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例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部分学校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时以传授技艺为主,对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经济、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市场、设计与科技、设计与思想、设计与心理等的联系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知识的庞杂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积累的长期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设置课程时,仅仅将其当成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复杂性及其对艺术设计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在学分、学时设置上都低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由此导致部分师生较为忽视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甚至个别教师只专注于钻研专业技能,忽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学生只重视学习专业技能,轻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对艺术设计的作用不大,只要有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就能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未认识到艺术设计史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或放弃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大纲不够合理,授课课时与教学大纲不匹配

一些院校对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编写课程大纲时,未结合学生的学情、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实际课时量,盲目参考甚至直接搬用其他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某些院校将某艺术院校教学大纲中72学时的内容改为32课时,以致教学大纲与实际授课课时失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教师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未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未介绍综合性、前沿性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压缩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前瞻性不足,与现有的设计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较为淡薄。

4.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形式与设计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部分院校艺术设计史论的课时只有32课时,有时因节假日、学生外出写生等占用了部分课时,实际的课时量只有24~26课时。个别教师习惯采取合班教学,人数众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受课时和学生人数的限制,教师难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如实践性教学或开放式教学,考试形式难以体现多样性。有研究显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以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课堂讨论、参观等形式为主,学生使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创作与设计实践过程中体会理论概念;一种以纯理论的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讲史实、论史观、谈概念,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3]。这两种教学方法均是理论学习大于实践学习,考试多以期末闭卷考试或期末论文的形式呈现,以致学生的课堂实际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忽视过程性学习,史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史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预期目标。学生的史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因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枯燥而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兴趣也变得淡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艺术学院为例

安徽艺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安徽艺术学院结合国家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在学院办学目标的指导下,遵循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根据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的教育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三个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之联系紧密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设计学概论、视觉传达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基于设计史论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前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安徽艺术学院的学校背景及其相关优势,积极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设定、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安徽艺术学院虽然是一所新成立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办学经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但摆脱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吸取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学院和教师在一流教学设备等的支持下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对艺术设计多元化、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设计发展的趋势[4],通过分析国内外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经验与教训,面对学生文化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不平衡的情况,不断分析该课程教学如何定位等问题。安徽艺术学院以安徽本地文化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专业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办学目的,吸取国内外试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建构学生艺术设计史论的知识结构,实现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技能特长、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系统的史论知识储备的优势,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如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以跨学科、交叉性、多维度的艺术思考和实验进行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能力的相互促进、均衡发展,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设定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课时设定为32~36学时,但因节假日或学生外出写生等情况,实际授课课时多为28~32学时。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如果以以往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与案例结合讲史实、谈概念、论史观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而且会使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内容与课时量难以匹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设定课程教学内容是其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因势利导,根据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发散性、跳跃式的思维特点,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开展教学。首先,以安徽本土传统文化或民间艺术为立足点,利用安徽本土的文化优势,如徽州砖雕艺术、阜阳剪纸艺术、池州傩戏面具,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沿革、工艺技术,当前跨学科、交叉学科、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理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设计审美心理等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设计作品,记录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和想法,以及每一步设计、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设计灵感的来源及其心得体会;其次,将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设计作品、优秀学术论文纳入教学,让学生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审视的、思辨的思想看待课程内容,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一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一些热门的话题、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结合时代主题创作反映典型事例的设计作品,同时记录下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多元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思辨的思想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既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传授了学生相关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和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3.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因此,根据前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设定,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的科研反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上选择以小班教学,主题性、专题性、分组设计实践、研究、讨论与项目制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教育平台、数字资料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如实地考察、课堂汇报、作业展示、主题演讲等。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优势选择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设计作品以多媒体、手绘、电脑制作、剪纸、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形式呈现,鼓励学生以完成主题性设计、参展为目的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获取理论知识,克服艺术设计史论知识学习的畏惧心理,增强艺术设计史论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兴趣,提高其设计实践能力和水平。

4.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合适的教学考核方式对于促进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考核方式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教师应打破以往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的方式,以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课堂展示、课堂汇报、线下自主学习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过去过程性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比例,调整为过程性成绩占50%~60%,期末占40%~50%的比例;将以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为主,调整为课堂展示、前沿设计研究成果现状分析、设计实践作品结合设计说明的形式进行考核,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其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理解、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的。

结语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2

关键词:素描;传统;创新;设计;教学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基础课,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本课程需要解决三个阶段的问题:观察、认识和分析形体的能力,表达形体的能力,以及实现自由表达的能力。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对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和表达,因此一般会忽略掉空间、光线、表面质感,甚至色彩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进而呈现出线的特质。画家通过不断的临摹、总结,逐渐理解事物的本质,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符号,在绘画中表达出主观的意象。而西方重实验这种科学精神放到绘画上就表现为对形体结构、色彩、空间、质感、光影等的客观分析和表达。传统素描教学从西方体系而来,注重对事物的客观分析,依循一定的表达规范和程式,甚至是评判标准,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教学模式。而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表达成为教研中常常探讨的命题。目前,设计素描课的课程设计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抛开光影,只表现描绘对象的结构,以更理性的分析代替素描的主观表达,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把素描作为工具,而放弃了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优势;另一种方式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素描课,教师往往会在设计素描的具体教学中增加创意的环节以突出“设计”,而对于完全没有进入到专业学习的新生来说,创意的构思和表达都显得幼稚和粗糙,使得课程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既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也缺乏素描应有的美感。因此,如何避免该课程和之后的图形创意、透视学、效果图等课程内容重复,明确教学目标,这都是设计素描课教学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本文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的具体教学实践为例,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传统艺术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

