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学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教学学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教学学法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1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文章从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情况和应用价值入手,主要叙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对游戏、音乐、故事、问题四大情境在课堂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法;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学生心理状态。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须依据时展,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多样性教学发展。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情况与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主题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清晰、更生动的感受,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最终优化学生学习效果。首先,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对情境感知的诉求,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压抑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点,做好课堂内容的趣味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主动性。其次,情境教学设定了对应的感知情境,让体育内容更具有魅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来营造意境氛围,让小学生有更强的情境享受感,甚至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感受力。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情境吸引学生的关注,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与秩序,避免课堂杂乱无章或学生思想游离到课堂以外。学生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积极性自然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一)游戏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有多种方式,其中游戏情境应用是一种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教师教学的娱乐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所具有的竞赛特质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小学生的特点是热爱娱乐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配合一定的娱乐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1]。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这一特点,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体育课堂氛围相对刻板严肃,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而运用情境教学法则能够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例如,教师可以将跑步、仰卧起坐、跳高等活动做游戏设计的串联,模仿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形式,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学生按照分组做体育项目完成竞赛内容。一方面可以规避体育课堂教学项目单一的枯燥乏味,增添体育项目训练的丰富、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多种体育能力。在具体的体育项目设计中,教师须充分考虑到课程要求以及学生个体情况。要做好安全维护,做好实践操作,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也可以将游戏情境设定在一定职业或者故事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将背景设计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将对应的体育项目融入情境之中,辅助配合一定的体育器材,让整个情境具有较强的模拟趣味性,为学生个体或者各组成员做计分处理,让学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让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对优胜小组提供一定奖励,例如,让竞赛情况差的学生清理教学现场,优胜组可以提前自由活动等,具体情况可以依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二)音乐情境

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选择一些音乐作为体育活动的背景音乐,具体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可以依照学生的喜好而定,甚至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通过音乐配合来进行体育课前热身运动,或者做体育竞赛过程的背景音乐设置,调动学生的体育活动激情。例如,当下小学生喜欢TFBOYS的歌曲,可以选择其中热门、欢快的歌曲做体育活动的音乐背景,同时,要注意歌曲的选择不要一成不变,可以定期做调整更换,避免学生感到厌烦。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本身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体育活动的节奏感,让体育活动更具有激情,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三)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计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对于小学生都熟悉的光头强与熊大、熊二的故事,教师可以在田径活动中设置故事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故事角色,而后做追赶性的短跑竞赛[2]。这种故事情境的开始、过程与结束都可以带入教师与学生的情境评说来提升感染力,让田径项目操作更具有故事趣味感,甚至可以运用动画片中的语言做结果与过程操作的评说,趣味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更享受体育活动过程,避免枯燥乏味的田径活动氛围。在角色的设定中,甚至可以做隐性角色设定,就是设计褒贬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抽签决定扮演什么角色,每个人自己是什么角色不公开,由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贬义色彩的角色会进行捣乱与不合作的行为,阻碍正义方活动成功。这种故事情境可以让体育项目过程完全处于一种故事情境中,同时这种故事具有很强的神秘氛围,让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升。

(四)问题情境

对于存在疑问的体育活动效果,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而后汇总所有学生的反馈情况,让学生学会观察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尝试结果,也可以通过旁观的角色去看别人的尝试效果。例如,在田径项目中,助跑姿势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然后尝试进行自我探讨,通过实践去验证结论。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测试,通过最终的数据结果来评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论以不同姿势助跑的感受,分析其中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有更强的专业感知能力。此外,在田径项目中,如何跑得快,影响因素有哪些,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做自我观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积累充分的知识经验,让实践服务于理论,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方面的认知深度,掌握跑步的技巧,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操作优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技巧与注意事项上说明得较少,更多是让学生自身去体会。同时,学生积累体会后如果没有做好总结分析,导致经验积累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可以让实践操作有更强的目标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教师在时机、内容、环境场景等的选择上都需要保持灵活、适宜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要充分地保证情境教学的安全性、针对性,确保教学成果的展现[3]。教师对情境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想象,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或者元素,学生理解不了的情境内容则无法发挥情境氛围的搭建效果。教师应该多与小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场景与喜欢的活动,包括喜欢的动画片、电视节目、游戏方法、知识水平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出真实的情境,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教师有对应的解说能力,通过语言来说明情境操作规则与基本背景,从而有效地确保学生对情境设置的接受度。

四、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操作上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保证教学的适宜性,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优化最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勇.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新教师,2015(3):72-73.

