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战略范例6篇

人才培养战略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1

一、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010年,吉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32.83亿元,同比增长26.20%,占全省GDP的8.52%。[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500亿元目标,“实现三年翻一番”。吉林省旅游业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旅游业已经跻身于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行列。快速发展的旅游经济,会接纳更多的人才就业,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市场经济意识、具有专业旅游知识和技能、擅长旅游管理和经营等各类旅游人才。

1.人才规模需求预测

目前,从我省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看,全省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等游客人数仍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旅游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一是宾馆迅速增加。为满足一般游客出行、旅游需求的假日平价宾馆的迅速崛起和星级宾馆的增加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是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增长及规模的扩大,同时景区等级的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三是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加。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游客需求,未来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仍将得到快速发展。从2008年底开始,预计我省人才增长速度将保持在6%的水平。

2.人才结构需求预测

我省旅游业正步入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同初级阶段将发生很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人才结构需求变化上。预计未来三年行政管理人才将保持2%的增长速度,经营管理人才将保持9%的增长速度,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将分别保持9%和6%的增长速度。

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学历层次偏低

我省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整体偏低,高、中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受过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较少。就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来看,多为中等专业以下学历,占人才总数的70%以上,而具有高学历的如硕士、博士类的高素质人才短缺,我省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0.43%;从技术职称看,具有技术职称的人才仅占调查人员总数16.11%;从服务业技工等级看,具有技工以上资格人才仅占服务人才总量的9.92%;从掌握外语技能统计表明,具备该素质的人才仍较少。其中熟练掌握小语种的专业人才仅占0.89%。种种数据表明,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接受高等教育、正规培训的比例较小,制约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我省旅游专业院校的反映情况看,旅游专业的生源相对困难,而且毕业后就业形式堪忧,相对优秀的学生大部分没有从事旅游行业,从事旅游行业后转行、跳槽的较多。而且,旅游管理部门重规划管理、重宣传促销,轻教育培训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投入不够。旅游企业对培训的投入与产出的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是赢利为目的,教育培训投入大,再加上员工流动性强,技术骨干有名气难留住人才。企业不愿花大的财力、人力去搞教育培训,员工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使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2.旅游高端人才较为匮乏

面对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旅游专业人才增长缓慢,仍然没有走出专业资源匮乏的瓶颈。调查数据显示,宾馆、旅行社的中高层管理人才、优秀的导游人才、专业的旅游策划人才、旅游线路策划和计划调度人才以及熟练掌握出境游业务的旅游人才不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快速成长。统计显示,具有技术职称、技工等级和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仍然较少,其中,行政管理人才占3%,经营管理人才占9.75%,专业技术人才占11.32%,服务技能型人才占75.93%。数据显示,我省旅游人才队伍中,服务型人才占主导地位,另外,很多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培训、岗位设置,更不会帮助员工对职业生涯做出必要的规划。同时旅游企业内部对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缺陷,致使企业归属感不强,很难吸引高端人才。

3.旅游院校缺乏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旅游高等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摇篮。我省目前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24个,但旅游专业师资多数是经济、地理、管理、历史等专业转行过来的,旅游专业师资仅占8%左右,部分院校旅游专业师资仅能应付日常教学,难以承担科研任务,存在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不少院校开展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考虑发展的因素少,所在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现象较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另外,一些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与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使得旅游院校教育中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状况较为突出,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现在旅游院校中不少专业教师既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旅游专业学习,也没有经过旅游实践的磨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不少院校出版了自己的教材,但实际情况是编得多、写得少,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性多、操作性少,继承的多、创新的少,现在编写的教材和十几年前的教材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由于师资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滞后性等因素,使得我省旅游院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质的飞跃。

三、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策略

1.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师资队伍是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旅游学科建设,解决区域内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瓶颈的创新做法。举办旅游专业师资培训班,提升旅游教育培训的质量。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继续加强对旅游院校教育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旅游院校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设立旅游专业师资人才库,选拔企业高管进课堂、名导进课堂,提倡客座教授制等方式,解决师资缺乏的实际问题。集中管理师资队伍,科学调配师资,为符合办学条件的院校提供专业师资援助,在源头上解决师资短缺的矛盾。集中力量加快师资人才库的日常管理和后期培养,注重新老更替和优胜劣汰,以解决高端师资素质带动区域内整体师资水平的进步。

2.建立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

目前,我省还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旅游人才服务机构,对于旅游人才的供求市场规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依据。而一些地区性或集团性的人才市场,对整个旅游人才市场配置所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对此政府应该引导发展区域性的旅游人才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企业、高校沟通交流的平台。人才服务中心要建立旅游人才库,出台各类法、法规并同时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教学资源,以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益,实现人才与企业的顺利对接。人才服务中心将企业和高校引导成相同利益归属的战略联盟,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建立以高层论坛、研讨会等形式为主的日常沟通机制,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在人才开发工作中的联系和互动。推动旅游人才开发的市场化进程,推动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衔接,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在这一平台的促进下,旅游教育成果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旅游企业也可以依托高校解决人才、项目等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省是韩语、日语、俄语旅游人才聚集地,有着丰富的培养经验和相对成熟的培养机制,每年都有旅游发达地区的企业与我们联系,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依托这一服务平台也可以促进当地劳动就业。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2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长期合作关系的构建,很多企业实现了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在这种合作环境下满足了不同区域企业的相互交流及经验借鉴,推动了企业的创新性发展。在这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企业运行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可以使企业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实现稳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一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性的国家管理标准,很多制度体系的构建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因素,导致企业在转型及升级的环境下,出现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态,因此,导致企业海外市场的构建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国际发展的环境下,应该构建科学化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战略化的发展目标,提升市场的运行机制,从而为企业的运行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促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一、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际化人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创新发展的环境下,人才是企业运行的重要资源,并在社会经济全球化运行的环境下,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分工管理机制,跨国公司、跨国企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因此,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全球化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运行的基础,实现人才管理理念下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引导政策,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及战略性发展目标的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所以,在现阶段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应该强化T工对国际规则的掌握、熟练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从而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机制。与此同时,在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为了占据企业在国际环境下的重要地位,构建了创新性的人才引导机制,因此,国际化的人才储备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实现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为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充分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化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例如,在美国企业运行的环境下,制定并构建了《国际教育法》,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企业运行的基本目标,通过面貌性、全新性制度体系的构建,满足企业的基本运行理念;日本提出了“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等目标。我国企业在运行的环境下为了充分满足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下的全新环境,应该构建战略性的规划目标,通过复合性企业人才队伍的构建,可以满足企业国际化的战略体系,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稳定支持。

