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知识范例

艺术学知识

艺术学知识范文1

关键词:学分制;设计教学;教学模式

“学分制”是以高校“选修课”教学模式逐步发展而产生的规范管理制度,通过近四十年的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根据各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格局,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确实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也浮现出课程体系设置拼缀、同质化重复等不足等问题。如果追源溯流,不仅要明确学分制与选修制的产生和发展进程,更需要理解其诞生的目标和社会背景。

一、“学分制”与“选修制”溯源

“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教育借鉴和吸收国外高校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而建立的,学分制是一种体系性的教学管理方法,它是服务于既定的培养目标的。不同的人才需求(即培养目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之服务,学年制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学分制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采用学年学分制,都是势所必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1]。始于17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极大程度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不仅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之前,欧洲高等教育自柏拉图时代起就一直推崇发展人的心智与理性、完善人的品格与思想为最终目标,这是一种与职业、技能基本无关的“自由教育”。而这种以人文学科为核心的自由教育逐渐无法满足工业时代社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导致高校教育体系开始接纳大量实用性技能学科和专业知识,高校在尽力保留“自由教育”相应的人文课程基础上,不断的增设科学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愈发庞大,高校学生要承担的学习内容与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促使“选修制”教学模式的诞生。早在19世纪中叶,由创办柏林大学的德国教育家维琳•洪波特开始倡导自主学习、科研与教学并重、重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等教育理念。柏林大学开始采取“选修制”进行教学管理,在学术自由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制度改革,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选课、选专业、转学、选择老师等多方面拥有自主权。洪堡的大学教育理念,直接为德国带来现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繁荣,而且为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由此,“选修制”成为与学术自由相对应的新型现代高等教育被广泛接纳和传播。“选修制”于18世纪末传入美国,托马斯•富兰克林开始尝试在圣约翰学院试点“选修课”制度。随后哥伦比亚大学也尝试开创“选修课”,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相对自由地选择在校期间学习课程,并且探索性的使用“主干课程+自选课程”教学制度。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类之间根据自己意愿进行选择,其中包含有“语言文学”“外科学”“社会法制”“哲学思想”“高等数学”等不同的专业课程,将其中部分课程组建成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再根据自身意愿和兴趣任意选择“主干课程”以外的课程,这些课程为称为“自选”课程,但是“自选”课程的成绩不与学位挂钩。哥伦比亚大学的“选修制”教学制度改革尝试为其他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范本。19世纪后期,陆续有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都积极开展“选修制”教学制度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其中以哈佛大学的改革历程最具影响力。

1869年,查尔斯•威廉•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在学习借鉴德国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高校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为目标,全面推行“选修制”。但是在推行“选修制”初期,对学生怎样达到毕业要求以及评判毕业标准存在诸多疑问,毕竟在相对宽松的自由“选课”,学生们各自选修的课程不同,专业方向不同,这种过于自由的教学制度难以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由此,在1871年,哈佛大学通过对学校设置的所有课程进行系统评估后,根据学习时间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并将“学分制”纳入“选修制”的管理,1872年,经过反复修订后,新版的“学分制”正式诞生,它最大的特色是规定了学生无论怎样选课,在考试成绩合格以后,就可以获得这门课对应的学分。学生要达到规定的学分总量既可以毕业,但不限定学习年限。学分制的确立使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程制度的绝对统治地位,确认了所有课程的平等地位,有利于知识与学科的平衡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课程的扩大,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推动了传统的高校向现代化综合大学的转变[2]。由此,“学分制”教学体制可以视为“选修课”的改革与完善。学分制的确立不仅完善了选修制的可操作性,也有效地保障了选修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但它也颠覆了传统学院式教育的教育模式。但是流传甚广的一句评论是“学分制像做煎饼一样,把美国大学翻了个底朝天。”[3]学分制的创立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制度被确立下来后,随之一同革新的对象由“教学制度”转变为对“管理规则”的完善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如果回顾哈佛大学对学分制改革的历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种教学制度与社会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紧密关联,无论是洛厄尔的“集中与分配制度”,还是詹姆士•伯莱因特•柯南特的“通识教育”课程,或者是德雷科•博科的“核心课程”计划,三任校长都是在对修改选课规则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规划,对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修正。学分制都映射出选修制作为已经高效率、务实求进的教学制度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和接受,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从教学形式的革新发展到对教学内容的建设,重心由制度革新转为制度完善和教学本体建设。

二、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趋势

在1988年由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设计第一次作为专业名称出现,它是把原本统称为工艺美术的装饰装潢、室内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艺术、环境与公共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艺术等专业再进行重组。在2011年由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共同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文件里,艺术学第一次被确认为学科门类,艺术学与艺术理论、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都成为一级学科,这次学科改革促进艺术设计学科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历史机遇。紧接着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学正式成为专业类学科,在设计学体系中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公共艺术等八个专业,这样的重新梳理明确了艺术学各专业的研究领域、厘清了专业内容与特色,为艺术学科进一步发展夯实了根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始于艺术类专业院校,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艺术设计学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中国初期,全国绘画艺术类高校仅有十余所,也有“八大美院”之说,即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院、广州美院、湖北美院、天津美院、鲁迅美院、四川美院,且招生名额少,主要呈现为以艺术类专业教学为主,设计类专业教学为辅的状态。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范围内的综合院校、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甚至体育学院、音乐学院都陆续开设艺术设计学院。由于各自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的差异,各类院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师资条件、文化资源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此外,地域性的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客观上也促成多元化艺术设计教学局面的现状。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也是促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设计学科。首先是有技术性要求,所谓艺术其实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不同的艺术专业必然有随之对应的技术知识体系,由此在艺术设计学科下的各类专业也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例如:服装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针对的市场不同,需要的材料也完全不同,就必然导致专业的差异化。

(2)艺术设计专业的共性与个性。虽然艺术设计学科下的各类专业有客观差异性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专业基础仍然有共性形成交融。比如任何艺术设计专业都需要造型基础、色彩基础、速写基础等,在艺术理论方面也都需要学习艺术史、美学原理等理论性知识。不同方向的设计专业从知识层面上都可以划分为学科类知识、学群类知识和专业类知识三大类。将学群知识或者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相互组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可以创生出多种教学模式。

