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承与创新范例6篇

文学传承与创新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1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29-02

同志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1] 。大学作为保存、传播、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大学的心脏”的大学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学图书馆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图书馆一词,源于拉丁文“Librarium”,意为藏书之所。图书馆储存着人类创造的包括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在内的一切知识,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因文化的积淀而生存发展,文化因图书馆作为载体而传承延续。

2009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的主题为“图书馆创造未来:筑就于文化遗产之上”。可以理解为,图书馆只有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未来。这说明,图书馆既要传承文化,又要创新文化。大学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伴随着大学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发展,收集、保存了大量的优秀文化资源。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有1 300万册藏书,是全世界藏书最多的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629万册藏书,不仅是我国高校也是亚洲高校藏书最多的大学图书馆。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既服务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又丰富着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大学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从古到今的各类文献资料,而且满足了人们传承创新文化的需要。

(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地,肩负着创造先进文化和向社会辐射先进文化的责任。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越来越成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基地。

大学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又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哈佛大学有位校长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可以毁掉哈佛的所有建筑,但只要图书馆还在,哈佛就在,哈佛精神就在。由此可见,大学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图书馆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被动的提供信息资源的检索使用,更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把推动文化共享建设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的整体服务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 。因此,在当今时代,大学图书馆也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确保大学图书馆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二、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育人功能是大学图书馆的首要基本功能。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重要、作用独特,被称作“大学的第二课堂”,是大学课堂教育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课后,不少本科生(1/2)、研究生(2/3)的在校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3]。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不同于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而是以其特有的手段,通过环境、资源、管理、服务等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影响和价值熏陶。图书馆里优美的人文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感受到良好的文化气息。图书馆举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图书馆中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使学生博览群书,在享受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为自己走向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大学图书馆更要明确认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发挥好文化育人功能。

(二)文化引领功能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信息中心,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大学图书馆对推进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大学生仅仅从课堂学习中获取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图书馆已成为他们广泛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为此,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导读活动。例如,根据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或图书馆网页,进行中外名著导读,引领大学生积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在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图书馆举办专题读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引领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信息检索课,就是希望通过教授这样的课程,引领大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检索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大学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引领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文化服务功能

大学图书馆的中心任务就是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学生读者服务。大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服务之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永远不变的服务宗旨,“读者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追求。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围绕高校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满足广大教师的科研需求。例如,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学科馆员队伍,由专职学科馆员与院系学科专业负责人或科研负责人建立联系,学科馆员利用对本学科领域信息资源的了解和掌握,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信息,为科研提供最优质的导航服务。当然,为广大学生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入馆教育活动、新书导读活动等。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对他们提出的疑问和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帮助他们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此,大学图书馆要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把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三、大学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一)促进自身文化建设

大学图书馆要真正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并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一是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一个优美、舒适、文雅、洁净的图书馆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读者会受到文化的潜在熏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己的修养。因此,图书馆应该细心布置内部环境,开发各种环境与人的因素,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感受文化的魅力。二是提高资源的服务能力。图书馆应做好服务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与时俱进地选择吸收那些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的社会精神文化成果,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藏书体系,以提供适应大学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提升的资源保障。三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演变为短信、微博、QQ群、校内网等各种社会网络平台,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利用网络技术为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生活提供全新的服务。

(二)加快校园文化发展

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的文化象征,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和先进文化成果,是师生的知识殿堂、精神家园。作为基础教育资源,图书馆具有直接的教育与文化传播职能,它通过对馆藏的各种文献资料的遴选、加工、集萃,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师生对文献的各种要求,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其次,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的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它不仅是收藏大量文献信息的资源库,而且是校园文化的聚集地。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料查询、信息获得等活动,大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在纽带开展的。再次,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已成为学生校园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而且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课堂教育的继续与补充,对学生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教育促进作用和精神陶冶作用。

