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例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小学体育

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领域。我校基于“聚焦问题、行动变革、辐射经验”总体思路,以体育与健身室内课程研究为起点,围绕课程要素完善课程结构内容,逐步构建促进学生生动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形成依托校本课程建设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行动变革经验。

一、现实困境引发体育课程变革的初步行动

上海的天气,雨水较多,传统的以室外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为了减少天气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制约,我们开始思考室内体育课程系统的安排与实施。学校体育教研组开发学校雨天活动课程方案。教研组群策群力对课程内容作了重新的组合,并且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首先,变换内容,变室外慢跑为室内热身操,变室外身体素质练习为室内体能小竞赛。多样的运动方法,让学生更愿意运动。其次,变换形式,将室外活动搬到室内与走廊,将室内桌椅变换摆放形式,成为小型体能运动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运动。再次,变换设计,将体育多媒体资源引入室内课。设计基于AR技术的室内活动资源,让学生更快乐地运动。通过开发、搜集课程资源,学校形成室内体育课程群四项模块内容:室内传统游戏课程——玩转三十六计、基于AR技术的韵律操课程、适应时令的健身项目课程、主题式体育与健身知识课程。同时围绕不同项目主题,设计课内外相结合的各种长任务与短任务,完善室内课程内容,形成动静结合的室内健身课程群。

二、体育课程体系全景设计的再行动

重新组织后的课程内容有效克服了天气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但是从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整体提升看,需要将点状的体育课程进一步整合设计,形成符合现代课程理论的全景课程体系。

(一)确立“激趣、健身、育人”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设计是课程变革的首要问题。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促进每一位学生生动发展”的课程文化。在实践中,学校结合办学追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结合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炼形成“激趣、健身、育人”的课程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遵循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既体现体育学科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价值,也表明学科教学的育人使命,学校的课程价值观追求和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求。

(二)形成横纵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引领和导向。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总目标,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实施目标进行设计。

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促进学生“生动发展”的育人目标,我们将课程总目标制定为“生生乐动,生生能动”。其中,“乐动”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动”指向技能、方法与习惯。课程总目标的内涵为通过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开发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科学的体育与健身教学载体和依据,以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身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状况、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进取的品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2.分阶段目标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采取分阶段、有重点、递进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方式。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小学中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心发展品质。

3.分维度目标

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身体、心理四个维度。知识层面为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动作要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形成参与体育与健身教育活动的知识基础;技能层面为掌握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方法,促进手眼脑心等器官的协调;身体层面为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形成科学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体态形态,增强适应自然生活的能力;心理层面为形成良好的身体运动智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科学管理情绪,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横纵结合的目标体系,使学校的育人使命、办学目标得以传播和实现。

(三)构建全天时的课程结构内容

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全方位梳理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内容结构,构建以“生生乐动,生生能动”为目标的五大模块课程——体育与健身课程、青苹果体育活动课课程、青苹果体育主题周课程、青苹果大课间锻炼课程、青苹果体育社团课程等,体现以下四个特性:第一,规范性。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要求,学校率先在全市实施全学段四课两操两活动,全力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4节体育课的专课专用。结合学生特质,结合办学理念,学校制订了各年级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完善了教材的单元计划和相对应的课时计划。第二,丰富性。每一模块课程均有丰富的课程内容支撑,呈现不同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不同定位,我们丰富了课程资源。如青苹果课间活动主要以体现校本特点的自编韵律操、学生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为主,增强实用性与趣味性,富有时代气息。体育活动课以体能训练项目与体育项目体验为主,提升学生走、跑、跳、掷等基本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乐趣。学校的体育与健身主题活动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节感受竞技、收获快乐。社团体育与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继续做大做强手球、武术、健美操等传统优势社团项目,同时新增击剑社、高尔夫球社和象棋社等,进一步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拓展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内容体系。第三,校本性。首先,在课程组织上,对模块课程结构依据内容进行校本化的调整,如每周两节青苹果体育活动课,我们设计了“X+1”模式,其中“X”是指适合不同年级特点的10门项目体验课;“1”是指常规体能训练课。其次,在内容构建上,继续补充完善雨天室内的课程内容,各项方案均包含室内活动方案,有效解决雨天、雾霾天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根据天气、场地条件等选择性开展活动,同时积极结合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在发展体能的同时,促进运动智能。第四,贯通性。课程门类以目标统领内在一致性。以手球课程设计为例,在目标构建上关联四项课程内容维度目标;在不同年级体现不同教学要求,回应年段目标。同样的动作技能,低年级更趋向于游戏化,高年级则在竞赛中提升技能。在内容设计上,横向贯通五项课程内容模块,如在活动课中开展“玩转手球”体验项目,在基础型课程中进行普及教学,在大课间活动中融入丰富的手球游戏,组建手球社团,主题周中定期开展校园手球联盟赛,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的横向融合,从不同站位落实和彰显“生生乐动,生生能动”的课程目标。

