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传统文化影响

陶瓷艺术传统文化影响

一、掌握儒道传统文化,提升陶瓷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儒、道、佛,是国人养身、修身和治世的处世哲学,深刻影响了我国的陶瓷艺术。如,汉代陶塑“击鼓说唱俑”,说唱陶俑席地而坐,头部很大,头上带着头巾,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高举起鼓槌。说唱俑的表演似乎进入了一个高潮,神情激动、表情也十分夸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风格,反应了出汉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只有考虑到各种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适度,才能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艺术受儒道文化审美影响

儒道文化概念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玉的优秀品质体现在仁、义、智、勇、廉,此外,玉还被儒家赋予了德。青瓷就如同对玉色的追求。宋代官窑和龙泉窑等出产的青瓷,外表丰润,犹如美玉。从这些都能看出,我国社会对玉质瓷器的偏爱,在无形中受道传统文化审美的要求。自始至终符合国人的文化美学判断标准。如,当制作宋壶时,首先需要计算,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倾倒的把手和流口部件,如何才更方便地注入水,这就需要壶盖尽量密实和无罅漏,在坚持实用原则的基础上,突出我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再如,陶质水缸,千百年来被用作容器,集合了永恒和稳定的储水性能,当看到它的形状,就会了解到祖辈承袭的生活储蓄水的功能目的,陶制容器的日用功能体现了所有的文化内涵。德化陶瓷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古来流传下来的大量陶瓷作品中,我们能发现,儒、道、佛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尤以“佛”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大。在宋朝,文人雅士辈出,在文学与艺术上表现出非凡的成就,在瓷器上,给后人温文尔雅的印象。如,德化北宋时期制作的白釉梅瓶,上部造型圆润、下部挺拔,整个形象给人一种端庄、秀丽、优美、朴素的感觉。007年,在“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许多德化窑青白瓷器物,其中“尚玉”的情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稳而安静的品格,是后世陶瓷业创作的典范。对于陶瓷艺术,道家提倡天地有大美。这种自然朴素的思想和瓷造型及装饰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从中可见,不管是“尚玉”的情节,还是“自然观”,都在无形中受儒道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影响。

三、传统陶瓷将日常生活融入其中

在佛文化的影响之下,德化传统陶瓷出现了很多将日常生活融入其中的内容,包含当时的生活水平、方式、习俗等,并且进行了具体的物化,成为最终具体的陶瓷形态。在德化传统的陶瓷中,题材十分丰富:如,“达摩”、“观世音”、“渡海观音”和“弥勒佛”等。他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如,释加牟尼法相庄严、观世音慈眉善目、大肚弥勒达观开朗等,给朝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当时以制作神佛像瓷雕儿出名的何朝宗,是明代瓷塑大家,被后人称之为“瓷圣”。他创作的《泰国佛》是艺术中的杰作,作品神形兼备,刻画了佛祖的洒脱、飘逸和仁爱等、佛教的大慈大悲、帮助受苦受难的人、是天地和谐的象征等内涵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了佛像以外,德化陶瓷雕塑还包含了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各路神仙,如,文昌帝君、八仙和西王母等,形象传神,栩栩如生。在德化的陶瓷雕塑家中,有些是以传统题材为创作对象,为的是继承以传统技艺为主的前辈的艺术,如邱双炯、苏清河和许兴泰等,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创作功底,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学识。如柯宏荣和陈桂玉创作的作品“钱塘观潮”十分新奇,气势舒展,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到位,细致入微,是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作品。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不管是物质技术,还是体现在精神文化,都具有历史延续性。追寻并尊重历史,从社会发展的本质说,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陶瓷绘画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艺术的发展一直紧随陶瓷工艺科技的进步。当我们掀开历史画卷时,迎面而来的是一件件富有美感的陶瓷艺术品,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触动,我们要自觉主动地吸收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精华,形成新时期下的民族精神,融入陶瓷艺术境界,开拓我国陶瓷艺术的新天地。

作者:査钰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