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范例

体育教学案

体育教学案范文1

中学体育教学是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其健康体魄为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奠定,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格等的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看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不安全事故,既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安全教育缺乏等主管原因。

(一)中学生体质的整体下降是造成中学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学生的体质较90年代中学生的体质有了明显的下降,2011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普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较过去以往同期数据有了明显的下降;2010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举行新生军训开营式,仪式刚开始不久就有多达30多名学生相继晕倒,这其中固有当时天气炎热的客观原因,但学生身体素质之差依然可见一斑。体育活动本身即带有一定的强度和危险性,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是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

由于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实际上在近年来所发生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学生受伤、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却可以发现,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最终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的情况占到了绝大多数,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导致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6月25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一中学在体育课堂上发生学生追逐打闹,结果造成两名学生相撞造成眼角膜脱离的严重后果。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这类事件的发生就折射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的缺失,一方面,很多学校往往单纯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硬件设施的安全作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要旨”,反而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等的教育;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不是很强,自身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是很强,缺乏对于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等。

(三)校方和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校方和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确实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但是在这样的“重视”的背后却是部分学校领导层以及体育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突出表现在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理解为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设置相关的“禁令”,自上而下地对其“下命令”,明确不许怎么样怎么样,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也会“下意识”地从管理上去寻找原因,寻找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上的不足,殊不知在看似“管理不到位”的背后却是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失,缺乏以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形式。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措施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有效降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加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一)教师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质特点,根据全班学生的体质共同点来组织体育教学。

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质特点,这是教师正常、安全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制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

(二)教师要有意识地、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意识的教育。

首先,教师要通过组织体育教学安全教育课等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一些校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实例等或者放映有关幻灯片等,要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对于体育课程中的安全问题在思想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向重点强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密切注意学生的有关动作;最后,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和要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方式方法,摒弃粗暴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说教,尽量以一种对话式的、平等的姿态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便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地进行自我安全意识教育,主动提高各种必备的安全技能等。

要想提高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断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我安全意识教育、必要的安全技能以及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以及预见潜在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等,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三、总结

体育教学案范文2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安全措施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意义

1.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劳逸结合,体育课相比于文化课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尽情地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就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同时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情,自然而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保证学生的安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学生也会在其他的科目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兴趣,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水平提高。

2.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开设小学体育课程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安全事故,会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会影响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和谐关系。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家长、学生以及学校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身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尽最大努力避免课堂上的意外事故发生,这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反馈,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若是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安全问题,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即使没有生命危险,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出现后遗症的状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听老师教授课程的同时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小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身体发育迅速,部分学生身体发育缓慢,自身力量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日常体育训练中比较容易受伤害。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若是受到伤害,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体育安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首先课程的内容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主要是以练习为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和安全知识。小学生的安全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将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和正确的锻炼方法。体育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以后更安全的锻炼打下良好基础。体育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论任何体育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小学教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措施

1.传授学生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的技巧

小学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集体活动和大量的户外活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体育运动是能够锻炼全身的一种活动,学生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若是意识不到位,动作不到位,或是运动幅度过大,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当今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父母的呵护。因此,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体育热身活动的重要性,热身的目的是为了让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避免肌肉拉伤。因此,严格遵循体育规则,合理使用体育机械,对于保护小学生身体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应当让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让学生在运动中形成深厚的友谊。教师应当告诫学生量力而为,针对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体育运动。在运动结束之后,放松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运动结束后学生应当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切记不可大量饮水,学生学会了相关安全技巧,就能在运动中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

2.面对突发状况时学会自救

即使体育教师教授给学生十分健全的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具有偶然性,教师应该需要教授学生真正有效的自救知识,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自我抢救。保证学生在遇见真正的危险时,不会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学生不甚摔倒时,教学生如何正确包扎,在学生出现危险状况时,教师为其提供帮助,一旁的学生可以帮助受伤的同学包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充分详细的讲解,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不可以使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抢救,学生在掌握正确的方式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判断事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自我抢救,避免情况恶化。

