在艺术学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凸显了加强艺术科研管理的重要性。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路线图与指南针。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一文件,对高校社科战线来说,就要着力唱好“三台戏”,扎实推进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着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三是全面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改革。[1]这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攻略。就艺术科研管理工作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目标要求和方法论指引:要围绕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要求,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将改革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更加明确艺术科研的改革任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要深入研究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抓住改革关键节点和症结所在,稳步推进艺术科研管理改革。

二、大数据时代对艺术科研管理思维带来的改变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信息化作为新近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给经济、文化、政治带来了比以往更加广泛、更加深远的影响。大数据(BigData)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抽象概念,大数据至今尚无确切、统一定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存在不同的界定。虽然对大数据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是对大数据的特征达成了统一的共识,那就是IBM在高德纳分析员道格•莱尼提出的量(volume)、速(velocity)、类(variety)的理论基础上归纳和深化的4V特征: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ty)、高速性(velocity)和真实性(veracity)。规模性(vol-ume):数据量大,采集、存储和计算的量都非常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B(1024TB)、EB(1024PB)或ZB(1024EB)。多样性(varity):广泛的数据来源决定了数据形式的多样性。如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高速性(velocity):数据增长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真实性(veracity):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传统数据源的局限性被打破,需要有效的信息筛选以确保其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人们衍生增加了大数据的第5V特征,即价值性(value):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是大数据时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大数据的特征既是对大数据物理形态的描述,也是对大数据处理方法的阐述。大数据的特征连同大数据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进程表明,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时代就在技术革新和思想革新的交互影响推进中到来了。

(二)大数据对艺术科研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时代,不仅是因为数据或处理数据的技术本身,而在于它改变了社会的关系和结构,由此引起了社会模式的变迁。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2]9同时,指出了大数据带来的三大思维变革:“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赖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2]29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学科门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甚至价值体系。对于艺术学科而言,具体到艺术科研管理面临如何的机遇和挑战呢?大数据时代给艺术科研管理带来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的机遇。艺术科研管理依托“无限大”的打通平台,享有“无穷大”的信息和资源,获取掌握宏观和微观的“无限多”要素,具备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条件。同时,能够打破信息壁垒和观念束缚,实现多元主体参与,自主选择多元,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表明立场,认知、理解、需求可以多维多角度,没有唯一的标准和模板,进而有利于开拓原有的领域和范围,突破现有的理论、方法,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艺术科研管理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有效对策、价值定位和求真创新的挑战。艺术科研管理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透彻分析种种相关或不相关的相关性,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做出有效对策。同时,需要明确价值定位,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此前提下尝试新的事物,有价值地去解决存在或发现的问题。要非片面化、简单化、碎片化地理性探索与选择新方法,自觉把求真与求用结合起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推进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一)把握价值角度———明方向、布好局

大数据的5V特征,归结到应用的最终意义就是“价值”。“大数据时代使人们获得了视野,但不能定位视角的视野有可能让我们身陷沼泽而四顾茫然”[3],因此角度选择同问题确定和价值定位密切相关。“5•17”讲话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同样,艺术学科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关键就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艺术科研管理首要任务就是把好方向。要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科研管理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方面,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艺术科研管理,努力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原理与艺术科研管理实践有机结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另一方面,加强思想引领,尤其是引领艺术学科教师,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成为党和国家要求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合格的艺术科研工作者,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将正确的方向贯穿于一切科研活动的学术导向中,使艺术科研真正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在把好方向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主动服从艺术科研的需要,科学做好科研管理的规划和谋篇布局。

