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意义范例6篇

文学素养的意义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16-01

一、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本体价值分析

一个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他的生活就会充满情趣。梁启超曾经论述过审美与生活情趣的关系。他说:“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于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他还独创性地提出了与美术家相对应的“美术人”的概念。他说:“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生活充满情趣、丰富多彩,教师也会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品格的发展。通过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培养浪漫主义的情怀,从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和创造自己的生活,超越现实功利的困惑,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从而使生活的境界不断攀升。

二、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利于学生个体审美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三个“面向”的应有之义。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拥有较高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老师会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赞赏和鼓励中获得进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一言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爱好文学艺术,有较高审美素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也会体现出其艺术表现力。很多学生喜爱知识渊博的教师,像情感派教学大师―于漪老师,拥有美读的能力,学生也必会受其影响注重有感情的朗诵诗文,在朗诵中体会文本中绚丽多姿的自然景物美、感人至深的内在情感美、蓬勃向上的社会美、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美。而那些上课较为刻板,只知道讲解分析课文内容的老师也必然会让学生觉得异常枯燥。除此之外,拥有较高审美素养的中学语文老师也懂得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趣味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中学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父爱之情。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表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了安葬祖母,家里没有现钱,必须变卖典质。真是凄惨!丧事办完了,老境颓唐的父亲还要到远方去谋求差事。多么令人伤心的一幕!而分别时,年迈而行动已经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伤心和感动得落泪?“父亲”的背影,又怎能不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就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理解。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讲到:“并不是要把音乐和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那是专门学校的任务),我们的职责是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美的精神生活。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学生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等。高中生的思想正处在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加强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较的浓厚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素材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旧寸,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优秀的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文章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能使学生从历史角度来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又如,在讲解完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节用”的平民思想,还有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古代伟大思想家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体验先人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切身体验。

二、充分运用历史教材的隐性知识进行教学,发掘其中内在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旧寸,就可以充分借助用课文中的图片进行教学。如第八课“笔墨丹青”,讲到中国唐代绘画的特点时,教师一般会提到唐代绘画的特点是画家们注意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讲到这里时,学生往往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本上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体味吴道子的名作《送子天王图》。这幅作品反映了释迎牟尼降生后,其父抱着他进入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画面中净饭王抱着刚刚出生的悉达多太子,表情严肃,举止端庄。在他面前,众神伏地而拜,表现出张皇失措的样子,这样十分巧妙地反映出释迎牟尼的高贵和尊严。学生在体味这幅画作时,进一步加深了对唐代绘画特点的认识。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这种教学方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品悟历史图片中,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增强了人文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课堂是师生情感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成果的分享者,起着“人格引领”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和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的活动。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师可提倡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来发表见解。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这一节课中,谈到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这个问题,教师可提问:“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呢?”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有的学生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一种历史的反动;有学生认为袁世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这是一大进步。在讨论中,学生互相交流观点,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采取这样的形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指导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改变应试教育下教师单纯让学生记忆答案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人生,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和培养创造能力。

四、在历史课堂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地方性历史的讲解,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习高中“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这节课时,我就充分运用地方历史资料进行教学。讲到西周分封制的情况,我就拿本地区寿光西周时期纪国作例子来说明。寿光是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东夷族的主要发源地,境内文化遗址众多。比较出名的纪国故城,就位于寿光市城南十五公里处的纪台镇纪台村。这个纪国就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封国,后来周庄王七年(前690年),齐灭纪后,改称为剧邑,战国时为齐国所辖。《寿光县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也。”学生听了之后比较亲切。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通过这种对地方历史的讲解,可使学生对本地的历史地理、社会沿革、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有所了解和认识。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通过利用这些地方历史中的教育Y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也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乡、对社会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的历史教育不仅教会了学生充足的历史知识,也通过纷杂的历史事件和里历史人物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是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不可或缺的一门教程。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而已提高人生的质量,充分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地方资源文化;美术素养;价值意义

一、立足教学生命的厚土,传承本土资源文化

连云港是全国最丰富的美术遗存圣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以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厚重的美术文化资源。如藤花落龙山文化城址(古城市遗址)、大伊山(船刻、石棺)遗址文化、将军崖原始岩画(原始农业)文化、孔望山(佛教造像摩崖)石刻文化、花果山石刻与佛教塑像文化、市博物馆设有著名版画大家彦涵美术馆、市美术馆设有名家画廊并定期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览等,这些都是可以有效利用的地方美术文化资源。