3.将安全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

在近些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课堂中经常发生一些教学事故,这不仅影响课程正常的开展,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这类事情发生的频率过高,大部分是因为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安全条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遵守安全条例,那么课堂上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条例不能被当作摆设,师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条例,教师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主要讲解课程内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此外,教师在结束课堂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学生不仅要遵守课堂纪律,更不能在教师不允许的情况下离开教学区域,不能与同学进行打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将学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体育活动,比如说会造成身体损伤的活动,需要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保障学生们在体育课堂活动期间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一些让学生身体受到伤害的事情。

4.重视学生的安全心理培育

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安全,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体育教师应当重视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观察学生的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异常的心理状况,应当进行及时疏导,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不能让学生产生压力和攻击性的行为,不能因为情绪的差异影响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教师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体育技能的能力。除此以外,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在参加体育活动后有时会出现不舒适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及疏导,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在整节体育课堂中,教师都应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安全教育和课堂内容的教授,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能够愉快地享受体育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视,用理性客观的方式去看待,采用科学、有效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培养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教师严格要求,严格把控,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安全教育条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也要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急救措施,让学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茁壮健康地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喜赵.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小学体育,2020.

体育教学案范文3

关键词:基础医学;早期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戴尔教授提出[1]。案例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利用事件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诱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沟通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范围已拓展到医学、管理、教育等众多领域,并被逐步推崇为未来教育教学的方向[2-4]。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也着手开展基于案例分析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以及多种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石。然而由于内容抽象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分别按照指定教材讲授,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点。在整个早期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缺乏多学科整合的环节,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脱节,导致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只为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不利于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沟通合作技巧。以下将简要介绍我们在早期基础医学课程中的改革措施,总结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1.1案例设计

本次案例教学对象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一个教学班。根据学生知识背景特征,我们围绕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编写了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和携带BRCA1突变的乳腺癌两个案例。内容涉及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病检测、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医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每个案例分为三幕,每一幕设计2-3个科学问题作为基本教学目标。

1.2课程实施

每个案例设置为9个学时,分成三次,每次间隔一周。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次选举主席和记录员各一人,负责组织讨论和内容记录,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观察记录学生的发言情况。第一次课进行案例前两幕的讨论,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寻找隐藏的问题,并在课后自行查找资料对问题进行解答。第二次课,学生通过多媒体PPT展示、思维导图绘制等多种形式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经讨论完善问题的答案。之后在第二次课堂上完成对第三幕案例情境的分析。最后一次课上分享第三幕问题的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整体进行梳理,学生于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每次课小组讨论完毕后,学生需要对自己和同组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

1.3教学效果的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76.3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有一定的必要性;超过80%的学生认为通过案例讨论,自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6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提高;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问卷结果显示我们的案例教学改革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5]。

2案例教学总结与思考

2.1案例教学的课程反馈

虽然学生对案例教学普遍认可,但本次调研也显示目前的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问卷显示仅有约1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非常有必要,且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有帮助;不足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显著提高。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一般?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哪些环节还有待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二轮问卷。经过调查发现,超过40%的学生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更愿意接受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而不是案例教学(CBL)。虽然超过半数(55.93%)的学生希望案例中设置的知识点不局限于某学科,但是仍然有超过30%的学生希望案例能基于已经完成课堂讲授的知识。仅23.73%的学生认为课后撰写案例报告能够有效地帮助掌握知识点,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撰写案例报告对知识点的认知帮助非常有限。

2.2对课程反馈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我们认为目前在低年级医学生开展的案例教学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有限,在分析案例、提出问题的环节上容易卡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小组讨论时常冷场或者跑题,有些小组问题偏多或凝练得不够准确。这样就导致学生查阅资料时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常常反映课后负担太重或者完全找不到相应的资料,从而引起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厌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案例教学时可以适当结合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6,7]。与CBL教学法相比,PBL更多的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PBL教学法同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在案例讨论时多加引导,适时帮助学生提炼出具体问题;每一幕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帮助梳理出隐藏的知识点;最后一次小组讨论结束前由教师做精讲总结。这样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跳出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独立的自主学习方式。第二,案例的编写和问题的设置需要与学生课程进度深入匹配,即案例的使用对象应精确到年级甚至学期。虽然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案例中的知识点可以涉及多个学科,但是在学期末的师生座谈中,我们发现对于尚未进行理论课讲授的专业知识,尽管学生进行了自学,但并未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这些知识点很快被遗忘或者形成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模糊记忆。虽然我们一直在尝试教育教学改革,但是传统的理论课程讲授依然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重要方式。因此,案例课程开设不宜早于第二学年。待学生完成部分学科的理论课学习后,再利用案例进行多学科的区段化整合,分别针对生物医学、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各设计1-2个案例[8]。这样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又能够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医学的意义。此外,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目前我们的案例教学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另一部分是学生最终提交的案例报告。然而调查显示,学生并未从案例报告的撰写中真正获益。由于各年级案例教学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目前正在尝试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何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摸索。

