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小学生守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思想中西方差异

摘要: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礼是中国和外国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比中外礼仪教育,总结中国和外国礼仪教育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国家的礼仪教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有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将中国、韩国、日本、美国、英国作为本文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石,从中可以吸取优秀经验,为我国的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西方差异

一、做人先学礼,树礼仪形象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作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礼仪教育,五千年来还没有被时代遗弃的中国文化,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时代大参考。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总结学习形成的,并且在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产生了变化,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框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礼仪是判断一个人礼仪文化修养和能力的标杆,是做人做事的必要要求,礼仪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一个行业的发展,代表着这个行业发展的态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代礼仪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优秀的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阐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创建国家的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而这些文化是当今社会伟大的文化和道德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礼仪知识教育举世闻名,日本、韩国的礼仪文化建设也是在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文化礼仪培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仪教育需要。

二、东方国家实施八德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实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只追求生活上的满足,也开始逐渐追求精神层次的提升,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礼仪教育的继承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社会意义。当今中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父母会关心儿童在生活中的礼仪表现是否得体。国家要求各中小学积极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并且不断修改完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并且老师负责教导学生礼仪教育有关的内容,教授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小学生思想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关注学生礼仪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礼仪教育在各个学校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徐州还有专门讲授国学、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书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和谐学校形成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阅读全文

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意义与内容

【关键词】

班主任;安全工作;意识;常识;机制

安全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当中的第一工作,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措施,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意义

1.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科学文化知识,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已然成为判定是否是一个现代人以及一个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开展安全教育,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2.当代社会管理需要安全教育。

阅读全文

养成教育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依托绘本阅读,内化《中小学生守则》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中,尝试着将绘本纳入高年级课外拓展阅读之中。在聚焦养成教育的绘本阅读方法上,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摸索出了主题引领读、想象联想读、延伸拓展读、引发共鸣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绘本阅读策略。

关键词:绘本阅读;养成教育;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开发提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标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揭示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承担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功能的同时,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而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们不能简单采取说教的形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有效渗透。在“依托绘本阅读,内化《中小学生守则》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中,我尝试着将绘本纳入了高年级课外拓展阅读之中。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究,我与学生们共读了一本本生动有趣的绘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聚焦养成教育的绘本阅读方法上,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绘本阅读策略。

一、单元主题与养成教育对接,主题引领读

每本绘本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渗透在每一页图画中,这正好成为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拓展延伸。以主题为抓手,渗透养成教育,以主题为线索,引导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激发兴趣,提高感悟能力,提升认识,其人文性深入人心。如结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我爱阅读”,我将绘本故事《吃书的狐狸》作为拓展延伸。小小的狐狸先生特别喜欢书,他是怎样喜欢的呢?实际上,狐狸先生每次读完一本书,就要把这本书配着盐和胡椒粉全部吃光,就连图书馆的书也不放过。后来,穷困的狐狸先生用非法的手段搞“粮食”,被关进了监狱……作者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疯癫却又可爱无比的画风告诉我们读书是多么重要而又幸福的事情,所有爱书的人一定会理解和喜爱狐狸先生的。

二、引导猜想,想象联想读

许多绘本中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于熏陶感染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引导学生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学生的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如绘本《逃家小兔》,全篇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导读中,我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在学生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推进故事的情节,让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

阅读全文

大班额班级管理育人策略

班主任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眼中的导航灯。当前城市学校班额越来越大,班额越大,管理难度越大,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就越高。班主任潜心研修,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亲近学生,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要使学生尚未定性的思想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感染,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当好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让学生借鉴和模仿榜样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清晨,见到学生主动打招呼;课间,看到纸屑随手捡起;放学,嘱咐孩子注意安全。这一举一动展现了班主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亲近而崇拜,把你当作好朋友和值得信赖的师长,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了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二、播撒阳光,塑造学生人格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责任最大,老师的关怀犹如春风化雨般浸染学生的心灵,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成绩和进步,又能正视不足和缺点,朝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健康成长。班里的轩轩同学,由于家长疏于管教,从小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常常惹事生非,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为了让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班上同学下课主动拉他一起玩耍,鼓励同学们给他生活上、学习上的帮助。并常和其他任课老师交流他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引起关注。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给家长反馈他在学校的表现,从而更好地使家长与老师一起教育他,使其不断地进步和转变。由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慢慢地他变了:上课听讲专心了,作业能主动交了,也能主动帮助同学了。尽管我知道一个学生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但是我相信,只要在其心灵深处播撒缕缕阳光,用高尚的行为浸染他的心灵,反复矫正学生的过错行为,持之以恒,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孩子都会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多彩活动,洗涤孩子灵魂

丰富多彩、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既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孩子精神世界的最佳机会。如结合学校或少先大队在重大节日和传统纪念日组织开展的文艺演唱、联欢、百科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书法绘画、“三小”作品展评等活动,渗透爱国、爱家、爱父母、爱科学、爱集体的“爱的教育”,渗透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感恩教育”!以及诚信教育。每一次活动,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出色表现,赢得荣誉。力争每次活动都是对学生思想的一次人生启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影响和指导着学生们今后的言行。

