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例6篇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1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96—05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着先人所创造的辉煌。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特别是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的成功让国人反思到:为什么我们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被韩国捷足先登了?为什么国内罕见的文物却陈列在国外博物馆内?甚至有德国人说,要看中国的浮雕到德国来;有日本人说,要看苗族服饰到日本来。不可否认,中国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正在流失,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被他国抢注,我们必须利用现代化保护手段,使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与可能,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保护难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89年以来至少做了五次修改。中国由国务院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传统表演艺术;第三,风俗活动、礼仪、节庆;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技能;第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起步较晚,近年来才逐渐有了保护意识,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实际保护措施都不完善,出现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民间艺术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需要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识给唤回来,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人类文化信息的动态载体,体现着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它依托于人这个特殊的载体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手工技艺为表现手段,采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因为传承中强调人的主动性,因此传承人的个人因素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云南哈尼族能诵唱数万行史诗的民间艺人的去世,带走了这个民族辉煌灿烂的篇章;江苏无锡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不是20世纪5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在搜寻民间音乐时为其作品进行录音而保存下来,我们再也听不到那经典的《二泉映月》。

其次是保护方法的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术保护方法单一,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保存,而且没有具体完整的保护方案。当政治变故、战争、自然灾害等发生时,这些资料难以保存,一旦丢失很难恢复。如,伊拉克一带是古巴比伦的发源地,是古代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大量的人类文明文化沦落在废墟之中,这不仅是本国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也是因为缺少一套具有全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交互体系。

再次是地域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脱离不了特定的民族文化,是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目前,大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都在农村,甚至在没有开发的大山深处,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影响较少保存比较完整;另一方面,保守的传承方式不利于本身的创新发展。如景德镇的瓷文化,由于自古以来的传承技艺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限制性,对内又墨守成规,致使世界著名的瓷都地位在国内出现质疑,甚至深圳永丰源集团在法兰克国际消费品展博览会上,打出了告诉世界上最好的陶瓷在中国深圳的口号。

另外,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对国家进步的标志出现了理解偏差,认为越多的高楼大厦,高架桥等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体现,国内许多大城市都争先恐后地拆迁重建,致使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被破坏,而体现一个城市内涵的往往是那些被人们遗忘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的文化。

由于传统保护方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迫性保护,较为条例化,缺少对民众不同的文化层次进行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没有从文化的不可再生性的高度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出现脱节,这说明了在我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段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它们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地形。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以多感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而这一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虚拟情境的再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特点:多感性是指用户在计算机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同时享有视觉、触觉、动觉、力觉甚至嗅觉与味觉;沉浸感是指用户作为虚拟环境中主角的真实感程度,在虚拟世界里听到的声音、摸上去的手感、闻起来的气味以及拿起来的重量都有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的感觉;互动性主要指用户通过声音、手势等发出命令需求,虚拟环境会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构想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而且可以构想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由于本身的优越特点,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让民众最能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给人类所带来的震撼的最成功的例子可谓是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从世博园功能设计、工程规划、大型活动方案审改、客流量统计、安全保障以及展览展示等方方面面都运用了大量的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成功地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生活理念和文化遗产,让全世界见证了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是如何的水融,使古老的文明在今天的科技帮助下焕发了新的风采。

虚拟现实技术的效果形成是由多种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技术性较强等原因本文主要在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应用分析,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我们的生活与更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同步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一)环境建模技术

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其建立的目的就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环境数据建立相关的虚拟环境。虚拟场景的构造主要为三维视觉建模,包括基于图形的绘制技术和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

基于图形的绘制技术是虚拟环境场景中的三维立体模型传统实现方法主要采用的手段,它一是利用相关三维模型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如3D max,Rhion.Proe.Maya等或通过手绘软件将草图转为三维模型;二是从相关3D模型数据库和网站购买模型。模型的建立基本实现了三维虚拟环境的建立,但本身存在许多缺点,三维软件本身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建立的模型在细节处理上不能达到与实际事物的完全相符。为了营造更好的逼真效果,建立的模型要进行灯光、材质的相关处理,材料库里的图片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如果在软件里自己进行渲染就会大大增加模型的空间容量,而虚拟环境中的每个角落都是这样建立的,当环境稍微复杂一些,就会占去电脑大量空间,严重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在体验虚拟环境时由于电脑传输数据存在时间差,其动作就会反应迟钝,用户根本体验不到那种随心所欲的真实感。

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拍摄实际事物进行图片采集,是完全由真实图片构成的一个虚拟环境,能够使用户真实沉浸其中。由于相机拍摄的图片没有三维几何信息,没有光照函数等数据信息,因而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由Apple公司推出基于静态图像是的虚拟现实技术(Quiek Time VR)系统,它是一个基于柱面全景图像的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无需知道图像的三维几何信息单可以支持用户在虚拟环境中3600环视、沿固定路线前进与后退等漫游操作,而且用户看到都是高质量的真实照片。Quick Time VR采用照片、录像或数字图像来创造虚拟环境,通过对资料的六个表面进行不同距离和方位的图像修复、整理、拼结成一幅完整的全景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360。的旋转参观。而且可以通过多屏拼接技术,将画面扩大到理想大小,如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馆、韩国馆等都是多屏拼接的成功案例。

(二)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

任何我们从现实世界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物体都是有空间感的,比如,从不同声源发出的响音,可以根据声源空间位置的不同,感受到不同的声音强度;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三维立体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特点。因此,不仅是物体,而且声音都是占有空间的。然而,我们平时看到、听到的视音频资料都是从同一个扬声器里播放出来的,原来的自然空间感不存在了,就成了单音。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声音和物体的显示重新获得立体空间感,打破了传统视音频技术的缺陷,增强了虚拟环境的真实感。