1建立主动学习的创新性思维

学习艺术的考生,在模式化的考前集训中学会了很多所谓的方法和技巧,是一年级设计素描课一开始就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总是需要费很大的工夫。因此,我们首先要使学生建立起主动和主观把握画面的主体意识,摒弃目的过于单一的应试思维,使学生了解素描学习的意义所在,明确素描作为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及其对后续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这些学生将来要从事设计工作,需要在素描教学中获取不同于传统素描教学的新思维、新眼界。他们在高考集训中习惯了很多程式化的手段和表达,需要打破这种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灌输新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很快用多样的方式欣赏、理解描绘对象,并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分析的乐趣。让学生发现残缺的、粗朴的美,改变看待周围事物的眼光;发现真实物象和虚拟画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把握画面;发现材料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偏好,更加乐意尝试自由表达的乐趣。

2成为设计理论知识的有力补充

传统素描课的分类通常按描绘对象的不同而分为静物、石膏、人像、人体、风景等。这种分类的局限体现在,教学的关注点在于对象的不同,而容易忽略掉素描的本质以及素描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设计类专业的素描课往往学分较少,在较短时间内,要快速地引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传统素描描绘对象到万物皆可画的创造性思维。素描课应选择既具有传统素描对象的具象主体,又具有发人深思有意味的形式主体。我院现有的设计类专业,包括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都开设有设计史课程,但通常的设计史是沿用西方设计发展史的思路来讲解的,对传统中国设计、工艺美术史很少提及,据考察,大部分学校都是如此。传统艺术创作是对当时日常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中的自然、天真、智慧和想象,是引领艺术设计之门的指路灯。因此,作为设计史的有力补充,我们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主动接触和理解这些民族形态和思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唐代金银器,宋明陶瓷等,这些艺术品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于传统冷冰冰的静物,这些凝聚着智慧的物品与观者之间更容易形成互动,引导并帮助同学们进入到设计的状态中来。在基础课程中引入传统元素,相较理论课堂更易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理论课的讲解是被动的,只有真正进入分析、解构,甚至重构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学生更主动、更深刻地理解传统器物的设计思维,这是一举两得的专题练习。学生在描绘对象的过程中,要求他们对描绘对象进行前期的背景知识收集,并提炼出关键性的描述语句书写在作业上,增强理解。

3通过传统元素的应用培养民族自信

传统素描教学沿袭西方模式,学生接受的是一整套西方的现实主义绘画的思路,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实用。中国传统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似与不似之间”“因势象形”都天然切合设计思想。传统艺术不只绘画,器物、雕塑、建筑等生活中的艺术也同样体现出民族智慧,是非常现成的素描对象。时间、历史都赋予这些艺术品难以复制的美,而这种美正是深藏于传统艺术中最令人着迷的东西,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描绘它们便是最理想的学习过程。常言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的”,不只是通过艺术史就能做到的,基础课中的潜移默化同样重要。离开中国传统艺术来谈设计的民族性,很难真正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实现。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并建立自信,进而在以后的设计活动中自觉运用于实践。学生通过描绘和分析,将表面化、符号化的对民族元素的认识深入到对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等更加广阔和多维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设计中变成自觉,才能在设计作品中真正注入民族的血液,使其成为有根的设计。

4尝试开放的表达方式

从工具、材料和技法上进行多种开放式的尝试,寻求多样的表达方式。笔者从多年来的素描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方法。设计素描,重点还是在素描。素描本身有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即使是设计素描,也不能脱离素描的根本。作为基础课的设计素描在课时的开设上相对较短,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过多的问题,因此必须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笔者认为设计素描不同于传统素描,但也不赞成将素描图形创意化、超现实主义化。因为设计素描作为一年级基础课,其他相关的设计原理课程还没有开设,在这个阶段过分强调夸张、创意,会造成浮躁、空泛的后果,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在素描探讨教学的环节,尝试放弃传统的写生题材,运用图片资料进行主观表达。画照片并不可怕,描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照片没有展现的部分需要学生主动分析理解,甚至是查阅资料,推理出完整的形体。比如我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汉代铜灯图片,学生只有在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分析出灯体外形和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描绘出灯的整体结构形态。这种方法使学生不被表象迷惑,不被对象控制,是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课堂采用主题练习的方式,在一张作业中着重解决一个问题。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练习观察形体,理解客观对象的空间、形体、结构。我们通过对传统器物艺术中造型结构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对其做结构的延展、分解和嫁接,完成在二维平面中虚拟造型的设计及其合理性的练习。这是运用观察方法和认识方法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总共安排16个课时,要求对提供的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做结构分析和快速表现,用传统结构素描的思路,要求学生在大量描绘的基础上,理解形体微妙变化带来的多样的气质变化,并尝试在画纸上做大胆的形体重构、嫁接、位移、添加等有趣的练习。第二阶段,这个阶段重在表达手段的练习,理解虚实、层次、节奏等画面感受。对质感的表达,如玻璃、金属、陶瓷、木材等,要求对肌理、明暗等做细致入微的描绘。不排斥多样的表达方式和选择更丰富的材料媒介,比如使用非传统的纸、布面等,又如淡彩、拓印等表现方法。从细节入手的观察和表达,相对第一阶段的宏观表达来说,更需要学生耐心细致地分析材料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体会素描本身的美。我们在这一阶段安排了12个课时的材质互换练习。提供四种不同材质的器物,如紫砂壶、错金银铜犀尊、白陶鬶、兽首玛瑙杯,请学生选择两种器物,忠实描绘对象形态,然后进行表面材质互换。这一练习要求借助多种手段,力求真实表达材质效果。在描绘的过程中体会材质赋予器物的特殊属性。第三个阶段,培养抽象思维,理解情绪、通感等对画面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纯粹的理工设计类专业,它的专业前提是艺术,因此培养艺术的修养和品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前期对不同物体质地的表达,让学生能观察和发现普通事物的美,在这一阶段还要能脱离具体物态,欣赏抽象的美。最后能将这种提炼出来的抽象美作为表达元素进行自由创作。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主动取舍并掌控画面。这里的抽象要和设计构成课中纯粹的点线面区分开来,它更多指的是脱离具体对象的主观表达。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设计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表达技巧,循序渐进,为后续课程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5结论

