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商业管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商业管理学

商业管理学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学;工商管理教学;教学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是面向社会培养工商领域专业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许多高职院校内都有设置工商管理专业,专注这一方向的教育,但由于高职院校的性质与传统高校不同,学生群体涵盖范围广,学生个人素养与基础差距大,所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依然是一大难题。为此应当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本质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才能保证教学作用的体现。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本质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在初步定位时,其名称是企业管理。鉴于这一专业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所以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许多科目,主要的课程科目包括科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等,是一门跨度十分广泛,涵盖了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这一专业最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毫无疑问是商业领域,以培养出能够独立完成商务机构各部门工作管理的优秀管理人才为目标,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本教学使命。但高职院校较比传统高校来说,由于生源复杂度更高,所以教学质量也更不好把控,只有更深入的针对当前教学概况及问题进行思考,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在于一下几点。其一是教学缺乏针对性,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差距持续拉大。其二是理论性过强,不注重实践,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技巧无法得到实践。其三是教学形式内容过度局限,与当前商业环境不符合。这些都是工商管理专业应当充分重视的课题,得到改善,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商业管理人才[1]。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改革策略

(一)提升教学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如果始终采取群体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能够听懂,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专长与缺陷。所以校方与教师都应当更加注重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学生的问题点进行针对性强化,激发学生的优势,才能让学生的专业素养真正得到提升。例如部分学生在人力管理能力方面的能力很强,但财务方面的相关专业能力却并不能达到行业要求,那么教师平日应当更多对学生的财务管理相关能力进行强化,例如为这样的学生布置财务管理课题。让学生尝试着管理自身家庭的账务,从习惯的养成开始,再到财务管理的深层理论知识学习,逐步强化,自然会让学生的能力不均衡发展局面得到改善。

(二)摆脱空有理论的局面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学习成果,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所以企业如果只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却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那么理论学习等于徒劳。所以校方与教师都应当更加重视为学生提供实践工商管理知识学习成果的实习平台,以确保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转化,成为学生在商业领域中的生存技能。校企合作便是当前对于提升工商管理教学质量最为有利的方式。校方应当更积极的与工商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积极安排学生真正进到企业当中去接触实际的工商管理相关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学生实际面对工商领域的工作,才能更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使自身所学知识在实践当中得到验证,确保自身综合素养得到强化,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2]。

(三)拓展教学方式与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成果的核心要素,这在工商管理领域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理念,但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及内容存在问题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教师应当更加灵活的规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突破局限,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管理人才的实际要求,学到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专业化知识技巧,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对于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及实际发展概况进行拓展,融入更多符合社会实情的教学内容(如信息化管理等)。针对教学方式应以学生的需求及发展方向去改善,融入公关沟通模拟、财务管理模拟等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针对性提升[3]。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工商管理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并将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首先,老师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结果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等进行评价。其次,老师要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评价之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增加评价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去进行学习,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优秀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地位不可动摇,但鉴于高职院校的复杂性特点,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临着挑战。为此文中给出了合理的改革意见,望国内各大高职专业院校能够合理采纳,为工商管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以培养出更多优秀商业管理人才,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对于院校发展亦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杨浩.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2):73-74.

[2]赵利娟.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22-23.

商业管理学范文2

20世纪中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始于哲学、文艺与建筑领域,随后席卷到政治、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诸多领域,受其影响,作为各学科综合交叉的教育与管理领域也出现后现代转向。后现代教育观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等诸多领域都与传统教育不同,强调针对不同学科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交互体验式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的商科教育凸显对未来商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灌输,以打造能够高效地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使命,却淡化对学生的伦理与人格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经典的工商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过于推崇理性主义,片面追求效率和利润,将人的情感和伦理因素边缘化。在1959年出版的《未来的里程碑———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一书中,德鲁克在管理界率先使用了“后现代”概念,他提出了后现代世界变革的四个里程碑,其中第四个里程碑就是教育。他认为,后现代是一个“教育大爆炸的时代”,后现代社会的教育应使人回归到精神价值上来,倡导将信仰作为医治现代社会诸多疾病的良方,倡导信仰在后现代世界的公司中的重要性。而在目前的工商管理学科教育中,则充斥了功利主义导向和唯科学论,将伦理价值观等规定着未来工商管理人才行动方向的重要维度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体系予以边缘化。后现代主义者猛烈批判这种教育观,主张恢复情感、伦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地位,并将伦理等社会性因素推演到管理决策的核心地带。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主张,工商管理学科应该强化和凸显商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商科专业类学生未来走向职场,面临诸多经济诱惑,极易在物质财富诱惑中丧失管理原则。此外,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商业伦理教育还能极大地改善整个社会的伦理氛围。由工业技术和实用主义观念冲击,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伦理与信任危机,而企业是商业伦理培育的基本单元,对商学院学生强化商业伦理教育可以提高被教育者的伦理问题识别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及伦理判断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商业生态的伦理氛围,引领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策原因,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功利主义导向更为严重。在扩招的背景下,各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过分重视管理知识、操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商业伦理教育。调查表明,在对我国115个高校样本的统计中,仅有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将商业伦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另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18所高校将商业伦理类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包括“管理伦理学”、“企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营销伦理”、“领导伦理”和“会计伦理”等。此外,对工商管理学科进行商业伦理教育类的教研教改论文和课题也十分少见,从“中国知网”获得的数据看,从2008年到2013年发表在CSSCI核心刊物上以“商业伦理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只有7篇,而且主要聚焦于国外商业伦理教育以及我国MBA学生商业伦理教学,涉及的范围十分有限。最后,我国商业伦理方面的专门师资特别匮乏,很多教师都是商科出身,对伦理学等跨学科知识欠缺,未经系统化的商业伦理教育就直接走向岗位,致使商业伦理教学效果不佳。