虚拟现实技术中立体声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对直达声、回声以及周围环境的混杂声的设计,综合营造的一个立体效果。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是通过特殊立体显示仪器实现的,如,光阀眼镜、头盔显示器、手持立体显示设备等。由NVIDIV提供的Quadro显示芯片在立体显示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例如,利用NVIDIV技术打造的电影《圆明园》,导演金铁木也说到,如果没有NVIDIV显卡。文明不可能完成这部电影,大家也不可能看到如此真实的画面。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突破27亿美元,赢得了全球电影票房历史第一),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如同真实世界的场景画面就是由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

(三)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指用户脱离了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的限制,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势、声音等体态发出需求信息,虚拟环境针对命令作出的相关回馈与反应,并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技术的实现也是通过特殊的传感器设备实现的,如,数字手套、动作跟踪器、力量反馈装置等,可以对用户的手势体态作出相关的信息反馈;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可以建立三维语言模型库,当语音控制按钮开启时,虚拟环境就会根据用户的声音作出相应的信息回馈。

(四)系统集成技术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统集成技术为重中之重,包括信息同步技术、模型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识别和合成技术等。简而言之,系统集成技术就是将构成虚拟现实环境中应用到的各项技术在技术兼容、播放速度、显示效果等完美结合成为系统化的过程。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之间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活态化”的文化空间。它是要和特定的文化空间联系在一起才能存在的。没有了文化空间,民俗就变成了干尸标本。问题在于:已经逝去的文化环境,在当代新的文化环境中是如何存在、如何发展和蜕变的?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设想:采用数字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信息化的形式转换。因此,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打破了传统保护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只善于二维保存,采集图片的主要手段是利用相机、录像等图像设备,当主体物过大时我们很难拍到完整的画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收集到的各种图片进行多次修复、拼接,模拟成一副近乎真实的三维立体图,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事物场景进行观察和体验,营造其他传统保护方式无可比拟的真实性。

(2)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体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图片、录制声音及拍摄影像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分类,建立图文声像各类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档,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

(3)完成了现实世界的再现

在虚拟三维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于用户,并且通过对用户的行为作出及时的信息反馈,使人感受到作为虚拟环境中主角的真实感程度,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近乎完全真实的感觉。而且,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多维信息的交互作用,获得对客观世界真实事物的深入理解,如虚拟驾驶学习。可以通过虚拟环境的练习达到对实际水平的提高。

(4)使静态的文化遗产得以动态化

通过活体影像、动态影像等技术将静态的文化资料得以动态体现,它不再局限于文字和绘画等止于平面的状态,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

(5)构想了发展方向

虚拟现实环境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而且可以构

想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我们可以根据人类需

要构造已经不存在物质环境或构想预期项目的发展趋势,打破了传承人个人因素的限制,而且虚拟管理实验可以取代消耗巨资的现实操作。

(6)弘扬与发展并存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的部分模拟视频发到网络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世界舞台,吸引到世界各地的游客,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案例分析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申的重要意义

据中国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从上述调查中发现,吸引游客的着力点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不是大量的人造商业设施。江西省是中国目前资源环境保护最好的省份之一,全省绿化面积达60.05%,拥有国内最大的淡水湖。2009年,国务院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经济圈的决定,这是多年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发展项目。除此之外,江西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赣文化,据有关调查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省共有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16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2个,涉及傩(傩舞、傩面具等)、戏剧、灯彩、铜管乐、唢呐、山歌、歌舞、诗词,以及农民摄影、农民画、版画、漫画、剪纸、书法、根艺等十多个艺术种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江西省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文化内涵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当地的旅游经济一起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如果将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在更好地宣传与保护的同时,必然带来大量的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应用在实际景区;另一方面构建出来的虚拟景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用户提供部分虚拟旅游的服务项目,并可以收取比实际景区门票便宜一半的体验价位,游客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体验景区的特色,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而且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想,将一些不存在的文化、旅游景观虚拟出来,如,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江西省是一个拥有众多天然旅游区和名胜古迹的文化宝地,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抓住机遇,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建设共同发展,力求打造一个既环保又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省份。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江西傩文化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在军事航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量的成功案例对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江西萍乡的傩文化的保护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萍乡的傩文化是江西比较最具代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殷商时期,其最具特色的是借面具进行角色转换,是一种以假面模拟表演为特征的敬神驱邪的诬术活动,包括傩祭、傩舞、傩戏以及活动中应用到的面具等工具,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分布广泛等鲜明特色。

傩文化的保护主要涉及傩面具的低稿、选材、雕刻工艺及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傩舞、傩戏主要是动态和信仰的表达及声音的设置以及像傩庙,祭祀、舞蹈用具等环境的设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资金的缺乏,直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中图像绘制技术和三维显示芯片等高端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采用“阶梯式”发展模式,在使用相对低端技术并足够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逐渐向高端技术靠近,最终实现与技术同步的发展模式。比如,在虚拟环境的建立上,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早期的模型建立方法——三维软件建模和运用手绘软件将草图通过扫描等方式进行三维转换,虽然在逼真性和效率上都落后于先进技术,但相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保护方法也是一项新的尝试。在立体声效果上,可以选购性价比较高的立体声设备或通过设置多个扬声器等方式达到近似效果;在服务项目上可以先从虚拟管理开始,运用虚拟遗址进行线路的设置、人员的疏散、整个文化遗址的开发等项目的研究等。

五、结论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2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创作 传播 苏北大鼓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4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它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文化形式、传统工艺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进入数字时代,利用高清数字影像直接记录和再现,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通过影像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播,将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江苏省第4届“阳光校园”优秀微电影作品大赛中,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高教学会会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刘峰老师,负责指导拍摄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熊仔成长记》《时光记》《苏北大鼓》分别获得全省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而《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崇光先生弘扬“非遗”项目“苏北大鼓”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该片纪述了江苏省“苏北大鼓”第八代代表性传人、宿迁市曲艺队队长牛崇光,以锲而不舍精神发扬、传承苏北大鼓的纪实。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的牛崇光,在这部纪录片中,以唱腔优雅,悬念强、说白利索、精湛表演、唱篇锦绣、故事情节生动、唱腔形象稳重等特点,展现了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1.1 精心选择“非遗”拍摄题材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