(3)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艺术教育与理工科专业不同,艺术并没有完全绝对同意的答案。感性因素占据更大比重,欣赏和审美成为这个专业主要研究内容。从某一程度说,艺术设计学科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体。其中不能缺少技术性知识的学习,但也需要重视艺术理论研究。并且需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综合各地区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分科教学、导师制、工作室制、课程教学、课题教学、校企合作等都有成功的经验。各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教学特色的追求,都促进了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在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目前为止我国主要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有:

(1)学年学分制。在1995年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关于高等艺术学院校试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直接推动下,在20世纪末期,各艺术院校结合自身教学内容的实践进行调整,开展了以“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改革。但在这一阶段,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来看,必修课仍然占据总学分的80%以上,选修课仅占10%左右,选修课在总学分课时量中基本属于点缀。教学模式还是以学年制为主体,这种教学的优势在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比较严密的计划性、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达到基本培养目标”。[4]在以技能型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中,学年是的教育成效具有明显的优势,至今仍被部分艺术院校采纳,如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仍然沿用学年制教学模式。

(2)分段式学分制。分段式学分制也是复合型学分制,属于不完全学分制,这是目前艺术设计教学中最被广为采纳的教学模式。分段式教学突破了长期以来“专业对口教育”的固定思路,建立了“大设计”的概念,强调艺术设计专业下属各专业方向的共性因素,实施以“通用基础+专业方向”的分段式教学,在具体教学实施表现为1-2年的通识基础教学,2-3年的专业方向教学。目前分段式教学模式已经得到艺术设计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基本上以“1+3”(1年通识专业基础教学+3年专业方向教学)、“2+2”(两年通识专业基础教学+两年专业方向教学)为代表成为近年来设计教学改革与实施的范本。

(3)计划型学分制。计划型学分制主要集中在学分制改革比较成熟的综合性大学,其特点是以选课机制为基础,培养计划为纲要、半开放性课程体系为依托的计划型学分体系。目的在于培育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发展后劲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实施规则遵循:学生通过选课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采用半开放教学体系,即以固定课程(必修课)与开放课程(选修课)比例约为2∶1,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仍然反映出专业的特殊性。

(4)开放型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也称为完全学分制,以“突出课程”、“淡化专业”为基本策略,以全新的开放型课程体系为依托,提倡“每位学生为自己设计课程表”。将专业要素抽取出来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构架,实行从技术门类向知识要素的转移[5]。创建一个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构建的综合性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色是完全实现了学分管理和学习方面的自主性,设计学院的教学突破了年级、班级等通常教学管理方式的限制,打通了专业方向的壁垒和隔阂,通过一种完全开放式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完全开放的课程体系中开展学习。当然,这种完全性的学分制对传统艺术设计教学的冲击和改革力度最大,其中也将面临诸多难题尚待解决,但是,在当前整个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类商业产品更新迭代频率加快,行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确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这一代人的必要思想准备,作为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重视“宽口径、厚基础、适应能力强”成为教学模式紧跟时展的必要。从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尚处于“优化技能教育”的改革阶段,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上一直以“专业技能型教学”为主导,教学改革亦是如此。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是从艺术类专业院校中培育发展起来的,长期受到传统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一直以“专业型专才教育”为本,所有的教学与课程设置都围绕专业教学展开。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非艺术类院校和各大综合类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经过近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在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极好的成果。

三、“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高校课程于课程体系始终是大学教学活动的重心,在高等教育观念发展的历程中,从艾略特谈及的“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6],到勒格尔的“广博型人才”,课程体系一直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探索者与塑造者的角色。陈向明先生指出:“任何一次课程体系改革都是育人观念演化的里程碑。”[7]在学分制模式下,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规划者正是通过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方案表达和探索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前景。“不完全学分制”也是“学分学年制”,它属于我国推行学分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的主要教学实践分为“学年制”和“分段式”,尤其以“学年制”占据主导地位,在全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730余所高等院校里,采取“学年制”教学模式的院校占比达到80%。完全学分制与不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选修机制的不同,完全学分制是以美国学分制为基础的西方高校教学模式,基本特点是广普的选修课制度、开放的课程体系、学分制管理,灵活的培养机制。但由于我国高校在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环境中,推行完全学分制存在一定困难,当先采用完全学分制的仅有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及北京大学等试点施行。目前我国的专业艺术学院与综合类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均采取这类设计教学模式,学分型学年制是传统艺术教学模式的延续,专才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主导,注重绘画基本功的高强度训练,注重艺术技能及艺术修养的课程教学。但是,在长期以来以专业技能我核心目标的专才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储备过于单一,就业对口专业局限性较大。由此,在学分制教学理念的改革措施影响下,“减少必修课课时量,增设选修课”成为主要创新途径。其中,综合类院校的艺术设计学院与艺术类专业院校在具体施行中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教学方式。艺术类专业院校的选修课仍然以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为主,综合类院校的教学资源则包含了:文、史、哲、经济、理工等各个不同门类的跨专业课程。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厚基础、宽口径、增强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推进,以构建通识基础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平台改革实践开始施行。“1+3制”,“2+2制”等分段式学分制教学模式成为艺术设计领域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

艺术学知识范文2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仅是艺术学科教学,也是一门多元化、多门类的教学科目。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师徒制”教育的应用时间较为广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一定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师徒制”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

“师徒制”;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启示

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的。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进步,取得了一些实际成绩。但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师徒制”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积极性,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综合性不强。设计专业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和工科学习思维,但是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侧重教授的是设计制图,在教学中强调的主要是设计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在艺术表达方面显得较弱。很多艺术院校在设计类教学中主要强调的则是美感和美学性能,要求设计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内涵,忽视了设计中的功能性。这样一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就没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交叉就显得明显不够,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一定的阻碍。第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找到相应问题。现在的很多企业在录用设计类人才后发现,很多刚毕业的学生空有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明显经验缺失。这样一来,企业还要重新对其进行培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缺乏个性和原创性。当前,很多艺术类院校在授课时都应用了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大量的设计工作都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和完成。学生可以利用电脑中的设计软件将图案和颜色进行简单拼接,就可以完成设计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设计软件的依赖明显增强,对于基本功的掌握变得不重视,学生的设计灵感会变得枯竭。学生依赖设计软件,设计出的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将自己的原创性和灵感融入其中,设计作品的质量大打折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于教学质量会有很大影响,需要相关专业的院校和教师进行合理地改善和提高,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更好地发展。

