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例6篇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1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①随着北京物价水平和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逐渐递增,资助工作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将资助资源分配下去,保证大学生无上学之忧,而是更加强调在公平、公正和全覆盖的原则下,合理的分配资助资源,提升受助学生综合素质,为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北京高校在推动资助工作过程中,仍呈现出资助制度建设缓慢、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和资助工作重心尚待调整三方面基本问题。

一、高校资助制度建设缓慢

(一)高校学院制度建设缓慢

为推进高校资助工作,保障资助资源合理分配,国家和北京市颁布了多项大学生资助的相关规定,北京各高校也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资助制度。但在北京高校院系层面的资助制度建设进展缓慢。部分一线资助工作者习惯于遵循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依靠工作习惯和个人经验开展工作,没有将相关法规院系的学生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未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院系的资助工作制度。

北京高校院系层面的制度建设上还存在应急机制建设滞后的问题。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特困学生突发事件补助申请制度,但在院系层面尚未建立对应的响应机制。部分学生在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家庭经济情况急剧变化时,由于院系未建立的应急机制而无法及时申请到特困补助,导致本人在校生活陷入困境。

(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受助学生认定趋于形式化

受助学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如何根据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去伪存真地鉴定出真正应该享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学生是衡量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指标。然而,部分高校的一线资助工作者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或低收入家庭证明的材料视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导致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未达到受助要求的学生挤占资助资源,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部分生源地的民政局、街道办等部门对《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低收入家庭证明等材料的审查力度不足,进而影响鉴定材料真实性。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高校资助工作者未综合考量受助学者情况,尤其是一线工作者未重视受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没有发挥受助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小组的作用。

二、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一)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稳定不高

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队伍主要由学生处或学生办公室统领,下属各个院系的一线辅导员监管资助专项工作。受限于编制数量、专业等原因,很多高校的一线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如资助、心理、学生党建等工作,这导致一线资助工作队伍中的部分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岗位调整需要部分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转而走向其他岗位,致使资助工作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

(二)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培训不完善

由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招聘的学历要求,北京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平均年龄不高,一线辅导员一般集中在23―35岁左右。这意味着较为年轻的辅导员队伍在承担细致和复杂的资助工作前,需要接受较为完善的资助工作培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新入职的高校辅导员或岗位调整后新接手资助工作的辅导员缺乏系统的资助工作岗前培训,简单的工作交接很难保证他们能够直接承担起资助工作,从而影响资助工作的进度和成果。

另一方面,对于资助工作者的培训主要侧重于政策层面,较少涉及到实际操作层面。部分高校一线资助工作者甚至未熟练掌握北京市和学校的资助系统的基本功能,严重影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调整

(一)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向勤工助学拓展

勤工助学是“有偿资助”重要形式,是在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努力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的重要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勤工助学凭借提高受资助对象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自力更生能力的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形式。目前,北京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完成从直接“输血”向间接“造血”的转变。无论是国家资助项目还是各类社会资助项目,其资助形式依然偏重于直接资助,以勤工助学为代表的间接资助力度较小。比如在北京的部分高校中,勤工助学满勤学生的受助资金仅为100-200元。在北京这类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型城市,资助力度不足的勤工助学无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在培养受助学生自食其力方面的显著作用。

勤工助学方式有待多元化发展。北京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主要以辅助老师办公为主,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多元化仍需进一步努力。同时,勤工助学尚未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紧密联系起来,较少有高校通过勤工助学资金支持受助学生自主创业,利用课余时间经营校内书店、饮品店、二手产品店等,推动勤工助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向心理资助倾斜

受助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在遇到“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心理贫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心理贫困”衍生出的问题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要远远大于“物质贫困”。这里所说的“心理贫困”,一方面是指因家庭贫困而衍生出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心理,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尤其体现在多子女家庭中的年幼学生。目前,因“心理贫困”而衍生出来的宿舍矛盾、同学矛盾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已成为当前受助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然而,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以物质资助为主,尚未把受助学生心理访谈或深度辅导视为资助资源列入日常工作,仅是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受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参考文献】

[1]相萌萌,岳增刚.浅析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2]李贵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01)

[3]余远方.北京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注释】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2

高校需要构建立体的资助识别机制,通过查阅、倾听、询问、判断四个环节,构建精确的识别机制。

精准查阅。目前高校学生资助识别主要依靠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失信现象出现。我们要精准查阅,认真审查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料,善于发现资料中自相矛盾、明显不符合实际的信息资料,以提升识别的精确性。