(四)落实多元的课程评价方式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有序运行的保障。学校体育课程关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致性,在课程实施上体现“统整性、规律性、趣味性”,在课程评价上基于过程性、发展性和表现性评价的理念,运用学生学习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多种类评价量表,制订体育课程学生评价框架(见表1)对体育体系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与改进。在学生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基于兴趣,指向改进”的基本价值,强调依据课程内容与目标设计活动任务单,积累过程性评价数据(评价主要工具为自编的量表和问卷、iPad等信息化记录终端、学生成长档案、课堂观察等),以客观反映学生在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不断激发学生持久运动的兴趣。

三、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持续改进行动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认证;工程教育体系

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促进我国的工程教育向国际工程教育方式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是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学术专家和行业技术专家,根据相应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评价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提出认可或改进意见的过程[1]。工程认证结果是合格认证,认证通过表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质量达到了行业工程教育的最低质量要求。工程认证工作连接了认证制度和工程专业准入制度,引导工程专业领域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工程认证的通过表明了我国工程教育得到国际的认可[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于2017年修订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评估、评价、机制等术语内涵,描述了复杂工程问题基本特征,修订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支持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通用标准[3]。为通过工程认证,专业需要开展下列四方面工作:定义评估专业的目标;建立和细化实现专业目标的毕业要求;设计课程并制定形成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建立持续改进体系。黑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剖析、制定毕业要求,建立课程支撑体系。上述工作均是在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完成的。

一、聚焦专业特色,制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确定学生毕业5年后需要达到的专业素质和所具备的潜能。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立工程教育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立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立须遵照产出导向教育理念。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将受教育者的素质和潜能表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依据,关注教育的结果和产出,采用能力导向的评价标准[4]。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外部需求,包括国家、社会和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也要满足内部需求,包括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质量追求。黑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地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为我国资源大省,粮食总产量超过1500亿斤,鲜乳产量455.9万吨,牛肉产量为42.56万吨。黑龙江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形成食品行业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产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中间产品缺乏竞争力,深加工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少。为此,黑龙江省出台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部署,走精深加工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强省之路[5]。黑龙江省食品行业迫切需要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开发特色产品,沿着产品多样化、健康化方向发展。在产品功能上突出绿色、健康、营养特色,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档次,推动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数学、化学、生物、物理、医药、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各类综合性大学、轻工院校、农业院校及商学院中开设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均有各自学科特色和历史传承,办学侧重点和优势各不相同。根据以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所属生物学和生态学学科优势,利用微生物学技术核心优势,服务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新兴营养与健康食品领域,形成食品生物工程及食品营养工程两个产学研培养方向,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是从事营养、健康、传统食品生产、检测、营养指导、科研、管理、销售等领域工作,能够发现并解决在食品产业或学术上的复杂工程问题,适应团队工作环境,展现个人能力和价值。二是能够结合国家需求和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参与设计和实施符合法律政策、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程项目,并与业界及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三是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成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保持竞争力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剖析培养目标,明确毕业要求

工程认证体系中的毕业要求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设定,同时决定了支撑毕业要求的各教学环节,特别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版,试行)》对专业毕业要求提出“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的要求。毕业要求须涵盖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12条毕业要求,学生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来获得毕业要求所描述的能力和素养,而且这些能力和素养可通过学生学习成果和表现判定,以保障毕业要求的达成,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6]。为使毕业生能够在未来5年内成长为食品领域富有竞争力的高级工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构了学生毕业时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将12条毕业要求分解为清晰、明确且可以衡量的指标点。每一条毕业要求分解为2~4个指标点,总计29个毕业要求指标点。