二、“师徒制”教育的概况

“师徒制”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最终成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师徒制”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精英性特征。在过去,“师徒制”教育的时间一般都很长,要超过现在高等教育的年限,徒弟是否能够独立进行操作,要看其自身技能的掌握情况。一般来说,过去“师徒制”的具体学习时间至少要在四年至五年,长一些的要在七年左右。师傅在“师徒制”教育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在实践中将自身技能传授给徒弟,徒弟在学习中会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和实践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师徒制”教育还具有一定的精英性。师傅自身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技能,才会有人来主动拜师学习,才能将技能进行很好地传递。同时“,师徒制”模式下,师傅一般只会招收一两个徒弟,这样才能手把手进行技能传授,让徒弟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师徒制”教育具有一定的精英性。第二“,师徒制”教育中的师徒关系。“师徒制”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稳定性,也会在一定阶段产生变化。最早的“师徒制”教育,一般都是父亲将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师徒关系由于存在血缘关系,会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亲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师徒关系也不再局限于父子和亲属之间,而是扩大发展为没有血缘和亲属关系的徒弟。在过去,掌握技能是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徒弟对于师傅都是极其尊重的敬仰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亲生父子也没有很大差别。这种师徒关系很稳定,并且会伴随师徒二人的一生,也就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但是,如果当徒弟在学成以后,想要自立门户谋求更大发展,这种稳固的师徒关系就会被打破。徒弟在熟练掌握师傅传授的技能后,想要独立发展的话,二者之间的师徒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徒弟会由过去的从属地位变为与师傅平等的地位。这样一来,师傅和徒弟就会产生相应的竞争,二者既是相同利益的关联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关的竞争。

三、“师徒制”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和影响

“师徒制”教育作为我国存在时间很长的教育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了自身,对于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一)教师可以与学生尝试共同教学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除了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特点,尝试让学生与自己同时教学。某艺术院校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自身优势,将很多独特的灵感融入到了作品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基于这种学习情况,该教师在课上尝试让学生也进行教学,将自己的设计灵感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创新思维能力。该教师在“师徒制”教育的影响下,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学地位,而是让学生与自己进行平等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平等式“师徒制”教育模式下学习,会擅长与他人进行沟通,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灵感,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高素质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应用“师徒制”教育模式,必须先要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学支撑,很好地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某艺术院校设计教师,在应用“师徒制”教育模式的时候,很注重对自身技能的提高。该教师不仅加强自身学习,对于设计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的十分娴熟,还注重提高其它方面的能力。该教师不仅精通设计类知识,还对其他学科有很深的了解,在教学中经常将设计教学与别的科目进行结合。这样不仅注重了设计教学的美学性能,也加强了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在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吸收和完善了设计理念,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提高设计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想在“师徒制”教育模式下进行有效教学,就要对教学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教师要将课堂环境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不要沿用传统模式下的死板的教学环境,那样会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产生一定的困扰。设计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设计灵感和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就要对教学手法作出改变。传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一般都是由师傅传授技能,徒弟进行被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难免具有被动性。设计专业的教师要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楚知道学生学习的困惑在哪里,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专业教师还要让课堂变得更加多元,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多媒体教学和实地参观教学,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的学习视野被打开之后,就会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思维,在学习中就会丰富设计理念,产生新的创作灵感。

(四)要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传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师傅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后,就会让徒弟进行操作,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性。在教育环境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今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也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知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不能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笼统应用在设计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理念之外,还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设计理念,还经常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该教师经常组织班级学生去参观设计展览,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学习设计名家的理念和灵感,了解到当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学生在进行参观的过程中,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有了一定了解,对于设计名家的理念有了基本掌握,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思考的能力。该教师发现,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较强的思考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新的设计灵感,将设计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具体教学。

四、结束语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想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入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借鉴“师徒制”的积极方面,将“师徒制”教育引入教学之中,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在“师徒制”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会掌握扎实的技能,教师的教学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才能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符合教学大环境和市场的整体需要,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作者:张信超 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进成,韩波.师徒制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

艺术学知识范文3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职美术课和音乐课都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的重要学科。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体系对中职美术课的重视度不够,一些学校甚至会让美术课为其他学科让步,这显然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也是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的主要因素。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原因

其一,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现在一些学生重视文化课学习。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学好一技之长往往比学习美术更能获得美好的前程,所以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这是导致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没兴趣,教学没成果。其二,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平衡。一些学生天生喜欢画画,较高的美术天赋使他们比同龄人接受美术知识的能力更强。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兼顾每一名学生的接受能力,只能不停地为学生打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中职美术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打基础的层面上,教学成效必然不明显,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应付美术作业。这样不仅会让美术课失去其原有的教学价值,更会让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厌烦。其三,部分教师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是中职美术教学成效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中职教育中,教师更像是学校的文艺代表,无论是制作宣传海报还是参加比赛等都由美术教师“打头阵”。这显然增加了美术教师的工作压力,使美术教师无心关注课堂教学效果。

二、中职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一,利用合作学习。第一,分层和分组策略。分组必须在学生自主自愿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情况作个别调整,但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否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无法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订分组策略,通过选举美术课代表、小组组长的方式建立基本的美术课堂领导班子。在进行实际分层、分组工作时,教师可以将分组意见告知美术课代表和小组组长,让他们执行,如遇到问题再由教师解决。这样的分层和分组策略不仅有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分组意愿,可谓一举多得。第二,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教材内容组织策略;第二类是教辅材料组织策略;第三类是教学问题组织策略。首先,对于教材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的时候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并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材内容组织策略是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中的基础策略,更是核心策略。其次,对于教辅材料组织,教师要力争做到全面、细致、精简。所谓全面,就是指教辅材料内容要涵盖所有的课堂知识;所谓细致,就是指教辅材料内容要能够详细解答学生疑问,同时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所谓精简,就是指教辅材料不应贪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即可。最后,对于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考虑周到,更要具备临时应变的能力。如果学生提出一个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不能惊慌失措,而要以赞许的态度为学生答疑解惑。其二,创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内心,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时,要及时了解原因,通过谈心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压力。第二,拉近师生关系,这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不断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而变得愿意学习。第三,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教学耐心,要始终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放任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第四,师生之间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通道。有的中职学生非常喜欢美术,但是在“教师不管,学生不学”的课堂气氛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建立高效的师生交流通道,从而让愿意学习美术的学生有机会和途径展现自己的才华。

三、结语

针对中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为中职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参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职美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一定会更加先进、丰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颖佩.中职美术教学中创新设计能力的激发.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2]刘辰忠.探讨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现代化,2017(13).