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通过对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的纪述,向世人展示苏北大鼓的魅力,从而赋予这部纪录片以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先期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对“苏北大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随后深入拜访牛崇光先生,几经交流,最后拟定好采访拍摄提纲。

1.2 做好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

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中,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多次深入牛崇光先生的家中。为真实展示苏北大鼓唱腔、技法,认真做好他在悬念、说白、表演、唱篇等方面进行声音、图像的现场演绎场景。从而以音像形式清晰完整且形象直观地呈现苏北大鼓的现状,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苏北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得这项“非遗”项目得到很好的传承。

1.3 真实客观进行相关影像叙事

在《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着力进行真实的影像叙事,每一部分的纪述都体现出“真人、真事、真情”的叙事原则。为此,在现场拍摄中,非常重视画面、声音以及声效的同步性进行真实客观叙事,力求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苏北大鼓”第8代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纪录片的光影手段,记录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独特的文化技艺,还原“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着力传播“苏北大鼓” 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该片中,既充分发挥了电视生动、声画形象的优势,又精辟概括和客观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文化艺术价值、传承技艺等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之留下了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

2 通过相应技法增强影像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同期声采集、蒙太奇剪辑手法运用等,增强了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增强了影像的艺术魅力。

2.1 充分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同期声的采集是《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它采集到了“苏北大鼓”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此外,现场的环境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整个画面影像内容,使得传承人牛崇光更加鲜活、形象,富有立体感,真实地把牛崇光先生洪亮圆润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苏北大鼓传承人技艺之纯熟深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苏北大鼓的无穷魅力。

2.2 合理化运用解说词辅助叙事

“解说词是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广大观众”[2]。合理化地运用好解说词,不仅能对纪录片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还能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作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中对于苏北大鼓历史的解说,对于其现状和传承的解说,以及对牛崇光先生的背景介绍,都有利于观众对整个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基本不用,而是要适度。对于《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难以理解的片段,通过解说词形式进行了相关阐释,比如在介绍传承人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时,对苏北大鼓的构造、用法、苏北大鼓的唱腔特点等给予了相应的解释说明,便于让观众有个深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牛崇光先生在周末书场上的表演片段,则没有使用解说词,而是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使得观众内心被震撼的同时,引发对“苏北大鼓”现状及未来传承的深切担忧。总之。解说词的合理运用,使得这部纪录片各个片段之间衔接更加自然合理,更具系统性,增强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3 以蒙太奇手法突出深化主题

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3] 《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通过对镜头的组合与拼接手段,更加鲜明地突出纪录片的主题,从而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实现“有意义的震撼”。

为此,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明了地认识唱书技法,我们在后期制作时,对采访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剪辑中进行合理地组接,使得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主次鲜明而又富有节奏感,形象地诠释了苏北大鼓“板、鼓、唱”相结合的特性。体现了唱“苏北大鼓”,必须先练打板,再练打鼓,最后才学唱腔的“三眼对”学习过程。

此外,在《苏北大鼓》中,还通过镜头的组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以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书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苏北大鼓的听众,这些听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十分专注,有的甚至学起牛崇光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唱起来。观众的神情与牛崇光先生的神情相呼应,表现了苏北大鼓极强的吸引人与感染力。但是这些清一色的中老年观众,又不免让人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日渐式微,以及它的传承现状让人陷入深思,从而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对于苏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

2.4 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情节叙事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思想予以展开。同时要分清主次,使得整个纪录片显得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也利于观众更好地把握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舌尖上的中国》则最为典型,它展现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现的是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揭示人们内心深处最喜爱、最渴望的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民族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我们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则向观众展示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它与现如今年轻人所追崇的流行乐、摇滚乐等大不相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通过围绕主旨思想展开情节叙事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在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3.1 通过文化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它得以传播,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媒介则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方式便是纪录片。我们通过电视纪录片传播等手段,来实现对“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2 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当今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有效实现传承,当前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介进行宣传相关纪录片,比如:在各级电视台设置纪录片频道或栏目,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现有效传承。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并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比如:某企业中的某一产品形象与当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吻合,则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来宣传某一产品的文化意蕴,以此丰富该产品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形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而间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3 利用多种平台实现有效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宣传,要重视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投放平台;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平台上,播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提高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交车载电视和广场大屏上进行投放,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4 结语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他还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通过《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之深厚,从而激励我们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 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3

关键词: 动物权利;动物保护;动物伦理

长久以来,人类与动物共同生存,其关系微妙而又复杂。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伦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也从未停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人类是否可以利用动物?动物是否拥有权利?人类是否对动物有直接的义务?此类问题,忧扰以久。

一、动物权利的概念

1.动物权利的概念

动物权利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出自英国学者亨利・塞尔特1892年所撰《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他认为对低等动物的同情心和善良与承认动物具有权利是不同的,应制定动物权利基本框架并提出有效措施防止动物权利遭遇侵犯。〔1〕

2.动物权利形成背景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定位的认识很早就形成了,即人类利用动物是合理的。动物权利运动是随着20世纪人类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妇女权益的人权运动之后而兴起的。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提升,人类开始通过科学技术来改造自然。然而人类向自然界的无度索取,导致环境问题扩展到全球范围并引发生态危机。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突出,人们日益认识到自己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动物对于自然的重要意义。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与动物相处的可持续之路。简而言之,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动物权利论的形成。

