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论文范例6篇

经济环境论文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1

以单独的省或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论也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选取的时间范围方面的原因,也有各个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数据方面的原因,比如各个地区数据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距,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统计口径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统计范围过大,可能会造成数据质量的损失,以全国为研究对象明显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研究重庆市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为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代表城市,可以大致评判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成果对西部大开发的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因为西部的其他城市或省份数据不全,对全面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困难,而重庆市的数据相对来说更加全面、更容易获取,所以选择重庆市而不是整个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二、数据说明及描述

(一)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1995-2012年重庆市经济与环境污染指标的数据,选用工业废水排放量(water)、工业废气排放总量(air)、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so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dust)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solid)等五类环境污染指标数据。由于统计年鉴中国知网上没有直接给出1995年重庆市人口的数据,本文使用重庆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平均数近似替代重庆市1995年总人口。以上的经济、环境、人口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

(二)数据描述

通过观察五类污染指标的1995-2012年间的时间变化趋势,笔者发现:

(1)在2000年之前重庆市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在2000年之后,重庆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快速增加,一直到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少;

(2)二氧化硫污染物总体上呈现先减后增的“N形”趋势,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在2002年之前一直呈减少之势,之后一直增加,直到2006年又呈减少之势;(3)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就总量而言,除个别年份之外基本呈递减的趋势。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更能体现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环境代价,可体现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本文使用该指标来分析重庆市经发展经济过程中付出的环境成本。单位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呈递减的趋势,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在逐步减小。每万元GDP产生的五类污染物逐年下降有,可能是因为GDP的增长速度快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造成的。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根据以上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重庆市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重庆市工业废气增加约0.91个百分点,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减少约1.6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约3.91个百分点,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约0.53个百分点,废水的排放量减少约1.74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外来投资的增加使得重庆市的环境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使得重庆市的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废水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相反,经济的增长使得重庆市工业废废气的排放量较大的增加。另外,本文通过利用五类环境污染指标与GDP关系图的分析可以得出:

(1)重庆市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并且在人均GDP达到24000元时,废气排放量达到最大值,超过24000元,废气排放量逐渐减少;

(2)重庆市工业粉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大致呈U形的关系,并且在人均GDP为28000元时达到最低的,超过该值,粉尘排放量则逐渐增加;

(3)重庆市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致呈N形的关系,并且分别在人均GDP为9000元和15000元时,工业二氧化硫的人均排放量分别达到极小值和极大值;

(4)重庆市人均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人均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反向变动,即随着人均GDP值的增大,人均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人均废水排放量逐渐减少。

四、结论

本文运用重庆市1995-2012年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重庆市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即每万元GDP产生的五类污染物的数量逐渐降低;

(2)重庆市经济增长会使得工业粉尘、工业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的、废水的人均排放量在不同程度上下降,但是会使得工业废气的人均排放量增加;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2

摘要:企业既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所以企业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既有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等方面论述,供企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3

环境教育是树立环境意识的基础,是贯彻环境法规的保证,是环境保护的关键。目前,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经济学专业要不要开展环境教育、开设什么样的环境类课程、采取怎样的方式开展以及对开设环境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经济学专业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共识未达成一致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环境教育被提上日程。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学校教育阶段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但在一些经济学学者看来,在经济学专业中进行环境教育是与经济学追求的经济至上价值观完全背离的,如果将环境教育纳入经济学专业教育,整个经济学理论王国和大厦都将被颠覆。由于部分经济学学者对环境教育的排斥,进而使得在经济学专业中开展环境教育未达成共识。

(二)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足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大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融通性越来越低。与环境类专业不同,经济学专业与环境教育在理论上不仅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出现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融合的趋势,即诞生了“环境经济学”这一新的学科,但很多经济学专业还未将此纳入经济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有些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的。除专业课程设置以外,有关环境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未在经济学专业全面普及起来。