[2]王臻鑫.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法的实施[J].学周刊,2015(17):40.

[3]陈友水.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111,118.

作者:康宁宇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六小学

第二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已普遍实行于各个小学,教师、家长已不再只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上来。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小学生身体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着重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以及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够代表其拥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只有强健的体魄、乐观的心态才能铸就学生美好的未来。因此,体育教育由原来的不被重视到如今的改革与完善,经历了较多的变化。但实际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体育教学的有效方式,导致如今的体育教学质量十分低下,学生并没有吸收到有用的体育知识,也并未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运动计划,大多数时间都由学生自行安排,失去了体育课的意义[1]。有研究表明,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还能够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在情境教学法的帮助下,教师可掌握体育课堂的走向,学生不会像以往那样“四处乱窜”,对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好的帮助。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法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等特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学生生活中的事件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2]。故事情境则是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开展体育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氛围下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进而体会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单、双脚跳”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在学生倾听故事的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够给我模仿一下小青蛙与小花猫是怎么跳的呢?”通过适当的提问,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课堂气氛更为融洽。除此之外,还可将“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进行延伸,让学生们自由扮演喜爱的动物角色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故事情境的创设可让小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完成教学目标,还可让过于自由的体育课堂变得有纪律性、组织性,当学生在进行单脚跳和双脚跳的训练时,教师还可从旁指导学生,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其体育锻炼的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普通的教学提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能够主导课堂教学走向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达到开拓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完善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的目的。小学体育教学除了课外教学外,还有适量的课内教学,课内教学主要是为了传递给学生正确的运动知识,使其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自己,发生突发状况后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问题情境教学则十分适用于体育教学的课内教学。例如在学习“快乐的跳绳”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设计“跳绳的正确姿势有哪些?在跳绳的过程中受伤了该怎么办?什么是花样跳绳?花样跳绳需要注意什么?在跳绳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动作?跳绳可以培养我们的协调能力吗?”等问题来开展室内教学,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平台,教师要尊重和倾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要肯定学生的发言再指出学生的错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体育课室内教学增添了不少趣味,学生也能够有效地掌握跳绳知识,在下节室外体育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避免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三、创设音乐情境

积极的音乐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给学生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并且音乐欢快动感的旋律可以帮助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做准备运动时,教师可播放《健康歌》来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使学生能够跟随动感的旋律保质保量地完成准备活动。音乐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魔力,在动感的旋律当中人会不自觉地跟随其节奏一起摆动,教师需要抓住音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营造适当的音乐情境,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快地运动,并找到真正的自我。并且随着音乐种类的发展,各类适合体育运动的音乐旋律层出不穷,说明了在运动中加入音乐旋律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其可使运动过程充满魅力,更能激发人体的运动神经。因此,为了培养现代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美好的音乐情境,使其快乐地完成运动目标。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逐渐被教师、家长、学生、社会所重视,体育教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为了使祖国的花朵能够茁壮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彭振光.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3(7):166.

[2]田小雨.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211.

作者:陈晓霞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使用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也高,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完善教学方案,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保证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境教学法作为当下流行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挥它的优点,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发现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课堂环境

一、引言

情境教学法作为当下小学课堂中流行的教学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情境创建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情境的使用能有效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文结合具体做法、过程、课堂效果及反思阐明如何优化情境教学方案,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情境帮助下得到全面提升。

二、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现阶段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在缺乏教师指引的状态下完成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形成了错误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成为了课堂主体,这个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情境教学开展,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扭转本末倒置的课堂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为情境的创建打好基础。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情境教学开展的基础,情境的受众是学生本身,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情况为出发点,体现情境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这个章节的教学时,我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情境中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五角星、某些国家的国旗等等,通过这些物品为学生创建数学探究情境,要求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在自由化的情境中,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明显激发,发挥想象力,慢慢自主理解了轴对称的理论知识点。接着我会在情境的帮助下带着学生再次掌握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轴对称的使用技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发现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情境教学法使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配合度不高,这需要教师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需求,对情境做出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情境中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全面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灵活运用情境创建方式