(二)拓展视野广度———宽认知、厚积累

大数据时代提供了获取数据信息的可能性和便利性,让我们可以充分地占有信息和要素。在“5•17”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很广,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对于艺术科研管理来说亦是如此。艺术科研管理一定不能陷入狭小的“专业”空间,必须具备广阔的视野,才能实现管理的深度和厚度。为此,我们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艺术科研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学习吃透国家的相关政策精神是首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只有吃透政策,掌握要领,把握实质,才能梳理总结好新探索新实践,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才能实现科研管理的主动对接、无缝对接和及时对接。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围绕我国艺术科研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基本原理、文化形态、理论制度、思想成果、批判精神以及方法论,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艺术科研管理的理念、主张、方案。三是对国外优秀成果的学习。本着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科研目标,对于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我们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要一味拒斥。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有分析、有鉴别,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三)提升决策高度———找准点、定好位

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艺术学科的性质使科研包含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两种类型,也会出现重创作实践、轻理论研究的现象。坚持问题导向,艺术科研管理才能取得实效。因此,艺术科研管理要加强学科发展规划和引导,提升决策高度,才能使理论研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使创作实践有学术深度。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好的工作推进机制可以使各种相关因素综合、规范、协调、有序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工作的高质高效。一方面,艺术科研管理必须认真加强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艺术科研管理制度,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既高站位引导推动科研开展,又规范管理科研工作,同时给科研活动“松绑”“加油”,努力使教师们更新科研观念,加强科研意识,焕发科研活力。另一方面,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认真审视艺术学科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突出特色,坚持“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既重视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项目申报,发挥优势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又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开发形式多样的院内项目,促进科研可持续发展;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和学术会议,又强调与实践探索的结合,开发艺术创作实践项目,搭建广阔的科研平台,丰富艺术科研的类型;既重视“线上”的科研项目管理,建立规范的机制,又关注“线下”的培训教育,组织各种类型的科研培训,不断加强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

(四)提高服务温度———重方法、添动能

艺术学科的特点使得从事艺术科研的教师们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学术研究方面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能力和素养。因此,艺术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艺术科研管理坚持以人文本,以情感温度彰显服务力度,促进艺术科研健康持续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温度,决非简单的言语、态度的表现表达,而是一种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的传递传达。具体来说,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个性化的项目管理。艺术科研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项目和成果的管理。因此,要抓好艺术科研的申报和过程管理,只有在项目立项、执行的过程中,从设计、组织、协调上做好个性化的服务保障,而非简单的约束和制约,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搞好科研,才能奠定出好成果的基础。二是加强科研团队的创建。艺术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涉及的专业也比较丰富。但长期存在个人“独来独往”的“单干”现象,科研团体的凝聚力和合作度比较低。因此,需要打破个人独立研究的界限,给科研团队合作升温,加强思想、学术、话语的交流交融,构建团队协同攻关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体系,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艺术科研人才队伍。三是探索科学的创新评价。重要的是处理好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要将冰冷的数量作为衡量科研能力的唯一指标。根据艺术学科特点和教师的特性,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和奖励体系,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让大家有更强的自觉性,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研究,出成果。

(五)凸显技术力度———铺好路、搭好桥

“5•17”讲话中指出,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身处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化始终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除了思维的变革和理念的提升,技术的合理运用将大大加强推动艺术科研管理的发展。艺术科研管理作为信息化应用的新型领域,可以依托大数据建设科研系统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管理的智慧化和智能化。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师而言,推进信息技术和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弥补他们在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为他们创造舒适、便捷、高效的科研条件。一方面,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要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特征进行架构和设计,依靠网络化的传输和操作,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要对所有的科研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按照系统设定的程序和管理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操作,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要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障碍和信息资源壁垒,将科研同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集中到同一平台,实现管理工作协同化;要及时、全面地收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相关科研信息,为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化。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上,要树立数据思维,需要对科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相关关联参数的设置,从而有利于数据的收集、对比、整理、分析及挖掘。要完善模块建设,针对艺术科研的特点,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经费、项目中检、项目成果、学术交流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加强原始数据的获取、科研人员的主动推送、管理数据的自动采集等功能实现[4],充分实现信息平台挖掘数据内在价值的功能。

四、结语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繁荣和发展艺术学仍然任重道远,艺术科研管理需砥砺前行。大数据方兴未艾,其带给社会的影响和改变远未有尽头。艺术学科,有其特殊和复杂的学科属性,艺术科研管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同艺术科研管理结合起来,如何在艺术科研管理中加强大数据技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前沿性课题。只有长期不懈地积极探索艺术科研管理模式,研究管理方式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艺术科研管理质量,使其成为繁荣和发展艺术学科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求是,2017(10):26-28.

