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培养范例6篇

文学素养的培养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1

(1)有利于实现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合乎素质教育的目标。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击破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从而通过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除乏味感,实现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尝试解读文章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2)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大幅提升。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使写作效果显著提高,从而告别原有的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局面,使他们在体会文章语言的同时,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并懂得熟练运用;使他们铭记一些名句,在写作中灵活引用,增强作文效果。

(3)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对文章作品的鉴赏能力上,还体现在通过文学素养能够健全学生的思想,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美丑善恶,从而使小学生从心里远离那些不合时宜的腐朽思想和社会风气,督促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长远的未来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1)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努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美的诗文,这些优美的诗文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良好的契机,利用这些诗文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比如《悯农》,老师可以将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懂得这首诗歌是描写农民的,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他们深知农民的不易,要热爱劳动,厉行节约,从而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寻找到活生生的资料。

(2)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化。语文教师可以在春天时组织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发现春天,努力寻找春天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并对文章或诗歌进行解说。比如很多学生可能会背诵出高鼎的古诗《村居》,并对诗歌中的小草、莺、风筝、杨柳等警务进行说明,在说明的过程当中,他们自然对春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3)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接触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热爱阅读。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讲解巴金《鸟的天堂》一文时,语文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对巴金的作品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所突破。

(4)强化作文训练,让文学素养化为有形。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光有文学素养却无法表现出来,也没有达到培养文学素养的终极目标。因此,语文老师要强化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并鼓励他们合理运用所积累的经典句子,提倡用词的准确性、贴切性,让学生习惯并喜欢写作训练,从而将文学素养通过作文来展现给自己、同学及老师。当然,对于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老师要加以鼓励表扬,并可以将其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中传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其他同学要积极引导,让他们明白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使全班拥有一个培养文学素养的良好氛围。

三、小结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2

高中教育是人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它在直通高考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素质培养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都是重视应试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会留太多的时间给文学素养的培养。尽管现在的教育路线在改革,但实践情况仍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关于文学素养的教育,目前存在以下的问题。

1.缺乏对文学素养的正确认识

在高中这个学习阶段,要应对高考,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多而且十分复杂,再加上其他功课的融入,使得高中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在这段时间,没必要再加入文学素养的培养。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参透文章的感情,不如去做几道题来得实在。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提分并不容易,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去在一些理科科目上多花些时间,让学习效果更明显。所以,在高中阶段,按照应试教育的思路,花时间去培养文学素养十分不现实。

2.师资力量的匮乏

语文教育普遍偏向情感、抽象的东西,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所以语文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重大。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师,往往阅读量缺乏,也不具备充足的文学素养,很难帮助学生去体会课文的文学内涵,也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去挖掘文学的本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有些教师虽然自身有充足的文学素养,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也多数是“随其流扬其波”,以教会学生做题应试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效果。

二、提升高中语文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1.以提升文学素养为语文教育目标

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否得到有效提升,最重要在教师如何去引导。首先,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文学素养在语文学习中不容小觑的作用。再者教师应从当前的教育形式、学生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逐渐向学生渗透文学素养的培养,确保教师、学生在思想上都能够对文学素养有一定的认同感。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修造,进一步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加强自身的文学内涵,保证可以跟得上以身传教的步伐。

2.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语文教育大多都较为抽象,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感性因素。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文,就会让课堂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厌烦心理。所以,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想办法去营造活跃、和谐的氛围。可以在讲授课文的内容前,介绍相关的时代背景,制造一定的代入感,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思想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结合目前的时代现状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鼓励学生展现个性,不要一味对学生的个性打压,做好引导工作,这样可以非常好地激发学生对课本学习的兴趣。

3.突出阅读教学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语文素养 优化教学 生活辐射 培养情操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

一、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优化教学环境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1.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

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2.构建语文学习的硬件条件

就语文学科教学来看,基本的教学硬件条件有标准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构建这些硬件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课堂教学中找到突破口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抓住课文中的对比。如《大仓老师》一课中,当春美对“我”的发言表示异议,并明显表现出歧视同学的倾向时,大仓老师在黑板上“若无其事”地写上一个格外大的“俺”字,大仓老师的这一举动,和学生平时所见老师的行为有强烈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课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学生们经过自我的对照和互相之间的讨论交流,体会到大仓老师的“若无其事”,实际上是对春美无理言行的无声的批评;他之所以把“俺”字写得格外大,实际上是对我无声的、坚决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教育。学生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大仓老师为人的正直、公平和慈爱。

