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发展建议范例6篇

商业发展建议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1

 由原县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成的乡宁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县首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也是全县营业网点最多、员工人数最多、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因其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属性,始终坚持资金来源乡宁、服务乡宁之原则,承担着全县95%的农贷投放工作,是县域经济的“输血机”,而非“抽水机”。为此,扶持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对于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杠杆作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为此建议:

一是财政性存款应向农商银行倾斜。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县地方性商业银行,2011年纳税总额3800万元,2012年纳税3640万元,在全县金融机构中,对地方财政税收贡献最大。加之,该行21.3亿元的贷款总额,极大地支持了我县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名符其实的金融主力军。为此,建议县政府按各金融机构纳税和对县域经济信贷投放的占比,分解存放地方财政性存款,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壮大自身实力,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二是有效破解农户贷款“抵押难”问题。在煤炭资源整合大背景下,结合我县林业资源大县的实际,我行针对政府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农户发展林业经济的实际,针对性地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项目。但目前工作中,我县的林权证发放、资产评估工作,仍未完全落实,行业组织对林权贷款作出了一些硬性规定,从而导致该项贷款业务发展缓慢。为此,建议由县人行、银监、财政局会同林业局,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出台操作办法,做好林权证的发放及资产评估工作,以满足广大林农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针对个人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建议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做好房产证发放。特别是针对农村群众,发展生产积极性高,办理贷款缺少有效抵押物的现状,由人行、国土资源等部门和当地乡村,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机制,充分通过农村宅基地的激活,破解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瓶颈难题。

三是有效破解企业贷款 “抵押难”问题。建议县政府牵头,财政、税务、金融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出台《县域中小企业银行业融资担保管理办法》,建立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对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进行考核的奖惩机制,切实发挥县财政担保公司的作用,着力破解县域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的“瓶颈”难题。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建议

一、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和发展现状

(一)企业年金制度

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第20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规范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基本养老、个人储蓄性养老构成城镇职工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年金管理机构34家,共计57个资格,其中受托资格10个、账管资格17个、投管资格20个、托管资格10个。

表1: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情况表

截至2014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到7688.95亿元,有73261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达到2292.78万人。

二、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重要载体

人口老龄化和普通民众“资产管理”意识觉醒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款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存款理财产品化,长期存款养老金产品化”。大力发展以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新兴业务链,将突破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模式,开辟一条新的资产管理渠道,促进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对公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实现综合化经营重要平台

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比,年金业务涉及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多种业务,通过与上述业务的衔接,以及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将促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三)商业银行稳定客户、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由于企业年金具有长期性、积累性、稳定性、规模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巩固和密切客户关系,防止优质公司客户流失,并争取新的客户资源。并且年金业务形成的业务收入具有低风险、收入长期稳定的性质,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人社部规划“十二五”末,全国企业年金资产将达到1万亿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广阔的业务市场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机会,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并带动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的整体发展。

2.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1)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扩大。2013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及《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前者放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后者则允许年金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年金“松了梆”,扩大了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范围,能够增加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与主动性,有效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2)新税优惠政策。2013年12月,《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对企业及员工在年金缴费环节和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个人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实现了税收递延,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的税负,激发了企业设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职业年金的推进。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按照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4000万,平均月工资3000元,70%的参与率计算,职业年金年新增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也将带动企业年金市场新一波的快速增长,扩大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规模。

(二)挑战

1.企业年金市场竞争激烈。年金管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商业银行不仅面临银行同业的竞争,还面临着与保险、基金、信托公司的竞争。特别在受托业务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在专业团队、精算技术、服务理念、补充养老经验,以及专门为企业年金设计的IT系统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同时凭借拥有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双重资格,约60%以上的法人受托业务由养老保险公司揽获。

2.企业年金业务整体收益偏低。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商业银行从经营企业年金业务中获得的收入主要有:受托管理费,最低为托管基金净值(下同)的1‰(不超过2‰);托管费,最低0.7‰(不超过2‰)。账户管理费最低1元/月.人(不超过5元/月.人)。该收益远低于银行投入的营运成本。

四、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建议

(一)加快产品创新,实现业务长远发展

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开拓企业年金蓝海。创新不仅包括不同客户、服务领域的创新,如针对具有延期支付性质的各类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包括企业为职工发放的补充医疗、住房补贴、高管薪酬延付、员工持股计划、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还包括投资领域的创新、合作机构的创新,如发展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及与投资管理公司合作发展养老金产品。