通过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建立系列教材、配套数据库、网络资源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研究连云港的地方美术文化艺术,进而理解地方传统文化,体会港城人民勤劳与智慧,引导学生珍惜、继承地方文化遗产,在学生时代造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铺垫好民族和地方文化基因,让我们的青年学子全面健康、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开拓地方美术资源,培养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资源是连云港地域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富有特色的代表性的美术文化。每位教师和每位学生同时也都作为该地方的一分子,与其地方独特的传统、习俗、经济、社会以及和价值观念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着地方每个成员的审美及行为模式。把以上连云港美术文化资源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系列模块的选修内容,或作为连云港地方中小学特色课程进行开发与应用,丰富各个阶段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自然会增强。

三、助推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形成独特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不仅代表一个学校的特点,也反映了所在地方的文化特色。地方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背景和根基,地方美术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汲取地方文化基因,丰富、助推、提升校园文化多样性,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四、增强文化遗产与环保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与个性

将地方美术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后,通过参观、采风、考察、鉴赏、体验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美术文化融入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研究实践,激励学生提出适合他们学习和传承地方美术文化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美术文化现象和遗产保护、民间美术的传承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五、促进地方美术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美术教育的发展

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始终以“美术遗址文化”“山海文化”“西游记文化”为主线,而它的内涵的是当地历史与神话,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这种特定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的久远性、神话性、兼容性、互补性、开放性等特征,而通过系统研究与开发可以丰富、深入挖掘其中内涵,为连云港地方美术体系的形成与应用做好铺垫,也为构建区域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加快新课程的改革进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不再仅仅利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教学的教书匠,而是成长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成果、研究自身学识优势与劣势的研究者、探索者,成为帮助学生开发、利用美术文化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的能力。较以往传统教学而言,教师要付出百倍的心血和努力,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发展。所以,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实践和探索,可以达到培养一批研究型和实践型教师群体的目的,直接为当前的美术课程改革服务。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 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 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 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 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 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 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 the Future: 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 "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 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 of 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 of serious 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 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 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 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 qualities)。

1975年,Shen 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 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 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 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 & 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 and using 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 & 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 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 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效民. 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1).

[2] 李大光. 科学素养研究[J]. 科普论坛, 2000(9).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1992.

[4] 周超, 朱志方. 逻辑 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具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哲学素养,是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中最普遍规律的基础理论。教育哲学素养则是指人们自觉运用教育哲学来思考和探讨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诸方面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素质与修养。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必定有教育哲学素养在起作用。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是指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职业性的教育素养,这是一种具有深刻的专业背景,并且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形成的,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师人格和知识素质中相对稳定的基础部分,它能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般而言,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分为自发的教育哲学素养和自觉的专业的教育哲学素养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认识、理解教育现象的能力和修养。这是每个教师作为普通人都具有的,并且渗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这种教育哲学素养相对于研究者乃至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它是隐蔽的、不确定的、不明晰的;后者指的是教师在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过程中,深入理解教育现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素养。它的养成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哲学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得以明晰和深化,是一种显性的、相对确定和系统的教育哲学素养,它对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两者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

本文所讲“重视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指的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哲学的学习和训练把教师自发的教育哲学素养提升为自觉的专业性的教育哲学素养。从理论上讲,后者应该是显性的、相对确定和系统的,但是,在当前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因缺乏理论的观照,而以原初的状态隐藏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从事的是最为具体的、基础的教育教学实践,其学术地位早已造成了对其言说能力的怀疑,更缺少对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改进实践能力的认可。并且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其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所以,这种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思想的培训,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而从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建设,就应当创造条件,使教师以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去体味教育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去理解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些教育的基本问题都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这些问题的质疑和思考,可能是中小学教师获得深层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因此,只有明晰教育哲学素养对于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一、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本质

至今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认识还没有统一起来,不同研究者、不同社会都有不同的回答。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形式,不同目标的教学改革,不同角度的理论观点等等,只有不放弃对教育本质主动思考的教师,才能逐渐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呈现出理性的特征,而减少教育失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作为教师教育素养的一种自然提升,哲学素养的有机构成,是形成教师自我判断力的内在依据,其意义在于帮助中小学教师在体味教育的基本问题中,找到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根据和教育的意义,让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对从教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和信念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能增强教师从教育本质和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理解教师职业、理解教育活动的能力。正如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所说:“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无所适从。”中小学教师也只有正确理解教育的本质,才能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才能使“琐碎?的教育工作服务于整个教育目的,从而正确地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在认识、处理和解决这些关系与问题中,自觉形成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逐渐摆脱“教书匠”的困惑,才能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富有价值。

二、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于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思维品质,是教师认识教育世界和展开教学活动的理性途径,规定着教师的教育世界,影响着教师对教育理解的深度,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哲学是思维的工具,教育哲学秉承了哲学的思维理性特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使教师树立了价值反思的哲学意识,而且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许多具体的方法,如抽象法、辩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这使教师能够更灵活的使用各种方法,更广泛的获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了教师思维广度的发展。在对教师理念的反思过程中,促使教师运用理性思考的哲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思维的修养和抽象思考的能力,促进教师透过教育现象把握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深层次思维活动能力的发展,为发展思维的深度提供了基础。