3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以10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学,提倡学生自由讨论,避免教师过度干预。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预期更高。接近80%的学生认同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超过85%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适当参与讨论,约74%的学生希望在讨论遇到障碍时老师能给出“正确”答案。可见低年级学生尚未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过渡到自主学习模式。由于案例通常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依据预设的知识点适时引导学生,把握讨论方向和进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还需要在讨论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讨论层层深入,并在最后对案例进行精讲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最好具备临床或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熟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然而,目前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医学专业,本身就缺乏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为了满足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不仅需要对案例本身进行备课,更应当走出学科,系统学习基础医学甚至临床医学等各门课程。此外,问卷显示超过90%的学生希望教师具备一定临床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容易过度关注案例中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将案例讨论变成一次会诊,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发生较大偏移。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提前学习,而是通过案例完成对多个基础学科的整合,站在学以致用的层面上理解基础学科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低年级医学生的案例,在课堂讨论中适时引导学生从案例出发,聚焦于基础学科的问题,最终再回到临床,以体现医学的整体性。例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这个案例,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引起学生思考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进而提出形成镰刀形红细胞形成的原因,总结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根据疾病形成原因找出适合的治疗方法。患者治愈之后如果有生育需求,医生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譬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辅助生殖技术等。可见,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知识背景,还需要了解前沿的诊疗进展以及娴熟的沟通引导技巧,才能满足学生和课程的要求。

4展望

案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正在大规模推广。我们先期开展案例教学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积累了案例教学法在早期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宝贵经验。传统授课结合案例讨论确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案例讨论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极大地促进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为不同年级、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选择案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案例学习时的需求有何不同?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面对快速的知识迭代和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需要积极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满足案例教学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文静.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7):58-60,64.

[2]肖静,梁雪芳,司徒仪,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68-69.

[3]王红姝.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76-77.

[4]张运书.案例教学法的适用与实施[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1):18-21.

[5]刘晓蓉,孙鸾,李正荣,等.CBL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应用及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232-233.

[6]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7]任娟.在医学教育中开展PBL教学的不利因素及可行性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5,(3):441-443.

体育教学案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学;建构

一、学校安全问题的内容和范畴

安全问题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问题。校园的基础设施存在隐患,楼梯间过于拥挤,缺乏照明设施,上下课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第二,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食堂餐厅实行外包制,学校对餐厅缺乏安全监督,校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第三,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伤害已经是世界范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校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第四,校园伤害问题。由于现在社会环境的变化,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些同学心理不平衡,采取报复同学或老师的行为,社会负面影响和危害极大,法律意识和道德感薄弱,甚至做出危害同学生命安全的事情,暴露出了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我国青少年生命安全意识淡薄,学校缺乏必要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灾害发生时,学生根本无法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导致损失惨重。

二、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学校对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局限于生活安全常识的普及以及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形式化严重。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化和形式化,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减少学生进行相对危险的活动,只是单纯地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对于安全教育应该设置应急预案,平时在课程中添置应急演练的环节,对学生教授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教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的讲解,没有把安全教育付诸实践,对安全教育缺乏更深入的思考。2.生命安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在孩子全面发展过程中,家长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大部分家长缺乏科学健康的生命安全观,过分注重所谓的成功,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文化课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忘记了生命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的作用,忽视了教育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活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的教育。等到事故真的发生以后,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从根本上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缺乏健康科学的生命安全观。

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主要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基本的原则,使中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因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过分注重体育教学中技术和战术的教学,而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应急救险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存环境的预判能力,达到对生命安全的保护。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整个体育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原则