艺术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高职;可视化分析

一方面,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体内容[1]。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厘清现有理论成果,对理论研究进程予以回溯与总结,才有可能找到兼具高职特色、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包含期刊、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五个子数据库。检索式设为:TI='高职'*('设计类'+'艺术设计'+'艺术类'+'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实践教学',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2020年,手动逐页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检索得到154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本文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2]。CiteSpace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在文献计量、探测学科发展前沿、发现研究热点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3]。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领域中,该软件的应用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一)载文量分析。载文量可以挖掘某领域文献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规律,本文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文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载文量统计。统计数据显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7年,年均载文量不到1篇,2010年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年,年载文量由2009年的一位数升至两位数,2011—2013年为平稳期,载文量每年维持在13篇,2014年后呈现波浪式上升,在2019年达到峰值(2020年未含全年数据)。从资源类型分布看,154篇文献中期刊文献数量占绝对优势,为150篇(占总文献量的97.4%),国内会议和硕士论文各2篇,说明该领域缺乏系统性研究。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置为1年,TopN选择50,利用CiteSpace绘制154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获得个227节点和529条连线,采取手动方式对图谱信息进行聚类和梳理,得到图1,可大致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专业三个方面了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概况:编号为1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宏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构建、理念思路等。由于宏观视角涵盖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多以策略形式呈现。编号为2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微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方法、实践课程等,即研究者从微观层面对宏观体系和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内容多依托具体案例开展研究,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研究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前后的成果对比予以呈现。编号为3的矩形涵盖了该领域的研究专业,既包括宽泛的艺术设计和艺术类专业,也包括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根据字体大小,反映出除研究频次最多的艺术设计,研究者对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视程度最高,这可能与专业成熟度和认知度相关。编号为4的矩形反映的是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其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特征,成为高频次研究主题。“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新途径,在近年成为研究热点。其他“产教融合”“工匠精神”“互联网思维”等反映了研究者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的多元视角。

(三)时区图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定为1年,利用CiteSpace绘制时区图,选择timezone形式呈现主题词共现分析结果。时区图除了可以反映载文量,还可以根据每个时间段新出现的关键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如图2):2000—2006年载文量少,研究主题宽泛。2010—2013年载文量大幅提升,研究主题多反映“工作过程”职教理念。2013—2015年“校企合作”成为研究热点。2015—2020年研究视角凸显时代性。

(四)作者发文分析及机构发文分析。1.作者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154篇文献由175位作者发表,对作者个人发表文献数量进行统计,高产作者仅发表3篇论文,且大部分作者为独立发文、合作仅限于本单位。2.机构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文献共来自122个机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呈现点状分布,机构节点连线十分稀疏,机构间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08机构之间连线比较细,说明机构间仅存在偶发性合作,合作并不持久或频繁。

(五)文献来源分析和高被引文献分析。1.文献来源分析。按照期刊统计文献刊录来源,载文量达到3篇以上的期刊共8个,共刊载论文43篇(占总期刊文献量的28.7%),其中《美术教育研究》的载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达到15篇,表明该期刊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期刊。目前专门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优质期刊非常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多发表于艺术设计类期刊的教育专栏。总体而言,文献的期刊分布相对分散,优质职教期刊发文数量少,反映出文献质量总体有提高的空间。2.高被引文献分析。对154篇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达到10次以上文献有8篇。其中南京艺术学院何敏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属于研究系统性相对高的文献,被引频次达到20。结合前文的分析,对比作者发文,高被引文献作者中仅有肖婷发表过2篇论文,其他高被引文献作者仅发表过1篇该领域论文。对比研究主题,高被引文献的研究主题围绕“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互联网+”等研究热点展开。此外,未发现高被引文献与文献的机构来源、文献的刊录来源产生对应关联。总体来看,高被引文献以2015年之前发表的文献为主,文献质量不稳定,也未形成优质研究团队。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缺乏主体合作。研究者之间、不同类型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研究者之间合作密度较低,或单打独斗,或仅限于与本机构、本地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机构几乎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少见本科院校,未见企业、政府机关、学术出版机构等机构。艺术设计专业的职教研究需要扎根地方,打通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建立与兄弟院校、本科院校无间合作、信息互通的交流平台,只有借助各方优势,实现研究资源的共享,促进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协同发展,才能切实提升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用性,推动理论研究向深度发展。

(二)缺少跨界研究主题。就研究主题看,面向专业以笼统的艺术设计或单一的具体专业为主,往往就专业说专业,缺少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同时,实践课程案例的选择也呈现基础化趋向,多为手绘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等。这表现出研究者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僵化程式[4],即专注于某一课程对单一技能的培训,缺少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融合考虑。建议研究者转变研究思路,选取综合性实践课程(比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为案例,探索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实践训练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三)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足。多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仅发表1篇文献,高产作者发文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产作者数有待进一步扩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浅尝辄止,存在基于社会热点、学术热点“临时起意”的现象,既缺乏研究基础,也无深入研究的意愿。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研究,不仅会导致研究内容的分散,研究深度的有限,还会导致理论体系无法构建,研究成果无法推广。因此,建议研究者既要将初始的研究目标一以贯之,面对热点问题更要冷静思考,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研究范式,在持续研究中平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找到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总结

