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1

关键词: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导向;实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启动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DUK)组建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委员会,在联邦教研部(BMBF)的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协调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规划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搭建交流平台,向公众进行宣传等。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涉及联邦和州两个层面,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各州政府有权决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享有立法权。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联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政策文件,从中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通过对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等进行为期21天的实地考察与学习,剖析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

作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德国教科文全委会2003年提交了《汉堡宣言》(Hamburg Declaration),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可持续性学习”。2004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个目标,即推广优秀案例与实践、加强个人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公众能见度、加强国际合作;随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对该文件进行两次更新与升级,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形势,在子目标中设定了优势领域,其政治承诺意味加重。2007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KMK)联合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School)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Cross-curricula 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SD),鼓励将全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课程。2015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2016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联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这些文件在推动州和市之间良性互动以及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传达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价值选择。

(一)结构化导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GAP)颁布后,德国出台《2015+可持m发展教育行动策略》,其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加强原有项目的持久性、结构性实施以及跟踪测试。该文件指出:“不论政策制定者还是普通公众,都需要更清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始目标与最终达成度,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征,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在实践层面,结构化意味着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区域教育规划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能力、基于生活的学习能力等,也可促进项目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提供了面向未来思考的革新方法,是教育全面革新的创新动力。”换言之,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变革、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解,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政策导向。

(二)体系化导向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终身体系化建设方面表现卓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期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设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鼓励具有创新性和革新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申请此奖项,获奖项目有权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识。该项目旨在传播各利益相关者和一线实践者的优秀案例,注重各学段典型项目的传播。优秀案例包括:在儿童照料中心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培养孩子未来能力的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项目”,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精神融入学校课程、教师培训等;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师职业培训的项目;“可持续大学”项目,在大学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学生提供支持;将可持续发展专题纳入非正式学习和继续教育项目,倡导公众参与和终身学习。

此外,《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明确制定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任务。如学前教育领域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纳入幼儿园,制定《榜样计划》,儿童照料中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进行组织。中小学教育领域要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导向的各州教育框架和教育标准,提升学生参与性技能,倡导学科内交叉及跨学科学习;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要求职业教育课程面向可持续发展,职业培训增加生涯职业指导与参与性技能培训。高等教育领域要求系统发展跨学科的可持续性研究,在教学和研究中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参与技能,研发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具等。非正式教育领域要求将技术、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提高资金支持,增加环境中心、成人教育中心、青年俱乐部等不同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实操分析与评估等。德国成熟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基石,终身学习也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关联性导向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之后,德国联邦教研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论坛和合作网络,以增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联与合作。

1.典型项目之间的关联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的激励下,德国涌现了诸多优秀项目和案例。2011版的《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了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这些项目间的彼此关联,并倡导将其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

2.研究与教育的关联

德国联邦教研部每年投资1.6亿欧元支持“可持续性研究”,致力于建立研究与教育的紧密联系,促进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的系统转化。

3.利益相关者的关联

建立吸纳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私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网络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2011版《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中,列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网络的具体任务,即深化全球学习、环境教育、跨文化理解、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合方法,促进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体对其产生兴趣。在学校层面,强化原有教科文组织网络学校(简称Aspnet 学校)、21世纪议程国际学校等之间的合作;拓展涵盖当地政府、企业、俱乐部等机构的地区网络。

(四)国际化导向

成功的国际合作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的优先事项之一是将德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全球讨论结合起来,以便从其他国家和文化中获得经验。2009年,在德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德国教育和文化事务部组织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特别提出了国际合作的目标,这也成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也倡导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密联系,与欧盟项目有效整合,与亚洲、非洲、美洲伙伴共同加强对教育、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等。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

巴登-符v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是德国的人口和面积第三大州,人口1050万,著名企业奔驰、保时捷和博世公司总部都设在巴符州,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2016年10月9日-29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团赴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育学院等机构及中小学进行考察学习,获得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一手材料。笔者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思维的教育融入

海德堡师范大学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介绍了德国巴符州2016年教育大纲的重点内容。其结构框架的总目标明确指出:“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种族文化、健康促进、职业发展、媒体、消费教育等融入教育教学中”。

针对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问题,大纲指出了7项要求,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风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发展,决策中的价值选择,决策中的标准,参与、共同运作与施加影响,民主策略,和平策略。这7项要求构建了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维方式,引导教师从可持续发展思维审视学科具体内容,结合生活,多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同时,德烈亚斯・凯克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大纲中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消费教育主题融入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即从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支配资源,如何理解危机、消费者的权利、质量等多维视角和思维来开展消费教育。

(二)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人才培养

参与性能力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参与性能力指学习者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识别与解决能力。具体指从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在和未来、做出逻辑决定、理解其后果、合作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性能力的概念与OECD核心素养框架紧密相连,是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出发,将OECD核心素养指标分解为更容易对学习者做出评价的子素养指标而提出的。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实践目标清晰,既有利于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又利于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与监测。

