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计划范例6篇

创新工作计划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1

管理创新工作计划【一】

我在新疆医科大学自律委员会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三年的工作当中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有了很多想法,在这假期当中我把这些刑法从新整理,做成了一个工作计划。

1. 我作为宿舍部人员,我们的重要工作是查宿。以前,也包括现在,在查宿过程当中我们的处理方式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在很多校友们的眼里形象不好,他们都认为我们是一群“强盗”,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为校友们做好服务,逐步变成他们不可离开的靠山。

2. 提高纪律性,在排队等待查宿的时候,以及查完宿舍等待下楼的时候,让成员们自觉排成靠楼梯方向站的一列队伍,这样不仅可以让队伍整齐,更能提高上下楼的纪律。

3. 固定安排两人为一组,这样查宿就不必自由组合,让队伍散漫。且可以提高效率。成员在不在两人互相确认就可以看出来,可以预防早对和迟到的发生

4. 查宿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我们不是凶神恶煞,查宿要有礼貌,出门时要说“对不起,打扰了。”

5. 自律会要以服务为主,巡逻时要检查卫生,看见垃圾要捡起来,提醒卫生不好的宿舍打扫卫生。

6. 每两周派巡逻的人员,去记录宿舍里的窗户、门把手的损坏情况,去向宿管报告,帮助处理

7. 我打算和每一层的辅导员助理搞好关系,方便及时掌握每层的情况。

8. 和宿舍里的辅导员老师联系,打出一份住每一个宿舍的人员名单和信息,以便查宿时的需要,不让外校人员进入留宿。

9. 抽个时间进每一个宿舍和校友们进行交流,为了建设和谐的校园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管理创新工作计划【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德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全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落实意见,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把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如下:

一、全面落实社区组织建设

按照社区组织工作构架要求,设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监督委员会:

社区党支部——设书记1人、委员2人、三个党小组,重点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好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认真搞好党员的分类管理,搞好公开承诺,搞好主题实践活动。

社区居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2人、五个居民小组,成立综合服务站,综治维稳群众工作站,文体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站,调解委员会,警务室等。认真完成好社保、医保、低保、医疗救助、社保补助、劳动保障、爱国卫生、精神文明共建、计划生育、安全稳定、防洪、防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扶贫、济困等各项工作。

社区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2人、落实好监委会的职责任务,认真监督社区两委会工作,重大事项的决定、计划、落实情况、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全面监督,特别是

社区各项经费的计划,开支情况的监督,同时配合社区两委搞好辖区内社情民意的调研,为两委会的建设献计献策。

二、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站 利用社区现有的门面店,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站,设立计划生育、民政事务、劳动保障就业、社会保障、残疾人事务、教育文体、住房保障、综治维稳信访、法律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直接为群众办理相关事项,同时负责所有承办事项的收集,办理以及群众办理相关社会事务。完善好综合服务管理站的制度,办事流程,配齐工作人员,全面落实为民服务工作。

三、强化社区网络化服务管理 在辖区内划分成8个网络,每一个网络设置300多户、1000多人,每一个网络配一名专职社工,建立规范、标准的项目,各条块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物业小区、生活小区、业主委员会作用,与社区配合共同完成网络内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重点完成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掌握流动人口在辖区内的居住,迁转及工作情况,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困难救助等公共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是青少年(未成年子女、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社会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的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工作——运用“大调解”机制,及时排查、调处、化解

矛盾纠纷。调动社区调解员、居民小组长、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社工的积极性,共同完成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工作;治安防范及平安创建工作——建立群防群治机制、成立治安巡逻队、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机制,把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小区、物业小区的人防、物防、技防的力量组织好,发挥好作用、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同时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成立社区户情电子档案,采集辖区内各种工作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与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协调、配合,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此达到高效服务要求。

四、结合社区实际、打造亮点 把社区正在开展的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确定为社区重点、亮点工程来抓,社区两委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点突出,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家庭、单位、社区、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组织具体实施,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为载体,着重在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四个方面下深功夫,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好政治学习: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及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记述;学习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报,党刊重要社论及理论文章;学习党和国家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按级别规定阅读的