[2]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9.

[3]于平.大数据时代的艺术学对策研究[N].中国艺术报,2013-07-10.

艺术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艺术学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在艺术学科中,如美术、书法、设计等学科,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若偏重理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若偏重操作,又极易发生安全问题,导致教师处于两难之间。笔者从艺术课堂安全问题的角度展开分析,从而了解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为安全教育提供借鉴,期望学生在艺术课堂上的安全能够得到切实有效保障。

一、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艺术学科的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教材条件,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事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挖掘潜藏在教材中关于安全教育的因素,寻求突破口,在思想上提高重视,在行动上付出努力。例如,在学校教学阶段,美术课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使其在亲身体验后了解如何处理安全问题,掌握安全技巧,学到实际可用的安全知识,使学生的安全教育从“静态教育”转变成“动态教育”,更具备实效性。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艺术学科安全教育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一)艺术教师安全意识不强

艺术教师了解安全知识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和日常生活经验,对安全知识了解得不到位,而且对于教师培训多为教学方法与技能等方面,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在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艺术教师由于缺乏应对经验以及处理事故的能力,不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安全。

(二)安全教育的意识缺少渗透

艺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忽视了在本学科中的渗透,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渠道。通过调查发现,多数艺术任课教师未能在自己学科中有效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不少艺术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班主任教师的事情,或是专职安全教师的职责,很多艺术教师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课程内容的教学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事实证明,学生受到安全伤害事故往往就是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所以,艺术学科教学与安全教育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日常安全行为需要在艺术课堂中规范

在美术、书法课堂,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学生存在许多危险行为。如:三角尺等学习用具的使用,有一个男孩子用三角尺当作武器在玩,在同学身边摆弄时想象自己使用的是一支枪,结果不小心扎疼了同学,而他的同学也不甘示弱,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把小刀和他比划了起来,最后划伤了对方……孩子眼中的角色游戏变成了流血事故,无意中的行为存在着危险,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身边存在的危险,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正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艺术课堂中,往往缺乏相应的课堂行为规范。

二、艺术学科渗透安全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艺术学科设计融入安全教育内容

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优势,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设计中。艺术教师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艺术教材内容,在美术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安全教育问题。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知识结合,并为学生介绍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安全事故案例,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例如,在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以作业形式上交,并且让学生指出哪些路口比较危险,哪些地方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上学放学时需注意。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讨论并在班级中分享,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各种交通标志的发展历程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在美术创作课上,老师可以结合安全的主题让学生创作,例如交通小警察、动物保护、爱国等等主题。在创作后还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创作理念和安全进一步相结合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好的方法

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体验。无论是美术还是书法,体验学习的过程都能很好地掌握艺术的精髓。要想在艺术学科中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小刀是美术、书法等艺术课堂上常见的工具,在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相应课程内容,对工具使用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示范。若学生在课堂上划破了手,不知道如何处理,其他的同学只是询问老师,寻求帮助,缺乏基本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旁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学着简单的处理方法,并且请求其他同学给予帮助,一旦共同经历了自救、协作的过程,便会留以深刻的印象,亲身体验后就会在无形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此时,教师再次进行安全教育,便会事半功倍。当灾害事故来临时,现实中的情况往往超乎人们之前的预想,会更加复杂。如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安全教育理论并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纸上得来终觉浅,若不能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和感受,自护自救的能力始终难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如果主体不能进入状态,体验将会打折,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获得了主体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才能充分发挥。

