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例6篇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20-01

当今,在我国教育领域里,新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在这样大的趋势下,各学科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学生的需要,都在群策群力,出台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们政治教研组也不例外,想对策,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近年来,教学改革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的一些浅薄的体会。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1、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特色之一就是课本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它打破了原来旧教材严谨的知识体系,增加了不少的图片,设计了不少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共同探索和研究,把理论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能力、价值观的统一,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旧教材的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看重的是高考结果,勿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教学中只告诉他们学什么、该怎么学,而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学,没有告诉他们怎么做、做什么,更谈不上指导学生怎么去自主选择。所以,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正确的选择能力,更谈不上真正情感的激发,学习的效益不高。

3、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加强研究性学习。由于研究性学习通常是围绕着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而展开的,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表述和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不足

1、有的内容和问题表述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老师不好讲,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例如:“经济生活”中提到的“公共物品”;“政治生活”中讲到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等概念。

2、教材每一单元最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到他们感兴趣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需要学生课后完成,有的还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社区资源的提供上,以及学生的安全方面等都很难得到保证,很多学校都不知道如何去开展。

3、新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增强了,但学科系统性不够,逻辑性不强,有的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例如:“经济生活”中讲到国家宏观调控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种,而经济手段中常用的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教材却删去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很难理解货币政策,也为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手段增加了难度。

三、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不足

1、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观念不能及时转变,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有的教师已经工作了很长年限,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观在很短时间内很难转变过来,还有的教师对本学科重视不够,没有课改的积极性。

2、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的教师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优秀品质;还有的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菜单,更不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别性的菜单,而更多的教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既想大胆改革,又怕成绩受影响,进退两难。

四、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的改变与对策

1、增强使命感,强化新课程改革的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转变观念,摆在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学习氛围。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主导,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提供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4、认真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熟悉研究新教材,吃透重难点,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

5、增强目标意识,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努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6、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技巧和思维方法,获取终身发展的素质。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学教材再加工

新课程改革是对旧的教育体系的改革,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怎样积极面对新课程改革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教材进行再使用,改变过去的“按教材教”,体现“教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教材再加工,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有以下心得与各位同仁分享。

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人在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为习惯性思维束缚的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善于对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①设问的角度要灵活。②问题要含有多个答案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学生寻找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作发散性思维操作。③问题要具有迁移价值。具体可设计“发散式”、“辐集式”、“变换式”等历史问题。

一、发散式问题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人类历史画卷是由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这三维度组成的,这三维度不是平行的,而是呈立体错综交叉的网索状动态结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把思维的启发点立足于交叉点、聚焦点上,沿着交叉点延伸出各条脉络,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例如复习英、美、法、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设问: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阐释原因。2.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各自特点和方式。3.从量变与质变或前进与飞跃相互关系的角度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量变引起的质变。4.从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关系理论的角度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5.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进步性及局限性。此类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灵活。

二、辐集式问题

辐集式思维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中心点,以达到解决核心问题的目的。例如香港问题:1.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割占香港。2.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3.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新界”)。4. 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5. 20世纪80年代,中英通过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和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史实都是围绕香港问题的,可据此设计问题:1. 香港、九龙是怎样被英国占领的?2. 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3. 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国情分析当时香港为什么被割占?现在为什么又能收回?说明了什么?

三、变换式问题

即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或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使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该类问题能使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随着问题的条件、角度的变化灵活地解答问题。

(一)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或条件。例如,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的原因有()。A.中国封建生产方式落后;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C.大机器生产的商品占优势;D.英美商人的鸦片走私。此题如果是多项选择,答案为ABCD;如果加上“根本原因”这个限定词,则答案为A;若改为“直接原因”,那答案为D。这样变换问题的限定因素,学生知道条件不同,结论就不同,从而能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二)变换设问的角度。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应作相应的变化,这样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角度1:按先后顺序排列中国古代的下列战例()。

①牧野之战②城濮之战③长平之战④巨鹿之战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④②

角度2:在下列战役中,发生在今河南境内的是()。

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角度3:下列战役中,由项羽指挥的是()。

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角度4:奠定晋文公称霸基础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角度5:将以下四个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重新排列()。