情境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情境创建方式,让学生在贴近知识点的环境中完成数学任务。如培养学生知识点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挖掘知识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合的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创建基础,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中一步步弥补数学能力上的缺陷;又如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时,教师可以发挥问题情境的优点,在教学内容中提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重新定义数学学习,形成正确数学学习观念,巩固数学基础。情境创建的灵活性对教师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经验,寻求高效情境创建方式,保证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效果。例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教学时,我会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场景,在其中挑选了超市作为情境创建出发点。接着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超市中常见商品以及对应价格,并且给他们每个人一张购物清单,要求他们使用加减乘除相关知识点计算花费钱的数额。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重新探究教材知识点,加深理解,进而能很好地完成计算任务。最终学生都发现了情境对自身数学学习的帮助作用,这是下阶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多样化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为学生打开了数学学习的新世界,打破了他们对数学的刻板观念,更好地融入情境完成数学任务,但是问题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学生融入在情境中迷失自己,不能明确数学学习目标,将其作为娱乐的方式,课堂变得乱糟糟,这需要教师一直关注着课堂变化,及时作出调控,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四、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学生能根据评价内容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寻求更好地学习途径,提高下阶段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情境教学时也不能忽视评价机制的完善,正确利用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在合作情境中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让学生做出调整;又如自我评价,在每次情境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五到十分钟时间思考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做出自我评价。这些评价方式的使用为情境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途径,学生之间也能取长补短,发挥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例如我会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制作一个网上评价系统,随着情境教学的深入,我会及时在系统上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作为之后评价的依据,接着我会让学生使用课余时间在系统上评价合作情境中小组成员的表现,丰富评价内容。最终我会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为每个制定全面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发现自身在情境学习中的不足,做出调整。评价机制的完善是情境教学法成功使用的重要保证,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了解自身发展情境,不会在数学知识点的某个方面出现明显缺陷,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扫清了障碍。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做出反思,不仅对学生做出评价,也要分析自身情境教学法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做出调整优化,保证之后不会出现类似情况,很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语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正确使用情境教学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情境创建方式,也不能忽视课堂反思的重要性,根据教学现状对自身情境创建能力进行优化,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是新课程推行的重要体现,符合现代教育改革需求,有效改变了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芳.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作用及其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50.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纯的理论知识优异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学生们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需要更进一步。本文即是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进行研究,探讨了当前中学学生意志品质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及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

中学时期是人体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加之青春期时心理变化较大,使得中学学生与成人之间的认知存在极大的差异。从生理角度来看,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新陈代谢较为旺盛,身体的生长速度较快。而从心理角度出发,其情绪波动性较强,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而且好奇心旺盛,其本身所具有的敏锐观察能力也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成熟度较低,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心理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意志品质问题。

一、引发中学学生意志品质问题的相关因素

1.学生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学生们成长的第一环境,而家长也是其认知世界的第一任老师,学生们意志品质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家庭对其的影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现代家庭当中父母的文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对下一代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受到西方所谓“贵族”理念的影响,单纯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看做为艺术培养,进而为学生们报名了各类艺术学习班,这些艺术门类的学习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外在的修养,但是无法对非智力能力以外的意志品质起到明显的影响,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业压力更大,没有时间对意志品质进行学习和培养。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家庭内均为独生子女,这就使得每个家庭中父母和老人均围着一个孩子,产生了过度溺爱的情况。加之学生本身是被锁在“象牙塔”内的,无法与社会或其他人有更好的接触,也就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们的意志力。

2.社会的影响因素

人们常将社会比喻成大熔炉,在这个熔炉当中的每一个个体就显得非常渺小,长时间处于社会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心理和心智均为发育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中学生生活的环境过于单调,所接触的人群数量也较少,因此校外的社会环境就会对中学生形成极大的诱惑。而由于中学生的人生价值体系还未形成,很容易被诱导而获得错误的思想。另外时下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欲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中学生还未走入社会,也就出现了互相攀比的问题,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意志品质下降,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3.学校的影响因素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基地,也是学生们思想养成的重要场所。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方针已经提出了数十年,但是目前由于国家考试机制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导致“应试教育”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很多中学的办学重心也仍然放在升学率方面,大多数的科任老师也均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最优先标准,因此对于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不会过多的关注。加之现代部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功利行为较多,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也非常大,阻碍了正确意志品质的教育。