从另一方面来看,动物首先进入人类伦理关注的视野,也有着动物自身的原因。动物的基于其生理特征和心理表象与人类更接近。从生理特征来看,动物拥有诸多与人类相近的生命属性。从心理表象来看,动物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群体,高等动物与人类还有一定情感基础。〔2〕所以,动物成为人类在自然中调整自身位置的最早关注群体。

二、人与动物的历史关系

在人与动物的关系方面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利用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观的两种观点的对峙,而人类中心主义理论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西方强调人是上帝的创作,有着天赋统治其他动物的权力,把人与动物截然分开。《圣经》告诉我们,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给人类在宇宙中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古希伯莱文献中提到,在最初的纯洁天真状态里,人是素食者,只吃“蔬菜”,伊甸园在这时通常是宁静和平的景象。可是历经堕落之后,人类获得允许将动物列为食物。《创世纪》中认为人是神造万物的顶尖、从神那里得到屠杀和使用动物的权利。这样的观点,并没有严重的挑战存在。

神赐福给诺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这地……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创世纪》9:1-3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位食素主义者,他相信灵魂不朽和轮回转世,认为动物与人一样也有灵魂,鼓励门徒尊重动物。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必须是素食主义者,因为动物与人分享灵魂一部分。〔3〕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统治肉体,理智统治,动物只能使用身体,比拥有灵魂和理智的人类低贱,应该收人类统治,并主张动物是成就人类的目的而存在。

“植物为着动物存在,动物又为着人类而存在――家畜类为着人的役用和食用,野兽为了人的食用及其它生活用度……她创造一切动物乃是为了人类绝对无疑。”〔4〕

亚里士多德对动物的看法构成了这个时期西方传统中的主流思想。

重要的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提出无理性的生物不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应该收奴役;在宇宙的整体中,是次要的组成部分,并不能领会整体的完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理性生物的利益。因此,人取用动物是合法的。他反对残虐动物,因为人们对待动物残忍的这种思维将会转移到对待其他人的方式上,即既然会对动物残忍,也就会对他人残忍。

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人文主义的兴起给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中世纪的宇宙观被撼动,因此连带着了早期有关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地位的观念。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即强调坚持人类的价值以及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中心位置。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认为动物是自动之物,感受不到疼痛、快意和其他感觉。人用零件可以造出各种机器,而动物则是神造的机器。“与动物身上的大量骨骼、肌肉、神经、动脉、静脉等等相比……所以我们把这个身体看成一台神造的机器”。〔5〕

笛卡尔还想到了一个现实的优点,即与其说是对动物残忍,不如说对人类宽厚,因为人类在吃动物或者动物的时候,不用担心自己是否犯罪了。动物活体实验的做法,则在笛卡尔的否认动物具有意识之后,在欧洲流行起来。

“笛卡尔式的科学家冷漠地鞭打狗,还嘲笑狗似乎感到了痛苦并同情这些生物人。他们认为动物就是钟表……整个身体是没有感觉的。他们把这些可怜的动物的四只爪子钉在木板上活体解剖,观察其循环系统,这引发了很大争议。”〔6〕

然而盛行的动物实验在这里反而让人类发现,动物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地方。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动物会感受到痛苦。休姆说道:“人道法则要求我们温和使用这些生物。”

洛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应从一开始就教幼童憎恶一切杀戮或折磨动物行为。“因为人习惯了折磨和杀害动物,久而久之,他对同类的心肠也会变硬,那么以折磨和毁坏弱小动物为乐的人,就不可能对其同类怀有一颗十分同情或宽厚的心。”〔7〕

在康德看来,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理性,不能成为道德主体。但是他认为我们对动物仍然有一种间接责任,这有利于支持我们对于人类的责任。若一个人不想扼杀对人的感情的话“他就必须学会动物友善,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在处理他的人际关系时也会对他人残忍。”

英国的哲学家、道德理论“功利主义”最著名的倡导者之一边沁,认为动物是有感知能力的,能感受到痛苦与快乐。边沁对康德提出问题:“问题不在于‘它们能推理吗?’,也不是‘它们能说话吗?’而是‘它们会感受到痛苦吗?’”边沁拿动物的处境与黑奴的处境对比,期望动物可以取得原本属于它们、但只因为人的残暴之力而遭受剥夺的权利。

达尔命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达尔文在《人的来历》中指出人类与动物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他写道:“在他们的精神官能上,人和高级哺乳动物之间没有本质差别”。进化论则为生物学角度为动物关怀与保护伦理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动物是人类的同胞:所有生命的存在物都有着某种普遍的亲缘或亲情关系”。

叔本华主张动物应在道德体系庇护下,“使用动物为我们工作是正当的,只有当人们过分役使它们干活时,那便是残忍了。”〔8〕叔本华接受人类必须杀食动物才能存活于世的观点,但他也提出要尽量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如施用麻醉剂。

在18世纪,动物地位在思想上获得了进步。尤其是19世纪,一些法律的制定给动物带来了一些实际上的改善。到了20世纪,在动物权利论的基础上,自然保护主义者提出了生命平等论,阿尔伯特・施韦泽是生命平等论的代表,认为所有的生命是神圣的,提出了著名的敬畏生命伦理论。平等生命论把伦理关怀的视野扩展到了包括一切生命。

动物权利论的发展史,也是人与动物关系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对动物权利思想的研究只是零星地散见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中。〔9〕中世纪的动物权利观则充满了“神学”的气息。

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经受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两次运动的洗礼,从思想上摆脱神学的束缚,动物权利的思想在这里得进入了人类中心论主导的思想领域。然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来带了环境污染。基于生态保护的时代要求,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重新回到了议题上。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应的“弱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弱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求绝对化,并提出在道德上要关心动物。