①前徒倒戈②纸上谈兵③退避三舍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角度6:下列战役中,一方曾经采取过诱敌深入战术的是(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一、引言

所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首先划分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无论任何单一的学科尽管在课本都归纳了需要讲述的知识,但因为知识的广阔性,仅仅靠课本的归纳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现今的初中历史,主要存在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课时较少的两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的要点和教学的顺序,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教学目的为重点。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逐渐普及到初中教学课堂之中,各个学科在教学课堂中都展现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对学生的培养也从先前单一的应试能够逐渐向向全方位发展。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尤为突出。现今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确定教学目标,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培养,加强学生自身的历史思想教育,让学生在通过课堂教学之后能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树立起教学观念,对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摸清学生的学习动向,将正确的学历方法教授给学生。教师应该避免从传统的知识层面中确立历史教学的重点,往往从知识层面中确立历史教学的重点都会忽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缺乏可靠性,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目的和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培养却没有从根本上落实。

三、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性质

在新课改推行四年之后,教师要对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新的认识,要对历史教学的“课程”性进行重视,新认识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因此确立起了三维教学要求,并对教学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更系统化更条理化。明确的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也以此作为了新的教学目标,并将思想和政治层面的教育最大限度的拓宽,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能够更明确;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将自身的历史知识和自我能力进行提高,学会如何去做人。以此也能够拓将历史教学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拓宽,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完善,使得历史教学在全面发挥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以科学系统的眼观看待现今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已经明确的作为了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而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则是教学活动要求的中的关键。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品德来看,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自身的情感,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能够以此快速形成,也能够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新课改之后,在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确立范围,不能够将教学中点在局限于知识层面中,考虑过程中应该结合更多的角度进行。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前应该有可靠的依据,在确立过程中都会以新的课程的标准来作为依据,教学的重点也不能够脱离课程标准的实际。

以人教版教材中七年级上册中《三国鼎立》课程为实例分析,文中主要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目标择可以根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赤壁之战的关系来确定,这是大多数的教师惯用的方式,无疑这种思考方式有自身的道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能够以此达到。但新课改下的教学重点应该结合学生自身能力培养进行,教学重点在确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更多的角度进行。首先要让学生对三国鼎立形成的局面进行充分的了解,要让他们能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从过程中着手进行。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讨论,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画出形成图,将三国鼎立的局势反应出来,并让学生对自身画出的形成图进行备注和说明。选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示意图进行讲述,然后教师才将正确的形成过程讲述出来,让学生明白自身理解的问题所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更加牢固。

四、结束语

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使得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有了充分的展现,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也能够以此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来确立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重点的过程中要结合多方面进行,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重点进行突出,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充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郑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B,2011,(12):35-35.

[2]林丽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4

1、教学过程中要恰当的设问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恰当的提问往往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思维发展,通过提问来激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由于差生不注意复习和对知识的巩固,不注意知识的再现,对所拥有的知识不能透彻理解,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课堂提问既要考虑新知,又要通过提问来巩固和回忆旧有的知识,以进行多次建构和分散复习。思维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学困生遇到问题不积极主动思考,现代学习中提倡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激活差生思维。要允许学生失败,让学生充分思维,课堂提问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按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或则回答问题错误,教师就会让学生终止回答,这样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要让学生充分思维,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和思维的缺陷。

2、提倡合作学习与学生自主探索

在生物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习尖子也不是课堂的焦点,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充当主角。这样,学困生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的群体活动。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通过学生思维接触,教学系统的优化组合,实现思维发展。由于教师和学生不在一个思维水平上,学生之间的交流能让其更了解自己思维的不足,调节自己的学习。

合作学习使学困生从互动中形成知识,淡化生物知识技能的差异,消除情绪障碍,积极投入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全面健康发展。合作学习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到学困生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学困生的生物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变化发展,以进行及时引导。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学困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供了空间。

