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例6篇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泉州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Quanzhou,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The problems such as disparate development,shortage of fund,lack of techniques,etc.are revealed in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which delay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and restrict the competent reinforcement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Quanzhou.The article points out enterprises must realize the problems,at the same time,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information building in enterprises,and guide the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ly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plans in different stages,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then run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of enterprises and reinforce their competent advantage in the markets.

Keywords:Medium and Ssmallsized EnterprisesInformationQuanzhou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措施就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却令人担忧,与大型企业乃至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中小企业相比,其业务流程大多处于混乱状态。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1.泉州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与特点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枢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主籍地,也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泉州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泉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泉州市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2万多家,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2%以上。

1999年初开始,泉州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成立了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了《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在各县(市、区)、各传统产业选择100家试点企业,深化CAD、CAM、ERP等技术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采取“从企业上网人手、政府上网带动、以电子商务推动、以营造氛围强化、以突出应用深化”的做法,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1999年3月泉州企业信息网正式开通,2000年7月泉州市政府启动了“万家企业上网工程”,目前全市已有20000多家企业上网产品和营销信息,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25%,并且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在线提交资料申请加入。

目前,虽然泉州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用得到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大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明显。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2家,有76.9%的企业建立站,55.8% 的企业实现局域网,42.3%的企业不同程度导入ERP信息管理系统,32.7% 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分别高出中小企业平均水平30、11.8、42.3、9个百分点。与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设施上相形见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受到资金、技术方案、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的制约。有数据表明:真正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为3%左右,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

2.泉州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泉州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1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够。泉州中小企业主要是以家族式的管理为主,企业员工的亲属裙带关系非常复杂,企业在运作机制中还带有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征,在管理方式上还没能摆脱家长式的经验管理,企业领导没有建立起信息管理的观念。多数中小企业仍愿意停留在原来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其次,还存在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这样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许多企业一提信息化就是计算机、网络,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要把数据形成有用的信息才是目的。

2.2存在投入不足、投入不平衡、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有的中小企业想走信息化的道路,但是他们没有大型国有企业那样的雄厚实力,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太昂贵,中小企业承担不起。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企业在前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时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但随着对信息化程度要求的提高,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就出现了短缺。

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劲霸时装是泉州服装业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且成长迅速。目前,劲霸只上了信息财务系统,它的很多业务还在依靠手工或半手工方式进行,这并不表示劲霸对信息化不重视。实际上,2001 年,劲霸公司的老总洪忠信主动跑到用友公司购买了一套财务软件。此后,每次他们都是在业务需求非常迫切时,才会为信息化买单。在泉州,企业很少像其他地区的企业那样一次性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即使是像劲霸这种不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也只是在业务需求非常迫切时才会买单;对于泉州的其他中小企业来说,像企业信息化这种短期内不能产生直接利润,企业家往往会把他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考虑,因此,对信息化的投入肯定不会大方,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2.3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没有相应的人才,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只能是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化也只能是空谈。由于泉州的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以做出口加工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高。而且很多是家族企业,在用人方面往往不是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带有很强的裙带关系。就全国范围来说,企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以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很难与大型企业争夺此类人才。从信息化建设配置的专业技术人才来看,泉州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两个不合理,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率低;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既懂IT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就业人员的素质总体属低下层次,所以企业信息化很难得到各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支持。

2.4缺乏可操作性的信息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由政府相关部门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公用信息资源共享;并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泉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上还存在不足。比如,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网上支付、安全认证和物流配送等外部环境不配套。二是企业根据整个泉州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由于泉州许多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

3.加强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企业方面要不断加强内修。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企业本身。首先,企业要认识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要在观念上、思想上转变过来,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这种转变需要企业“一把手”的坚决支持;然后,企业就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这还需要涉及到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技术。