1.教学目标生命安全化原则。现有的体育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应该使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更加系统化,更加明确。只有设置了清晰的目标,才会为生命安全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基础。2.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注重对教学评价的研究,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选择教学评价的方式。在评价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改变以教师为权威的评价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当中,使评价体系更加系统化。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标准。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运动技能的教学,将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逃生自救技能和运动技能进行结合,通过锻炼身体,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着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意设置一定的运动难度,挑战其心理极限,让学生在自救和互救的过程中发展团队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构建

1.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理论课让学生了解到生理解剖的知识以及如何应对生理反应,通过讲解经典的案例将生命安全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包括发生灾害后如何逃生自救。2.体育实践课的教学。通过体育教学,将各种武术的攻防组合加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面临危险时做到基本的自我保护。模拟基本的伤口处理以及各种身体损伤的应急处理,增强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3.定期举办生命安全运动会。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竞赛,定时定期开展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运动会,将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运动会进行结合,例如:将障碍跑和救助伤员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紧张的竞赛状态下将学到的生命安全知识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4.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学校、家长、社会有共同构建生命安全观的责任,地震、公安、交通、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请有经验的人帮助制定应急预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六、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保障

1.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中学体育教学制度中。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载体,将运动技术的培养内容和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有意识地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开展制度化。2.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不仅要进行运动技术的学习,还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应急避险的能力,挖掘不同地域环境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3.师资保障。(1)生命安全意识的树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爱来教学,要从内心开始认识并尊重生命,要做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科学的生命安全观,让教师明白课堂是自己诠释生命价值最好的舞台,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2)体育教师知识技能体系的完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二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三是体育专业知识;另外,体育教师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生理、品德、审美情趣等全方位的教育。(3)体育教师的培训。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生命安全知识。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足够广,相关教育部门要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体育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4.全方位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要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根据自身地域和学校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地域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命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安全知识,二是主要针对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进行评价。

七、结论

我国学校教育现有的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对于生命安全教育具体的实施没有很好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更具实践性,中学体育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价值的升华。采用生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使体育教学课程更加具有实践性,使体育教学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更加规范,评价机制更加健全,将生命安全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土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43-44.

体育教学案范文5

在原始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面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等环境显得十分脆弱和无助,不能很好地抵御大自然灾害,加之种族之间的频繁争斗,各个种族为了延续和生存下去就不断的进行迁徙,并且运用各种方法增强自身走、跑、跳、投、攀、蹬、跃能力,进而强健体魄,战胜其他种族,提高紧急避险能力和抵抗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最终保全生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抵抗能力逐渐提高,自身的生命安全问题已经不像原始社会那么严峻了,人们从事体育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始诉求仍然是为了生命安全,强身健体。既然最初人们从事体育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安全,有意的通过练习提高走、跑、跳、投、攀、蹬、跃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强健自身体魄。体育课则是主要是教授学生运动技术和运动理论,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打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那么,体育便具有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生命安全教育便可以在教授体育技术和理论的过程中渗透进去,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生命安全教育,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和理论,养成身体锻炼的好习惯,还能使学生认识、理解、重视生命安全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生命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1生命安全教育是维系个人安全、家庭幸福、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

生命安全教育对于个人、家庭、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为此国内外纷纷开展生民安全教育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个人而言,生命安全教育能使人们真正的认识、理解、重视生命安全问题,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进而较好的保证个人安全,为人生的健康发展进行奠基。对于家庭而言,家庭的幸福是社会稳定、国家稳定的基础,学生又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其生命安全问题关乎家庭幸福与否,如果学生出现了安全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对于民族、国家而言,中国在近代以来历经磨难,中华儿女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进行了不屈不饶的艰苦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强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地位逐渐提高。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梦想。那么,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当代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当代大学生如何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其中生命安全是一个重要基础。只有学生意识到、认识到、重视到生命安全问题,其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珍爱生命,自身保持健康了才能再谈为祖国建设做贡献。总而言之,生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大学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也有义务、有责任、有必要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