二、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1.实施鼓励教学法

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对于挫折和失败有着天生的恐惧感,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给予其适当的鼓励教学,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升学生们克服体育锻炼困难的勇气。再者,体育教师需要对素质较差的学生重点进行鼓励,只要学生们是在认真练习,那么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鼓励,并且耐心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尤其是在课堂测验当中,部分学生的个人成绩可能不够理想,但只要其进步了,教师就应该对这种进步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提高信心,并反复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对中学生的意识品质进行锤炼。

2.实施成功感教学法

成功感是人类不断拼搏的动力之一,也是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保证,利用成功感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们的潜在能力进行挖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意志力。中学的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形势下不应该流于表面、过于空泛,而是应该以学生为核心,使其能够在体育教学当中获得快乐和成就,全面地对学生们的智力、情感、行为以及意识等进行培养。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特殊的“照顾”。

3.开展体育竞技

体育竞技是体育教学当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学生所处的心理发育阶段是人类最争强好胜的阶段,也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性组织各种趣味性的竞赛活动。课堂竞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以团体赛为主,以个人赛为辅。例如,可举行拔河比赛,这是一门典型的团体竞技比赛,将班级分成两个小队,由学生自己进行组织和安排,要求还需要从队伍当中挑选拉拉队成员,这样可以活跃拔河过程中的气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们对于不同分工的判断能力。在团队竞争当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意志品质,而且还能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更加能够感受到在集体荣誉的影响下自己能够发挥的实力,体会到团队竞争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另外还可以组织校内体育竞赛,使学生们的班级荣誉感更强,在开展竞赛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保证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正确引导。中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学生培养意识品质的主要方式。利用体育教育中的鼓励教学、成功感教学和竞赛教学等方式,能够正确地引导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进而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

作者:邱桃 单位:江苏省沛县体育中学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3

关键词:微格教学;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效果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之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微格教学法,其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良好的培训教学途径。而体育教学是微格教学的基础,也是微格教学的基地。因此,为了满足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就必须做到微格教学的有效应用,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相结合,做到内容与方式、理论与实际的融合与改革。

1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

其一是板书技能。实质上就是教师利用黑板等一系列工具,通过文字、图表等一些比较美观简练的形式,把知识结构给学生展现于眼前;其二是美术技能;其三是应变技能;其四是强化技能。实质上就是教师紧密结合教学进程,巧妙利用各种方式,如奖励等,有效强化学生正确反应的频率,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其五是教具的使用技能。实质上是教师利用各种比较具象的教学工具或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情感认知等;其六是讲解技能;其七是提问技能;其八是教学的语言技能。实质上是教师有效调动面貌语言,通过适时的语调语气等,生动形象地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技能;其九是总结技能。实质上是教师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科学系统归纳、总结、适当延伸、适当拓展知识的技能。

2微格教学的优势

就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微格教学的应用一般是先播放相关的比较优质的视频资料,然后再严格按不同分类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合理分割,一一进行细致分析、深入研究,并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严格按照相关示范科学展开练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只是单纯让学生展开下练习就行,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具体练习的过程详细拍摄成录像,并通过事后放映、仔细对比,及时发现学生技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及时改正,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增强。总而言之,微格教学就是有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微格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了,其不仅达到了教学技术可操作性的提升,还达到了教学手段可操作性的提升。有效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言教轻身教等等,让学生有这个意识,即有效借助反馈系统自主评价自身行为,同时通过一遍遍地修正,不断改进不科学的实践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全方位增强体育综合素质的目的。并且微格教学的引入,还赋予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以微观化、具体化等等,能够帮助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使他们体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更可视化、可操作化。而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他们不光要熟练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体育实践技能,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对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具备综合全面能力。而微格教学正好为这提供了有力保障,既能使学生充分明确教学技能、教学目标等,又能使学生有效借助一系列实践性训练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教学技能,从而奠定好体育实践能力增强的基础。

3微格教学在提高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效果方面的具体策略

3.1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就体育教学而言,虽说主要依靠的是实践示范方式,但是对于广大学生来说,相比枯燥地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等,他们则更喜欢模仿,由此,广大体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就充分突显出来了。再加上教学活动也不是一项单向活动,而是一项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根本就离不开老师的语言表达。因此,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借助适当且充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语言表达,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切实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以此帮助学生更迅速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正确练习方法等。而要真正做到这点,这对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吃透教材,充分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要真正做到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又要真正做到语言表达生动趣味,语速适中,语调柔和,语气热情。就体育口令的把握上,不光要突出专业性,还要突出清晰性、洪亮性、标准性。反映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可以挑选部分学生让他们轮流讲解动作要领,并有效借助口令带领着其他同学高效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结束后,一定先让学生自我评价一下,然后再让老师、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语言表达提出中肯意见,最后,老师再依据相关反馈,给学生提出更科学全面的意见,再让其进行二次实践训练。