3.1.1更新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的信息化意识。由于泉州中小企业在开创之初大多是以家族式或以小团体朋友互助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带有很强的个人决策倾向,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方法和制度。而信息化必须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如果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那么企业实施信息化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首先必须要规范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对信息化有正确和足够的重视。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导,企业“一把手”的支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条件,企业的领导应该站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培训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3.1.2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造就。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企业有没有以及能不能培养造就一支胜任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队伍,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使用的效果和维护的可能性。因此,企业要抓紧培养一批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尽快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当前很多企业中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3.1.3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可采用外包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要先做好整体规划,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对于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一步到位,但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人员素质及工作的需要的限制,往往没办法一步到位,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分阶段,分层次的实施信息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业务流程的重大调整而产生动荡,又可以逐步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使下一次的信息系统的投入可以高效利用。泉州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与专业化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硬软件,这比企业自己设立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可以保证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3.2政府建立企业信息支持系统。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等,一方面起到了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源。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比如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环境较差、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并留住信息化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信息化方案的适配问题等,这些是中小企业无法独自承受的难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积极建立企业信息支持系统是加强并逐步完善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2.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公共媒体、图书馆建设等。泉州市在这一方面的投入是可观的:1999年开通泉州市首家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7月泉州市政府启动了“万家企业上网工程”、“数字泉州”的启动、网上投资恰谈会的开展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这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3.2.2向中小企业提供特殊的服务。据调查,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力度还较大,比如2004年,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构筑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泉州市中小企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泉州市纺织服装企业ASP服务平台就是基于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流程,充分利用J2EE框架、Oracle 9i数据库、Struts等先进的前后端开发技术,使泉州市中小纺织服装行业对货品款式、颜色、尺码管理要求,与板单、计划、订货、销售、库存、财务无缝衔接,实现动态的一体化管理,以强大的数据中心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实现总部和分支机构跨地区经营、管理。

3.3走校企联合之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信息化建设。高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的优势体现在:人才优势(科技人员众多,各种专业人才聚集);知识与科技优势;创新优势。高校的技术和人才可以较好地弥补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不足的劣势。实践中,一方面,高校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及创新需求信息的捕捉,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及高校研究方向与内容,主动为企业创新活动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基金或订单培养等方式与高校共同培养适应于本企业自身需求特征的人才,同时开展创新合作。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互利的:一是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生产劳动、毕业实习提供理想的实践条件和场地,高校则优先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尤其是短缺专业人才;二是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各类定向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企业可以为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三是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学生预分配提供工作岗位,并负责指导预分配学生的生产劳动实践,提高预分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素质,高校则可以利用人才技术优势,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咨询和成果转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

4.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泉州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进行,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完成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体化;通过建立企业的内联网和系统平台,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通过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要由浅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渐推进。因此,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泉州中小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永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05(11)

[2]汪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合肥学院学报,2005(8)

[3]倪天林.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河南科技,2005(9)

[4]吴新业.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

[5]钟碧忠.泉州企业信息化初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5)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许昌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2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3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综合报告统一平台,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许昌市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四面辐射的独特区位优势,2015年年全市生产总值2 170.6亿元,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数量达到29 673个,存在着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发展较慢、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业务高度集中化、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许昌市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1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会计信息化实务工作相关人群。该问卷的调查目标主要是更好地了解许昌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以及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许昌市的会计行业发展。问卷一共包含24个问题,对企业基本信息、会计信息化硬件、软件条件、会计人才培养及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9份,其中企业涉及制造业、商业流通、批发或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服务业、建筑业六大行业,分布于许昌市的“五县一区”,包括魏都区、许昌县、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形式,问卷的设计主要根据财政部2014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章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规定,分别从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两个方面了解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目标的达成和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

2 许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许昌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了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水平

从调查来看,许昌中小企业基本已经达到了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水平。有100%的部门都备有计算机,其中70%的公司人手一台,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企业占89%,有68%的企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精通计算机技能。目前在许昌市中小企业中计算机的业务操作已经相当普及,大部门的从业人员已经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的使用,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调查的企业85%购置了会计专业软件进行账务处理,65%的企业设置了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

2.2 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虽然调查的企业都已完成了前期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但是可以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企业都选择购买市面上的通用会计软件,其中有50家企业使用的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用友畅捷通和金蝶KIS,31家企业购买了用友U8、金蝶EAS等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软件,10家企业选择在线的会计记账平台,只有18家企业选择开发ERP系y。40%的企业尚未筹建信息备份管理制度,只有23%的企业建立财务信息平台,中小企业在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3 高学历会计人才少

在许昌的中小企业中,有90%的中小企业会计人才数量都在6人以下,其中3人以下的企业占到了63%。会计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20~39岁之间,其中58%介于30~39岁之间,23%介于20~29岁之间。41%拥有本科学历,40%为大专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到1%。