三、调整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和课程关联矩阵是评价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体系制定的依据。毕业要求的每个指标点均需有对应的支撑课程,每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贡献是课程设立和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7]。这需要系统的整体设计,以避免某些毕业要求素质培养过弱或重复等现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师调研、汇总、讨论等方式,修改教学计划,重新设置课程。根据制定的12条毕业要求中的29个毕业指标点,每个指标点设置2~4门支撑课程,通过每一门课程对本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强度而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毕业要求和课程支撑相关矩阵。根据上述要求,细化毕业要求指标点,结合黑龙江大学学科优势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建立了由通识类课程、数学自然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一)通识类课程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资源的综合性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通识选修课10学分,共设置9类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情操、国学教育与立德修身、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通过这9类课程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的科学精神,以及心智健康、情操高尚、品格崇高的人文素养和品质。

(二)数学自然类课程

设置“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B”“生物统计学”“大学物理C”“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数学自然类课程兼顾完整的数学知识教育体系、完整的化学知识教育体系及必要的物理课程体系,保障工程类课程等其他课程的学习需求。

(三)工程基础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

设置了“工程制图”“CAD制图”“食品工程原理”“发酵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等一系列完整的工程类课程体系,保障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的建立。

(四)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

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学”“食品化学”“酶工程”“仪器分析”。专业基础类课程以两门省级精品课“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为特色专业基础课程,以食品专业必备的食品化学、营养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支撑两类模块课程体系。

(五)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

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管理与法规”“食品企业策划与营销”“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工业用水处理及管理”“专业英语及科技论文写作”。这类专业课程包括了食品类课程需要掌握的主要技术和实践知识,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六)工程实践类课程

工程实践类课程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通过这三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对食品行业生产、生产设计、研发等环节有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前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类知识等,识别食品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设计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同时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8]。为体现产出导向、发挥和强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定位和特色,设定食品营养工程和食品生物工程两个实质等效模块。食品营养工程模块包括了“临床营养学”“食品毒理学”“功能性食品”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营养和健康食品生产、研究、开发的完整模块课程。食品生物工程模块包括了“食品基因工程”“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技术”“分子克隆技术”课程,体现了在发酵食品领域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完整课程体系。为使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明确、公开”,通过全体任课教师培训、讨论等方式,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分解传达给每一位承担课程的教师,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工程认证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统一认识,自觉改革所负责的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毕业要求的每个指标点和子指标的要求,提出所负责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小组在整理、讨论每一门课程与毕业目标关系的基础上,梳理课程体系对毕业目标支撑的总体框架,反馈给课程负责人。通过反复讨论、整合,最终形成支撑毕业目标的课程体系并设置权重,上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审核课程体系对毕业目标的支撑矩阵。同时对大一新生开展新生研讨课,通过本课程向学生传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明确说明如何达成课程目标,及形成性评价方式和方法。

四、设立课程目标,修改课程大纲

任课教师在充分理解OBE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回归工程实践,强调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素质的培养,制定课程目标。按照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每个课程环节针对学习成果要求,制定出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在教学大纲中形成课程的产出评价标准。完善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的能力和素养完成程度的直接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过程性评价方法,考查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测出学生能力达成度。其依据主要包括成绩分析法、实验或实践环节的评价法、第三方专业证书考试成绩测量法、实习单位的评价法等[9]。

五、完善教学评价,形成持续改进闭环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学科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因此,学好母语是每个中国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其素质水平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减弱、语文成绩也随之下降,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1]。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基于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颇见成效。

1.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学习者

《课程大纲》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小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观念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认知,这种理念和认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2]。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主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获取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全部包揽,而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过程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2.注重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生活化,它不仅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每个学科都在尝试将具体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更加科学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相比其它学科更容易将教学方式生活化,因为小学生学习仍处于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阶段,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较为高深的知识很难消化。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教学的语言。另外,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时,应当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学生,让学习理解、消化,这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好奇心极强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和学案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个人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加工而形成。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教学设计中生活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切入点。新颖的生活化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

正确的教学方法应符合小学生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根据这个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习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会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大脑开发和综合发展,现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好习惯。也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汉字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和典故,通过巧妙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当然,在改善、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学校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教学,为小学的语文课堂增添乐趣,使小学的语文课堂更生动直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4.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做了相关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冬妮.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7(8):20-22.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制图;功能设计;教学方法;工程素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1]。但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技能与企业技能需求“两张皮”,专业技能与企业技能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即所学专业技能与产业需求不完全契合等[2-4],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瓶颈对国家工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制约。对于机械类学生而言,工程制图能力是专业能力的基础。作为工程师的语言,工程制图课程培养工科学生空间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在绘图过程中大量国家标准的正确运用能让学生形成严谨、规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工程应用为支撑的工程制图课程为大一新生开启了专业学习的首道大门。工程制图课程打开专业之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应是一幅多彩如幻的工程世界。