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理论体系仍在完善阶段,相对职教发展,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明显滞后,文献数量仍处在“量”的上升期,还未趋于稳定,知识基础和高质量经典文献仍需时日积累,核心作者和作者群尚未形成。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进行定量分析,辅以定性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更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态势。当然,本文仅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集的完整性仍有待提升。此外,CiteSpace提供的解读信息功能不仅限于此,未来将探索更深层应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龙.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思考与体系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8-60.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艺术学知识范文5

 

一、个性化设计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地位   现代产品设计是一个实用性与时尚创造并存的设计时代,在工业化时代,设计师的作品往往为了满足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而失去了设计师的个性,在“形式服从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外形适合产品的内部结构。因为受到限制,设计师无法在形式上有更多发挥的自由。如早期的打字机、收音机、冰箱、电视等产品几乎千篇一律,很少有个性化的设计。   但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产品并没有抹杀设计师的个性和消费者的个性。后工业时代把人从机器的奴隶变成了主人,当微处理器代替了庞大的机器部件,把设计师从产品内部结构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后,设计师在形式的创造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像艺术家一样把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更多的展示在自己的工作中;消费者贝组希望能购买到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把日用品变成自己表达个性的符号(图l);制造商因为有市场需求并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形象,他们也愿意生产那些具有特点的物品。可以说,个性化设计的出现是设计师、消费者和制造商三者共同的愿望。而且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早已不是卖方而是买方市场,如果设计的产品缺乏个性化的吸引力,市场号召力将会大大减小。事实证明,个性化的产品是现在乃至今后世界产品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在产品设计教学中决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创新来适应设计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二、从新视点起步   我在给艺术设计011班讲授产品设计B课程的时候,有感于当今世界产品设计的潮流,有意识地将个性化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重点,引导学生以新的视点,用设计的语言对一些市场上常见的产品进行全新的诠释,以此来达到锻炼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产品设计B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属于家用电器设计范畴。家用电器正是个性化设计的主要阵地,各个种类造型独特的家用电器层出不穷,令人赏心悦目(图2)。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上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个性化家电产品还少之又少,这说明我国目前的产品设计还是以功能为主,外观为辅,与世界产品设计的潮流差距甚大。因此,在我们产品设计的教学中强调个性化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点重新审视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产品。   以我上课时给学生讲的实例来说明:最普通不过的CD机,大都走时尚的风格来取悦年轻人、争取消费者,IceCube是一款造型类似冰块的CD机(图3),设计师on。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一块融化的冰块,在里面放着一张CD,像是把新鲜的音乐冷藏一般,寓意着消费者可以随时听到最新鲜最时尚的音乐。为了机身设计更富弹性,设计师特地把控制键改为外置式,即另设控制盒,控制盒同时包括有LCD显示器、音量控制、耳机插孔以及其它操作键。有了这个控制盒,就不需顾及cD机上控制面板的设计,往后的新款设计就更加天马行空,机身的设计也可以简约到极致。用透明的丙烯酸柳旨作机身材料,用手工切割的办法将四边处理成不规则曲线,模拟出冰块的形态,最终形成了充满时尚与个性的深受年轻人喜欢的IceCube。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v70手机把“世界因我不同”作为极具煽动性的广告口号,公司把这款上盖可以旋转360度的手机称为“因你而生的个性之作”,采用了非常煽情的广告词“正是v70,你的非凡魅力更添迷人风采;正是v70,你超越凡俗的渴望成为现实。”通过彰显个性作为产品的卖点,以此来吸引那些渴望张扬个性的年轻人的目光。这项设计在为摩托罗拉公司赢得了世界手机市场的同时也燕得了2(X)3年德国iF设计信息娱乐类银奖(图4)。   这些设计工作的创造性告诉我们,开发每一项产品,只有从构成点上重新设定新视点,才能在展开产品具体构成点上提升研究和开发的层次。   对老产品也好,对全新概念开发的产品也好,对产品的具体构成不能死板地停留在纯技术、纯形式、纯材料、纯结构的层次上,要从产品开发的整体思路上拓展关键性构成的起点,使具体的设计工作尽可能的表现出设计者的个性与创造性。   简单的说,从新视点起步,就是需要我们从一些能激活新思路的点上着手,这将有助于产品开发工作的有效展开。   三、个性化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弗兰西斯。培根说:“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如同在黑夜中摸索行走。”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到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改造世界。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同样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和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个性化设计是在有意义的并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造或者创新。   从功能上来说,我们可以运用坐标法来进行联想组合。   这种方法是将两组不同的事物分别书写在一个直角坐标的X轴和Y轴上.然后通过联想将其组合在一起,如果它是有意义并为人们所接受的,那么它将会成为一件新产品。   例如,电话具有照相功能的,就成为可拍照手机;衣服上集成电脑芯片和显示设备就成为可穿戴电脑,这些已经实现的组合在图中用“P’’符号表示。   再如,汽车具有飞行功能,则成为陆空两用交通工具;用橡胶为材料的书籍,使书防水防蛀,这些功能的组合合理,但是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用“.”表示。   又如,钢笔与音乐组合在一起,成为笔形音乐播放器,实现这个产品难度不大,则用“今”符号表示。   还比如,化妆品与飞行、电话、手表等组合,没有什么意义,则用“x’’符号表示。   如此这样的联想与组合,就把许许多多前人已经实现的以及不必要去做的事情统统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经过筛选和可行性研究,就会使我们有所创造有所发明。#p#分页标题#e#   以上是任意列举一些事物加以排列组合。我们还可以有意识的针对某一问题将事物加以分类,并进行排列组合。此外还可以把某一事物的一些特性作为x轴,把它们的一些用途作为Y轴,而加以排列组合。这样就能给人以启发,促进新的、有个性的产品的开发。   个性化设计的功能与外观创新我们可以进行希望点列举法来进行训练。   所谓希望点列举法,就是把对事物的一切要求—“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好了”一一列举出来,从中寻觅可行的希望点,作为设计的目标。   四、优化方案,讨论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新的灵感和设计的方向产生后,接下来我们进行设计方案时就要考虑功能及构造的问题。通常产品的功能和构造直接影响产品的造型。这就要求设计者不能无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存在,而要在技术上反复斟酌,寻求最合适的条件进行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在讨论实现设计的技术可能性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设计方案对产品的功能和构造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二)设计上提出的功能和构造在技术上是否能够解决;   (三)有无制造上的问题;   (四)制造成本上的问题;   (五)产品技术性能对外观设计提出的要求。   以设计汽车方向盘为例,设计师记录下方向盘各部分人手的分布情况并研究方向盘各部件对使用者身体的不同作用,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方向盘轴心的辅轮上半部分可以去掉,只留下半部分,然后再采用已经成熟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最终完成个性化的方向盘设计(图9)。   方案的优化还因技术的改进而改变。它不仅仅是产品内部构造的变化,它还因产品构成的必然联系规律影响和决定着外部造型结构的变化,家具的任意曲线板式结构的出现;磁线圈共振的平板式音箱;等离子电视的超薄型;电冰箱的多箱体分割型等,从产品构成的外观形式上产生出了许多崭新的结构和功能性布局。这些都需要运用设计的手法对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进行再布局,以展示其技术进步的成果。   具体来说,其一是产品内部构造的设计方案优化应从新的体量关系、结构层次、排列次序、连接位置上进行优化;其二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要从功能形态、控制方式、结构关系、线型关系进行优化,要既从产品构成的实在体量和功能上体现出新方案的功能特性,又从产品外观的直观形象上充分表达出新方案的综合形象感观。掌握了这么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以名副其实的构成内涵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新形态。   五、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信息时代,设计师与艺术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设计师在今天也开始变得像艺术家一样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制造商为了产生轰动效果,也想像出售艺术品那样,对一些个性化的产品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品牌的知名度。事实上,很多个性化的产品本身就和艺术品一样精美绝伦,如苹果电脑公司的iMac电脑(图10),它们对于目标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抵挡的诱惑。因此,在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时代,那些具有个性的设计师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   今天,产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符号特点甚至超过了他们本身的功能,对于那些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来说,购买产品的唯一动机也许就是“我喜欢”,就像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好一样。面对他们,我们难道还能满足于功能第一的产品设计观念而无动于衷吗?六、结束语这次课程结束的时候,面对学生的产品模型,虽然很多细节还很不成熟,但是许多设计个性化的元素还是清晰可见的。比如杨庆同学那充满女性温情的电水壶,不仅仅是结构合理带给人的使用方便,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的流露;石荣滨同学的电动剃须刀外形充满阳刚,同时也是一款个性张扬的产品,定位准确;蒋艳红同学的电吹风名日“热情的风”,它小巧安全,操作简单,定位年轻女性,以鲜明的色彩和可更换的出风口彩壳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见封三彩图)这正是我们这次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

