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外阅读对提升阅读能力,积累作文素材,丰富词汇量有很大帮助。然而,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缺乏课外阅读习惯,阅读量偏低,阅读质量较差,且阅读范围非常局限,课外阅读水平与城市小学有一定差异。为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必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因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培养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阅读习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引言
新课标已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数应不少于一百万字,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习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教学的补充。然而,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项条件和资源限制,大部分都没有课外阅读习惯,缺乏阅读兴趣,普遍存在课外阅读数量不足,阅读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策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一、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意义
阅读量与语文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缺乏阅读习惯,作文就会缺乏思想性,不知如何下笔[1]。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拓宽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更好的作文。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搜集和处理是现代人才重要能力之一,加强课外阅读更加重要[2]。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窗口。因此,教学实践中应引起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益启示,获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达到教育延伸目的。然而,从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阅读现状来看,学生普遍没有课外阅读习惯,不喜欢阅读课外书,阅读量非常低,阅读质量较差。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仅为美国小学生六分之一,日本小学生的十分之一,英国小学的八分之一,人均拥有图书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达到三十分之一。从国内来看,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城市小学生阅读量的四分之一,是发达城市的七分之一。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低下,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外阅读缺乏重视,缺少相应的教学引导。另外,我国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资源少,范围非常局限,涉猎书籍类型少,难以对小学生产生吸引。此外,农村小学生缺乏良好阅读环境,缺乏阅读兴趣,大部分属于“浅阅读”,阅读质量不乐观,难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三、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小学生高年级课外阅读情况不理想,难以养成阅读习惯,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例如:优化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营造快乐阅读氛围等等。因此,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展开详细探讨。
(一)培养阅读兴趣。没有阅读习惯,阅读量低下,与是否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生都缺乏阅读兴趣,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课外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延伸,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阅读交流会、讲故事大赛、阅读笔记分享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课外阅读趣味性,使学生从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
(二)优化阅读资源。优质的读物是吸引学生阅读的关键。若读物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条件和内在需求,自然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更不会产生阅读兴趣,更难以养成阅读习惯。因此,为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应优化阅读资源,丰富学生阅读范围,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读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体来讲,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应注重课内外阅读结合,走出传统教学思维,从学生喜好的读物出发,鼓励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引导学生自主选择。
(三)营造阅读气氛。若缺乏阅读环境,便难以养成阅读习惯。小学生易受到大环境影响,具有非常强的从众心理和模仿能力。因此,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应营阅读环境,使学生在大环境影响下,正确认识课外阅读重要性,养成阅读习惯。具体来讲,应建设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的课外读书角,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在阅读角贴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贴纸、贴花、卡通形象等等,遵循小学生心里来进行装饰。另一方面,可组织进行合作阅读小组,小组成员共同阅读读物,进行定期讨论交流,营造阅读氛围,通过小组形式来带动缺乏阅读习惯的学生。而且小组曾经进行阅读活动,还能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帮助机制,能大幅度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结束语:课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然而,农村小学生高年级一直以来都缺乏课外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的营造课外阅读氛围,优化课外阅读资源,培养学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永贵.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02-103.
[2]林茂森.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53.
作者:赵璐璐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