2.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让学生了解“激动”是什么意思?再问作者的激动情绪表现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快发现作者由于“激动”,话说得不完整。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把作者的话补充完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情感体现出来。结果,学生个个投入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

又如,在《大仓老师》一课中,当大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老师!……”这一情景和学生们在课堂中的情形简直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学生们都有着丰富的、相似的学习体验。我就利用这一体验做文章:先请个别学生读,再请其他同学评议,看看是否读出“争先恐后”的味道。

3.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上许多倍。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课外活动

丰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1.读课外书与读报

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爱读报的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这方面我采取了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抄报;采取了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来读,再一起议论;还采取了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把书报的内容排练成小节目演出。

2.看电视与看电影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4

一、深入教材,挖掘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课文内容也变得更加的广泛,它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会、自然、人文、历史等方方面面。面对内容丰富的教材,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在知、情、意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得来的,也不是上政治课能灌输得了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材料莫过于经典的人文著作,经典的人文作品自会把高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知识视野、高尚的思想、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给传递。不过,限于高中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将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传送给学生,还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而正确地解读教材,挖掘出丰盛的人文素养来滋养学生。

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就可通过配乐、图片、反复的朗读、涵泳字词、想象联想,引导的学生去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如诗如画的意境及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以便日后能成为一个有着高尚的情操与高洁志趣、甚至能创造美的人。

二、优化课堂,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更加注重生活体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唤情,意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好情感,从而熏陶学生性情,“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朱绍禹先生说过,“教材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动”。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变教师作主体的“一言堂”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课堂,并在课堂上充分实施人文教育,一步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教学鲁迅的《祝福》第二课时,我设计的主问题只有一个:你认为害死祥林嫂的最大的凶手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自主思考之后,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讨论。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交流合作性,而不必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也不一味地只充着少数积极发言分子的听众,从而获得独立的思考权与发言权,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思辨能力、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三、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教材中的大多数选文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但有些人文情感较有隐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才能显现出其情感内涵,让学生感知并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境界,融入作家的生活体验中,进而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配以恰当的表情、手势,或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一定能更好地凸显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诱发出学生的情感,使其受到人文情感的陶冶。

如著名教师韩军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配着低沉抒情的音乐,用时而欢快,时而沉痛,时而悲戚,时而激愤的声音去朗读,当韩老师热泪盈眶地将课文读完,学生沉浸在温暖伟大的母爱,沉浸在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控诉中良久无言。我想此时此刻,学生的情感必将得到陶冶而渐趋于纯真。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5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语文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1 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如,学生解数学题时,若是不能理解题干的意思,是无法把这道题解出来的。

1.2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1.3 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国家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像学生的长辈一样包容学生犯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和温暖。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间接的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注重有效的课堂导入,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查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课堂一开始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节假日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生的小故事,并展示自己出去旅游时的照片,并询问学生去过哪里旅游,在以后的假期中想要去哪里旅游等问题,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自然的通过向学生们推荐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引出黄果树瀑布,然后展示或播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开始文章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视频,将黄果树瀑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以利用游戏、画画、猜谜语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要要认真的阅读教材,深入的挖掘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以《雨点》的学习为例,这是一首儿童诗,主要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雨点在不同状态之下的不同情调。教师在准备这首诗的教学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选择天气阴沉或是下雨的时候学习本课。课堂上教师询问学生"外面天气阴沉沉的,同学们觉得会下雨吗?"学生们一定会说"会。"然后教师接着询问学生"同学们,你能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下雨的情景吗?雨点会落到哪些地方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下雨场景,思考雨点可以落在什么地方,然后自然的让学生阅读这首儿童诗,了解雨点落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状态。随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跳出课本的限制,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儿童诗中的句子的结构自己编一首儿童诗。如,雨点落尽花丛里,在花丛里歌唱。雨点落进树林里,在树林里玩耍。雨点落尽喷泉里,在喷泉里洗澡。雨点落尽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下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眼见到过的,在教学《雨点》这一课时,教师合理安排上课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雨,自然的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2.3 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以学习《卢沟桥烽火》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卢沟桥事件,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随后,按照语文成绩、性格特点、座位远近等因素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本篇文章的探究式学习。在学习前,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如,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通过搜集资料详细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原因、发生经过和结果;搜集相关的战争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工合作,一名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卢沟桥事变的战争资料和战争影像;一名学生化身记者采访家或学校周边的老年人,收集与卢沟桥事变相关的信息;一名学生搜集与卢沟桥相关的战争事件,了解战士们在战争中的顽强战斗。学生分工合作搜集了充足的资料后,结合资料中的内容再次阅读课文,共同确定文章的段落的划分方法并总结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将小组的答案整理成PPT。上课时,每个小组分别展示PPT,讲述自己是如何搜集资料的,本小组的答案是什么。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进行总结、提炼,和学生共同确定文章中描写的卢沟桥事件的主要发展脉络及文章中体现的主要感情。