(三)推动社会文化繁荣

大学图书馆是建设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几乎涵盖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有文化的合格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帮助师生实现了生活情趣社会化、道德规范社会化、价值取向社会化、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人格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化目标。二是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起着桥梁作用,使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不断交融整合,给社会大文化的更新带来活力[4] 。三是大学图书馆因为文献收藏与服务以及与各级地方图书馆的往来交流,与出版业、新闻业等社会文化事业的密切合作,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 裴劲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2

作者简介:王晓锋(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2011年12月17―18日,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科学时报社和南京理工大学主办,以“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大会主席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中科院院士王志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秦伯益,以及来自香港和内地的知名学者李中清、郭传杰、楼宇烈、施一公、熊丙奇等100多人出席论坛。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期从参会论文中选取了一组四篇刊登,同时邀请陈亚玲博士撰写了会议综述,一并刊登。

摘 要:确认大学的文化身份,寻求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建立大学的文化理想,这是大学发展的逻辑基点。大学只有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贯穿和落实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与使命。

关键词:大学发展;文化身份;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01-05

今年4月,总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不仅对我们履行大学的文化使命提出了要求,更为我们推动大学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理工科大学的校长,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理工科大学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引领大学发展走向全新境界?我想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是大学发展

一个新的逻辑基点

文化身份又称文化认同,本义主要是指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在此,我借这个词来考察和确认大学的文化本质。所谓大学的文化身份,是指社会对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性组织的认同。即承认大学是一种文化属性的社会组织,不是具有政治属性的组织机构(如政府、议会或党派) ,也不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营机构(如公司和企业) ,也不是具有军事性质的组织机构(如军队)。[1]在现实当中,大学自身也一直努力地将内在价值和行为方式定位于文化,以确保其成为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的组织机构。

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所谓大学,就是通过文化来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就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

1.大学的文化身份由大学与社会共同创造,但常常受到诱惑、质疑与叩问

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传承、选择与创新的历史。[2]但细究其历史,人们对大学组织的文化性质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在我国,这个认识也经历了曲折过程。大学组织作为文化机构,是大学与社会共同创造、认定、并不断被强化的结果。今天,人们把大学形容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真理的探索者与守护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助推器,同时,也被表述为思想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等等。大学的这种文化身份,虽然相对稳定,但在纷繁的社会中也常常受到挑战,一方面,大学组织常常受到政治权力、市场经济等的诱惑,使大学的行为偏离文化身份;另一方面,出于对大学文化身份的考虑,人们就会不断地提出“大学是什么”,“大学为何而设”,“大学应该怎样”等等质疑和叩问。其结果是加深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组织的理解和期待。[2]

2.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以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为前提,表现为高度文化自觉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被社会认同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的行为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大学的文化价值观。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我认为可以用北宋学者张载的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含义是:为自然和社会构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继承圣贤们已绝之学统,为长远的未来开拓太平的基业。用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表述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

大学对文化的价值追求,西方人也有相似的表述,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庆讲话中提到的:大学要以历史选择之后遗留给人们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使他们充分地吸收全人类伟大思想的营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国家民族生命的延续者。

事实上,由于其文化传统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每一所大学在拥有文化共性的同时,都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气质。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在考虑发展战略时,都应当表现出大学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自觉,并体现出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特质。

在这方面,我们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军工科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品质。南理工是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国防科技最高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即哈军工)分建而成。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始终与我国的国防现代化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都将“献身国防,维护和平,繁荣祖国”作为自己的毕生信念和不懈追求,形成了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献身精神”已成为南理工人的人格标识和精神品质。

因此,我们学校的国防性质决定了我校大学文化的特质与基调,即国防文化,这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根。学校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魂。而作为学校的国防性质及特色的文化延伸与自然拓展的“和平文化”则是我们南理工的文化之神。多年来,我们构建了国防文化、奉献文化与和平文化3个育人体系,就是要充分显示学校的特色,为学校培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国防科技人才服务。