综上,我们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传统艺术元素,打破常规素描描绘主体,利用传统器物实用和装饰于一体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描绘、打破、重构等环节的练习,建立起造型设计的基础意识,并通过多种手段对传统器物不同材质的创意表达,完成对画面的主观把控,实现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志明,潘越.创新背景下的设计学本科设计素描教学研究[J].装饰,2019,309(1):124-125.

[2]申大鹏,白羽.创意表现素描教学新探[J].美术大观,2017(9):144-145.

[3]吴国荣.素描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3

一、“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意义

随着动漫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用型、技能型动漫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面对动漫人才的市场缺口,部分开设动漫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创新和改革,探索出一些契合市场的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操作和动手能力,并结合自身特色,与一些知名动漫企业对接,开设大量实践课程,实现教学与生产“两条腿”走路,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然而,这些高职院校动漫人才模式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与动漫企业的供需矛盾仍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破解。笔者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对安徽A、B、C等9所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的“毕业剩”人数(此处特指没有对口就业的毕业生)和a、b、c等9家动漫公司急缺动漫人才的数量进行了市场供需的访谈调研,调查的数据如表1和图1所示。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一方面,动漫企业需求仍很大,但招不够或招不到合格的动漫人才,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动漫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培养动漫人才付出的成本高,但制订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只有一部分动漫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了业,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变成了“毕业剩”,被拒在动漫企业的门外,就业难的问题仍无最佳的良策来解决[4]。针对以上存在的“需大于供、供中还剩”问题,笔者对“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高职院校中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试图探索出最佳的创新型动漫人才培养方略,培养更加适应动漫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以上问题,科学实现高职院校的动漫人才培养目标。

二、“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高职动漫教育进入内涵式建设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已走到了非生即死的关键时刻”的观点之后,各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当务之急,要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自身发展早谋出路。借鉴德国的“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教育、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英国的“三明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SandwichEducation)等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典范[5],结合我国当前动漫教育的实际,在宏观层次的“厂中校、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微观层次上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园中院、院中园”模式。即把学院的课堂搬进园中的企业,创办“园中院”;把园中的企业引入学院,创办“院中园”。“园中院”与“院中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交叉关系,在概念上与形式上可以分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则密不可分。正是在动漫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源于一种对动漫文化与生命意义的激情和感悟,源于一种将专业素养和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责任感,源于一种对动漫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针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笔者对教育部提出的“厂中校、校中厂”人才培养改革模式进行深度的理论细化研究,并紧密地联系实践,响应读图时代的动漫产业文化形态转变和动漫教育需求,在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将文化素质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从共享到共生”等核心学习理念、信息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基础之上[3],初步提出“园中院、院中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方略。

(一)“园中院”模式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德国经济高效增长的秘密武器便是其颇有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式[5],它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德国“双元制”的运作机制较为规范,它的推行为现代化企业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园中院”模式正是借鉴其成功之处,扬长避短,并做出了切合实际的改进,有效地应用到高职动漫人才培养实践之中。“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模式、见习学习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具体的内容是:学院在产业园中的动漫企业建立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学院选派优秀动漫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工学结合期间学生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工作,选派教师指导动漫企业一线生产实践并参与管理工作,学院专门为园中企业输送“订单式”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共建园中的动漫学院等。“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的突破点是让动漫学院真正融入产业园的动漫企业中,绝对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创办“园中院”,达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从而使学生提前实现预就业,企业也因此得到其急需的动漫人才。“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是在同地域的校企间推行,且校企间应具备资源“互利互补”的条件,这种便捷、高效的合作将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建立的“园中院”合作关系为例证,说明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只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才是硬道理。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同在宿州市内,合作十分方便。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数字影视动漫公司,拥有一批中高级技术精英和动漫设计制作人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正在打造的院级重点专业,由学院专业教师与中卡通公司工程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结构较为合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校企之间进行“园中院”模式的合作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地方动漫产业应从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中挖掘财富与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地方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助互乐、互供互需、互利双赢”的“四互”合作原则,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宿州动漫产业发展做贡献的目标,合作开发以宿州地方特色文化为题材的大型系列动画片《楚汉风云》,切实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之路。学院和公司共同制订“你供我需、我供你需”特色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专门为公司输送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经过五年磨一剑的努力,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已经在国内产生积极的学术影响。2012年1~2月间,通过对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130名毕业生进行“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种类型,发放130份问卷表,收回有效答卷表128份,问卷调查结果是:108名毕业生对“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表示非常满意;15名毕业生表示满意;3名毕业生表示基本满意,2名毕业生表示不满意(如表2所示)。#p#分页标题#e#