三、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现代动物权利的主要理论来源于澳大利亚伦理学家彼得?辛格和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彼得・辛格,是最先产生广泛影响的动物权利的理论捍卫者,他的著作有:Animal Liberation(1975),Practical Ethics(1979),Animal Factories(1980),One World: Ethics and Globalization(2002)等。他认为一切物种均为平等,提出了“动物解放”的概念,主张人类给予“非人类动物”关怀。其著作《动物解放》,被称为是动物保护运动的圣经,生命伦理学的经典之作,素食主义的宣言。

汤姆・雷根作为当代动物权利的倡导者,其著作有Empty Cage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Animal Right (2004),All That Dwell Therein: Essays on Animal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1982),Animal Sacrifices: Religious Perspectives on the Use of Animal in Science(1986),Defending Animal Rights(2001)等。

1 汤姆・雷根

汤姆・雷根,被誉为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其理论被人看作是“激进的动物权利论”。

他评判了间接义务论。例如,你的邻居踢了你的狗。那么,你的邻居就做了错误的事情。其错误在于,这种行为伤害了。因为邻居踢了你的狗会令你烦恼,也侵犯了你的财产权。即你邻居涉及到狗的责任是对你的间接责任,在雷根看来这种“间接义务论”有两个有缺陷的观点:动物没有任何感觉的观点和只有人类的疼痛才与道德相关的观点。

雷根批判了契约论。根据契约论,道德是由契约规定的,接受契约的人拥有契约所赋予的权利,那些不能签订契约的人由于受到有些签订契约人的关爱而得到契约保护。我们不伤害某些动物是因为它们是人们情感利益所在,那么那些不受人们关爱的动物权利将无人保护。〔10〕在雷根看来,动物不能够理解契约也不能签订契约,某些动物是人类感情利益的对象才受到保护,那么其他动物将无人保护。

雷根批判了“残忍―仁慈论”。 “残忍―仁慈论”主张仁慈地对待动物,认为人类对于动物富有仁慈和负有不对他们残忍的直接义务。但是无法保证这种仁慈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例如,一个宽厚的种族主义者,会仁慈地对待自己种族的成员,偏爱他们的利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仁慈是不公正的。残忍则无善可言,但是反对残忍也无法保证就能避免做出错误的事情。

雷根批判了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平等原则,即每个人的利益都要考虑,并且应该得到同等的考虑。然而在雷根看来,功利主义要求我们要带来最好的结果,是每个个体最好的总和的结果,这并无意味着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都最好的结果。

最后雷根从功利主义更进了一步,提出“固有价值”观念,主张每个动物都有不可替代和均一化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平等地属于那些生命体验主体,人类有直接的义务保护动物。

然而如果动物拥有权利,在实践层意味人类不能使用动物。不能使用动物的皮毛做服饰,也不能从事商业性的农业活动,更不能将动物当作工具用于科研、医学、产品安全测试。几乎所有人都因压迫动物而获利,人类巨大利益会因为动物拥有权利而缺失,对此雷根的回答是:“哪怕世界毁灭, 也要让正义得到实现。”〔11〕雷根的目的不要是整顿“笼子”而是要清空“笼子”。

2 玛丽・沃伦

相对于雷根的激进的动物权利观而言,玛丽・沃伦的动物权利观被称为温和动物权利观。她认为,动物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动物拥有权力。“它们感受痛苦的能力给予了它们一种权利,即不把痛苦故意无谓地加诸它们身上的权利。它们体验愉快的能力也给予了它们一种权利,即不被剥夺大自然赐予它们的任何一种愉快和满足的权利。”〔12〕

玛丽・沃伦认为动物也拥有生存权,其生存权比人类要弱一些,所以当人类在必须杀死动物以达到重要目的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不能为娱乐或其他琐碎目标杀死动物。

3詹姆斯・里查尔斯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里查尔斯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差别也并不如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重要。他的方法是:“首先,我们选择讨论我们认可的人所具有的那种权利;然后,我们要质问,人与动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否会证明我们否认动物的权利,但与此同时却承认人的权利的合理性。如果不能证明的话,那么,我们正在讨论的权利就是既为人所有,也为动物所有的。”〔13〕

例如不受折磨权。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指出,所有人有不受折磨的权利。因为人能感受到痛苦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会做数学题。然而动物也有感受痛苦的能力。

再例如自由的权利,他对自由重新做了定义。

自由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当他或她能够随其所愿,而不受制于外在因素干扰其行为之时去行动,就是自由的。〔14〕从自在善的角度,一只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而飞向蓝天,比在笼子里要健康、自由得多。

另外,动物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权力,比如财产权。在洛克的例子中,一只松鼠通过劳动采摘果实,则这枚果子就成了松鼠的私有财产,是劳动把这个采集到的果子和那些天然的果子区分开来。

最后里查尔斯强调,动物拥有权利并不是在否认人权,而是在保护人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其他动物所拥有的权利,尤其是自由的权利。

四、动物权利的争议

关于动物权利论的思想在学界引发广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动物权利论的思想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则是不现实的。

1 卡尔・科亨

反对动物权利论的学者以卡尔・科亨为代表。卡尔・科亨对权利主体提出质疑,反对动物拥有权力。

雷根认为动物是生命主体,只要某种存在能够在事实、价值和逻辑层面被证实是“生活主体”此种存在就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并有权利要求这样对待;而卡尔・科亨科亨的论述起点则是“道德主体”, 唯有道德主体才能拥有权利。〔15〕他对动物权利最为尖锐的批评理由在于,生命主体并不等同于道德主义,人是生命主体,也是道德主体;动物是生命主体,却不是道德主体,因此不能享有权利。

科亨认为动物权利论者误用了权利的概念。人的权利建立在人类道德共同体之上,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因为权利的概念在本质上属于人;它植根于人的道德世界,且仅在人的世界里才发挥效力和有适用性。”〔16〕