用心倾听。大学生大多自尊心比较强,在自主识别过程中,不少学生因为虚荣心或者不健康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资助不准确现象的出现;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心理,导致一些不在受助范围的学生接受Y助。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倾听,多方位地倾听,以获取真实的信息。

耐心询问。辅导员需要增强工作主动性,耐心地询问,尤其是要加强私密性询问,以保护受资助者的自尊心。

综合判断。高校辅导员在查阅资料、倾听、询问的基础上,要综合分析受助学生的信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获取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因识别不精确导致的误差,构建精准的识别机制。

二、立足于受助学生心理需求,确保高校资助机制有效性

高校要满足受助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分析机制、心理帮扶机制等,确保高校资助机制的有效性,在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分析机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加强受助学生的心理分析,充分了解受助学生的特殊心理,如心理脆弱、渴望被尊重、敏感、自卑等,深入剖析受助学生特殊心理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还应根据受助学生心理分析结果,满足受助学生资助心理需求,为因人而异地实施差异化资助奠定基础。

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帮扶机制。学生心理帮扶实施主要途径有师生联动、点对点跟进、家校互动等形式,高校辅导员要改变当前孤军作战的方式,加强与教师联动。此外,对于心理危机较大的受助学生,辅导员要积极推行点对点式的心理帮扶模式,做到重点人群重点关注;辅导员还要加强家校互动,现代微媒体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新渠道,家长在开展学生心理帮扶中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通过建立援助学生心理帮扶机制,推动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建设。

三、建立长效的高校资助机制,确保高校资助机制精确性

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保障,通过健全教育机制、认定机制、评审机制等,以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发挥精准资助机制的育人功效。

首先,推动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建设。针对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伪资助”现象,应追根到底,追究学生的诚信问题。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班主任、学生干部等的沟通,在高校各班级积极推动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其次,推动长效的认定机制建设。受助学生资助资格认定是一项长期工作,这需要建立长效的认定机制。高校要在认定过程中形成翔实的过程资料,包括与家长的交流、学生交流以及与受助学生社区、村委等互动,形成一套完整的认定流程,强化过程管理。

最后,构建科学的评审机制。高校要形成以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评审机构,对评审组织结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总之,高校建立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是响应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体现高校教书育人办学宗旨的内在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将精准资助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总思想,加强实践探索,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3

关键词:资助工作体系 高校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8-0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扶贫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措施和举措,脱贫攻坚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步入决胜阶段。高校资助作为国家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要顺应国家扶贫服务理念的要求,除了加大以往的资助规模、经费投入的工作手段外,还要向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的方向努力。

一、高校资助体系现状分析

2007年至今,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已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立体化资助体系,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资助项目: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补偿、求职补贴等;2.学校资助项目: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临时性补贴等;3.社会单位及个人捐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等;4.国家助学贷款:主要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

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强度、资助范围、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学校和社会也多方面关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顺利完成学业。

在肯定高校资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现有的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资助工作在理念层次和具体操作上都有脱离实际现象,高校资助体系还需进一步转变、健全、完善。

二、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经济困难认定缺乏科学性

有效开展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这也是高校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和有效保障。目前,高校的认定主要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查表》来进行判断,或通过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生活来进行观察确定,个别高校甚至通过公开演讲“比穷”的形式产生“贫困学生”。这种不科学的认定办法是因为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机制。

2.资助资源分配不合理

现高校资助资源统一由学校资助中心将名额分配至各学院层次,在调查和考虑学院专业和学生生源的特殊性上不深入、不精准,导致某些需要受资助学生多的学院得不到相应资助资源,出现应受助学生得不到资助和“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现象,违背了公正公平原则。

3.缺乏资助资金后期管理的监管监督

现有资助体系,重视资助工作的贫困生认定和资助资金的发放,而忽略了资助资金发放后的监管监督。部分受助学生对于国家资助心安理得,在对资助资金的使用上随意性强,用于请客吃饭、购买高档产品甚至互相攀比。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后期管理上,现有资助体系同样缺乏相应的监管监督,只是简单的进行诚信教育,导致贷款学生忽贷款还款的重要性,出现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欠款现象。这不仅使学生本人征信系统产生污点,还对国家和高校的贷款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4.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

