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例6篇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 档案管理 应用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管理的内容丰富,工作量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更加繁荣,人才流动现象更加普遍、频繁,尤其是广大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流动性不确定的扩大,致使人才流动急剧增加且档案数据变化频繁,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人才交流中心工作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在人才交流中心登记的档案里,仅靠建立相关登记(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组织关系、职称评定、档案工资调整、工龄计算等)和老一套的常规管理方法,要保证管理完全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大多是室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

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部分特殊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多,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五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

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改人工管理为计算机管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在人才交流中心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现在大多仍在延用传统的纸张作数据传递的媒介,与当今的信息时代显得极不协调。工作人员在抄录数据、统计计算的过程中,难免出错,故很难提高速度和质量。另外传统报送报表过程中的辅助开支(路费或邮寄费、人工费)也较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统一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软件,下发到各单位。下级单位(或基层单位),根据统一的格式,填写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递到上级单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优点:统计速度快。数据上报只需要几秒钟时间;数据准确。排除了在抄录数据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差错;节约成本,不用纸张,不用乘车送报表,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填表、送表,只需点击鼠标,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十分方便地进行数据传递;不用手工统计计算,大大地减轻了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着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一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粗取精。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二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三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显着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四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因此在着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2

一、简要分析目前人才交流中心在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和水平不高。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快的进步,信息化的时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各大领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对人才市场的管理上可以看出,经济的发达的状况还是现代技术的发展都比较低,所以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也导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人才场市场的资金的投入量不是比较少,大多数学生的档案在小学初中等文化程度上,这样管理起来相对来说很困难,也难以保障信息化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被弃档案管理难度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市场的管理中应该有很多的要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可以接受档案的单位,都会把档案放回到出生地,其中还有一些没有及时来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报道,所以就导致档案都丢弃的情况,还有一些原因是把档案放在了人才中心,就不会再去管它,这样做会出现档案不能很好的得到更改,出现了人才中心档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有了。这样对保管人员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做出合理的方法来改善。

(三)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档案管理员的制度是很清楚明了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没有足够的人员去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这样也增加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物量过大。也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档案员的工作内容就比较的繁重,人员缺少,对工作中都会出现影响等问题,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档案流转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在档案转接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学校对学生的档案没有做好合理的保管,对学生的档案也没有做好明确的说明,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是已经放在人才市场的,但是在转接过程中没有规范性,所以也影响了档案不合理的现象,这样也导致一定要是档案的本人就解决,才能进行报道等环节的落实。

二、加强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策略

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时候,应将这些档案中的信息一一录入到计算机中,同时,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毕业生提取档案以及递交后续的档案资料等新的内容,也应在计算机上面认真、细致地进行记录,并对于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严格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当然人才交流中心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必须重视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经费上的投入,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建设,能够满足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以及优质服务。

(一)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提高其素质。应积极引进人才,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足和实际需求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切实解决目前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为了更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我们应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又懂得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其岗前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管理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是提高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了更好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将管理办法统一化,通过统一归类的力、法来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办法的一致性,具体来讲可以以时间为依据进行归类管理,也可以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对于数量很大的档案管理较为有效,具体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档案可按地区先进行一次归类,再根据寄存时间进行二次归类等。在档案管理办法得到完善并创新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让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三)强化档案流转规范性、科学性。实现档案流转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让档案管理以及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尽快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健全,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严格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对于流转过程中的违规和错误现象、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提高我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面对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措施,并积极做好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实现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3

一、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外聘用人员“弃档”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单位编外聘用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2―3年内,先后在3―5个单位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他们的人事档案大都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保管。由于每年要缴纳数百元档案管理费,对于工作尚不稳定、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于是,纷纷托交或不交,时间一长就干脆弃档不要,使流动人员“弃档”现象日渐严重。

2.编外聘用人员档案内容记载不完整。由于编外聘用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他们在每个单位工作期间的档案材料根本无法及时被收集归档。加上,用人单位对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收集和整理他们在单位工作、学习、考核等信息,人员流出后又未及时移交和转递,导致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常常中断,记载不完整的情况非常普遍。有的甚至连考核定级、职称晋升等重要的档案材料都记载不全。