艺术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新环境;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完善建议

一、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1.艺术类中职学校相关概念

艺术类中职学校是我国艺术职业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实施文化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校。艺术类中职学校定位是为各区域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培养后备艺术技能人才。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类中职学校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所开设的课程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类别包括美术学类、播音与主持类、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艺术学理论类、带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

2.财务管理相关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各类组织为了实现自身运营目标,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性,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在学校内部采取一系列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活动总称。随着艺术类中职学校教育内容和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其财务管理也呈现出综合性特点,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能够与学校运营紧密联系,实时反映出组织资产、负债等实际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为组织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参考,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运营风险防控,对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在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要想持续稳健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内部管理,财务管理作为艺术类中职学校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各类资产使用的高效性,而且还能够实现学校资产管理规范化,防控财务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提升学校各类资产使用效率

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对于学校资金使用的安排。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相关事宜过程中需要资金来作为支撑,此类资金优化配置与社会服务和管理成效的实现情况紧密相连。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受专业特殊性制约,学校师生配比严重超标,教学成本过大。而教学经费按学生人数拨款,受多方因素制约,学校无法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争取更多经费拨款,因此经费普遍比较紧张。加强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全面、准确、真实地对学校资金配置相关信息进行反馈,能够为学校做出正确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更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有着巨大帮助,有利于促进学校各类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实现“少花钱多办事”,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创造福祉。

2.有利于实现学校资产规范化管理

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资产管理要根据新制度内容实现自身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科学化处理,颠覆了旧制度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的管理模式。鉴于此,艺术类中职学校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提供指引,使其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措施实现对学校资产的有效保护,提升学校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

3.有利于加强学校财务风险防控

目前艺术类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艺术类中职学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其在整个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有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存在使学校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艺术类中职学校通过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对财务核算和管理岗位实行健全的岗位分离与职责分工,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和内部牵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质量,确保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增强其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决策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性、资产管理具体内容有待完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存在缺陷、财务管理相关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财务决策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对各项资金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财务决策和实施缺乏科学性,使得部分资金使用和配置效率低下,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艺术类中职学校缺少重大资金决策事项集体研究机制内容和相关流程,在某些专业的设置、拓展之前没有开展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有的虽然开展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但是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反馈没有具体要求,进而导致其为领导提供的信息数据无章可循,仅仅凭借以往经验提供信息。第二,一些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缺少决策实施情况备案机制,没有安排专人负责跟进重大教学项目的进展情况,难以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资金配置上的不合理之处,有的即使发现风险也没有相应的应急方案,难以为教学项目资金优化配置提供有效的监督和保障。

2.资产管理具体内容有待完善

艺术类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业务和重点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各类设备,且其中部分设备较为昂贵。现阶段,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仅资产管理理念陈旧,“重购买,轻管理”的错误观念依然存在,领导层对于各个部门科室在资产购买、使用、盘点、报废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缺乏全面分析新环境、新制度下关于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没有及时开展资产计提和补提折旧工作,等等。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学校资产损坏、流失情况的发生,而且还不利于学校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及分析的科学性,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和整体运行发展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新形势下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学校不仅没有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中对资金使用监管组织结构进行明确,也没有实现物资采购部门、合同签订部门、资金支付部门分层负责的具体监管模式,而且监管的方式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做到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不利于监管工作成效的提升。

4.财务管理相关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

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对财务管理岗位进行科学设定。但是现阶段,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实现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审计、网银汇款业务审核与执行、财务章保管与人名章保管等职务分离。同时,部分学校还存在出纳人员兼任稽核、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情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提供有利土壤,而且也难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5.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滞后性

