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例6篇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手工艺 传承 高职 艺术教育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传统手工艺。研究的视域既有从学理上对民间手工艺进行阐述,也有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发表看法。那么,高职艺术院校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是每一个高职艺术工作者认真深思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高职艺术院校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仅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高职艺术院校应当成为弘扬工艺文化、传承工艺技能、振兴工艺行业的“桥头堡”“排头兵”。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一、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

(一)履行文化传承社会职能的需要

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情感、智慧和创造。历史上,由于天灾人祸或者其他原因,一种文化中断了,一些民族也会随之消亡,从这个角度讲,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高职艺术院校作为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库,艺术文化的传习地,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信息、技术、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高职艺术院校大力弘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手工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使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要想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就必须科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以唯一代替单一,以特色取代一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传统手工艺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正如扬州出玉器,宜兴出紫砂,浏阳产烟花,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种类、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如能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把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传承本地区特色手工艺为己任,不仅能够培养一大批具有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手工艺人才,同时也是对学院办学特色的彰显和强化。

(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衡量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强。放眼当前高职艺术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学生过度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至于部分学生潜意识里就认为学设计就是学软件操作。一旦抛开电脑,不少学生无论是手绘技能还是模型制作都还欠火候。传统手工艺历经数代艺人的亲身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创作经验,创造了剪、刻、捏、吹、扎、编、画等多种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绝活。把传统手工艺引入高职教育课堂,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发展学生眼、手、脑等器官的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间艺术中深刻地体悟和理解源自生活的近乎原生态的审美体验,加强学生对创造力的再认识,激发他们的原创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收藏价值。但是,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些手工艺大多沦为手工艺人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被称为“雕虫小技”,其商品属性远远没有被挖掘、开发出来。但在今天,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及投资理财观念的转变,这一切都为传统手工艺的重振辉煌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引进校园,不仅可以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到有效传承,也能够通过职业教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输送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办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参加手工技能培训,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帮助政府增加就业机会,支援新农村建设。

二、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优势

(一)人才汇集优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技术、艺术、科学、民俗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这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艺术院校有一大批“双师型”的专业骨干教师,他们既有较深厚的文化艺术功底,又懂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且动手能力较强,在长期教学实践当中,不少人都有丰富的采风写生、田野调查经历,对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接触较多,体会较深,且具有将挖掘、收集资料整理转化为理论研究的能力,是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合适人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号角的吹响,不少院校纷纷在校园里建起了手工艺大师工作室,把这些散布在民间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工艺大师请进校园,开班授课,传授技艺,试图构建以“大师工作室+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驶入快车道。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拥有较新、较全面的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信息。为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号召,部分高职艺术院校主动承担传统手工艺产业振兴的发展重任,以面向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定期对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这为科学地制定手工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二是拥有较全面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库。现在高校里面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电子资源、期刊资源等,在高职艺术院校,关于民间美术、民间艺术方面的资料会更多、更全,通过这些资源可以方便获取国内外有关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方面的信息。三是拥有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经常举办的关于传统手工方面的讲座、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为传承手工艺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手工艺传承的最佳方案。四是容易得到政府规划、决策部门的信息援助。传统手工艺从大的方面讲从属于当前最火热的文化产业范畴,那么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就是服务“抓经济,促民生”的具体举措,理所当然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在做文化产业规划时,会邀请院校代表去交流、沟通、协商,这对高职艺术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

(三)科研创新优势

科研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的助推器,艺术类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内设的产学合作处室,负责产学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完善的产学合作机构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案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科研队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都非常熟悉,同时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对传承手工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智力保障。三是拥有广阔的科研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此外,高校也更容易凝聚政府、学院、企业三方的力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讨。