3.2提高运动示范技能

众所周知,运动姿态是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最基础环节。因此,这就需要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具备较强的动作示范能力。而利用微格教学正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广大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利用微格教学时切忌随意盲目,而是应注重有效借助形象直观的方式将正确动作完美展示于学生眼前,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反复观察,深入了解下老师具体是如何进行动作示范的,以此更快速地进入模仿状态,从而加深对相关技术要求的理解、把握。就微格教学而言,体育教师的示范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完整示范;二是动作分解示范;三是慢动作示范;四是重点动作示范。但不管是针对哪种示范,教师都需要做到有机结合技术讲解与示范,及时指导,让学生认真观摩,且灵活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学习示范动作的方法,确保所做出来的体育动作既要标准,又要具有美感。

3.3提高教法技能

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对学生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发现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话,就非常有助于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兴奋热情、准确快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动作。就教法而言,其一般分为讲解法、演示法、解析法、游戏法等等。但是对于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来说,不管是具体运用哪种教法,都需真正做到启发、充分适应学生学习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广大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学生多实践练习下一些重要技术动作的教法,尤其是要反复强调重难点环节,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动作,老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必要的话,可以为其进行正确示范,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基于正反两方面充分把握教学技能的要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微格教学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提高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就需要在具体应用微格教学时,不光要淋漓尽致地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强调教学技能的示范、分解、训练等,还要注重学生理论实践双方面能力的提高,以此真正实现教学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山灵团,刘宗伟.“微格教学法”在培养高师体育系学生教学技能中的应用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78-179.

[2]邢红.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开设微格教学的探讨[J].教育导刊,1995,(Z1):62-63.

[3]毛丽红,彭勇,杜和平.微格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73-675.

[4]李凌.微格教学在体育专业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运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99-101.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指标建构;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沟通师生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需要双方沟通完成,一般会设置一个教学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双方都要参与其中,其中学生是主要完成者,而教师是指导者,内容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般需要具有个性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他们在做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可以使自己体育能力得以培养,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二、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小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振兴计划,推动小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还未落地生根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更加关心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成长,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真正以践行体能素质的巨大提升为中心,培育健康成长的理念,锻炼小学生的健康体魄。小学体育教师在项目教学传授知识同时还没有真正将小学生的体能素质达标严格训练放在重要位置,没有真正把小学生的有一个健康身体放在教学首位,实现项目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身体健康做到“三合一”,帮助学生项目指标自我评价的整体提高[1]。

(二)小学3点半放学后的健康项目锻炼问题没有一定的缓解

2018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有政协委员的发言也不乏“辛辣”:“禁令年年下,状元年年炒”的发言引发了大家共鸣,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此高度重视。在小学,家长重视主课分数比重视体育身体素质的观念比较的痼疾,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上去了,分数考高了比啥都强,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对家长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有更多的可以理解的无奈。小学3点半放学后,家长满可以让孩子在学校积极参加由专业体育老师开展的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锻炼,可以让孩子释放学习的压力,调节一下大脑,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为将来学习甚至工作打造一个坚实有力持久的基础,才能担当起为国出力施展才能的大任!目前,就小学生整体而言,小学3点半放学后大都被家长接回去参加社会辅导班文化课补习,少至甚微的有参加学校的体育项目锻炼。因此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薄弱,学校的体育项目几乎无法开展[2]。

三、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项目教研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必须从体育教改教研上狠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有对大纲和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安排运动量,提高体育项目教学的兴趣吸引、课堂组织等多元素能力。

(一)课程穿插,让小学生感到“我们的项目体育课教学厉害了!”