(三)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中指出应将地理、历史、政治、生物、伦理、职业技能等学科融入全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领域,倡导教师以跨学科视角制定课程。框架确定了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目标,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后者包括确定个人生活和专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社会、承担全球责任。这些能力分为认知、评估、行动三个方面:认知能力指基于目标导向的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知识的能力、认知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分析全球变化的能力、识别不同人群生活水准的能力;评估能力指选择多样性和同情能力、质疑能力、评估发展能力;行动能力指沟通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积极回应全球发展的能力、负责任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整体性特征,加之与能力导向的完美结合,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质更加凸显。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培训

海德堡师范大学弗里德里希・格韦教授和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在“巴符州2016教育计划”和“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的主题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德国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教师培训的特点。其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第一,全面能力,即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与他人共同进行民主表决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二,在个性化和社会潜力方面的能力,即独立、责任性、可持续性、应对他人问题、创意性、见识性;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也通过开发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能力素养框架,将其纳入职业培训,促进可持续发展思考与行动。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当今,德国政府面临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教育机会、难民接收等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同样面临在正规教育领域的地位尚未凸显、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融合的冲突、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理解多样性等挑战。尽管联邦德国与中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各有优势与特点,但是从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实践特色中,依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有诸多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政策的思维导向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政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实践特征之一。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我国“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要求的“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仅是战略层面的引领。从地方教育政策层面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和学习创新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要求,则是任务驱动式的政策导向,缺少宏观理念引领。而德国的政策文件中可持续发展思维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思维特性上,给予了整体性引领,保证了实践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操作内涵,这一做法值得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借鉴。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明确方向,这一特征与德国基于能力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范式有著相同之处。应进一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框架研究等,明确可持续发展素养评估的具体指标并加以实践。同时,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充实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的研发与推进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课堂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形成了一套有理念与实践框架的操作范式。在深化可持续教与学方式的同时,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STEM课程等综合课程形态也备受关注,并成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此时代背景下,借鉴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熟经验,研发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系列课程,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主流的核心内容。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体系的架构与拓展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终身体系。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原有基础教育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可借鉴德国做法,设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项目或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纵向体系架构,并推进实践拓展。

参考文献:

[1]DUK. The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Germany[J].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07.

[2]DUK. 2015+ Action Strategy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15.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2

中国德育:罗主任您好!近10年的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显示,首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整体得到提升,您认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这一成效的经验有哪些?

罗洁: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可以清晰地梳理出首都中小学德育的有效经验。

第一是以畅通渠道推动育人,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通过抓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的建设以及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实施,使课堂成为系统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

第二是以机制创新强化育人,建立起一系列推动学校重视德育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引导区县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工作力度,全市中小学德育有了系统的质量分析体系。

第三是以教育契机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07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召开、国庆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的契机,大力开展“感受改革开放30年成就”“祖国发展我成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第四是以品牌活动优化育人,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形成了一系列首都德育品牌活动。

第五是以实事工程服务育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2008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累计投入1亿元建设学生社会大课堂;2010年启动了“牵手计划”,两年投入2000万元推动农村山区学生和打工子弟走进社会大课堂;同年,我们又投入两个亿,保障所有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和进行课外学习。

中国德育:在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要求下,当前首都中小学德育发展也面临一些新机遇和新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这种机遇?

罗洁: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今后五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既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成为首都教育发展的重心,集中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效益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能力为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同时,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体现出新的特点:总体基数大,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6.16万人;非本市户籍学生群体大,目前仅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就有49.1万人,且数量和比重还在上升;独生子女群体大,本市户籍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差异性大,层次多样,需求多样,加上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发展侧重点不太一样,工作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德育:在今年暑期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5年)》正式印发。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以什么为重点抓手?怎样科学地谋篇布局?

罗洁: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围绕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今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工程,即课程德育构建工程、学校文化示范工程、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德育队伍建设工程、德育管理规范工程、特殊需要关爱工程、德育科研引领工程。概括起来,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解决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上有突破;创新机制,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上形成保障;转变方式,在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工夫;服务学生,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幸福感上见实效。

比如,围绕课程育人,全市将把27个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围绕文化育人,从今年开始,全市将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文化示范校。围绕实践育人,我们将深化社会大课堂持续发展和常态化应用,推进学生教育计划书的制订和资源联盟的建设,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围绕管理育人,未来三年,市教委还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和学校德育发展状况监测制度等机制;将关注随迁子女、独生子女两类群体的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将完善市、区县德育研究网络和交流研讨机制,加强德育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中国德育:您刚才提到,今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工程,这对于首都教育意义何在?