思维广度与深度的发展,也促进教师思维品质的其他维度的发展,有助于教师思维品质的整体完善。而且,从教育哲学素养的整体着眼,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秉承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功能,使中小学教师形成了关于方法的一般理论与修养,从理念的高度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对具体方法的择取和运用,并指引着自己进行关于教育的理智思考和理智施教。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为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教育的方式,推动其思维品质的优化与发展。

三、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子启迪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育理智与科学教育意识、教育能力与教育艺术的高度统一。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在关于教育的知识基础上建立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高度综合的理解。教育情境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预设性的特点,更多地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能急中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智。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哲学家对教育世界的不同理解、阐释和追求,表现了人类教育智慧的自由驰骋。教育哲学秉承了哲学的智慧本性,成为以教育的“终极关怀”为对象,把追求启迪人类教育智慧,确立教育价值取向,指点教育“迷津”为己任的科学与事业。它作为一种具体的哲学形式,不提供规范的原则与理论,但它努力激发人们的教育良知,激发人们对教育智慧的热爱与追寻,激发人们的教育精神与热情,从而激励并指导人们的实践,这是教育哲学发展之真谛,在此意义上的教育哲学才是真正的实践哲学。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使其对教育的真知与智慧表现出强烈的热爱与追求,而不是把现成的哲学原理简单地套用于教育生活之中。在追求教育意义的过程中,激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精神和热情,改进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启迪自身的教育智慧。教育哲学素养,使中小学教师就是以这种不断追求教育智慧的方式,形成对教育发展过程和对教师自我的认识与综合,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教育感性与知性、教育理性与悟性的统一。

四、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子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的素养中与主体的精神状态有直接关系的那部分素养,即人的主体精神中的信念、理想、人格、情操、气质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既是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教师追求和实现有意义教育过程的必备的基础素质。历来,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人当作主体,来探索和寻求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今,当代教育哲学的主潮也是探求和弘扬人的主体性,而且历史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人类自身给予如此深切的关注和如此深入的探讨。可见,教育哲学素养集中体现的是教师对形而上的教育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注重教师的职业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融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就是使其具有一种追求意义的哲学境界,这种境界将促使他们不断地超越自身、升华自我,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职业境界和生命境界。人对形而上的精神的这种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人文素养中的核心部分。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跟所有人一样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意义本身既渗透于人的全部生活,也贯穿于人的生活始终。因此,以人的主体性为主潮的教育哲学素养,使中小学教师在追求意义化、价值化的职业境界和生命境界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把握和顺应时展的主流,自觉不自觉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可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以其综合性、终极性的特点,影响着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思维品质的优化、教育智慧的启迪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且,更使中小学教师的各种素养在教育哲学素养的整合下,更趋合理和完善,从而实现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换言之,重视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其主动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探求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将会大大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中小学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将是中小学教师工作创新、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

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启示

【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is everyone’s lifelong goal and the basic ability in big data era. The trainers’ Education-provision Orienta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hat are the academic rationalism,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 the humanism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oretical workers, trainers and learner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Education-provision oientation;Enlightenment

0 引言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培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核心要求,是每个信息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生存能力[1]。信息技术教育也因此被列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目标体系之中,并成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不同的培训者对于信息素养培育的理解必然不会完全一致。例如,有些培训者认为信息素养培育重在让学习者掌握搜索、存贮、加工、分析、传播信息的各种操作技能;也有培训者认为信息素养培育主要是让学习者掌握信息知识的基本原理;还有一些培训者会更加在意学习者的需求,整个培训活动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或者有的培训者更加喜欢选择一些与社会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培训;另外,部分培训者在培训中更加强调学习者掌握提升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不同的培训者对信息素养的培育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何选用一个比较适宜的框架来刻画这些信息技术培训者培育观的差异,便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1974年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来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2003年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的布拉格宣言中,对信息素养的内涵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阐释,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重要性和需要的认识,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确定、查寻、评价、组织和有效性生产、使用与交流信息的能力。”[2]

可见,信息素养既有技术层面的内容,也有人文层面的内容。而且,个人的信息素养又与其他方面的素养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素养也是个人素养的综合反映。此外,由于个人的职业及其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不同,因而信息素养往往又显示出一定的层次结构。

1.2 培育取向

培育取向是信息技术培训者所持有的培育观。其体现了信息素养培育的最终目的,是信息技术培训者设计、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时的思想、价值和行动体系,是对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的基本立场,也是信息技术教学对话的起点,可以作为认识、分析和批评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