(三)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待探索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现有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的欠缺,任课教师大多为环境类专业教师,并不清楚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其环境知识的水平。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环境教育更多地应是一种体验教育,传统的讲授法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环境知识的需求。第三,无合适的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规范教材。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材一般都是采用自编或环境类专业教材,甚至不使用教材,这样严重影响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工作效果。

(四)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缺乏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目前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活动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没有建构详细全面地评价指标,不能为环境教育教学提供良好指导。

二、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实施的对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生态文明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的深入,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中开展环境教育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鉴于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一)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文化理念绿色文化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要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文化理念,除培养学生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借助学校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技等方面进行“绿色大学”建设的契机,培育学生的绿色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完善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逐步在专业必修课程和通识课程两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加大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环境伦理学》、《资源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力度,促进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融合。第二,学校所开设的环境教育通识课,要设定为经济学专业的公共必选课,同时根据经济学专业特点,编制规范的环境教育通识课教材。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逐步完善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内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注重环境资源价值的思维模式,使环境教育成为经济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探索经济学专业体验式环境教育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促成环保行为的自觉。经济学专业的环境教育应转变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从行为和感情上强化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行为。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日、土地日、水日等重要纪念日的专题展览以及各类环境论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4

(一)资源环境约束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界定图1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当只有期望产出时,根据产出最大化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凸向原点的,而当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由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共同构成。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因此,假设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构成的生产边界用函数g=f(b)所示,其中g表示期望产出,b表示非期望产出①,则该生产边界具有以下特征:(1)当且仅当b=0时,g=f(0)=0。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是相伴共生的,即期望产出的产生伴随着非期望产出。(2)g''''=f''''(b)0,期望产出对非期望产出是单调不减的。非期望产出的产生归因于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而不计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的“高投入”型生产能够提高“好产出”的总量,这也符合希望“好产出”越多越好的经济学基本假定。

(二)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如图1所示,假设在初期,经济总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g=f(b),某经济体由于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等原因,生产水平处于A点(期望产出水平为g0,非期望产出为b0)。该经济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现有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改善管理效率、生产技术或排污技术就可使生产规模扩大到A1和A2之间的任一点B上,实现微观技术效率的提高。宏观经济体内部各企业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总体的市场环境,使初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移到曲线g=fn(b),促使企业微观技术效率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实现总体市场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微观技术效率的改善点B的位置决定了该经济体的发展模式。若B点接近于A2点,表明经济发展以尽可能提高经济总量为主,不顾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而若B点接近于A1点,则表明经济是在保证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性。但对微观企业而言,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它们在改善微观效率时往往倾向于A2点。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期望产出尽可能高而非期望产出尽可能少,因此,政府实施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是必要的。通过环境管制使非期望产出控制在b2水平,企业就会面对经济增长和实现减排目标的“双重”压力,在保持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促使其生产技术和排污技术得到改善,也实现了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当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曲线g=fn(b)时,通过进一步实施环境管制,控制非期望产出在b4水平,使生产水平由B点提高到C点,从而实现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持续提高。于是,一个经济体在技术条件不变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取决于微观技术效率、市场运行效率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其增长路径是由A点向C点的移动。

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方法和区域特征

(一)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方法其中,EFFCH测度了从t期到t+1期地区i对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TECH测度了生产前沿从t期到t+1期的移动情况,衡量相邻两期的生产技术变化程度,代表了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或创新的程度。GMI大于1的部分,即为该地区从t期到t+1期的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选取除港澳台及以外的30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生产决策单元,以2000—2010年省际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数据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投入产出变量如下:1)将资本存量、劳动人口和资源消耗作为投入要素。劳动人口数等于当年和上年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资源消耗量等于折算成标准煤后的能源消耗总量②。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以2000年为基期,初始资本存量的计算、折旧率的估计以及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均借鉴张军等的做法[26]③。2)将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期望产出,以2000年为基期用各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3)将各地区工业废气④、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作为污染物,利用熵值法得到污染综合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