罗洁:作为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的新载体,《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工程,工程无疑将开创首都德育的新模式。

课程德育构建工程:构建首都特色三级课程体系

这项工程重点是构建加强德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形成遵循国家课程、重视地方课程、扶持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德育的格局。今后,北京市将把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修订的27个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每年通过德育课例和案例评选,推出一批教书育人的优秀典型;从今年秋季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北京精神》地方课程,与之前的《我爱北京》《志愿服务》共同形成北京特色的地方课程。鼓励区县开发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课程,扶持一批高中学校开设市情、国情教育选修课程。

学校文化示范工程:用校园文化营造德育氛围

这项工程强化了学校是社会文明的展示窗口,要把中小学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阵地。从2012年起,在完成小学规范化建设和初中建设工程基础上,北京市将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为每一所中小学校投入25万元,支持其学校文化建设,到“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文化示范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本文化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推动体教、艺教、科教结合,打造一批德育特色活动。

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这项工程体现和贯彻了国家及北京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今后,北京市将加强红领巾学校、少年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建设,实施中学生领袖培养计划,强化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推进“学生教育计划”实施,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举办“博物馆之春”、公共服务周、公益创意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全市将按照城区生均150元、郊区生均200元的标准,设立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这项工程实质是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协同德育体系,是德育工作体制、运行机制与资源运用三位一体的体系。北京市将着力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团教工作沟通机制、推动各系统德育资源共享。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普遍建立使家校协作完全走上制度化轨道。以社会大课堂建设为抓手,以推进资源联盟和学生教育计划书制订为重点,调动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全社会育人的有效机制。

德育队伍建设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动力支持

德育队伍建设工程有三大要点。一是建设大德育工作团队。这项工程将德育队伍由学校扩展到社会的有关方面,德育工作队伍的基础更加广泛坚实。二是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每一个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做人的表率和道德的培育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加强以班主任、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德育管理干部、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为主的主体德育骨干队伍建设,从培训、交流、激励等方面做出了制度性的安排。

德育管理规范工程:促进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

德育需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德育工作则要管理有方、规范有序。未来三年,市教委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推动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特殊需要关爱工程: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

北京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做好来京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做好融入教育,为来京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同时要提供德育关怀,体现首都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包容情怀。今后,我们将关注随迁子女、独生子女两类群体的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支持区县和中小学针对这两类群体开展校本性、区域性的教育教学试验,逐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随迁子女、独生子女教育模式和实践策略。

德育科研引领工程: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

这项工程强调要发挥科研的前瞻性引领作用,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德育工作首先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的引导和提升。实施德育科研引领工程,德育工作者要有研究意识,不断总结德育实践的新经验;领导者要重视教育科研,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问题,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德育实践;科研工作者要面向德育实践,为德育实践提供专业服务,推进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中国德育:工程涉及的内容众多,每一项工程分解后都有许多具体的任务,北京市又是如何保证工程和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和落实的?

罗洁:确实是这样的,工程的具体工作非常多,既有体制的突破和机制的建设,又有政策的完善和科研的引领,还有实践的推进和工作的创新。

会议之后,我们通过三项措施确保会议精神迅速贯彻落实到区县和学校:一是向区县印发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学习资料,指导区县制订行动计划;二是制订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和年度任务分解表,分解到各处室和部门,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经费预算投入方向;三是组织召开四个论坛,通过论坛推动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3

[关键词]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学分制 应用型本科教育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50―06

[作者简介]张鸣放,窦立军,于雷,张杰,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和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同时,课程设置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教学设计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大学和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品格、知识、技能与能力、方法等培养)的选择与组织,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特色。大学的教育理想与人才培养特色主要通过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施来实现。

一、进行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的背景

目前,中国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各大学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无论是“985”大学或“211”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的同一本科专业是,其课程设置的种类及其结构大同小异,仅有“量”的不同,少有“质”差异,客观上导致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同质化”倾向。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点企事业单位和高薪岗位的人才招聘优先选择重点高校毕业生这一不争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包括应用型大学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并没有真正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没有很好地回应中国工业化进程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多规格、多类型和多层次的需求,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未具备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其教育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在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首先从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优化课程设置人手,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顶层设计。因为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正如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差异首先是产品设计的差异,同样的设计即使在不同的厂家也不会生产出功能迥异的产品。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制定方面具有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突出专业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校企合作教育等鲜明特色,完全不同于传统大学。它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得到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推动德国现代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计划案例,进行中德课程设置比较分析,可为我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二、近期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进展

德国自1999年启动“博洛尼亚进程”以来,其应用型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其核心是原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有的“硕士”(Diplom FH)制度向全欧洲统一的、可比较的学士/硕士两级学位制度转变,由此引发了学制,学分规定,课程设置思路、形式与“标准”等方面的改变。了解并把握这些变化,对客观进行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准确理解两者课程设置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1 学士学位教育学制缩短

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施自身独有的“文凭工程师”教育,其学制与中国本科教育的学制相同,均为4年。近年来,在推进“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位制度向欧洲统一的学士/硕士体制转变。在新学位体制中,德国各州对学士、硕士的学习时间做出了统一的框架性规定,其中,学士学位课程学习时间为6―8学期,多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为保持原有教育质量与特色,同时增强对生源的吸引力,将学士学位教育学制调整为6―7学期(3―3.5学年)。学制缩短后,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降低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安排变动不大,但集中实践教学时间有相应的缩减。