3、进行分层次教学,个别辅导

由于学困生的知识结构、心理因素、情感、智力与学优生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如果用一刀切的统一要求来对待所有学生,必会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应当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并及时进行鼓励,激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集中注意力听讲。作业可以分成学生“必做题”和“选做题”,考试时可以分成两份卷子,也可以尝试把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分班教学。这样可以让学困生增加成功体验,减少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为了实现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应该设问层次化。其次,教师应该设置弹性作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同,有的需要进一步理解,有的要巩固一记忆,有的是往更高的层次发展。作业作为课堂补充,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练习的要求就不同。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同学认为很轻松,有的却认为难以完成。因此,为了避免让学优生“吃不饱”,让学困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可以让课本中比较容易的A组题目学生全做,对于能较好完成的学困生及时鼓励和表扬,对于比较难的B组题学生选做。作业形式也应该多元化。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课后作业、复习作业、单元小结等。再次,考试要多元化,既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衡量,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考试评价重视相对性,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出不同难度的题目,考试结束后对学生多种评价相结合。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是个动态过程,学习出现偏差是无法回避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教师多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及时主动的暴露自己的问题以便尽早解决。知识的缺陷是学困生的共病,生物基础差,生物知识断接,导致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所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从他们从最简一单最基础的问题入手补习。前进的阶梯要小,知识点要细,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抓住关键,选择内容贴切、难度适宜的例题。讲解要透彻,要逐层深入,让学生理解解题思想方法,并不断让学困生巩固练习,补缺要及时。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5

课程改革教师认同感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年,现在来评价课改为时过早,但我们可以从课改中看教师态度的转变与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乃至整个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2011年曾做过一个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在多项调查结果中,有两个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高达74%,而对课程实施满意度只有25%。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课程设计得再好,缺少了中间环节――教师的实施,那课程改革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一、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认同感

课程改革中教师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课改的实施由于对教师的忽视,使得教师对课改越来越淡漠,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课改只是一种形式,如果学校没有硬性的规定,课改与自身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课程改革的失败,使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教师这一角色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在课程改革中也日益彰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如果抛开教师来讨论课程改革,其研究的实践意义和指导功能无法得到凸显。因此,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对课改正确的态度,必须让教师认同课改。

弗洛伊德把认同感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处形式。认同感主要反映的是教师对课程改革这一实体的接受程度,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程改革表现出正面的态度和行为。对课程改革有认同感的教师会认可新课程的理念、知识、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这些观念和方法反映出来。所以要取得课改的成功,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而要保证教师积极地参与课改,必须从提升教师对课改的认同感出发。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认同感

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很难一一列出这些因素。历来的文献资料中对这些因素也有多种的分类方法,这里我们采用沃与庞奇(Waugh&Punch)的分类方法。Waugh&Punch通过分析文献,将响教师课程改革认同感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六种:对教育的基本态度;缓解教师对变革的忧虑;变革的实用性;对变革的期望;学校对教师的支持;教师对变革的成本效益评估。要提升教师对课改认同感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发掘提升教师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以上几点中,教师对成本效益的评估是影响教师认同感的主要因素。这里,我们针对教师对课改的成本效益的评估做了一次调查,罗列了教师对课改成本和效益的明细,见表。

我们随机抽查了100名教师,通过分析这100名教师的问卷,结果显示如下:

课改成本因素数据显示,在课改中教师更关注的是课改对教师原有知识体系与教学技巧的冲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形成了自有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经过实践验证切实有效的教学技巧。面对课程改革,教师更加关注的是自身这些知识体系与教学技巧是否会与新的课程相冲突,是否需要抛弃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技巧,重新掌握新的体系,学习新的教学技巧,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图2课改收益因素中,我们发现教师参与课改更关注的是课改能否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与课改成本因素中教师对课改带来的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冲击正好相冲突。教师一方面担心课改会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又期望新的课程能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所以提升教师的认同感必须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让教师从心理上放下负担,更加大胆地走向课改。一旦教师认识到改革相比于前具有显著的优点,能有效的在课堂中实现,其就会更加认同课改,并在行动中对课程改革表示支持。但是对课程改革优势的认识并非几次培训即可,教师对新措施的态度转变通常要通过实践之后,发现其确有实际效果后才能发生。