二、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的国外经验

与国内不同,西方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历来比较重视商业伦理教育。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下,欧美高校教育者认为,企业应该对顾客、供应商、员工、社区、公众等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培养有责任心的未来企业经营者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目标,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应该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研究设计等各方面纳入必要的伦理议题。美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有专门的伦理机构委员会,将商业伦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集中负责处理企业内外部的伦理道德事务,并有详细和规范的伦理道德培训计划。与此对应,欧美高校在课程设置、研究机构和评价机制方面均有比较健全的商业伦理教育体系。统计表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就都开设了“决策与伦理价值”等商业伦理学课程,西方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专业刊物达15种之多,相关教材和专著数千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商学院还专门组建了工商伦理系。美国的商业伦理教育以培育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伦理议题敏感度为目标。未来的管理者事实上并非欠缺伦理精神,而是受传统“经济人”假设影响,往往在商业议题上对伦理问题缺乏认知和麻木不觉。商业伦理教学要帮助工商管理类学生认识到商业和社会需求、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对商业的是非曲直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塑造有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的商业管理人员;其次,在技能层面,提高学生在经济绩效和商业伦理的两难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的能力。最后,鼓励工商管理类教师参与商业伦理研究,进而对商业实践伦理水平的提升储备知识力量。美国商业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业伦理教学内容,一方面教授商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重点使学生认知到商业与伦理的本质联系,剖析市场与企业的伦理学基础;另一方面,讨论具体的商业伦理案例,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伦理决策水平,相关研究者将不断出现的商业丑闻和由于伦理问题引起的商业危机事件编进教材,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开发学生处理商业伦理问题的技巧。在美国,商业伦理教学是一项倍受重视的系统工程,商业伦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专职教师或企业高级管理者提供的讲座,分组讨论的案例教学,灵活生动的故事,选择典型素材进行视频播放,围绕商业伦理认知而撰写的成长日记,以及走进现场的实践教学。这些方法从理论认知、实践观察、模拟体验、人生成长等各个层面强化学生对商业伦理的认识和学习。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探索商业伦理的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合作学习法、现场调查法、经历分享法、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法、道德模型运行法等教学方法。在各种商业伦理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方法在美国商学院伦理教育中倍受青睐,该方面有利于借鉴各种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现实情境中塑造德能兼备的商业人才。如麻省理工的斯隆管理学院将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介绍到课堂案例的研讨之中,启发学生重点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等商业伦理问题,提高学生们运用伦理进行商业判断的能力。

三、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途径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知识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普适性和中立性,基于理性主义、中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教学过程事假定教师及其知识的权威性,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行动者,而事实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重新诠释和创造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创造者和讲授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中立,难以规避其自身的社会背景和特殊价值偏好,因而教师不可能是真理的代言人,也不应被视为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因而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系统,需要在怀疑和批判中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充分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特征以及知识传递和传授中主观诠释、体验的重构意义,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更是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色彩,需要进行一场基础性的教学模式改革。伦理的传授和传递与相对客观、中立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截然不同,其价值色彩浓重,而价值和文化的传授不能强迫而只能是被认同,因而在商业伦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更弱,只能扮演一种辅助性角色。依照这种理念,未来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应该尝试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路径:其一,师生角色转换,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商业伦理教师在商业知识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但不表明他同时是一位卓越的商业伦理实践者,因而商业伦理教育要破解教师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角色,主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平等群体中的一员,教师只不过是这些平等者接触商业伦理理论与案例的首席解说者和故事讲述者,同时扮演参考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通过协商对话启迪或提高学生对商业伦理议题的敏感性。其二,回归事件,还原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学的使命是让知识在回归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应对生活事件的智慧与能力,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基于生活事件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商业伦理教育应该把教学视为“即兴创作”“、情境再现”和“社会交往”体验过程,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直面利润与伦理冲突的能力,将商业伦理教学视为关于师生关于伦理议题的一种特殊体验技术。其三,启动自主学习机制,商业伦理教学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建构的自组织过程。商业伦理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在对商业情境的理解中建构伦理的意义以在两难的管理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这本质上是学生对商业知识和伦理知识的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和综合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供启发性的故事和案例、情境,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自我理解、自主学习,对商业伦理的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商业伦理教学本质是教师参与的学生在真实性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操作性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其间,教师提供有关商业和管理目的的价值观冲突,使学生从各种选择困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创造性增长。

四、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1.建议各商科院校开设商业伦理方面的必修课程。

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反映在教学环节关键的就是开设什么课程,以及该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扭转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商业伦理教育薄弱的形势,首先要从课程设置上重视商业伦理。统计显示,在被调研的10所港澳台大学中,有7所大学将商业伦理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高达6个学分,在商业院学生课程体系中占有较高比例。加强我国商业伦理教学改革,必须要开设商业伦理课必修课,提高商业伦理在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课程中的地位。具体来说,这些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以十分丰富和多样,如“商业的道德判断”、“管理伦理”、“会计伦理准则”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打造高水平的商业伦理师资队伍。

尽管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教师仅仅是课堂的一个参与者而非权威控制者,但教师对于商业伦理教学效果的影响仍然是第一位的。商业伦理与普通工商管理课程的不同在于,商业伦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既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知识,又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商科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尚没有商业伦理方面的专业师资,兼有商科和伦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很少。只有伦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可能缺乏对商业常识和企业经营的理解而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只有商科知识背景的教师可能缺乏哲学、伦理学基础而使教学内容专注于表面问题而不能使学生真正接触伦理精神的本质和掌握伦理分析方法。其次,作为跨学科的新兴课程,是商业伦理从业教师付出与收获往往难成正比,无论是在课程申报还是上,商业伦理学都面临严重的困境,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下,优质的师资力量很少会投入到商业伦理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由此,高校需要支持商业伦理科研研究,呼吁有相关基础的各学科学者加入到商业伦理的教学研究行列之中,组建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并提供各种资源保障,打造优质的商业伦理师资队伍。