2.2生命安全教育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的有力手段

大学是一个人能否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并会影响整个人生。所以,在大学阶段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最适合的阶段,也是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安全问题理解的最好时间。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多元化、便捷化,接受的信息数量较多而且复杂,加之其生活的阅历、经验较少,对于好坏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差,不能屏蔽坏的信息,极易受到干扰,影响正常的生活。加之,现代社会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会由于家庭背景、能力等原因,在学习、生活上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上会很容易出现困惑,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会出现各种意外的问题。然而,大学体育课不仅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有很重要作用,在锻炼其意志品质,培养健康心理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体育课十分容易与生命安全问题相结合,这样便有必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心理承受力、自信心,并且将生命安全的问题在体育课上给学生灌输,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

3高校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共同性

3.1教育目的一致性

在学校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而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于生命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通过练习和理论教育提高面临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这样便能够看出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教育以及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与生活的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塑造健康的心理,最终使其能更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3.2教育作用相似性

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课程在教育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主要表现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性这三个大方面。首先,在增强身体素质方面,生命安全教育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生命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紧急避险、自然抵抗能力。而大学体育课其作用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为核心的。其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生命安全教育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正确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减少心理困惑。大学体育课则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吃苦、锲而不舍、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心态。最后,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使得学生能很好认识人际交往问题、自身定位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大学体育课程则能通过技能练习、体育游戏,促使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进行配合,在娱乐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沟通、交流、协作、适应能力提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体育课教学的作用与生命教育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这样也就使得大学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问题进行教学变得可行。

3.3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教育一直倡导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拿生命安全教育来说,其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些练习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使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紧急避险能力等。而大学体育教学则是通过技术练习,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爆发等身体素质。由于体育技能学习具有迁移效应,这样便有利于大学生能很好的将体育技能迁移到生命安全技能的学习上,这样也便于体育教学能很好的结合生命安全教育。最终,也能使得大学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相结合,使大学体育课程能更好的做到“以学生为本”,使体育课程变的更具实用性、趣味性、自主性,最大程度上把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这样也就顺应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4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路径选择

4.1结合运动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需要从运动内容入手,将具体的运动内容与生命安全教育相联系。首先,改革教学内容发展自我保护技能。如在教授武术的内容时候,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套路,还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身体防卫术;在教授球类技术内容的时候,不仅要教其正确的技术动作、发力顺序,还要教授学生学会身体对抗以及如何在对抗中保护自己的技术;在体操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体操动作,还要教授学生怎样在失去身体重心的情况下滚动圆滑的落地,进而保护自己;在教授田径的内容时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走、跑、跳、投等技术,还要教其如何运用这些基本姿势去躲避意外,减少自身损伤。其次,丰富运动项目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如将攀岩、攀树、滑雪、走扁带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以具有难度的攀爬、腾跃、平衡练习在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第三,拓展运动方式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如在教学中注重对引发因外事故因素的讲解,并对如何处置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总之,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需要体育教师要有广泛联系的思想,把运动内容与生命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学生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最终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4.2结合课堂游戏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是每一节体育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不仅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预热身体,最终为主要运动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由此,体育教学中的游戏部分完全可以根据生命安全教育进行编制,通过练习走、跑、跳、投、攀、蹬、爬、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紧急避险、抗压、抗阻水平。如走的练习可以编制快走比赛游戏;跑的练习可以编制“逃离魔抓”2人互追的游戏;跳的练习可以编制跳跃障碍游戏;投的练习可以编制“打击敌人”等练习投掷准度、远度的游戏;攀的练习有条件可以带学生练习攀岩;爬的练习可以让同学在垫子上进行爬行穿越障碍的游戏;跃的练习可以编制“跨越火线”等跨越危险、障碍的游戏。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运动的难度、发展以二人支援、团队协作的互助模式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体育游戏发展学生在遇到危险时的脱险能力。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游戏部分不仅要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要通过游戏教会学生一些躲避危险、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让寓教于乐、主动避险、安全自救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4.3结合意外事件