(二)加强联动营销,提升业务综合回报

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如给予企业年金客户信贷业务办理优先权,以及为企业年金客户员工提供各项个人金融服务,开展个人养老理财规划、高端产品联动营销等,在增加客户粘度的同时提升养老金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办理能力

商业银行开办企业年金业务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管理与客户服务能力。同时完善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加强合同协议等法律文本的审查以及合同的履约情况,有效控制风险。(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成都审计分部)

参考文献:

[1] 林若尘,中国人民保险寿险,企业年金管理市场竞争透析[J]中国保险,2014年第10期

[2] 张智,建设银行,浅析建设银行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方向[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5年第2期

[3] 胡继晔,职业年金制度促养老金融发展[J]经济日报,2015年04月23日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商业银行;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产生的正向影响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快与金融科技的联合使用,通过科技再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服务效率并且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产生以下影响:

(一)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银行在多年的运营中会产生许多数据,但碍于之前技术有限,这些数据既无法得到妥善管理,又无法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浪费可利用资源。而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正是弥补这一缺陷,通过这些技术的帮助可以加快对数据的归纳整理,经过程序运算得到精准高效的结果,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切实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拓宽银行的销售渠道

过去,银行的主要营销手段就是通过柜台办理业务时由柜员向客户介绍各种定期存款,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研发速度,各种风格不一的理财产品纷纷涌现,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方式,有效拓宽了银行的销售渠道。互联网的应用还优化了客服的服务形式,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便捷高效的体验,尤其是针对部分小微企业。作为中小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银行会向其提供针对,互联网可根据小微企业特点,进行定向产品设计,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贷款需求,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银行拓宽业务渠道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改善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尴尬氛围,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从被客户挂断营销电话拉入黑名单,到现在与客户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互动、互粉,既加深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又使得银行可以更加准确了解客户的需要。

(三)促进银行的自我提升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零接触”服务方式推广之下,金融科技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商业银行等各家银行纷纷开始主动寻求改变,加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之间的融合创新,不断衍生营销新模式、行业新业态。让服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银行网点不断更新自身系统,向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不断迈进。2012-2020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情况如下图所示。

(四)减轻银行员工工作量

在互联网技术还未普及的时候,几乎所有业务都需要网点的工作人员亲自完成,而如今人工智能、AI以及语音识别等技术的成熟,不同功能的自助设备纷纷上岗,一般的存、取款业务、查询转账业务、购买理财产品业务等都可以在自助服务设备上轻松完成。部分银行网点甚至推出智能机器人来逐渐代替大堂经理的位置,迎接客户、引导客户、指导客户办理业务等服务项目均能顺利完成,客户只需与其语音交流或者简单的触摸互动就能在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之下完成所要办理业务,大幅减轻了银行网点员工的工作量。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网点分布不合理

以哈尔滨市为例,哈尔滨银行在网点选址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在繁华市区,以哈西地区为例,金爵万象商场处、哈西万达商场处、哈西服装城处、学府路处,网点出现扎堆现象,一个或两个街口可能就设有一处哈尔滨银行的网点;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地区,如周家、王岗、红旗、靠山等乡镇村,哈尔滨银行的网点覆盖率极低,有些网点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在某些相对人口密集、财富充裕的小乡镇设有一个小型网点。哈尔滨作为哈尔滨银行总部所在城市,其网点布局都存在很大问题,可想而知,分布于其他省市的各分行、支行网点布局出现的严重问题。

(二)银行管理机制不够新颖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部分员工的利益,以往需要到实体网点才可办理的业务通过互联网金融技术的移动终端就可轻松操作,这就使一部分柜员和客户经理被迫接受调岗甚至面临失业下岗,员工必然会带情绪工作,消极办公甚至另谋出路,严重影响银行的服务效率。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中小银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变革,设置新岗位代替旧岗位、紧跟时代脚步,通过改革银行管理制度,让员工对银行有归属感,心情愉悦的工作,否则整个银行必将沉没在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巨大浪潮中,因为员工的流失致使业务无法正常办理,影响银行运作。