2 普遍实行欧洲“学分制”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目前实行的是“欧洲学分积累与转算制度(European Credit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简称欧洲学分制)”。欧洲学分制对“学分”有明确的定义,1个欧洲学分相当于学生25―30小时的学习时间,通常将60学分作为学生一学年正常的学习负担量,也就是说学生一学年的学习负担量为1500―1800小时。学习负担量包括学生为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上课、自学、作业、实践和考试等)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

欧洲学分制规定:学生要取得学士学位需要完成180―240个学分。

欧洲学分是建立在学生为了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需要的学习负荷量基础上的,是对学生学习强度的量化,更贴近学分制的本质。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以教学计划中的教学课时来计算学分的,但对教学课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没有量化规定。通常课程学分与一个学期每周安排的教学课时相对应,例如某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中完成,每周计划2学时,学生修完此课程可获得2学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一个学期一般设置有15―18个左右教学周,因此,1个德国学分通常与15―18计划课时相对应,这与我国多数大学用计划课时折算学分的惯例(16左右计划课时折算1学分)差别不大。多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每周安排30小时上课时间,学生每学期可获得30学分,符合欧洲学分制相关规定。然而,也有例外,部分学校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往往赋予实验课程更高的学分。

我国没有统一的学分制度,对学分的概念也没有权威性界定,对学分制的理解和规定因校而异,实际上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应用型大学并不多。

3 课程设置“模块化”

近年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普遍采用了“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形式。课程“模块化”设置是指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将与同一主题相关联的若干门课程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一个课程模块可以由讲授、讨论、练习、实验等不同教学形式的课程组成,如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模块包含电工技术讲座、电工技术练习和电工技术实验三门课程,时间跨度为两学期(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同一课程模块中的课程安排的最大时间跨度一般不超过两学期),学分分别为4、2、2,总计8个学分。在培养计划中,首先要列

出课程模块,然后列出每个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各专业培养计划对每个课程模块的学习范围和内容都有详尽说明。按照德国学分制度的有关规定,学生只有在达到一个模块中所有课程及格以上要求时,才能获得该课程模块的相应学分。

“模块化”课程设置是当今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模块化”课程设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得到切实落实――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置的每一课程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保证与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紧密的联系,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实际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否则不能开设,有效增强了课程开设的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模块化”课程设置改变了以单门课程为单元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有效地整合了课程,实现了相关课程的有机衔接,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模块化,保证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与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专业培养计划变得更清晰。甚至有德国学者认为,“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了专业培养计划的现代化。

4 专业认证与德国新课程结构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是德国全国性机构,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具有指导性,甚至具有规范性。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规定,各大学新设立的学位课程必须通过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德国工科专业的权威认证机构是“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SIIN)”。该协会制定的“专业课程指南”,具体规范了新学位课程的专业要求,细化了各类课程(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实习、学士论文等)的组成、学分和所占总学分的比例,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确定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和通过专业认证的依据。本文在进行中德应用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对比时,就选用了“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机械制造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侧重应用型学士学位课程设置指南。相对德国而言,我国大学专业认证工作处于试点阶段,涉及到学校和专业很少。虽然教育部建立的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遍制定了指导性专业培养方案,甚至制定了专业规范,对大学课程设置起到了~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由于缺少教育管理部门的明确授权,导致“教指委”制定的“方案”和“规范”并没有真正成为各大学设置课程、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在一些大学确实存在课程设置依据不足和论证不充分的问题。

三、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

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比较

案例:比较案例来自德国奥登堡/东弗里斯兰/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教学计划0(以下简称德国“计划”)和中国C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中国“方案”)。两者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详见表1。

学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总体安排:两专业均为4年制8学期。德国“计划”将理论教学相对集中安排在1―4、6―7学期中,每学期均设置有18个教学周,每周安排30课时左右上课时间,总计理论教学时间为2988学时;实践教学集中安排在第5和第8学期。中国“方案”的理论教学分布在1―7学期中,总计理论教学时间为290时;设置有40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安排在各学期中。从总体安排上看,中德理论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相当,没有明显差异。

课程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分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英语与社科及其他课程、选修课程等五类课程进行对比。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与建筑材料、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德国“计划”中,该类课程合计为648学时,占总课时22%;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合计为712学时,占总课时24%。两者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份量相当,只是德国化学课程安排的学时多,而中国物理课程学时较多。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及制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大地测量与勘测、力学、土力学与基础、流体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德国“计划”中,该类课程合计为900学时,占总课时30%;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合计为820学时,占总课时28%。两者无明显差别。

――专业技术课程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结构检测和项目管理与预算等课程。德国“计划”中,该类课程合计为1296学时,占总课时43%;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合计为443学时,占总课时15%。从中可看出,中国专业教育明显少于德国。

另外,从表1中可明显看出,中国的英语、社科及其他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远多子德国。