现有资助体系往往为了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重视物质上的支持与帮扶,在精神鼓励上有所忽视,没有很好鼓励、引导受资助学生,缺乏有效实际的感恩和励志教育,部分受助学生产生不感恩心理,甚至出现依赖情绪,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这没有发挥资助体系的抒困育人的精神。

三、高校资助体系问题的对策

1.改变高校资助理念

现在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部门大多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其管理体制泛行政化,资助中心常困于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安排,与受资助学生实际脱节,存在行政干预或影响学生受资助权的行为。

高校资助工作部门要从“管理型机构”向“服务型机构”转变,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凸显其服务功能,成立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服务中心,结合经济困难学生个性特点开展专业化的服务支持。这些转变彻底要求否定了以自我为本位的理念,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在价值取向上以对象为本位的转变,是高校资助理念的转型。

高校资助工作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传统学生资助工作中资助管理部门集权化管理状态,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健康、宽松、进取的学习环境。

2.贫困认定制度化、精准化

首先,高校学生资助部门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贫困学生评定评测指标体系,该指标的制定要充分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联系,同时广泛的征求学生意见,包含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消费记录、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指标,并且根据实行状况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在贫困学生评定评测指标体系的指导下,贫困认定通过班级、学院(系部)、学校的三级评定和复核,通过量化评测,能够较为准确和科学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经济学生的认定。

其次,利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凭借大数据分析辅助贫困生认定工作,将以往工作方式由粗放的“漫灌”变为精准的“滴灌”。资助工作部门可以和学校学籍、后勤、教务、学工等部门结合。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高中档案进行筛查,在高中或以前得到过资助的学生作为关注对象。对学生入学后1-2个月的校园卡日常消费记录进行挖掘分析,低于平均消费额度的学生建立预警机制,进一步关注。各学院主动了解统计建档立卡、低保、孤残等情况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起贫困生档案,精准贫困认定工作。

3.加强资助工作的育人和引导功能

高校资助工作除了要解决贫困学生物质生活问题外,还需要加强资助育人功能:通过诚信教育,普及个人征信系统知识,提高贫困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规范;加强感恩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励志教育,鼓励贫困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工作实践中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重视心理教育,部分贫困生因为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异常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给贫困生建立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4

【关键词】广西高校;学生资助;二级管理体系

1 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概况

随着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逐渐凸显,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国家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后,广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面和受资助金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据统计2012-2013学年,广西高校共评审和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达6.48843亿元,19.9718万学生受到资助,占在校生总数33%左右。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向广西高校发放16亿元生源地贷款,惠及27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013年广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各类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不同形式获得资助总金额约25亿元,资助人数接近在校生总数的一半。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在党的十会议上,关于教育就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这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高度重视及关心和爱护。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的同时,加强高校资助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二级资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和资助工作具体操作落实的主阵地,其机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资助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影响高校资助工作实效性,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二级管理体系意义重大。但目前广西高校在构建学生资助二级管理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 广西高校学生资助二级管理体系构建面临主要问题

2.1 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

目前广西76所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设置了独立建制的校级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其他高校都是挂靠学生工作处或其他部门,一半左右的高校没有按国家要求配备相关人员,有3所在校生人数达1.5万人以上的高校,学校资助工作专职人员只有2人;有2所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高校,学校资助工作专职人员只有1人;[2]一些新升本科院校、专科学校、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基本上是1名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个别高校甚至没有专职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而院系二级资助体系构建的难度更加大,目前真正能建立起二级资助体系的高校寥寥无几。根据目前对广西中部和西北部9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2所,普通大专1所,高职大专5所,独立学院1所)进行调查,调查发现,9所高校基本上按国家规定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但资助中心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如表1),二级资助管理队伍建设更是艰难,调查中的9所高校中有6所是辅导员轮流兼职,其他3所是有学生干事或科长兼职,没有固定资助工作人员,无固定办公设备和办公地点,办公条件差。由于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属于管理层面,负责政策的制定、资助经费的运行、材料的审核上报、指导督促二级学院贯彻落实工作等,不从事具体工作,因此,高校资助工作是否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二级学院资助工作的具体贯彻落实。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已经严重影响资助工作效果的发挥。