一、图学课程现状分析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工程制图类课程虽然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教学创新,但实践性训练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重理论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存在一定偏差。现代科技的发展,三维建模工具如Solidworks、UGNX、CATIA等给产品表达带来质的变化,三维设计、二维工程出图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已是软件工具的必备功能,三维软件的引入使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但在工程制图教学实践中,三维设计软件操作的方便性和三维模型的易表现性会使学生热衷于产品的外观概念设计,而对于机械结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技术要求及复杂装配二维工程图样的表达等知识掌握不到位,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环节需要按工作原理对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设计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一脸茫然,提交的设计中看不中用,与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工程图样表达与产品功能设计。割离工程图样表达与产品功能设计割离,教学内容衔接不当机械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工程制图课程重点在机械结构的表达,机械设计课程重点在机械结构的功能设计,二者之间相互衔接。由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工程制图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产品功能与工程图样表达融合在一起,避免就事论事。如果工程制图课程只讲形体结构的表达,不涉及机件的功能结构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机械记忆作图的规范,当在毕业设计环节中需要进行结构功能表达时,不能用合理的表达方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样的教训每届毕业生都有学生会遇到。

(三)教学内容封闭性与跨专业知识融通之间的矛盾。工程制图针对专业不同划分为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知识体系与专业紧密耦合,表达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封闭性,而工程实际需要跨专业、跨领域交叉融合,现有的工程制图内容体系不能满足新工科跨界融合特点。

二、图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新工科图学体系建设与实践为突破口,以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教材和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新技术、新理念及新模式为支撑,破解目前工程图学课程存在的教学困境。

(一)课程内容体系的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以新工科图学课程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结构功能表达为主线纵向贯通课程知认体系,从零件图及工艺结构的深入了解引导学生步入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领域,装配图的读图和绘制带领学生进入机械专业高级阶段。以图学技能需求为基础横向贯穿课程知识体系,通过跨专业项目引领,凝练各专业图学技能,构筑跨新工科图学课程知识构架,突出基于功能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和表达,可促进学生形体结构创新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的提高[5]。重新梳理工程图学理论基础及相互知识点的逻辑联系,以树状图为纲,在图样表达技巧、工程图样方面突出专业特性,所有案例既有工程实际的二维图样,也有SolidWorks等工具可以打开的三维模型。典型零件图及装配图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艺专业、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二维图样具有真实的工艺及相关技术要求,学生接触到的是企业实际产品。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在新形态教材及在线开放课程之中。通过微视频、微动画、PPT及微课堂将新工科图学知识体系呈现出来。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1.形体构思为主线。以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主,引入企业真实产品,通过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讲解其功能,并进一步分析零件形体结构的合理性,以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以截止阀、齿轮油泵等简单产品为例,分析其功能及工作条件,然后由功能构思合理的结构,进而完成图样表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2.空间思维能力培养是新工科图学的重点。建设浙江省线上开放共享课程——新工科图学,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会随着线上的推广而使学生受益。工程图学空间思维的训练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内化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新形态教材构建课程习题集完整视频解析答案,所有实例真实体现绘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笔动作,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工程图样的诞生,学生在自学、会学的环境下,形成乐学的良好学风生态。3.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工程案例进课堂、科研成果进教材,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仿真分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体测绘与产品数字化建模,训练学生从测量工具的使用,到徒手草图绘制,再到三维模型建立及装配,最后输出合格的工程图样,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工程制图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对工程图样的理解从作图规范上升到功能合理性和生产制造的理解。

三、新工科图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构建了适应多专业构建了适应多专业、易扩充的新工科图学课程。资源体系资源体系,促进了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图形技术和图形素养能力培养根据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类专业应有的图形素养和专业能力、不同教育类型、不同层次教学要求,制订了不同的课程培养方案,即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三个层次(即两个平台、一个提高)的课程体系。第一层次面向非机械类、信息类、艺术设计类、经管类等专业,以培养形象思维、工程意识和一般图形处理技术为特色的图学通识教育工程图学课程基础平台;第二层次为面向机械类、近机械类的以专业技术基础为特色的图形技术基础平台;第三层次为以培养设计、创新、实践能力为一体的机械类专业图形处理技术课程提高体系,同时建立了实践模块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二)构建了基于结构功能设计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新体系容新体系,使机械制图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机械制图与机械设计平滑衔接机件或机器的结构决定于其功能需要和制造条件,但一般机械制图仅对机件或机器已经确定的结构进行表达描述,脱离对功能设计理解的表达,难以使学生掌握图样表达的合理性和工程性,靠机械地记忆图形规范和典型结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构建了全新的、基于功能设计的图样设计表达内容新体系,加强学生对机件或机器基于功能的结构合理性和工程性的理解,并与后续课程作平滑衔接。学生在功能理解的基础上理解结构形状的合理性和工程性,既能学懂又能记住。