(四)政府扶持优势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背景下,各地方都在积极挖掘本地方的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迎来了重焕生机的历史契机。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科学化的传承模式,突破传统手工艺师徒相授力单势薄、手工艺行业人才青黄不接以及手工艺作坊的急功近利等缺陷,让人们重新看到了手工艺传承的希望,因此,高职艺术院校可以获取高职教育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两方面的政策支持,更有利于手工艺的传承。另外,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较少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其提交的手工艺传承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取政府的信任,通过对手工艺专业的建设,申报省级或部级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更容易获得省级财政以及部级财政在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为手工艺的传承提供资金及政策保障。

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并可以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艺术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应本校、本地区特点的手工艺传承之路,把这些文化血脉发扬光大。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传统手工艺在高职艺术院校有效传承途径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CTM010)

参考文献:

[1]钟连盛. 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2]张福昌. 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刍议[J].艺术生活,2005(4).

[3]赵继学. 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艺术研究,2011(1).

[4]孙红杰. 新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2

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受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较大,充斥着“重技轻论”的思想。基于此,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民族情感,转变教育观念,完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培养体系与教育机制,对于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共艺术教育;传承

0引言

民族文化是具有独特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源,体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智慧。从汉字、陶瓷、丝绸、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到书画、诗词、礼乐、戏曲等方面都体现出民族价值观与文化精神。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艺术教育与思想诉求间的关系,认识艺术的作用,全面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而公共艺术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内涵是难以用想象力来补充的,因此,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让民族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得到良好的传承。

1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受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较大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特别快,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介,大量信息不断涌向高校,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造成冲击。高校与学生都无法全面地将民族文化要素与公共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无法将自己学习到的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知识妥善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在目前拥有的知识前提下,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1.2“重技轻论”的教育思想严重

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重视技能轻视理论、重视西方轻视东方的现象,难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师生强调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在民族文化理论方面较欠缺,让民族文化教育的地位逐步降低。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具有价值的民族文化在逐步遗失。

1.3囿于传统,缺乏创新

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及以就业为目标的大学教育,造成现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较差,无法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导致大学生分析能力、辨识能力差,缺乏完善的价值选择意识与思想理念。尽管学生中不乏有人学习过绘画、书法和音乐,但因为其感知与理解艺术能力不足,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野的广阔性及完善民族艺术的可能性降低。难以有效的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更无法创新民族文化。

2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2.1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面对强势侵入的国外文化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狭隘理解,中国艺术教育一度陷入短暂的迷茫中,造成我国民族文化整体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甚至在某一时期产生盲目注重西方文化、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落后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教育速度放缓、教育成效较差的情况。因为长时间受实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正确审美观。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与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才让禁锢已久的教育思想获得解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2.2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公共艺术教育限定性存在的矛盾

我国悠久历史造就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如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教育与学生个性间的差异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增加困难。高校艺术教育很难在课程内容、师资等方面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要求。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时缺少必要的文化艺术底蕴,而此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是传播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2.3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公共艺术教育机制尚不完善

过去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基本是书本记载和口耳相传,其传承与发展的效率较差还遗失很多优秀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公共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播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是脱节的,没有建立起系统、全面的机制。其方式方法与理论基础都较陈旧,难以有效的鉴赏与分辨民族文化的优劣,因此无法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3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要提高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全面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高校教育应该以辩证、发展、科学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学生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也要借鉴与学习其他文明成果,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以包容、和谐的处事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3.2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

尽管我国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千年的历史,也建立起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态特征、文化理念及创作方式,但还没形成系统、完善的理念体系。现阶段,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中,构建起一系列涉及中国传统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独特、完整的中国民族文化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中国建立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为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重视各地区民族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建立起分层次、多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教育体系。其次要建立起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介质,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角度、多种类文化艺术作品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引导与鼓励学生建立和参与民间艺术社团,定期开展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艺术展览,在活动中邀请传承民族文化的艺人进行讲座,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化研讨会等等。

3.3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建立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学习、科研基地,构建起合理、科学、系统的研究机制,逐步探索新方式,补充新理论,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建立起集教育、学习、研究于一身的民族文化基地,第一步要建立一支研究、保护民族文化的团队。借助对民族文化内涵及发展的研究,分析与甄别目前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料,努力做到去伪存真,既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也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并研究出发扬民族文化的新方式。