(二)“院中园”模式英国的“三明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典范之一,它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其“1+2+1”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动漫教育的“2+1”模式实情,将实践教学比重调整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对动漫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互动、课程模型的分层和融合、课程资源的多元立体化体系三个方面[6],创建独具特色的“院中园”模式。“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包括培训技改模式、产学研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具体的内容是:产业园中的动漫企业与学院共同冠名招生,共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动漫实验(实训)室。动漫企业派高级工程师兼职学院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讲师和实验师,动漫企业在学院中进行生产经营等。“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的突破点即是让产业园的动漫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动漫学院中,以学生为本,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校企联动、水乳交融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域文化为动漫创新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独特的优秀题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对动漫影片创作的关键作用是拓展了创作空间,丰富了创作风格,提高了作品内涵,创新了作品内容。“院中园”模式围绕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繁荣的主线,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实践,以期实现创新型动漫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为了宣传魅力宿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精心打造宿州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宿州的绿色GDP,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宿州凹凸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院中园”合作关系,合作研发“符离集烧鸡”、“天下第一石”、“砀山酥梨”、“霸王别姬”、“埇桥马戏”、“泗州戏”、“萧县书画”等具有宿州地方特色的动漫文化宣传片[7]。以校企合作开发成功的“砀山酥梨”动漫宣传片为例,通过调研与考核,结果显示,参与制片的动漫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了,参与的动漫企业赢利了,参与的学院动漫专业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学院的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正是企业、学院、学生“三参与”合作的成功,实现了学生、学院、企业的“三赢”:学生在“院中园”校企合作中实现了“双身份”,企业在“院中园”校企合作中实现了“双效益”,学院在“院中园”校企合作中实现了“双丰收”(如图2所示)[8]。为了检验“院中园”模式的实践成效,2012年4~5月期间,对“院中园”模式的相关人员(共200个调查对象,其中动漫专业教师占17%,动漫企业员工占32%,动漫专业学生占51%)进行问卷调查(如图3所示)。就调查的综合数据可以看出,有97%的调查对象认为“院中园”模式培养体系基本完善,能够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3%的调查对象认为“院中园”模式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对能否提高对口就业率持怀疑态度。“院中园”模式基本上能够实现学生、学院、企业“三赢”的目标。

三、“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动漫人才往往不符合企业的需求,致使动漫企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付出较多精力对新接收的毕业生进行培训。许多动漫企业的负责人(如中卡通动漫集团的董事长杜晨晓先生)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企业至少要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专门培训毕业生”。据此,建立一种校企联动的“园中院、院中园”培养机制,以期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目标的任务迫在眉睫。在“园中院、院中园”校企联动培养机制下,开展的具体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一组一会”、“四赛四促”和“三融三通”等方面。

(一)“一组一会”实践在汲取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多年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及“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2008年10月,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视觉文化兴趣小组(包括动漫、摄影、广告设计三个兴趣小组)和动漫协会,这“一组一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可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6],在动漫专业的“园中院、院中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充分发挥了其独到作用。为达到动漫专业学生与动漫企业之间“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提高动漫人才培养的质量,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动漫兴趣小组、动漫协会为打造核心,以点带面、提高了该院动漫专业学生整体的动漫设计与制作水平,将“一组一会”纳入到“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体系当中。“一组一会”成员也参与到学院立项的省部级课题研究之中,成为该院培养动漫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再从中精挑细选出动漫设计与制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画短片制作集训班”,进行特色实习实训项目精练。由动漫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集训班的学院方指导老师,产业园中的动漫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集训班的企业方指导老师。集训班学生在强化集训后,定期完成一些参赛动漫作品和企业动漫产品的制作训练。学院以集训班为核心,进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改革[9-10],推行奖励机制,打造学院动漫教育的品牌,率先与动漫企业预对接并进行就业教育,培养动漫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解决动漫企业与学院动漫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4

一、通过龙头专业形成合力

院校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学生就业情况、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和创业率以及薪资情况,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专业指导方面、科研提升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进而构建一个优势专业。高职院校可以把艺术设计专业当作是中心专业,在建设实践中,需大力引入优秀的教师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养。在具体建设中,能够通过专业优势带动其他专业发展,让各个专业间实现密切合作,从而推动专业建设长期稳定发展。