3.大学文化身份的确认,表明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大学因之而获得发展的新基点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大学的天然使命。它表明,文化的传承创新不只是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文科的事,也是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事,只有使其会通和融合才能实现;也不只是大学某几个部门和单位、某几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体大学人共同为之努力,并体现为大学人共同的、终极的文化理想。为此,人们才会认定,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所在。

社会不断地质疑与叩问,以及大学对文化身份的自觉维护与坚守,使得大学不断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从而,大学也就获得了建设发展的新基点。

二、以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大学的人才培养

把大学的人才培养,置于文化传承创新的视野中,则必然带来教育理念的变化。大学要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为建设重点,融合与包容多元文化,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多方面的办学资源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1.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促进从工具性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人们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事实上,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以人为本”只有置于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才会变得切实和更加有意义。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但是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有过若干论争,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观之间的交锋:一是认识论的,它适应着大学作为“象牙塔”追求高深学问的需要,培养的是“知识人”;二是政治论的,它探究高深学问背后的实用价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是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经济人”;三是人本论的,更为重视人的存在和自由发展,培养“丰满的人性”和“全面发展的人”。前两者都是以高深学问为起点,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人被游离于主体之外;后者是以人的存在为起点,有时会过份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甚至否定了知识的真理性。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内尔・鲁汀斯特曾经说过:“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3]

我国解放以来的人才培养观,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转变过程,人们对“大学培养什么人”问题的认识渐趋于合理。从改革开放前,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政治人),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和造数以千万计各种专业人才”(“经济人”或者“知识人”),再到90年代,主张实施全面素质,大学开始强调培养“素质人”。这些都过于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培养目标。

实质上,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尤其是大学教育,更是文化与人的互动,人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的连接点,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终极关怀。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4]1大学以培养“文化人”为使命,这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内涵。

2.在教育内容上,促进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寄予的企求也越来越多,大学教育的外在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科学知识日益成为教育的主导内容。“西方近代以来的大学教育制度……把人生的价值和信仰问题抛在一边。”即使是传统人文科目,在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也主要变成了一种知识的训练[5]。“知识的教育”替代了“文化的教育”。其结果就是只着重知识而不是人格,会把人变成会“走动的百科全书”。

知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知识并不代表就有了文化。我们的大学不能步西方的后尘,要坚持“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中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使人才培养从偏重于知识传授和训练,转变为文化的教育。

所谓文化的教育,就是把教育内容从专业化教育的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知识的传递仍然是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关注知识的工具性效用,还要重视思想性、文化性价值;不只注重知识在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作用,还要重视在社会道德、文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延展和升华知识教育,以接续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命脉,使文化重新成为知识的依托,使知识的活动充满文化精神。

同时,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鼓励好奇、发展兴趣、引导探索,容忍怀疑,欢迎挑战,不怕批判等等。在内容上,要反映科学的人文内涵,使科学教育内容人文化,通过介绍科学发展的人文背景,阐述科学探索的人文动力,反映科学研究的人文方法,体现科学应用的人文关怀。[6]从而,使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

3.在培养模式上,促进从相对单一化向多元化探索的转变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人从工具性培养目标中解放出来,必然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走向与实践教学、校外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多年来形成和集聚的各种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从课堂教学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好手段。近年来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理工科大学而言,工程师的培养需要一个模拟的工业环境,除正常的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外,需要加重“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较早,功能齐全、体系也最为完整,在实施工程训练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工程文化的教育。

从学校到与校外基地培养相结合。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培养的校外基地,让学校直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创业创新实用人才,形成学校、地方、企业三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南理工学科门类与南京传统四大产业和“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契合度很高,迄今为止,南理工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了3个研究院、5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校企科研平台,这些都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基地。

把人才培养置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中,还必须关注教师的文化责任。教师在履行大学文化使命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文化责任,不但在于传承学术薪火,而且在于传承民族精神和社会良知,在于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和学术自由的独立精神,在于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和自我批判精神。只有将“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3才能真正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大学

的文化理想与使命

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构建大学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大学自身的文化理想,这些都是大学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中的应有之义。