3.创新多样化的商业伦理教学方法。

如前文所述,商业伦理与其他课程的重要不同在于,需要回归到事件之中,让学生作为参与者身临其境进行自我创造。因而商业伦理的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经济效用与伦理道德结合,面向商业伦理难题与行动的教学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放弃原来以自我为主导和权威的讲座式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辩论、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与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伦理困境和教授座谈,与学生互动,启发和传递商业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力。

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提供商业伦理教育的资源保障。

商业管理学范文3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为企业等各类组织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这些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等各类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营销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实践性较强;另外,管理又是一门“人”的学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沟通、交往、协调、组织、领导等多方面技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还认为,管理涉及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管理是实践和应用。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方向学生的要求及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了《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据报告执笔人邓海滨介绍,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1年下半年将有6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近30万人),以及700多万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他还进一步强调,将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业毕业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相当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熟悉企业等就职机构,对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对管理理论耳熟能详,但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一知半解。据有关媒体的调查,求职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已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企业也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即便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其实际知识应用率仍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这些年来,高校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都在不断扩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认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预期”可能难以成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应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劳动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上述矛盾的出现,与当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所传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识性,学生光听不练、光学不习,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虽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但是,实践期间学生对企业接触不够全面,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了解企业。总的来说,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实训也由于时间短而难以深入。在西方,商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澳大利亚拉筹伯(LaTrobe)大学的商业管理(旅游管理)系,在该专业方向课程休闲学(LeisureStudies)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半月内,从零开始策划最具成效的筹款活动。休闲及娱乐就业领域要求工作人员需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掌握策划、经商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消遣乐趣。而休闲学这门专业课程正好能提供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多年都难忘休闲学课程中的这次作业。他们纷纷谈到,在几十天里,团队不断磨合,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最后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分工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慈善舞会。在4年的学习期间,该校商业管理系学生要掌握以当今休闲趋势为主题的策划、筹办、市场评估等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参与大型休闲活动筹备工作的实践机会。

笔者认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桥梁;二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内容不够深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与实际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工作体验机会;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开放的特点,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末三个阶段做了以下实践教学的探索。

1.课程前阶段

超市经营管理课程定于2009年9月开始。为了让学生对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认识,笔者在2009年的上半年多次与学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希望超市能够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机会;鉴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额度的限制,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假期(课程前)就进入超市实习。学生通过岗位应聘、岗前培训、超市管理工作实训等一系列实习经历,深入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获得了对超市经营管理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这一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在处理繁杂的超市经营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2.课程中阶段

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时,笔者除认真备课外,还经常结合学生作为消费者所接触的超市服务案例来阐述课本的超市管理理论,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加容易。此外,还给学生布置针对中山市各大超市实地调查的实践作业。在这一实习作业中,作为授课老师,笔者先期与各大超市的管理人员密切联系,详加说明,再对学生做好分组及相关安排,与学生一起讨论超市调查问卷设计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各组学生完成调查工作后,学生按组上交相关内容的调查分析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到超市一线,仔细观察人、机、商品、服务等具体业务活动,让所有学生能走出校门,到社会现实中去锻炼。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报告,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调查统计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撰写分析报告等,让大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升判断力、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商业管理学范文4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管理危机以及信任危机,同时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也进入了西方各国公共管理部门和政府管理的改革时代。在西方改革的冲击下,“新公共管理”的管理模式成为了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后,针对政府改革和治理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一、新公共管理的概论

“新公共管理”就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在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出现的政府改革的运动。新公共管理是政府管理领域新的理论以及新的实践模式,它不仅是一种代替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和改革运动。在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结合多个公共管理学家的观点,我们得出新公共管理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在政府部门中实行职业化的管理制度。2.实施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明确标准化。3.更加注重对于结果的把控。4.政府内部将权力进行分散管理。5.将市场竞争的机制融入到政府部门中。6.政府部门在管理方面借鉴成功的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7.政府部门在财政方面要严格遵守纪律和成本的概念。虽然各个学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解不同,但是理论上都是由形同或者类似的诉求,在公共部门把市场机制融入其中,运用商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对其进行绩效管理、市场化、民营化、分权化等等措施下,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

二、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区分

1.权力不同。新公共关系的政府部门是主要权力中心,但是会将一部分权力分到社会中,而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政府就是权力的中心,凌驾于社会之上。2.主体不同。新的管理是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公共服务,另一部分政府外包给第三方进行公共服务,而传统的管理只是由政府全权提供公共服务。3.结果不同。传统的管理的缺陷很多,主要问题有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缺乏竞争、效率低下等等,就致使公共服务的各种危机出现,而新的管理就避免了这些不足之处,政府是高效率的、职权分明的。

三、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不完善。首先,我国没有专门的法规来约束行政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公务人员的行为。其次,单一的法规制度过于分散、笼统,没有细则来进行规范。最后,行政管理的法规监督制约机制仍需要完善。2.政府机构职权重叠、级别层次过多。政府职能不清晰,设置的机构过多且机构之间重叠,导致政府职能不清晰,政府机构过大,工作效率低。政府承担的责任也过多,包括本该由社会和企业承担的责任,致使原本政府负责的监督和保障等职能被减弱。由3.在公务处理方面。很多行政部门官僚主义很严重,就造成了公事不办理,需要走后门、拉关系才能解决的现象。在我国各个层级的政府和各部门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就导致办事效率不高、官僚主义盛行、腐败成常态。4.在执行工作方面。在行政执行过程里职权责分不清,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下属在接到一件任务时同时受命于多个上级。如果多个上级的的想法一致还好处理,若不一致下属就会权衡各个关系,把重要的关注点落到处理关系的问题上,而不是如何做好这件事,从而就会导致有利可图时争着抢着去做,无利可图时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5.在财政经费方面。政府部门往往办事都会超出预算,这就是由于大部分的行政机关不负责任,拿着政府的资金不考虑节约的问题,通常不计后果的大把花钱,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成果,将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四、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1.新公共管理使政府的管理中加入竞争体制,这样就使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市场化,从而使政府不再进行垄断经营,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中,这样也提高了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使得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利用有限的资源向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最终提高公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度。2.将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行政的领域,例如目标性管理、绩效机制、各种考核等等。在管理方面,要重视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效果等,明确目标,标准绩效,从而实现从传统模式到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3.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且切实执行。在法律法规制度上要重视工作绩效和更优质的服务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也要将理论或计划运用到实践中,不能只存在于空想。4.借助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中的中介组织等力量,创造相应的社会条件,将政府内的公共职能分离出来,然而现在这种中介组织不完善,自我约束力不强,还需慢慢实行。5.将集中的权力进行分权,对于政府的角色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将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进行分离,将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的社会背景不同,不能全盘照搬,我们要根据我国国情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借鉴,且对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将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磨合,才能为己所用,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景来.西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研究述要——兼及对中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