2.4 会计系统模块偏向财务核算

通过调查,在许昌中小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中,使用最多的分别是总账管理系统(67%)、现金管理系统(54%)、收入费用管理(38%)和出纳管理系统(33%),这些都是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最基本的模块,而企业管理会计相关的模块,如成本管理系统(19%)、预算管理系统(9%)、预测分析系统(4%)和决策分析系统(1%)的应用非常少,有49%的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包含财务分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的贡献还比较少。

图1 会计信息系统模块

2.5 会计信息不共享,系y之间集成效果差

调查的企业中,有42%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为独立应用模式,无法与供应链、税务、银行、生产制造等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流的统一,只有15%的企业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整体(如ERP)中的一部分集成应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削弱了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效率。

2.6 会计信息化工作领域了解不足

虽然大多数企业了解会计信息化,但是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领域的认识程度不深。有68%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云会计,有57.85%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32%受访者没有听说过ERP,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并不了解《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更不用说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公司的会计信息化规范。

3 许昌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原因

3.1 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共有46家企业认为管理层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模糊,主要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阶段,误以为只要购买了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就是实现会计信息化,认为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减轻会计员工的工作压力,对于会计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认识还不足,重软件而轻信息。许多中高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持保守态度,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3.2 缺乏有力的财力支撑

调查发现,在许昌市的中小企业中会计信息化投入普遍较少。有60%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年投入小于1万元,有33%的企业会计信息化投入在1万~5万元,5%的企业投入在5万~10万元,只有2%的企业的投入在10万元以上。许昌的中小企业存在着盈利能力低、资信状况差导致融资能力难的问题。虽说国家这几年已经出台很多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仍然是僧多粥少。企业基本的营运资金本身就比较拮据,通常会投入到生产、营销和业务推广等方面,投入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更少了。调查显示,有近34%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开展信息化不但要购买硬件软件,还要进行系统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后续支出,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只能望而却步。

3.3 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老旧,业务流程不规范使会计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不大。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缺乏针对性与整体规划性,由于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协调,系统集成性差,对信息化建设造成了较大阻力。信息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共享通道,而对外又不能跟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继而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信息质量下降,无法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

3.4 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低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会计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聘用的会计从业人员多为低层次财务人员,他们懂得基础的会计软件操作,但是对于信息系统的了解较少,而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又少之又少。调查发现49%的企业经常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37%的企业只培训过一两次,还有14%的企业没有培训过,最终导致信息化建设进行缓慢,有近53%的中小企业认为人员培训不到位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

3.5 会计软件产品不成熟

目前的会计软件选择范围较多,除了用友、金蝶等老牌会计软件公司外,还有新中大、金算盘、博科等也都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可,但是存在功能设置杂糅,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中小企业通常购买的会计软件功能比较单一,如用友畅捷通、金蝶KIS,所涵盖的模块主要为基础会计核算,如总账、现金管理和报表管理等模块,已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现代化需求。而ERP虽说可以使企业进行资源优化,信息集成,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建设周期也较长,通常只有大型企业才会考虑使用。

3.6 信息的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以电子形式集中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而网络的安全隐患很多,会计信息有可能遭到电脑黑客和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也可以被其他相关操作者泄露。会计信息被企业视为最高机密,一旦丢失或损坏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许多企业不愿意将财务数据、客户资料等重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或者放在网络终端,也阻碍了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不可避免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阻力。

4 许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

发展许昌市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企业的主体地位和软件供应商的技术力量。

4.1 从政府层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体系

4.1.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要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加快出台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和法规,包括会计资料产权问题、电子资料备份制度、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标准等。建立健全会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体系,防范一切网络犯罪,通过法律法规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4.1.2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通讯等通信技术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速,降低上网资费,方便用户进行在线登录。

4.1.3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

政府应该在各种研讨会上加大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和推广,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具体的案例,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切身利益和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让企业到软件开发商进行实地考察,免费试用。有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只有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加快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4.1.4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培养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放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首位。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可以从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改革入手,将会计信息化相关能力纳入会计职称的考核当中,将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主动学习,提高从业人员信息化整体水平。

4.2 从企业角度,制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

结合自身条件和经营需要制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

4.2.1 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中国统计在线的调查显示,87%的中小企业老板表示除非能看到实际效益非常大的时候才会考虑会计信息化。所以,要推进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就应该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开拓管理层的创新思维,使其认识到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2.2 信息化建设监理完整的规划