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对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类学校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大环境下,学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当前财务管理新常态。但是现阶段,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在人力资源发展上存在滞后性,难以全面满足当前学校财务管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些艺术类中职学校在财务管理人才引进上存在滞后性,并没有科学、合理地设定人才引进机制,缺乏相应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人才担任相应的财务管理职务。第二,一些艺术类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有的虽然组织一些财务管理知识继续教育培训,但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够完全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不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实现风险防控。

四、新形势下完善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建议

1.提升财务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

第一,艺术类中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重大资金决策事项集体研究机制内容和相关流程,可以采取邀请专家评价的方式开展资金使用合理性评定,并要明确收集材料、现场考察、数据评估、初步报告等具体时限,在实现为领导层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基础信息的同时,也确保各项财务管理有章可循。第二,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构建和完善决策实施情况备案机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重大教学项目进展情况,发现教学项目执行过程中资金配置上的不合理之处,要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反馈给领导层,以便领导层快速做出判断。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决策实施风险应急备用方案,出现风险要能够及时止损,为业务资金优化配置提供一定保障。

2.完善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

艺术类中职学校应当颠覆旧的资金管理理念,摒弃以往“重购买,轻管理”的错误思想,要对各个部门科室在资产购置、使用、盘点、报废等方面严格要求,在全面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有关于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之后,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内容。在资产购置方面,应当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设定不同的资产购置标准,基于这一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资产采购计划,使得学校资产购置既能够满足学校实际需求,还能够避免出现资产闲置的情况。在资产使用方面,要落实使用权限及明确责任,出现问题能够落实到具体人员,并安排专人采取实地调查方式对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从客观层面提升学校各科室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在资产盘点方面,要综合应用账面盘点法、实地盘点法及期末盘点法针对不同类型资产开展盘点工作。在资产报废方面,学校需要将资产报废处理制度化,确保资产报废处理上报及时,并在会计账目中及时摊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确保资产报废情况得以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

3.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不仅应当对资金使用监管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对物资采购部门、合同签订部门、资金支付部门的具体监管事宜实现分层负责,而且在制度中还应当明确资金使用监管的方式方法,要求针对不同事项采用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合理方式,促进资金使用监管工作成效的提升。

4.合理设置财务管理的相关岗位

新形势下艺术类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对自身财务管理相关岗位的合理设置,不仅要能够全面实现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审计、网银汇款业务审核与执行、财务章保管与人名章保管等职务分离,出纳与稽核、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等岗位的分离,而且还应当明确各个岗位的权责并实现岗位责任制,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从客观层面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持续稳健运行夯实基础。

5.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考虑到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此项工作成效的密切关系,艺术类中职学校应当采取多元化宣传方式,树立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在促进其全面了解和掌握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最新理论知识、业务处理流程、业务处理具体办法的同时,也提升其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性,通过与本校各个部门科室进行妥善沟通,获取更多的财务管理基础信息,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第二,艺术类中职学校还应当积极适应当前大环境,关注人力资源发展,不仅要能够科学、合理地设定人才引进机制,分层制定相应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人才担任相应的财务管理职务,而且还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邀请专业人士开展专项培训,切实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实现风险防控。

五、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类中职学校要想持续稳健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优化和完善学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作为艺术类中职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艺术类中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现阶段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基于现阶段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财务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完善资产管理具体内容、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合理设置财务管理相关岗位,以及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为加强艺术类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红娟.新财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审计影响探究.中国产经,2021(10).

2.朱晓春.新财务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分析.当代会计,2020(18).

艺术学知识范文7

不具有主动性者硕士生对其很满意及满意者为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导师能主动指导的医学类硕士生对其指导满意度较高。医学类硕士生认为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行政管理工作繁重(34.0%)、导师所带硕士生过多(27.1%)、外界学术交流多(20.0%)及其他(23.5%)等方面的因素。

导师在硕士生的培养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医学硕士生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较满意,而在硕士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评价调查中,发现性别、族别和年级因素以及导师指导工作是否主动均有影响,原因包括:(1)与男生相比,女生对于导师指导的主动性更强,认可度更高,对于导师安排的学习科研任务更易于接受,能积极配合、接受导师指导,因而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更高。(2)与少数民族硕士生相比,汉族硕士生由于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一般情况下无语言障碍,对导师指导的理解程度更高,更易于领会导师意图,因而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更高。

一年级硕士生刚进校不久,对导师指导的总体期望较高,但二、三年级硕士生的学习经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体会到了导师对其的实际指导情况,导师指导硕士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他们对其指导的总体评价不高,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呈现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的现象。可能少部分导师由于行政管理工作繁重、所带硕士生过多、外界学术交流多、科研压力大或者个人责任心不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指导硕士生工作的主动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导师的自我评价方面,导师指导的重要性、导师自身优势和劣势存在显著的一致性,但导师工作时间安排等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1)导师认可导师指导在硕士生学习成长中的重大意义,同时导师对自身的优劣势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2)大部分导师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科研和教学工作,只有少部分导师将工作时间重点用于指导硕士生,这与制度体制及导师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意识有关。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医学类硕士生认为导师能主动指导他们。同时,导师的指导工作是否具有主动性在医学类硕士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评价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导师能主动指导的医学类硕士生对其指导满意度较高。

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类硕士生认为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行政管理工作繁重、导师所带硕士生过多、其他及外界学术交流多等方面的因素。因此,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在当前导师负责制的大背景下,硕士生深受导师学术风格、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的影响。

导师队伍的素质成为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条件。一是改革队伍遴选标准,将新任导师的职称等级和学位层次结合起来,明确导师的科研训练经历要求,坚持科研项目、成果、经费等“硬”指标和治学风格、做人、品德等“软”指标并重,实行导师聘任制[2]。

加强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养工作,组织专题培训、校际交流、访问学者、联合合作科研或共同指导硕士生等活动,全面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强化导师责任意识。以专业为基础,建立以主导师为核心的导师小组[3],导师小组共同指导硕士生,打破以往“一对一”的指导模式。