[2]葛建文.新公共管理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适用性反思[D].南京理工大学,2007.

商业管理学范文5

关键词:新零售;企业管理;改革与思考

一、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经过对社会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大多服务于各类型企业特别是社会零售企业的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零售业及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新零售人才需求极大,企业迫切需要招募不仅懂得基本门店运营和管理,还要具备如大数据应用、体验式营销设计等新零售意识的管理人才。但尽管很多企业开出高薪却难以如愿,一方面是传统零售人员不适应新发展,另一方面新零售企业招不到符合熟练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阿里、京东、美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在其发展布局和战略定位方面的践行,不仅带动国内各企业纷纷跟进储备相关人才,还引发全行业加入到“新零售人才抢夺战”中来。例如某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就计划把线下门店资源和线上打通,将线下5000家门店全部升级为新零售智慧门店,用数据化的指标来完成门店流程管理。一方面各类企业急需储备新零售相关人才,而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培养的新零售管理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二、新零售背景下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零售及服务行业作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最集中的行业,其创新升级及迅速发展变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就业能力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培养够胜任新零售商业企业基础管理岗位,具有现代新零售商业管理思想,掌握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各类大数据分析、数据化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和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阶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积累了非常多的成功经验,但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人才培养理念相对落后,更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目标性。

(一)课程设置分散且不成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身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这个专业的范围广,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法》等,这些课程几乎每一门自身都是一个学科体系,过于理论化,而要成为一名管理者,又必须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因此,各个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都会开设这些课程。但课程和知识体系过于分散,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却不清楚到底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也很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二)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他们可以熟练地讲授经济学原理、管理学等理论知识,真正的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非常缺乏。虽然现在各高校都要求进行网络课程、微课的建设,但教师实际上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常规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传统的专业课程设计多为传统的企业运营与管理,现代新零售业态下的企业则对企业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与新零售密切相关的技能对于很多工商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些院校虽然也安排教师到企业去挂职,但很多时候只是走走过场,时间短,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去,岗位实践内容与真正的企业管理实战经历还是有所差距。

(三)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实训条件缺乏

相当多的院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就出于生源广、成本低等考虑,校内实训基地基本上没有太大投入。虽然大多数院校都在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如何与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师发展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校企合作中学生如何才能更深入企业就实际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合作;校企合作如何与专业未来发展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提供实训场所和就业岗位上。

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重构,其前提是首先明确本专业的特色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新零售”背景下的企业岗位用人标准,来科学制定未来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入手,精简和重新汇编部分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避免因学科项目过多而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茫然不知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是什么。当学生先掌握这些岗位基本能力与理论知识,再依据岗位提升的需要逐步设置其他相关内容。通过打破原来依据知识脉络设置课程内容的模式,实现课程设计与新零售业态的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构建专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备领导、组织、协调、沟通、合作等通用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包含市场调研、门店开发与运营、营销策划、客户服务管理等传统工作技能,以及商品陈列管理、大数据分析、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系统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等新零售知识技能,结合线上线下要求综合开展教学实训。

(二)优化整合师资团队,统筹安排改善师资

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专长、研究方向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专业建设内容,每年合理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的学习最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方式来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积极利用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资源,建立一支具备真正实战经验的外聘教师队伍,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指导实训项目,真正获得企业第一手的管理经验和资讯,开拓学生眼界,加深行业认知,增强高职院校工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为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除了常规的教学设施外,在校内设计、建立集教学、生产、培训、科研的四位一体的工商企业管理实训基地,如管理拓展实训室、视觉营销管理综合实训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沙盘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系统软件、仿真与模拟系统,打造全新的实践教育环节。始终贯彻“模拟、真实、实操”的课程设计路线,要求100%的学生参加实训,100%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在新零售时代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尽量与区域内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地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形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保证业务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就业岗位的提供。结束语:新零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商业环境相比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新理念、新岗位层出不穷,是否有高质量的从业人员来满足“新零售”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传统的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全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结合助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更具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佟伟.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

[2]何承芳,高捷闻.新零售下营销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08).

[3]罗攀生,邹莉.新时代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跨界培养及有效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

[4]覃艳华,陈泉,沈慧.工商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08).

商业管理学范文6

在高职院管理学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是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从分析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入手,指出案例教学对管理学这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及该方法在当前管理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案例教学;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问题对策

管理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尤其是在商科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中,该门课占有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面对高职学生的资质特点,作为在高职院校讲授管理学课程的老师,肩负着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重任。就如何提升该门课程的课堂效果,充实学生的管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管理兴趣,是值得管理学课程专业老师不断探索的永恒问题。选择良好的、适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这门课的老师对培养日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技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管理学课程不同于理工科的课程,学生只要掌握了公式的应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或者是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悟性。没有“悟性”老师的理论功底再深厚,如果就理论讲理论也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点,学生对概念理论再熟记也不过知晓一隅。在此情形之下,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现实的案例做支撑来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案例教学,以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展开。该方法在使用之前,通常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材料,之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采用案例教学也要结合一定理论,将案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与管理理论形成交集与碰撞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CaseMethod)最早起源于1870年,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创的,案该方法最早用于医学教学通过病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于20世纪初,学院将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知识情境或事件编写成案例应用于哈弗商学院的教学。此种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颇具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老师通常是告诉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怎样做是对的或者错的,其教学内容甚至与现实脱节得很厉害,学生的主动性被剥夺了,常常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案例教学则不同,在课堂上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整个授课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传统教学所说的“教师一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此外,学生通过对案例发表见解的这一形式,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机会,能互相取长补短。现在的学生都有奋进、不服输的性格,在发言的过程中,会产生超越他人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会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记忆转向注重能力发展。