重要文件;传达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及规定的其他学习内容。  二是做好家政服务工作:社区设立家政服务专线电话,安排李汉林同志值守;一但有离退休干部求助,做到快速到场、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与辖区内的物业公司、专业服务公司协调好,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便捷、低偿的水电维护、门窗维修、卫生保洁、钟点工、邮政、通信等家政服务。

三是落实登门探望:建立离退休干部社区亲情服务卡,服务卡中注明服务内容、服务电话、方便离退休干部联系;对单独居住、经常无子女照顾的离退休干部每月探望一次;对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离退休干部不但经常探望,而且随时掌握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必要时进行特殊照顾。

四是定期开展活动: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广泛参与”的原则,利用各种节日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各级及社区举办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如书法、绘画、体育类、庆典类的文体活动,活动要计划好、组织好、落实好、要有特色、有效果。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 计划生育 宣传 创新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49-02

实现我国新时期人口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生育方针包括“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其中宣传为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创新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是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1 理念创新

宣传计划生育的创新,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宣传教育的法律化,按照人民的需要来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思想和行动的结合等新理念,创新宣传的手段,内容,以达到提升宣传的效果。

1.1 宣传教育的法律化

宣传教育的法律化是指计划生育的宣传不是停留在以往经验的层面上,相反是有专门的法律来为宣传做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提高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强化了在人们心目中的效果。

1.2 按照人们的需要来宣传

需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某事物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则该事物将没有价值,人们也不会接受,进而不会领你的情,按照这一理念,就是使被动的宣传变成主动积极的宣传,主动寻找人们最急切,最想要的,做到以“群众为中心”。

1.3 宣传教育是服务

在人们的头脑中,服务就是技术服务,反而把宣传教育当做非服务,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确立我们所做的教育宣传工作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相比其他服务更具内涵,更具创新性,它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实际及时灵活地做出调整。

1.4 思想与行动统一

宣传教育不仅仅是耍嘴皮子,没有实际的行动也不能够产生效果和作用,计划生育的宣传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思想性与行动性的和谐统一,而不仅仅停留在虚的方面。

2 内容上的创新

2.1 界定清晰宣传内容

宣传教育一定要精确,千万不能够模棱两可,用最少的话达到最佳的效果,能够让群众明白,能够让群众在不懂理论知识的情况下,绕有兴趣地欣赏,并且能够让他们记住,所以内容一定要做到位。

2.2 宣传的内容要贴近群众生活

计划生育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话题,宣传的内容要坚决避免曲高和寡,空谈理论和说大话,说空话,所以宣传一定要让他们一听就能够懂,一看就能够会,以用就能够起作用,多讲一些实际实用的材料,此外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化水平高的人,就把内容讲深点,反之,没什么文化的人就要做到深入浅出。

3 方法上的创新

宣传教育方式要随着计划生育内容的不断深化和新的形势不断变化。宣传教育决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有层次,有重点,正对性要强,还要区别指导,依据城乡与各个行业的特性,采用各种方式手段来开展工作。在农村要与农民的努力劳作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结合起来。针对不同适合生育的群体,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具体的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城市里要以一个小区为基础开展各种活动;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用自己的善意,真诚,信任,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展开面对面的,心向心的宣传,从所服务的对象角度来思量,为他们提供真实的能够帮助他们生活中问题的计划生育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避孕和节育,真正做到以情来感人。此外要注意效果,注重宣传方法的有效性,增强“可视度”,采取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通过平等的,循序渐进的,生动活泼的宣传,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的愉快气氛中接受到有用的信息,使人们对宣传的方法和内容一方面感到于情于理,能够理解,另一方面感到亲切,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过耳即忘。

4 形式上的创新

内容和形式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宣传的内容在做到精细化的同时,形式也要做到恰当准确,由于现在社会和经济生活已经是多元化,群众心理需要,接受的能力,欣赏事物的角度发生了一些变动,他们的思想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显著的差异。针对这种新的形势,就要去我们要抛弃从前落后的,而采用更具知识性,趣味的活动,例如办晚会,圆桌会议,电影下乡等。有效地利用一些新的媒介,推进宣传工作,尤其是要教会群众如何使用计算机网络,像教群众上网,如何在网上购物,如何在网上学习和沟通交流,让他们体验信息时代的便利,不至于在当今时代落入“信息鸿沟“。