对于“为何要善待动物”这个问题,卡尔・科亨指出基于动物不是道德主体,但是能够感受苦乐,在此意义上,人类有义务去关心动物以及仁慈地对待动物,但不意味着动物拥有权力。

此外,人类痛苦的解除依赖于动物实验。在这里,卡尔・科亨叙述了用动物实验为医学研究和人类福祉带来的一系列的巨大贡献。例如:力衰竭、糖尿病、肺气肿、肥胖症、失眠、各类神经退化性疾病等等一都得益于动物医学实验。

2 爱伦・怀特

哲学教授爱伦・怀特不主张动物拥有权利。爱伦・怀特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别应是逻辑上的标准,而不是某种基于事实的标准,例如能感觉到疼痛。人是逻辑上唯一能有权利的生物,权利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权利的语言”,只有人能构成为权利的主体。

权利是这样的事物:它可以被行使、获得、享有、赋予,它可以被诉求、要求、维护、坚持、保证、放弃或者让渡;一种权利可以如此这般做,也可以为了某物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在某种情况下, 一种权利就是拥有某种情感或者采取某种态度。〔17〕人这种物种是可以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去行使或者放弃权利的。而仅有感觉能力或感受痛苦能力的某些事物不是具有行使、拥有、享受权利的能力的必要条件,也不能诉求、维护、坚持其权利或为其权利而斗争,不可能让渡、放弃权利,也无法履行责任、义务和特权等等。

3 R.G.弗雷

根据汤姆・雷根的主张,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均有平等的固有价值。弗雷提出异议。他认为,人类个体并非都有同样的内在价值,残障和严重疾病的某些人类的生命质量太低,以至于所具有的价值量变低。动物也是如此。

五、总结与反思

动物权利论的思想相较于过去零散的形态,到现在已发展成较系统、完整的状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关系的不停改变,动物权利论的思想应该随之调整、趋于完善。辛格认为一切动物皆平等,反对工厂化养殖和食用动物;劳伦斯・ C・贝克则认为与动物相比,人类的福利应得到偏袒和优先对待;加里・ L・弗兰西恩认为人类不应该把动物是为财产;卡尔・科亨则质疑动物权利的主体性,主张动物不享有权利;巴特・格鲁泽斯基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反对将动物作为人类的食物而被宰杀,并且论证了吃素的合理性。动物权利的思想研究给当代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带来启示,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遭遇困境,生态危机全球化和当今社会动物伦理问题频发生的情况下,尊重和保护动物显得格外紧迫。素食主义的流行也是保护动物的一种尝试,它给予人类健康的同时也保护了动物不受伤害,作为一种新式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当下对保护动物和缓解世界粮食危机显得很有深意。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已历时久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杀伤力的增强,保护动物仍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4

[2] 傅晓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关怀[J].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三期:103-103

[3] 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3

[4]彼得・辛格[M].动物解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224-225

[5] (澳)彼得・辛格,(美)汤姆・雷根.权利与人类义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

[6]汤姆・雷根[M].动物权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7]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4

[8] 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4 [9] 黄芳.论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4-75

[11]半夏.动物权利之华山论剑―评《动物权利论争》绿叶书评[J].绿叶书评109-109

[12]武培培,包庆德.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29(1):75-76

[13] (澳)彼得・辛格,(美)汤姆・雷根[M].权利与人类义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3

[14] (澳)彼得・辛格,(美)汤姆・雷根[M].权利与人类义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6

[15]半夏.动物权利之华山论剑―评《动物权利论争》绿叶书评[J].绿叶书评110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4

【关键词】高中 英语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时代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身体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五育”之中坚持德育为首,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传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如何做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应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

1.重视课堂教育的作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又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要能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

2.挖掘教材内涵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内涵,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闻其道、悟其理、读其情、育其德”。

高中英语教材所设计的话题覆盖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语言素材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如信息技术、科技成就、航空航天事业,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克隆技术以及对友谊、科学文化、法制宗教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有年轻人喜爱的摇滚乐、美国乡村音乐等;有中外影视名人及作品、体育赛事及明星的介绍;有激发想象力的科幻作品;有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异同;还有吉尼斯纪录、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发明创造、幽默故事;有如何交友、如何保健、文体娱乐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内容;还有历史与地理、考古学、卫生保健、急救与治疗传染病等。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借助这些素材,巧妙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认识力,以期收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1爱国主义教育。在SB3A Unit2 Crossing Limits单元中,讲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和成就。教师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生动地再现这一宏大的历史场面,再通过精心的设疑、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航海历史,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还可以大大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SB1B Unit17 Famous Women,SB2B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以及Unit18 Inventions这些单元中,中心话题是“杰出女性”、“科技成就”、“发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今女名人李清照、宋庆龄、冰心、杨澜、“跳水女皇”伏明霞等以及她们的事迹,来感染学生立志成才;通过展示、讨论中国过去的伟大发明及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银河”计算机、“神七飞天”、“太空漫步”、“‘嫦娥’工程”等,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2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沟通与交流,让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贫富、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建立起友谊和对话的桥梁,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经济,减少对抗。在SB1A Unit8 Sports 单元中介绍了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历史,奥运会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以及举办奥运会的最高宗旨。同时介绍了中国人民对举办奥运会充满热忱以及正在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的顺利举行而不懈地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层地理解“奥运”在世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奥运”精神以及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奥运会给了世界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也给中国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能成功举办百年梦想的中国奥运,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标志,促进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突破性发展,是全面显示本民族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绝好契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达到新的水平,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得到进一步提升。

