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读书笔记范例6篇

课堂读书笔记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1

父母课堂读后感

今晚在帮孩子整理书包时,无意间发现有两本《父母课堂》,突然想起前几天孩子叫我写读后感。于是,我就打开看看,一下子就被“帮孩子选报兴趣班”那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看完那篇文章后,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慢慢地想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误区。

记得在上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孩子兴高彩烈地拿着一张通知,高兴地说:“妈妈,报兴趣班了,我喜欢画画,我想报画画!”我拿过通知看了一下,说:“孩子,女孩子最好报形体舞,可以练下体形对你长大后用处更大,还有老师刚才发信息来说画画班己经报满人数了(说谎)。”孩子听了失望地点点头。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觉得十分惭愧,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强行把自己的意愿加在孩子的身上,想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有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获益良多,懂得了如何为孩子选报合适的兴趣班。主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我们要明白是帮孩子选报兴趣班,而不是帮自己选报,必须要以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为前提,绝对不能强迫。哪怕孩子只有一天的学习和训练的体验,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以平常心态巧妙地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不能强迫孩子忽视孩子感受,一切应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会有自主的学习,快乐地享受着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2

一、课前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前阅读,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的同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化学问题或探究几个有明显现象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阅读环境,提高他们阅读课本的兴趣,并使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其次,要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要求。明确提出阅读中要解决的问题,刚开始,可将这些问题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形成习惯后,可将阅读提纲提供给学生。等到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直接要求学生通过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从而自己提炼出阅读提纲。最后,还要加强检查,以提高阅读的预期效果,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为此,教师要亲自逐一地检查,以防学生蒙混过关。以后慢慢的通过同学相互检查、自查、抽查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堂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

首先,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采用模仿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先示范,再领读,进而剖析课本中的化学概念或原理或工艺流程。读书时提出大量的问题,边读书边思考,通过联想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归纳出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结果――有光亮的银镜生成,但对银氨溶液如何制取及为什么要这样制取就非常模糊。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教会学生做到读而思、读而记、读而联想、读而总结。

其次,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一是眼看,二是脑想,三是笔写,四是卡片记录,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脑读书”,“眼读书”,“笔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笔记本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笔记本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在听课和复习时就有了目标。让学生把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给老师,在上课时统一解决或由学生讲解或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节省了时间,突出了重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课后阅读注重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课后阅读是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本和课堂笔记,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并且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发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单元后,必须对单元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概括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对学生归纳总结的笔记本要认真阅读并写出评语,对总结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后阅读,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

四、课外阅读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3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4

1 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①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②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③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④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①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②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③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 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 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4.1 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4.2 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4.3 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4 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5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 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 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 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 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5

【关键词】细读;讨论;思考归纳

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明确目标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2. 提问讨论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3. 思考归纳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1)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2)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4. 读书记笔记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北;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6

一、语文教学要科学规划好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要在夯实常规教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语文活动”,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很好地解决校本教研“研什么”的问题,定会取得良好成效。

1.晨读活动

做到读有方向,读有指导,读有收获。

2.课前活动

建议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或五分钟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活动。可以搞演讲,搞成语推荐,搞美文赏评。师生一同分享丰富多彩的“课前奶酪”。如我校任彩云老师安排的课前古诗文背诵活动;杨俊梅老师安排的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背古诗词、成语接龙、讲笑话、再辅之以评价);曹彦志老师安排的课前背《弟子规》、讲故事活动;田旭光的课前打节拍背三字经、散文诗活动;武希玲老师的课前古诗词背诵、讲故事、歇后语、佳句谚语展示活动;孟凡军老师的课前打快板背三字经、中华少年诗朗诵、讲故事活动;陆春荣老师的自编快板、读论语等。都是开展课前活动的好方式。

3.课中活动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语文教师在打造“魅力课堂、高效课堂”的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有效开展导学活动,追求有效学习。教师要改变“独霸讲台”、剥夺学生话语权的行为,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我校杨俊梅、任彩云、田旭光老师的课就体现得十分突出。教师有意设计导学题,引导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学生获得的东西是自己主动得来的,方法是自己习得的。会终身受益。

4.课后活动

课外阅读,与经典对话。教师们认真规划学生的课后活动,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为学生推荐书目,大开书单,并布置适量的课后阅读作业。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终身受益。

5.上好语文活动课

教师们要上好每一节语文活动课。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我校陆春荣老师的“祖国在我心中”语文活动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全班四个学习小组以演讲、资料展示、辉煌成就展示、诗朗诵等形式,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学习语文的兴趣。

6.开展记读书笔记、练笔活动

精心筹划,务求实效。许多学校的学生都在写读书笔记,许多教师为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练笔花掉了很多时间和心血,但学生的练笔质量堪忧,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少精心筹划,多随意分派任务。所以,读书笔记、练笔成了学生的“随意之笔”。老师们对读书笔记、练笔要做精心安排,要求一开始就高起点、严要求。利用课前活动推荐一些与话题有关的素材,最后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精妙构思、认真写作。对上交的读书笔记、小练笔要求也应明确:一是规范书写(尤其是标点符号的规范书写);二是文从字顺,少病句错字;三是材料出彩;四是思想深刻(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化思考)。教师对读书笔记、小练笔的批阅是:沙中淘金,亮点说够;指出不足,暴露问题;及时讲评,让学生受益。

7.竞赛活动

大力开展语文竞赛活动,让学生展现才华,奉献智慧。教师们的教学工作虽然繁重,管理压力也十分大,但也应该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多锻炼,多展现才艺。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8.语文教师要积极参与小专题研究活动

展示能力,提升素养。做好研究记录,积极参与讲课、听、评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听语文课后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让先进的教育理念“着陆”

长期以来,课程、教材、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智力、个性不一的学生只能同吃“大锅饭”。而事实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的根本应该是让课程适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堂语文课我们在照本宣科,喋喋不休地当“讲师”,肆意地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形成“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可悲局面。包括我听的这八节课,有的课堂还存在着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没有主动权、没有话语权,课堂是一问到底,将满堂灌,改成了满堂问。读写听说能力得不到发展和训练。

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要做到理念先行,及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真正受益。

反思二,教师要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学生并不笨,他们缺乏的是教师高明的引导和大量实践操练的机会。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倍受人们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和固定场所传播知识,学生始终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还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很多仍然限定在“传播——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教学严重脱离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我们应该尽快从这些误区中走出来。

反思三,教师要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语文课堂,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要巧借优秀资源,多在教室凭借电脑、电视等多媒体上课,要时时鼓励学生自觉上图书室或网络上查找资料,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甜头。如我校任彩云老师每节语文课设计拓展延伸内容;杨俊梅、田旭光、武希玲、孟凡军老师利用白板展示资料的方式很值得提倡。

有了宽松的学习空间,就必然会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封闭状态,让他们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这种开放性的改变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定会获益匪浅,受益终身。

反思四,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要加强训练

基本功包括普通话、书写(笔画、笔顺)、语言、仪表、激情等。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注意到。我们的课堂出现了教师写错字、学生读错音等瑕疵,我们应该尽量把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