(三)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中小银行推出的线上线下产品普遍存在产品创新度不高、形式不够新颖的问题,贷款产品就只是贷款产品,没有组合产品,无法满足现在客户的多重需求,没有足够的亮点促进客户购买。哈尔滨银行早年没有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和研发人员,往往研发人员都身兼数职,并且由于研发人员的大龄化,接受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较慢,思维不够活跃,导致创意不够新颖,设计的金融产品不受年轻人喜爱。至今,我国也没有出台针对性较强的产品创新管理条例,再加上银行间会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有一些设计相似度较高的金融产品,致使多家银行生产的金融产品存在辨识度较低的现象,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四)数据库不完整、风控能力不足

中小银行一直在完善自家建立的数据中心,以求通过获取完整准确的数据为自家银行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受自身影响力、硬实力等限制因素,哈尔滨银行所获取的数据整体质量较差,可挖掘的有价值信息较少,银行相关人员无法深度分析客户偏好。因为信息准确性差,银行无法直接利用数据库数据进行核对,必须借助辅助手段进行交叉核对,使得客户在办理业务时要比在同行业其他家机构耗费更长时间。自身风险评估能力是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前提,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金融风险性非常高,具有很高的风险指数。如果哈尔滨银行不能建立适合自身的风险控制手段,当线下业务向互联网金融方向靠拢时,一旦风险发生,中小银行非常有可能因为自身风控手段较薄弱出现资不抵债等问题,甚至引起严重的系统性经济风险,蔓延整个银行业导致金融瘫痪。

(五)员工能力薄弱、业务办理效率低

近些年来,一些中小银行忙于二级分行和异地支行的扩建,需要更多的员工到岗工作,但忽视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包括到岗前培训的达标考核以及新老员工的合理配比。为保证银行的青春化,年轻员工比例逐渐加大,业务办理能力薄弱、操作水平深浅不一。银行员工自身还没能完全掌握智能柜员机的操作使用,当客户寻求工作人员帮忙操作设备时,易产生因职员操作不熟练无法快速成功办理,或者办理失败需要重新排号到柜台办理等低效率事件。既浪费客户大量时间,降低客户对银行的好感度,又因为业务办理效率低耗费一部分人力成本。

三、互联网背景下促进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数据治理体系

数据的安全、隐私、治理是银行运营的重要一环,高质量数据被誉为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基础。受中小银行自身的条件限制,其很难承受传统意义上“投入大、周期长、难落地”的“数据中心”,这就导致中小银行的数据治理基础较差、存在问题较多。面对上述问题,大数据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为营销、风控、信贷等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报告。首先,中小银行需要完善自家的数据采集机制,做到全面采集客户数据,以此实现大数据分析时维度的多样化。其次,中小银行通过借助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建模,既解决了中小银行难以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问题又能挖掘所得数据更深层次的指标意义。最后,中小银行必须按照监管部门相关政策进行运作,在保证不违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使用数据、发挥数据价值。(资料来源:《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

(二)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引用

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优势,不断健全和完善线上线下互通机制,巧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提升服务效率,从而实现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来带动金融服务和商业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客户的参与度。依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整合平台为核心,来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对于组织结构框架和风险防控的流程,应该分阶段逐步完善。建立移动设备平台,为客户经理配备移动设备,客户经理率先完成客户资料采集,通过移动平台实时传输至后台录入,并由后台的工作人员利用平成图片审核、信息录入、信用情况查询等操作。

(三)加强员工人才建设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持续创新发展的首要条件。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确实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便利体验,但技术不成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很可能被人抓住漏洞给客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这就要求银行员工既要有丰富的金融业务知识储备,又要具备熟练的互联网技术,对员工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中小商业银行的员工专业背景主要集中在金融、经济以及管理方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较少,严重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大大影响了互联网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改进与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聘用互联网方面专家到银行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升银行现有员工的互联网专业素养与敏感度;针对研发部门的高级技术人员,银行可以派他们去高等院校进行知识的再学习,技术的再精进;并且在未来的员工招聘时,注重招收复合型人才,加大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招聘占比,完善人员结构。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重新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体系,提高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激发银行员工的创造力和归属感,加强人才工程的建设。综上所述,银行发展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改进、渐趋完善的过程,是商业银行永恒的课题。商业银行应一直关注未来发展与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前瞻性规划未来发展的内容和侧重点,不断探索、及时总结、适时调整、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银行4.0环境下网点转型的思考[J].农银学刊,2019(3):10-14.