二、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完善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正处于“走出去”的产业发展阶段,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缺少系统性的人才管理经验,导致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受到了制约,更为严重的状态会导致资源配置及人才的流失。与此同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在项目推动的过程中缺少系统性的项目规划,在这种背景下较容易发生领导更替、组织变动以及预算缩减等问题,从而为长期化人才管理工程的项目构建造成了影响。

(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存在不足

很多企业在国际化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海龟”与企业员工难以融合的现象,从而出现员工工作意识差异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缺少对本土性文化的认识。在企业运行的环境下,相关的管理者并不能在跨文化问题上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在一些问题发生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性的解决。同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缺乏良好的沟通,而且也没有建立起全面化的企业文化,导致一些国际化人才的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不能与企业其他员工融合,从而造成了跨文化的冲突问题。

(三)企业人才培养中的激励制度不健全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员工的薪酬并没有与国际接轨,导致人才激励制度呈现出僵化的局面,在员工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中并不能充分体现员员工的能力价值,但是,与这些员工地位同等的外企人员,待遇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造成制约。因此可以发现,在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激励制度的限制,也就导致为企业的人才培养造成影响。

(四)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机制

对于一些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而言,由于规划不足以及成本问题的考虑,并没有及时构建完善性的本土人才的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中会派遣不熟悉国际化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国际化人才的管理,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也就会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造成制约。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环境下,由于外聘的国际化人才会与企业的组织文化产生矛盾,从而为企业的人才流失带来了潜在性的风险。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化策略分析

(一)构建完善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应该构建总体性的项目规划,执行并推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科学化的宏观指导,实现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建立完善性的责任制度,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组织管理,企业各个系统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应该实现紧密配合,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基本发展机制,制定科学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环境下项目内容的创新发展。第二,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社会体系,通过经济化、法律化制度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应该引进专业性得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第三,鼓励用人单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职能,积极鼓励企业形成独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下投入机制及收益机制的合理分享。

(二)促进国际化人才培训前的分析及预测

首先,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分析的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国际化人才类型需求、培养需求以及培养内容的分析,进行完善性、系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的确立,企业中的各级部门应该构建战略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国际化人才知识体系的明确、要求分析,建立能力、业绩为基础的项目导向,从而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明确依据。其次,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之间的能力差距,并按照项目设计的方式及内容进行培训工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需求项目的分析信息,与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满足工程开发及项目设计的基本需求,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效性。最后,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针对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及特点,进行分类培训,建立信息化的项目反馈机制,通过定时采集、定时及定时需求的分析,构建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管理目标,从而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稳定依据。

(三)满足国际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为了满足国际人才培养的市场向导,在资源运用及教学环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该与教育部门进行紧密的融合,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引进先进化的人才培养经验,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尝试与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进行连接,在课程设计中,重视对人才全球意识、国际观念的培养,同时也应该鼓励人员参与到国外学习环境下。在教育人员聘请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工作者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工作培养中的项目实践性。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教育者应该坚持培养目标与实践目标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有效拓宽国外培训渠道,选择高级人才到相关的部门进行实践,使人才在整个实践环境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第二,增加企业与国际交流及合作的机会,通过优秀人才的聚合,有效带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及合作项目中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鼓励人才进行科技的开发,通过与经济先进国家的合作,进行项目招标及项目合作,从而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持。第三,企业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也应该联合国际中的优势力量,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国际化发展,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定期聘请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及人才培养专家组建交流活动,规范市场环境下人才培养机构的稳定发展,强化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的认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需求的有效接轨。

(四)有效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外聘国际人才相比,通过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可以充分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减少文化冲突对企业运行造成的制约,因此,在整个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强化国际性教育资源的项目投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下,教育投资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人才培养作为理论依据,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培养及潜能开发,例如,在现阶段一些企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管理者会选派高层管理者到国外进修MBA,通过跨文化培训经验的学习,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管理体系的全面创新。第二,强化企业国际化人才职业的培训力度。丢与国际化职业培训而言,主要是企业专门设计的,为员工提供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手段,将员工国际化素养的提升作为最终目的,实现国际教育体系的资源补充。而职业培训主要是指企业人员的岗内培训,通过对员工不足的弥补,进行员工能力的提升,这种培养方式较为直接,可以更快的发现员工的学习效果。第三,企业应该定期外派员工到跨国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对于外胚的国内企业员工而言,通过对跨国企业环境及背景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引M先进化的管理经验,通过学习能够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五)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监督机制

伴随企业国际化发展目标的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内容,通过战略化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明确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培养制度的明确设计。第一,明确国际人才培养中的绩效标准,构建定期化的工作汇报管理制度,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及信息资源的收集,通过宏观性指导项目及监督项目的确立,可以使人员培训者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人才培养的项目优化提供稳定支持。第二,构建科学化的人才培养评估系统,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及分析,实现对不理想工作项目的有效改进,及时调整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总结及科学评估。第三,构建留学人员以及海外高端人才的评估认定机制,通过引进人员的全民评估,提升企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而且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以利用海外高端人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及全球化的发展眼光,进行经验的总结,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国际人才培养中的评估体系,从而为企业战略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3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围绕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上海市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建设重点学校、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有力地保证并促进了上海高素质科技人才及其后备队伍的培养。

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和空间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革命,这就为中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促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新课题。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同时,基于对科技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各类建设人才匮乏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现状的了解,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号召,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