企业需要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规划,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规范和科学的基础管理相结合,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建立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项目整体安排,包括如何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组织架构的调整、资源的整合、人员的配备及决策机制等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渠道,保证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畅通无阻,以适应信息化的转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由财务部门和信息系统部门双重合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信息化安全制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2.3 结合自身条件和经营需要选择匹配的会计信息系统

要立足于企业整体,对自身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化配备,对信息系统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从功能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合理选择符合企业经营业务和发展的软件系统。不要盲目选择,避免过度浪费。在经济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租赁在线软件,即SaaS模式进行信息化配备。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量的增加,适当地进行系统升级,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时常关注信息化动态,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发展,将新的成果应用到企业中,最大范围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

4.2.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小企业应增加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素养,适当的时候可以和高校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具有会计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3 加大软件供应商对会计软件的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会计软件

4.3.1 针对中小企业开发出新的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供应商应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改进会计软件,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管理会计功能,如报表分析、预算管理、财务决策等模块,从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并且简化操作步骤,美化操作界面,使操作更方便,更易学。

4.3.2 发展国内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

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经过市场考验的、历史较长的国内服务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及服务,目前国内的云会计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很少有厂商能够达到要求。因此,应该加快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研发,不断完善业务处理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使用。

4.3.3 会计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顾虑,软件供应商应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一方面采取防火墙技术,采用积极的防病毒技术,对数据库应做到两层加密;另一方面,建立多重备份机制,建立工作日志防止意外情况导致的信息破坏或者丢失。此外,还应加强软件的安全控制,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防止系统关联方的非法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1]解春苓,刘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1(3).

[2]麦海娟,麦海燕.基于SaaS视角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11).

[3]汤长胜.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4]祁广亚.会计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14).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实障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33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51- 03

企业信息化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应用开发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并促使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变革,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的过程。

1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因此,国家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工作的扶持力度,这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和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的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总体上看,我国半数以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进入集成应用阶段。根据2009年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同来划分,仅有5%的企业处于全面集成应用阶段,其余95%的企业均处于单项应用和集成应用阶段,整体上还处于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层次的阶段。发展到2011年,我国已有55.2%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到部分集成应用阶段,15.3%的中小企业已经处于全面集成应用阶段,还有29.5%的企业尚处于单项集成应用阶段。[1]可见,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在加快。

其次,从中小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规模和结构来看,2009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达到2 022亿元,同比上升了8.2%,其中仅有24%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超过50万元,在投入资金低于50万元的企业中,35%的企业投入在5万~10万元之间,23%的企业投入在10万~20万元之间,18%的企业投入在20万~50万元之间。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中,硬件、软件、IT服务的比重依次为59.3%、16.0%、24.7%。到2011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超过50万元的比例增加到20.3%,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投入资金在50万~100万元的企业占到了12.8%,信息化投资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硬件、软件、服务三部分的比重结构变为54.2 ∶ 18.3 ∶ 27.5。

第三,从中小企业的软件应用状况来看,根据2009年相关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中小企业ERP实施率增长很快,效果较好。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约86%的企业应用了ERP系统,主要来自用友、金算盘和金蝶,在使用ERP软件系统的企业中,实施全企业范围ERP应用的仅占14%,73%为ERP 0和ERP 1,16%为ERP 2,11%为ERP 3整体信息化应用。中小企业应用信息系统比例最高的是财务管理软件,达到48.6%,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普及,对中小企业管理运营信息化的扩展有非常大的帮助。约40%的企业应用了OA系统,27%的企业应用了CRM和SCM系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其中ERP软件产品收入实现46.61亿元,占比56.43%,CRM软件产品收入为5.08亿元,占比6.15%,财会软件产品收入为12.61亿元,占比15.27%。[2]

第四,从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来看,总体上应用水平还较低,企业主要是在销售、采购、支付环节应用电子商务。在2009年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约26%的中小企业还没有接触过电子商务,仅有16%的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频率较高,54%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5%以下,91%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例在40%以下,阿里巴巴、慧聪网和中国制造网比较受中小企业的青睐。根据2011年的调查显示,从未使用过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重有所下降,为21.8%,偶尔使用的企业数量占比34%,经常使用的企业比重有所上升,为19.7%。在电子商务的使用时间分布上,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年限主要集中在最近的2~5年,这部分企业占使用电子商务总企业数的63%,说明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年限都不高,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4]