课程专业口径:中国专业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领域,而德国专业课程内容除房屋建筑外,还设置大量道路工程、轨道工程、桥梁工程和水利工程等课程,专业口径明显比中国要宽。

另外,在德国“计划”中,项目管理与预算课程为180学时,而中国仅有60学时,显而易见,德国更重视学生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培养。

2 中德应用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对比

案例:比较案例来自“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机械制造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侧重应用型机械制造专业学士学位

总学分及学制:德国“指南”规定,侧重应用型的机械制造专业的总学分为180学分,按德国学分制规定,学生一年正常学习负担量为60学分,以此推算德国“指南”为3年制学士学位课程设置框架;中国“方案”规定总学分为210学分,学制为4年。由于两者学制有明显差异,因此,两者在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方面不具可比性,但进行课程结构对比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课程设置结构比较:为对比方便,本文以德国“指南”的课程分类为基础,将课程分为自然科学基础、通识教育、专业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学位论文(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等七类课程进行对比。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化学等课程。德国“指南”规定该类课程设置应大于2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14%;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3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4%。表明中德对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同样重视。

――通识课程包括经济类课程、非技术类选修课程和语言课程等。德国“指南”规定该类课程设置应大于1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10%;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48.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3%。中国通识课程设置份量远重于德国,表明中国教学设计更倾向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指南(以下简称德国“指南”)和中国C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专业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中国“方案”)。两者课程设置见表2。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动力学、震动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子电工、材料学和测量与控制技术等课程。德国“指南”规定该类课程设置应大于4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26%;中国“方案”中,

该类课程5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6%。两者无明显差异。 ――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专长深化课程和应用工程课程(包括机器学、设计学产品开发和产品制造技术)等课程。德国“指南”规定该类课程设置大于36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20%;中国“方案”中,该类课程24.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2%。德国专业课程设置远高于中国,表明德国应用型大学教育重视和强调专业教育。

另外,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方案”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其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有3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8%;德国“指南”中,仅设置有不少于24学分的专业实习环节(含毕业设计),远远少于中国。这恰好说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实行新的学位和学分制度以后,集中实践教学有明显的缩减。

四、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差异分析及其启示

尽管上述两个具体比较案例选自不同专业,案例的时间也不同,但通过案例比较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中德应用型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课程种类、课时安排和所占总课时比例极为相近相似;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外语、体育及其它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置的专业课程种类和课时远远多于中国,其专业口径更宽,而中国应用型大学设置的“通识”课程份量远重于德国;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德国新学制专业(3―3.5学年)的集中实践教学周较中国应用型本科专业少10周以上。

显而易见,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差异的理解不能简单化,一方面,“差异”意味事物的“多样化”,“多样化”可能源自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也可能来自于对事物不同视角的认识与把握,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区别,对源自于“多样化”差异的分析探讨,有助于求同存异和人们对事物更丰富、更深刻的解读与把握;另一方面,“差异”确实意味着差距与不足,正视差距,弥补不足,有利于改进工作,引导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应正视并认真研究中国应用型大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一般而言,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决定的。大学教育的专业属性决定了技术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应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主要比重,其中专业课程教学必须保证适当的比例。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课程专业性很强,非专业技术课程较少,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实的专业学科基础和较宽的专业口径。相对而言,现今中国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偏少,专业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0~15%,一般少于通识课程(不包括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分10个以上百分点,明显反映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不足和专业口径狭窄的现实。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在与德国应用型大学比较分析中,而且同样反映在与提倡通识教育的美国大学的比较中。江苏大学陈国祥教授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样得出“美国高校更重视专业教育,……中国的大学教育绝不是太过专业化,而是专业教育远远不够”0的结论,真可谓殊途同归,不谋而合。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明确指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不应脱离中国工业化的现实,现时不宜盲目追随泛‘通识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潮流,而需保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重新审视课程设置,适度增加专业课程,拓展专业口径,使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

2 借鉴德国“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深化系列课程改革

德国“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为中国应用型本科大学进一步开展系列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提供了有益思路与成型经验。我们应在认真学习与汲取德国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突破学科界限,加强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渗透与融合,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进行教学内容重组,整合课程设置,科学界定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避免课程分割过细,内容重复或脱节,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内容与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的联系,与毕业生从事的实际工作内容紧密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切实落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3 加速探索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外部评价认证方式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学校内部专家、教授制定的,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更多地依赖学校自身组织实施的教育考试和教学评估。由于不同学校对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结构把握不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衡量的尺度不一,尤其是一些学校的教学设计和质量评价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不适应,从而造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差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社会难以鉴别、挑选和聘用合格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客观上已影响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声誉。因此,建立一个被社会或相关行业普遍认可的课程标准,并采用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认证方式,是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与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联合设立的“培养计划与考试大纲协调委员会”制定的全德统一的培养计划框架和考试大纲范本,“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SIIN)”制定的“专业课程指南”,都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德国各州应用科学大学必须依据并参照这些“计划框架”、“大纲范本”和“课程指南”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考纲,有效地保障了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一致性。另外, “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SIIN)”组织的专业认证工作,也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学校外部的检验和认证。这样的质量认证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它确保了最低的质量标准,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内涵形成共识,有利于学校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进而根据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需求,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