[2]李奇霖.银行网点转型的研究与未来[N].中国财经报,2018-07-03(005).

[3]凌子怡.我国城镇商业银行风险分析———以包商银行为例[J].山西农经,2021(8):138-139.

[4]王文成,董卉宁.对互联网时代下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8(5):197-200.

[5]杨朝继.浅析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J].时代金融,2018(3):67-68.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4

关键词:中间业务;个人理财;资金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058-03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1.创新能力差,银行理财品种雷同。近几年来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起步,但总体来说,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创新更是落后,这是导致个人理财产品高度同质化的重要原因。虽然各行的理财业务品种名称各异,但由于理财产品的组合、投资方案设计大致相同,投资方向趋同,仅仅是在确定的收益率方面略有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各行在同一平台上的竞争力度。理财产品还不够丰富,个人理财业务涉及诸多个人投资领域,仅在金融领域就涉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几大类产品,仅仅依赖银行自身的产品显然不能满足个人理财需求。

2.理财绩效的评估和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还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服务,缺乏对理财绩效的动态评估和跟踪机制,以及根据理财方案的绩效,随时调整资产分布的策略。

3.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虽然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系统方面的建设投入在金融领域起步较早,投入较大,但是从个人理财业务角度来讲,要求商业银行在原有客户服务部门、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理念,优化流程,调整组织架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内部营销。

(二)内部操作不规范,防控风险能力差

1.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理财产品协议使用资金,发生理财资金挪用的现象。而且,商业银行通常对出售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科目进行管理,只是在储蓄存款科目反映,仅是作了冻结而已,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2.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采取盲目承诺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出理财产品,以理财产品为竞争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户、争夺零售客户资源。而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巩固中高端客户,减少客户流失。

3.基层行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制度有待完善。个别分(支)行认为其总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为确定收益,风险控制在总行,基层行只是在推销产品,没有必要向客户提供相关投资的财务报表、市场表现及定期分析等资料。另外一些基层行虽然确定了理财产品营销、账务处理的主管部门,但由于风险监控职责不明确,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和日常的风险监控没有进行岗位职责划分和责任认定,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三)理财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1.专业理财师匮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成立于2004年9月。当年11月,首批180名学员参加了CFP培训,2005年上半年培训了300多人。2005年,CFP考试和培训进行改革,将金融理财师分为AFP和CFP两级。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的金融理财师(AFP)达1.1万人,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达1400多人。中国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表示,国内理财师缺口至少在20万人左右。而面对近两年的投资理财热潮,市场对理财师的需求早已大大超过这个预期。

2.缺乏较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为了保证金融理财师的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秩序,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对“金融理财师”成立自律性、非营利、非政府的专业资格认证机构,通过对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的金融理财人员进行认证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金融理财师认证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类似权威机构,只是于2004年9月,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义发起成立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并于2005年8月加入了国际CFP组织,首次在国内引进国际CFP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建议

(一)朝着国际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政策松绑后实行混业经营,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它们也可以像美国的商业银行一样,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到那时,一旦政策壁垒拆除,个人理财业务将有长足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

1.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客户经理变成既有专业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的“通才”。

2.建立鼓励员工参加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的激励机制。制定有关办法鼓励理财人员参加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定的AFP或CFP资格认证,提高其专业理财水平。

(三)改善技术条件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金融互联网。

2.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管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借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管理上的优势。

3.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1.要新。应逐步拓展同业合作范围,加强理财新产品的研发,力求在自身的理财服务中可以涵盖更多的金融产品,提升理财服务的深度。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优势,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

2.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如何才能适用,关键是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又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

3.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快捷或微笑服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这才是客户委托理财的主要目的。

(五)加大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1.要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教育。在国内,这种教育太少了,很多百姓理财观念尚存在一些误区,而在国外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理财观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且这种理财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中国在这方面要给百姓补补课,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让百姓走出传统理财的误区。

2.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由于竞争的激烈,好酒也怕巷子深,所以商业银行设计好的产品以后,一定要借助有影响的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它。

3.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准入的门槛较高,一般都在50万元以上,而让那些有理财愿望的中低客户望洋兴叹。诚然,对银行来说,抓住高端客户非常关键,但根据中国的实际,中低客户属绝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为实现银行的长期利润,银行不应忽视它。