(三)规范课堂秩序,逐步培养学生安全行为习惯

在艺术课堂中,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美术和书法课堂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行为,对此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遵守,要强化课堂纪律,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例如:使用刻刀、剪刀以及其他工具时应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的规定使用。不能手拿刀具指向同学,不能在桌面、窗帘、墙壁等处乱剪乱刻,离开座位刀具合上放下,切忌将一些微小物品放入口鼻或耳朵中。应注意涂色工具及铅笔的安全使用,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拿着铅笔指指点点,也不要拿着工具玩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使用的文具用品也有要求,避免学生危险操作和不当使用工具。如带有香味的橡皮、尺子,以及形式各样的笔,还有劣质的墨等,艺术教师要学会事先告诉学生安全文具的规格,明确可以带入学校的文具以及禁止携带的文具。同时,要告诉学生,事先应将所用工具带齐,不要轻易向他人借用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纠正他们不当的工具操作习惯,使其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和材料。艺术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三、小结

艺术学知识范文7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持续增加,使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越发严峻,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是当今社会急需有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中国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在某些程度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如何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有更好的发展,是很多高校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价值远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将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关键字:

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一、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价值远景

创新创业教育和艺术类专业教育两者并不是对立存在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是艺术类专业与时代接轨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要。第一,艺术类专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包括表演类人才、音乐表演类人才、戏剧戏曲类人才、服装设计人才、动漫制作人才以及室内设计人才等,培养的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专业要求其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有较强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设计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艺术专业本来就是一个走在社会和时代前沿的专业,需要从新奇独特的视角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设计作品的能力。所以艺术专业为了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加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第二,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发展质量是中国在未来10年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的人才就是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就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发展,这就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各个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论”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的高质量人才。

二、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必须和艺术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相融合。当前阶段中国艺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艺术人才大都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认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本文对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确定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艺术专业当中,应当充分结合艺术专业的优势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不同的年级划分不同的教育目标。低年级的艺术学生应重点培养其创新创业观念,激活学生内心压抑的创业意识,;中年级的艺术学生应该结合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学生通过参加模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对其学到的知识和自身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为高年级的艺术学生创建真实的创新创业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创业过程中,体会创业过程的快乐和艰辛。第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为艺术人才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要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设置和合理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系统的创新创业的教学。首先学校要通过课堂对艺术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创业知识,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或得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除了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之外,学校应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跟当地的适合艺术学生发展的企业合作,让学生将学到的创业知识能及时的运用到实践环节,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第三,建设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是实现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一方面学校要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知名的创业家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自身创业经验的分享。这样学校里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自身创业的企业家可以为学生讲解更多的创业过程中真实事例的讲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去其企业内部实习参观的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并且学校也应为学校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这样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教师才更能体会到创业的魅力,进一步将自己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感受传递给学生。这样不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方面的知识,共同推进学校里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高校应坚定不移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各大高校应当把握艺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将艺术学生自身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万不可只讲授艺术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又或者是太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专业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艺术专业教育就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这样发掘艺术学生更大的发展潜力,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作者:吕博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惠.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100-101.

艺术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中,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在情感、趣味以及人格上有效开发人类大脑的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起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在不断地进步。为了能够均衡高等艺术教育在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发展,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促进了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对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与其他一般学科教育不同的特点。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是集中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对大众的艺术教育普及程度尚有欠缺。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传递艺术知识和理念,培养艺术专才继承艺术事业和传承人类文明。从高校艺术教育的动机可以看出,其与一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此处的“人才”指从事艺术学习和研究的专门人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人的精神、意志、追求等,或者通过自己对艺术品的认识鉴赏,引发人的崇高追求的人。