2.2 资助工作不细致,资助育人效果不显著

在国家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同时,很多高校二级学院对学生资助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评选和发放金额上,对于资助工作中政策解读、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的评定等工作,离国家文件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没有真正做到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级学院辅导员工作繁重琐碎,按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员按1:200比例配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带班人数远远不止200人,有些甚至达到300人以上,而资助工作只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就业工作指导等等,加上其他行政事务,工作任务之重可见一斑。因而很难在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2.3 工作压力大,岗位吸引力不足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高校和社会稳定。高校资助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样,其工作效果在短期内很难直观显现,加上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刚性要求多,操作程序复杂,任务完成时间节点明确,每项工作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非常密切,影响大。资助工作人员时常感觉工作压力大,怕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学生利益。所以各学院学工干事、辅导员都不愿意做资助工作,相反更多学工队伍人员更乐于做学团、就业,因为学团、就业口出成绩快,而且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其次,高校分配制度也是造成资助队伍流动的重要原因,资助队伍作为行政人员待遇在高校中属于最底层,地位低,激励机制缺失,资助工作很难的到领导老师的认可。因此,高校二级学院经常出现有辅导员或专干轮流兼职管理本学院资助工作。

3 建立健全广西高校学生资助二级资助体系,提高资助育人水平

3.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加强资助队伍建设

领导重视是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建立校长负责制,由资助、学工、财务、后勤、团委等部门领导组成资助领导小组,共同研究部署工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资助工作线长面广,资助形式多样化,因此要健全学校、二级学院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建设一支组织精干、懂政策、精业务、善沟通、有爱心、能吃苦、有创新的资助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校内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形成联动机制[3]。在完善学校层面资助管理机构的同时,建立健全二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出台院系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二级学院设置资助专员,固定工作岗位,成立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资助专员、年级长、各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二级学院资助管理队伍。加强对二级资助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一线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积极主动性,配合学校做好院系资助工作。

3.2 利用绩效评价机制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进行考评,激励二级学院工作的积极性

二级学院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进行的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的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包括工作指标、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在内的学生资助工作评估体系,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考评。例如通过落实学校资助制度和政策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管理、奖、助学金评审和管理、助学贷款工作、勤工助学、资助经费筹措与管理、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日常管理、工作成效等各项工作指标对二级学院进行考评,从而提高二级学院对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3 利用二级学院作为主阵地,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充分利用二级学院对各班级大力宣传资助政策,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资助政策活动。向学生宣传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有关金融信贷知识,并积极组织学生配合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各学院组织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贷款毕业生档案,加强诚信监督,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教育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教导受助学生充分利用国家资助政策,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将来进入社会后真正懂得感恩国家、反哺社会。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5

关键词:资助;心理;结构;创新

高校学生资助问题已成为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政府不断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保障体系。目前,高校中已逐步建立起了包括奖、勤、贷、助、补、免为主体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本文将在对现行高校资助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探索新形式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一、国内外资助工作研现状

对学生的资助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远远早于我国,理论和实践上也更为系统和完善。在资助模式的研究上,主要有体现资助资金来源多元化的美国混合资助模式,国家免收学生学费并权申请获得贷款保证生活的瑞士模式,国家支付学费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的英国等模式。。国外的研究的目的侧重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帮困体系,即包括贷款在内的各种资助制度,而较少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问题。

我国学者对于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对高校贫困生主体的研究。研究主要关注贫困大学生产生背景、原因以及这些现象的影响等方面。。主要探讨和分析国家学生贷款的内容、运行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及在助学贷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和政策体系的研究。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二、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正发挥着保障、公平、激励等积极作用。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和资助面的不断加大,各高校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具体操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校资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难度

在高校的各项奖助学金中, 只有国家奖学金是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 其他各项资助主要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所以, 具备贫困生资格就成了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等资助的必备前提之一。在实际认定过程中, 由于利益驱动, 一部分实际上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到了各类奖助学金, 使真正有需要的同学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目前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各高校都有自己界定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实施标准,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无法准确统计、贫困证明出具相对容易,从而造成学校资助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家庭收入和生活费用支出,更无法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因此很难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资助,最终造成有限的助学资源并未完全落实到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

(二)当前高校资助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以无偿资助为主,资助负面效应明显。当前高校的资助体系中,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无偿资助的数额较多,在资助总额中的比重偏大,不符合资助工作中“助人自助”的导向。

2、限于扶贫性资助,资助效果不容乐观。高校现行资助工作仅限于扶贫性资助,主要目标是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困难,对贫困生学习资料和技能培训等发展性的资助需要重视不够,不能有效缩短他们因贫困造成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3、奖励力度偏低,不利于自信心的激发。高校奖学金的评选一般要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贫困生在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处于弱势,,不利于贫困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和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