5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宣传教育的一个独特的新的理念,需要落实到工作的各个角落。

5.1 创建一个温馨的环境

要走情与理,多与精统一的环境建设之路。情与理统一是指在内容上以品味高,人文氛围浓,具有亲和力为特征,以情来感人,用情来替代传统的警告;多与精统一是指宣传的量和宣传的艺术性与档次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计划生育的宣传环境成为一种独特的亮丽风景。

6 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计划生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情景和形势,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念上的新,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宣传教育的内容精和形式上的美,使得方法活起来,过程优美起来,提高宣传的品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月梅.浅谈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创新[M].山东: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3

一、围绕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及市审计局中心工作,服务发展。牢固树立“监督也是服务”的理念,把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作为审计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审计职能。认真抓好政府交办和市局下达的各类工作,对市局交办的审计事项及时反馈审计结果,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资料。

二、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强化预算执行审计。

立足于突出发展、为民、和谐,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围绕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对预算收入多、使用财政资金多、政府和人大关心的热点单位、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加大延伸面和力度;突出审后结果的落实应用,注重从机制、体制上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围绕权力监督和制约要求,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进一步加强以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2013年任中审计项目比例比2008年大幅提高,从事后监督逐步转变成事前事中监督。积极探索按照效益审计的要求搞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四、围绕构建和谐的要求,深化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资金做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做到“六清一加强”,即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范围要搞清,资金总量要搞清,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要搞清,存在问题要搞清,产生问题的原因要分析清,审计建议、整改措施要讲清,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审计。把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和评价,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作为2013年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目标。

五、围绕提高审计业务能力,提升审计队伍素质。

监督与被监督是一个比本领的过程,要提高经济监督水平,就要提高执法人的技能。我局2013年将继续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创优,加大“人、法、技”建设步伐。以提高计算机审计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加强信息化建设,在AO实例和专家经验上有所创新,继续选派人员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加强政治、业务学习,重点组织学习审计工作规范和财政、财务、税收法规、制度。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4

计划生育工作财务管理与其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和模式相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明确规定,目前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在考虑到各个地区补贴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差异,进而推行了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上层设计上,目前基层计划生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流程,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诸如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到位、收支不平衡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限制了财务管理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在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的背景条件下,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机制、制度多重方面的改革。只有切实突出管理重点,引进新的管理技术才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走向效能化和科学化。

二、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尚存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专业财务人员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在基层计生工作领域当中,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队伍,人才的作用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如果人才保障达不到要求,那么无疑将限制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复合型人才,既需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进而才能满足于不断发展创新的财务工作需求。计算机设备的应用,使得过往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改变,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水平,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难以体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价值,影响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不完善

财务制度通常是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制度之一,按照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都应该建立起与法律制度相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但限于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规范性较差等原因,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制度不落实等各类问题。基层计划生育部门的财务制度同样暴露出不完善的突出问题。制度不完善具体体现在几方面,其一是没有建立起动态监管体系,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在对于事业收费项目的监管方面,部分单位不够重视,没有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将收入款及时入账上缴,存在私自挪用的情况,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不完善,起不到规范和监管作用。其二是支出流程不规范,没有落实会议记录制度,对大额支出没有做到规范支出。其三是会计核算内容不真实,部分单位因制度不完善造成原始凭证内容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出单位运行情况,在实际审核程序上存在问题,在具体药品进销工作中,不能按照规定核算,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失效。

(三)管理实效性差

财务管理的效率标准高,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效能是计划生育部门稳步运行的关键所在。作为具有收费权的基层单位,计生部门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对内,同时也对外,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差已经成为限制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部门单位没有抓住财务管理重点,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因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因素而加快运行,反而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下,进而造成财务报告没有指导作用,难以真正体现一个单位的实际财务运行状况,对辅助领导决策、改进工作而言价值不大,甚至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因财务数据失真而降低了工作实效性,限制了工作的有效改进和持续创新。