4结束语

民族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随着全球化参与水平的逐步增强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以全面促进民族文化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艺术发展规律;继承;延续

艺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与必然性。艺术的发展,不是人类随心所欲而推动的。它是而且只能是在对其过去的所有积累予以有效继承的基础上,再加以创造,如此推动发展的。我们今天所见的众多、丰富的艺术现象,它们都不是说有就有,说无就无的。艺术自萌生以后,也便有了其独有的传统范畴和价值体系。而艺术本身是作为一种动态的独立的文化系统而存在的,其要有存在的高质量,就必须要发展。但在促进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僵化,停滞的因素出现。即要赋予艺术传统发展的新的活力和生命。其中首要的问题是要认真研究艺术发展的客观继承性问题。

所谓艺术发展的自身历史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潜在的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继承前代艺术的成果而发展。二者是相互交错、互相影响的关系。没有艺术的继承性,也就不会形成艺术史,不会形成今天我们面对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创造实践行为了。这些都是艺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其次,艺术继承的内容具有多元丰富性。对传统的继承,应是多方面的、立体化和系统性的。构成某一事物传统的本身,是呈多元性形态的。艺术传统也一样。概括起来,对艺术文化传统的继承有两方面。一是指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精神文化,即艺术文化传统中非物质性方面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在——第一,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情感姻缘。也就是说不同种族的人对艺术的省悟和感受是很不相同的,特定而同一种族的人,对其先辈遗留的民族艺术文化是有着先天性的情感脉源关系的,这是一种类似神授的天然情缘。继承艺术文化传统,首先应注重体悟和把握民族艺术的固有情愫底蕴。

第二,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蕴含的精神品性和美学价值。俗话说:千年的河床已变换,万年的流水永不干。同理,在继承艺术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有的内容是永远地让它束之高阁。如当今仍在练习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书法家或篆刻家,多数人是绝对不会再去大量地采集龟壳兽骨等动物骨头来作练习或创作的形象载体和工具了。但传统中的有些东西却是万古流芳而不朽的。就如甲骨文字体本身及其美学价值,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一天,它就不会失去民族艺术永恒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在艺术文化传统中万古流芳和后人必须要继承的内容,是艺术文化传统中蕴含的精神品性和美学价值。

此外,具体的个人如要学习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某家、某派,也主要是继承学习其对艺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及其在作品中整体凝结出的美学意蕴和品位价值。而不仅是停留在单一地学习某家一招一式的纯技术性的内容层面上。如中国的著名画家李苦禅向齐白石大师学习中国绘画,他学习继承和把握的是齐白石的“人格”,“忠实于艺术之态”、“全面修养”、“创造精神”等高于具体绘画方法之上的精神性的内容,而不仅是“夺得了笔墨造型的规律”。

第三,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丰富多样的艺术门类,即指继承前人创造的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建筑等具体的艺术表达表现方式。每一具体艺术门类的特有艺术思想、美学价值、构成形式、创作表现手法等,都是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创造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给后人学习继承艺术、创造发展艺术的条件和可能。不过,艺术发展的历史史命,要求我们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有新的探索、新的创造、新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继承好艺术文化的传统。

第四,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带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性内容。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诸多反映和表现人类对自然山川的钟爱、对生命的礼赞、对情爱姻缘的颂歌等永恒主题和题材内容,是反复出现、经久不衰的,它激励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地继承发展人类永恒的美好的主题,创作出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艺术和艺术作品。