(三)构建了构建了“助学”与“助教”相结合的新工科图学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升了工程图学教学质量依据工程图学课程规范、知识点特征,将教学视频、知识点微课、原理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集成于一体,构建立体化新形态教材。将教材、作业测试等教学内容中的原理、方法、过程全部呈现于网站,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进行设计制作,每题均给出解题思路、步骤与标准答案,在题目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加入讨论的环节,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更好地体现教师“引”与“导”的作用。结合CAD等级考试,学科竞赛、数字化装配等形成线上线下、课前课后不受时空限制的实践教学虚实化体系,实现学生工程图学能力四年不断线的培养。

(四)构建构建“变被动为主动”新工科图学课程作业评价体系在工程图学课程课时不断压缩、课外作业批改工作量不计入考核的情况下,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解放教师的劳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加大线上测试环节,学生作业增加学生互批环节;同时,引入学生自批订正作业环节。这一方面促使学生利用新形态教材建设成果,培养了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另一方面使教师从单纯的批改大量作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6]。

(五)构建了专业视频资源库和廊道展示墙构建了专业视频资源库和廊道展示墙,多方面提升教师素质。针对年轻教师“校门对校门”专业实践知识不足的问题,采用“请进来”措施,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来校进行专业讲授,并建立相关专业视频资库。通标准,在此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制订主要围绕学生的三种能力展开,包括思考与判断能力、动手实操能力、组织实施与协调能力,具体如图6所示。评分项目及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其中课题思路针对思考与判断能力,课题内容针对应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合作的评价针对应组织实施与协调能力,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30%。在对上述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课题内容评价细则里面包含“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一项,包含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四、总结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5

1课程育人路径建设概述

1.1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发展。在我国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源于2017年教育部所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目标。在后续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者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涉及课程思政的课程已经有30多门,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已经有近200门,为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2课程思政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导入的作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导入是统一体育课程价值的重要前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和体育技能、传承优秀体育文化等方面,但是在体育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方面体现不足,只有将体育课程的知识技能教育与价值引导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出体育课程的价值。其次是课程思政的导入,有利于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尤其是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层面,应当将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和运动乐趣等纳入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体现出体育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

1.3课程思政育人实施的必要性。在我国高校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地。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所以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一致步调,以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方向进行,明确教育育人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改革大学生体育课程,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知识和身体素质相结合对其进行培养,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达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发展和进行。

1.4课程思政育人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导入的原则。课程思政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导入,必须坚持对应的原则,以此才能够将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更为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些原则包括融合性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原则、持续性原则,在这些原则导向下,将思政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充分融合,适应时展要求并作出超前规划,将课程思政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够真正达到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构建的目标,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育人本质体现不足。大学院校目前存在教师和大学生在课程和思想政治理念上的理解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存在偏差,只是为了考试和获得学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众多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提出硬性规定,大学生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修满2年大学体育课程并且按照规定完成学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完成体育课程选择得分高或者比较容易通过的体育项目,使体育课失去原有的价值,误解了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地[1]。另外,大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够积极,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大学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几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在学生健康发展水平上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得到高分,在身体发展上比较忽视,近些年,高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上比较差,总体体质测试水平偏低,还存在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

2.2课程设置不合理。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没有得到合理设置。知识的传授要与价值相结合,对于大学课程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课程和隐性思想政治课程[2]。显性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隐性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对于体育课而言属于隐性的思想政治课程。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设置上,没有有效的将显性思想政治课程和隐性思想政治课程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价值,还没有达到体育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展的效果。从根本上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处理不恰当,对体育课程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