2.3优良传统教育。在SB1A Unit4 Unforgetable单元中首先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或经历引出话题,讲的是Jeff和Flora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在危急关头,他们感到恐惧,但更表现出冷静、顽强,积极自救,逃过了一次又一次扑面而来的浪头,最后看到获救的希望。SB2A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单元描述了公元79年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城市被掩埋的悲惨的景象,特别记叙了作者的叔叔在本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无畏精神,这就让我们联想到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电影剪辑《5•12汶川不相信眼泪》、《为了生命》等,来展示在这场特大灾难中中华儿女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舍己救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个国家历经劫难而不屈的坚强意志;讴歌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美德;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在悲痛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在灾难临头之际如何自救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在危急关头的应变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天灾和意外伤害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

2.4集体主义教育。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在现代社会中所占比例很大。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比较冷寂,活动比较单调,独生子女容易形成自私、任性、孤僻的性格,往往缺乏交友的能力而不合群,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SB1A Unit1 Good Friends 中叙述的是美国电影《Cast Away》的情节。片中主人公Chuck Noland整天忙忙碌碌,工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一次出差途中,他乘坐的飞机失事,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并且被困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四年的荒岛生活使Chuck Noland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感受。于是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What did Chuck do in order to survive? Why did Chuck Noland treat Wilson as his friend? 组织学生探讨;然后设计相应的情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彼此对立的角度来看待交友的问题。学生们众说纷纭,兴趣盎然,劲头十足,这既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帮助学生懂得了交友的艺术,最后学生们对“如何对待朋友和他人”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享受到友谊的快乐,积极地参加到集体生活中来。

2.5环境保护教育。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破坏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环境保护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SB1A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单元中,探讨的话题就是“环境保护”,内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污染的防治”、“生活中的环保”和“环保知识宣传”等。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和建议,学生从中可以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SB2A Unit9 Saving the Earth 单元讲述地球所面临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展示“水污染、垃圾污染、空气污染、过度砍伐、土地沙化等”图片或课件,让学生对球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的前后因果关系有了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通过探讨互动,学生们懂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臭氧日”、“12•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日,设立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对环保有益的事,以培养学生环保的责任感,调动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

2.6安全教育。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中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安全事故,和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确保学生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在SB1A Unit3 Going Places单元中,作者首先设问Why do people travel? 列出了人们外出旅游的种种目的,由此引出HIKING和RAFTING两个标题。RAFTING分两个自然段: 1. What is rafting? 2. How do you go rafting safely? 加深学生对远足与漂流等冒险旅行的了解和印象。于是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利用学生以前的旅游经历或一段旅游音像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如means of transporation, safety,manners等关于安全、社会公德等问题的讨论。由于教学设施、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多方面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容易发生摔伤、噎塞、溺水、交通等等安全事故,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呢?遇到紧急情况如何进行急救?SB2A Unit8 First Aid 单元涉及关于动物咬伤、烧伤、刀伤和中毒等的急救常识和家庭安全须知。通过展示、设问、讨论和总结等教学手段,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怎样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急救基本常识和步骤,以便能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教材通过这些话题以及语言素材,将情感态度(如国际视野、民族意识等)、文化意识(如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等)、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利用课外读物,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要多种多样,要课内课外相结合。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摘抄自己最欣赏的英语名言、座右铭,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又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引起心灵共鸣。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英语教材选材新颖,内涵丰富,教师课前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进行随机渗透,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千万不能离开教材而进行空洞的说教。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润物细无声的启发、熏陶,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塑造灵魂的任务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5

关键词:思想;表现;创意;保护

1.引言

当前各行业为保持竞争力,在发明、生产、销售环节上都费尽心思,积极创新,有的甚至斥巨资在创意上,以求体现自己产品的独特和优越性。因此关于"创意"的纠纷也是大量产生,亟待解决!在我国,创意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用语,"创意"并不受《著作权法》的直接保护。一个具体的方案创意一般是运用商业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创意著作权"能否被保护,关键在于认识清楚思想表现两分原理,划清思想与表达,即内容和形式的界限。

2009年2月,武汉市民郭某认为武汉园林雕塑院设计方案中的"孙中山宋庆龄双人雕像"的创意是其首创提出的,以中山公园管理处、武汉园林雕塑院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为由将二单位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郭某的"双人雕塑创意",总体上属于创意、构思或理念的范畴,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保护范围,郭要求对其"创意"给予保护的理由不能成立。本案法院没有明确援引著作权保护理论,却把"创意"排斥在作品的范围以外,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创意著作权不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是创意著作权的障碍吗?恰恰相反,思想表现理论是创意著作权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

2."创意"著作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直接将创意纳入著作权的范围内,上述案件的判决便是体现。创意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呢?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对思想观念、创意方面是不直接保护的,他保护的是思想观念、创意的表述,如文字、录音、录像等载体,而不是观念本身。案件中混淆了"思想观念"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两个概念。原告要求保护的创意属于思想观念,并不属于思想观念的表达。而创意是一种思想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是无形的。其他人有权将同样的思想观念以一定的方式加以表现和利用。通常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是你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的表述,只有以某种有形的载体来体现这种智力成果,即把思想观念转化为思想观念的表达,才会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然而在国外判例中,现代著作权已经将创意纳入保护范围了,如Metro-Goldwyn-Mayer.Inc诉American Honda Motor Co.Inc案。案件中原告指控被告广告中的场景侵犯了原告的电影享有的著作权。广告里的人物形象以及情节元素早在原告的电影表演中已经就存在了。法院判决被告构成对原告的电影里人物形情节等元素的模仿,构成侵权。该判决无疑是对创意著作权的保护的支持。所以,对创意著作权加以保护的关键,在于两分原理的思想和表现的概念界定,我们不应该让思想两分原理成为保护创意著作权的障碍。

3.思想表现两分原理不构成创意保护的障碍

应该用什么方式才能够使"创意"得到有效的保护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思想表现两分原理生硬地看成只是"思想"和"表现"两个固定的概念,而是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将其概念发展。