再次,我们继承艺术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所以,艺术传统继承的实质是:革新与创造。这是因为,第一,继承与创造同在。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关系。没有艺术的革新创造发展,就谈不上很好地继承了艺术传统,不认真地继承艺术传统,也不能有效长地促进艺术的革新与创造。其中,艺术家以什么样的认识水平、心态和具体的方法和继承艺术传统、创造艺术,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的领悟能力、遵从艺术审美的特质,寻求艺术革新创造、发展的内核,创造出充分体现当代人审美理想、精神风貌的优秀艺术品,以满足人们的审美精神需要。第二,学习继承前人法度,是艺术家为了探索创造自家风格和创造新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家一方面必须树立艺术的创造创新意识。以此作为艺术家主动积极地开展艺术创造实践活动的宗旨和出发点,以求随时不断地去探索至真、至诚的艺术发展的真谛和秘意。另方面具备塑我必先毁我的艺术虔诚的求异创新精神。一个艺术家欲在自我具体的艺术实践历程中,有所创造和建树,需要其有足够的胆识和能力去大胆、开拓性地——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壁垒和既定套路,又要敢于突破自我的框界和“成就”——经营、创造自己的艺术田园。正如贝多芬的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不过,艺术家个体的艺术追求和实践创造,应遵循艺术的自律性原理和艺术他律性原理。即古人云“变法于法度之中”。

最后,艺术继承与创造的总原则和方法。艺术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又是沉重的包袱。传统能演化出多各艺术流派的事实,证明传统财富具有潜力性和可变性特征。但艺术流派形成后的因循守旧、陈陈相因,又证明艺术传统的包袱能使人窒息、能阻碍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固守陈法而不思想演变是导致陈陈相因的主要原因。面对前人宠杂多样的艺术现象、形式和内容,如何更好地让其勃兴发展,继承的态度和方法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美出版社.

[2](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3](英)苏珊·伍德福德编著.《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风格》,译林出版社.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4

音乐艺术传承机制的转化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机制问题,是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整理工作之后的又一关键性话题。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是用歌声来完成,通过对歌来呈现。其中的关键在于,这种“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代代相传,从不间断。甚至,有的民族历史性生成了歌论(如侗族民间社会流传“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流传至今。但随着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逐渐进入转型期,生成于传统文化土壤里的民间音乐,面临着新的生活、生产关系的挑战。笔者认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急需引入和培植“创造性转化”理念。对于具体保护与传承机制的设计与研究,则是一个更大课题。这里,只阐述在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工作中,给传承机制运行程序引入“创新性转化”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创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是指在各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入转型期的视野下,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中能够继续为人们所重复利用和受益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以便更加适应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众所周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传统肌体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弱。因此,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动力。

二、历史资源:广西民间音乐“多民族元素—多元性主体”存在格局 三、传统传承:“家庭—师徒—社会”模式

传统社会中,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烙有深刻的时代性、历史性。广西民间音乐艺术,产生和发展于农耕社会文化背景,其传承具有浓厚的农耕社会印记。这里,以侗戏音乐艺术的传承方式为例,来例说①和陈述民间音乐艺术传统传承模式。侗戏音乐艺术主要流传于广西北部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三县境内。在侗族村寨生活中,侗戏音乐艺术的传承有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三种类型和方式。一是家庭传承。侗戏音乐艺术的家庭传承方式,是启蒙式的传承,起到启蒙、教化的文化传承作用。侗族学者吴浩先生将文化的家庭传承关系描述为:“家庭传承,常分父系传承方式和母系传承方式,父系传承方式指祖父传给父亲,父亲传给儿子;母系传承方式指外婆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②早晚时间,农忙或家务活儿歇息时,家里的长辈会自然不自然地哼唱侗戏曲调、唱词,晚辈会受到感染,时间长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戏。在学术界这叫做文化“习得”。换一个视角来说,长辈(戏师)言传身教,后辈(子女)耳濡目染,就是家庭传承方式的最好概括。二是师徒传承。侗戏音乐艺术的师徒传承,是侗戏音乐艺术社会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侗戏师傅的传、教、带,徒弟的学、跟,时间长了,徒弟也慢慢成长,变成师傅。一个戏师傅带两个徒弟,两个徒弟成长成戏师后各带两个徒弟,就变成七个戏师傅了。以此循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队伍不断壮大。三是社会传承。在侗族传统社会,戏师、歌师等“本土文化人”是非常受人尊重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如过年过节时(时令习俗)的文化娱乐活动,戏师、歌师以发起人的立场和姿态,组织和举办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如组队赴歌会、赶歌圩等,通过社会活动的方式,传播民间音乐艺术。