2.3教学与育人统筹不合理。目前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上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在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合理的融合,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同时,在体育教学的方法上比较的单一,不具有创新意识,模仿教学等教学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追求知识的需求,导致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能有效提升,在学习效率上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高校在选用的教材上仅仅是片面的突出体育技术促使人的转变,但是体育教学的计划制定与实施不完全符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存在只是热衷于领导团队的培训以及比赛,在大学生的教育上比较忽视,只是对运动技能的研究和竞赛技巧的探索,不能够促进大学生智力和体育共同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也忽视了指导思想对大学生能力培育的作用[3]。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没有得到统筹发展,只是让大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达到竞赛的标准,对大学生教育的质量没有重视,造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受阻。

3课程育人路径建设途径

3.1强化教学管理。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精神上的锤炼。体育课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是培育学生体育精神和思想理念。也就是说体育可以塑造人的健康身体、培育健康精神以及提升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明显的区别在于体育课程具有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还使其坚强的意识不断增加。所以,高校体育教学育人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项目掌握之外,还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以及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而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使体育课程变的更加有益。

3.2强化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要从教学目标上、教学内容以及环节上、教材策略以及教材方法上等制定出符合现代教学的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改进的过程中,要对运能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重视,还要讲思想政治理念和具体的教学相融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将体育课程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理论以及体育精神相融合,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对体育课程基础知识的课节合理减少,增添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环节,在学习的形式上实现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3.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上进行增强,体育教师要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单纯的体育知识传授课程。教师要在课堂中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加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的将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学校要对教师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而且具备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还要从体育课程上入手,使学生追求正确的价值和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具有自信心。在教育模式上实现创新,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对体育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考核方式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制定教学评价质量标准,随机抽查学生的考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考评并有效监督,发挥考评工作对教育育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4结束语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心理学类;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残疾儿童数量的逐步增长,特殊教育事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数量与层次在同步提升。诸多学者也开始聚焦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心理学类课程是一个主要议题。从目前来看,学者对心理学类课程的设置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建设在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中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高师院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心理学类课程的必要性

1.心理学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内容

特殊教育是指通过使用特别设计的教材、教法、课程以及特别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使用幻灯片、音像设备辅助教学,对有需要的特殊人群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1]近年来,特殊教育对象逐步扩大,接受特殊教育的对象从传统的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逐步扩大到自闭症、脑瘫、情绪障碍、言语障碍、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多种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2]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儿童来说,生理缺陷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自卑、自闭、焦虑、敌对等。王美玲等研究发现,聋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前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3]与此同时,生理正常但由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心理问题的儿童也逐步增多。卫萍等研究发现,合肥市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5%,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抑郁倾向及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4]这要求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特殊教育对象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目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其教育对象正是这些心理上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这要求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学生在职前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其从事特殊教育奠定知识基础。

2.心理学类课程是维护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特殊教育教师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的坚实保障和关键。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所教学科的本体性知识以及随机应变的实践性知识,还要具备较普通教师更专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维护能力。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特殊儿童家长的各种压力,其工作负荷及心理压力超过普通教师。王玲凤研究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其中中等程度以上压力的特殊教育教师达到61.3%,重度以上压力的特殊教育教师达到5.6%。[5]而由此引发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乐观。徐美贞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25.6%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6];周玉衡、刘晓燕研究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385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发生心理问题的比率为50.13%,其中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8.7%。[7]因此,提升和维护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除了国家采取一定应对策略外,更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提升自身的心理维护能力,具备相应的心理维护知识。心理学类课程是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维护特殊教育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起点较低,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处于摸索阶段,问题丛生。比如:课程体系建设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心理学类课程比较薄弱。心理学类课程作为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课程,除了存在上述共识性问题以外,还有以下一些不足。

1.心理学类课程体系不系统、不合理

从特殊教育对象来说,高师院校培养的专职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系统学习心理学课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往往只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课程,而对其他特殊教育专业生应具备的课程知识并未涉及。有学者研究了四所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发现这些高校心理学系列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为主[8];有些院校开设智障儿童心理与教育,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缺乏认知心理学基础。与此同时,心理学类课程的开设缺乏合理性。在某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普通心理学”“异常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同时在第三学期开设,而“教育心理学”在第二学期开设。“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心理学类课程入门级专业课程。因此,“普通心理学”开设在“教育心理学”之后,并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同时开设是不合乎学生专业知识发展规律的。

2.忽视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当前高师院校大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心理教育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9]但对于高师院校特殊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增强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更要学会在未来作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进行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目前高师院校设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未充分考虑特殊教育专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3.心理学类课程内容陈旧单一