2 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类型

2.1 学术理性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

学术理性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主张以学科结构作为培训内容组织的基础,通过选取信息技术的知识精华来促进学习者的理性发展,强调培训内容的获得和知识结构的掌握。学术理性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是一种传统的但到目前为止却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学术理性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认为信息素养培育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技术文化遗产,特别是传递代表传统信息技术精粹的学科知识,应当把最具学术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培训者的主要任务是复制与粘贴,即忠实地复制信息技术学科专家规划的课程内容,并将其精准地粘贴给学生。这种信息素养培育取向把培训者置于课程之外,把培训者当成学科专家所设计的学科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忽视教与学的交流,这与现在所倡导的培训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与创造者的角色定位格格不入。不断培养批判地理解学科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是学术理性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需要改进的方向之一。

2.2 认知过程信息素养培育取向

认知过程信息素养培育取向是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来的,强调认知技能的发展,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集中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分析、综合和评价判断等智力技能。相较学术理性主义培育取向,认知过程培育取向较少依赖特定的内容,它认为学习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不如学习过程本身重要,因此,认知过程可以从一个学科领域迁移到另一个学科领域,认知过程培育取向就被认为是内容中立的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认知过程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目的是要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学习技巧,使之更有效率,问题解决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认知过程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那些能够使学习者理性地面对世界和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培训者常常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协助学习者分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鼓励学习者解决问题,以达到预定目标。学习者往往被期望能够发展出独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所需的技巧,而学习评价更加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3 人文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

人文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是以人文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凸显信息技术课程中人的地位为基本立足点所形成的对信息素养培育的基本看法。人文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认为,应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及组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和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品质的发展,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者的自我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在面对泛滥的信息时,不应该是一种焦虑、恐惧、抵触的反应,而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在兴趣的指引下,通过信息获取过程获取乐趣[4]。人文主义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始终以人性的充分发展为终极的价值诉求,因而使信息技术课程在本质上成为孕育人性的一种途径。该取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功能是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有助于其自由和发展的经验;培训者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地以协助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学习者不再是信息技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2.4 社会重建信息素养培育取向

社会重建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的关联,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应着眼于回应整体社会的需求。该种培育取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学习者能够适应或改进社会情景做准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源于社会或整个世界的状况和情景。社会重建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视信息技术课程为促进社会变革的工具,以社会的需求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为组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中心,主张让学习者参与社会事务,了解、分析和批判各种社会问题,帮助学习者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即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把它们付诸行动。

2.5 技术中心信息素养培育取向

技术中心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崇尚教学效率和体系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理念,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注重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程序化,注重培养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常常运用其他培育取向的观点,寻找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技术中心培育取向永恒的话题。该种取向比较强调学习者与信息来源之间的联系,认为可以通过更有效的刺激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五类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关系

五大信息素养培育取向之中,学术理性主义培育取向属于学科中心,人文主义培育取向基本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认知过程培育取向强调学科内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考虑到学习者的因素,兼有学科中心和学习者中心两个方面,社会重建培育取向属于社会中心,技术中心培育取向自成一派。

然而,如此将培育取向独立地划分为五类,主要是为了在理论上不发生混同。而实际中的信息素养培育价值往往相互交织,各取向之间只存在着相对的差别,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但不能否认这样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出发点,或看待具体问题的着眼点。

4 启示

4.1 对信息素养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作为信息素养理论工作者,除了进行有关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内涵、特征、分类、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外,急需开展对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实证研究,引导信息技术培训者形成更加适宜的培育取向,以对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建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可行的、有效的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摸清信息素养培育取向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理论新体系。

4.2 对信息技术培训者的启示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6]。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培训者,应当深刻理解有关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一些基本观点,充分认识不同信息素养培育取向的特征和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时的具体做法,进而形成自身的比较适宜的信息素养培育取向。这对于有意识地处理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和具体问题,都是十分有益的。这样就能更加主动地掌控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减少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一位信息技术培训者如果能了解自身的培育取向和他人的培育取向,就能够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比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具体内容,也就能指出课程编排过程中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或者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地调整课程编排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偏差,进而避免复制粘贴式地教“教材”,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地用“教材”教。所以,培育取向的问题不单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实际意义的问题,应当引起广大信息技术培训者的充分重视。

4.3 对信息技术学习者的启示

不同的信息技术学习者对信息技术持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重视,而忽视对学习者信息技术观的塑造,导致其对信息技术的价值、意义、应用等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上造成了学习的盲目性。因此,信息技术学习者信息技术观的塑造是今后信息素养培育有待加强的方面。

【参考文献】

[1]许运华,张洪星.探析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162.

[2]李扬.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与路径探析[J].现代情报,2007,27(11):219.

[3]李金芳,刘霞.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协商课程模式建构[J].情报资料工作,2014( 3):99-102.

[4]吴钢.阿拉斯加《图书馆/信息素养标准》评析[J].图书馆杂志,2006(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