在现今的时代,许多管理者都认同“知识不等于能力”这一观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转变为能力才是有效的。在工作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管理能力和实践效益,如果只强调学生一味的死记书本知识,不重管理问题的实践操作,最终不但理论知识不能正确理解掌握,也会对学生能力培养造成影响。案例教学正是要规避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死记硬背书本”向“灵活展现自我”发展。

(三)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提升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占有极大的主动性,偶尔对学生的提问也是简要的了解一下授课的情形与学生学习情况,至于老师讲多少,学生到底听懂、听会多少,要以考卷来说明,学生学到的都是理论性强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缺少互动的默契。案例教学则不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老师发放的案例,要结合一定的观点、认识进行事先消化,从而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课上学生能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学生的答案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引导和解释,这也能促进老师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师生的互动交流在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如前所述,这种教学方法起到了好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学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所达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思考及与其他同行老师的探讨交流,找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在管理学课堂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任课教师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

像市场营销类、管理类等高职院校中的商科专业基本上是随着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实施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高职院校不得不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再有,经管类专业办学门槛低,院校为求发展专业开设的也很匆忙,高职院校原有教师经过备课也可以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但这些教师通常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即使通过阅读、网络资料收集等途径找到一些案例资源,这些案例要么比较“久远”,要么不够完整,不足以充实课程的内容,也不能充分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的理论。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主动。

我们在课堂应用案例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讨论热情。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需要学生做好提前量。即按照老师的课前引导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在课上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才能透过案例的现象真正把握管理理论的本质。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这些学生尽管聪明,却不好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对案例的学习也只是“悉听尊便”不动脑、不思考,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案例内容较薄缺乏完整性与连续性。

管理学因其课程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要求所选用的案例应是丰富多彩的;根据课程模块、章节内容要求案例应是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所以,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除了严谨、认真、符合教学内容本身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连贯性。现如今,多数管理学老师课上所匹配的案例过于单薄,仅仅是一个小片段或者是小例子,表现在课件上显示的仅仅是一页PPT的文字或者一张简单的图片,如此短小不足以成为相关理论或知识点的有力支撑。面对较复杂的理论“小案例”起的作用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四)学院为案例教学配备的基础设施薄弱。

把实际案例应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从产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方法在管理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魅力,我们都已知道这种方式的好,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为案例教学这一模式配备相关的物力资源。比如方便展现案例的教学设备,方便建设管理学案例题库的软件设备、方便收集一手信息的畅通网络以及良好的课堂环境等等。现如今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还基本上是60人以上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案例讨论和学习的感受,势必会影响案例应用的效果。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为教师创造实践机会,增强管理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己任的。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具有职业资格证,具备双师资格。讲授管理学理论课的老师也不例外,尽管日常工作繁重,科研等工作压力大,也应该定期创设条件到企业事业单位去实习,设身处地的感受实际的管理环境,把书本的理论与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老师丰富上课内容,充实案例材料都有帮助,校方也应该站在学生角度着想,为老师为老师提供更好的实习渠道进行定期培训。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为基础的,学生在指定的上课时间里聚集在一个教室中,由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记录的形式展开,这种做法可以大规模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等优点。但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已经不太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教学实践性不强等。学生需要在活泼的互动的环境下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做好案例示范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案例学习的优势,并且让学生感觉到通过案例分析更容易理解管理学纯理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做公开课,给学生做案例讨论展示;2、开展管理学案例分析大赛,找相关专家或企业人事给予点评,并给与奖励。这样,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体现了案例教学的价值。

(三)立足管理理论,选择“适宜’案例。

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要选择适宜的案例,以此吸引学生喜欢学习管理学。教师要保证,案例的选择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做的,不同的案例着眼点不同不同的案例会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但要切记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中所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总之,完整、适宜的案例会吸引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应立足于教材的管理理论,齐心协力寻找案例素材,实时更新案例,做到彼此信息互通,是任课教师的思想发生碰撞,避免任课教师的思维过窄,一例举多次的状况,学校应通过教务资源系统为老师创建案例库提供方便,老师有了资料来源,就会更好的充实上课内容。

(四)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创设案例教学的环境。

案例教学适合在轻松的环境下,以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讲解的形式进行,班级的班型不宜过大,学生人数过多会影响讨论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进行必要的硬件、软件投入。比如: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教室配备清晰度高的投影仪、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多媒体设备要随时方便上网;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教室最好是无台阶的,使教师和学生能站在同一个平上。为了方便案例讨论教室内的桌椅要设成活动式样的,便于任意摆放,方便学生形成讨论组。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容置疑的,管理学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要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做事的能力。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的丰富高职学生的课堂,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是值得高职院校专业课老师继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作者:梁莉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华,余凯成.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商业管理学范文7

法律服务是服务提供者(包括律师、非律师的法律工作者、法律专家或机构等)以其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满足消费者利益需求而提供专业化服务并获取报酬的活动。传统法律服务时代,服务活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服务提供者对法律知识、服务经验与技能的垄断,但互联网时代此种模式将受到极大挑战。

1.网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和多样化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传统法律服务中,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素养、过往业绩、执业年限、职业道德乃至个人信息等对消费者来说都不透明,消费者对服务提供者的信任更具盲目性,主要依据是专业和权威。网络时代信息的透明化使得上述不透明不复存在,消费者即使没有受过专业且系统的法律教育和训练,其通过网络获得法律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法律解答都远比一个普通的服务提供者更细致全面。另外,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专业及个人信息,因而其对服务提供者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也进一步加强,监督成本大大降低或消失。