1956年,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的上海,在党中央“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思想和“向科学进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之后,随着对上海工业发展“瓶颈”的认识日益深刻,上海清晰地意识到,必须要自觉地顺应形势,把老工业基地从传统的技术基础转移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去,实现上海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产业能级的提升,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综合性的工业基地,才能使上海利用其历史上形成的相对较为雄厚的教育、科技基础和工业发展水平,在实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上海提出了上海工业向“高、精、尖”发展的战略。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才建设,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知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当时上海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来实现的。据统计,1957年上海的高等学校仅有18所,在校生只有3万8千余人,专业108个,且许多专业设置已显陈旧。教师有6619人,很多人面临知识结构老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在整个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高等院校毕业生仅32680人,远远不能满足上海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①因此,如何加快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迅速适应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就成为当时摆在上海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新难题。

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上海在制定的《上海市1958~1962年教育工作纲要》中规定:上海全部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尖端科学,与生产单位、科学研究单位密切协作,促使上海成为全国的工业先进技术基地的任务提早实现,并且进而为我国科学技术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贡献。②1958年至1960年,上海各高等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采取以下多种措施,积极探索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之路。

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是改善高校师生教学、学习和居住条件、改进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促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上海高教局直接领导的16所高等学校(业务部门办的除外),1958年度经费支出总数达3752万元,为1949年的80倍。其中教学经费、教学设备费均为1949年的600多倍;科研经费为1952年的380多倍(1952年前无统计资料);图书购置费为1949年度的980多倍;基本建设实际付款为1949年的15倍。国家设置清寒学生人民助学金,增加职工福利,教职工和学生享受公费医疗等。③上海各高校还特别注重加强实验室及其设备的建设,1958、1959年两年,上海共新建了128个实验室,仅1959年新建实验室用房就达29673平方米。④

2、调整高校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战略需求。1958~1960年间,上海从两方面对高等院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上海新建了一批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高等学校。如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上海外贸学院、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上海市教育学院等;另一方面,上海增设了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专业和新兴、尖端、边缘学科。据1959年11月的一份资料显示,上海高等学校在1958年先后增设新专业85个。1959年经过调整合并,正式确定的72个新专业,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尖端科学专业,共28个,占新建专业的39%,绝大部分属于机密或绝密,分布于交大、复旦、科技大学、化工、一医。二是老系新专业,共29个,占新建专业总数40%,分布在交大、复旦、同济、化工、水产、外语、戏剧。三是原中专学校改建为高等学校新设的专业10个,占新专业总数的14%,分布在上海铁道学院、上海机专、铁道医学院、医专、农专。四是新校新专业,共5个,占新建专业总数7%。⑤1960年,上海高等学校又新增了一部分尖端科学技术的专业和为加强数理化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农业大规模技术改造、高级和精密工业科学技术研究必需的专业。经过大规模的调整和扩充,据统计到1960年上海高校由1957年的18所发展到39所(其中有19所为地方院校),专业数由101个增至413个,其中工科类专业由42个增至227个,在校生由3.87万人增至6.34万人。⑥同时,结合地方和企业部门的需要,上海高等学校还附设了许多夜大学和函授学校,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经济建设人才。

3、加强重点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1959年5月,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位列其中(1960年,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也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为了加强重点学校的建设,中央和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对重点学校的思想领导和工作指导。在学校领导干部的配备上,中央派谢邦治担任上海交大校长;建筑工程部调李仲、张华、侯东升、刘金鼎、李同科5人参加同济大学党委;上海市委任命市委教育卫生部杨西光部长继续兼任复旦大学的党委书记,直接领导校党委研究讨论重大工作问题。市委还经常了解华师大、交大、一医的工作,并将复旦、华师大作为各项工作的先行单位。⑦二是补充和培养师资,特别注重保证重点学校的尖端、机要专业必要的师资来源。除中央分配的归国留学生14名到第一批4所重点学校外,1959年上海全市731名应届毕业生,其中308名被分配进这4所高校。三是保证重点学校新生的质量。在招生工作中,上海对重点学校贯彻“优先录取”的原则,第一批4所国家重点高校均被列为首批录取的学校。四是加强投资,保证重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需要。1959年,上海对首批4所国家重点高校进行了重点投资,投资总额为464万元,占市属高校投资总额的53%。五是确保尖端专业的建设。1959年,市委和学校的领导重点抓了分布在4所重点高校的15个尖端科学专业。六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基础课教育质量。上海市高教局和交大组织了“普通物理学”示范性讲座,除吸收全市物理教研组教师听课外,还进行录音方便其他学校使用。⑧

4、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承担尖端新兴学科教学的重任。上海一方面从加强已有专业、建设新专业的要求出发,制订出师资培养补充规划,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师资:有的是补充应届毕业生;有的是抽调部分学生,以半工半读参加教学工作的方式进行培养;⑨有的是到校外聘请有经验的干部、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学工作、开讲座,或作报告;有的在相近的部门之间,实行调整或兼课。如复旦大学就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的沈昭文、曹天钦、邹承鲁等研究人员为生化专业的学生上课。此外,各校间也组织师资力量的协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互兼课,开设讲座,或参加兄弟学校教研组活动。到1959年,上海高等学校有教师6000多人,其中讲师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有2200多人(包括教授、副教授860余人),讲师、教员、助教5200多人,他们多为新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⑩

另一方面,上海还通过多种方法培训,提高师资水平。有些学校制订了较长期的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学校教学及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并组织他们订出每年的读书计划,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他们培养成为能独立担任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合格师资。培养的方法包括:一是在教研组和老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办讨论班、短期训练班、组织外文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调查等。二是指导教师们按计划认真读书,充实必要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新科学技术知识。三是充分发挥学有专长的老教师和科学机关、生产部门专门人才的作用。如为加快青年教师掌握基础理论的速度,在原子物理方面将复旦大学的卢鹤绂、交通大学的程守株等知名专家组织起来,在业余或假期内为各校有关专业的青年教师举办讲座。四是通过集体备课、试教试导等方法全面提高教师水平。{11}此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参加教学及科研实践,自力更生培养为主,边学边干边提高。同时,为提高现有教师的水平,上海各高校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有计划地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去外校或国外进修。当时许多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锻炼,迅速成长起来,开始掌握新的学科,并担任了尖端学科方面的工作。如复旦大学在1959年一年中就开设了88门新课,其中数学系开出了概率论,并组织了概率论和数学统计2个专题的讨论,写出了10多篇论文,其中有2篇被发表在“科学记录”上。{12}同济大学新开的专业课中,90%是青年教师担任的,交通大学的277门课程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担任的有80%。交大工程物理系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2.5岁,且绝大部分为1958年提前毕业的。{13}同时,不少重点科学研究项目,也以青年教师为主力进行。