教育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生的分数观念是十分强烈的,由于家长的威严,考不好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或者批评,由此可以产生他们对体育项目教学缺乏主动性[3]。小学中各科知识都是相互渗透。我在100米短跑项目教学法时,按照小学生的比赛时间在进行课堂总结“回头看”时可以把数学中的20以内的加减法运用到体育课中。以15—7=?为例,体育教师运用“点名树”法把比赛最短时间成绩全班前15名的同学先出列,然后在让大于15名比赛成绩后的“7”名同学再出列,让其他同学计算15—7=?(体育跑赛项目时间差的同学人数)。这时,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同学进行1、2、3......按照一一对应的“剩差”关系得出计算结果,而有的同学在老师刚出完题目就立马得出结果,让其站出来,既当上了体育老师,又当上的数学老师,“平十法”、“破十法”的数学学习方法讲得头头是道,步步计算无任何差错,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做到了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同学们神奇地说“我们的100米项目体育课太厉害了!”

(二)精准设计,因材施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结果教师必须做到精准设计,因材施教。现在的小学生身体胖的现象较为突出,他们的运动能力以及生理器官如心脏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在进行跳远体育项目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前期的准备活动、跳远方式、运动小指标,循循渐进,全面了解掌握每一个小学生的有无病史情况,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应急突发性事件的救护方案。对应付差事的做准备活动的同学,预先告知运动安全风险,明确可能导致的严重风险损害,让他们知道体育项目的活动前期的准备如场地选择、器材置放、关节预热、呼吸供氧、起跳点位、身体落地姿势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主要安全保护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在运动中受到身体的任何伤害。

参考文献

[1]张烁.部长“交账”(新闻眼)[N].人民日报,2018-3-7(12).

[2]余姚.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39-41.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5

摘要:

创新是孩子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有目的、有方法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培养;激发;创新教育;创造性

思维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强弱。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和人的天赋有一定联系,但根本上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靠的是创新教育。传统的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主要的弊端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势下,按照统一标准衡量学生,它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抑下去,迫使学生走上“读死书”的死胡同。因此,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构建教学程序时,应确定探索与创新的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创造性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操作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创造让学生表达自已想法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操作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积极性

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倾注极大热情,把每节课都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奉献给学生,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氛围。只有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如在学习被万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们列举一些能被万整除的简单的数。如:3、6、9等,然后说:“无论大家说多大的数,老师一下子就能判断它能不能被万整除,不信,你们来考考老师!”学生纷纷举手说数,我都准确地判断。同学们情绪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跃跃欲试,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探索知识的信念。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技能

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师必须研究与改革教学策略,把数学的学习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把握学习主动权,必须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往教师对教法研究较多,对学法研究较少,其实,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指导学法尤为重要。教师要起真正的指导作用,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实践中,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记笔记、如何审题、解答、检验、如何复习、做单元、小结、总结经验等;二是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探索、如何分析综合、类比归纳,如何发挥自已独立思考与提出创造性见解。教是为了不解,它的内涵就是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终生受益,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正是把握了去发现真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学会学习,就会产生创造的动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动机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本领,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身心,丰富的个性、高度适应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克服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和表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明确了”“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高÷2的方法”,接着又指导学生练习,把一个梯形割补为平行四边形,其面积又可用(上底+下底)X高÷2”或“梯形的中位线X高”来计算,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这样教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意识,把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力留给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实现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作者:王志勇 单位:高安市黄沙岗镇长沙小学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孔企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2]陆志平,李亮主编.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教育运用

摘要:

小学体育课堂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改的出台,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极为重要。

关键词:

创新;小学;体育

我国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中学、大学以及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体育是一门提高学生体能、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学科。在当前小学教育中,我国教育部提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创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简单叙述课堂教学重点,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运动要点指导,具有单一性、机械性等特点,而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学习时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容易使小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创新性体育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1.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则必须将学生兴趣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新性的体育教学可让小学生充分领略体育学科的魅力,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它教学课程与体育课程的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体育是美育的主要载体,创新性、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小学瑜伽课、小学健美操课、小学武术课等,不仅可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塑造能力与表现能力,同时可使其产生强烈的、直观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1.3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创新性体育教学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知识,提高小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从而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1.4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创新性体育教学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某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为避免小学生在游戏一段时间后,降低游戏热情,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主改变游戏规则,显著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创新教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2.1转换教育理念,明确创新概念

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理念是指小学体育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创造性的整合并完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素材等。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平等、快乐的教学氛围,摒弃传统体育教学中裹足不前、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教学出发点。同时提升小学生对体育的情感认知,让小学生明白体育学习不仅是课程学习,而且还可强健体魄,提高自我身体素质。