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知识陈旧、更新速度缓慢,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作出相应调整。虽然近年来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理论不断涌现,尤其一线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教学经验逐渐丰富起来,但高校在课程内容选材上仍局限于10多年甚至20多年前的老教材,没有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对前沿性知识更是没有涉及,致使学生在毕业后不知如何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4.忽视心理学类课程实践内容

在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见习和实习都是在大四进行,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已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也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且仅限于书本知识,机械式记忆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造能力。加之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时间受限,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却缺乏灵活运用以及解决突发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1.优化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增设特殊教育专业生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培养方案,在原有心理学类课程基础上增设心理学类基础性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当然,在增设的同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纵横向联系。也可以在高年级加入选修心理学类课程内容,比如“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特殊教育专业生特有的心理健康维护知识;也可以针对特殊教育专业生职后特殊对象的特点,开设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述特殊专业专职教师如何应对来自特殊教育对象、家长等的心理压力,提升自我心理维护能力。

2.融入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与时俱进,打破知识内容的陈旧单一局面

高师院校可以在当前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专题课程,融入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和研究热点。例如基于心理理论的儿童移情、幼态发展研究,学习障碍、认知、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有选择地在特殊教育专业中设置相应专题,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特殊教育需求的满足提供知识基础。

3.处理好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7

1.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三年级阶段,有48.6%的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8%的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尚未通过六级考试,还有8.5%甚至连四级考试也未通过。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充分体现个性化。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我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五项技能的发展上是非常不平衡的,在对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中,学生对阅读比较有信心,而认为听、说较为薄弱,46.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技能是强项,而52.4%的学生认为听力部分最薄弱。新《课程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目前我校学生的英语技能仍体现了传统的“重阅读、轻听说”的特点。这需要加强基础,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和写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英语学习投入不足。在学习安排上,大部分学生课后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少,57.6%的学生每周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低于2小时,作为需要不断练习和应用的语言技能学习,学习投入度的不足会大大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尚未通过英语六级的同学,这样的学习安排是极不合理的。此外,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一方面,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重视和自觉,学习更趋实用性,目标更具体;学习观念正确,朝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还很欠缺,运用也不够自觉,需要较强培养和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大学英语学习、学习者的特点,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把学习策略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介绍学习经验,在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3.基本认可英语教学,对教材满意度不高。对于英语教学的效果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备课认真,英语课能够让他们有所收获,对高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总体上表示满意。这体现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对于教材,近一半的学生对教材满意度不高,认为内容一般,尤其是基础英语的综合教程和听力教程,这样的教材还不太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建设仍需加强。

4.期待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七年制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第三学年有两个学期的英语必修课,原来没有进行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V和VI在教学过程中困难重重。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原先设置的“大学英语V级”和“大学英语VI级”并没有学习热情,仅有4.8%和1.9%的学生认可这样的设置,约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在三年级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包括中医英语和西医英语),在技能类提高课程中,学生希望开设“英语视听说”,这与学生对自己英语技能薄弱环节的自我评估相符,也体现学生希望自己英语应用能力上能有所提高。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学习后,应继续开设专业英语课和英语选修课。选修课型的选择结果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还是有着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影视欣赏、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化概况、中医英语等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的课程。对此,学校和公共外语部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师资潜力,完善师资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二、对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如火如荼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各个层面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的要求,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为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求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学生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学校职能部门需要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全面关注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英语教师需要适应时代需求,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途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大精力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应该对提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有正确的理解,了解自身的水平和学习目标,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

2.选修与必修有机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型,同时将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机结合。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设想分三个模块,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医学英语类。具体可开设课型建议为:其中语言技能类课程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需要,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所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使英语教学同专业要求做到有效结合。语言文化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和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使进入英语提高阶段的学生通过高素质的英语语言文化、艺术环境熏陶,更好的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并使他们在思辨中、在运用中学习语言,丰富文化知识。(本文来自于《校园英语》杂志。《校园英语》杂志简介详见)

医学英语类课程体现了医学院校的特色,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上述选修课程的设置思路,既考虑了提高大学生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并通过应用提高阶段学习,检测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及综合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实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水平提高的目的。同时,鉴于大部门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开设课型可在三个模块内循序渐进地发展。在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主要体现在七年制学生的第五和第六学期上,在完成了前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仍然很大,因此建议在必修课中依然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开设不同课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建议七年制学生在完成大学英语四级学习后,提高阶段的英语课程为任选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同时,要给予学生选课指导。