四、创新性转化:“进课堂—产业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传承方式,是当下现代社会关系中的主要产物之一。“市场”一词,并不能完全看作是经济学概念的“市场”术语,而是将其词义拓展到民俗文化空间范畴,指涉到民间民俗文化空间中来,审视民间艺术的社会传承现象。这种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被赋予了市场性征。再以侗戏音乐艺术为例说明。前文陈述侗戏音乐艺术的“家庭—师徒—社会”传统传承模式,暗含着其在当下的创新性转化现象,即诸如社交民俗活动(“月也”)、商业巡演和网络传播等传承(传播)方式的出现。

一是“月也”传承传播方式。“月也”,是侗族地区一项隆重的社交民俗活动,指在“团寨”范围内,一个村寨的民众前往另一个村寨去集体作客,举行侗戏表演唱、对歌等文化娱乐项目,目的在于促进村寨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和友好往来。

二是文艺小团队各地商业巡演传承方式。田野调研中发现,近十几年来,广西侗戏流行区涌现出个别规模不大的文艺表演小团队,到侗乡各乡镇进行商业巡演,一方面是传扬、传播了侗戏音乐艺术,另一方面能赚到一些劳务费,增加群众收入。

三是现代传媒传播的传承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看侗戏、学侗戏,甚至排演侗戏,传播侗戏音乐,既方便又快捷。可见,有了“市场”的激活,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扩增了工作空间,适应了群众文化需求,无形中增强了民间音乐艺术的内在生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性转化,核心在于:从丰富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机体中,挖掘出具有新的增值意义、新的实践、新的经验且正在不断被新环境激活而创造出来的元素,进行新社会机制内的激活与塑造,以更能适应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服务社会。那么具体来说,一是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原有突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师徒”的传承培养模式,得拓展到现代学校教育、民间文化活动习俗、现代市场劳资方式等各种新生领域;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置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图、音、影像 音乐艺术传承机制的转化 音乐艺术传承机制的转化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传承人;保护;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77-03

民间美术的传承要靠传承主体来实现,只有通过传承主体的口传心授,才能使其得以世代相传,永不断流。梁平木版年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首批入选者,与四川的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并称“西南三大年画”。由于历史的传承方式局限、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下年轻人审美情趣的改变等均使梁平木板年画的发展步履维艰,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可以说,梁平木板年画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和传承环境和传承主体的保护,而“人”作为传承主体是其保护的核心因素。“某一地区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传承面的狭窄与否往往决定着梁平木板年画能否在现代社会中被传承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探索梁平木板年画的传承方式的多样化,扩展传承面。四川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对当地传统手工艺的挖掘与保护,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层面上有着抢救、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建设民间美术这一特色学科专业,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将培养新的文化传承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使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生力军,以此丰富艺术教育内涵的同时,补充民间传承人不断流失的问题缺口。为此,四川美术学院在梁平县设立“梁平木板年画研究基地”,并将其学科专题的形式纳入民间美术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从三个层面入手,从理论建设和设计创作两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型发展的能力,为梁平木板年画培养新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空间,以促进梁平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传统技艺的传承

