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例6篇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1

1.妙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源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利用多功能媒体以图、声、色、文等物质材料具体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例如,在信息技术“模式识别”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引入方式: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视频来模拟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从小朋友呱呱落地,展示小朋友大脑的存储信息情况,随着小朋友的成长,开始认始爸爸、妈妈,再展示小朋友的大脑存储信息,逐渐地小朋友开始认识房屋、车子等。这时我们再观看小朋友大脑里存储的信息。大家就会惊奇地发现,小朋友识别的信息与其大脑里存储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同学们在集中精力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教师再展开模式识别概念的讲解,很快归纳出本节课要介绍的知识点,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妙用多媒体,突出概念关键词语

概念的学习,关键是抓概念的关键词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学生就会自己去突出关键词。如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中的逻辑符号“and or not”这三个概念,教师可设计能动能静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形象地获取知识。笔者用两个圆去比喻两个搜索的内容,一个圆表示要搜索的内容“鲜花”,另一个圆表示要搜索的内容“玫瑰”,然后通过多媒体让两个圆动起来进行相交。若相交后只出两个圆的交集,其它部分消失,表示这时我们搜索的内容是“鲜花and玫瑰”;若相交后只出两个圆的并集,表示这时我们搜索的内容是“鲜花or玫瑰”;若相交后只出玫瑰的补集,表示这时我们搜索的内容是“鲜花not玫瑰”。通过三次对比,学生会发现这三个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关键词在变化,以此达到突出关键词的效果。

3.妙用多媒体,巧得概念含义

教学中有很多概念相近,真正理解掌握他们是关键。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信息技术中“位图、矢量图”这一概念。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两张图片,一张是位图,一张是矢量图。让大家对比他们有什么区别,大家回答没什么区别,然后,再对这两张图片放大,让大家对比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大家会发现一张清晰,一张几乎没有变化。这时笔者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放大后发生了变化?”学生就会很自然发现这是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失真后的图片好像有好多点组成。根据学生发现的这些不同,这时笔者再去提问:“位图由什么组成?”大家的回答肯定是“点”组成。这时笔者再把位图中的像素引入。接下来再把图片放大一些,发出每一个点有不同的颜色组成,因此让学生回答:“位图和矢量图容量哪个要大一些?”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就会很自然地答出“位图的容量大一些”。最后通过总结位图的特点,我们很快就能得到矢量图的特点,因为它们是相反的。这样设计,使静态概念形象化,而形象化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学生就会巧妙地得到了概念的要点。

4.妙用多媒体,把一些枯涩无趣的概念趣味化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态观 教学模式 多媒体

矩阵是线性代数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数表示一些量或关系。司空见惯的如工厂商店中的产量销量统计表,车船的价目表,等等。更有甚者,大量应用研究也反映为有关矩阵的某些方面的研究,甚至于有些性质完全不同的、表面上完全没有联系的问题,同样最终归结成矩阵问题。这使矩阵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念,因而也就使矩阵成为线性代数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

矩阵内容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从运算对象看,对学生都是非常新颖的,从运算律看,也是学生首次遇到在乘法运算中不符合交换律的一种运算。它与许多数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解线性方程组需要,用向量研究几何时需要,讨论几何变换同样需要。总之,它在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一、生态化教学的概念

生态学的精髓是普遍联系与和谐发展。生态化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把教学看作一个整体,用生态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树立一种和谐理念,使课堂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堂教学具有生态系统中的整体性、协变性、共生性、动态平衡性和有序性。课堂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构成,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方。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认为,重视学生因素,课堂教学要张弛有度,形象生动,这样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生态课堂的构建遵循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依据的理念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态课堂是人-人的课堂,教师的作用即使发挥到极致,最终仍然是促进者,教师是不能取代学生而发展的。因此,生态教学强调教学要“为了学生的需要”,要因循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为了学生的需要,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活动,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在生态教学角度看来,根本在于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如何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手段,更好地把握上述课堂教学内容是我们教师要精心思虑的。

二、生态视野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数学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这一教学模式,对与应用联系紧密地《线性代数》课程来讲,极不相称,不仅严重妨碍了教学信息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介绍概念的实际背景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经典的教科书一般是用几个实例引入矩阵概念的。

例1.某居民第一季度每个月水(单位:m3

)、电(单位:KW)、天然气(单位:m3

)的使用情况,可以用一个三行三列的数表表示为:

例2.若某种物质有m个产地,n个销地,现将m个产地的该物质销往n个销地,列出一个交通运输方案。

例3.某地区甲、乙、丙3家商场同时销售两种品牌的家用电器,如果用矩阵A表示各商场销售这两种家用电器的日平均销售量(单位:台),用B表示两种家用电器的单位售价(单位:千元)和单位利润(单位:千元):

由于概念比较抽象,例题板书需要占用时间较大,所以课程设计从实际出发,要联系实际,使用多媒体就保证了信息量及时而迅捷有效,提炼出数学概念,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的参加进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接受知识的速度。

我们知道,在数学课的理论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运算的发展过程的初衷,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提出,采取创设情境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会达到锻炼同学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并教会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无须教师多费口舌,重点明显突出,难点轻松解决。

教师再一次强化深化概念,从那些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矩阵概念,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思维能力,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在内心初步建立矩阵是可以运算的朦胧思想,进一步提出问题。

问题1:求某居民家前两个季度水电煤用量;

问题2:求 2次运输每种货物的总量表;

问题3:求这3家商场销售2种家用电器的每日总收入和总利润。

根据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下矩阵的运算法则。

可以发现通过问题 1、2的提出,解决矩阵的加法运算和数乘运算,通过问题3的提出,解决矩阵乘法运算。在引进矩阵的运算之后,进一步讲解有关的矩阵运算律。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与实数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比较记忆。

注意到学生的矩阵概念掌握后取得初步成功后,在多媒体上及时对比问题的结果,尤其是问题3的解决过程,一定要精细分步展现出来,对比不同型的两个矩阵的数字相乘的示意图,便于后续归纳乘法运算法。

问题3具体答案具体由多媒体反复演示出。

用矩阵C=表示这三家商场销售两种家用电器的每日总收入和总利润,那么C中的元素分别为:

其中,矩阵C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是矩阵A第i行元素与矩阵B第j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注意启发学生,上述矩阵C是如何成型的,以便归纳矩阵乘法公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得天独厚的演示功能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

在矩阵教学中,还要理解一些深刻理会反映变换的代数形式――矩阵,矩阵作用在向量上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向量。这里的矩阵就是映射,即二阶矩阵把平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变成唯一的点,要熟悉用矩阵来刻画熟悉的几个常见的几何变换,并明白矩阵变换也具体的几何意义(可以展示几个多媒体下的图片显示上述变换)。然后,要讨论矩阵和矩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变换和变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数学上表示成矩阵的乘法。即变换也可以复合,矩阵的乘法运算就能很好地表示这种变换的复合。这时,不妨用几个例子快速帮助学生了解。

问题4在解析几何中考虑坐标变换时,如果只考虑坐标系的转轴(反时针方向转轴),那么,平面直角坐标变换的公式为:

(1)

其中,θ为x轴与x′轴的夹角.显然新旧坐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式中系数所排成的2×2矩阵:

(2)

矩阵(2)称为坐标变换(1)的矩阵。

请学生尝试推广到空间的情形,保持原点不动的仿射坐标系的变换有公式也就很容易被学生发现。此时,点击多媒体给出答案,学生会心满意足的微笑。

最后,从多媒体的生动演示上看到一些变换,发现有的有逆变换,这种逆变换就对应矩阵的逆矩阵,变换的逆和矩阵的逆本质上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思想。这是后续章节内容的伏笔,为的是潜移默化地做好逆矩阵的顺利讲解。

三、生态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体会

在教学的准备和实施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并非一个简单的事情。首先,要有对教材和学生具备很强的把握功底。其次,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适应性和适时性成为设计和使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学科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绝不能被多媒体所左右,影响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能动性发挥,制约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现代多媒体教学只是花里胡哨地凑热闹达到满足教学手段多样性,那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宁可不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时间,对学生用信息化手段填鸭式教学,也不可取。课件演示速度不要太快,要结合黑板用语言解释来升华多媒体图片,要注意内容适量,速度适当,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否则极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出现。同时,我们要坚决杜绝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是教师的单口相声表演。坚持灵活性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理解的环节并与教学能够同步,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成败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使用媒体之处也不同,甚至有时不需要使用,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在生态教学理论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挖掘本学科大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接受特点,探究本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无论何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都需要在教师的不断探索中完善,过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将削弱教师的作用与魅力,更容易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非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同济大学编.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教学妹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资源,教学操体的分类,选择教学探体的方法和原则,设计依据等内容。

教学媒体,所谓教学媒体是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教学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资源的概念可大可小,教学设计只关心可以人工设计的资源。有时区分资源和工具。

