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例6篇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前提特色 载体

【中图分类号】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36-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表明我国自世纪之交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在课程改革的反思中,逐步认识到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课程改革应该有实施它们的教师来参与。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受到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和热点。

笔者就外出考查学习的体会,结合近年来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关注与探究,就开发校本课程的粗浅认识整合如下:

1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更新课程观念为前提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农村小学,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校本课程是陌生的。因此,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引领教育工作者认知校本课程,走进校本课程。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开发程序等。搞好课程开发,更新观念是前提。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动。

1.1 强化师资培训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每一门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功能及设计思路,整体把握课程,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目的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努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储备相当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

1.2 注重专业引领

我们要拓宽获取课程改革信息的渠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聆听诸如李燕杰教授、宋乃庆教授及魏书生、靳家彦等专家学者对新课改精辟的阐释,目睹教育大家游刃有余驾驭课堂的风采。这样的专业引领,现身说法,对于众多教育工作者更新课改观念,可谓事半功倍。

1.3 加强互动交流

一是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查看相关信息,积极参与网上交流,获取新课程的思想。二是教师间要经常性地交流对新课改的认识,实验新课程的体验,自觉加强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对比,传承优点。

1.4 重建知识结构

一要广泛涉猎课改资料、书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二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三要留心课改论文,吸取他人精华。时时站在理论前沿,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2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办学特色为特色

毋庸置疑,校本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无处不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而每所学校在这一点上正可谓万紫千红、异彩纷呈。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而人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们需要怎么学,我们就怎么教。这种教改理论,就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结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一所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生命力,也就谈不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也促使学校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总言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一项工作。没有学校特色就没有校本课程,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就不是校本课程,没有学校整体办学思路开发校本课程就如纸上谈兵。

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特色,并非似蜀路难于上青天,只要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下面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借鉴:

武汉市中华路小学在一年级课改实验中,该校教师借助低龄学生喜好动画片的特点,突发奇想,试图改变教材中用枯燥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运算,在一次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测试中,用两组智力相当的考生完成同样的试卷题目,结果完全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考试的考生成绩远远不及用卡通形式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进行考试的考生成绩。这是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改的一次成功尝试。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再理论升华,逐步形成该校校本课程中灿烂的一页,也是校本课程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最能激动人心的部分。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种灵感的体现,能将数学中的灵感抓住,并有所收获,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一般教师所不具有的品质和能力;但它告诉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及时反馈,不断完善。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2

关键词: 艺术贴画 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

要建设高水平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农村小学,必须在规范学校建设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学校建设之路,这是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办学理念。在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大力开展特色教育的今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学校教学特色,经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决定把工艺美术中的艺术贴画定为学校特色教学。试图在贴画教学上走出一条探索之路,真正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方针。

一、艺术贴画的概述

贴画就是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构思、撕剪、排列、粘贴的绘画表现形式。其制作简易、有趣,即使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动手尝试。通过学习可加深学生对美术中色彩、形状、质感等要素的理解,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美术创新能力。

在中国,拼贴画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常用材料有贝壳、羽毛、树皮、布帛、皮毛、通草、麦秆等。在西方,拼贴画属于现代派艺术范畴。西方拼贴画常把偶得材料,如报纸碎片、布块、糊墙纸贴在画板、画布或其他质地上,有时与绘画结合而成。20世纪初期,P.毕加索和G.布拉克把拼贴画技发展为立体主义艺术中的重要方面。至60年代,拼贴画成为流行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很正确:“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二、将贴画引进校本课程的原因

1.中国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继承它、发扬它。

2.学校地处农村,贴画材料随手可得,可以是树叶、麦秆、碎布、纸、蛋壳等,甚至可以是丢弃的垃圾,希望把艺术贴画引进综合课堂,让学生在传统美术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贴画,体现美的时空,培养学生艺术个性、独立性和发散思维,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3.它已被列为我校重点研究项目,学校曾被评为浙江省贴画艺术特色学校、嵊州市贴画特色学校、嵊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将贴画引进课堂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与全面支持,能更好地全面推广与应用。