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手段,也是民间美术课程设置的首要关注点。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不是在民间展览馆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为了完整的认识、研究、传承梁平木板年画的工艺体系,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一直秉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理念。将田野考察作为基础课程,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梁平县年画生产重镇屏锦镇和袁驿镇的年画作坊中与民间艺人一起制作年画,学习梁平木板年画的造型语言,掌握年画制版技法、颜料加工工艺、印刷手法等,由于梁平木板年画独特的制作工艺、思维方式和艺术程式,学习它应从技艺的“临摹”开始。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严格承袭年画的制作工艺手法和造型规律,还能规避与摒弃诸如一些年画作坊那样出于迎合市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同时,在田野考察中,除了技艺的学习之外,强调学生将这一传统手工艺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历史文化特征与传承人的现状联系起来,从梁平木板年画这一传统手工艺中获取更多的地方性知识,从而感知这个地域的人民气质和艺术特征,避免割裂式、物质化的“片段式”观看与解读方式。另一方面,课程中聘请了民间美术传承人来校为学生作短暂的教学切换,比如邀请年画艺人徐家辉、雕版艺人全昌明等各类民艺传承人进行课堂实地演示民艺技巧与交流,同时配合其展览,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此外,课程中会设置专题讲座,交流探讨非物质梁平木板年画的保护与发展之道。最终,学生会将制作实物、田野考察报告、影响资料等内容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上传到介绍民间文化艺术的论坛、网页网站等,为社会大众再现梁平木板年画的原汁原味的传统制作工艺,扩展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尽管试图在模仿师徒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但是重在“民间智慧的传承”,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毕竟不同于“知识传播教育”的现代教学方式,切忌把民间艺术的传承完全推向培训班、讲习所等大规模的授课模式,最终把民间艺术变成大工厂规模生产的毫无特色的商品。为了规避这一弊端,民间美术课程采用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坊形式,借鉴包豪斯时期的“形式导师”和“技术导师”同时授课的方式,切身体会和技艺传道,改变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传承模式,使学生能够边学理论边实践,将艺人的技艺、经验传承下来,这一做法既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又提升了学生美学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在文化总体上的把握和理解。

二、超越功能性的美学传承

年画始终处于一种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审美风尚相适应的动态发展之中。现代建筑结构和居室装潢的改变,也使得木版年画在家庭中缺乏容身之处。传统农村的灶台、井台、土炕、木窗、扇门等传统建筑样式消失殆尽,年画缺乏存在相应的文化物理空间。另外,当今社会媒介发达,资讯丰富,电视、电影、电脑等人造媒介取代了木版这类传统的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年画原本“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描绘和反映世俗生活”的装饰功能以及满足过年“贴年画”习俗等使用功能等早已弱化,甚至荡然无存,这导致了传统木板年画不再成为工业文明下的必需品,很容易自生自灭、人亡艺绝。加上年轻的年画传人们,对传统的真东西见得少,甚至摸不到,缺少创作参照上的“标准”,不了解过去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创作规则,很容易使年画创作走向一条不伦不类的“蹊径”。加之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流行文化呈现出日益泯灭传统的、独具地方色彩文化的趋势,各民族文化面临丧失地域文化特色的危险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建构起年画的美学传承达到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美术是一种观念艺术,其建构在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之上,反映在民间美术艺术造型上,即具有内涵象征的特定艺术语言,反映为观念色彩、观念造型、观念构成,其传统的图示与造型语言已成为祖先留给我们观望历史,汲取其美学因子转化为反映现代生活的艺术语言,为现代人生活所服务。正鉴于此,四川美术学院相继建立“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西南民间工艺实验室”、“西南民艺陈列室”和新成立的“长江上游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西南民族服饰文化基地”等,推进以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的抢救、集聚、整理、研究为基础,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体系和美学基础,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可共享的文化资源之一。而民间美术学科存在的前提就是要确定民间造型艺术存在一个独立的体系,才有可能进行体系教学,逐步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充分借助这些相关实验室、陈列室,提供了可研究性资源,依托“视觉文化中心”的学术资源优势,以探讨民间美术的哲学体系为基础,在学生熟练掌握技艺的同时,设置传统造型训练和色彩体系训练、构成体系训练,与西方三大构成体系训练相并列,使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异同。因为,梁平木板年画无论是在人物造型、色彩观念还是构成法则上都有其独特的程式化规则,是民族文化哲学观念的映射。在梁平木板年画的造型体系训练中,通过学生有意识的临摹梁平木板年画的线稿与雕刻线板感受其如何通过线条来组织画面,而且通过多变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充分表现对象的质感和人物的精神气质,理解“笔法”、“骨法”,还有刀法,在色彩观念训练上着重研究民间传统的五行色如何具体表现在梁平木板年画之上,比如梁平用色方面概括大胆,随意奔放,色彩鲜明,粗犷美观,装饰感强。无论怎么设色,每幅画一般都不超过五种颜色,其色彩观念极为抽象。这一过程体现了梁平木板年画在其自身文化发生谱系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传承,也是我们当今书写中国的工艺历史,建立基于本土的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这种美学传承,虽然已经超越了传统技艺和功能特征,但是从民艺的基本属性和手工艺特质上来考量,仍然是依附于其生长与发展的广袤的传统地域文化土壤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中对梁平木板年画美学观念的研究与提取并非完全为静态的年画形象作注解,而是为了下一环节“生产性传承”的实践行为做观念与理论思想上的准备。也只有通过一定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起学生对于艺术和美的趣味和认识,才能在“生产性传承”中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传统艺术也才得以保存而得到发展,进而也能够影响一部分大众建立起对民间艺术的正确认识和审美趣味。