4.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客户的财产应该属很私人的东西,客户委托银行理财,银行有责任替客户保密,只有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才能消除中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财怕外露”思想,放心把钱交给银行打理。

(六)进一步强化综合理财服务的功能

1.通过帮助客户制定个人理财计划,包括进行个人财产分析、个人收支分析、制定个人理财目标、推荐最佳的个人理财方案及投资组合等,提供切实的保值和增值服务。

2.提供银行储蓄、人身保险、购买债券、投资基金、外汇买卖等全方位的个人理财信息支持。

3.提供个人理财特色服务,如对理财客户开办信贷、抵押、法律咨询、服务等。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理财服务,有利于改善银行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

(七)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1.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点制定详细的规章和制度,尤其是对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重点防范。并且,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还要不断完善业务规章、健全操作程序。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银行内部的业务制度、管理规章等首先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且结合国家法律的调整对已有的业务制度、管理规章等进行必要的修改。

2.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首先从银行高层管理者就要树立把法律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态度,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放在第一位,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确保个人理财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对个人理财业务人员定期法律培训,并且以一定的考核机制和惩戒机制来加以保障,使其树立起“法律至上”、“依法操作”的工作理念。

3.重视银行法律部门“事前防范”职能的发挥。应正视法律部门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将法律部门的工作重心由风险的“事后救济”向“事前防范”过渡,使法律部门的工作与业务部门的经营紧密结合,从而为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个人理财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八)应强化对理财市场参与机构的监管

1.要求商业银行严格区分自营业务与代客理财业务的界限,银行代客理财项目应彻底独立于银行所有资产之外。

2.明确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统一经营管理理念。

3.建议对同一法律关系的金融业务应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功能监管。

参考文献:

[1]田文锦.金融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茸等.招商银行因您而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先炳.解读花旗银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章军.个人理财业务漫谈[J].中国城市金融,2004,(5).

[5]刘敏.新形势下拓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城市个人金融,2002,(11).

[6]张剑宇.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2004,(9).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5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2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以期为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十堰;电子商务;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4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0525016);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J20147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3q088);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K201203)。

收稿日期:2015-03-01

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指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专门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交易服务、支持服务和延伸服务的新兴信息化服务产业。十堰市的电子商务环境薄弱,研究电子商务服务业在十堰地区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目前亟待解决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将研究如何促进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商贸服务业发展以及所采取的策略、方法等。

1 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研究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还不成熟,仍属于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问题,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以及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和优化问题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对于电子商务服务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梁春晓给出了清晰的阐释,梁春晓将电子商务服务区分为电子商务服务和电子商务应用,提出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体系的概念,将一切提供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企业都划归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范围内。

虽然有很多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研究的文章,但这些文章都没有从微观角度研究电子商务服务业,没有选取一个区域做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不够具体,不具有代表性、区域性。

1.2 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概况

十堰市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作为新兴业态的电子商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十堰市电子商务交易较为成熟,种类较多,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传统企业类、特产企业类、生活美食类、汽车汽配企业类、旅游企业类、新闻信息企业类、跨境外贸企业类。其次十堰市电子商务快递业务数量庞大,目前十堰共有快递企业60余家,营业网点近500个。快递业务量排前6位的是邮政快递、申通、韵达、圆通、中通、宅急送、顺丰等。

十堰市将合理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布局,尽快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专业人才,吸引电子商务人才来堰创业。通过外引内联,对全市电子商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鼓励传统商贸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商进行对接合作,探索“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互动销售方式。加强行业监管工作,提高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为十堰市商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争取使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十堰市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2 十堰市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2.1 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环境建议

重视十堰市电子商务发展。十堰市政府应推进交易平台的建设,对重点的龙头企业、有技术创新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给予融资上的便利,以此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本身要为企业以及十堰市的群众做出表率,积极应用第三方去完成企业供需市场信息对接及增值服务的电子商务运作。

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十堰市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加大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两手抓起,全面发展。政府与移动、联通、银联合作实行智能手机下乡政策,将智能手机普及到十堰广大农村地区,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好基础。另外,对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熟悉移动支付的概念,以及使用方法。