由于体育课堂常在室外,外界环境复杂可控性较低,容易出现一些想不到的意外突发事件。而体育教师不仅要解决好突发事件,还要利用突发事件给学生讲解如何去应对和解决,提高学生遇到意外事件的解决能力,减少自身和他人的损害。体育课堂意外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天气环境,室外上课经常会上到半截出现下雨、刮风、打雷等恶劣天气,体育教师不仅要做好组织学生躲避恶劣天气,还要在这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快速、有顺序的疏散;教会学生在哪躲避雷雨天气、如何躲避风沙天气、如何躲避严寒风雪的方法等。另一方面主要是身体意外受伤,在体育课上会经常遇到脚踝扭伤、跑步休克、中暑、手指挫伤、撞伤等情况,教师不仅要安置好伤者,还要教会学生应对这些伤病的简单处理流程、方法以及后期养护,这样就使学生学会了一些紧急救助以及自身受伤后如何处理的常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在体育课上体前给同学讲解一些意外事件处理的流程和方法,这样不仅能防患于未然,还能使学生在面对意外事件时不慌张,减少于此导致的不必要伤害。

4.4结合理论教学

大学体育教学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大,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理论教学是十分重要,不能缺少的。大学体育的理论教学完全可以将体育发展史、体育的目的、体育的功能等基础内容与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相结合。例如,讲体育史的时候,可以将体育的起源很好的与人类种族的生存、生活联系在一起,体育起初就是为了人类能更好的生存;讲体育目的、功能的时候,可以将促进身心发展与提高人心理承受力、与人协作配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等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将体育运动中所发生的意外讲给广大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意外发生的起始、过程及结果,认知安全事故对人身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以此警示学生养成安全的体育运动习惯,主动拒绝危险的体育运动方式,让体育成为健康、娱乐、休闲的良好生活方式之一。总之,通过体育理论课,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体育,还能使学生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最终更好的生活发展。(本文来自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杂志。《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5结语

体育教学案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师;安全教育工作;问题探析

学校楼梯踩踏事故、伤害学生、校园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问题层出不穷,让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受到了极大的身心伤害。反映了当前整体校园安全工作严峻,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薄弱,暴露出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些不足和漏洞。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学生人身安全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需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

一、我国现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在平常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今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从表面出发的,只是告诉学生“这件事情你不能做”“你不该这样子做”等等,而很少告诉学生不能这样做的原因,也许学生畏惧于老师的威严,会不那么做,但并不表示下次他仍然不那样做。例如:老师经常在课内外强调同学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帮助,可是仍然存在少数学生被孤立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虽然小学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如果老师用浅显的道理去讲,将一件事情往需要教育的学生身上去类比的话,也许他可以有所理解,可以使他的心态稍稍有所变化。再者,我们经常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事实上对于一些安全的细节我们却忽略了。这也造成学生不爱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觉得都是在走过场。例如: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个人在马路上走的情况,老师只说过注意安全,而没有说过让学生把书包放在外侧,如果有坏人,顺势把书包给他,而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二)对学生实行过度的保护

小学生往往天真无邪,对一件事情很少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很容易被带歪,走了弯路、错路,老师对他们爱之深,经常把他们当做温室里的花朵,但凡有一点冒险性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做。例如:每逢大扫除的时候,一些在家也帮父母做家务的学生往往表现活跃,想要擦玻璃。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大多数老师一开口就是拒绝,不让他们做,认为太危险,其实更好的方法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强调哪步危险,然后自己在旁边看着,让他们达到试一试的目的就行。

二、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渗透

对症下药是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小学生大都爱听小故事,教师可以在故事中渗透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当学了小红帽的故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当有人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要冷静思考一下,自身安全最重要。另外还可以举办安全竞赛,鼓励学生认真了解身边的安全常识。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防触电方面的知识,可以在班里举行比赛,把班里的学生分组,给学生留一周的时间了解相关知识,老师准备10个小问题,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提出,答对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此外,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时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问题,一遍不行两遍,直到他注意为止。因此,我觉得小学教师应该有很大的耐心和责任感,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及时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排除其心理问题;经常在网上了解国内外一些安全方面的内容,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有利于其在今后的安全教育中更有针对性、高效性。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的人。学校是学生一天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而且在学校里的内容一般是最有权威性、最值得肯定的。学校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安全标语,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安全标语,进行评选活动、绘制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安全方面的图画或设计安全专题黑板报,还可以给班里设计特色安全标语,上课之前先进行安全标语的朗读,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样的话,学生在无意识中也会注意留心安全问题,做到有效的安全防范。再者,学校经常也会有走出校园的活动,教师可以指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告诫学生;可以去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建筑去参观,让学生身处其中,自行领悟。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学生的一切,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调动学生自我完善。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是学生在学校里最依赖、信任的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要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不断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要教育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保护学生的任务,认真实施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全面掌握各种安全教育的知识信息,以及注重培养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使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总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进行主题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创设安全环境、提高教师素质品质等角度出发,更好地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让安全之花开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本文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应在日后的发展中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吴波.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体育教学案范文7