文学素养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方法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007年,焦作市教育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活动,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有幸参加了该活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以化学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积极工作,乐观向上,不为自己的权、名、利而发愁、沮丧、忧虑,坚守着自己平平凡凡的工作,陶醉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把教书育人的繁杂工作做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忙碌而有条理,沉着而有节奏,清贫而又充实。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自然会感染着学生,师生间因此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关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其受益无穷。

二、从化学发展史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例如,在讲到炸药时,我顺便提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史,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弟弟在实验中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他依然投身实验。邻居不让他做实验,把他告上法庭,他就到把实验室搬到船上,把船开到湖里去。做爆炸实验时,点燃导火线之后,他居然不快速离开,紧盯着炸药不放,直至自己被炸得浑身是血,也依然站在实验的第一线。坚持不懈的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更是失败了几百次,用了四年的时间。一个经历四年失败依然不后退的人,是可敬的。同时教育学生要不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

许多化学发展史也体现了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了解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侯德榜制碱法时,我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纯碱产量大大减少,加上交通受阻,英国一家制造纯碱的公司乘机抬高碱价,甚至不供货给中国,致使中国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只得倒闭、关门。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侯德榜听说外国资本家如此卡中国人的脖子时,发誓学成回国,以自己已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由于技术封锁,侯德榜只能靠自己不断研究、试验、摸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但苏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导致成本较高,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苏尔维制碱法,而是另辟新路。他进行了500多次试验把苏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学生听到这些史实,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爱国主义热情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一直以其求真、求善、求美为自己的最终使命,这为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高二学习银镜反应的实验时,我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并强调了实验注意事项。到同学们进实验室亲自做这个实验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期待。每位学生怀着成功的希望认真地做着实验,有的学生取得了成功,有的没有制得银镜,但因时间关系不能重做。第二天交来的实验报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下:试管上留下一层均匀的银镜。而对我提出的分析实验不成功原因的这一项无人理睬。我没有刻意批评哪位同学,而是让几位同学说明这样填写的原因,他们回答是依据课本中的现象填写的。自然科学应该尊重实验事实,如果与已知结论不符,就应该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重新再做实验。在我的提议下,一些同学分析了实验不成功的几种因素,并在课下又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大家为这几位同学的成功而鼓掌。接着我讲了很多科学家在无数次不成功的实验中,分析失败原因,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取得科学成果的事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分析总结是成功的基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而后者比得到一个正确的实验结论更重要。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形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从化学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与化学密切相关。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有一节新内容《环境保护》,它没涉及太多科学技术问题,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把它设计为活动课,并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开展了科普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走向社会搞调查,得到了很多信息。然后我又专门抽出时间给他们进行成果汇报表演,其中第一组的学生以“天空的窟窿——臭氧层空洞”为题进行了演讲。他们把收集来的多方面的资料做成了多媒体并进行展示,声情并茂,语言流畅,博得了大家一片掌声。

第三组的学生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展示酸性物质对植物、动物(如鱼虫)、建筑材料等的影响,生动直观地说明了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再结合电脑上展示的实物图片,使得“上帝辛酸的眼泪——酸雨”的题目给人以震撼、发人深省的效果。

第六组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在绘画和美工设计方面的优势,制作了以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为主题的展板,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样一来,《环境保护》这节课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同学们在这一次的分组活动中,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并把环保意识渗透到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就成为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更可贵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提出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口号,不仅自发回收废旧电池,而且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

五、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