2.2 发展十堰市特色产业的建议

要想发展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就必须先统筹规范化发展十堰市现代服务业,将电子商务与现代服务业稳稳结合,使得十堰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顺利进行,以下是电子商务环境之下发展特色产业的建议。

(1)电子商务环境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建立十堰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电子商务联盟。将零散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到一起,选取东风十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联盟中心。东风十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具有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研发资质的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生产能力,由这样的企业作为电子商务联盟中心,可以为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树立一个好的标杆。从各个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选取包括网页设计美工、编程人员、数据库程序员等技术型人才,负责宣传营销的商务型人才和负责管理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在内的电子商务人才,这样既保证了电子商务联盟的公平性,又可以达到良好的相互监督的目的,还可以促成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利用从各个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选取的电子商务人才,将电子商务联盟建成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网络平台,包括展现在人前的前台网页,后台的数据库,交易记录与凭证,售前售后服务,保护平台、修复漏洞的安全程序。

另外,加强与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相关企业的对接,积极引进专用车、高精尖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废旧汽车再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进一步提高十堰市汽车产业的等级,拓宽其产业链。

(2)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产业、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打造十堰市特色文化名片。首先,十堰市可以以“仙山圣水”为主要名片。其中“仙山”可以以举办武当道教文化节为契机,每五年举办一次,吸进中外各地游客来十堰,向大家展示道教文化以及中国功夫,可以办武术教学班来吸引中外游客。同时,也推出武当山珍以及武当茶、武当酒,来招待前来此地的人群,可以借此将十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大众。在举办武当道教文化节的同时,可以举办展会,将农产品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向前来参加的人们展示出十堰市特色的农产品,有中国产量最高质量最高的绿松石,房县的黄酒、“舌尖上的中国”的小香菇、丹江口市的翘嘴白等有十堰市特色的水产品、山珍、以及水果。“圣水”可以用南水北调的主要城市丹江口市为契机,一方面可以以“一江清水送北方”为主题,拍摄纪录片,记录下南水北调工程的点点滴滴,另外还可以与农夫山泉公司合作,将其产品的名牌与丹江口市结合,宣传丹江口市的水资源。

此外,十堰市政府加强与香港英皇集团以及湖北武当太极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全面落实对武当山的投资,打造亚洲最大规模武术文化创意旅游景点,建立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与一体的特色道教文化旅游中心,从而带动十堰市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将十堰市仙山秀水的特色全面宣扬出去,打造出武当武术、武当道茶、武当药膳等著名品牌。

(3)电子商务环境下绿松石产业贸易的发展。利用好国际绿松石城这个名片。十堰市的绿松石储量占世界的70%,其中竹山县绿松石品质最高储量最大,伴有女娲补天的传说的神秘色彩,建立大型的绿松石电子商务平台,并取得专业认证,除了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绿松石之外,还可吸引消费者前来绿松石之都国际绿松石城参观远绿松石,感受绿松石的文化色彩以及采集、美化工艺,能够培育出这么特别的矿石的地方一定有着特别的地理环境,这与十堰市特别的山体资源有着紧密联系,进而推出十堰市的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华山森林公园,感受大森林的气息。绿松石是十堰市另一特有的资源,利用得当将会给十堰带来巨大收益,因此政府应出面招商引资,加强与深圳市珠宝设计有限公司的对接,将绿松石设计加工成更加精美的珠宝,或是更具收藏意义的收藏品,并将其销往全世界,将其打造成特色的珠宝品牌。

3 结语

综上所述,十堰市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十堰市应该建设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打好基础;然后采取合适的战略方式,具体发展十堰市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并将这些产业串联起来发展,争取形成特色产业链,打造出属于十堰市特色产业的品牌,提高十堰市的知名度;最后不断改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电子商务为十堰市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厦门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营销与技术市场,2014(9)

2 彭岚,明小波.成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15)

3 赵京桥,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现代服务业,2013(11)

商业发展建议范文6

近年伴随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经历过一段起点低、速度快、成效大的发展历程。当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等部分组成,农商行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区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扶助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商业商贸等方面要加大力度,而农商行就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已经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状况不平衡、经营中也面临诸多风险和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所以研究农商行的发展模式及成长性影响因素,对保持农商行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商行发展模式