一、实现目标式教学的定位

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体育技能,增强学生锻炼意识,加强体质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的身体素质能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本班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的定位要准确,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切记不能盲目定位,否则会导致学生受伤。一个班的学生身体发展情况不同,有体质好的学生,也有体质较差的学生,那么在制定目标时,要进行分层,体质差的学生能够完成适合自己的目标就已经有突破了。在进行目标式教学时不要过于着急,而要逐步提升体育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只有感兴趣,他们才会投入活动中。例如,拍球非常受男孩子欢迎,然而女孩子不喜欢拍球,那么在设置拍球目标时,对男生和女生的要求不能一样,能力强的单手拍,能力较弱的双手拍,可以要求男生更快一点,女生较慢。情况不同,所定的目标也不同,设计目标要灵活,不要太死板。我们在进行此项活动时增强了趣味性,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

二、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体育虽然是一门运动型课程,但是也有相关的理论,在进行体育课时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样,在制定目标时理论部分的目标要符合实际情况。所谓的理论便是一些运动技巧与注意事项,如跳远时怎么起跳,手臂怎么摆,腿怎么蹲,跳过去该怎么落地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容易学会。那么,在体育目标中应该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目标,在目标的带领下,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只有真正参与进来,学生才能发展。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独立完成,如果脱离实际,学生完不成会丧失自信,产生挫败感。理论知识要和实践相结合,知道相应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例如,在体育活动“立定跳远”中,理论知识就是动作要领,如双脚打开、上身稍前倾等,学生只有掌握这些动作要领,才能动作准确,跳得远,才能完成所制定的目标,在跳完之后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跳得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同时也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此次活动更有趣味性。在进行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体质较弱,制定的目标可以稍简单,但对于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就要加大难度,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目标。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

体育教学案范文8

学校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中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普通的高中体育,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因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也是出现安全事故最多的一门课程,这就对体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本文利用知网、GOOGLE搜索等途径进行信息检索,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就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与防护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中职体育;安全隐患与防护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校园伤害事故死亡的学生高达40多人,并且这个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也不在少数,就近几年来,绍兴市学校安全事故中伤残、甚至死亡的学生不下3例。中职学生生源复杂,学生素质相差较大,而体育活动有时候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如篮球、足球比赛;很多时候对各种体育器材的使用不当也会发生安全隐患,体育课中往往会发生扭伤、挫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探究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加以预防,正是本文想要研究的初衷。

1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思想意识方面:

首先,中职学校重视技能学习,学校方面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学科无论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都常年处于边缘学科。在重技能、轻文化的中职学校教学中,体育学科一度呈现“学生热衷、学校忽视”的无奈状态。学校领导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直接领导,体育经费的连年不足,场地器材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体育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班级的增长。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培养缺乏,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单一、封闭,时有拖欠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等的合理所得的现象。

1.2制度措施方面:

安全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安全教育的缺位势必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被排斥在正常教学之外,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中与安全教育相关的中小学卫生和健康类课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作为中职学校,往往过多地重视“德育教育”、“感恩教育”、“技能教育”,而对学生基本的人身“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相对缺乏,尤其是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当发生伤害事故后的自我救护措施教育。学校少有相应的体育安全隐患预防机制和伤害事故处理已经,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1.3课程安排方面:

此外,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学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块,且中职学校班级多、班额大的特点,体育课出现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现象,多的时候可以达到7-8个班级同时上课。单位班级人数越多,学生的单位活动空间变小,体育活动时极易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篮球课与排球课同在一块场地上课,同类场地之间距离太近,或者是一场地多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之间极易造成干扰。如两个班级在篮球场同时上课,教学内容分别是篮球与排球,我们见到时有飞来的篮球打到练习排球同学的身上,甚至有的排球飞到了正在打篮球学生的身上,一旦脚踩在球上就有可能造成扭脚和摔伤现象。因此,学校须统筹安排体育课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