4 欧洲学分制的有关规定可以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量化参考

学生从一个普通的学习者成长转化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必须亲身经历一段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强度的专心致志的学习实践过程。因此,合理设定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负担量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前提。目前,国内应用型大学各自规定的取得学士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及其与此相关计划课时总量相差很大,缺乏统一且科学合理的参考或依据,特别是一些学校对学生取得学士学位的最低要求学分规定过低,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轻,降低了培养标准。鉴于目前国内尚无普遍认可的学分制度和相关规范要求,参考欧洲学分制的有关规定确定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负担总量,不失为一种谨慎而合理的选择。

中国现阶段本科教育学制为四年,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40周左右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含课内实验)时间约为3学年。参照欧洲学分制规定,学生一学年正常的学习负担量为60学分,而1个学分相当于学生25―30小时学习时间,同时考虑到1个计划课时需要学生额外投入1小时自学时间,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理论教学总课时应控制在2250~2700学时之间。

本文旨在通过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比较,为国内同行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课程设置经验提供相关基础数据,拓展课程设置思路,进一步深化中国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注释:

①洛兹・叶尼希.新型高等学校:德国高校的发展与展望[A].浙江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3―138.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4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度小教科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深化德育工作改革,努力提高我区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特点,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突破口,加强养成教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准实质问题,实实在在工作,讲究实际效果。积极探索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全面推进学校基础道德建设。四、一般工作一加强基础建设:1.继续搜集整理《小学德育主任工作手册》相关资料。2.着手制定《门头沟区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标准》及相关申报制度。二搭建展示平台:1.搞好全区小学班队会展示交流活动。2.搞好德育工作交流活动。3.征集小学“基础道德细节教育好习惯系列活动之一—入学好习惯”学校活动好方案。4.“六一”节文艺演出。三完成市区教委布置工作:1.完成对全区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阶段总结。2.完成六年级三好学生评选与典型宣传工作。3.完成各类示范校评选工作。4.与相关科室协调做好安全法制教育工作。

五、时间安排2004年:九月: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交流。十月: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十一月:对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做出分析并写出指导性回复意见。十二月:新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交流。2009年:一月:启动寒假读书计划。二月:制定补充要点。三月:德育工作例会。四月:对学校德育工作视导。五月:小学班队会展示交流。六月:六一节庆祝会。

七、总结半年工作,组织交流。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度小教科德育工作计划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5

对学校来说,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仪,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是发扬成绩、纠正偏差的校正仪。可见,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指导方案。

因此,设计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是一件责任重大、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既要遵循德育的规律,依据教育的理论,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教育的特殊情况。所以,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德育评价中诸指标因素的内涵、作用、结构及相关关系。

一、指标要素构成

我们把中小学德育要素分为五大类25种,简列如下:

(一)决策因素德育目标

工作计划。

领导机构

│队伍建设

(二)条件因素│素质建设

│制度建设

时间和经费。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三)内容内素│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政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四)方式方法因素│学科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团(队)学生会的自主性教育

校内外“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思想政治素养

(五)效果因素│校纪校风

德育科研成果。

二、指标因素分析

(一)决策因素

德育决策是德育目标的确定和德育方案的选择。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关系到德育全局的方向和整个部署,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因而,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尊重实际,科学决策。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并指导、调节、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确立德育目标,就是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决策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就能研究并拟订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优工作方案。德育目标充分体现出导向性和针对性,它包括空间体系和时间体系两个方面。空间体系是由一组德育目标项目构成的整体,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任务和德育目标的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时间体系是指长、中、短期,如由三年规划、一年目标、学期计划建立起来的目标时序网络,主要反映目标随时序变化的规律和要求,起到使目标相互衔接和按时序控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有德育的长远规划,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切合校情。中小学都要有六年培养目标,分段要求,且做到师生员工清楚明白。

2.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是把德育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活动进程。学校年度德育计划是实现长远规划的阶段性任务,必须与远景规划一致贯彻执行。有关部门工作计划与学校德育计划衔接配套,如党、政、工、团、少等部门及班主任都应根据学校德育计划制定与之相关的细则和安排,切实保证学校德育计划的落实。

(二)条件因素

完备的德育条件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及时间、经费上创造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条件,确保德育工作正常运转。

1.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根本,是一个坚持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领导核心,为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1)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有书记、主管校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年级组长、政治教研组长、家长代表参加,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并拟订党、政、工、团、民等各自的德育岗位责任。每学期德育专题研究不少于三次。

(2)年级设有一名专管学生工作的年级组长,负责全年级德育工作。

(3)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的班级领导小组。这样就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

2.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最好的干部组建政教处,挑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