2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考察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样,信息化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小企业应用系统软件所获得的效益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中小企业对软件的应用,优化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如根据2009年《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ERP)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在应用ERP后,企业能够准时生产出产品的比率大大提高,且自制产品的合格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出厂所需经历的时间周期。在企业生产各环节实现了系统集成之后,产品从设计、生产准备到生产、销售各环节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企业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资金周转率和经济效益,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毛利率等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达到72%、67%和89%,同时费用收入比、应付账款周转率以及逾期账款周转率得到了降低,分别为92%、75%和54%。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优化了企业的采购环节,使企业的采购行为日趋合理,其中有效缩短平均进货天数的企业接近九成,采购环节潜在呆滞率显著降低的企业超过七成,可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和掌控采购这一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环节,提升了企业产前、产中的整体效率。

3 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障碍

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使得中小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利益,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不高,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加信息利益的障碍。

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实施信息化的思想动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简单地用计算机替代传统手工操作,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严重制约着企业信息利益的进一步获得;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怀着排斥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花费一定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其收效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中小企业在管理模式和制度上的缺陷也是制约企业加进信息利益的重要障碍。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效益的发挥需要相对规范的管理基础,而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家族式企业,其各层次的关键管理者主要是由家族成员或近亲属来担当,因而总体上管理相对混乱,缺乏统一的规范来运营企业,从而制约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等方面还存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也是制约企业有效实施和执行信息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在分配制度方面,中小企业一般仍然崇尚传统的物质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股东至上主义”或“资本至上主义”分配模式,人力资本所有者基本上没有剩余索取权,在信息经济时代,这种分配制度无法在制度框架内调动创新者、创业者、管理者等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技术的创新和长期发展,突出表现为企业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

第三,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缺乏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其信息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资金是制约中小企业各方面发展的瓶颈,这也同样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从而影响着企业信息利益的获取,具体体现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购买和更新,这就在技术基础上直接制约了企业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用于日常经营和正常运转的资金已经非常紧缺,即便是效益较好,资金相对充裕的企业,其首要考虑的可能是通过扩大规模等方式来增加利润空间,而非将资金用于结果并不确定的信息技术投资方面。同时,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投资的结构上还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错误倾向,使企业出现一流的硬件、二流的资源和三流的使用等不合理的局面,进而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阻碍企业信息利益的获取。

4 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增加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助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即要继续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助推作用,从信息意识、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全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国自2000年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这固然与企业自身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但仍然需要政府起到更加有力的助推作用。国家应继续加强和完善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免费体验的试点范围,提高政府为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质量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的水平。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其必将在未来为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获取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的程度,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绩效。

同时,中小企业应从自身信息意识、企业制度以及外部联动发展等方面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信息市场动态生存竞争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及绩效。

企业观念是企业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而中小企业的信息意识和观念也正是其信息文化的体现,要想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意识,实现从领导层到员工层面企业整体信息意识的增强,就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特别是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任何企业的信息文化都具有传承性和变革性特征,作为企业文化之亚文化的信息文化,会随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运营模式的变化而发展。一方面信息文化能优化企业的信息管理,使员工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发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能推进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这必将提高企业管理战略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可见,企业信息文化的发展可以增强企业的信息意识,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的动力,这是增加中小企业信息利益的思想保障。

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后与企业生产管理的融合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专业人才的流失。在产权制度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产权的界定,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实行股票期权等新方法,很好地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制度效率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4

关键词:企业业务全球化;信息化建设;企业竞争力;现状;对策

企业业务全球化的背景使得我国企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及时有效的为企业提供参考数据,从而增强企业的战术层、战略层以及决策层的指导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基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的现状,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困难。本文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探讨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5]。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常桂英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析表明,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主体意识、需求分析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等[1]。吴定怡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表明,只有树立信息化的观念、构建信息化管理体制,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2]。霍吉林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存在重视程度差别较大、新旧企业信息化差别大等问题,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3]。笔者认为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逐渐增强,但由于电子网络容易受到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网络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在企业中的发展。

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普及率不高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主要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周期较长,资金回收较慢,带来的利益不够弥补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基于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

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力度不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基于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够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整合力度不够,不能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企业要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就要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首先,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电子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展缓慢,针对这一重要制约因素,政府应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出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网络市场的稳定发展。安全稳定的电子网络市场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企业定位、制度保障等环节。资金、技术等因素使得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定位有助于企业认清企业发展的方向,加大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企业信息化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企业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最后,企业要注意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企业只有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才能充分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企业增强内部信息互动,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中的联系,进而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防止信息孤岛的产生。例如,中兴、华为等企业的成功,一方面是企业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通过制度等措施和手段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提高企业在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能够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增强企业内部和社会、政府间的信息互动能力,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表明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常桂英.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北方经济, 2008(6):38-39.