1.维持本土经营模式。本土经营模式可以描述为,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地借助本地资源坚持开展经营活动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在注册地所在县(市)域开展经营活动,依托本地资源,结合辖内经济发展特点及客户需求,开发适合本地城乡经济不同层次需求的金融产品,全力打造“接地气”的银行。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在尚未饱和、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本地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的地缘、人脉、口碑等等优势,同时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深挖客户需求,优化整合资源,得以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控制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自身的体量扩张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状态。

2.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逐渐放宽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域经营的监管限制,在制度上打开了农商行设立异地支行的大门。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降低了农商行的经营风险,使农商行实现了服务区域多样化和地域客户所属行业的多元化,并能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推出特色产品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3.直接参股模式。直接参股模式可以描述为,农商行直接向异地农村金融银行机构投入资金,通过参股的方式输出管理,与被投资农村金融银行机构以股权合作为基础逐步平稳开展有序经营工作,实现了跨地区经营。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借助被参股、控股机构在当地成熟的各项资源迅速融入当地金融市场,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并能较短时间内打开品牌知名度。然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资本补充能力即大而强的农商行,从而实现长期持续的股权合作模式。

4.兼并重组模式。新设合并模式是我国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模式的主要实践手段,该过程中注销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资格,申请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被注销机构的股东(社员)所持股份按照清产核资确定的各方净资产,比照合并后新设农村商业银行股金每股净资产的一定折算率转换为新设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新银行的股东。好处是通过兼并重组,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尤其是资质相对较差达不到银监会组建农商行的机构,可以迅速实现在整合区域内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

5.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拓展异地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并且借助银监会和政府的地方性支持力度较大,较之设立村镇银行跟容易实现。相对于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比较容易,因为有银监会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农商行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为将来发展为控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控股集团积累经验。然而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一个新的考验,农商行需要考虑设计有利于日常管理的股权结构。

三、农商行成长性影响因素

1.政府宏观政策。由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与政府及政策导向息息相关,最初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所以在农商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商行的改制,农商行也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自然有任务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过度的优惠政策对农商行造成的依赖性会让其失去独立性,进而失去其自有的成长动力,制约其发展。

2.资本因素。农村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组织这一实质决定了对农商行资本约束的必要。资本约束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同时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质量,风险贯穿银行的资本及其经营和成长。所以为了确保农商行持续健康稳定的成长,要有必要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

3.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在自身领域内通过重组创新变革经营涉及的各种要素,做出包括调整、变革、发展、创造和引进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为使自身利润最大化即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能够帮助提高农商行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范围,其次,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帮助农商行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从而增加其?营的安全性。因此,金融创新对于推动农商行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保持长青的基石。管理能力与其他推动农商行成长的资源相互关联,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帮助农商行提高市场效率和发挥优势。而人才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让人力资本得到更好的配置,让组成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自我发展从而带动银行发展,为农商行提高竞争力。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内部资源,这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为农商行的成长发展提供不断地推动力。

四、对策建议

1.明确市场定位,争取政策支持。农商行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农”,应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从而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农商行在明确市场定位时要重新定义“三农”:从支持传统农业到支持农业创业及现代农业;从支持农民到支持中小企业、大农户甚至大型农业企业;从支持传统农村到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同时农商行要积极争取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监管优惠政策、获得政策奖励等在内的政府支持,从而提高自身资金配置效率,促进成长,更好发挥功能。

2.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做到:建立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成立风险管理组织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价、监督及决策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农商行可以先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从而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并建立风险考核制度;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提高风险衡量、管理技术,农商行可以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与银监部门的沟通,并且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银行风险文化,农商行要将风险防范意识凝聚成每一位员工的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业务细节中;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3.加强金融创新。从农商行的现实情况来看需要加强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农商行要通过对市场的详细调研分析,研发推广更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金融新产品,比如多功能的银行卡等;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以客户为中心,探索更新的服务方法,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如设施的升级等;经营理念创新,农商行要立足商业本质,解放传统思想,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集权化等方向;建立长效创新机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创新模式,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体制,从而推动农商行的不断成长。

4.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员工队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经营效率,需要依照农商行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并不断完善;在管理过程中,要职责分明,规范操作,同时保证管理的透明度;制定管理评价系统,对管理结果反馈并总结修正。同时农商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引智引才,提高员工素质,强调后备干部储备,加强员工内部轮岗制,推行全员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并对员工实行分级培训的制度,从而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推进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