三、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创新是现阶段我们需要着重加以思考和积极实践探索的关键性问题。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的时期,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通过转变意识、改变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做好创新等方式、方法,逐渐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必然。

(一)建立有效动态管理机制

计划生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不应是固化的一种工作模式,而是应保持工作的动态性,做到常抓创新,使各项工作能够处于一个动态的状态下。现代财务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固态模式,而是动态管理模式,通过不间断的创新和持续完善使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动态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单位内容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层级,使计生部门的领导到实际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经纪律意识,进而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动态管理机制要保持常态化,通过不间断的完善,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为计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二)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得以实现,可以说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后,财务管理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升。计划生育部门要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有效应用,首先应从人员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工作做起,逐渐建立起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使专业财务人员成为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运行基础。其次是加大在信息化设备方面的投入,通过搭建内部管理系统平台等方式,使财务管理更具实际价值。在日常财务收支工作中,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汇总分析,使财务报告的可应用价值得到体现,有效提升整体的财务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还有就是要做好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和创新制度,使财务管理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提升,使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和创新能够有制度作为依托,实现可量化对比和评价,提升工作质量。

(三)做好系统对接实现工作常态化

在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工作的推动下,计生部门的财务管理将逐渐实现系统化运行,在各个系统的对接方面要下功夫,想办法。其中记账系统与支付系统要实现信息数据联系,使财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高效,避免资金的非规范化使用。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系统对接是必然之举,只有将各个财务系统实现有机应用和信息化综合运用,才能从源头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工作质量。目前来看各个地区计生部门在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结合本地区实际,展开相关工作是明智之举。随着自上而下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网络平台的推行,收费项目的规范化更强,财务人员的操作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计生工作的达成性。各个计生单位要从实际入手,通过对系统的应用,逐渐使系统之间的对接功能得到体现,积极应用这些功能去推动具体工作,集中支付系统能够使财务管理在预算执行方面更加科学和规范,而在线记账系统则能够促使财务人员及时完成日常工作,使财务数据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收费平台系统能够从落实依法依规收费方面入手,避免各类违规情况的出现。

四、结语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5

一、参与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方略:

根据“十一五”规划及“科教兴区”规划纲要要求,参与上海市产业化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重点确定并攻克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标准技术,使我区输配电、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游艇产业、物流装备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为引导,实施并转化一批技术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

行动目标:

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到65%以上。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0项,到目标年累计实现产值10亿元,优化区域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研投入,壮大实力,拓展市场。创部级、上海市名牌和著名商标30项;专利申请达到3000件以上。规模企业每万元产值消耗能源折标煤为0.15吨,比“十五”末下降27.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主要措施:

1、瞄准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本区高技术产业有决定意义的技术预见和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有利于推进奉贤经济加速发展的科技项目计划,加快产业链间互补整合,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

2、根据我区产业导向,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拓宽技术创新源头,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注重科技进步贡献比重大,对经济支撑力度大的项目的实施。

3、在科技项目层次上廓清来源、层次、等级,以国家、市、区三级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为引导,通过财政资金及企业投入共同作用,扶持一批技术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加强科技企业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引进、吸收、消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化实施能力、规模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4、加强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创新项目过程中,在技术改进、管理方式、质量控制、市场渠道等内容的完善和进步,树立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的企业发展观。对承担项目的主要科技人员创造宽松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他们的持续创新蕴能。

二、依托产业园区和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批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方略:

根据我区的产业坐落格局,在各大开发区、制造业基地、产业园注重规模企业的科技创新程度的提升,抓紧引进和建设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等,特别是以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上海综合工业区(光仪电产业园区)、闵行出口加工区内大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使技术中心真正成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心、产品和技术发展的决策咨询中心、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和人才凝聚中心。依托海湾大学园区等知识创新区建设,推动“三区联动”合作体系建立,积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撑。

行动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在我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创建部级、市级、区级技术中心达到20家此文来源于:,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以上,规模企业科技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主要措施:

1.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企业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2.衡量和建立主营能力强、效益好的企业档案库,将其纳入创建技术研究中心的培育序列。进而确保新产品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30%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保证逐年增加企业研发费用及中心建设经费。