二、专业细分和定位,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在以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细分和定位中,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基础,创建具有属于自身院校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并设置满足当地经济的课程,提升专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深入到市场中,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参考行业数据,对专业方向进行确定和设置。高职院校还需要精简课程,把不符合毕业要求的课程进行除去。此外,高职院校需要对市场定位进行明确,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进而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通过这样的专业方向研究,有助于学生对更多的专业内容进行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定位。最近几年,电商经济发展迅猛,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都是选择电商设计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整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提升学生的新媒体软件能力、商业摄影能力,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对学生实施实践教学。例如,淘宝推广、APP设计、淘宝设计等等,进而实现传统教学和新传播媒体进行融合,实现构建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利用和企业同步的设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把设计和营销进行有效融合,注重教学假装设计和施工监理,把原有的设计教学进行精炼,转变成为以教转为设计为主的教学,重视设计理念的,使学生不仅仅善于设计,还善于沟通和营销。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在就业目标的设定中,可以设计施工为主,使学生可以成为具有较强施工能力和设计能力,并且成为会干和肯干以及能干的监理人员。

三、对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5

1)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目前很多院校艺术设计类进行了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以具体的设计项目(真实或虚拟)为驱动,模拟设计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素质,大量运用于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中.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在其后续专业课教学时首先要花大力气改变这种事倍功半习惯.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基础课程即实行项目教学法,在学习初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征.

艺术类考生更有个性、更强调自我,感性思维较强,对感兴趣的事情热情度高.《建筑制图》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法时,很多艺术生因自身文化课较差而自卑,缺乏学习本课程的信心;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原有的课程内容经过删减和重组,设置为循序渐进的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项目,并灵活运用小组竞赛、个人抢答、黑板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3)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装饰艺术等艺术设计通常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而艺术生在高考前的术科学习中,更多的习惯独自思考,并且90后自我展现欲很强,对团队合作的涵义理解尚不深入,同时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在“入学”初期将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培养必备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今后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2013级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及《建筑制图》课程定位.

我校2013级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本着“强化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辅助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并重”的原则,设置了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项目包、室内设计基础技能项目包、室内居室环境设计项目包、办公空间设计项目包、商业空间设计项目包、专业能力拓展项目包、综合能力项目包系统.从室内设计基础技能项目包到综合能力项目包,项目任务的设计形成递进关系,实现学生能力培养进阶的目的.建筑制图的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正投影法、斜投影法、中心投影法),介绍建筑工程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课程以工作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重构规划为5个模块,设计了5个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围绕实训组织,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2)项目教学的组织.

教学地点在制图实训室内,可移动的制图桌椅随听课、讨论、绘图等学习形式改变布置.班级内每6~7人为1组,男女生各组均匀分配,尽量避免同宿舍.每组自定组名并推选组长一名,负责组内协调、督促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完成5个项目,同时以配套习题册训练和课外趣味练习实现知识的积累.项目成果在班内公开展示、讲解和评比.

3)渐进式模块划分的项目内容和目标.

由于大一新生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通过渐进式模块划分的项目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学习专业知识,避免因难度过大而丧失学习兴趣.课程内容设计为5个项目,即某学校大门平面图的绘制;矩形柱三视图的绘制;某休息厅轴测图的绘制;某小型别墅的平、立、剖面图及详图的绘制;建筑及室内透视图的绘制.从单张图纸绘制到全套图纸绘制,学生逐步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绘图的方法步骤、尺规绘图的基本技能、读图能力等,以及正投影、斜投影、中心投影的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配套习题集训练和课外趣味训练学习和巩固教学内容,经过融会贯通后解决问题、完成项目.

3教学方案的实施

1)教学方法及过程.

首先抓住新生入校专业介绍时,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将学习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其次在开课之初,以一份完整的教师或毕业生设计图纸,讲解建筑制图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学中模拟工作环境,进行小组自由组合,为小组竞争、互相帮助、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把项目的新增知识点作为课堂竞赛,对获胜者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加分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小组责任心,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最后进行项目成果公开展示和成绩评定,学生讲述成果,学习评判优劣,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2)课堂竞赛评价标准.

课堂竞赛随着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开始以鼓励为主,参与即可加分;经过一定时间后,正确回答予以加分;形成竞争机制后,正确的予以加分,错误的进行减分,逐步增加竞争难度,保持学习热情.3)项目成果展示及成绩评定.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组内推选两位优秀者进行班内争优,并由小组成员进行分析、讲解.全班在教师主导下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公开评定,每个同学都可发表个人意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意见,采纳合理建议.其中每个项目的组平均最高分者,该项全组成员加分,本项目最终得分由个人分与小组分之和组成.

4教学效果分析

1)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以及在课堂竞赛中获胜,逐步形成了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小组学习氛围.比如在课堂竞赛中规定正确回答问题全组成员加分,但是一次课中已经回答问题的同学不能多次回答,因此布置竞赛后小组成员会快速开始讨论,答题时进行纠错,“一个好汉三个帮”.

2)增加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责任心.

艺术生往往对感兴趣的事情特别关注,不喜欢的置之不理.采用小组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为小组加分、不拖累小组得分的思想,激发了个人的荣誉感和集体责任心.很多同学课后自觉复习和预习,提前完成配套习题集内容;有的多次抄绘图纸,提高项目成果质量.