(二)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特征表1给出了2000—2010年两种情形下经济效率的平均增长率。情形I是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效率增长率,即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全国平均水平为3.47%;而情形II是未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效率增长率,全国平均水平为2.5%,与郑京海和胡鞍钢的计算结果[27]类似。显然,情形I的增长率高于情形II,表明资源环境管制对改善经济效率有积极作用。表2给出了2000—2010年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平均增长率及各项分解。在样本期间内,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改善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这与董敏杰等的结论[23]一致。从东中西各地区来看,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且东部地区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从效率增长的各项来源看,技术进步也是提高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源泉。

三、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化模式

(一)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计量经济学中一般采用Moran指数判断某一属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其表达式为:表3给出2000—2010年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相关Moran指数及其检验P值。计算时权重矩阵采用简单的二元相关矩阵,若两省市相邻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①由表3可知,绿色经济效率在区域间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而且相关程度有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受梯度发展模式和空间战略的影响,各地区经济效率通过“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联系[13],而要素、环境污染物也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28],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

(二)模型设定收敛性分析有助于研究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化模式。经济学上的收敛分析一般采用β收敛或σ收敛,前者针对的是总产出增量,后者则是针对总产出存量。本文研究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问题,因此采用β收敛分析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的演变情况。结合样本数据的特点,采用空间面板的滞后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的误差固定效应模型。β收敛分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绝对β收敛假设经济体初始禀赋仅存在资本水平差异,各地区在收敛后具有相同的稳态条件,即,若存在绝对β收敛,落后地区有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空间绝对β收敛的检验模型为:式中,α为常数项,gi,T为地区i从初期到T期的年均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β是收敛系数,若β显著为负,则表示存在空间绝对β收敛,绿色经济效率低的地区会追赶绿色经济效率高的地区。条件β收敛认为经济体存在初始禀赋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在收敛后的稳态也不同,它们会向各自的稳态收敛。空间条件β收敛的具体表述为:式中,α为常数项,gi.t为地区i从t-1到t期的年均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β是收敛系数,若β显著为负,则表示存在空间条件β收敛,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会趋向于各自的稳定值。另外,为检验资源环境约束下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实际效果,设定模型(6)和模型(7)中的控制变量Dj为:1)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SCALE)和技术改进状况(R&D)的变量,分别由人均GDP和各地区专利授权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2)反映市场运行环境的变量,由经济开放度()和产业结构(HEAVY)作为变量,其中经济开放度用各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表示;3)反映宏观环境政策(WRZL)的变量,由各地区污染治理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①。

(三)估计结果采用Elhorst提供的空间计量模块分地区估计模型(4)—(7),估计结果见表4和表5。本文还将空间模型与OLS模型、普通面板模型进行了对比,发现空间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似然比均优于OLS模型和普通面板模型,说明样本数据更适合于空间模型。由表4和表5可知,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无论是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空间相关系数ρ/φ都显著为正,说明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局部集聚特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缺乏考虑空间相关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是不可靠的。由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两类模型对参数的估计较一致,因此下面结合两个模型进行分析。由表4可知,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绝对β收敛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存在显著的空间绝对收敛,绿色经济效率低的地区会追赶绿色经济效率高的地区,最终会趋向于稳定状态。而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的β系数也显著为负,说明在各个区域内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现象,这与林伯强和黄光晓对区域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得出的结论[30]一致。由表5可知,空间条件收敛系数β在全国及各地区均显著为负,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空间条件β收敛,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各自的稳定水平,且收敛于相应的稳态。与吴军的研究[16]相比,考虑空间关联后,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收敛系数绝对值变大,而西部地区变小,表明空间关联性促使效率形成集聚,加快了东部和中部地区收敛速度。在控制变量上:1)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的系数均显著为正,验证了微观技术效率改善绿色经济效率这一机制的存在。经济增长仍能拉动绿色经济效率不断提升,微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提高效率具有正向作用,研发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是每个地区提高微观效率的源泉,尤其对中部地区而言,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市场开放程度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而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负,部分验证了改善市场运行效率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根据回归结果,全国范围内第二产业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将提高0.4个百分点,但在中西部地区,加大第二产业的比重对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却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可能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整体较低,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3)污染治理系数在全国范围内为负,但不显著,说明政府采取的环境管制措施没能达到预期的改善效果,陈玉桥也得出了类似结论[9]。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对绿色经济效率没有起到预期作用,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各省历年来的污染治理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较低(小于0.5%),且相邻年份变动较大,环境管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应对性,即,加强环境管制则增加污染治理投资,放松环境管制则降低污染治理投资;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且环境污染对微观主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企业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性。这就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持续性、连贯性,未能达到预期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效果。