2.网络开放性突破了传统法律服务的地域界限,法律业务进一步向优秀服务提供者聚集

开放的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服务提供者信息和专业解答,那些更为专业、深入且网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律师往往成为消费者追逐的对象。同时消费者也往往偏好选泽知名服务机构和大中城市的服务提供者,法律业务资源进一步向中心转移,偏远地区、小型服务机构及中小城镇乃至农村的服务提供者逐步走向边缘和服务最低端,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甚至不复存在。

3.传统的营销手段和管理理念被互联网模式替代,熟人业务将向网络粉丝客户业务迁移

服务提供者尤其是律师能否做广告,一直存在争议。现实中,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做广告提高知名度是国际普遍做法,律师广告并等不同于全国律协《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37条第3款规定的“利用新闻媒介或其他手段炫耀自己、招揽业务、排斥同行”的行为。传统营销中,名片、口口相传、路边招牌和灯箱广告等都是服务提供者的宣传方式,这与网络时代法律消费市场及消费者寻求救济的路径格格不入。移动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多聚集了大众的注意力,消费者遇到法律问题首先想到去网上找答案,那些在网上与消费者深入交流、给予中肯意见的服务提供者更能获得消费者信任。

4.网络时代服务提供者将突破传统以老带新、老主新次的基本格局,传统服务机构的管理方式受到冲击

传统模式下,缺乏人脉关系、职业经验和实战训练的新进入者都是从实习律师、律师助理成长为执业律师,其发展离不开老一代服务提供者的指导和培养。这一师徒关系的核心是服从与管理,徒弟在具体业务及收益分配等方面缺少话语权。网络时代的新老服务提供者将转变为合作关系,虽然新的服务提供者在法律专业方面处于劣势,但其在掌握新技术、接受新事物和更新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这恰恰为老的服务提供者所缺乏。另外,消费者寻求网上法律帮助的习惯,避免了其对服务提供者年龄的先入为主,更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答案及服务过程是否认可,这些转变也彻底颠覆了传统法律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

二、互联网时代为法律服务模式的管理变革提供了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市场是由若干个点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和无边缘的网状结构,这一结构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巨大。但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发展并无对错、优劣,互联网对传统法律服务业产生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法律服务及管理的成本不断降低,提高了法律服务效率

网络时代的服务提供者可以轻易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大大节省服务的时间成本、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法律信息尤其是法官的判案标准、裁判文书的便捷查询,使得服务提供者对具体案件的评估和预测更加确定。法律信息资源的互联网化、法律服务过程的网络化及在线法律服务模式的不断出现,提高了法律服务效率。

2.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协作成为可能,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互联网的迅捷、无边界及开放性使得服务提供者的营销方式改变,营销可达范围扩大,为跨地区、跨行业、跨代际服务提供者之间在同行关注交流、异地办案协作及找寻跨界合作伙伴等方面提供机遇。另外,由于消费者需求往往超越一个纯粹法律问题,网络信息的丰富也为跨行合作提供了可能。

3.新的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将层出不穷,对接

受新事物较强的法律服务者提供了更多机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法律问题,这在传统法律业务中不可能出现,比如网络侵权、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新技术与现代社会实践结合所产生的新业务,对于接受新事物及学习能力较强的法律服务者提供了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4.高端业务领域、专家型服务将受热捧

雷军曾言: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专注、极致、口碑、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法律服务市场上,服务提供者目前承担了太多的非专业事务,他们并不擅长管理,也不精通系统化营销设计,缺乏做到专注和极致法律服务时间保证。其实,法律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及制造行业等一样,高端业务领域及专家型服务及产品才是成功的根本,因而非法律事务可通过网络借助其他外部力量实现。总之,面对网络时代的法律服务市场发展,服务提供者需要看到新机遇,认清法律服务行业的新特性,变革服务思维,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才能不断突破得到新收获。

三、创新管理模式是服务提供者把握市场机遇的根本出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模式企业应运而生,并获得了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成功,如Yahoo、Amazon及eBay等。由此,商业模式这个始见于计算机领域的词汇,开始引起管理学者的广泛关注。瑞士学者AlexanderOsterwalder、比利时学者YvesPigneur在《商业模式新生代》一书中,将商业模式描述为包含了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及成本结构等9个构造板块的系统;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及获取价值收益。就法律服务而言,1995年RichardSusskind大胆的预测了法律服务运作模式将发生转变,这为我国法律服务提供者的自我突破带来了启示。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就是在明晰法律服务自身特性基础上,顺势变革法律服务方式和手段,从服务产品化、重视顾客消费体验、拓展服务组织边界等方面创新商业管理模式。

1.认清法律服务自身特性是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

法律服务在我国不是新事物,但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发展至今,其本质已发生变化,尤其我国律师角色与定位变化以后,法律服务不再单纯是一个政治和公益范畴,而是通过市场方式运作的产业。总的说来,我国的法律服务特点可归纳为:(1)服务提供者获取服务资格(尤其律师)门槛高,服务专业性强。以执业律师为例,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还须参加实习工作一年并经全面考核合格才能独立提供法律服务。(2)法律服务的接受主体个性化,其评价源于案件处理结果及消费者体验。同样案件由于服务提供者的不同其结果可能不同,消费者的期望也不同;同类案件中消费者甲与消费者乙的处理结果相同,但二者消费感受可能不同,因而其对服务提供者的评价也可能大相径庭。(3)服务提供者往往以执业机构名义提供服务。以律师为例,一般不能律师个人名义执业,应该加入相应的律师事务所并以该所名义开展业务,对外签订的相关协议都以机构名义出现。(4)服务收费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并存。一般而言,我国大陆行政区划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管理机关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诉讼案件制定相应的服务收费标准;但对于非诉讼案件并未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而是由律师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定收取。可见,重新审视法律服务的上述特性是变革传统服务模式的起点,也是创新商业模式及管理的突破点。