3)提高了学生的执行力.

艺术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自我意识强烈,自我约束能力弱.项目教学的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哪个成员是否按时完成一目了然;课堂竞赛时随机抽点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有完成作业的压力和动力,课后及时复习和预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上课抢座位、成果评比抢位置的局面.

4)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6

1.艺术、艺术教育与文化。

艺术可以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来定义:哲学是挑起争论的,科学是能终止争论的,艺术就是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艺术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的、人类用以表达既有感知的且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艺术是由各种门类构成的,艺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构建了文化的整体,没有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的共同构建,整体的大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可以说是二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艺术文化有重要的位置,艺术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门类中都蕴涵有文化因素;整个人类文化史中离不开艺术文化,它是人类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文化与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根据事物传承和发展的规律,艺术催生了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教育,艺术就无法传承与发展。因为文化和艺术的不可分割性,在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中,艺术教育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艺术教育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通道,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泛指高校除专业艺术教育之外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切非专业艺术教育活动,通常简称为艺术教育。

2.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指一个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所建设出独特的、得到认可的、取得卓有成效的、值得借鉴推广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化存在于其独特性,根据校园文化的内涵,其生存和发展应该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是特色校园文化彰显育人功能。文化是一种概念,某种程度上涵盖了“校园的所有”,正是因为其全面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显得若有若无,漂浮不定,在育人上体现得不充分、不贴切。特色校园文化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应将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地展现,存于每个人的身边,与生活、成长息息相关,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二是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强大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来源于高度的认同,特色校园文化应该尊重学校发展历史和积淀的成果,汲取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让每个人在其中享受和生长,增强文化自信,带来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三是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方向正确和动力不竭的体现,特色校园文化因为其具体的目标和主体、科学的程序和完善的保障,解决了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问题,因而实现了持续的生长和完善。

二、艺术教育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加强艺术教育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内容,艺术教育对特色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教育丰富了具体内容。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校园文化是艺术思想的延伸和艺术作品高度浓缩。艺术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其门类和形式丰富多样,校园中的艺术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与表现形式。艺术内容的丰富性、超强的表现力、积极的感染力使得校园文化在内容上显得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在表现上显得直观有力、摄人心魂,在思想上显得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形式上显得充满活力、惹人喜欢。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让校园文化精彩纷呈,充满生机和活力,吸引和感召着大学生自愿、主动地参与其中,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2.艺术教育完成了美的教育。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中的基本知识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美的基本知识和元素,掌握美的基本规律,能正确鉴别美与丑的实质;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发现和欣赏美的活动,将学生的知识逐步提升为艺术的基本能力固化在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中。在进行高层次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将已有的艺术知识和元素通过不同的形式、顺序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区别于其他的艺术作品,实现了创造。美育对人的思想、知识、素质、情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美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学习体验、实践完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承表达艺术,创造创新艺术,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3.艺术教育提供了创新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人精神和情感的具体表现,艺术教育就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如何了解生活、走入社会,并且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去分析、设计、创作表达生活的原貌和自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形成其自身的创造思维,最后升华成为创造能力。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以及在施行技术时的构思和表现方法突破技术的极限。艺术教育独特的教育和表现形式及其过程,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活力的环境中自由生长,不断发现和创造,始终让校园文化保持向上发展势头,不断更新充满活力。

三、创新艺术教育形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1.艺术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人人参与特色。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对接,用课程的理念来管理艺术类活动,开设如舞蹈、声乐、戏剧、器乐等文化艺术类活动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从中选择,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在完成活动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技能。艺术活动课程化解决了校园文化活动面向人人的目标、全面发展的内涵等问题,普遍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其次,面向特长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针对有艺术潜质或者艺术专长的同学成立艺术专长实验班,为学校艺术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证。在全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遴选有潜质的、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组建舞蹈、声乐、话剧、戏曲等艺术门类艺术专长班,采取独立设置、集中管理的模式进行三年一贯制的综合培养,在保证其自身专业学习以外,通过讲座、集训等方式完成每周固定课时的艺术类系统培训实践,让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能看、能听、能说、能演、能教”,从而掌握艺术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表达和传承艺术的能力和精神。专长班通过提高性质的培养为学校提供了一批艺术教育核心人才。

2.艺术教育坚持民族与地方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特色。

地方高校多处于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这些不可复制的优势,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学校可以主动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根据学生的来源和民族的习惯,举行少数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风情展、集体锅庄舞会、少数民族风俗知识竞赛等活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间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师生广泛参与,使学校师生加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精品化路线提供了优厚的环境。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坚持民族与地方相结合,就是将民族元素和地方元素大胆引入到校园文化的作品创作中来,形成一大批高层次的艺术作品。民族元素中的勤劳勇敢、奋发上进、热情大气等元素和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活泼、向上的要求,以及青年大学生热情、开放、包容等特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完全不同于课本、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引入到高校,经过先进的理念指导、前沿的方法等再次创作赋予其时代性和流行性,更加脍炙人口、具有感染力,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精品。艺术教育中与民族和地方相结合的做法,让校园中的精品层出不穷,经过积累慢慢形成了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又一特色。