3.档案内容不全。正常情况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一般应包括:履历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派遣(证)单,转正定级的考核材料,每年度的考核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档案工资变更材料,奖惩材料,党团组织材料以及其他按规定应收入人事档案的材料。由于流动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用人单位未及时收集和整理编外聘用人员的档案材料,造成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信息未能随工作经历的增加而增多,尤其是缺少反映当事人综合能力、素质和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材料,这给用人部门选择人才带来困难,也使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随之降低。

4.档案的真实性存疑。部分外聘人员人事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和“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等相关规定,将档案材料交由当事人本人代为转递,有的出现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的情况。有的学历越填越高、业绩越填越突出,使用人单位无法客观全面了解聘用人员的真实情况。

5.用人单位对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部分用人单位认为编外聘用人员流动性大,建不建人事档案无所谓;单位人事部门不重视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材料的及时收集和定期整理,对聘用人员在单位学习进修、工作考核、从事科研活动等形成的材料收集整理不及时、不完整,从而造成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和可用性。

二、对做好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的思考

1.提高对做好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过认可的记录和反映人员经历、德才水平和工作表现及人事奖惩、变化情况的以个体为单位,集中保存和备查的人事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目前,人员流动已成为常态,社会也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用人单位和聘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单位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日趋社会化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实、完整的人员信息为依据、支撑和连接,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都离不开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运转。加强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可以为单位和聘用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才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组织人事工作,又可以优化市场人力资源配置,促进聘用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的稳定。

2.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目前使用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已有十几年,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已十分明显,特别是对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责任、义务规定不全面,又没有相应的罚则,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对管理档案的双方难有约束力。加之,没有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劳务中介机构在使用编外聘用人员时,应如何为聘用人员建立规范的人事档案,造成了目前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中有人用人、无人建档的现状。因此,应考虑修订《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或者出台比部门规定更具约束力的法规,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用人单位、劳务中介、人才交流中心和流动人员个人在档案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制定出规范性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权利义务,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和鲜活,全面提高档案质量。对不按规定履行义务或在实际工作中、弄虚作假、敷衍应付、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有效规范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4

1 人才流动引发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

1.1 重建档案现象增多

单位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质人才,这一资源尤为重要,但是近些年因为人才流动不规范,造成重建档案的现象日益增多。此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跟随着人员的流动而迁移是一项重要制度,然而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极大影响了这一制度。因此,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企业等加大力度吸引各方面的人才,甚至常打开绿色通道,允许人才仅提供个人证明材料进行档案重建。针对以上现象,若时有发生,便会形成严重的恶性竞争,从而使得人才流动不规范,进一步增加重建档案的现象,以及制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出现弃档、死档、人档分离等现象

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外资、民营私企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极大创新了用人机制,转变了择业观念,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良好地契机。然而,由于各单位缺乏科学完善的择人标准制度,因而造成产生了严重的弃档的问题,比如,企业招聘人员过程中,对其实力和发展潜力不够重视,仅让求职者提供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等证明文件即可,再对其潜在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因此,“人到档到”的要求被忽视;再比如,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在档案方面上的要求也不够重视,只要看中人才即可。以上措施虽然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但实际上导致跳槽现象越来越明显,继而逐渐出现弃档情况,以致于弃档、死档、人档分离等现象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严重。

1.3 档案相关材料出现缺失现象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工作期限内全部员工的人事档案通常有人事部门进行保管。由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促使档案的流动性逐渐增大,但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没有规范、完善的材料移交制度,同时加上人事档案管理较大的复杂性,进而导致档案相关资料移交不完整,甚至出现缺失现象。所以,如果人事档案中证明材料一旦丢失,便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极不利于人才的调整和使用。

2 人才流动的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2.1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和人事管理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当前,人才流动不断加快,传统档案管理制度下的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档案信息严重缺失的问题,不能继续开展原有的人事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当前制度的要求作出相应的改革。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确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外提供相关人事档案信息的责任,也就是对全部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保管职责的再次确定,并且要利用另一种形式将原单位人员的档案信息提供给流出人员现在所在单位,进而实现人事管理实践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如此,既满足了现行人事管理实践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同时也可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人才发展提供相应档案信息保障。表面上看,如此改革现行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是在“纵容”人才流动,其实不然。既然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想用人事档案来制约人才流动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在这种情形下,出于保障现有人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也为人才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保障的考虑,我们就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以此来顺应现实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形。