四、结论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当今波及世界的企业创新浪潮密切相关。创新不仅涉及到企业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的变革,而且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在新经济时代。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等。美国有线广播网财经新闻把新经济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指所有的科技公司,包括从传统产业改造过来的公司;狭义的新经济则仅指电信、网络和电子商务。联网杂志社《新经济百科全书》认为:“在新经济里,人们靠脑力工作,而不是依赖双手。在新经济里,创新比大量生产更重要。投资人中意的是新观念和产生新观念的方法,不再是机器”。

引领新经济发展的美国吸引了众多目光的关注,美国企业在创新上表现出的活力,更是探寻发展之道的企业、组织甚至国家关注的焦点,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不遗余力地鼓励创新、扶植创新,创新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创新也成了出奇制胜的法宝。

这一事实的说服力是毋庸质疑的,创新应该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主题。但是,如果多作一些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单的。例如,同样是发达国家的西欧各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日本在20世纪8年展势头直逼美国,为什么没赶上创新大潮?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什么在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反而出现了金融危机?与这些问题相对应的是,创新在美国是如何成为潮流的呢?它源自何处?为什么创新首先是在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地区)形成气候?美国的企业追求创新是天生的本能,还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一、新经济引发企业生存环境变化

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美国,知识和技术已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品牌、员工的智慧和知识)。伴随着新经济而来的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许是难以用数字表达的。根据统计和测算,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技术进步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1996年的报告中说:“据估计,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到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其中美国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的14%提高到了55%,而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和汽车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分别下降到了只有14%和4%。

(二)“知识”和“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知识和技术贸易”正在加速增长,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1990--1995年间,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为66.2%,大大高于制造业44.8%的增长速度。全球出口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比重由1985年的13%左右提高了近1倍,而同期的低技术产品出口则明显下降。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一般都在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70%,高技术贸易比重增加成为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也大大促进了知识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人工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比较优势,同其他的竞争因素(如开发研究、运筹设计等)相比,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促进了“用脑生产”方式的根本革新,人们“干”得少了,“想”得多了。半导体微型芯片的制造成本大约70%是来自“知识”投入,而劳动力成本只占12%。无形资产开始成为企业重要的资产。

(三)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因素

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新经济的发展正是有赖于一批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资金和资源更是由低成长产业不断流向高成长高科技产业。美国科技股市值由1990年的3000亿美元激增到1999年底的4.5万亿美元。科技股占美国股票总市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10%激升到2000年初的33%。高科技上市公司激增,使得美国经济可以对资源进行大规模重新分配,由传统产业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此外,技术关联在产业关联中作用增加,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由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技术关联,使得新经济中一个产业部门生产技术体系的变化将会引起相关部门相应生产技术体系的变化,从而增强了新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四)激烈的科技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被推向新的环境中。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成本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多,保险系数减少;经营难度加大,成功率变小。加之经济全球化,局部竞争的市场变成全球范围的经营场所,各国的企业都将被逼上同一个擂台,互争高低。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趋势。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中,对企业而言,以前被认为风险最大的创新,相对于按部就班,反而成为企业求得稳定发展的手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在静态中实现或保持,而必须在动态进取中求得。“在信息时代,不是大公司打败小公司,而是增长快的打败发展慢的”。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无情法则。