3.艺术教育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创新特色。

坚持开放办学,艺术教育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校内外结合的发展思路,确立“创作以智力引入为主,提高以艺术实践为本”的艺术教育策略,加强艺术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艺术教育的活力,形成校园文化的创新特色。坚持“请进来”,以智力求支持。根据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在师资培养、演员提高等方面与省、市地方文化系统等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根据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创作经典作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学生通过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高水平的艺术活动与学生的理论学习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坚持“走出去”,以开放求活力。抓好艺术教育校外进修和采风两个重点。制订艺术教育教师进修计划,派出老师到相关专业知名高校进修,提高艺术素质和能力。组织艺术教育教师校外采风,通过“行万里路”式的观摩研习让艺术教育始终保持活力。

4.艺术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校园文化可持续特色。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7

【关键词】平面设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促使高校竞技次数不断增加,艺术教学的基础就是平面设计,竞技赛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充分利用竞技赛,不断吸收借鉴比赛经验,能有效提升学生良好的设计能力。随着行业领域对专业学生需求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教学与生活结合。现阶段,职教研究多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势入手,对平面设计竞技的实践研究较少,因此,论证平面设计竞技比赛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平面设计竞赛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艺术与社会生活关联,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人才,如何让学生服务于社会,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中,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设计环节。犹豫没有实际制作案例,面对突发状况,学生往往力不从心。职业院校一般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在教学设定中,虽然强调实践性和学生能力培养,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基础课的占比又相对较多,职校专业课程之后,学生接触专业知识太少,往往还没来得及掌握专业知识,就参加设计竞赛,竞赛临时抱佛脚,最终变成了应付。将科学化的竞技赛引人入课堂教育,能很好解决实践弊端,让学生在实际创造中,获得知识感悟。学生如果积极参与其中,就会心生创作渴望,一旦在竞赛中获奖,会在自我激励的同时,展现自身价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探究获奖作品,不仅能优化新知识,也能让课堂教学不断升级,实现“传”、“受”共赢。

二、平面设计竞赛反应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中注重实践,却从未在根本上解决实践问题。传统模式与实践对对碰,显露诸多弊端。如,基础课程复杂,专业实践课程较少,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创新设计中。平面设计竞赛,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也能提升学校知名度,但每年竞赛过程中,相对优异的作品较少,大赛变成程序化的平台,为了获得奖励,学校往往通过集训和选拔的方式,集中培训学生,没有彻底让学生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平面设计技术发展和内容更新较快,学校教材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现在诸多学校的教材,依旧停留在落后的软件和老旧案例中,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艺术教育发展。

三、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建议策略

首先,完善教师实践能力。目前,职校专业老师多为毕业后直接工作,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教育经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课堂教学传授的往往是自身所学的知识,忽视了社会需求。因此,可以以平面设计大赛为切入点,拓展教师视野。先培训教师,与市场接轨后,带领学生拓展眼界,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归纳总结历届设计大奖得奖经验,将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改革优化课程。竞技赛能彻底反应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也反应学校的教育能力。优化课程,摒弃不必要的复杂内容,增加时间环节。如,基础课强调学生软件利用能力,增加学生创造力和审美力。完成相应的基础课程后,有针对性的减少不必要的科目,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技能大赛融入进教材,让不能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提升。再次,完善教学方法。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就是竞技赛,师生通过项目化需求,共同实现教学活动。如,广告和包装,这类单元都与竞技赛相似,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研究出好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最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职业教育的本质,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归宿。目前职业教育考核方式都是以作业形式完成的,学生完成度较为被动,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应该以竞赛为背景,根据实际社会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形成“人人都参与”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企业用人的就业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源于生活,适用生活。我国从事艺术设计人才较多,但适应市场发展、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紧缺。将竞技比赛融入到课堂教学,能丰富学生实战经验,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职教要注重广告设计专业改革进度,利用竞技比赛助推专业教学发展,积极在比赛中将比赛经验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国超.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创新教学研究——以“书籍设计”课程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9(12)

[2]宋丽斌.平面设计在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敦心堂品牌为例[J].艺海.2019(06)

艺术文化集训知识范文8

我国美术高考内容缺失了国画教育内容,考的是西洋绘画内容,走向了西洋画教育的道路,在中国土地上培育西洋画的新苗。纵观我国近年来的美术高考内容,都是素描、水彩、水粉、速写之类的西洋绘画内容,无形之中把美术教育引向了西画教育,这种“扬西抑中”的做法无疑是高校中国画教育走向衰落最大罪魁祸首。由于学生从小就缺乏笔墨书法功底,在高校就是想学国画都是那么艰难,因为笔墨技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短短的两年之内想打好坚实的国画基础比较艰难,别说什么国画创作了。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学模式不但老化陈旧,而且采取西洋美术教学模式,重视西画基础教学,缺乏国画基础教学,教育导向已经严重偏离本土艺术教育,导致学生最终选择西画众多,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寥寥无几。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就是导致我国高校国画教育走向衰微的主要因素,如果不改变上述这些现状,我国的国画教育将不堪设想。