5、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使高等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同时为攀登科学高峰打下有力基础,上海除对原有的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外,还从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上海通过深入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克服“为教育而教育”的想法,确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念,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修订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原则、步骤和做法,将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列入教育计划。

其次,革新教学内容,改进课程体系。上海高校一方面开设新课,填补了许多专业和教学的空白点。如复旦大学化学系开设了放射化学和初级电子管技术2门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增设了核子物理、固体物理等课程。另一方面,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抽换了陈旧部分,加强了薄弱环节和现代化技术,并改进了课程体系。{14}如复旦大学数学系依据重大工程与尖端技术、现代物理、自动化、国民经济、大量计算任务的需要,并考虑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添设了计算数学等4门新课程,对统计数学、一般力学等7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新增内容大多占一半以上;原有基础课程,依概括更新的原则处理,并有所归并,如解析几何、数学分析(一)、数学分析(二)等三门课程合并成数学分析(一),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各门课程的目的性,加强了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改进了课程体系。{15}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联系实际。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适应,许多高校根据师生结合、教学相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抓重点、抓关键,注意有启发性,注意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同时,还普遍加强了实验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许多实验改变过去由教师准备好现成一套让学生去做的做法,改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全部实验。一些课程的教学还十分注意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结合生产的现场教学结合起来。{16}各校除在讲课内容中更多地反映当前我国生产建设的实际问题外,还组织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调查、科学研究,结合生产进行设计和操作。如上海水产学院淡水养殖三年级结合天然水面养鱼和水生生物等课程,在青浦淀山湖进行不同季节的水域环境及水产资源的调查。又如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在教育计划中增加了反映超重运输机新的发展方向的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内容,新设了“超重运输机制造工艺学”课程,并把350吨水电站龙门超重机、三峡用20吨缆索超重机、北京火车站7.4米自动扶梯等结合生产的设计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从而使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独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7}

第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上海各高校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既要刻苦钻研、又要发扬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注意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提供相应的条件,以便于他们能够博览群书或参加科学研究。同时,对学生的辅导上,各个学校也注意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尽量做到因人而宜。如1959年,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四年级22名学生,他们在教师带领下,以4个月的时间设计成滚珠轴承自动线的全套设备,并绘制了5000多张图纸。通过这样的科研实践活动,这批同学的工作“实战”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毕业后,一般都能很快地独立工作。如其中有一位分配到第二印染厂的学生,工作后马上就能独立负责转盘龙门铣床的改装工作。{18}

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回顾1958~1960年期间,上海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培养适应上海城市发展战略需要的科技人才和后备队伍的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实现科教兴市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思考和总结。

首先,由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任何经济建设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和宏观调控,并采取集约化的资源利用政策,可以迅速地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教育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人才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20世纪50年代末,在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高等学校围绕着“向科学进军”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战略,特别是围绕着工业向高、精、尖发展的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学校布局的调整、重点学校建设的加强、师资培养力度的加大、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使上海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接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发展。据统计,3年中,上海高等学校从1957年的18所发展到1960年的39所,学生从3.87万人发展到6.34万人,增长60%。专业从101个增加到413个。高等学校教师从6619人增加到8777人,增长32.6%。{19}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58到1961年就达到34880人,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毕业生的总和还多2200人{20}。这一切为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设成为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其次,这一时期,上海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为一体,强调教育的学以致用原则,将教育、科研、生产实践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并贯彻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为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如在高校设置的调整上,通过建立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上海外贸学院、上海机械学院等新兴高校,直接对口有关建设部门培养相关的急需人才;又如在专业的设置上,各高校紧密围绕上海工业向高、精、尖发展的战略需要,先后新建了59个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新专业,如原子能、无线电电子学、遥控遥测、运动学、自动学等,并开始成批培养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从而使上海科技教育水平基本跟上了当时的国际发展步伐,并填补了中国部分尖端科学方面的空白点。另外,这一时期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求教师直接承担和参与国家、上海市的科研工作,而且要求学生在科研、生产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师和学生眼高手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习气,使他们能较快地胜任经济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再次,这一时期在实现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注重高等学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成功经验。因为教师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由于注重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上海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得到了迅速成长,从而使新专业的设置能够得以巩固,老的专业得以继续更新发展。到1961年,上海高等学校的8777位教师中,助教、讲师、教员共计7997人,绝大多数为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占教师总数的91%。在党的积极培养和老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当时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如复旦大学全校开课教师中,1957年青年教师占60%,到1961年比重已上升为82.7%;又如交通大学工程物理系反应堆专业教研组10名教师中,讲师1名、助教9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已担负组内全部专业课程,开出大部分教学实验,进行一些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1}高素质、年轻化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建立,成为了当时上海实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

但是,这一时期上海的高校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反过来对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扩张,造成高等学校教育发展过快,一方面导致学校人员、设备、基本建设等条件的滞后,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如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的师生员工均超过万人以上,师资与设备严重短缺;{22}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专业设置重复过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医学院校就有5所,师范院校有4所,高等学校413个专业中重复的竟达86个之多,其中11所理工学校重复设置电子学方面专业28个。因此,到1961年下半年,在调整整顿中又停办、停招了几所高校,并将专业从413个调整为265个,招生数量也从19000人减少到9700人,在校生人数从63000减少到5万左右。{23}二是对教育改革的要求过高、过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一些高校出现了忽视基础教育工作的不良倾向。当时,上海要求高等学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片面强调高等学校“是国家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军”,安排了过多的科学研究工作。如1960年上半年为大搞科学研究向文教群英会献礼,过多地抽调了大学的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高校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而且部分低年级学生不适当地承担了一些专门的科学研究任务,被当成“劳动力”使用,使他们在打基础方面受到一些影响。同时,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每年都作大量的修订,一味追求高、深、难,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和基础性,以致教师们反映“教材年年换,老教师也成新教师”,使师生们难以适从。三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没有充分贯彻双百方针,将学术问题与政治思想、工作态度问题混为一谈。一些高校还对知识分子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政治“改造”,严重挫伤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如1958年一部分高等学校开展所谓“拔白旗”斗争,其中同济、一医、二医等校尤其严重,同济大学党外系主任、教研主任被免职的就有33人,一医被批判斗争的教授达15人之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学有所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被处理,不仅使原本高素质师资匮乏的高校更加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正常的学术问题讨论也往往动辄被指为“两条道路的斗争”,使正常的、自由的学术讨论难以开展,教师、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十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注释:

①{21}{22}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三年来上海教育卫生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材料》。

②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1958~1962年教育工作纲要》。

③⑩上海市档案馆档案:《解放十年来的上海高等教育》。

④{11}{12}{18}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全日制高等学校当前情况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⑤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各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⑥李开亚主编:《上海人民政府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17页。

⑦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重点学校情况简报》,陆敏恂主编:《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上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重点学校情况简报》,《上海市高等学校一年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检查和总结》。

⑨陆敏恂主编:《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上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13}{14}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高等学校一年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检查和总结》。

{15}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复旦大学数学系教学革命情况报告》。

{16}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本市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改革情况的报告》。

{17}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关于全日制高等学校当前情况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4

关键词:国际化;“走出去”;教育输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139 -0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支持承揽海外大型工程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一、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一)对外输出人才

1978~2012年间,中国总计输出264.47万留学生,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美国“2012门户开放报告”,2011~2012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从157558名增加到194029名,增长率为23.1%,远远超过赴美国际学生平均增长率5.7%的数字① 。近几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每年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英国第一海外生源国,学生比例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5%。2012年赴英留学的中国新生大约是6.5万人。据调查,留学考试培训每年就大约有3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此外,学生支付给留学中介的服务费用大约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境外留学消费的数据更加惊人,据统计,每年的消费数据大约在1500~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包括学费、住宿、日常开销、保险、医疗等费用。粗略地看,中国每年的留学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在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的大部分是现金流出,是世界第一留学消费大国。美国开放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2012年为美国贡献了57亿美金,约合360亿元人民币。

(二) 联合办学

目前我国的跨境教育以合作办学为主,除孔子学院外鲜有国际教育的输出。我国国际化办学思路由来已久,国务院于2003年3月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了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联合推动下,截止到2014年2月,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1979个;其中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930个;由省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049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② 。中外合作办学涉及11个学科,其中会计学专业占总项目的6.42%。在127个会计学联合培养项目中,长三角地区(沪、浙、苏、皖)40个,占该专业项目的31.50%③ 。2012年,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或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6个高起点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全国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43个。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412个办学基础较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④ 。

二、“走出去”办学的模式实施基础

以孔子学院模式为借鉴,参考CPA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经验,与国外高校联合推广CPA(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国际化。

(一)孔子学院办学模式

孔子学院由国家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汉办管理,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的国家办学机构。截止到2014年,国家汉办在世界126个国家(或地区)开设了475所孔子学院,208所中外合作院校,851个孔子课堂①。我国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教育输出,主要有以下三类途径:1.在国外高校里单独开设一个推广汉语言文化的独立学院;2.与国外高校合作,在境外设立独立的大学或学院;3.在境外中小学、大学开设一门汉语言学科,成立孔子课堂;4.网络孔子学院。2014年新推出的“孔子新汉学计划”在以往境外办学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项目、青年领袖访学项目等六个合作项目 。孔子学院由汉语桥基金资助相关活动,组织HSK汉语考试进行教学考核,与英法多家出版社合作开发中文教育资源。除对外输出本国教师外,截至2014年底,与外国大学合作,在境外9个国家开设了12个汉语师范专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培训了外国本土教师4765人②。

(二)CPA国际化战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英文名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中国官方唯一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是唯一拥有审计报告签字权的会计执业资质。目前,中注协主要通过三大措施在推进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

1.实施行业领军人才10年国际化培养工程③

(1)QP项目:2008年7月起,中注协支持并资助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ACCA和HKICPA资格。对取得英国特许会计师(ACA)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拟按每人2.6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对取得香港会计师(HKICPA)资格的内地注册会计师,按每人8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

(2)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境外培训班:2006年起,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境外培训班在美国举办。培训1年一次,内容涵盖国际会计、审计知识最新动态、美国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监管、金融公司审计业务实践、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规则、美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模式及监管环境知识及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等专题。

(3)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金融审计方向)集中培训班:2011年起,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金融审计方向)集中培训班项目一年一次。第二年起在澳大利亚等境外举行,以了解国外资本市场、监督机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等为主要培训内容。

(4)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入选本期项目的学生将从2015年1月开始,陆续前往12家国际会计公司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进行为期3~6个月的境外实习。

2.委托境外会计团体或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在境外开设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考场

2006年11月1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委托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欧洲考区的考务工作。考点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

3.与境外会计团体合作,开始考证班④

(1)2006年起,由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推出英国特许会计师中国培训课程。该课程一年一次,参加培训的注册会计师经过两年学习并通过考试,即可获得由ICAEW颁发的皇家特许会计师资格证书。

(2)2007年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澳洲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展 “澳洲注册会计师国际培训班项目”(IPP项目)。学院需赴澳学习,并在14周培训结束时,参加澳洲会计师公会的专业考试,考试合格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可以申请成为澳洲注册会计师。

三、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跨境高等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世界性主题,是宽泛的教育国际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我国而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和重要目标,这亟需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由此,发展跨境高等教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深入研究跨境高等教育,对提升跨境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跨境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丰富和完善国际跨境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⑤。借助联合办学的模式,将中国高校走到境外,与境外的中国企业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跨国企业联合培养,即能节约引进国外资源的成本,也能更好地贴合地方文化,了解地方经济;减少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成本,输出中国文化。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在华注册经营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2,602家,外商投资企业130,851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提供城镇就业1397万人,外商投资企业1566万人次。 2013年全国出口商品贸易总额22,100亿美元⑥。 因此我国在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需求缺口。