(三)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过程中都有较大的压力,往往表现为焦虑、敏感、自卑、封闭等特点,他们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远远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大学所处的大城市相差甚远,与一些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也有较大差距,这会在入学初期使他们感到极度不适,特别是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经济拮据,兴趣爱好狭窄,极易导致贫困学生自卑,以及各种形式的自我意识的偏离。而且许多农村来的大学生,从小成绩优异,成绩优秀一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进入大学以后,教育体系开始往综合方向发展,原有的优越感突然消失,自尊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再加上现在社会的发展,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感到迷茫,这些都加剧了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都把经济援助作为第一要务,而忽略了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目前看来,这一问题有可能成为后续进行贫困学生帮扶工作的重点问题。

(四)受助群体的诚信意识缺失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目前大部分高校以贫困证明为主要依据,按照资助能力主观设定一定的资助比例,仅对受助学生的总量和资助额度加以限定。许多家庭条件并不贫困甚至是富裕家庭的学生通过开具虚假贫困证明、贿赂、欺骗周围同学等方式来获得各项资助。

2. 助学贷款中的恶意逃贷。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手段。在申请助学贷款时,学生往往非常配合,态度积极。但到毕业后进入贷款偿还期时,却经常出现另一种局面:离开学校后不按时偿还利息和本金,甚至有人试图逃避还款。表面上看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大、与银行和学校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的。但追根究底,主要原因还是学生主观还款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缺乏以及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

三、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思考

(一)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现有的单一认定方式已不适合目前发展的形势,因此在认定工作中要创新方法,实行动态的认定和管理。首先,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贫困证明的管理力度,对提交贫困证明的学生的家庭和个人经济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出现类似“人情贫困证明”、“假贫困证明”的现象。其次,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状况进行区别对待,分级管理,通过制定家庭经济情况综合量化标准来确定贫困生的困难等级。

(二)优化资助结构,做好高校资助工作

1、减少无偿资助,扩大延迟支付型资助。助学贷款为贫困生提供了稳定的学费来源,能够把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从求学期间转移到工作以后,也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和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

2、积极探索推广“准有偿”资助模式除助学贷款外,贷学金也是延迟支付型资助的有效形式。

3、加强社会资助力度和勤工助学。社会企业或团体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 是对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经济上奖励的一种资助方式。学校院系应多与社会团体建立联系, 争取他们对大学生的资助。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让贫困生树立自力更生的理念,在锻炼能力的同时,获得劳动报酬,补贴学习生活费用开支。

(三)重视心理问题

首先要采取一种多渠道扶贫的方式,在经济援助的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渠道,提供就业信息,让贫困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减轻由于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其次必须做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许多贫困生往往受家庭的影响,养成了不善沟通,独来独往的性格,这就要求在资助过程中多注意了解学生的心态,引导贫困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来。再次要注意发挥贫困学生的心理优势,出身寒门的学子往往意志坚定,不怕吃苦,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品质,也是可以利用的一种优势,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一些贫困生的意志品质优良的特点,在一些相关学生工作的安排上向这类学生倾斜,给他们提供一些在学校除学习以外证明自己的机会。

(四)诚信教育、立志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在保障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诚信教育、立志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针对贫困学生,如国家助学贷款,其实就是一种无担保的低息贷款,但是近年频频出现大学生毕业以后长期欠贷不还的情况,极大的伤害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而且对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学生受助过程中,要加强诚信教育,这不单单对于我们的资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培养,社会进步也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戴芸. 优化资助结构,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吴治勇.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研究现状与改革途径[J].,职业时空2011,12

[3]李砚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4]李艳艳.高校资助体系分析及改进研究[J]. 当代经济.2011,10

[5]毕鹤霞,沈红.贫困生判定的难点与认定方法探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发展性资助;少数民族学生;育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必须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成长规律、成长环境和发展需求,将资助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能力水平。