[2] 吴定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7(10):40-43.

[3] 霍吉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推进对策[J]. 现代农业, 2009(10):76-77.

[4] 刘全喜.湖南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探析[J].企业经济, 2013(2):163-166.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5

【关键词】煤矿企业;信息化规划;基本要求;实施步骤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年松,曹维运.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6

关键词:会计信息;供需博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企业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了某个经营环节的状况,而且还包含了对企业整体运营状况的全面展示。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和规范程度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下一步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会计信息尽可能地公开、准确和规范。但是,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来讲,他们提供信息的先后顺序,准确程度和公开程度对自身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并且影响方向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就会展开供需博弈,以使会计信息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一、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的主体

1.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方

企业债权人。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债权人有不同的目标,但是共同的需求在于,实现债务风险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实现需求的途径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而做出相应的决定,最终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但是,对于企业来讲,不同的债权人所得到的信息范围和获取信息的先后程度是不同的。根据相关的法律以及对于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的债权人可以分为优先债权人和普通债权人等。优先债权人的行为对于企业的影响最大,要承担的风险也大,所以对信息的公开程度和信息的准确程度要求也较高。普通债权人对于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对信息公开的程度和准确性没有前者那么高。[1]

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企业员工作为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方的一面是通过企业员工与企业利益相关部分的收益来实现的。在企业员工的薪资构成中,有一部分是红利或者业务提成的,这一部分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也就说,当企业会计信息呈现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态势时,员工就能够相应地获得较多的提成,反之亦然。因此,企业员工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他们会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尽量地真实、准确和及时公布,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但是,企业员工也会参与到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当中,在提供企业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企业员工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说是公司整体的利益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做出利于公司的决定,进而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税务部门。税务部分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征税,所以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为了实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法征税的目标,税务部分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地客观和真实。但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有尽可能地少纳税以提高自己利润的需求,所以就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利润做低,欺瞒税务部门,最终实现少纳税的结果。这样,税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同企业的利润要求之间产生了博弈。

权益投资人。权益投资人对企业的要求是要投资风险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而不同类型的投资人所关注的企业会计信息的方面不同,同时对会计信息的完整程度和质量要求也不同。投资额大的人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较高,因为他们需要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状况来做出进一步的投资或者撤资行为并且预测自己的收益等。而投资额较小的投资人则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没那么高,并且只要求会计信息整体显示利好,而非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各个部分有具体要求。

管理当局。管理当局也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管理当局对企业进行管理,所以他们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和准确地掌握,只有如此,才能够根据会计信息作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才能够使自己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职业收益提到最高等。因此,作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来讲,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和全面。但是同时,管理当局拥有对会计部门的管辖权,他们能够影响会计部门的会计信息,所以,在一些时候,他们能够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操作,使得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促进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2.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方

企业会计部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但是,在进行会计信息提供的过程中,企业会计部门并不独立,它不仅受到自身特殊利益的影响,还受到投资者和管理当局的影响,这使得企业会计部门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难以单纯地依靠会计信息需求方的需求来进行信息提供。同时,在会计信息提供的过程中,还会受到企业商业机密的制约,所以造成会计披露程度、质量和范围难以做到完全满足公众的需求,形成了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2]

二、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的关系

根据以上各方在企业经营行为中的利益、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状况等构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供需博弈关系。在上述五个信息需求方中,管理当局对于信息的准确性依赖最大,影响也最强;然后依次是权益投资人、债权人、企业员工和税务部分。因此,在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会优先满足管理当局的信息需求,然后依次考虑后面各个主体的需求,而信息和风险是呈正比的,每个主体都希望承担较少的风险,因此,就构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而在一个规范的市场内运营,当然不会允许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的情况存在,因此就会通过博弈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果(即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对这个结果进行监管,保障这个结果不至于在某方的强力作用下过于偏向一方而损害其他方的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是在国家相关法律的规范下会计信息供需各方博弈的结果。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障这个结果的公正,我们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对会计信息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管,以保障其公平和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保卿,朱蝉飞.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