三、校本课程中开展贴画教学的有利因素

1.学生喜欢贴画。老师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贴画”时,那齐刷刷高高举起的像一片小树林似的小手臂,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贴画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今天仍受很多人喜欢。

2.有利于思想教育。表面看贴画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甘霖镇中心小学则借助贴画教育这块宝地,对全体师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我们将贴画的主题定为“崇尚环保,化废为美”,把贴画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双向互动,相互推进。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使师生在收集、整理、利用废品的同时,接受着环保、勤俭等教育。

3.有利于优化学校环境。对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材料的贴画进行装裱、配上镜框后挂在教室走廊或楼梯的转弯处。精美的作品展示既体现了学校对文明风尚、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和艺术情趣的追求,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参与美化校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大环境装饰与小设施布置有机结合起来。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剪、折、拼、贴等一系列动手过程,形成学生独特的思维形式和具有个性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并使其在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中具有同样的创造意识。

5.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的开展使更多教师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多数老师把贴画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中,把学科研究和贴画研究紧密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开展艺术贴画的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等不同形式进行民间贴画艺术教育活动。如用贴出的人物、动物编写故事;引导学生用拼贴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拼贴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同学一起开化装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随形附物”式的涂鸦贴。这样的贴画教学不过多地强调技法和严谨的造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感兴趣程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贴画是一种乐趣,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打好贴画学习的基础。

如“随意形”教学: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前面用过的大边料等,根据形状的特点联想事物,再进行拼贴,从而创作出具有观赏性的贴画作品。

2.“观花走马”式的“临贴”。“临贴”指把原样放在旁边,看着样子贴。有了上面的涂鸦贴学习后,学生就会希望自己也能贴出漂亮的作品,由于学生贴画能力有限和对贴画艺术的掌控不足等,学生还不能凭想法创作,这就需要提供优秀作品并引导他们“临贴”,争取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素材与技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临贴”有临变因素,学生在临摹的时候不要求百分之百相似,对大的结构可以适当用笔或指甲抠一下定位,同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细小的变化或增减,也可以是外形或动作上的变化,只要抓住原作的寓意和意味即可,让学生在临摹中学到优秀作品的精髓,添加自己的想法,又不因能力的局限而有所束缚,保持学生对贴画的兴趣。

3.“移花接木”式的组合贴。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贴画基础后,可以让学生对不同贴画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创作出新的贴画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贴画作品和题材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更多贴画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以后自主创作或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4.“胸有成竹”式的自由贴。包括对贴画作品的默贴,还包括没有原样的创作贴,特点是对贴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自由变化或变更原来想法,贴出具有欣赏价值和一定想法与新意的作品。这样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剪、拼、贴等技法相结合,用贴画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贴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5.“得心应手”式的创意贴。创意贴的关键在于“主题”的限制,不再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根据要求,运用能表达主题的材料和造型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学生对贴画材料、造型、寓意等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较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拼贴,重点是抓主题,发挥创意,贴出特色。

这种“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分层教学法降低了学习难度,让贴画成为一种乐趣,既有利于保持学生对贴画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贴画文化的热爱,继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五、贴画的传承与创新

贴画材料虽然很简单,在农村很容易得到,但有利有弊。例如:彩纸色彩很丰富、很鲜艳,但容易褪色,更不能长期曝晒在太阳下;粮食类作物拼贴成的作品,非常富有立体感,但由于作物自身的重量,很容易掉下来,也很容易被虫蛀掉,所以怎样保存粮食类作物的贴画作品就成了一大难题。树叶贴画作品更难以保存,因为过不了几天,新鲜的树叶就会变黄、变硬甚至变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贴画材料,做到扬长避短,更要积极推陈出新,选择具有特色的材料,创作出新的贴画作品和新的欣赏价值。

1.树叶贴画。民谣“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具有别样贴画特色的画画,也提供了新的贴画材料――树叶。“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将生命与树叶紧紧联系在一起,哪怕泛黄的树叶也散发着生命气息。同时,生命崇拜是贴画永恒的主题,对祖先的崇拜和繁衍生息的观念在贴画中比比皆是。如果用具有生命寓意的树叶表现对生命崇拜的贴画内容,那么生命的文化寓意将得到最大体现。其次,由于树叶中水分的影响,需要将新采集的树叶夹入书册中压平保存,等水分干到一定程度时,再拿出来拼贴。也可以根据树叶色彩的变化,创作别有风味的作品。