作者简介: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5

关键词 “一带一”战略 物流会计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29

如今,社会与企业对物流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有效地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强物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运用分析,结合市场对物流会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一系列相应有效的人才培养对策,加强核心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本文主要在明确“一带一路”战略与物流会计相关性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物流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物流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

1“一带一路”战略与物流会计

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其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新战略,实施该战略的目的是打造出系统而规范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全面发展,并打造出“命运共同体”,在采取实质性建设策略之后,创设出一条国际贸易畅通的物流会计企业发展的大通道,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物流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各个地区都在致力于“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开始结合该战略,加强物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物流会计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受该战略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物流会计行业正逐渐走向了国际化与信息化,且逐渐走向了供应链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大物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并确保物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当前物流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如今,我国经济市场上的物流会计人才供应明显不足,且不单纯是数量上的不足。在对多个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当前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下,大学毕业生无论是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综合素质方面,都没能满足社会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且匹配度是很低的。

第二,如今,大部分高校都开始仿效和借鉴前人的案例增设物流会计这门专业,但很大一部分没有重视“物流会计应以本地区经济发展为重要依托,且属于服务行业”的基本点。在不同的高校之间,相对应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物流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性都比较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无法在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理念的基础上,以核心企业为着手点,抢占物流会计在经济市场上的发展先机。

第三,如今,少数高校都有意识地开始加强国际专业人才培养协作,但由于物流会计专业合作项目欠缺、协作范畴过于狭窄,且缺失多元资源共享,缺乏多方共同管理机制,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互利共赢、共同协作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多国物流会计专业人才共同需求标准的要求。

第四,在当前高校物流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无法凸显学生核心主体地位的问题,这样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接近问题的能力,且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无法达到“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物流会计人才高素质的要求。另外,由于实践操作类的课时比较少,方案科学合理性较低,学生无法从根本上了解当前物流会计企业运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物流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较低,企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再次培养。

3“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

3.1建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结合物流会计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核心专业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可以结合专业物流会计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组织,对当前物流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当前经济市场对物流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把该需求分析结果与调查评估结果,当作物流会计专业设置、调整,物流会计专业招生计划分配的核心依据之一。具体来说,可以把高校专业合理划分为绿牌专业、黄牌专业、红牌专业,进行物流会计专业招生方案的动态调整以及情况评估。黄牌专业意味着预警专业,红牌专业意味着停止招生的专业。结合物流会计企业转型升级要求,选取必要专业加强核心专业建设。

3.2适时动态地调整专业结构体系,加强专业群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要积极适应国家以及相关区域的物流会计产业发展需求,密切联系“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核心要求与原则,不断地调整物流会计专业布局。且可以适当地与物流会计产业的监管、技术等领域有效对接,培育出以“供应链监督与管理”为核心的智能化的物流会计管理群,培育出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会计技术群,培育出以高质量、高精确性为核心服务要点的现代物流会计商务群,促使我国物流会计产业朝着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现代物流会计监督与管理专业群,是指将物流会计管理专业当作主要龙头,实现物流会计信息采购和物流会计资料供应监管专业,冷链物流会计工作技术与工程物流会计监管专业、物流会计金融监管专业等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提升现代物流会计监管水平。

第二,现代物流技术专业群,是指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当作核心龙头,实现物流会计与工程技术专业、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等的有效融合,以促进当代物流会计行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技术作为纽带,培养出充足的高素质与高技能物流会计专业人才。

第三,现代物流会计商务R等海是指将电子商务专业当作核心龙头,实现电子商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会计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的有效融合,将高效性与精确性当作主要的服务点,建设出一支与物流会计服务行业有效耦合的商务专业群。

3_3结合岗位技术新需求,优化物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当前物流会计行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需求,与其他专业群设置与建设有效对接,选取通用核心物流会计专业课程,在遵循“三横三纵五贯通”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基础上,加强物流会计通用课程体系建设。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平台+模块”的物流会计课程结构体系,彰显物流会计专业群体优势,不断地整合与优化物流会计专业教学信息与资源,协调物流会计专业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另外,还要防止物流会计教学资源重复利用与闲置浪费的问题出现,降低物流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成本,不断地创新与完善物流会计专业内涵建设体系。

3.4结合现代学徒制度,加强成建制顶岗实习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且利于加强定岗实习管理,应当在结合现代学徒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成建制顶岗实践实习。具体来说,要在成建制工作集中地,加强定岗实习环节的交替式研究与实践,并采取课程合理性置换、场地合理性置换方法,接受“双师”指导,落实好岗前专业能力培训、课程有效置换、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工作。物流会计专业学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直到实习结束,教师结合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分。如果表现好的话,学生也有选择继续留在企业工作的权利。在这种现代化的成建制式的学徒制顶岗实习基础上,不仅可以实现物流会计专业群和物流会计专业岗位群的有效对接,还能为学生后期合理择业奠定基础。另外,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规章制度,使得物流会计专业学生的成建制定岗实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5适当地增设实训课时与项目,建立健全实习机制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增设实训科课时与项目,不断地建立健全实习实训机制。

首先,要深化物流计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教师在完成物流会计专业通识课程知识讲授之后,应要求学生及时到对口企业内部参观实习,使得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本专业的工作情况与就业情况,利于学生后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设计与实施。

然后,要加强物流会计企业内部情况调查。在物流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后,教师应要求和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问卷调查与研究的方法,组建小组划片了解物流会计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与情况,掌握企业的物流会计工作落实情况,了解当前物流会计行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市场潜力有多大,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提升自身物流会计专业素质的必要性。

最后,要不断地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机制。上面已经提到了学生参与物流会计企业定岗实习的重要性,但在当前的很多高校和企业当中,都缺乏健全的定岗实习机制,也缺乏相应系统的监管机制。因此,必须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且针对物流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来说,应当让专任教师带队,负责指导,顶岗实习企业要提前制定好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协作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办学思想日益明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生源竞争激烈、资金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不实和教育资源相对数量下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企业寻求高级技术人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跨行业、跨区域战略协作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高职院校间的战略协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立足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高度,以怀化铜仁两地的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协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战略协作,强调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旨在建立两地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协作战略联盟。