艺术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

“民间文学艺术”一词源于英语中的“folklore”,其含义是“民间文学”或者“民众的传统和知识”,后被我国民俗学界所引进并采用,形成了现在我们说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亦被称作民间艺术、民间文学作品。从狭义上说,其等同于传统文化下的民间文义,包括了民间的文学创作表达、民间的歌曲、民间的美术、民间的舞蹈和民间的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民间文学艺术扩展到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产、生活、信仰、习惯、风俗等领域以某种具体的形态、形式体现的“民俗”有其文化上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这些表现形式有可能被称作“民间文学艺术”,被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接受、传承、发展。在我国法律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观点,但都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是被人们接受、认同的思想或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反映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风俗、思想等,其符合人们的审美。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

第一,区域群体性和个体特性。民间文学艺术是由一定区域内具有共同的劳动生活习惯的人们创造出的,是人们共同创造和传承积累的成果。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特定时间内,人们存有共同的文化、习俗认同,所表达的思想、生活生产习惯具有共同性,从而形成的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区域群体性特征。也只有当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区域群体性,才能更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进而使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其发展的生命力,得以传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具排斥个性化的存在,恰恰相反,一项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表达思想就其源头而言多为个体或某一群体所创造,本身就具有个性特质,且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民间文学艺术本身就具有独有的特点。因此,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和个性是融合的,群体性和个性的相互融合促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第二,传承性。民间文学艺术的形成不是由个人直接创作就完成并就此结束的,而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人们以口传、身教等方式经历世代相传发展沉淀下来的智慧成果。民间文学艺术最终形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如此循序不断。不论是民间文学艺术所表达的思想还是表达方式,通常都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开展,其因每项民间文学艺术的不同、人们对其理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其原有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形式并未完全改变,因此民间文学艺术饱含着传承性的显著特征。第三,变动性、发展性。发展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同样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传承亦是处在一个变动发展过程中。一项具体的民间文学艺术流传至今,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从形成创作到被认同被接受再到传承、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传承上的时间连续性使其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在各个时代进行传承有其变动性的特点。此外,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也要求民间文学艺术拥有发展性,在特定的区域内,一项具体的民间文学艺术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能进行传承发展,而每个区域内、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认同感因其生产生活条件、习惯、风俗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在其原有的创作基础上进行发展。

二、知识产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生活状况及政治状况。若处在我国古代的盛世,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必然呈现出盛世给予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东北的《二人转》;若处在动荡的时代,民间文学艺术也饱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黑暗时代的控诉,例如杜甫的《三史三别》;若处在革命的时代,民间文学艺术充斥着斗争思想,例如《革命军》等歌曲。这些民间文学艺术是历史的写照,拥有历史价值。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经济价值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客体,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的生活需求,具有审美价值,因而拥有经济消费市场,具有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民间文学艺术的作品能够得到一定区域内多数人的认同,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选择。例如我国传统的京剧、川剧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甚至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民俗也成为了旅游影响点的卖点。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价值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因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且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浓厚的文化性。同时其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文化、文学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学艺术。文化文学的发展必须借鉴传统文化、民间文学艺术的审美观点和表达方式。总之,民间文学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生产中创作出的成果,拥有其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思想、审美与情感。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恰是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法的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而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恰恰符合了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条件,决定了它应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1]

三、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不完善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性、文化性决定了其必然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性,他表达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历史的痕迹,因此我国《宪法》对民间文学艺术有着明确的法律保护态度。且《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纳入知识产权范围,然这条规定尚未具体出台。

(二)权利主体间的冲突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著作权法》究其根本是为了保护作者个人对作品的首创、独创性的表达方式,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但是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作品,在权利主体方面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区域内因生活习性的不同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群体性创作,群体中许多人参与民间文学艺术创作,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已经融合到整个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中,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因此,若要在某项民间文学艺术中找到一个明确的、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作者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著作权法》须解决权利主体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权利主体间的冲突。

(三)保护期限的矛盾

国《著作权法》对首创、独创的表达方式进行保护,其保护的是作者本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然对这种权利的保护加以时间上的规定,因其具有明确的作者即具有法律人格的权利主体,这种作品表达必定有发表时间,因此《著作权法》的保护能对其规定明确的保护年限。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在这一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动态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以对其界定一个明确的形成、发表时间,因此若《著作权法》要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期限上的规定,则难以寻求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开始计算。这亦是民间文学艺术在《著作权法》保护上的另一个冲突。

四、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措施的借鉴及若干建议

(一)国际上以及国外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措施

第一,《伯尔尼公约》的相关条约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1971年巴黎版本的《伯尔尼公约》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采取一种模糊保护的态度。[2]《伯尔尼公约》只规定了作者身份不明的民间文学艺术,这就将一些有明确作者的民间文学艺术排除在外,显然无法达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全面保护。《伯尔尼公约》只保护那些已经成为作品的民间文化艺术,对那些尚未形成具体的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并未开展保护,如技术。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民间文学艺术方面必然存在多样性特征,因此在制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应注意此问题,避免保护不全,保护不到的缺陷。无论是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还是非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我们都需要保护。第二,英国、澳大利亚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方式。英国作为最早提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制定了第一部版权法《安娜女王法令》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奠定了此后英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法律保护。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西方判例法国家,并没有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写入法律条文中,而是依据以往的判例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因此,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并不是某个方案定然适合保护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应当依据不同的国情,研究出具体的方案来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我国民间文学艺术。

(二)对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是法律保护模式方面。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各地的民间文学艺术在表达方式、所表达的思想上各不相同,因此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可在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上重新设立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才能涵盖我国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也只有全新的法律制度才能全面地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通过新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定来承认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流传和发展。二是完善著作权法方面。建议修订《著作权法》,将民间文学艺术列为权利主体,还要保护个人在民间文学艺术创作上的权利,刺激个人投入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还应在民间文学艺术的合理使用上进行规定,确保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正常学习和研究,在商业利用方面应当严格规制等。三是对专利法的借鉴。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和首创性的发明创造,在民间文学艺术的长期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某个群体或者个体对某项民间文学艺术的新的发明创造。因此,并不是专利法完全无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相反,其对我国某些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具有借鉴之处。因此借鉴专利法对其进行保护能够更好地促进这类民间文学艺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郑州大学法学院,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