2.泡沫纸贴画。泡沫纸严格来讲不是纸,而是一种具有一定厚度、易剪贴保存,不易扯坏的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殊软材料。不仅适合学生单独创作,还适合学生群体创作,而且创作的作品不仅有贴画的韵味,更有浮雕的立体效果。在剪贴时,要注意刀与刀之间连接的地方,剪下去要准确果断,否则线条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纸撕坏。

除此之外,瓜子壳、花生壳、树皮、蛋壳等材料的使用,前期处理有些麻烦,但用这些材料贴出的作品,既能保留贴画本身的美感,又因材料的特殊而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韵味,获得新的欣赏价值。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运用中,不仅提高了贴画技法,激发了贴画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践领悟了创新的重要性与价值,将创新思维从实践运用提升到思想认同,有了技法的承载,思维创造力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六、贴画的普及与推广

在摸索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当初的研究模式,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将艺术贴画普及与推广开来。

1.“贴画”作为特色课排进班级日课表,保证每周一节课的活动时间。

2.每班设有一个艺术角:便于及时展示学生作品,更大力度地渲染气氛。

3.月月赛:每班每月进行一次“贴画小能手”评比活动,并喜报,借此充分激发学生的贴画兴趣。

4.每学期组织一次评比:通过评比,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重视艺术教学与生活、节日、游戏和其他学科教学的紧密配合:每年“六一”节定为贴画教学展示周。通过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展示贴画作品,渲染学校特色,营造教学氛围,扩大社会影响。

6.一学期至少举办三次专题研讨会:便于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得失,研讨下阶段教学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7.创建一个陈列室:以更好地展示、保存学生作品。

8.优秀作品上墙:将优秀贴画作品用镜框装裱后挂在走廊上,让大家都能欣赏到真正美的作品,享受美的世界。

9.开展主题活动:紧跟学校主要工作开展相应的作品展览,如安全教育贴画展、绿色环保贴画比赛等。

10.编写校本教材:按不同年级、不同制作材料分工编写贴画教材,试将我校特色教育新经验、新举措及时推介,提高学校知名度。

贴画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孩子们。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该在小学贴画教学中用“守”传承贴画文化,用“变”丰富贴画文化,要将它作为一种气、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地流动在今人特别是新一代身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场。

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贴画艺术正处于探索实施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已经略有成效,应在全校师生中全面普及与推广,希望更多孩子传承并创新这一古老的中国艺术,让中华瑰宝在祖国各个角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3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80-02

仔细分析世界各国的基础美术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省编教材篇次少,无法满足每周两课时的美术教学,教师只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美术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可以来自生活、家庭、社会,甚至更大的范围。美术教师应善于从各种教育资源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立足多元的文化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教育资源,从宽阔的认识出发思考有效的实施。

一、开发与利用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

“发现和挖掘蕴含在人们生活中的美术课程要素,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是我国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美丽的田野、劳动的人们、可爱的动物等都是我们美术课程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周边的各种文化氛围使得学校的社区资源开发更趋丰富。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文化与体育设施,以及其他教育信息手段作为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可以请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举行专题讲座,或直接、间接参与各种艺术活动;还可以利用社区所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把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中拥有的美术名作、文物、美术文献资料与具有特色的建筑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跟影院、艺术团体、少年宫、艺术科研部门携手,开展多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美术课程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和不断的丰富,使教育思路更为宽广,学生视野得到扩展。在农村,可以挖掘当地有特色的乡土资源,如树叶拼贴、草编系列、布贴画、纸艺、木工艺制作、泥塑、版画、剪纸等,通过美术教师的内化,设计成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又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