1 怀化铜仁两地高职教育的现状及优劣分析

1.1 怀化职院现状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湖南省安江农校和怀化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实行省农业厅与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建、市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

1.1.1 生源和师资状况

学院面向全国 20多个省市招生,现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现有教职工42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14人,博士、硕士74人。

1.1.2 学科和专业状况

学院是工、农、文、理兼容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学院设有建筑工程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环境与生物科技系、动物科技系等 9个教学系部。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观光农业等30个高职专业,每个专业均有配套齐全的实验实训设备。

1.1.3 实训状况

学院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28个,生产实习基地30个,校园网1个,设有杂交水稻研究所、现代制造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电子电气实训中心、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中心、动物疫病诊疗中心、商贸物流实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

1.1.4 合作交流

政校合作:学院加强政校战略合作,推动高职教育“一线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学院按照“政府统筹安排、学院主动服务、办学重心下移、学历培训并举”的原则,与沅陵县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推广、新型工业和中等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高校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地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对接与互动,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骨干人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校校合作:与吉首大学、城市学院、怀化学院等本科院校进行专升本等多方面人才培养合作。

校企合作:第一,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共建共办的产业学院模式。学院以种子产业需求为背景,以种子生产专业为基础,分别与隆平高科技有限公司、亚华种业公司、金珠米业公司、五溪米业公司、海南神农大丰种业公司、袁氏种业等六家国内种业品牌公司联手,按照“行业牵头、学院主办、企业参与、董事会运作”的方式,组建杂交水稻种业学院。杂交水稻学院学生全部实行订单培养,免费入学。省农业厅负责政策扶持、企业负责资金筹措,学校负责招生,三方之间打通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互聘、学生实习和就业、职工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的通道,真正形成了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二,加强工学有机结合,创新“三平台互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按照“教学主体、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原则,对接相关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把课堂搬进企业,把教学放到车间。先后和隆平种业、江苏雨润集团、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北农、大康牧业、辰州矿业、三一重工湖南汽车制造总厂、谷崧企业集团、宁波重型机械公司、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浙江万斯杰外贸公司等四十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工学结合的订单培养模式。特别是其中的“雨润班”“九鼎班”,不仅学生在校期间,由公司补助一定的生活费,并承诺学生到企业上班后,两年内返还全部学费;“宁波班”则考虑到工学结合的需要,直接在宁波市的企业里开课,由学校定时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给学生上课。第三,学院直接与江苏的中江种业采取股份制合作,共同开展杂交水稻科研攻关。

1.1.5 就业状况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知名高校的联合办学,与全国数百家大中型企业、十多所名牌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对口式”深造,大多输送到江浙、广州等地。合格毕业生 100%推荐工作,优秀毕业生均可继续升入名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是湖南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1.2 铜仁职院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铜仁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高级职校组建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首批40所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学院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占地面积1160亩。2013年,在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强》评选中,跻身全国高职25强。

1.2.1 生源和师资状况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1500人,生源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老挝、印尼、越南、喀麦隆、叙利亚、尼泊尔6个国家。现有教职工696人,有正高职称教师40人,副高职称教师143人,博士16人、硕士214人,双师型教师341人;有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6人。

1.2.2 学科与专业状况

学院现有12个二级办学分院,开设有43个高职专业,打造了药物制剂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护理、针灸推拿、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11个部级重点专业。

1.2.3 实训状况

学院有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8个实训中心,建有生态农业示范园、医学技术实训中心、苗圃园等1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361个企业、村寨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形成了集“教、学、做、研、推、训、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1.2.4 合作交流

政校合作:围绕铜仁市政府主导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与政府产业部门开展政府订单办学,合作培养地方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与政府产业部门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明确双方人才培养责权利。按照协议,政府产业部门将安排毕业生到乡镇医疗卫生、农业、畜牧等部门或单位就业。

校校合作:除了与贵州大学联合试办应用型本科学历教育之外,学院今年又与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签订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药学、护理4个专业本科试点。通过联合办学,不仅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办学影响,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校企合作:学院各专业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合作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定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中心,共同开发课程,互兼互聘教师,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协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受和推荐毕业生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院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国际合作:学院与英国阿斯顿大学、柬埔寨经济管理大学等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在2011年招收22名老挝留学生后,2012年招收了老挝、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104名。通过国际合作办学,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办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国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政校企合作办学是铜仁职院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点所进行的合作育人模式改革探索。这一模式的改革,紧贴区域经济产业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切实把“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5个基本要素融入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1.2.5 就业状况

学院每年举办一次人才交流会,先后与希望集团、展望集团、海南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上海人才市场、江苏鲲山置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省内外用工单位达成协议,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不断向外输送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64 %,获得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

1.3 两地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优劣分析

1.3.1 怀化职院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如表1)

1.3.2 铜仁职院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如表2)

2 怀化铜仁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协作的意义和潜力

2.1 战略协作的意义

2.1.1 有利于服务整个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大区域性经济带和城市群经济区的快速形成,赋予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新的特征,培养高素质职业化人才已成为中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此情况下,怀化与铜仁两地高职院校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共同聚焦协作区域内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探索高职教育协作区域内合作体制与机制,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平台高地,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2.1.2 有利于形成强大竞争合力,在激烈的高职教育市场争夺中取得优势地位

当前,国内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取得较多市场份额,单靠一家的“单打独斗”难以壮大,需要与其它具有不同优势的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强强合作才能“重拳出击”,以较低成本占领较多份额。怀化铜仁两地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区域协作新格局,实行“抱团发展”,在理念分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整体,在全国形成较强的聚合性竞争优势。

2.1.3 有利于发挥资源最佳效益,是两校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效益的双赢之道