3.课程团队的建设。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型都需要建设完善,在选修课中,往往会出现因人设课的局面,由某一个老师承担一门课程,这对课程的发展和教师的能力提高都没有益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的形式应予以推荐,尤其是医学英语课程,需要明确课程定位,理顺医学英语课程间的关系,加大医学英语课程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课程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师资力量。规划和加强师资力量是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需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同时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在教学方法上,应顺应时代潮流,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贯彻到提高阶段的各种英语课型中去,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在学习策略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三、总结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技术教育认证;数学课程;体系建设

1工程技术教育认证

1.1工程技术教育认证概念

现阶段的工程技术教育认证分为《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其中《悉尼协议》是针对具有三年高等教育培养经历的学生进行的工程教育认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工程教育认证应按照《悉尼协议》国际范式展开,推动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工程技术教育认证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理念: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以老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能力为中心。强调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及今后发展中的主体性和潜力。对教学的评价也应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以结果为向导。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最终就业为目的,同时,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师资及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第三,倡导持续改进,尊重专业个性理念。工程技术教育认证推行动态、开放、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常态的评价机制并不断改进。不断反馈和评价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及资源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2016年12月,《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在南京成立。2017年黑龙江职业学院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展国际工程技术教育认证工作,为构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探路,为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做出示范;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2配合专业认证的数学课程体系建设

在工程教育认证中,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配合各专业的认证,在其他专业课程尚未开始的第一个认证周期率先启动。《悉尼协议》规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适用于本专业所属学科,用于支撑分析和建模,以概念为基础的数学、数值分析、统计学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通识内容”。基于《悉尼协议》标准,对我校数学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认证的要求。

2.1重新修订参加

《悉尼认证》专业的数学教学大纲2017年,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悉尼认证》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分院的数控技术专业。按照协议标准的要求,数学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首先对照要求修改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要体现出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该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质和应具备的能力,大纲中对数学课程的描述为: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应用方法,具备数控技术专业所需的基本计算能力,并协作完成简单的数学建模。指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需经历的历程以及学完该课程后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同时,我们设立了五项课程教学目标,第一,具备有效沟通与团结协作,完成简单的数学建模的能力。第二,搜集整理信息,完成单元任务,具备持续学习及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三,具备数控技术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第四,利用Matlab软件解决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数学计算问题。第五,利用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解决与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2.2注重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专业认证的顺利进行,并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穿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在修改教学大纲的同时,重新编写了学生所用的教材。坚持成果导向,以衡量学生的能力为主,强调知识的整合。

2.3增开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各种功能强大的数学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数学实验就是以计算机及软件为平台对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学习和应用的一种有效工具。不论是在提高学生素质,还是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用数学计算工具越来越重要。数学实验所用计算工具注重的是计算过程和结果,但数学建模更注重的是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悉尼协议》中规定课程体系需达到要求的第三条是“包含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学科类课程”。《悉尼协议》规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第一条即:“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在数学课中增开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在数学实验中向学生介绍了极限、导数、积分、简单画图等功能,引导他们应用软件功能去解决一些简单建模问题的计算,使学生对数学应用软件有一定的认识,促进后续的学习。在完成每一个教学单元后,我们都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项寓本单元知识点为一体的应用任务,即简单的数学建模问题。比如,完成函数与极限的学习后,学生要对连续复利有所了解,并学会计算与应用;学习完导数及其应用后,给出的任务是完成易拉罐的最优设计问题;完成积分学后,力求学生能用微元法处理非均匀过程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2.4持续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为满足高职院校专业认证的需求,我们建立了适合认证要求的数学课程学习与评价体系,采用多目标、多阶段考核方法。最终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50分,其中成绩20分,期末成绩30分。其中包括观察性评量、档案性评量、实做评量、笔试评量等,改变以往以期末试卷为主的单一评量方式,把评量与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专业认证中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指标落实到每一次考核评价中,使数学教学紧紧围绕着设定的目标前行,做到教、学、评融为一体。我们随时对学生各项考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对问题学生采取补救措施,确定改进目标,确保数学课的教学内容适合本专业的发展,持续提高教学质量。2018年,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参加《悉尼协议》国际工程技术教育认证专业顺利通过了专家审核,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庆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概念及主要协议解析[J].学理论,2013,(33):262-263.

[2]刘鑫.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本科生学习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