1.让科学研究成为一种文化,让科技创新带动文化的传承创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与技术,不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准和价值导向。但是大学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创立新知,产生科技成果,推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根本上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创新和教育体验活动,并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

大学的科学研究,一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新,而创新具有强烈的文化依赖性,因而,必须建立和形成科学研究的文化创新机制,才能使大学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文化。南理工1978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8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列江苏高校第一。

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要求大学必须以文化创新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正如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学“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协同创新方面,南理工一直是在宁高校中与地方科技和产业发展进程对接最紧密、最成功的高校之一。目前重点是做实做强已有的“一园三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研究院、常熟研究院、连云港研究院),同时正有选择、有重点地筹建南京浦口、江宁,泰州市,南通市等产学研合作基地。

2.建设大学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是大学重要的文化使命

大学组织有着极强的学术性,而大学的学术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科学文化源自于大学知识创新中应具备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学术对于科学理性的遵从和执守;人文文化主要源自于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文精神,两种精神的有机融合,构成了大学学术活动的价值追求,即大学学术文化的精神内核。大学的学术文化,要求恰当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规避政治、经济权力的过度干预致使大学成为其利益代言人,从而彰显学术的独立价值,使大学回到学术正常的逻辑上来,因而,大学的学术文化还必须致力于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品性。

3.在与社会/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且日益水融,并因两者的协同、互动,而使各自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尤道夫校长说:大学必须坚持自身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的价值观,我们不能让提供经费资助的公司来指挥大学的研究方向与进程;大学发展的纯洁目标不应被金钱所左右。如果大学不能恪守自己的主体性,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会时而卷入教育政治化漩涡,时而卷入功利化的经济追求中。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大学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中心,成为了经济社会的“服务站”,贴近了市场,知识资本化、学术资本化等等,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有利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南京理工大学于2010年初出台了《科技型公司管理办法》,最近又出台了《南京理工大学鼓励师生依托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的暂行规定》,这些都是学校顺应这一潮流的主动之举。大学只有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养成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开启社会理性风气,滋养公众的身心,提升民族的品位,为公众的行为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公众的追求提供高尚的目标,为时尚潮流注入真正有益的内容并约束其取向,保障公众享有政治权利,净化社会关系”[7],从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并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便担负着自己的文化使命。对中国大学而言,确认大学的文化身份,做文化的守望者,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正是中国大学全面承担起其应有的文化使命的开始。今后,如何将文化的传承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中,探索大学发展的文化机制;同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如何会通中西,合理地选择、吸收和融合异质文化,并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异彩等等,都是每个大学所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惟有致力于此,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大学的文化品质,引领大学发展走向全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施小光.文化传承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50-52.

[2] 吴薇.大学使命与文化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9-22.

[3] 李德顺.对“文化养成”的粗浅理解[J]. 当代青年研究,2008,(7):1.

[4]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 龚隽.教育需要信仰[N].南方周末,2008-07-24(10).

[6] 徐广宇.论大学的文化使命[D].天津:南开大学,2009:175.

[7] 刘新成. 文化建设与大学责任[J]. 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3):21.

Lead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to a New Realm

with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WANG Xiaofeng

(General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The logical base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lies in confirming its cultural identity, pursuing its cultural value, and setting up its cultural ideal.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ideal and to fulfill its mission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o promot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to carry them out in intellectual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so on.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3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异同

我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教育为主,主要学习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六艺”已逐渐边缘化,其中的音乐在千年时间里只能作为民间艺术被传承。进入20世纪,以1927年被誉为现代音乐奠基者的萧友梅博士创办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开始,我国进入到近现代的教育阶段。我国的现代音乐教育采用了“前苏联-奥德音乐体系”,此种音乐教育模式传承于西方,也可以说我国的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来自于西方。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标准化、规范化,通过音乐等级考试来确定音乐水平,构建一个普遍的音乐模式。