1教学资源包括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

(1)人类资源是教师,辅导者,学习小组(学习伙伴)。非人类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教学材料,另一种是教学环境。教学材料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网上资源,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品等)和教育教学软件(传统教学媒体、幻灯投影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科专题网站等)。

(2)教学环境有两种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环境(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及Internet)和教学传递环境(多媒体环境、网络环境、闭路电视系统,以及各种教室、实验室)。软环境指的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基于“教”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学”的教学模式。

(3)教学煤体在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教学媒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非投影视觉媒体:印刷材料、静止图画、图示材料、实物教具和模。②投影视觉煤体:幻灯机、投影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③听觉媒体:录音机、收音机、电唱机、激光唱机(CD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④视听觉媒体: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VCD,DVl)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⑤综合媒体:多煤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4)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erSchramm)提出的决定媒体选择几率的公式,是选择媒体的最优决策的依据。媒体选择的几率(p)-媒体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价(C)。在确定知识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媒体使用目标。选择媒体类型;确定媒体内容。

2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有注意。知觉,记忆,概念形成

(1)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一一注意。认知心理学上表明:人对于学习的过程,是从人本身的学习动机和心理来对知识产生注意开始的,而不是从外界的事物来施加一定的压力来开始。所以,学习首先是要对学习知识产生注意,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开始学。这种心理学上的“注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选择性注意,新异性注意,简洁性注意,适中性注意,期望性注意等几种口选择性注意:即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都是本身有选择性的,所以授课应有重点的讲解;新异性注意,即事物的特征,不同于其他的特征,往往在人的学习中会引起注意,所以授课应有突出性的讲解;简洁性注意,即事物的表现越简单,越容易被人记住,所以授课应言简意赅;适中性注意,即难易适中的知识问题,一般能使大多数人引起注意,所以授课应分清主次;期望性注意,即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所以授课前应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先提供给大家。

(2)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一一知觉。认知心理学表明,人的知觉和教学的相关媒体都有一定的联系,特征表现如下: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所谓整体性是知觉的一个重要的基木特征,虽然知觉的对象是由很多的个体组成的,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学生不会把这些堪称一个个的个体,而是将其统一整体化。任何没有表述的知识都是不会被学习者所加深印象,所以,必须对知识进行一个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处理,从而使之联系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这样学习者再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易懂,这也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的一个常用模式。相对性,知觉不会对其某一个物质做一个简单的判断,而且要通过其它事物的比较呈现,才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在画面上如把集成有上百万个门电路的半导体芯片放在手指上呈现,则可以使人们对芯片的集成度大小留下深刻印象。对运动的判断是相对的:画面上,一辆汽车在静止背景上移动或汽车不动而变换背景的位置,均可以被感知为动态。在亮度的呈现上也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红色的实物放在太阳光下则会闪烁出晶莹透亮的红色,但是在夜晚的灯光下,则会暗淡许多。对比性:当两种事物的属性谁以区分时,应将它们放在一起呈现,而不是分开。并在画面上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或符号标出它们的不同点;或是将细微的差别加以放大,这些均有利于知觉的对比,从而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辨。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难度;练习设计

数学几何概念是空间形式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逻辑严密和抽象性强等特点,学生一般不容易掌握。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受到刺激,就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有时需要出示大量的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使用多媒体就快捷得多,可以把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就可以利用课件先展示红领巾,再把红领巾的“角”逐个闪动,最后说明这些图形叫做角。这样直观动态的画面既优化了教学环境,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降低几何概念教学难度

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科学研究证明,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的内容,三天之后能记住75%的内容,可见视听结合可以获得最佳知识保持率。几何概念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几何概念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很多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巧借多媒体辅助几何概念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几何概念形象化,静止的图形动态化,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如:长方体画在纸上除正面外,其他几面看上去不是标准图形,而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就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弄清长方体的各面特征。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灵活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课堂练习可以巩固知识,培育智能。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教师往往会选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更能彰显其高效、灵活的功效。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并能及时评讲、纠错,从不同角度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牢牢掌握数学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促使人们积极探索和研究事物,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杠杆”一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首先展示部分生产、生活中利用杠杆的事例,如撬石头、撬轨道铁钉、撬开饼干筒的盖、开啤酒瓶的盖等真实的镜头、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镜头、图片中蕴含了什么样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然后提出问题:“你能撬动地球吗?”再出示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媒体直观演示,突出教材的重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创设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感触颇深。特别是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虽然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类比法,让学生学会由旧知识探索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将新、旧物理概念进行类比的学习方法。当然被类比的两个物理概念必须有某些属性的相似。这样既加深对旧概念的理解,又为引入新概念铺平道路,一举两得。例如:密度概念,压强概念,速度概念,功率概念等就可进行类比。这四个概念中学生最早接触的是速度概念。让学生理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可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而这个相同的时间一般取单位时间,因此匀速直线运动快慢就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速度。在讲密度时,当学生知道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物质的特定性呢?让学生利用类比方法,类比出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示物质的特性。这样就能顺利地引入密度概念。其他如压强、功率等概念也可用此类比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分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前的学生分组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由教材提供,这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可允许学生自定实验步骤、自选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分组实验的进度及完成情况,还可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展示。