二、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很广,这里特指的是在企业周围由于共同需求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情况和条件。环境对创新的推动力不容忽视,最为典型的要数我国著名企业——青岛海尔电器集团。1984年它还是一个亏损147万元人民币的集体小厂,经过10余年艰苦奋斗,到现在,海尔成为拥有400亿人民币资产,年全球营业额近50亿美元,产品遍及全球,在世界白色家电领域排名第6位的国际化大企业。它靠的是什么?一靠创新、二靠企业文化、三靠优秀的企业家张瑞敏、四靠地方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可谓是海尔经验的核心和精髓,而扶持和保护这种创新精神则得益于青岛市政府。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青岛市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真正地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和需求出发,而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百姓服务,所以,二者最终不谋而合,目标一致,企业努力开拓市场,政府为企业服务也是尽心竭力。这样,企业处于一个整体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中,经过充分竞争,优胜劣汰,强势企业自然会脱颖而出。所以,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如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诞生于青岛就不足为奇了。创新不仅仅是大企业的专利,随着小型企业在全球地位的逐渐增强,小企业创新日益得到关注。根据美国小型企业协会(SBA)的数据,全美55%的企业创新是来自于小型企业,这得益于美国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美国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包括技术、行政、管理、金融、诊断、培训、国际化、信息化和计划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以美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服务为例,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TPCC)的作用最为突出,TPCC的措施主要包括:(1)对中小企业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通过对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性质、范围等的调查和认识,弄清中小企业在哪些领域最需要资金,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融资最有效等,然后通过实施简化的、一条龙的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出口商获得出口前的流动资金。(2)政府与私营部门密切配合。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TPCC意识到需要寻找更多的办法去筹集资金来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尤其是应该与私营部门密切配合。(3)成立贸易信息中心,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4)组建出口协助中心,并将其扩展为覆盖全美的出口协助网。这些中心,集中了美国有关部委的服务和计划项目,开展着范围广泛的出口协助活动。从上述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鼓励其开展国际经营,美国政府从资金、人才、信息、机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作法是独具特色和注重实效的,值得我国借鉴。

三、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我国著名经济学者吴敬琏认为:制度高于技术。在此可以将美国与日本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探讨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以及发展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企业、文化界都陶醉在成为经济大国的成功情绪之中,美国经济正陷于困境。现在回过头看,这一时期正是各自的转折点。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另谋出路的Intel、AMD、TI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后重现活力,而日本半导体企业开始陷入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四小龙的综合成本比日本企业更低,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不幸的是,日本的大企业没有如美国企业一样壮士断腕,而是利用自己与银行、政府的密切关系寻求保护。银行降低利率以促进出口,政府想尽各种办法保护本国产业。这种保护短期内有效,但从长期看,问题会越积越多,难免总有掩盖不住的一天。而且日本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无论是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史,还是二战后实现工业化的现展史,都突出地显示了大企业行动的历史性作用,众多中小企业所作出的必不可少的贡献,也是在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系列化框架下完成的。日本的新经济的特点在企业层面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建设以大企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作为高新科技产业和新经济范式典型代表的风险投资,在日本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的子公司承担的,间接融资的性质和场外交易范围较小的特点,限制了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20世纪80年代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美国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日本称之为TSJ。但是,TSJ的数量并不记入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数字,并且TSJ在日本发展也不快,对日本风险投资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绝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是大银行、证券公司的子公司,它们占日本风险投资公司数量的70%以上。由于这些公司的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投资的相当大部分属于融资业务,决定了它们势必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传统企业而不是创新型的高技术小企业。积重难返的制度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企业不仅拿不出像上世纪70、80年代那样顺应时代要求又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实质性升级,而且在近l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生产下降、失业剧增以至企业倒闭。由此可见制度、体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企业创新的法律环境