二、开发与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还将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通过设置一些综合美术各领域的课题或跨学科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达到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美术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的目的。”美术教师应充分将当地城市和周边的文化设施、建筑、园林、民宅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同时将现代化城市的环境艺术、公共雕塑、现代建筑、公共设施和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也作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把当地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作为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教学课程,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考虑。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能给学生以审美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美化城市、美化环境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标志的识别与设计的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标志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通过对标志的分析、整理、归类,获得标志的相关知识,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方法,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开发与利用艺术场所资源

“在‘开放的学校’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跨越课堂教学的界限,走出校门,与社区携手,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以及更为广阔的自然、人文资源,并配合社区活动,保护与美化社区环境、参与社区规划,为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美术馆、博物馆、美术工作室、工艺商店、艺术工作坊等都是开发艺术教育资源的一项内容。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

对艺术家工作室的采访不仅能了解艺术家的思想、生活、工作情况,而且能直接了解艺术品的创作、诞生过程。参观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的艺术工作坊(如陶艺作坊)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能使学生增加艺术知识、感受传统艺术文化。

例如,在《剪纸――走进民间美术》的课上,笔者带领学生参观我镇剪纸艺人的工作室,了解剪纸的艺术特色,并邀请剪纸艺人到学校讲解示范剪纸的工具、剪纸刻法、构图方法、造型手段、操作流程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民间艺术的内涵,引发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家乡乡土文化的美好情感,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开发与利用信息化资源

新课程标准采用以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来划分内容领域,增设了“综合・探索”的领域。这一学习领域的范围被界定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要实施“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就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美术教学应根据学校的有利条件进行信息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美术动态以及与美术有关的信息。美术教师也可以用网络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美术教育的新动态,开发出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利用学校的网络功能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学习并制作个人美术网页或班级、学校的美术网页,开展学生间、学校间、省市间甚至国际的学生作品交流。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其他国家的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研究者、艺术家等进行多方面的研讨。

总的来说,农村教师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准,开设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才能为学校特色的形成以及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以来,随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顺利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已在学校开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但是由于农村学校自身及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校本课程的实施在农村中小学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校本课程及新课改的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农村校本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落空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一环,当今部分农村中小学虽然开发了校本课程,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开设这一门课。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偶尔上一两节,校本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如同“昙花一现”。

(二)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方式未改变

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时应以“相互调适”、“创生”取向为主,但现在大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及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依然忠实于课本,习惯采用讲授式的方式讲解校本课程的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也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农村校本课程实施随意性强,缺乏科学规范性

目前虽然有很多农村中小学初步开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但一些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前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也没有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专项经费,没有建立实施过程及效果的评价标准。校本课程的实施大多是具有某方面特长的本校教师根据自己的见解随意展开的教学。

二、影响农村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层面的因素

1.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理念的片面,课程领导能力欠缺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校长的办学理念、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其课程领导力都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导航作用。现在大多数农村校长依然追求“升学率”、“考试成绩”,有些校长认为开设校本课程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而对校本课程熟视无睹。此外由于农村中小学校长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课程理论教育及课程领导方面的培训,使得一些校长在组织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时缺乏合理规范的程序,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2.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知识及自身专业素质较低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地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得过且过和拒斥变革的“惰性”心态,他们大多安于现状而不愿融入变革中去。[1]这样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学历较低,有些老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也很少能接受到一些高层次的省级、部级的培训。教师的课程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薄弱,课程专业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学生对校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校本课程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主体。但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努力学好“文化课”,顺利通过中高考,走出农村,迈向城市。大多数学生对校本课程不重视、兴趣较低、不积极配合校本课程的教学。此外有些农村中小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欠缺、不愿与人交往,习惯了长期的讲授式教学,而对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实施。

4.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障。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财力、物力、人力紧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多媒体、实验设备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硬件,限制着农村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一些需要操作,演示的教学内容只能靠讲授。此外农村学校也缺乏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校本教师多是具有一技之长的语文、数学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甚微。

(二)学校外部因素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影响校本课程实施

农村中小学资金短缺主要是由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其投入不足,有些地方总是把城市重点学校作为投资对象,大多数地方还未实现城乡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没有重视农村校本课程,没有设立可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使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举步维艰。