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是指著作权只保护思想的表现而不保护思想本身。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第102条(b)款规定:"著作权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创作的原创作品都不延伸到任何思想、程序、过程、制度、操作方法、概念、原理、或发现,不管在这样的作品中它被描述、解释、说明或具体化的形式。"TRIPS协议第9条第2款规定:"著作权保护应延及表现,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但是该原理仅提供了现代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框架,由于思想、表现本身就是抽象和极具伸缩性的,因此原理的提出及立法规定也仅仅是理论发展与实践的起点,而非终点。思想、表现具体内涵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把握。

思想表现理论不应该限制创意著作权,否则会影响创意者的创新积极性,甚至文化产业的发展。思想表现两分原理"表现"应该放宽解释范围。将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仅限于作品的物理载体形式是不合理的。"文学产权的任何保护当然都是基本的,无论是在制定法下还是在普通法下,这种权利都不应被限制在文本的字面上,否则剽窃者将通过非实质的变更而逃脱。"Hand法官说。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大大扩张了,日益增多地提供了更宽泛的权利。著作权不再限制在逐字或接近逐字的复制上"。在美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一系列的情节的思想创意被广告商复制,法官判决构成侵权,实际上是支持了原告的创意应受保护,尽管电影和广告剧本之间的相同情节的发展尽管没有字面复制。

由于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本身的特性和对著作权保护的价值需求使得其成为著作权保护的扩张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作品中能够受到保护的要素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字面复制到非字面的角色、整体的概念和风格等。思想表现两分原理的发展从起初的单一的复制行为到现在不断的扩大,其理论概念也应当遵循社会需求将其表现范围拓宽。

4.创意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创意作为一种能够被充分描述并且被人们所感知的思想,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根据艺术理论,创意也是艺术作品的一个必要阶段,在艺术创作构思中创意是可以通过制作、表演等让人们感知的。电影情节中往往会表现创意者的情感信息,而这种创意的传递并不局限于文字。多元素的结合也更让我们从整体上感知,并达到对产品感知的价值效果。所以说,创意这一智力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必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其加以保护。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创意著作权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笔者在上文中为创意著作权提供的两分理论"表现"的范围放宽解释为进一步用著作权法保护创意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创意者的权利是否能够有效保护还是需要依赖于著作权法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由于"思想和表现的措辞仍然是奇怪的没有定义,没有内容的词语,没有酒的酒瓶。"所以,思想和表现之间的模糊的线没有固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不受保护的思想要素扩大到现在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美国的etro-Goldwyn-Mayer.Inc诉American Honda Motor Co.Inc案,在本质上保护了创意著作权。因为创意的保护与著作权立法的目的是相一致的,所以保护创意著作权,将进一步保护文化科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Jonathan S.Katz,Copyright(c)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1997.Expand No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dea Protection within the Copyright Act.

[2]W. R. 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Copyright, Trademarks and Allied Right, Landon: Sweet & Maxwell, 1981, at p319.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范文6

关于《木偶的森林》读后感通用范文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去书店买来了《木偶的森林》,这本书是由王一梅写的,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就一头扎进书里,过了两个小时,我终于看完书了,我才把头抬起来。

  这本《木偶的森林》非常的精彩,讲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熊叫白黑黑,它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森林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有一位叫阿汤的铁路工程师在白黑黑家附近修铁路,他认识了白黑黑并和它成为了好朋友,他还说要把《熊为什么要冬眠》送给他。

  这一天,铁路终于修好了,好奇的小熊白黑黑坐着装蔬菜的列车到了忙碌城,并在列车上他认识了小狗卷毛,到了忙碌城白黑黑参加了“大惊小怪”马戏团,谁知道马戏团的老板罗里用坏女巫给他的失忆唱谱把白黑黑的以前的记忆全部都消失了。原来,老板罗里是一个心早已被冻住的木偶,他以前是一棵会说话的橡树,也自由自在的在森林里成长。一天,一个木匠把他砍倒了并做成了一个木偶,从此罗里离开了森林,离开了自己以前的一切,它想念以前那只会魔法的白头翁河以前的美丽的环境,正是因为别人破坏了它的生活环境,所以它的心才变得如此冷酷。

  当然我最敬佩的当然是阿汤大叔,是他让蒲公英书店的管理员阿灿帮助罗里改邪归正,我也很敬佩罗里的知错就改和白黑黑爸爸妈妈能容忍别人过错的胸怀。

  这本书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快快停止砍伐,停止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一片绿色,撑起一片蓝天,同学们,让我们现在就开始,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吧!

  关于《木偶的森林》读后感通用范文

  我最近读了《木偶的森林》这本书,这本书是由作家王一梅写的一本长篇童话。

  在《木偶的森林》这本书里,主要是讲小熊白黑黑的故事。这本书里有一个叫阿汤的人,他很关心动物。当别人捕捉动物的时候,阿汤先生会劝着他们说:“你们不可以捕捉动物,动物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大自然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阿汤常常都想着白黑黑,他常常担心白黑黑在表演钻火圈的时候打瞌睡,这样会烧到它的鬃毛。阿汤先生为了让白黑黑安全的生活,他还跟罗里吵了一架,让白黑黑回到森林。阿汤先生让我学会了关心动物。

  在这本书里,阿灿姑娘让我感动,她能宽容他人,可以看到别人好的一面。罗里本来是一个内心冰冷的人,但阿灿却觉得罗里很可怜。阿灿姑娘送给了罗里一件绿衣服,罗里冰冷的心终于融化了,他变得开心了。阿灿姑娘让我学到了宽容他人。

  我们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宽容,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世界变得温暖。

  关于《木偶的森林》读后感通用范文

  通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人类不能像故事里那样乱砍伐树木,否则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现实世界里,沙尘暴也会随之而来,它将覆盖整个世界,人类也会自取灭亡,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