2.服务产品化、专业化、可视化是法律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法律服务主要通过案情沟通、案件核心信息采集、法律关系梳理、事实与法律资源整合及个案逻辑化思考与运作完成。整个服务过程中,人及其主观因素占据活动中心位置,因而表面上看起来难以产品化,但仔细观察每一类法律业务都会有可遵循的标准化规律。目前,大多数服务提供者都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全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业务经验,但都缺乏把服务技能转化成现实产品并有效经营产品的能力。服务产品化是要将标准化的东西以产品形式固定,让消费者对法律服务有一个立体认识。一是,将无形且主观的法律服务通过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技术和流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使消费者能了解服务的具体工作和评价标准;二是,按阶段将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实施主体确定化,以团队形式提供服务体现专业化;三是,服务质量可控性,主要是减少法律服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建立服务追踪、补救甚至是替代的标准化控制体系;四是,服务流程和内容固定化,对服务过程全面剖析,制定相应操作规范、工艺流程及服务标准,使法律服务具有可复制性,避免重复劳动;五是,改变法律服务现有市场格局,服务提供者主动通过市场将产品化服务进行营销和推广。

3.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营销模式,定位客户核心需求,注重客户体验

网络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咨询来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法律服务者应该深刻认识这一改变,通过制作个人、团队乃至服务机构的网络主页(比如律所网站),开设网络博客、微博,借助于网络平台做网站广告(如华律网)以及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如“天同诉讼圈”)等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与消费者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把握消费者核心需求,累积粉丝实现规模化效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在购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体验,法律服务也是一样。法律服务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并不缺乏,但体验效果却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服务提供者不仅要在传统的服务态度、服务流程设计等方面做出改变,更应该提升服务的精细、专业、高端及优质化,将服务从简单的提供法律专业信息升级为提供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综合智力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风险防范、案后维护及制度完善上,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

4.创新法律服务盈利模式,变革收入结构,降低服务成本

马云说过:做企业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法律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目的也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服务提供者设计自身盈利模式时,首先应考虑其能提供何种价值,这种价值是否消费者需要,只有被需要的价值创造才具有意义,才是服务提供者收费的依据。法律服务市场上,服务提供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收费难,其中除了同业竞争不规范、消费者不履行承诺外,关键在于消费者未能看到服务能够为他创造何种价值。网络时代的法律服务不应该将服务提供者界定为“法律民工”,服务提供者可以从减少成本、改变盈利点等方面做出尝试。一是借助于网络技术降低服务成本。不管是资料查询、问题咨询、相关法律文书制作,还是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法律文书下载都借助网络完成,节省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二是线上免费解答,吸引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建立现实的委托关系。这主要借助于网上营销平台来完成,但服务提供者与网络营销平台不是雇佣而是合作关系。三是整合资源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积极响应消费者其他正当需求。通过网络及实际合作等方式整合一批其他服务机构或实体企业,比如金融、会计师、税务师、管理咨询等机构,将消费者的全面需求结合起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上述突破的核心就是打破法律服务的原有格局,将服务的收费范围向前或向后延伸,拓宽服务范围通过共同收费、捆绑收费等方式获取收入。

5.创新法律服务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拓展组织边界

网络时代的法律服务机构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组织边界等方面都有发生变化,法律服务者内部、上下游产业乃至整个行业集群内部的传统关系都需要重新构建。法律服务机构创新首要是理念开放,这也是互联网的本质之一。不仅要在法律服务组织内部开放并与同行分享执业经验,而且要与组织之外的同行交流,同行之间不只有竞争更有合作和协作。其次是法律服务组织形式的变革。组织形式决定机构发展规模、内部管理机制及责任承担方式。以律师事务所为例,我国目前更多是以合伙制和合作制组织形式存在,这与西方国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探索设立有限合伙、有限公司形式的律师事务所不同。第三,虚拟律师事务所慢慢在行业内开始探讨,其以灵活的人事配置见长。这种机构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律师组成核心团队,还有能解决非法律问题的其他专家随机参与,团队内部对客户信息实现共享。当发现消费需求后,任何成员都可以积极响应并与团队其他成员组成或紧密、或松散的案件专办机构,共同解决问题。上述结构将法律服务组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向极致扁平化,中间管理层越来越少因而效率更高。第四,面对网络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全面开放性,法律服务机构也可以建立服务提供者之间、服务提供者与其他专业、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合作通道,可将自身业务的某一部分通过外包等方式来完成,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协作。

四、结论

商业管理学范文8

关键词:商法教学;商法思维;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商法是与现代市场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法律,它的实践性最强,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最紧密。商法是以商事行为作为调整对象的,商事活动包括企业设立、运营、投资、破产等一系列活动。商事活动具有明显的营利性、持续性、经营性特点。商业的运营逻辑有别于权力机构,以利益为核心的商业行为有可能与商法特点相抵触,但商法离不开商业活动,商法的学习必须面对一个基本事实,即商业的存在,商业的逻辑主导或者影响商法的应用实践。商法教学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商法思维与商业思维融合。

一、商法思维与商业思维的关系

商法以商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形成了自己的部门法体系,通常把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海商法、破产法等法律归入商法体系之中。“思维”一词是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商法思维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在商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工具对商法进行的抽象、归纳和演绎等,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商法思维既是对商法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一个过程后的结果,商法思维的特征在于思维对象的特征,商法思维的本质决定于商法的本质。商法思维即是商法的理念、商法的认识,商法的精神。商业思维与商法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通常针对法学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是让学生理解法律在定纷止争中充当的作用,以诉讼方式终结社会利益纠葛,训练诉讼能力是教学重点。然而多数商事纠纷,则往往通过非诉的方式(如谈判、调解或仲裁)加以解决,面对一个商事非诉讼业务,会产生认知和决策上的矛盾和偏差。