2.2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是通过分数对学生进行优劣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方式创新包括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形式两方面。(1)教学评价内容创新。在对小学生的技能、体能方面进行“硬性评价”同时增加“软性评价”,即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程度进行评价。(2)教学评价形式创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师评、互评、自评等,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互相学习,自我纠正完善。如某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力求评价“公平、公正、公开”,由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技术水平分层布置学习内容,为每位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结合特长评价与成绩评价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全体学生均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优点与不足,教学效果良好。

2.3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教材学习内容

小学体育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初级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地域实际,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适时开发课程资源,取舍、重组、增补教材内容,拓宽教材学习内容。如某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时,在跳远的热身运动中,以跳橡皮筋代替以往的跑步活动,不仅使学生在预定时间内达到运动负荷与心率,同时激发了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4改进教学方法,重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方。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则需要重新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角色进行定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在新的体育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正确示范,规范学生活动动作,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鼓励者,促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加活跃,促进学生与老师互动,以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重点为唤醒小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引入创新性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坚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许玉香.浅谈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4):76-77.

[2]于国涛.试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发挥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129-129.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应用

摘要:

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数学教学的意义,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现状;策略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所取代。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未能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不高,因此,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成为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数学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没有科学处理数学教材,未能充分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一味按照教材内容,灌输数学知识,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定、创新意识薄弱,从而严重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2.师生关系僵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导致学生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质疑教师的行为,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一味灌输数学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模式固定、单一。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薄弱,思维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借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单纯依靠口头讲解,灌输理论知识,没有利用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未能充分发挥数学的魅力,使得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点以及成长规律等,合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2.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体验式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正方形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折叠正方形,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正方形的边长、周长以及面积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心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的具体特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与这些图形相似的物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系统接触、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陈清利 单位: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惠发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尚富.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6.07:149

[2]安慧.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华少年.2016.10:140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6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问题建议

一、前言

体育是中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够对广大中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还能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效果。现阶段,我们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挖掘这些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显得十分枯燥乏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这就无法促进学生个人兴趣的多样化。针对中学体育教学,在内容设置上一般重视学生的竞技技能,因此,田径、各种球类竞技项目成为目前中学体育教学课程的主要部分。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中学体育教学在时间上相对比较固定,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时间均集中在体育教学课堂,这种局限性突出的教学时间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最后,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未能引起广大中学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高度重视,部分学校忽略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老师的待遇水平比其他课程的老师要低,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散漫,教学理念落后,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相对比较陈旧,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度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改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学体育教学,要明白学生才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学会围绕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教学工作,教师们要将自己正确定位为学习的指导者以及服务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体角色。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指导以及各种优质服务。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精神进行有效弘扬,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将问题解决,提高教学效果。

2.提倡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要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提高体育学习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体育教学理念正好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充分反映,体现了学校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学习观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要学会科学应用组织教学法。针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能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动性,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课堂主体精神进行有效弘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综合分析具体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差异化教学。

过去,中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具体分析,而是笼统地针对全部学生开展相同的教学工作,导致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有效性较低,这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十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通常存在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具备不一样的运动技能,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在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每一天的发展进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重视学生的集体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要创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要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层次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老师需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并将其看做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即时评价对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心想法,重点培养其兴趣爱好,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者:严立洋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学

参考文献:

[1]段彩霞,吴建平.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0(02):15-16.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7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问题;建议

一、前言

体育是中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够对广大中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还能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效果。现阶段,我们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挖掘这些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显得十分枯燥乏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这就无法促进学生个人兴趣的多样化。针对中学体育教学,在内容设置上一般重视学生的竞技技能,因此,田径、各种球类竞技项目成为目前中学体育教学课程的主要部分。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中学体育教学在时间上相对比较固定,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时间均集中在体育教学课堂,这种局限性突出的教学时间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最后,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未能引起广大中学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高度重视,部分学校忽略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老师的待遇水平比其他课程的老师要低,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散漫,教学理念落后,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相对比较陈旧,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度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改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学体育教学,要明白学生才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学会围绕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教学工作,教师们要将自己正确定位为学习的指导者以及服务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体角色。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指导以及各种优质服务。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精神进行有效弘扬,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将问题解决,提高教学效果。

2.提倡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要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提高体育学习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体育教学理念正好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充分反映,体现了学校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学习观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要学会科学应用组织教学法。针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能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动性,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课堂主体精神进行有效弘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综合分析具体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差异化教学。

过去,中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具体分析,而是笼统地针对全部学生开展相同的教学工作,导致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有效性较低,这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十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通常存在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具备不一样的运动技能,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在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每一天的发展进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重视学生的集体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要创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要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层次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老师需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并将其看做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即时评价对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心想法,重点培养其兴趣爱好,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者:严立洋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学

参考文献:

[1]段彩霞,吴建平.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0(02):15-16.