而民族音乐相对于近百年兴起的学校音乐教育来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在人们的劳动中产生,并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形成了现在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不单是反映一个民族生活习惯,同时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核心纽带。以河北中部的笙管为例,形成了完整的礼仪习俗,例如将“音乐会”阐述为“学事”,内容包含了传统形式的吹、拉、弹、唱,还包含着民族音乐的传承文化―拜师。徒弟首先要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长年打磨才能出师。

因此,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相同点都是在进行音乐传承。但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讲究的是师徒关系,徒弟通过与师傅生活在一起,传承民族文化的生活和文化底蕴,从而做到“口传心授”,是一种经验教育法。而学校音乐重点在于“教育”,是构建一个抽象的音乐体系,它通过将音乐分为不同的种类,构建一个框架,并建立相应的理论知识做到模范化教授,从而形成了人们对于音乐的创作来源于对音乐理论掌握的多寡。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学校的音乐教育应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础,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分为多种类型,学校涵盖了中小学基础的艺术学校以及培养高等人才的音乐院校,但是在学校中都以传授中西方传统的、优秀的音乐文化为基础内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的文化领域的瑰宝,因此学校作为目前最为有效的传播途径,应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到日常的授课范围内。只有真正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学校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国际音乐会议的人们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民族音乐文化是作为本土文化馈赠给每一个成员的礼物,每一名学生都应学习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任何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都不能忽视学校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同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应以学校音乐教育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文化人才。

三、学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策略

1.教材建设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 庞大的分支体系。主要由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两部分构成。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教材要注重代表性,要体现民族音乐的特点,并且浓缩民族音乐的精华,学生能够热爱民族音乐,并且能从教材中了解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要积极向上,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愉悦,只是涵盖要广,而且要注重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是不同的,比如蒙古族音乐注重长调,有草原空阔的风格。藏族音乐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等等,不同地域的教材要有所侧重,我们不能忘本,在学好本地区的音乐的基础上再去了解整体的民族音乐。而且学生熟悉的音乐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编写民族音乐的教材时,我们还要注重传承性,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不断传承下来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的教材要传承民族音乐的精神,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2.课程设置

音乐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生活中的音乐无处不在,学生下课、放学、睡觉前等等,都是以音乐为伴,我们要做的是加大民族音乐在学生生活中的比例,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将民族音乐渗透到音乐专业的每一门学科教学中。设置民族音乐的课程系统,逐步摆脱用西方技术理论解构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 使学生形成中西两种音乐思维。

我们可以将民族音乐引入到学校教学当中,从小学我们就有音乐课,我们可以增设一个单元的民族音乐,这样,从小就开始耳闻目染,一定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新一代。

3.师资培养

教师是民族音乐的直接传承者,教材的建设,课程的设置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服务的,因此师资的培养是民族音乐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支持民族音乐的学习并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给予肯定,高校可以开设民族音乐专业,专门培养民族音乐教师,并提供资源进行学习。只有培养出真正热爱并且懂得民族音乐的教师,注重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拥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民族音乐才能够发扬光大,学校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4.体系建构

要想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我们必须构建一套民族音乐体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意义重大又繁琐复杂的工作,不能靠少数人,而是要靠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构建合理的民族音乐体系。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到社会的学习体系,再到民族音乐的领军人物,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民族音乐家要不断为我们编写教材,高校不断培养民族音乐教师,学校创造适宜音乐学习的环境,学生从小学习领会民族音乐精神和文化,同时社会要给予民族音乐正能量,并且开设可以接纳民族音乐爱好者的学习机构,使其学习正规化等等。唯有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体系,才能真正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并且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四、小结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4

一、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

学校以“贯彻教育方针、鼓励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特色、创办品牌学校”为办学理念,按照“规范+特色”学校,培育“合格+特长”的办学思路。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宗旨,因地制宜,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之余,充分利用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各级各类的艺术教育比赛中,教师和学生多次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市、县学生艺术节上获奖。获“横峰杯”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组织奖,获“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青少年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学校组织奖”,《书法报,硬笔书法》在“名校风采”专版中刊登学校师生的书法作品和学校书法艺术教育的概况。