1.4体育教师方面:

其次,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组织控制下进行的,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因素。因此,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尤为重要。体育教师的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不高,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热心程度不高,也不能够长期的坚持体育教学工作,备课不充分,对教学比较随便,对学生不管不问,课后不及时进行总结,不注意及时清理场地器材这些现象也是存在的。这给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5学生意识方面:

再次,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活泼好动,对教师讲授的安全知识和体育课堂常规以及运动时的注意点没有充分体会。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逐年下降。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本来就不是很好,加上学业重睡眠和休息不充分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是存在生理或身体缺陷,课前未告知教师就进行体育运动,其结果是有的学生承受不了和普通同学一样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而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身体不能够承受体育运动的负荷,势必造成体育损伤,发生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进行。

1.6场地器材方面:

学校总体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大体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但一些部分运动不容乐观,场地匮乏,并存在一定占用和损坏现象体育器材设施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影响教学质量。对于运动场地不能在课前合理分配如跳远沙坑未能及时平整;危险区域不画警戒线,凹凸不平的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技巧项目场地等未能及时修缮。器材不能合理摆放,安装后不进行调试检查等。

2中职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所有,这一切无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诸多负面的影响,更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目前,有的学校和体育老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上采取一切消极预防办法,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虽然这些措施能让学校少受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但它却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那么,如何加强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尽量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呢?

2.1加强思想准备,认真备课提高预防意识:

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学习的体育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还是入职不久的新教师;无论是我们常规的课堂体育活动,还是顶级的国际体育赛事。因为运动而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知识我们要普及给学生和家长,这样做不是为自己的安全事故去找借口和开脱,而是让每一个运动参与者都能因为了解而能更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作为学校领导、体育老师也是必须面对的。不能因为害怕安全问题就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有很多人因为害怕出事故,在体育教学中不敢安排一些对抗性活动和一些单双杠等危险项目。其实,越是不安排越是对以后的教学活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以后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更加束手束脚,一旦安排了这样的项目,也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认真备课,提高预防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备课时,周密、细致地考虑教学各个环节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因素,把预防措施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严格贯彻执行。

2.2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运动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对因违反要求和纪律,有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时,要立即纠正,甚至暂时停止练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合理分配课堂内容,做到张弛有度,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2.3注意保护与帮助,冷静处理突发事件:

教师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机能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必须要加强保护,特别是对于初学动作尤其如此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遇到重心不稳时,可采取低头屈肘团身肩背着地顺势滚翻的措施加以缓冲。遇到突发事件冷静处理在体育课上遇到突发事件后,体育教师应当沉着冷静,及时准确根据伤情采取救治,第一时间通知校医或送医院,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然后马上汇报学校领导,联系班主任通知家长切忌慌乱耽误学生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2.4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加强自身学习:

体育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开始通过体检、体质检测等一系列手段建立学生“健康卡”,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在体育课上教师要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在体育课中,不少学生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恶心等情况,还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正表明自己的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而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运动中出现以上症状,必须马上停止练习。体育教师要做全面细致的安排。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提醒身体不适的同学到场外休息或中途退出,在进行剧烈运动或体能训练时,教师应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提醒学生如有不适立即报告,以便做适当安排。与此同时,教师平时应多掌握一些处理小伤害的方法,还要掌握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识。这样,遇到问题时,就知道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必要的治疗,以减轻、减小损伤。

小结: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如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于提升;教师的安全意志和安全情感较差;领导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对体育教学安全状况做出及时评价,没有制定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和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一些地区场地匮乏,器材设施更新速度迟缓;体育安全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隐患等。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必须增强教学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情感;加速场地器材建设和更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适当转变领导观念,有效加强安全管理,保证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体育教学的安全、有序地进行。

作者:孙伟 陈杰 陈锋 单位:绍兴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EB/OL].2002-08-21.

[2]中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侵权责任法[EB/OL].2010-07-01.

[3]吴志宏,杨安定.中小学生伤亡事故案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余洪.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杨能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律指南[M].湖南人们出版社,2006.

[6]赵国荣.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6,4,2—5.

[7]李小伟.学生体质在“安全第一”中不断下降[J].中国学校体育,2006.

[8]贾志勇.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学校体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