体育教学学法范文8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分层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及体质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学校体育的开展及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学活动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学生锻炼习惯和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因为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作用不明显。因此,本研究主要梳理不同教学方法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差异性,提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山东省荣成市第九中学2个班进行实验,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对2个班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班没有明显差异,符合教学实验要求。为了减少非实验因素对教学实验的影响,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期间2个班的教学都由同一教师担任,实验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教学模式不同以外,其余客观条件基本一致,所有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常规教学训练大纲进行(实验期间2班教学内容为篮球传接球、三步上篮两项教学内容)。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统一练习,教师纠正错误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教学组织保证每个学生练习强度、练习频率符合学生身体发育。实验组采取分层教学方法进行,首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待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分组,然后针对不同的组别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受。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后2班体育课成绩比较分析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因此对技术的评价是评价教学效果的直接有效手段。为了更为客观地对学生掌握技术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随堂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由3名体育教师进行,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考试标准进行测试。统计显示(表1),实验后2组的技术评定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别,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9.1分,因为实验前2组学生水平一致,因此实验后的差异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同教学方法引起的教学效应,说明实验组采取的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大纲规定篮球技术的掌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分层教学法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最终表现为整体上对篮球胸前传球技术掌握较好。

2.2实验后2班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比较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为研究运动能力的关系,没有采用更为量化客观的兴趣调查评价,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次兴趣调查分为5个等级,即非常有兴趣(5分)、有兴趣(4分)、兴趣一般(3分)、没有兴趣(2分)、完全没有兴趣(1分)。由学生在实验前后对自己的兴趣进行主观评价,最终对2组学生兴趣等级进行量化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表2),实验后2组的学习兴趣都有所提升,说明目前的学校篮球教学形式对学生了解和培养学生篮球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但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后2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差异,仅从本次量化得分成绩上来分析,实验组的学习兴趣提高明显,远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实验前2组实验对象兴趣量化得分没有差别,实验后2组的兴趣评价有了相应的变化,说明采取的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种结果和学习效果的评定相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分组后不同的小组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合所在组的学生。

2.3实验后2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分析

实验后2班的及格率、优秀率等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具体来说,实验后对照班及格率为64.4%,实验班及格率为71.1%,实验后实验班及格率高于对照班。由于实验前2班测试评价基本相同,实验后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说明实验班采取的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象体质测试及格率。(表2)

2.4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的理论分析

2.4.1实验班教学理念优于对照组

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对体育教学认识的深入和教学对象的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对象来说中小学学生群体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个体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在运动兴趣、运动技能、社交能力、抗挫折、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因为家长观念的差异,如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不支持、不注重等,导致学生之间对参与篮球运动学习、个体运动能力、学习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运动能力强、学习兴趣高的学生不满足教师教学内容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运动能力差、对篮球运动兴趣不高的学生学习吃力,或者因为无法达到学习要求而出现不学习的状况。这2种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学生的学习情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现状。实验班采取的分层教学能够让处于各种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教育。分层教学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身体和心理差异,从发展趋势上来说有效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从教学理念上领先于对照组教学模式,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4.2实验班采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群体需求

现代素质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还注重教育学习过程中道德品德的培养。把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效融合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创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体育教学功能的最大化。分层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贯彻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成功感受,因此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供一定的篮球自主学习机会,如练习在不同条件下的篮球胸前传球接低手上篮技术,从而保持学习的兴趣;针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可强化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

2.4.3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项目本身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实验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后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尽快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正确评价自己,完成自我在分组中的定位,并在组内学习时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手段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配合,从而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形成的团队精神又反过来激发组员之间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和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分组教学能有效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打破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实验后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2班成绩的存在统计学差异。因为实验前2组学生水平一致,说明实验班采取的分层教学法有利于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

3.2实验后实验班的学习兴趣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采取的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3实验班采取的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优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因此能有效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打破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

3.4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创新教法,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方亮.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2]周风.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