2.2 更新工作理念

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具有显著地部门特点,换言之,人事档案管理是以为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实践提供服务的。面对当前人才作为企业发展重要因素的时代,该理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才的流动已经司空见惯,因而这一理念也将被推翻。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基于这种服务理念的影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实将对人才流动产生极大制约作用,也就是利用人事档案这一固定的事物,将对“活人”产生限制。而受到人才绿色通道的影响,该限制措施将失去其有效性。如果人才流出原服务单位,其人事档案还留在原单位,则将大大失去其现实价值。所以,当前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动的现状,对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作出革新,也就是人事档案管理不但要为人事管理服务,还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服务的作用。转变管理理念对人事档案管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人事档案管理不但要结合人在组织内部中的发展,按照人事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同时要符合离开原单位的人在新范围发展对反应其成长、展现其历史能力和业绩的档案信息的要求。只要??现上述要求,则将彻底改变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性质,拓宽其服务范围,不再仅仅是为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和单位内部人员发展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其相关部门的人事管理和相关人员的发展提供良好地服务。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的这一转变既根源于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事档案的特殊性对有效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功效所提出的要求。就前者而言,既然人才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那么作为服务于人事管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就因具有社会视野,即立足社会来从事档案信息管理。否则,所有单位都面临着潜在的现实人事管理缺乏必要的人事档案信息保障的困扰。从这一意义上讲,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上与人方便等于与己方便;就后者而言,人事档案管理及其开发利用直接关涉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人事档案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理念顺应人的发展路径转变的要求。

2.3 建立流动人才人事档案信息网络

面对当前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使得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相分离。详细而言,如果用人单位接受,能继续对人员档案进行保管,进而使得本单位的档案更丰富。另外,充分使用当前现代信息存储和传播技术,构建独立的区域性和行业性,广阔分布于全国范围的人事档案信息网络。作为公务信息网络,从原则上说,该业务必须保持严密性,不得对外开放,只开放给加入单位或授权单位。考虑到现有基础,可以考虑把这项工作交由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来承担。具体说来,可以首先由省级人才交流中心牵头,由交流中心与各用人单位合作,将已流出本单位的人才的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人事档案信息汇集成流动人才人事档案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人才人事档案信息中心。人事档案信息库的日常管理、维护以及信息的对外提供利用工作,统一由人才交流中心负责。由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制定人事档案信息利用规则与收费标准,并向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发放档案信息查询授权。用人单位欲查询相关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只要在网上缴纳相应费用,便可随时查询。人才交流中心除了保管流动人才的人事档案信息外,还应主动与各用人单位合作,收集各类兼职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以便形成相对完整的人事档案信息,以此来解决因人事档案分单位形成和管理而造成的某一处人事档案对人才基本情况反映不全面的问题。此外,人才交流中心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必要时接收流动人才的全部或部分人事档案,实现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对集中。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5

1 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根据近十年来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笔者就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谈一些看法。

1.1 档案移交不及时:已辞职、辞退、待来大中专毕业生、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有些没有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有些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出现。

1.2 “弃档”现象较严重:

1.2.1 人事档案作用逐步淡化,医院在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时往往只是注重能力,不在意其历史档案。

1.2.2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的人受利益的驱动,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新用人单位还可以在当地人事部门的帮助下为其重新建档,忽视其原有档案的真实性。

1.2.3 人事费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弃档”的原因。

1.3 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所用档案负责人员管理不规范,责任心不强,考核、档案工资晋升、评定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给当事人出国政审、职称评定、组织考核、出具人事档案相关证明和办理流动手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 人事缺少特色服务:目前大部分地方人事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只有条文条款缺乏实际行动,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

1.5 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化较大,流动性强,频繁的人员变更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有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及定岗规则。

2 加强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2 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

2.2.1 对过去不合时宜,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加以完善,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杜绝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2.2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力度,规范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准民营和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从事人事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事调动业务,促进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2.3 创新人事服务形式:

2.3.1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2.3.2 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经常了解用人单位和人才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服务为“开发式”服务,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健全管理人事档案的机构,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成立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4 各有关部门应重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2.4.1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人员原单位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原单位必须保证档案资料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不得为难流动人员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2.4.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2.4.3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2.5 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组织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要本着对流动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协调,明确各自的人事档案管理范围。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档案应当移交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并建议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当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同时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应以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办法减少“弃档”现象。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人才流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一)重建档案数量直线上升