3.素质建设

学校以德育规律为指导,有具体的班主任进修培训计划和学习研究制度,有完善的德育教研体系,既要有“双纲意识”(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二种风格(教书风格和育人风格),又要有二种教研(学科教研和德育教研)、二种考核(成绩考核和品德考核),保证整体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4.制度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期未有总结。升国旗、唱国歌、呼号、国旗下的讲话制度规范化。学校有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评估考核指标,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使班主任的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5.时间和经费

按国家大纲要求,开足开齐政治(思品)课;时事教育课高中1节/周,初中1次/半月;团队活动8次/学期;班会8次/学期;活动时间和班主任下班时间落实。

学校经费预算中,有德育专项经费,并占一定比例。备有音响、摄影等活动器械。

(三)、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来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并得以体现。否则,德育目标就成为空话。评价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应注重以下三点:

1.德育内容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和《纲要》所规定的德育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普遍性的内容。

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了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十个方面。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七个方面。

高中阶段的基本德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八个方面。

2.德育内容的序列性

各级学校都有相应的德育内容,但任何一项内容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面而是由深浅不同的多层次构成。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所能接受的内容层次的高低、深浅和广度也就迥然差异,因此,确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内容配列,使之互相衔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层次地把内容组成相适应的配列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即使内容正确无误,如果内容的深浅、广度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发展实际,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过深还是过浅,其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徽,或者“零效益”,甚至“负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做到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序列的整体。

3.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深圳特区肩负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迎接“九七”香港回归的历史使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某些环节的调整,也要求德育内容作相应的改变,或者赋予原有内容以新的含义,或者去掉一些不适应的过时内容,或者增加某些新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以,特区中小学德育内容可作某些强化和更新的尝试。

──创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是现代教育目标应有的组成的部分,是21世纪国民素质必备条件。深圳的今天正是无数劳动者艰苦创业的结果,而深圳的明天需要未来的劳动者继续开拓。

──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华民族最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特别是九七年后,深港之间不设“边防”,面对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未来的建设者既需要大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

──风险意识。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伴行。而当代中小学生缺乏风险意识,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哪怕是一次考试失败,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所以也应把培养学生敢闯、敢冒险精神列入德育内容中。

还有像“公关意识”、“法制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等许多时代赋予开创新世纪的必备的素质。

(四)方式方法因素

实施学校德育大纲(纲要),不能单靠班主任孤军作战。在开放的社会里,学生置身于多种群体的人际关系中,时刻受到各种群体形象的影响。因而德育的途径要多层面、多角度,其方式与方法更应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教育就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让学生在整个时空内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学校要协调多种教育途径,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的德育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民育人的德育网络,以发挥德育的综合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1.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学校领导应成为德育行家,要在管理育人的岗位上率先落实职责,要有校级干部的年级负责制、思想教育宣讲制、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育蹲点包班制和每周一次的干部值日制等。

2.政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政治课讲授要准确、系统、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思品课讲授要目标明确、说理透彻、一课一得。政治(思品)课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参加活动,了解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师德形象、教育艺术来实现教书育人,并自觉紧扣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要有学科德育的纲要和教案。

4.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1)每学期精心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的专题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具体,形式新颖。

(2)有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状况的五类检查记载:

a、学科德育教学的备课、听课检查;b、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状况检查;c、班主任工作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主题班会、家访、个别教育、班刊、班级管理);d师德检查;e、兴趣小组活动、校刊、广播等情况检查。

(3)学校加强学生品德评定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学生品德评价标准,检查班主任所写的学生评语。学校检查班级评语分别达60─100%。

(4)班主任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有记载。如班级考勤、课堂常规、文明公约、清洁卫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制度。

(5)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每学期与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有实效,有记载。

(6)班主任耐心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有成果、有教案、有跟踪记载。

(7)班级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形式新颖,质量较高,学生欢迎。

(8)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研究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有记载,有实效。

5.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1)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阅览室、荣誉室、团队活动室),并能发挥作用。

(2)学校有统一的校风、校歌、校服、校徽,广大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

(3)校园生活丰富多彩,15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校级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应有10个,班级课外兴趣小组至少每班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做到时间、地点、内容、辅导员落实。

(4)定期举办读书心得、影视评论的交流和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

6.团队组织的自主性教育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校高度重视团队工作,培养学生骨干,定期表彰优秀学生。每学期团(队)、学生会组织好1~2次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健康有益,生动活泼、学生喜爱。

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是校内全员育人渠道的补充和延伸,只有沟通校内外两条渠道,才能实现学生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1)建立家访登记簿,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2;

(2)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载;

(3)办好“家长学校”,对新生的家长轮训一次,不少于二个单元时间;

(4)“社区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校外辅导员、有教育基地及教材,并有效地开展活动,全体学生到活动基地2次/学期;

(5)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列为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和小学高年级教育内容,每年开展一次活动,达到6~8学时,效果较好。