2.教育评价制度是制约农村校本课程实施的瓶颈

目前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让孩子能考上大学。由于校本课程还未纳入学生升学考试的科目,大多数农村家长不赞同开设与农业生产技术有关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现在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校长、教师的业绩也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要指标,很少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状况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实施效果。这样的评价制度使整个社会、学校对农村校本课程重视不够,农村校本课程实施落空与“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学校进行了评价,但是只停留于静态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上,而没有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考察。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5

论文摘要: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课程的开发通常是从人类已有的文化选取部分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在农村中学发展校本课程,应选择传承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回归农村生活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

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学校教育可以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 课程体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各个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类型,需要中小学学校的重视与投入。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因此,学校的校本课程需要对主流文化及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文化进行取舍,选择适合本校课程发展的文化,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

一、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要性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显著,一方面表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备等资源配置上,实行城乡不同标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秉持服务于主文化的宗旨,学校教育的课程取向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材和上课所使用的语言来自主流文化的城市话语,很少包含反映农村文化的内容,导致农村文化被边缘化,使农村教育在服务现代化教育目的导向下,沿着城市教育发展的方向,脱离农村现实生活。正是这种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在同一地域农村学校的学生平均发展水平落后于该地区城市学生。在这一现实面前,农村的中学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距离?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传承农村地方文化,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力举措,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

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课程的开发通常是从人类已有的文化选取部分知识来作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并发展校本课程的文化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理想的校本课程不但要传承已有的文化成果,而且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因此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独特文化形成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选择,经历“校本化”过程,体现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特色风格,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1.选择体现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在同一地域的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相同的国家、地方课程教育,而这些国家、地方课程的文化采取城市的主文化为取向,由于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农村文化为主的家庭社会教育,因此在进入学校学习后,往往比城市学生较难适应学校教育开设的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形式,为了照顾学校及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开发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2.回归生活文化。生活世界最先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其初衷是对抗以事实与意义截然分开为特征的实证主义科学世界观,理性构成了科学主义的根本特征。由于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生活世界是课程发生的场所,也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场所。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即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议教师进行体验生成式教学。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生活文化,即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也就是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意味着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受及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社会和家庭充满责任感;社会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3.多元共生的文化选择。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民主化、多样性的特征。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并存的文化多元现象。尤其是农村社会,农村当地文化受到来自城市主流文化的冲击,使得其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不力,农村社会包括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方面的课程文化,也必须积极面对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

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通过选择传承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回归农村生活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好的积极的学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郭连峰.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5).

[3]何善平,郝文武.去农化与向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价值困境[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4]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1,(9).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宝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使命[J].天中学刊,2008,(4).

[7]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孙曙,范蔚.论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04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学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深入我们每位教师心中。校本培训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也要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做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将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农村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选择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特别关注“校”和“本”。基于以上特点,农村小学校本培训要紧密结合乡村实际,以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先导,重点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内容,实践中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探讨,要研究教材,深入探讨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为阵地,把课改实验的课堂变成教师学习的学堂,使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所以说,学校才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为此,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课堂行为变化》等内容,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夯实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不断充实培训内容,从而使每位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二、拓宽校本培训的渠道,不断提升校本培训水平

1. 以联校培训促进校本培训工作在片区内的交流互动。学校之间可通过组织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讨论的方式强化校际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提高,促进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

2. 通过结对帮扶培训,为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注入新活力。为了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要扎实搞好城乡结对帮扶工作,让城乡学校、教师牵起手来,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从学校层面来说,农村小学要有重点地和城市小学就办学理念、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规范办学行为进行交流;从教师层面来说,结对双方学校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要通过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心得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在结对帮扶中,农村学校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听评课、课题研讨、校园文化建设等交流活动,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有重点地解决课堂上的具体教学问题为切入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此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3.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不断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近两年来,国培计划深入农村各校园。农村小学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置换培训、短期集中等培训活动。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和外县区学校互动交流、走出省外大学集中培训学习等途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参训教师要在和西部兄弟省市乃至全国教育同行的交流中,深入探讨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标的落实、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等课改最新动态,在培训结束后在本校、片区内进行交流,全面落实以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