1.两者之间的矛盾

(1)合法性与营利性的取舍矛盾。合法性是法律专业人员处理事务时的首要考量因素。法律人对法律尊严的维护,对法律在商业世界的重要性认识远远高于“商业人士”,一切触犯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是法律专业人员所不能容忍的。实际情况是,效益最大化是商人从事商事活动的第一考虑因素。追逐利益最大化永远是商人的基本特质甚至为了谋取竞争优势,采取投机取巧或者规避法律规定的方式。当有交易发生时,商法思维是合同双方要依法签订合同,在合同中固定彼此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商人首要考虑的是在这一次交易中,能获得多少利润。商业思维方式的焦点是交易成本和收益的考量,商法思维方式的焦点是合法与非法的界分,商业思维看重利益,商法思维看重合规。显然,商法思维和商业思维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2)创新与保守的冲突。法律的天然本性是追求稳定性和确定性。商法思维下,法律人士容易循规蹈矩,按照既往的规矩处理,这是法律滞后性的当然结果。法学的创新要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诸般限制,法学理论创新转化为实务创新困难重重,理论创新必须在既定的法律制度框架内进行。商法思维是保守的,当遇到商业上的疑难问题,商法思维的惯有模式是希望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依据法律法规破解困局。与商法思维相比,商业思维则凸显它激进和创新一面。创新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和天然追求,企业家本身就是“不安分”的群体,没有创新只会失去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经营者必须以变革的思维方式来应对世界,通过变革性思维,寻找市场和交易的突破点,不断推陈出新,抢占市场交易中对自己有利的条件。(3)法律的刚性与交易平衡之间的矛盾。商法思维下,交易的结果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黑白分明,清清楚楚。利益诉求和表达通过合同及至法律最终确认。法律人严谨地适用法律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分配,根据法律划分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如果说法律思维是刚性的,是严谨地适用法律,那么商业思维过程就是权衡的过程。商人的经营决策基于利益权衡的考虑,通过权衡投入与产出、机遇与风险、企业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的关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商业决策。正是通过权衡利弊的方式,商人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商法思维与商业思维的联系

(1)价值取向之同。商法以“商”为调整对象,充满“商”意,故商法思维首先要关注商人和商事交易的特殊性;要尊重商人的自治;促进交易,方便交易;要注意外观主义的适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商法中的一些根本制度、重要规则、立法原则,无不与营利有关。营利性体现了商人对利润追逐的主观状态,理性的商人通常不会从事不计成本的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不是商法上的商人,我们在判断商业行为的真实原因和目的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商事交易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市场价值规律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金融资源和产品资源流动最大化,配置最大化,在营利意识带动下,加速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商法在保证商事交易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商法效益性的要求。(2)商业行为之同。确立商法思维,是因为商法作为特殊的私法,其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上确有不同于经济法和民法之处。在商事立法中要贯彻维护交易公平、维护交易便捷、维护交易安全等原则,这些特点和原则集中地反映了商法的思维和商法的精神。在此指导下,基于商业行为之商法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商事主体资格核准制度、交易维持的制度安排、商人自治和营利性的制度安排、商事交易便捷、安全的制度性安排。商法基于对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方利益,通常以强行立法的方式对商主体资格予以严格控制,形成商主体类型法定、商主体内容法定等基本要求。在商法实践中也实行了要式主义、文义主义,短期时效制度与商业之利益实现目标融合。为实现维护交易的安全,商法还实行了公示主义、外观主义和严格责任主义。

二、商法教学中商法思维与商业思维的培养路径

法律思维与商业思维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并不排除两者之间亦有紧密的联系。商法思维应用于商业领域,能够补足商业思维的缺憾。在商事活动中,“合法性”的法律思维,可以保障一切商事活动都得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获得法律的良好保障。偏向保守的法律思维,则可以调和快节奏的商事活动。将商业思维应用于商法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活化法学本科学生的思维能力。“效益至上”的商业思维,能激发学生思索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为当事人谋求利益最大化;总是带有权衡特点的商业思维,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法律思维与商业思维在保守与创新、刚性与权衡的对立中如何达成利益的平衡。基于此,在商法教学改革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商业思维为突破点,通过培养法学本科生的商业思维,弥补法律思维的短缺,从而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开展高校院系间联合,打破单一法律知识结构的限制,建立双师多专业联合培养模式

商业思维的形成需有商业经营相关知识,这是法学本科生普遍欠缺的,只有弥补法学本科学生在商业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缺失,完善法学本科生单一的法学知识结构,才能为日后商业思维的形成做充足准备。无论是为了培养商业思维,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商法制度、领会商法精神,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储备。商法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商业相关知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完善,但是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因此,应该打破法学院与校内其他院系界限,整合校内优秀资源,可以邀请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商学院管理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老师到法学院授课,开展双师多专业联合教学模式,为法学本科学生补充经济学、企业管理、证券投资和金融保险等专业知识。

2.从纸上谈兵式教学走向真实商业世界的商法思维训练

(1)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投身商事法律实践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模拟公司的创办,了解公司注册登记程序,直接考察上市公司的上市、增资、减资、股权转让、证券发行等程序,引导学生熟悉商事活动及其盈利机制。(2)将商法教学与高校“大创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学生搞跨系和跨专业联合参加大赛。在学生中改变法律专业主要是从事公检法工作的狭隘认知。(3)建立校企联盟网络。法学院与律所等机构开展校企联盟,在此基础上,商法学教学进一步开展与商业企业的合作,特别安排学生到大型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实习,近距离地感受商事活动及市场经济氛围。(4)把企业家和经理人引进来,形成长效的校企互动格局。邀请合作企业中成功企业家与经理人作为商法实践教学的客座教师,定期与学生分享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趣闻及实战经验,以便学生了解商业运行情况,扩展学生的商业视野。

3.商业思维与商法思维两种思维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