(五)效果因素

学校德育的效果孕育于德育过程的精神活动创造中,是一种动态的质量表现。由于德育是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必然落实于实体对象的品德表现上。所以德育效果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是预期目标的到达度和完成率。凡是符合德育目标任务的有价值的,有效度、信度的信息和事实依据,都可以视为德育效果。

1.思想政治素养

学校德育必须讲求实效,必须落实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提出德育目标,创设德育条件,优化德育途径,这仅仅只是手段,而落实的情况,最终要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折射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就如一面镜子,能真实反映学生德育的得失程度。所以学校德育就应该追求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上。

(1)政治(思品)课、时事教育合格率,分别达到80─95%,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2次/学期。

(2)初中以上学生学会用阶段分析观点、辩证唯物观点观察社会,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小学生初步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90%以上学生符合要求。

(3)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有成效。关心国家大事,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为什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道理。小学生要爱国旗、队旗,爱家乡、学校和班级集体。90%以上符合要求。

(4)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中学生要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并用实际行动勤奋学习。小学生要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60─80%以上的学生符合要求。

(5)学生要求进步的人数逐年增加,进步率达30─50%。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面分别为60─80%以上。

(7)中学生能知法、守法,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小学生基本无偷盗行为。

(8)基本养成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全体学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意参加公益劳动的学生为90%以上。

(9)学校公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无浪费水电、丢弃早点、乱撕本子、乱涂乱画的现象。

2.校风校纪

(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2)学生文明礼貌好,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烫发,遵规守纪,举止文明,无打骂现象,集合站队秩序井然。

(3)形成良好的班集体,80%班级已形成活泼、积极向上、尊师守纪、学习空气浓厚的良好班风。无乱班。

(4)无随意停学生课,无体罚,无流失学生,无重大事故,考试无作弊等现象。

(5)无违背国家教委关于中学纠“片追”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十条规定的作法。

(6)课外兴趣小组在全国、省、市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德育研究

学校德育既是一项艰苦工作,又是一门科学的理论,随着德育改革的进展,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必须组织学校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协作攻关。只有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才可避免由于盲目和失误造成“德育负效应”,使德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德育科研有领导,有规划,有经费,有交流,有奖励。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6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继续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浓化校园文化氛围,加大“三风”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班本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

一、本班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本期结合学校校情,形成德育教育网络体系;依据德育大纲及班级总体工作目标,确立充实的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实效,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狠抓常规教育及班级工作管理,建立健全班级德育工作制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德育教育序列,落实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全面加强班级德育工作

1、德育工作要突出“三义、“五心”“共同”“五爱”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2、要做到“两个寓于”“三个坚持”及“四个”原则,“五个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合格学生。

3、要围绕“小学生规范养成教育”和“学困生转化策略”这两个主要德育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4、构建立体化德育教育网络。建立健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学校、家庭多元参与的德育网络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社会环境。继续抓好法制法规、安全常识、自保意识等讲座,定期开展家校联系活动。

三、拓宽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径。

1、以师表形象,身教示范。学校要积极倡导“立师德——加强师德修养,以教师的崇高形象影响学生;“铸师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教师完美的人格塑造学生 ;“树师范”——树立教师典型,以教师的崇高敬业精神感染学生 ;“倡师风”——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教师的表率作用鼓励学生。开学初、中考后组织两次扎实有效的学风学纪教育,巩固和发展德育教育成果。

2、坚持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价值观渗透教育。一是要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功能;二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少先队活动及升旗仪式及一些重大节日活动,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本期要积极组织策划好、校园文化周。三、一年级要积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和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活力。

3、加强班主作工作,强化班级管理。班主任要认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扎实做好班级工作,要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以活动为载体促进班风建设,抓好学风、学纪教育,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家校联系活动中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形成齐抓共管的全方位教育结构。

4、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各班要围绕《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十不准》等,培养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抓住县局提出的“三个一”、“六个习惯”、“二个方面”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放松。要做好班级工作的重点内容,各班要积极围绕学校安排的“学风教育整顿月”活动,切实抓好对学生的安全纪律、学风教育。

5、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班级”、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园地、等,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二年级班级德育工作计划二】

新的学期开始了,转眼间学生已经步入二年级。以学校德育计划为核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德育工作计划:

一、以“100个德育细节”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的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实际为本,唤醒和重构学校核心价值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实施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工程,为师生提供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加强师德建设,培育教师高尚职业精神。大力弘扬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勇于创新、阳光进取的教师职业精神。

3.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实施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习惯育人工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道里区100个德育细节》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我是哈尔滨人,我为哈尔滨骄傲“主题实践活动。弘扬富有个性的校园人文精神,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精神”主题系列活动。

4.多种形式发展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上好体育课,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等常规工作,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传染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预警工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音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注意发现、培育特长学生,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开展的音乐、美术的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5、多手段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培养特长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比赛,争取佳绩。

二、将德育课程融入到各科的教学中。

1、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

2、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中队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

3、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4、在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