创新是知识的创新,所以新经济又经常被称为知识经济。探究创新为什么在美国成为一种潮流、如何成为潮流,不可忽视的是美国企业的法律环境。美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做得较好的国家,不仅在立法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创新者的权益,而且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屡屡受到外国公司的,威盛接连遭到英特尔的打压,国内DVD厂商全面妥协,以及最近发生的思科华为侵权案,无一不反映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企业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更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法律途径,对自己知识产权认真保护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势必将面对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争夺知识产权。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技投入也愈来愈大,没有专利的保护,就不能收回科技开发的投入,更不能获得高额回报,也就不能为下一轮技术研究与开发准备资金。企业不仅要有创新意识,更要加强利用法律手段实施自我保护的意识。超级秘书网

经济环境论文范文6

一、高度正视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过来几年,从省局、市州局到县(市)局、分局、工商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下了很大力气,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如湘西自治州工商局连续两年在当地行风评议和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名列第一。岳阳市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民本岳阳先进单位。还有湘阴县工商局连续两年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名列第二、三名。云溪工商分局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这说明工商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不可否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问题。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行政管理对立起来,消极地应付甚至抵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诸如上面提及的错误观念。二是工作态度问题。少数工商干部高高在上,以管理者自居,态度生硬,言语生冷,办事架子大、口气大,办事效率低,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三是工作方法问题。少数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不依法办事,执法不规范,粗暴执法,趋利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四是问题。少数单位的个别工商人员索拿卡要,请吃请喝请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口气大、架子大、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不廉洁问题,导致了企业与工商部门在感情上产生了隔阂,拉开了距离,少数企业对工商部门意见较大,各级党委政府也很有看法。难道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部门无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限制了工商部门执法吗?

二、认真分析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按照事物一分为二的看法,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来看:一是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深,观念模糊。部分同志没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认识看待优化经济发展工作。二是工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工商人员的执法水平、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七十、八十年代的工商行政管理初级阶段,即穿老鞋走新路。三是对工商法规的宣传不够。目前对工商法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认知不理解甚至陌生的企业和个体户仍然不少。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对企业、个体户的服务没有沉下去,往往挂在嘴上,停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客观方面来看:一方面,工商部门实行“以收定支”、“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体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现阶段,工商部门仍然需要靠收费来弥补工资和办公经费的不足。由于经费紧张、体改遗留的债务包袱,导致工商部门的一些单位在行政执收和行政执法工作上存在趋利行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顺利推进,但市场经济仍需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少数企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投机取巧、豪夺强取,违法经营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触及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工商部门对违章违法的严厉查处,“触犯”了一些企业主的切身利益,加之,工商部门目前还在履行行政收费职能,因而工商部门驱利、逐利的嫌疑在一些企业和少数领导眼里不可避免地还将在一段时期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工商部门的执法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影响了工商部门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三、积极应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今年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富民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为保障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优化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严的要求,这给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收和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强调的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和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富民强省、又好又快”这条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工作,除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工商法规宣传,增强企业守法经营的意识;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实现阳光政务;加强阳光收费,调整监管思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执收行为等以外,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不断深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行政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健康发展需要靠工商部门规范和引导,企业、个体户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离不开工商部门的支持、帮助。同时,工商部门根植于当地社会,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繁荣兴旺。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恰恰是工商部门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所在。因此,工商部门必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如果市场经济潇条,加之工商部门自身行为不规范,环境不优,那么工商部门也就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了。因此,要组织广大工商干部认真学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政策、文件,大力开展“我为优化经济环境做了点什么”的大讨论活动,深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认识,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

2、切实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领导。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要突出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点。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手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抓好了,抓上去了,工商部门的干部队伍的行风、作风才会有明显好转,才会促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安排中要将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对单位年终的工作考核,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行一票制否决。