当前,资源紧张、经费短缺是各院校普遍遭遇的问题,建立战略协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形势和内在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怀化铜仁两地高职院校开展战略协作,有利于将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如在研究领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在教学领域,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等。形成区域影响,树立协作办学表率,提高对学生就读的吸引力。

2.1.4 有利于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高职教育的需要,培养优质人才

高职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发展,职院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特征,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高职教育的需求、培养各方面优秀高职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怀化铜仁两地高职院校加强协作,将有利于学生在更广泛的学科、更多的选择余地的背景下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两校拆除围墙、在优势专业与师资等方面沟通协作,将各自的优势集中起来,互补互促,为片区发展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

2.2 战略协作的潜力

2.2.1 占有地缘性优势,存在共同的文化和诉求

怀化铜仁分别位于黔东和湘西两省交界地区,地理位置毗邻,对接交通便利,同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内,同属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内陆贫困地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发展诉求。一方面,两地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另一方面,怀化和铜仁两地职院存在共同的发展和利益诉求,加强衔接沟通,寻找共同点并形成合力,则更能引起上级的重视和争取政策支持。

2.2.2 同处武陵山片区,有区域内高职教育政策导向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关于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做了强调:要建设一批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形成面向武陵山片区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改造和完善各级职业教育学校主干专业教学、实训条件;大力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和民族文化艺术人才、民间工艺技能人才;重点支持旅游、民族文化和现代农业等专业性职业院校,改善学校设施,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政府的支持推动态度将为怀化铜仁两地高职院校的合作开启“绿色通道”。

2.2.3 困难与机遇并存,人才需求要求加快区域协作

作为国家第一个扶贫攻坚实验区,国家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武陵山片区承接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武陵山片区近3000万人口,跨十多个地区,需要2-3所好的职院来支持发展的需要。在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怀化职院和铜仁职院恰逢难得机遇,同时也任重道远,两校若能加强合作,将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各项协作的推进中抢占先机。

2.2.4 宏观与微观着眼,协作的潜力需求均较明显

一是在发展实践中,武陵山片区内各级政府和群众已经形成了区域协作发展的共同意愿,并开展了相关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加快片区协作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武陵山片区着力构建“六中心四轴线”(其中“六中心”指: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六个中心城市)经济带格局,怀化和铜仁作为武陵山片区的两座中心城市,遥相呼应,交流合作的机遇和前景将大有可观。三是怀化职院与铜仁职院两校非对称专业各有发展,可在优势专业和科研领域等方面加强互学,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外来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自身的进步。

3 怀化铜仁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战略协作的路径探寻

未来的高职教育市场,将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潮流,打破过去“封闭自守、绝对竞争”的思维,积极推进协作交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开展竞争性的互补合作,才能在职教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实现双赢。

3.1 站在武陵山片区发展的高度,试水区域性联盟

3.1.1 高职院校区域性协作战略联盟的简介和列举

高校区域性联盟指特定区域内若干高校之间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聘、科研合作等方式建立起来的联盟协作关系,联盟成员间将开展跨校选课、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对口帮扶及人才培养,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开发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共同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2005年,横跨上海、浙江、江苏三省的八所学校组建了著名的“长三角名校联盟”,主要有交换生计划、暑假班计划、联合举办博士生论坛和暑假学校、成员学校之间推行学分互认等制度。

3.1.2 窥见怀化职院铜仁职院实行区域性协作战略联盟

区域性协作联盟成立后,可以资源、信息等形式,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增强两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内开展短期学生交流项目和教师研修项目,进行课程交流、教师互聘、专业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就重点建设专业和共同关注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互通学术信息,联合申报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课题),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建立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创新办学思路,提高办学质量等。

3.2 全面深化协作内容,联合打造武陵山片区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高地

3.2.1 联合办学,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探索两所职院之间生源互招办法;实行学生交流学习和联合培养制度,互认学分,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相互转学和转专业;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交换学生可以在另一职院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学习,两所职院互相承认交换生在交流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

3.2.2 师资互聘,实行教师资源共享工程

互聘教师,共建教学团队;互相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互相开放图书馆,联合举办应用技术技能竞技比赛。

3.2.3 增进交流,共促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更加优化

建立学科队伍共建、互访、学术交流制度,组建跨校的学术梯队;共建部级精品课程并共享建设成果;专业建设上可探索共建学科专业:铜仁职院优势专业有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专业等,而怀化职院优势专业有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等,两校完全可共同培育并相互学习特色专业。

3.2.4 优势互补,稳步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两校之间校际科研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开放科研资源,建立跨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联合申报、承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及产学研活动;联合开展教材建设、教学与教改研究;联合建立和以精品课程为骨干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便于师生进行远程学习。

3.2.5 就业合作,形成职院协作的区域影响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是每所高职院的重要任务。两校要加强整合现有学生就业平台,优化两校推荐就业资源配置,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怀化铜仁两职院在武陵山片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3.3 完善政策环境和网络建设,落实战略协作的组织与管理保障

3.3.1 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

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建立起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两校协作体系,切实维护好正常的协作秩序,积极营造良好的协作氛围,确保两校战略协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别是在一些政策争取和共同发展利益诉求上,两校要开展联席研讨、形成合力。

3.3.2 设立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

学习国外和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加强战略协作的先进做法,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两校联盟协作的具体事务,并监督各项协作项目的开展。可设立协作理事会,人员由双方校领导人和专门机构负责人组成,设定协作的规划和计划,协调和落实协作事项。办公室要求有专职员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有履行职能的相应制度,能够保障两院之间联盟协作的协调统一、规范有序、精干高效,确保战略协作的持续推进和长远发展。

3.3.3 整合网络资源,打造信息管理平台

协作双方由于之前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在校园文化、组织结构、管理风格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这就需要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促进信息沟通,采用定期合作项目报告和合作论坛年度报告等多种沟通方式,整合联盟协作中的网络资源问题,为两院信息交流提供快捷通道。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校际合作办学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2):1-5.

[2]刘思伶.我国高校校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D].山东大学,2010.

[3]孙平.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战略联盟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2.

[4]怀化市委职业教育调研组.怀化职业教育调研报告[Z].2013(12).

[5]陈述.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0(1).

[6]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