三、生产性保护与传承

“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项的”,活态流变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各种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都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传承变化之中,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其技术内涵和文化属性依存于追求现实功用的践行过程。所以,梁平木版年画作为传统手工艺想要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需要拥有一些新的文化特质,像触角一样延伸出新的功能,进而演化成一种文化消费品,接受现代工艺的改造成为保存传统文化的温馨产品,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文化产业体系发生关系,是一种发展中的传承方式,吕品田先生曾将此种实现手工艺现实功能的方式称为“生产性保护”。这也对传承主体“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哲学家嘎达默在论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曾说,传统里总是有自由的因素,有历史本身的因素,甚至最纯粹稳固的传统,也不是靠曾经有过的东西的惯性力量便能自动延续下去的,是需要不断的被确认、把握和培养。它在本质上是保存,是爱一切历史变迁中都很活跃的保存。然而保存正是理性的行动,是以不声不响为其特色的行动。就梁平木版年画而言,所谓“理性的行动”即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制作工艺、造型观念和美学特征的掌握,归纳和总结传统工艺中的造物思想和工艺特征,理性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工艺智慧,将其艺术精髓和文化特色展现在现代设计中,为此,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一般作为全校的通选课,跨越、整合版画、视觉传达、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门类,以工作坊的形式,围绕梁平木板年画艺术为母题开展系列艺术作品创作与设计产品开发,将梁平木板年画的元素与符号应用于建造、平面、服装以及日用品设计中,不但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为学生的提供设计灵感,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也拓展了年画的生存领域,为梁平木板年画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美术课程的师生们还积极寻求与一些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力图使设计产品能够流通到市场中去,促进梁平木板年画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紧密围绕特定民间美术品种的发展与传承,这样的具体个案研究展开,遵循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步步推进的教学原则,即从临摹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逐步推进,既符合高校学生学习、创作规律,也满足民艺在当下传承—发展—创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脉络;既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美学修养以及设计创造力,也是在为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保护从人才培养层面上探索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道路,并通过积极寻求社会产业化的合作,力图形成一种联动机制,充分达到产、学、研相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5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靳之林.民间美术的整体认识与教学[J].美术研究,1987,(04):6.

[4]冯敏.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和保护对策[J].民间文化论坛,2005:21.

[5]乌丙安.带徒传艺,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J].美术观察,2007,(11):8.

[6]秦臻.艺术设计教学与工作室实践制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0.

[7]四川美术学院梁平木版年画课题组.梁平木版年画研究报告[R].重庆,2004.

[8](南齐)谢赫.古画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王树村.中国年画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7.

[10]张隆溪.审美教育与文化承传,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1.

[11]杭间.移风易俗后的中国民间艺术之路[J].文艺研究,1997,(3).