一、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发展性资助是一种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为目标,帮助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资助理念。与保障性资助理念相比,发展性资助更加注重“能力资助”、“精神资助”和“心理资助”。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提升以及品格塑造都应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资助不是简单的给予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而是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就业能力等方面予以指导,改变以往“输血式”的资助模式为“造血式”的资助模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育心理资本、锤炼意志、锻炼能力,在心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指的是除汉族以外的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成长特点,具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共性,但是在心理特征、文化习俗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也具有少数民族学生特殊性。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大多来自西部边远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性,西部边远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期的经济贫困带来的是心理上的自卑和敏感,素质教育的举步维艰给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的是综合能力的欠缺。大学阶段,来自西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心理贫困和能力贫困。在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会组织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易融入新集体,不善于团队协作。在心理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进取心较强,但灵活性、协作性相对缺乏。在学习认知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能力还存在不足。

三、高校少数民族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

经济贫困不足惧,精神贫困尤可怕。当前,在资助育人实践中,辅导员一般能够认识中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差异,在进行家庭经济情况困难认定时,注意从学生的家庭地址、户籍、民族、家庭收入等方面来综合判定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给予中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然而,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因长期物质贫困而带来的自卑情绪、因学业困难而造成的焦虑心理和因成长环境不同而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影响更大。因此,心理帮扶和精神帮扶理应是高校少数民族W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保障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基础之上,应当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差异,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优良品格,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二)重“经费管理”轻“过程管理”

目前,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管理、监督和考核高校都有一定的量化指标,然而,对于资助经费的使用效率还没有一套科学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管理”和发展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中,来自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心理层面、能力层面的困难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经济上的困难易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害怕与别人交流,长期的自卑与封闭又进一步限制了他们能力的提升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导致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陷入经济困难和能力匮乏的双重困境,形成“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三)重“单向输入”轻“能力培养”

在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中,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资助工作予以很大的重视,并进行了相当大的投入,大力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搭建了制度兜底。但是这种“单项输入”式的资助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滋生了“等、靠、要”等不良社会风气,不少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回馈社会的感恩教育,挫伤了资助者的慈善热情。在利益驱使下,有些大学生制作假材料,上报假数据,假冒贫困生骗取补助金的行为,出现了受助学生缺乏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不足等问题,加剧了社会诚信危机。

四、发展性资助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策略

通过有效资助与帮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是发展性资助的工作重点。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现实因素,少数民族贫困生既有一般贫困生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将发展性资助理念引入到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帮扶中,既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又帮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注重“心理资助”,培育心理资本

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贫困,诸如自卑、羞怯、抑郁等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经济上的贫困往往能够被辅导员注意到,然而,恰恰是这些被长期忽略的心理贫困困扰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心理贫困和能力贫困又进一步加剧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贫困。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输血式的扶贫,而是包括心理扶贫、能力扶贫在内的造血式的帮扶。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西部边远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贡献,因此,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学生的提供心理资助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应该关注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关注“心理资助”,培育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由自信、乐观、希望、坚韧、情绪智力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构成,是个体积极心理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拥有较高心理资本的大学生,能够较好的处理学业、社团活动、人际交往、就业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结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心理资本。

(二)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激畋=制

“过程管理”是使用一组实践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的管理方法。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引入“过程管理”就是要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和改进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资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关爱、能力扶持和品格塑造,从而实现从“资助”到“育人”的飞跃。经济资助只是资助育人的方式而非目标。为了避免单一的经济资助带来的弊端,高校应加强对助学金的“过程管理”,完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激励保健机制。首先,要制定细化的量化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定申请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加强对助学金的“动态管理”过程。高校在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时,还应该注重结合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等民族政策进行宣传。其次,根据量化指标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动态管理和考核。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背景和成长过程具有特殊性,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在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等方面与内地汉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高校可以举办民族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补习班、计算机等级考试补习班,指导少数民族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结合少数名族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他们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构建以“学业指导、心理辅导、能力提升、就业帮扶”为一体的民族生发展性资助模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档案和成长档案,阶段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和谈心谈话活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塑造其优良品质。

(三)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独特的闪光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并加以放大,有意识的增加其自信心,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发展其特长,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成长,进一步推动社团建设与发展。为此,高校可以搭建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开展自助、互助、助人活动,帮助其成员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有效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搭建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助其成长成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拼搏竞争意识等。针对边远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欠佳的问题,高校可以组建学习互助小组或邀请专家学者作英语、计算机、社交礼仪等学业指导讲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鼓励他们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他们毕业后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理想。

五、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要用发展性的资助理念,探索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资助、能力扶持和精神激励体系,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实现资助过程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同时,积极发挥资助育人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04).

[2]刘世勇.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3]翁亮.高校项目化发展性资助工作实践[J].科教导刊,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