三、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持支持的态度,认同课程改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发现教师的实际表现与课改所要达成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发生背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与新课改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为了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1.专业知识

L・舒尔曼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课改之后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使课程染上了较浓的时代色彩,课改使得新教材更具有综合性,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不但要精,而且要博。传统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再适应课改的要求,所以教师自身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课改,应从多个方面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2.专业技能

这里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集中体现,他对教学质量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称为一个热点问题。以往提高教学能力主要是经过培训,教育机构以及学校根据国家课程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机械的接受培训,缺乏相应的思考、交流与合作,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对教学能力的提高作用也较小。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能力应该有教师的自我更新与自主发展。在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应该得到尊重,强调教师本人将外在促进因素转化为自身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关注自主发展意识的独特作用。同时,加强师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我们可以用图3来体现。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指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方面。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成为合格教师的向往,有着较高专业理想的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它是推动教师成长为新课改合格教师的内在动力。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课改的内在价值,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地接受或者拒绝课改。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说即使吸引一段很少的时间,也很难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它以现有教育体系中的多重价值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唤醒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课改的价值,加强专业建设,并切实将课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余慧娟.十年改革的深思与隐忧[J].人民教育,2012,(2).

[2]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评述[J].兰州学刊.2005,(4):201.

[3]Waugh, R. F. & Punch, K. F. Teacher Receptivity to System-wide Chan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J]. Review of EducationalResearch,1987,57(3).

[4]宋萑.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与教师发展:上海的个案研究[D].2007.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6

当前,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到高中课改阶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各界评论好坏参半。但有一点达成共识: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的许多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是教师,一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但是,我们一直都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忽视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象――中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新课程改革培训。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主导权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落实。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学生――新课程改革成效的体现者。“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线教师的一头热,则根本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生培训,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新乐章。

二、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内容

(一)新课改理念培训,重塑学生朴素的课程观。

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种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巴西籍葡萄牙学者保罗・弗莱雷说过: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这其实就是压迫。但是,许多中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却不以为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并乐于完全倾听老师的独自讲授,乃至于当一些老师私下和一些中学生交流他们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的意见的时候,许多学生竟然表示并不知道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不喜欢老师的设问,更不喜欢和同学讨论,压根儿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些和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朴素的课程观,形成了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观,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仅拥有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一般都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形成了封闭的课程观,学科界限分明;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分数意识,许多学生仅仅将分数作为自己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偏重于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朴素的课程观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影响了他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由于中学生在自身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朴素课程观与我们当前新课改的很多理念不相符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时就很难得到中学生的理解。因此,新课改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理念培训,帮助他们重塑朴素的课程观,从而逐渐重构新的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新课改教学方式培训,引导学生重构新的学习方法。

1.自主性学习

主体性教育指出,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丰体的教的活动,又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中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里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建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要求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进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独立的意志,能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要求中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恰当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

2.合作性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因此,合作性学习是当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性学习注重中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从而达到最大化效果。Jonson和Johnson认为,教师在运用合作性学习织教学时,必须包括积极的相互依靠、个体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社会技能和小组过程等五个要素。因此,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就要求中学生相应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从以前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要求中学生习惯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习惯于向同学请教并习惯于耐心向同学讲解,从而培养当前社会要求中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培养交往能力。

3.探究性学习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向中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兢兢业业履行的职责。但是,在向中学生传递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中学生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要求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让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过程。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对话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中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因此,对话式教学要求中学生将自己与老师放在平等位置,敢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建新的对话式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实施

(一)社团活动的组织。

社团是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所,是中学生在学校的归宿。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组织中学生交流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请新课改的相关专家来学校给中学生开设关于新课改的讲座,促使他们加深对新课改的了解并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教师的积极引领。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对于新课改,教师自身已经参与了很多次的培训。教师有责任将自身领会的新课改精神与学生分享,积极引领学生向新课改理念靠拢。教师应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和学生探讨他们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从而促使他们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