3.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能够承担企业研究开发和新产品试制任务,企业研发中心人数一般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低于企业研发中心总人数的5%。

4.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使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具备研发、中试、工程化研究所需的仪器、场地、设备、检测等科研设施,有为企业更新换代、引进技术再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三、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活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扶持若干科技“小巨人”。

方略:

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四、六、七”产业布局特征,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数字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挖掘、培育扶持科技型、实业型、有效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壮大发展这支重要的经济和科技力量。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营销机制,促进科技企业在我区形成星罗棋布的覆盖,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行动目标:

到2010年,市、区两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实现销售额200亿。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以上,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

主要措施:

1、集群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四、六、七”产业布局特征,以七大产业基地为中心,汇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燃料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加强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融入本土特色的创新,形成整体的创新优势,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2、塑造产值高、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创造条件使高科技“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到2010年以数家高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先导,在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技术四块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通过帮助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领衔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专项计划,使之成为我区新经济的领头羊。

3、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将区内重点科技企业纳入发展体系,每年滚动扶持10家以上符合支持条件极具潜力的企业,对在实施期内效益明显提高的企业,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给予集中扶持,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快速壮大,成为实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10年重点扶持成长性良好,属地化、实业型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通过3年时间使每家企业实现产值翻一番,成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定位准确、竞争力明显、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性规模企业。

四、完善科技服务平台,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基地的建设。

方略:

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的建立发展,有利于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项目转化的示范区及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更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应沿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路线图,着力为之,上下联动,合力打造核心科技竞争力,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行动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10年争取基地高转项目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在基地内培育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企业。放大现代农业专业孵化器的抚育作用,以此为基础加快启动实施“上海市现代农业服务区”工程,使之成为集现代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技术测试、成果孵化、产业聚集、配套服务多元一体的载体。

主要措施:

1.整合资源,精心规划,市区联动,政策倾斜,创造和基地发展相配套的各种优越条件。吸引符合优质科技项目向基地集聚,顺利实施产业化。

2.利用各类高新产业向市郊转移的时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集聚一批重点成果注入产业化基地,促进产业集聚、资金集聚、知识集聚、人才集聚,突出特色,建设产业链。

3.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建立科学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跟踪产业导向,注重项目成熟度、市场前景以及与优势产业相衔接的程度,追求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创新工作计划范文6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和“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投入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着力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二)主要目标

到年,企业创新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70%以上,建成科技创新型企业150户,其中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100户(超10亿元50户,超100亿元10户,超500亿元1户)。构筑企业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其中1家进入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进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家,其中部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以上。把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园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重点任务

根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集聚创新资源,重点发展汽车与工程机械制造业等8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完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在核心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争取进入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前沿。同时在语音技术等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中选择一批有核心技术、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打造4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1)汽车与工程机械制造业。以汽车及总成的制造装配工艺及总成关键生产装备及生产线的开发、机器人联线技术、汽车试验装备开发、燃料电池及混合式节能环保城市客车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乘用车用节能环保型动力总成研发、新型齿轮及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无级变速电液控制阀的研发、工程机械关键技术的研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着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汽车研发制造体系。

(2)装备制造业。大力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巩固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领先地位,开发生产装载机、煤矿挖掘机、起重机等系列工程机械。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大型水泥专用设备和石化成套设备等特色优势产品,支持企业建设大型装备加工中心。开发太阳能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发电及节能设备,数控机床、智能仪表、模具等精密设备,激光加工技术与设备等。

(3)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以全钢子午胎及上游配套产品、日用化工产品、合成氨、离子膜烧碱、复、草甘膦、吡咯烷酮、有机硅等优势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新型化工产品的关键技术开发为突破口,延长加工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

(4)新材料制造业。以木塑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纳米碳酸钙改性大口径聚乙烯管材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高性能纳米陶瓷粉体规模化生产控制技术研究、新型橡塑功能材料制品研制技术、高档磁性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

(5)家用电器制造业。以嵌入式技术在家电产品中应用研究、智能信息家电关键技术研究、超级节能冰箱的研发、新型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重点发展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争取早日建成国内外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