五、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难点容易突破。

有些物理实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如:环境,时间,空间等),是没有办法演示给学生看的。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就可轻易地创建虚拟物理实验室,使无法演示的实验得以实现。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所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例如在介绍“分子的组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等知识点时,学生能通过动画模拟演示,清楚地理解具体现象的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

六、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学物理的学生,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往往张冠李戴;认知直觉的错误,不易纠正。针对这一情况,在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进行比较、分辨等方法加以区别。如《力的测量》一节,运用多媒体对物重、质量两个重要概念画表进行比较、区分、总结,并选编一些判断题、选择题给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又如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关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开始学生可能认识模糊、理解片面。在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学生种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和认识,选编相应的系列习题供学生练习。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形象演示法;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随着物理教学理念的逐渐发展,形象演示法已成为物理概念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科的基础,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明了的学习、认识物理概念。许多物理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形象演示,直接将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教给学生,造成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困难,学习有障碍等问题,这不利于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形象演示法的实施,教师与学生都可以进行演示,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帮助。

一、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演示

所有的物理概念都来自于生活,利用形象演示法进行概念教学需要物理教师结合生活,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理解物理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更加轻松。物理概念多是抽象化、规范化的语言,单纯地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许多物理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不能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学习失去兴趣,物理综合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生活作为形象演示法对象,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简单电路”第四节“电压和电流表的使用”这堂课为例:在使用电压表之前,学生理解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电压。然后我将电压同生活中的水压联系起来向学生讲解:电压就像水压一样,电池就像个大水池,从电池里面流出来,就是电流,而电要流出来就要有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就是电压,同时我又将课本P71图13-25做成动画,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观察。通过我的讲解和观看动画之后,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电压的概念。有的学生提问:水管断了水会继续流,那么!电线断了,电也继续流吗?我给他们解释说:电线断了,由于空气是绝缘体,相当于把它堵住了,不会再流。学生对于电压这个概念的理解,在生活中水压的形象演示下,变的轻松、简单,课堂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

二、物理实验形象演示

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中的实际含义,进而透彻的理解物理概念。对于一些难度偏大的物理概念,教师应该亲自进行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在演示中观察。对于一般难度的概念,老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物理概念中的一些细节。最终,通过物理实验的形象演示,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悟、理解。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为例:书中电阻的概念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然而学生不明白电阻具体是怎么阻碍电流的,于是,我让学生准备干电池若干节、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若干、导线若干等进行了一次物理实验。实验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每个小组利用电流表测出在相同电压、不同电阻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经实验得出,在电压为3V的情况下,如果电路中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则电流分别为0.6A、0.3A、0.2A、很明显,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对于电阻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三、多媒体形象演示

利用多媒体形象演示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是利用多媒体的各方面优点对物理教学中难以解释的物理概念进行演示。许多学校物理实验器材有限,学生不能亲自操作实践,这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声色图文并茂的特点进行演示。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实像和虚像两个概念,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眼睛成像模型与相机成像的光线传播原理,学生看完多媒体演示之后,将虚像、实像的含义理解,也将对凸透镜的一些原理有了基本的掌握。本次多媒体形象演示概念教学,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课堂效果收效极好。

四、模型演示

物理模型演示法是最为形象直观的概念教学方法,老师只需让学生观察模型,然后向学生讲解模型中所蕴含的物理概念即可。学生在接受文字概念的时候,理解程度较浅,而在接触到模型实体之后,则可以对物理概念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帮助学生分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原理。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这堂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分子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这一概念,我让学生利用高倍数的放大镜观察钢笔写的字体,学生发现笔迹是由一连串的小颗粒组成的。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的物理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学生理解明白,原来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具有间隙。通过模型演示这样非常形象直观的方法,学生轻松掌握了分子之间有间隙这一概念。

形象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师结合生活现象、物理实验、多媒体形象演示以及模型演示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最终,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物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琴.如何保证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