[12]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5.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政府;理论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43-02

一、引言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民间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彰显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冀东民间艺术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冀东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此类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与那些通过出土挖掘文物的传承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民间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必须包含口口相传、技艺传授等活动,所以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意义重大。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却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使这些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其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则显得十分必要。

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方政府执行民间艺术保护政策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关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我国政府针对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各种可行方式保护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载体,从而不断丰富我国的民间文化。冀东地区地方政府虽然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但是在发展民间艺术文化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只有那些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才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那些无法凸显经济价值或暂时无法创造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往往会被地方政府忽略。由于冀东地区地方政府在其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中的出发点就有失偏颇,导致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者,冀东地区一些地方政府的自身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所以在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无法全面地进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缺乏保护意识,很多地区都没有进行过普查工作,如,唐山的许多乡镇没有意识到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从没有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想法,这就给冀东地区的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民间艺术团体传承民间艺术力量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国政府也逐渐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在这一背景之下,冀东地区民间艺术团体在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艺术团体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组织,这样的组织又可分为盈利性和公益性组织。第二类则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第一类民间艺术团体的特点为松散、缺乏约束性,而且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经费保障。第二类团体的大多数成员为业界的专家学者,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加之许多民间艺术人思想的局限性,不愿意加入带有较强官方色彩的团体组织,这就使得关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无法有效融合,从而造成民间艺术资源被浪费。加上活动费用供应的不足、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三)相关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缺乏。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虽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但是政府部门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所做出的干预远远不够,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传承主要是以亲属或师徒关系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从而给这种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受资金、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研究非常少,针对冀东地区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理论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对冀东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就导致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冀东地区又靠近沿海,其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会更深。其次,我国文化多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冀东地区许多民间艺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却丧失了传承本族艺术文化的动力,这也会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带来很大的影响。再者,年轻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且认同感在不断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三、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策略分析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保护力度。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在关于恢复和弘扬优良民间传统的时候指出:“政府要带头,媒体加强宣传,社会各界参入。政府带头尤其重要,被公权损害的民间传统,当然还需公权来恢复。”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政府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主体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政策制定和经济投入。在目前的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文化部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考量下,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保护民间艺术的政策,但是在经济投入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民间艺术项目因为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而其余的项目只能分到很少的传承经费,有时候这些经费还不能按时发放到位。冀东地区当地政府应该把民间艺术传承工作纳入到文化事业发展的系统中来,把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状况写进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去。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同时在人力物力的调配上有很大的优势,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影响深远。当然,政府的初期干预也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而不能作为长久措施。民间艺术的发展,还需自身“造血”,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

(二)利用协同创新精神实现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在进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必须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创新。对于冀东地区来说,要尽可能避免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作有部门或企业单兵作战的现象,彻底改变之前思路固化、缺乏创新的旧习惯,加强当地政府、企业以及传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促进民间艺术的合理开发。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强强联合,为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争取到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而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了推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必须将相关机构有效连接起来,文化发展需要进入良性的联系和循环之路。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传承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也必须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是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前,必须改变保守的传统思想,如,对唐山皮影或乐亭大鼓的表演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或许会收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从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从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着手,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也符合市场经济中的供需理论。随着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非遗发展的关键需求,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中,实现产业化发展,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又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途径。冀东地区在我国算不上非常发达的省份,通过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实现当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进而有效推动整个河北地区的发展。

(四)加强理论研究。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悲观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将这些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业界专家学者应该试图利用社会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人类学等理论知识,通过深入分析和客观总结,进而提出一份具有一定操作价值的研究成果。业界学者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民间艺术的圈子内探究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一研究课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深入探究。但是,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这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各类学者决不可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加强与政府以及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合作,力争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结语

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保护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河北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其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冀东地区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实际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努力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业界学者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从而为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晓彤,王云庆.当代淄博陶瓷艺术档案利用与宣传新思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8).

[3]郝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04).

[4]陈慧,张欣,郝珊珊,李海祥,张国勇.磁州窑鱼纹装饰图案初探[J].邢台学院学报,2013(02).

[5]廖文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产品开发[J].商业时代,2013(14).

[6]李佳.关于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结合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