(6)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以下一代互联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电子产品研发、新型电子元器件及IC设计、基于SOA架构的ERP软件、3G移动网络规划及集中监控系统、道边机动车尾气监测仪、嵌入式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

(7)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推进现代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行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生物技术新药;运用创新中医中药理论,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创新药;开发化学性质稳定、生产工艺易于推广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化工生物技术和产品;提高药物制剂技术,开发新型释药系统。

(8)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名优绿茶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专用玉米产业化技术研究、万吨级仁果类休闲食品原料多元复合保鲜贮藏技术及产业化、生鲜冷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完善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水平,构建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区域性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中心。

2.打造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1)语音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围绕语音合成技术研究、语音识别技术研究、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技术研究、语言文本处理技术研究、音色转化技术研究、语音及语言的数据挖掘算法及数据挖掘技术、语音平台及芯片产品开发、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产品开发、语音行业应用系统开发与产业化等。

(2)公共安全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城市内工业社区火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食品安全检测重大装备研究与开发、污泥厌氧处理技术开发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开发与产业化、大面积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应急处理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开放式数字城市公共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研究等。

(3)智能交通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城市道路与公路交通信息采集与诱导系统、新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开发与产业化、嵌入式道路交通信息装备开发与产业化、系列化车载智能信息终端开发与产业化、交通信息增值服务研发、复合路网型驾驶自动考评系统开发与产业化、企业铁路运输管理、监控与调度综合系统开发与产业化等。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中试开发、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站研发、大型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系统、MW级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及控制技术、小型风力发电机并网变流器、电网中压系统过电压及过电流防护技术开发和应用、电动车辆先进铅蓄动力电池、环境污染物能源化研究、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制造等。

二、保障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条件与环境

1.搭建平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对接与整合。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加强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立软件技术服务平台、汽车及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平台、新材料研发与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设计与服务平台、农产品深加工中试与孵化平台、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

2.强化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围绕优势产业和技术领域,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满足创新创业需求的孵化器网络。建设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软件、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一批专业性孵化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壮大经纪人队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企业的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检索平台和科技数据信息平台等,把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3.激活源头,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引导高校院所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调整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加强面向企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各类高校院所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优势学科领域和创新人才。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各类创新人才。推进引资引智,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层面,形成良好的人才结构体系,构筑一流的人才培养高地。

4.深化改革,建设一流的城市创新生态。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推进管理创新,灵活运用政策杠杆弥补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不足,降低创新成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研发任务。加强区域互动和国际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全方位、多层次支持各类企业、各类创新要素的发展,构建完整的创新链,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

5.营造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培植竞争、择优、公平的价值观,形成敢于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创新理念,塑造“创新精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创建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促进技术创新的组织体制。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和广大职工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科学素养。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倡导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弘扬先进文化。

(二)分类服务引导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1.针对初创型企业,实施创新源泉整合行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面向初创企业的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输入机制,加快初创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尝试委托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托管政府孵化器,引导和推进孵化器管理与风险投资相结合,为初创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和个性化的管理服务。

2.针对成长型企业,实施创新优势提升行动。加强科技“小巨人”的培育。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园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成长。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潜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不断壮大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规模。鼓励行业自行组建或科研机构转制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作为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依托。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战略,通过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资产集聚,加快成长型企业发展步伐,培育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3.针对成熟型企业,实施创新产业聚集行动。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领域和区域流动,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大力进行配套招商,促使向上下游延伸,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产业供需和协作链,形成新的产业集聚。

(三)用足用活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

1.全面落实各类促进创新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国家、省、市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各县(区)、各部门要全面细化和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把已有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对培育创新型企业倾斜支持,充分激活社会各方面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本计划实施。

2.鼓励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通过提供财政担保、补贴等形式,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探索建立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健全发展担保市场,设立再担保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担保市场,逐步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担保形式、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争取在高新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建设试点,积极引进证券、期货、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发展。支持组建科技发展银行。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给予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专项软贷款作用,扶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各类创新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创新风险资本投向列入本计划的初创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