阅读全文

养成教育要从“心”抓起初探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质”的指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近年来,夏邑县第三小学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实践与探索,从“心”抓起,从学生个性发展着眼,通过激励与唤醒,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立德为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立德是首要任务,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渗透到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校通过每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周一举行的国旗下演讲、每周班会、每一节课……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文化渲染

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文化墙和红领巾广播站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学校在教学楼醒目的位置悬挂“中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各级段习惯养成目标”,使学生时时审视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围墙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宣传“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宣传橱窗中展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班级量化评比结果、优秀作业、每月班级“明星榜”等,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热情,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红领巾广播站是宣传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周一至周五每天一个主题,其中周一是“传统文化宣传”,周三是“讲述校园故事”,周五是“好书推荐”,让一项项传统文化、一个个校园先进典型人物、一本本好书……走进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榜样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榜样教育能够激励、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向上、奋进,具有特殊的教育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我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表彰先进人物典型。每班都设有“明星榜”,根据班级学生习惯养成的具体情况,每月评选出班级的“学习之星”“阅读之星”“劳动之星”“礼仪之星”“勤俭之星”等,并把他们的名字和照片张贴在“明星榜”上。每学期末,学校还要评选“好习惯之星”,通过自主报名、班级推荐、民主测评、现场答辩等环节,每个年级推选出10名,对他们进行表彰。

阅读全文

文明礼仪教育作用论文共3篇

(一)

一、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决定必须浸透文明礼仪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这一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文明习惯,让他们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能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的素养。只有这样,到了高中阶段,他们才会形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这样培养孩子,就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错过这一关键时期,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再回过头来“补课”,只能是亡羊补牢了。现如今,社会上反映强烈的一些大学生高分低能、缺乏文明素质、言行粗俗、不讲公德、损人利己的现象,正是他们从小没有有效地受到文明礼貌教育的佐证。因此,抓好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而且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所决定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照本身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发展变化的,它之所以要如此发展变化,是它自身规律所决定的。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的。这就像建造一栋万丈高楼一样,只有踏踏实实地把地基打坚实了,高楼才可能一层层地砌起来。同样,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重任的学校德育工作,也只有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抓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与教学质量并重,列宁曾经说过:一切社会都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就在一切处事格言上反复谈到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文明礼仪”应该是这种“公共生活准则”的一项基本内容。其实,文明礼貌并不仅是人们单纯的外在举止风范,而是有着深层的内涵的。因为文明礼仪离不开思想道德和理想情操等内在因素。中小学德育,就是要从抓文明礼仪这样的“小事”做起,进而提高青少年一代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作者:汪秀玲 单位:江西景德镇市第十五小学

(二)

阅读全文

新型城镇化下中小学生德育问题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底线模糊、规则意识薄弱、校园欺凌时有发生、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以新型城镇化理念来审视这些问题,发现其根源在于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家庭德育的缺位和社会德育的偏失,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问题上的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为了应对城镇化的挑战,学校应该重塑德育首位,家庭应该重拾育德功能,社会应该重建良好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小学德育;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合作

一、城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道德底线模糊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体现,具有选择性,是人们通过主观意识选择对社会有意义的行为。人的道德行为从高到低一般分为高尚道德、一般伦理、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道德行为的最低水平。一般认为,道德底线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这些高层次行为而言的,指的是人们应有的最基本的、最低的水平,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突破了底线,社会不再成其为社会,人不再成为人”[2]。道德底线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角色:通过用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来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一个最为基本的防卫体系,以抵抗来自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乃至国家以任何理由做出的攻击。换言之,也正是由于有着由这些必须遵守的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构成的防护体系,人们才能够进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境界。在城镇化背景下,部分中小学生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规则意识缺失;集体主义思想有所减弱,个人主义表现越来越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也逐渐滋生蔓延开来。一些学生不能做到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讲诚信、富有责任心等。

(二)规则意识淡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意识由规则认知、规则认同、规则意志和规则思维习惯组成。心理学认为,规则认知是从对知识的理解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包括人们对规则内容理解和记忆的程度,人们对规则意义认识的程度等;规则认同是从情感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规则意志是从实践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也就是人们按照规则来规范个人行为需克服哪些困难;规则思维习惯是自觉遵守规则的思维惯性,从内在素质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应对状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对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守则”等学校中的规则,而应当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交通、卫生等规则。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有所改进,但其规则意识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学校,表现为中小学生存在不遵守学校规定的违纪现象,教师普遍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在校外,中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景区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阅读全文

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值价值观逐步形成和素质逐渐建构的重要阶段,因而德育工作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而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次要牢牢把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素养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步,是树立良好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而重视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良好社会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青少年德育思想的塑造,班主任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做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为此,班主任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次要牢牢把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1998年3月16日颁行的《中小学德育教育规程》规定,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培养爱国情操,热爱党、国家和人民;二是引导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从学习和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三是注重中小学生的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主法治观念;四是树立学生良好的文明观念,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和热爱生活,培养生态意识,尊礼尚法,懂礼貌,讲文明。同时,《中小学德育教育规程》还十分明确地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对于青少年的引导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明确和深入理解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方能深入德育工作,探求良好的德育工作策略,真正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导师。

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特质认识有局限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