(一)人文性与专业性结合的教育理念

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具有人文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在艺术教育基础上要具有人文性的理念,即艺术的专业性要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艺术学科需要服从于社会需求,艺术家在传播和创作艺术作品时也要引领社会文明的发展,运用自身艺术修养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艺术创作者的同时也在培养鉴赏者。比如,在音乐这个艺术领域中,人们通过音乐可以感知社会、人类情感、自然等。在感受音乐的魅力过程中,往往需要创作者、演奏者以及听众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专业与人文素养。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真诚地追求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

(二)学科交叉的辅助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交叉来辅助艺术教育。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的现象在各个学术领域日益普遍,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互促发展,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而艺术本身就融合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多种学科。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更是需要注重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关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作用。艺术教育的学科交叉可以包括艺术知识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互补、艺术专业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互补。这种课程设置特点对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多种学科之间的互动,因此需要办学者具有先进的理念,同时又需要高校具有与之匹配的学科交叉能力。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通过在专业艺术院校、职业艺术院校、师范艺术院校等来实现。而高校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就相对较弱。但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可以助力我国传统和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一)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相关艺术学院。这些专业院校以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拥有着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的院系设置、先进的课程设置、全面的硬件设施等。这些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其代表着目前我国在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

(二)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教师,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产生最早的艺术教育模式。最初,师范艺术院校的最高学历是本科学历,但从1981年开始,许多师范院校逐渐培养硕士研究生并可以授予硕士学位。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为了培养顶尖的艺术人才,而是培养学生未来任教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

(三)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出在各行各业服务于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技能型艺术人才。

(四)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在高等院校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许多单科性大学逐渐全面化发展合并进入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旨在培养综合性的社会人才,因此在不少综合性大学中逐渐设立了高等艺术教育院系。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的人才培养有两种方向:一是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艺术生活,提高艺术审美;二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可见,在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既需要专业的艺术人才培养,又需要兼顾到普通艺术人才培养的普及。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示例

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一直在不断前进,本文通过对比较典型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剖析国内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优秀发展案例,以期进一步发展优化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艺术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针对民族艺术而构建的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充分挖掘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安排以及学术科研上注重民族化。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其关于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已经小有发展。该学院创建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和民族艺术研究所,以深入挖掘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教育元素,研究相关的艺术流派和门类,在加强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深入发掘研究西方古典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古典艺术是西方国家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音乐、画派、文学等许多艺术领域都有着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美国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是世界上最具有古典和传统气质的艺术教育高校之一。目前,该学院的艺术教育体系主要分为艺术学习和艺术研究这两部分。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在于将传统和古典的艺术推向世界和未来,以此也吸引到了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来到这里获取优质的艺术教育。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艺术教育希望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透过文本来发现音乐,并探索作曲家的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内容。

(三)高新科技交叉融合艺术创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给艺术家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上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更高的难度。目前,许多音乐学院在进行音乐创作教育的过程中会尝试将高科技技术融入其中。比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便创立了现代音乐制作中心工作室。该工作室不仅收藏有较为全面的音响资料,更配置了专业的硬件设备,承担着优质的音乐创作教学服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学习到新的技术并运用于实践和市场运作中。

(四)创新性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类课程设置是师范类艺术学校非常重要的部分。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便是隶属于艺术师范教育类的。该学院设置了钢琴专业、声乐专业、舞蹈专业、作曲专业以及其他理论专业。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全面授予学生艺术专业知识,而且还能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中都体现了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兼顾教师道德的培养、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基层的传递者,对于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是针对高校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大众人文精神教育,可全面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和促进民族文明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依托。高校艺术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点,比如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需要学科交叉辅助教育。而目前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可以分成专业和普通两类。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受到较大的重视,但是普通艺术人才的培养却并不普及,这很不利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简而言之,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艺术培养中要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并面向世界,同时引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收获对生命、对社会的思考,形成刻苦、投入、自律的艺术人才品质。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马兰,褚献华.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8(5).

[2]罗晓飞,焦凤.高师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凸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4).

[3]李明德.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文主义教育之演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卡尔•达尔豪斯.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