二、我国高校国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艺术教育偏离了“主航道”,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国画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艺术成就,到了今天却成了末日黄花,得不到世人的重视,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相反把外国的艺术教育引入中国后却了成了“座上宾”,这种崇洋媚外的做法实在有损中国人的自尊心。我们不反对吸收借鉴西洋绘画的技法,但不能因此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给抛弃了。虽然我们高校国画教育还在进行,但是它的没落不完全是时展造就的,而是一种人为的教育偏向导致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误导造成的。长此以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国画艺术将岌岌可危,没有这种忧患意识是很可怕的。所以有识之士要警醒起来,极力倡导我国的国画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在中小学普及中国画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打下坚实的国画基础,才能为高校输送大批合格的生源,也有利于高校培养顶尖的艺术人才。高校国画教学也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不能再因循守旧,要打破常规,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极力改变陈旧的思想,把国画教育提高到应有的地位,把国画教学提升到一定的水平。

现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国画教学力量很薄弱,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师专业水平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国画教学质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些著名高校由于教学条件远远优于普通本科院校,所以不存在师资不足和专业水平的问题,但是名校毕竟是少数,普及国画教育还是要依赖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作为承担国画教学主力军的普通高校,在引进国画人才方面比较困难,很多落后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很难招聘到艺术硕士、博士一类的人才,大部分艺术教师都是本科学历,由于学历不达标,无论教学水平还是知识修养、能力、教学经验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差距,本科学生甚至瞧不起本科教师教学。由于国画教师缺乏和学生对于国画的偏见,导致国画教学力量非常薄弱。甚至有些美术学院的领导自身不画国画或者对国画的偏见也会导致学生重视西画,轻视国画。有的学院国画教师仅仅只会工笔绘画创作,对于写意画根本不敢接触,所以更不敢从事写意花鸟、山水、人物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写意国画的缺失,教学专业不完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半成品”。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高校的国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国画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以上我国高校国画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要改变过去那种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改革,笔者有以下几种建议,一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的国画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最底层、最基础抓起,万丈高楼需要从根基一步步建起。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和艺术,从小学起,从我学起,大凡热爱国画,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中小学学生,学校不妨集中起来,开个兴趣学习班,作为高校艺术生的后备军。在中小学发现了绘画人才就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他们在国画学习上“吃得饱,吃得好”。很多学校开始了一些艺术特色班,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把有艺术天赋的、热爱学习美术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集训,有利于艺术特长生的成长。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特色班的教学只是为高考训练学生的西画基础技能、技法,完全忽略了国画教学内容,主要原因还是高考教学制度的问题。

其次,改革我国现有的美术高考制度,这不是我们普通教师所能做到的,需要教育部进行改革旧有的高校制度,我们只能呼吁吧。在美术高考内容中加入国画的创作或临摹。有意识的强化国画学习,把国画和书法作为高考的一项主要考试内容,扭转过去那种西画一边倒的局面。在考试内容上,增加国画线描、国画写意花鸟、山水画的临摹或创作。把西画中的水彩和水粉课程可以若弱化下去。这样就大大有利于中小学国画教育。因为在高校里还要进行西洋绘画基础教学的,所以加重国画考试内容比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意识形态上要有意识地导向中国画教育。

第三、高校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多高校在大一大二时完全都是西洋绘画基础教学,例如素描、水彩、水粉等课程的学习,等到了大二才开始分专业,专业分完了,学生真正学习专业的时间也不过区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又能学习到多少真正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呢?最后都是学习点皮毛。学生感叹到4年大学自己的专业基础一点也不扎实。那么我们要改观这种教学模式,在大一时开设素描、水彩、水粉课程,为今后打下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觉服务的。大二时就开始分专业,甚至在大一下半年就可以分专业。这样把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时间大大提高到2.5年———3年的学习时间,专业技能就能得到大大加强。尤其国画教学更是越早越好。大一时就应该加入一定量的国画学习,让学生学习国画线条白描,锻炼学生用线进行造型能力,还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练习一定量的书法。那些真正爱好国画的学生不妨提前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国画班,因为中国画不需要西方科学的透视法规,也不需要严格的光影效果和色彩。

第四、高校国画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国画教学内容包含着书法教学、绘画技法教学、构图学、创作教学、艺术理论教学等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内容被忽略了。如作为基本功的书法教学是国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是练习用笔用墨的基本功,也是练习线条造型能力的手段,书法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与国画完美结合形成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艺术形式。然而很多院校不重视这项内容教学,这方面要得到加强。还有就是只重视绘画技法教学,不重视艺术理论教学,中国画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画面意境之美的创作来自于画家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高深的艺术理论修养,然而现在很多艺术生,由于高中文化课就很差,导致他们不喜欢文化课,更害怕艺术理论课学习,由于文学修养和艺术理论修养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创作不出有一定水准的国画作品。加大艺术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课外多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是一个艺术家必备的。

第五、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理论的培养。很多教师自己都不具备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怎么能教好学生呢?很多教师国画技法单一,有的老师只会工笔,有的老师只会写意,有的老师只会花鸟,有的只会山水,这样由于自身专业的狭隘导致教学的严重局限,甚至个别学校国画专业教师都擅长工笔,写意画教学几乎没有,这样如何开展国画的全面教学呢?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除了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自我修炼之外,学院也要给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把自己不足的专业给弥补上去。自己有一碗水,才能给学生半碗水。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不用多说了。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