近年来,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市规范汉字书写示范学校”、“县诗教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少先大队”“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办学特色已见雏形。

二、优化师资。提高素质

1.重视艺术教师师资建设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艺术教师的自我教育,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学习、生活空间,利用工休时间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加。聘请学校有艺术教学经验的老师为辅导教师,为大家讲解相关的知识要点有技巧。组织观看专家视频讲座,网上远程交流学习,聘请专家示范指导。学校不拘泥于在本校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取经。为他们了创造优良宽松的教学环境。

2.外聘内兼,壮大艺术教育队伍。

学校本着专兼并举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让部分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其它学科教师兼任课外艺术教学,同时聘请外校特长教师,当地有名的书画、篆刻、摄影、剪纸、舞蹈、少数民族等艺术家来我校授课、示范。努力形成一支称职的艺术教育骨干、多名课外活动兼职教师组成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三、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教育的整合

1.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

艺术课程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与相互渗透。让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去。在开好美术、音乐课的基础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艺术教育。如语文开设“影视赏析”课,排演课本剧:外语教师组织“迎新春英语晚会”;科学教师进行“科学魔术表演”:体育教师组织“艺术体操”、“校园武术操”等训练;学校开设合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棋艺、电脑、科技、体育等多个跨年段、班组界限的兴趣小组。兴趣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对象、教师“四落实”和计划、内容、组织、讲课、检查、考评“六到位”,努力做到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

2.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发展校园文化,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生活

为学生搭建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使艺术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举办每年一次艺术节、六一节艺术展演、传统节日习俗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书画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会、红歌大赛等等,为学生施展其艺术才华提供了舞台:通过活动竞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艺术苗子,通过艺术展示他们作为人的潜能。

(2)加强课外活动使它成为艺术课堂的有机延伸

建立合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棋艺、电脑、科技、体育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提倡诗意地爱孩子,诗意地爱自然,诗意地爱艺术,诗意地爱生活,着力创设教育生活的最美境界,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3)艺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

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合专场演出,开辟展厅展示,向社会汇报艺术教育成果,参加地方组织的文艺活动,把学校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开展社会艺术实践,建立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利用双休日组织美术专业的学生到野外写生:利用寒暑假,外聘专家来校举办短训班,走出去参观博物馆、大型艺术展,观看高雅的文艺演出,广泛吸取艺术营养;了解与中国年文化艺术有关的年画、剪纸、春联及相关风俗;开展民间音乐美术学习活动,对本地戏剧、芦笙舞、花灯戏、爬花杆,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物等的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等,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项目,大力拓宽学校艺术教育的舞台。

结语

学校艺术教育对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有很大的价值。艺术教育正以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塑造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审美理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情趣、追求高尚境界,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载体,也会对文化传承创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慧明.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申报书[1].2003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5

>>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研究综述 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学生社团传承敦煌文化的研究 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须向基层延伸 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模式研究 地方曲艺的文化传承及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文化探析 南水北调工程:灌溉文化的新传承 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方式 创新传承 微妙玄通 创新传承 弘扬体育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 以教练文化创新高职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学生社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创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安塞腰鼓发展制约因素与创新传承路径模式研究 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学生社团实践育人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云平台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六卷)[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429.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41.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8

[5]董洪亮,张烁,丁雅诵.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N].人民日报,2016-1-16.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16号.

[7]国家统计局.2014年度行政区划[EB/OL].http:///easyquery.htm?cn=C01&zb=A010

1&sj=2014.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6

>> 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热”与“冷”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文化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等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院校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 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承美的民族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9]吴婷婷,张栋科,史玉丁. 民族文化融入渝东南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5(9):34-37.

[8]张雪梅. 民族地区高校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探讨[J]. 凯里学院学报,2011(4):151-155.

[10]王佩.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人才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9-12.

[11]逯长春.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价值、课程与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90-93.

[13]王屹,李春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1.119.301.414.

[14]韦舟. 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