一般情况下,“档随人走”是人事档案管理中应遵循的制度之一,过去经济发展形势下,人事档案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文件,是人才经历的缩影,人才流动必须保证档案跟随。但是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特别是稀缺人才成为各大企业争相争抢的对象,许多企业为保证自身长远发展而加大人才招收力度[2]。更有部分企业为应对人才单位不放人、无法进行人事档案调动的情况而开启“绿色通道”。所谓“绿色通道”,就是指人才不携带人事档案而进行流动的情况,个人只要提供了部分材料就可以在流入单位进行档案重建。就流入企业来说,未接受人才之前档案而为人才进行重新建档是一种解决人事管理档案需求的具体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对于档案管理的影响是负面的,形成了人才流动的不规范现状,重建档案数量直线上升。人才流动环境下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弱化了人事档案的现实功效,另一方面也会为人事管理埋下隐患。

(二)人档分离现象普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促使了各种形式企事业单位的出现和发展,用人单位也依据市场状况进行了招聘形式的改革变化,改变了原本单一的市场招聘机制。与此同时,中国人才受到西方择业观就业观的影响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招聘人才时不再受到传统招聘形式的束缚,用人形式的增多让人才招聘不拘一格[3]。只有人才有能力、有潜力,在招聘中即可以通过简单身份证明提交而正式入职,人事档案被排除在所需资料之外,甚至有部分小微型企业不存在档案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人才流动时大范围的人档分离现象[4]。跳过人事档案提交和接收而直接入职看似更加灵活,也确实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起到一定正面作用,但是人档分离造成的档案在而人不知所踪的尴尬情况为人事档案有效管理带来了强大阻碍。

(三)档案管理混乱

人才流动带动档案流转,若档案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工作偏差就会为之后的工作埋下隐患。档案随着人员的流动在各企业单位间流转,但是部分企业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的较多是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缺乏的其他部门人员,且各单位间沟通机制空缺,档案传递也没有有效途径,这就造成了档案流转时极易出现缺少或者丢失的情况[5]。档案具有原始性特点,内部包含的经历说明、身份证明等极为重要的材料,很难补办甚至无法补办,部分得以补办的材料也丧失了档案原有的效果。档案丢失意味着某段经历的空白,这对于人员来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转变档案管理观念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流动频率极低,人与单位之间有着超稳定性关系,即人的一生发展都被固定于某一个单位之中,这就促成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的形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仅为本单位人员调动工作服务[6]。新时期人员流动情况的普遍性使得旧有理念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已不适应现如今社会需要,故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新时期的新需求,不断革新档案管理理念。转变管理理念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要求,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用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人员流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立足于社会需要进行改革,为整个社会服务。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是人员经历的缩影,根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人员与人事档案是逐一对应的,且不具备重新建档资格,避免因重复建档造成的资源浪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正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已制定的规范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人员流动情况下的档案管理也要遵照规定规范认识档案重建,防止因人才流动不规范造成的档案管理质量下降[7]。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重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还需拥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此外,人员还应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及要求,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规范,从档案收集、鉴别到相关整理以及归档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可私自进行建档、调档。

(三)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

新世纪以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旧有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呈现出不相适状态,不能够满足人才大范围流动需要。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已经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将其使用于管理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解决因落后管理方法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现代储存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成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档案更好保存,另一方面也为单位间的档案转移提供便捷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档案电子化、网络化对于加强档案管理机构间的交流沟通有积极意义,既可以促进人档分离问题的有效解决,又可以提高档案传递效率,从而减少因档案传递不及时造成的重新建档问题。此外,档案信息传递的便利性会使得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

(四)建立全国性的档案信息网络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实现了人事档案管理和对人事进行信息管理的分离,具体来说就是原有单位可以为丰富自身档案而对流出人员的档案进行继续保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储存和信息传播技术建立起全国性的档案信息网络,实现对于接受单位的信息授权开放[8]。具体实施来说,各区域内的人才交流中心是最适宜进行档案信息网络建立的部门,由省级人才交流中心率先与用人单位达成合作,对单位内流出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数字转化,对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建立起流动人才相关的专业人事档案信息库。后辐射全国,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在此过程中,人才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维护、管理以及向接受单位授权进行信息开放。在此之前交流中心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契合实际的科学性收费标准和利用规范,授权单位只需在平台内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实现随时查询相关人员档案。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还包括积极联合各用人单位,实现较为全面的流出人员信息收集以保证信息系统内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相对完整,解决部分企业对人才信息了解不全的问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